•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17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19 章

虽然她知道姑母心疼这孙女,可不知道姑母会当眼珠子护着。

姑侄二人聊着天。

苏氏身边的大丫头进来禀道:“老太太,明儿的宴会都安排妥当了,大太太说这是二姑娘、二爷、三爷的大事,让小婢过来向您老回禀一声。及笄礼的插笄人和早前说的一样,还得老太太你出面,赞者请的是江南大都督家的嫡次女姜姑娘,明儿一早她会与姜太太入府。

晋陵苏家的太太、公子已经到了,请了寒山寺的主持选了三个完婚吉日,一个是五月二十六,再就是八月初二、八月二十四,大太太说,还劳老太太给定个日子。”

大丫头恭谨地递过一张红帖儿,上面是寒山寺主持选的吉日。

苏氏虽说瞧过,但觉得家里有婆母,无论铁氏选不选日子,总得让老人看上一眼,毕竟铁氏虽不过问府上琐事,但这是她亲孙女的事,让她过过目也示敬重。

铁氏嘟囔道:“蜜儿,你说说,这生女儿有什么好的?千辛万苦地娇养大,长得跟花似的,就要许到别人家,嫁出门了,还要备一份丰厚的嫁妆,这些都有了,还怕自家姑娘嫁过去过不好日子。当年你二表姐出阁,我这心就给刀子割一样,偏你姑父还许得那么远,鲁省啊,一嫁出去,还是你祖父六十大寿时候回来过,我都忘佑娘长什么模样了。”

铁氏的嫡女洛庆,乳字佑娘,就是上天保佑的意思。

宋蜜儿想想自家的七岁闺女,心里也难受得紧,“我家丫头,我就思忖着将来大了,给她招一个夫婿好了,免得嫁到别人家被欺负。”

“你也觉得这样好?”

宋蜜儿眨巴着眼睛,“姑母,莫不是洛家有人也是这样想的?”

“是你姑父,他就心疼倾城,说将来大了,不嫁出门子,就招夫进来,我想啊,洛家的人丁也不算多昌盛,招夫也不错。”

姑娘小的时候,当长辈的谁不是这样想。

待到了及笄之时,还是会想着嫁出去,这种招夫入赘的事,大多是家中那辈里没有男丁,三房可是有两个嫡子。

铁嬷嬷取了笔,老太太看着三个吉日。

大丫头道:“五月二十六这吉日是最近的,八月初二的话,完婚之好二姑娘正好在婆家过中秋节,还有八月二十四,这时候怕是天也凉了。”

铁氏看着三个日子,想圈八月初二,又看了看五月二十六,“早早出阁,免得让我心里揪着痛,只怕大太太比我更不舍,日子拖得越久,心里越是难受,就选五月二十六。”她在这个吉日上画了个圈,就算决定了。

大丫头连忙道:“跟老太太道喜了!”

“铁花,给你这丫头赏一串钱。”

“是。”

铁氏开始絮叨养姑娘没用,让人伤心,定了日子,就扳着指头揪着心地恐慌着度日,婆家倒是玩喜,扳着指头算吉日。娶进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还得了一笔体面的嫁妆,再过上三五年又有孙儿孙女,这养姑娘还真是亏本的买卖。

宋蜜儿的心里,对这个嫁到江南的姑母一直都有几分神秘,她原是江湖女儿,偏生嫁了读生人心目中威望极高的洛子为妻,一文一武还看对眼,做了几十年恩爱夫妻,而洛子的后院更是连个通房侍妾都没有。听着铁氏说“还是生儿子划算”,宋蜜儿就想笑。

宋蜜儿的话不多,着实她不知道如何安慰铁氏,但说的话多是真心实意的实话。

第81章 奚落2

三月初十,因是洛府的大日子,洛俪不用习文练武。

大清早,她还是在自己的院子里练足了一个时辰的剑法,直练得大汗淋漓方回屋里焚香沐浴更衣。

梁妈妈一面给洛俪打扮着,一面细细叮嘱:“姑娘今儿就跟着二姑娘和家中的长辈,今日来贺的江南名门姑娘可不少,有几个早前也是见过的,都是同龄的姑娘,可在一处说话。”又对一边的素绢道:“你今儿可要用心服侍姑娘,大厨房那边忙不过来,管事婆子让我过去搭把手,素纨要看院子,你可不许偷懒,若是姑娘出了岔子,我可饶不得你。”

“妈妈,素绢一定会紧紧跟着姑娘的。”

梁妈妈也防着方家。

着实方家住这么些日子不走,她不放心啊,方家一意要与洛家结亲的念头太强烈了,强烈得连洛府的下人都瞧出来了,洛家丫头婆子个个都在背后骂“痴心妄想”,就方家嫡子是什么样儿的,这些日子大家都瞧清楚了,小小年纪就镇日往百花楼跑,你玩就玩,还尽想把人赎出来。

洛家的公子也偶尔会去,但那是纯粹的应酬,他们可没想过要替花娘赎身。

洛俪梳好了头,并没有换上盛宴上穿的春裳,而是穿了往日的旧裳,立在案前练起字来。

辰时一到,洛俪换上新春裳,嫩黄色的上头绣了海棠花,袖口又绣了大红色的缠枝花纹,俏生生地,再取了一个小指盖大小的花钿贴在眉心水滴状胭脂痣上,以前,梁妈妈都是这样给她打扮的,说来也奇怪,梁妈妈生怕有人发现她额上有这胭脂痣,但凡她要见外人,总要想过法子给遮起来。

花钾是椭圆形的雪色银铂,很是漂亮,往上一贴,刚好将痣遮住。

不等洛俪出浣莲阁,宋蜜儿与素纹就寻过来了。

素纹笑道:“老太太已去集华厅,大太太、大\奶奶都过去了。”

集华厅建在后宅,是一座偌大的厅阁,其大小与前院的会客厅有得一比,是专用来举办大型宴会时供女宾们聚会说话、观礼等的地方。集华厅旁边有个小院子,设有正房三间,左右又设两间厢房,内里设有单独的小厨房,只这小厨房只是供应女宾们的茶水点心与干果等用,在宴会这日,小厨房的灶上不间断地提供热水,两口大锅一直在烧开水。

洛俪辰时过来,集华厅上已经坐了好几位太太姑娘。

其间有一对母女长得七分相似,衣着也最显华贵,正与铁氏并排坐在一处说话儿,周围都围着几位世交家的太太姑姑。

一个水红衣衫的少女倏然起身,欢喜地唤了声:“洛俪,快过来!还是年节时见过你,后来又听说倒春寒你病了,现下可大好了?”

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头上插着昂贵的攒珠累牡丹钗子,用了好些粉珍珠,还有那精致的攒珠金丝只怕就得不少银子,脖子上戴了一个赤金璎珞盘项圈,璎珞上一只栩栩如生的青鸾,腰上戴着一条嵌满宝石的腰带,脚上的绣鞋上嵌了一颗麻雀蛋大小的南珠,身上的春裳衣料用的亦是上等宫缎,无论是绣工还是制作,不无精致奢华。

这是江南大都督姜家的嫡次女、在姜家姑娘里行三。在洛俪记忆里第一次相见,她就一副自来熟的模样,自称是洛俪的闺中好友,拉着她的手很是热情,这姑娘自视为名门之后,更认为自己才高八斗,她的嫡长姐嫁的是皇族镇江候赵泰为妻。

洛俪轻声道:“大病一场,瘦了许多,祖母和梁妈妈天天给我吃好的,现在又长回来了。”

第81章 奚落3

洛俪轻声道:“大病一场,瘦了许多,祖母和梁妈妈天天给我吃好的,现在又长回来了。”

姜姑娘闺名单一个“禧”字,洛俪唤她“禧姐姐”。

姜禧拉了洛俪在集华厅里寻了处位置坐下,集华厅中央铺了红毯,两侧排了案几、蒲团,她自认身份贵重,当是江南贵女之首,此刻对洛俪与另两个书香贵女道:“莫与姓孟的说话。脸皮真够厚的,我都不搭理她,镇日的寻我说话。他们可是奸\臣派的人,天晓得啥时候设个局会来陷害我们,这些坏人害不得我们父兄,就会想法来害我们。前些日子,使官媒到我们府里,说要娶我那个不争气的庶姐,她哥哥还是嫡子呢,连我庶姐都想娶,肯定有天大的阴谋…”

与洛俪坐一处书香贵女,一个是琼林书院副山长杨平的嫡女杨慧,另一个是朱氏的胞妹朱娟。

四人里头,洛俪和杨慧同龄,而朱娟与姜娟同龄。

杨慧睁大眼睛:“听我乳母说,孟知府是奸\臣的人?”

“可不是呢,天晓得跑到我们江南想干什么,一来就讨好我爹和大哥,我爹和大哥都不爱搭理他。还有他夫人,长得尖嘴猴腮,标准的猴精脸…”

洛俪望了眼孟太太,人家那明明是标准的瓜子脸,长得清秀水灵,怎么就成猴精脸,与姜禧的满月脸一比,着实显得瘦了些。

姜禧眉飞色舞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朱娟抿嘴静听。

杨慧兴致勃勃,她上头有两个哥哥,大哥已经是举人了,将来也会入仕为官的,二哥现在族学里读书,最大的愿望就是十六岁后能顺遂考入琼林书院。

姜禧正说得眉飞色舞,孟姑娘突地奔了过来,热情地唤了声:“姜禧妹妹…”

姜禧当即跳了起来,“你有脸没脸,谁是你妹妹?我几时变你妹妹了?”

父兄派别不同,她们就算帮衬不上父兄的忙,也不能给人惹麻烦。姜禧最是瞧不得其他派系的人,尤其窦氏派的人,这一派就是名符其实的大奸/贼。

杨慧面露不屑,轻啐一声:“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孟姑娘想着在京城时,就算孟家不是权贵人物,至少从来没人当面给她难堪,现在一个比她还小的姑娘居然就这样说她。

她随父来江南赴任,人生地不熟,只是想多结交几个同龄玩伴,她并没有其他的意思,怎么就说她要做坏事一样。

铁氏冲宋蜜儿招手,将宋蜜儿介绍给太太们:“这是我娘家侄媳妇宋氏,是个文武兼备的,专程陪着两个铁家晚辈来顺天府求学,往后她就住在我们洛府,还请太太们多多关照。”

太太们说了几句客套话,铁氏让宋蜜儿坐在自己旁边。

洛俪瞧着孟姑娘的年纪,也不过十三四岁模样,孟太太这会子坐在铁氏旁边,却被清流的太太们挤到边沿位置,很显然是受到了挤兑。

顺天府的风向标是江南大都督姜家,而姜大都督是洛子的学生,因着这层关系,无论姜家地位多高,都是得敬着洛家。

洛俪忆起前世自己在京城,每遇聚会,窦氏派的臣子是绝不会请保皇派,同样的,保皇派也不会请窦氏派,但两派会给关系较好的清流下帖子。她参加过几次宴会,清流在保皇派、窦氏派那儿也是受到排挤,只不过,大家没有像今天这样做得很明显。

洛俪心头一软,指着旁边空着的位置,“孟姑娘,请坐,桌上的点心、水果有喜欢千万别客气,都可以吃的。”

姜禧立时面露不悦:你知不知道她是奸\臣派,是坏的,虽然长得白,那心肯定是黑的,你搭理她做什么,没瞧长辈们都不理她娘,我们也不要理她。

第81章 奚落4

孟姑娘很是感激,连声说:“谢谢!”

杨慧重复着低声问:“俪儿,你为什么理她啊?她和我们不一样啊,是从皇城来的土包子。”

皇城来的…

土包子!

皇城可是天下第一大城,引领着天下所有的时尚,最时新的首饰,最时新的妆容。

洛俪轻声道:“人在异乡不容易,若是我们中有人将来去了皇城,说不得人家一听我们是从顺天府来的,也说我们土呢。”

姜禧反驳道:“我们怎么会土?我大姐说了,皇城最时新的衣饰还是从我们顺天府传过去的,我们头年时新了,皇城第二年才开始穿。你看她身上的衣裙,就是我们前两年穿过的,我们去年都不穿这种花式、款式的衣裙了。”

用“土包子”来形容孟姑娘,还是姜禧带的头。

杨慧颇是得意:“禧姐姐说得对,我就说她是土包子,还是官家小姐呢,来顺天府又不是一天两天,都不知道顺天府贵女们时新什么衣饰、首饰。她那打扮也太土了,土得得快掉牙了…”

杨慧的父亲杨平虽是正七品的副山长,可一心盼着大哥能入仕为官,眼下处处巴结着姜禧,姜禧说什么都跟着附和,恨不得将孟姑娘踩到泥里,只求换姜禧一个灿烂如花的笑颜。

孟姑娘心里暗恨,被姜禧与杨慧说得就差哭着声来,看着自己的漂亮的衣裙,这可是来皇城前,她娘让皇城最好的云裳阁给订制的,统共有四身春裳,她是挑了最漂亮的一身穿上,结果还被人家嫌弃是早过时的式样。

原来衣饰上头,顺天府才是最领先的。

顺天府在前朝时,称之金陵城,鱼米之乡,丝绸之地,吃的穿的都是数一数二的好。

姜禧毒嘴地补充道:“不仅土而且还俗气。我们江南贵女,以着衣清雅贵气闻名,你看她头上戴那么多的首饰,又不是商贾人家卖首饰的,啧啧,太俗气了!还有这身裙子,式样过时不说,颜色弄得这么多,跟只花公鸡似的。啧啧,我想孟家早前肯定是经商的,一身的铜臭味儿…”

孟姑娘眼睛发红,咬着下唇几乎要滴血,直瞪着姜禧。

顺天府的贵女竟然比皇城的贵女还张狂。

如果不是出门前,爹爹再三叮嘱,要她和娘与顺天府的太太姑娘们交好,要是能交上两个朋友,也许他们一家就能在江南站稳脚跟,可看这情形,人家根本就不甩他们,话还说得这样难听。

洛俪用心地想着面前的孟姑娘,这位新上任的孟知府可是自请来江南的,早前江南官场、清流文人都猜测,最多一年就能将他们一家挤离江南。前世里,这位孟知府可是大出清流众人的意外。孟知府能忍、能吃苦,还能受气,硬是留了下来,后来又认认真真地替招了虫灾的顺天府古桥县百姓解难,得到了百姓认可。

洛俪记得自己出阁后,窦国舅就想拿下江南,可江南却固如铁桶被江南官员们抱团抵抗,之后窦国舅派了刺客进入江南。一月中,有无数官员遇刺或身亡或重伤,窦国舅将身亡的官员名额插入自己的人。

这些人来到江南后,第一个联系的便是孟知府。

不过三年时间,窦氏派与清流在江南居然势成平分秋色之势。

孟知府这个人不是一味的奸\臣,是窦氏派里头少有的干臣、能臣,能确确实实为百姓做事的人。

洛俪记得祖父说过,身为臣子,是忠是奸,自有历史评说,但能为百姓谋福,能真正为百姓做有益之事,这样的官员就是好官。

第81章 奚落5

洛俪记得祖父说过,身为臣子,是忠是奸,自有历史评说,但能为百姓谋福,能真正为百姓做有益之事,这样的官员就是好官。

窦氏派进驻江南后,后来发现所谓的清流里头有个别保皇派,窦太后一怒之下,要诛杀这些人,认为过去他们的人无法进入江南其实都是这些人在捣鬼。结果那时候,便有朱家被牵连其间,好像就是因为朱娟与孟姑娘交好,是孟姑娘求了孟知府替朱家化解了危机。

可见,孟姑娘这人还是有情有义的。

窦氏派也不全都是奸的、坏的;就像是保皇派里也会有垃圾;清流虽以为百姓为福为宗旨,其间也会有祸国殃民之辈。

洛俪见孟姑娘几近落泪,正要开口,朱娟已不紧不慢地道:“禧姐姐,孟姑娘初来乍到,不晓到我们这里的情况也是了解的。她只是照着皇城那边时新的样子来赴宴,定没有旁的意思。”

姜禧立时花颜一转,对朱娟的话很是生气。

她们都是清流人,同是江南贵女,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应该一道对外,一道挤兑奸/贼党的贵女。

外头又进来一位贵气太太,身后跟着两个十一二岁的姑娘,两人一般高矮,却五官不同,一个水灵清秀,一个端庄大气,而水灵清秀的与太太有六分相似。

水灵美人儿奔了过来,甜甜地唤声“禧表姐,你也来了。”

姜禧骄傲地道:“我是赞者,这么大的事,怎能来晚了。”她很快忘了刚才的不快,拉着水灵美人儿,“宁表妹,我给你介绍一下。”端庄少女移了过来,福身唤了声“禧表姐”,姜禧还了礼,道:“我与你们介绍一下顺天府的贵女。”

末了,姜禧笑道:“你们猜猜这两位贵女是谁?”

杨慧瞪大眼睛,“她们叫禧姐姐表姐,莫不是禧姐姐家的亲戚。”

朱娟听着杨慧这话,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心下一转,笑道:“我听说姜都督有一个妹妹嫁入浙省名门何家,膝下育有两子两女,而两个女儿乃是一对孪生。”

杨慧看着一般高矮,可五官除了一双眼睛相似,旁处都完全不同的姐妹,“真的是孪生,孪生姐妹不是都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她们长得可一点不像。”

孟姑娘这会子也好奇了,打量着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女。

姜禧道:“我姑母家的两位表妹,一个长得随我姑父,一个长得随我姑母,这有甚好奇的。喏,这位端庄大气的是何安,这位水灵清秀的是何宁,她们是姑苏知州家的嫡出千金,明和二十年出生。”

何宁定定地看着洛俪,“表姐,她是谁,好可爱的小妹妹。”

洛俪汗滴滴的,她可爱?小妹妹?

她不是小孩子啊,三岁以来的才能称为“小”,被梁妈妈与素纨两个打扮得偏向俏皮可爱,下一次一定要告诉梁妈妈,她要换一种打扮。

何宁走过来,不等洛俪回过神,双爪就对她的脸颊下手,捏了一把,“小妹妹的皮肤真好,好可爱…”

姜禧介绍道:“这位是洛俪,洛师祖的嫡孙女。”

洛师祖…

何宁快速地松开爪子,小心地四下张望,发现何太太没瞧见自己下爪,方才松了口气。

何安哭笑不得,“什么时候能改改你这毛病,见到漂亮的小姑娘就用手捏人家的脸。”

何宁四下里扫视,再次确认何太太没留意到,迭声道:“洛妹妹,我不是故意的,真的不是故意的,咦,今天是你及笄?”

何安伸手就拧她胳膊一下,“洛师祖的孙女有几个,及笄的自是另一个?”自己这胞妹什么眼神,及笄的姑娘能只十来岁模样?

第82章 及笈生波1

何安伸手就拧她胳膊一下,“洛师祖的孙女有几个,及笄的自是另一个?”自己这胞妹什么眼神,及笄的姑娘能只十来岁模样?

何宁一看就是头脑简单型,说话做事不喜思量了再做,而是想做就做。

姜禧幸灾乐祸地道:“宁表妹,你惨了,俪妹妹可是洛师祖最疼爱的孙女,一直养在洛师祖跟前亲自教导,连我都疼着,你居然敢捏她的脸,还把她的脸给捏红了。”

何宁一脸哀哭状,“俪妹妹,我不是故意的,这不能怨我,谁让你长得这么漂亮可爱,我就喜欢漂亮可爱的人,一看到就控制不住,就想用手捏捏…”

肯定没有长辈们看到,何宁悬着的心复又落回肚子里,她轻拍着胸口,眼神哀求,生怕被姑娘们凿穿。

姜禧又指着朱娟道:“这位是顺天府督学朱大人家的嫡幼女娟妹妹。”“这位是琼林书院副山长杨大人家的嫡女慧妹妹。”“俪妹妹的爹爹现在是吏部左侍郎,是当朝重臣,跟我爹素有交情,上回我爹去皇城述职,就住在洛三叔家。”

姜禧因其父与洛家亲厚,一副与洛家亲厚如亲戚般的模样。

一句话,将几家的关系亲疏道得清清楚楚。

何安端庄有礼,听到“吏部左侍郎”几字时,眼睛闪了又闪,连连冲洛俪微笑示意。

杨慧跟着道:“俪妹妹还是大才女哦,她的书法、兰竹图连小画仙都夸,小画仙正缠着洛师祖说要收俪妹妹当弟子呢。”

孟姑娘双目熠熠,能得郑文宾看重,还想收为弟子的,这可不一般。她旁的不知道,小画仙郑文宾却是闻过此人之名,他们孟家就有一幅别人送的山水图,便是郑文宾的墨宝。她大哥和父亲都很是喜欢,说那图宁静高远,意境悠长,不愧是小画仙手笔。

何宁指着孟姑娘问:“她呢?”

姜禧道:“顺天知府家的姑娘,与我们不是一路人。”然后又一脸不屑地低声道:“别和她说话,她爹是窦国舅器重的门生,以前弹劾过我爹和大哥,也弹劾过姑父。”

孟姑娘没听说自己父亲弹劾过姜都督,但窦氏派确实弹劾过,姜禧就把这笔账算到她头上,根本不拿正眼瞧她。

何安冲孟姑娘点了一下头,算是认识了。

何宁一听说是“坏”的,眉头高挑,趾高气扬地道:“她怎么来了?”立时,对孟姑娘鼻子不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就差鼻孔朝天。

姜禧低声道:“谁晓得呢,反正我瞧着是个厚脸皮。”

孟姑娘垂首看着地上,广袖下的双手紧握成拳,身子僵硬。

如若不是出门前父亲、大哥的叮嘱,她真想扭头就走。

何安轻咳一声,“禧表姐,我们说说话吧。”

朱娟一脸怜惜地看着孟姑娘。

如果在皇城,她也不会受这等奚落,可这是江南,是清流的地方,孟姑娘一家的到来,就像是江南官场的另类。

洛俪对姜禧、朱娟道:“禧姐姐、娟姐姐,宁姐姐把我脸捏红了,我回去用冷水敷敷,否则,这样子太失礼了。”

何宁面容微红,小孩子的皮肤真经不住捏,她就捏挫了两下,就红成这样,要是长辈们问起来,只怕回家就要被她娘训。

朱娟道:“你快去吧!”

洛俪经过僵硬发呆的孟姑娘身边时,低声道:“孟姑娘,唤上你的丫头,你跟我走,我在外头等你。”

有人跟她说话?

还是闻名天下洛子的孙女?

孟姑娘面露惊喜,就见洛俪俏皮地冲她眨了眨眼睛。

洛俪一出集华厅,素绢就跟了出来。梁妈妈可说了,有人想算计姑娘,姑娘还不满十岁,居然就有人想算计她的姻缘,这些人真是太可恶了!所以,她今儿一整天都要寸步不离地跟着姑娘,防着她被人算计。

第82章 及笈生波2

所以,她今儿一整天都要寸步不离地跟着姑娘,防着她被人算计。

洛俪站在女宾休憩院外头的桃花树底下,不多会儿,就见孟姑娘带着她家的侍女出来。

侍女嘀嘀咕咕地道:“姑娘,我们以前在皇城何曾受过这等奚落,姜姑娘太过分了,她挑唆其他姑娘不要和你说话。老爷还真是,明知道不受待见,还让你和太太无论如何也要来,还让你们与她们处好关系,这分明是送上门受气…”

太太奶奶们采用的冷暴力,就是不与孟太太说话,也不搭理孟太太;可孟姑娘这里,姜姑娘那些话太伤人了,恨不得对着所有的贵女都说“孟姑娘是个坏的、是奸\臣之女”,他们家老爷哪里坏了,不就是拜在当声权贵窦国舅门下,怎么就成了“坏”人。

孟姑娘怒道:“这是在洛府作客,小心被人听到。”

父亲自请来江南接任顺天知府一职,这可是平调,他明知道此行很难成功,却还是来了,父亲有他的想法,要他们总要站在父亲那边,帮不上父亲,就不能给他惹祸。今儿这情形,不是她受气,便是孟太太也被人挤兑,只是不同于她受的热嘲冷讽,母亲那儿是完全被人冷冷摆着,反而是洛家的少\奶奶,一视同仁地请母亲吃点心、喝茶,倒是照顾得不错。

洛俪冲孟姑娘招了招手,示意她过来。

孟姑娘走近,福身道:“洛姑娘。”

洛俪笑微微地道:“孟姑娘跟我去闺阁,我前些日子新做了几身春裳,都是顺天府今年的新式样,有两身做的时候做得大些,我瞧着孟姑娘许能穿上,一会儿来的人更多,你这身打扮太扎眼了,没的成为众矢之的。还有你的发式、妆容在皇城自是最好的,只与顺天府的贵女身份不合,我让乳母妈妈给重新打扮。”

孟姑娘凝在这儿,她身后的丫头倒是欢喜了。

“谢谢洛姑娘。”

太多感谢话就不必说了,只有她诚意地道声声。

孟姑娘以为今儿没人理会,没想洛俪还愿意与她说话,也算是意外之喜。

“你是贵客,来参加我二姐姐的及笄宴,原是给主家面子才盛妆出席,应该是我谢谢孟姑娘与孟太太的盛妆参加才是。往后,你若是参加盛宴,不清楚顺天府的衣饰、发饰和头饰,你可以遣丫头来问我,我的乳母妈妈对这块最是上心。”

“多谢!”

孟姑娘也知道,江南是有人故意让她们孟家出丑。

接到洛家的帖子,孟太太提前两天就在预备,甚至还派了家中的婆子去街上打听今年时新的服饰式样、发式、头饰等物,结果问了街上的成衣坊、绸缎庄,什么也没问出来,只说都差不多。

这哪里是差不多,分明是差得远了。

顺天府头年时新的服饰,皇城那边第二年才时新,比人家整整晚了一年,而她身上的这身在皇城算是贵气大方的衣裙,竟是顺天府两年前时新的。

宋蜜儿见洛俪离开集华厅,亦默然跟在后头,昨儿姑母交代了,她就不能看着洛俪被人算计了去。铁氏昨日与宋蜜儿聊天,甚至还说到梁氏吞金自杀的事,说到伤心处就抹泪,直说梁氏是个顶顶好的,看着是为洛康所逝,其实是为了整个洛家。

宋蜜儿不大明白,是听了铁嬷嬷的解说分析后,才明白铁氏所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