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229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231 章

出了一趟门,怎么也得带了礼物回来。

第324章 见闻2

出了一趟门,怎么也得带了礼物回来。

素绻轻斥一声,“外头能有什么好东西?”

先拆台的居然是她姐姐,素缱要了,其他人也不好不给。

素绻昨儿瞧洛俪背了个大包袱回来。

素缱道:“怎么没有了?哪里不比行宫好玩,快点给好东西。”

素秋与素纱围了过来,巴巴地看着素绻,从上到小的打量了一番。

素秋道:“她身上的香脂好闻,快给我们一盒。”

素绻忙道:“没有,是娘娘说我这几月在外头皮肤变糙了,这才赏我两盒的。”

素缱追着素绻,“臭丫头,出门一趟,敢不给我们带礼物,姐妹们,把她给拦下,非搜她的身不可。”

几个人正在大殿闹腾,就听到一个甜美的女音传来:“好了,别闹素绻,她刚回来,还累着呢。素绻,把那盒东西给他们几个给分了吧。素绻带了几箱子好东西回来,估计近日就能到行宫,听说是几箱子皮货,回头仇嬷嬷、小路子与你们几个人一人做一件寒袄穿。”

素绻恼道:“那礼物是小婢送给娘娘的,娘娘何必理会她们。娘娘都没要礼物,她们倒先吵了。”

“分了罢,这次你出门辛苦,你先挑。给仇嬷嬷挑两件,大宫娥挑了,再让小宫娥们都挑一件,好歹素绻出了一趟门,让宫中上下都沾沾喜气。”

素绻应答一声“是”,进了内殿捧出一个锦盒子出来,几个大宫娥站成一排。

锦盒里装的是首饰,与皇城的颇有些不同。

有嵌红玛瑙的抹额、亦有嵌绿松石的、琥珀的,还有手、脚上带的链子,亦有女儿家戴的小铃铛。

四个大宫娥只觉得新奇不已。

素缱大叫道:“素绻,你去匈奴了,这一瞧就是匈奴贵族女子的首饰?”

素绻故意道:“就不告诉你,我这次遇到了多少有趣事。”

素缱跳着脚,“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出门回来,都讲给你听的,你怎么不告诉我。”

昨儿晚上,素绻服侍洛俪洗澡,主仆二人说了许久的话,洛俪拣了一些事告诉素绻,比如匈奴有汗都,里面是什么样儿的;黑木城,又是什么样儿的;还说了草原上的鹰与狼群;更说了有个大月氏部族,而这部族是一妻多夫,女子为尊,她们那儿有个野马平原,里头长有汗血宝马等等。

大宫娥挑罢,给仇嬷嬷留了两件。

素绻换了小宫娥进来,一人挑了一件首饰戴着玩儿。

素缱控抑不住,早去了素绻的房间里翻腾,抱着一个包袱出来,打开包袱里头是一件匈奴女子的袍服,连靴子都有。

素缱以前与素绻胖瘦差不多,这几个月,素缱又壮实了不少,反而是素绻越发地清瘦,而这套袍服,洛俪穿过两回,故意穿旧,原就是照着素绻身量买的,就是这靴子也是照着素绻的脚买的,穿了些日子作旧之后这才放起来。

匈奴的女装,胖瘦不是特别明显,瘦一点能穿,胖一点也能穿。

素纱道:“匈奴女子的衣服,素绻,你扮一个出来瞧瞧,扮一个嘛…”

洛俪这会子正坐在内殿,换上了匈奴贵族女子的打扮,在她们的好奇声中出来,几个人立时眼前一亮。

素缱围着洛俪审视,“匈奴女子就是这样穿戴的?”

洛俪恼道:“皇城偶尔可见匈奴商人,那些女子不就是这样穿戴的,你们至于这般好奇,不过本宫这身,可是素绻带回来的贵族服饰。”

是她在汗都夜宴上敲昏一个贵族女子,脱了人家的衣服夺来的。

她当时就觉得这袍服好,连人家头上的首饰都一并夺了来。

洛俪抬起手臂,转了个圈。

素缱抱起素绻的衣服,不多会儿就不见了人。

不用问,也知道她一时好奇,也要穿出来瞧瞧自己扮出来的模样。

仇嬷嬷领着小宫娥们进来时,就看到洛俪穿着匈奴人的服饰,吓了一跳,“娘娘!”

“昨儿素绻带回来的,都是凤仪宫的自己人,本宫一时好奇,就想穿出来瞧瞧。”

素绻捧着几件首饰过来,“这是给仇嬷嬷的礼物!”

又拿了一对挂佩给小路子,“这是路公公的。”

仇嬷嬷道:“素绻姑娘这次去了匈奴?”

“嬷嬷,这次出去,我可是长了见识,匈奴与我们中原可完全不同。”

素绻将自己从洛俪那儿听来的,添油加醋地说了起来,“汗都,汗都那边就与我们这里不同,满大街都是摆地摊的小商贩,往地上铺一张毛毯,或是铺几张羊皮就能做生意,夜里,就搭一个小帐篷在街头住宿。

汗都王宫的屋顶是圆顶,就帐篷那样的,王宫还染得五颜六色。他们敬奉长生天、天神,宫里有大萨满…

我这次才知道,匈奴汗王有三个最宠爱的公主,分别叫金鉴、银鉴、铜鉴,金鉴公主小时候被大火毁了容,瞧见皮肤白净的侍女、女奴就要剥人家的脸皮…”

素绻在讲话,小路子、仇嬷嬷与宫娥们听得津津有味。

素绻夸张地道:“大萨满是金鉴公主的外祖母。”

素纱问道:“大萨满是什么?”

“会法术的人,像我们大赵的道长、神婆。大萨满养了一只特吓人的虫子。在夜里能放蓝光,那虫子的鼻子比狗还灵,能在夜里寻人,专寻皮肤白净,体有异香的少女。寻到人后,就会被金鉴公主的女卫抓走,然后剥下她们的脸皮。”

“金鉴公主剥了别人的脸皮,制成人皮面具,自己戴在脸上,然后一天换一张地扮美女,其实她的脸早就毁了,丑得跟罗刹似的,不知道的贵族公子就以为她真是美人,其实是她顶着别人的脸,大萨满制作脸皮的技术太差,用不了两回就得换,金鉴公主就需要更多的美女脸皮,大萨满就四处给她寻…”

好瘆人!

素绻形容得夸张,听得素纱、素秋心里打寒颤。

小路子问道:“匈奴的汗王就不管管?”

“管什么?他的政事那么多,管都管不过来呢。我去草原的时候,韩大将军正遣了人进入匈奴,你们道梁俊将军失踪是怎么回事?”

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那是怎么回事?”

第324章 见闻3

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那是怎么回事?”

素绻只当是小路子问的,接着道:“是韩大将军秘密遣梁俊将军、韩二将军进入匈奴烧毁他们的粮库。

这些粮草,全是匈奴金刀驸马寻到了窦贼遗留的另一处宝库,拿这笔钱买了我们大赵的粮食,然后组建军队,拿着粮食再来打我们大赵。

梁俊将军、韩二将军在匈奴毁掉了好多粮库,不过折损也挺大的。当初进入匈奴的有一千多人,后来活着回去的只剩下不到百人。”

仇嬷嬷道:“要我说,虽然死了千人,却也是划算的,如果他们拿着我大赵的钱粮来祸害大赵,到时候因为战祸而死的百姓就更多了。”

他们是大赵人,自要站在大赵这边。

窦承嗣是奸的、坏的,窦承嗣的儿子窦唯也不是好人。

素绻连连点头,“入匈奴境内烧粮库的主意就是梁俊将军想出来的,早前怕走漏了消息,这才对外说他失踪了。”

素缱这会子穿着匈奴女子的服饰出来,刚出来就见外头站着一大片人,惊呼一声:“拜见皇上。”

皇帝到了,却令人不得通传。

他刚到,就听素绻在讲北疆的事。

月华宫上下,立时齐刷刷跪拜行礼。

皇帝步入宫门,见洛俪衣着一袭匈奴贵族袍服,端祥了一番,“素绻送给你的?”

“臣妾觉得这服袍新奇得紧,就先穿上了。”

皇帝道:“你是大赵的皇后,私下穿穿就成,去内殿换了罢。”

若是旁人穿匈奴的服饰,他早就恼了。

洛俪就是新奇,想穿一下。

洛俪应答一声,转身进了内殿,仇嬷嬷与素纱跟了进去。

皇帝笑道:“素绻继续讲。”

素绻顿了一下,平息心绪,继续道:“奴婢还去了黑木城,这是匈奴的第二大城池,里面有好多铁器铺子,更有一个兵器府,是专门给匈奴将士打造兵器的地方。

黑木城往北有一大片的森林,森林里头有很多飞禽走兽,听说还胜产百年老山参,里头还有专门的挖参人,奴婢这次就去过黑木森林。奴婢不会认参,每次发现的都是几年的,要不就是十几年的,像这种野参,挖参人根本都不会采,发现有人想采,也会劝你不要采。”

素绻笑得很不好意思,挠了挠头皮,“奴婢就花银子买,百年老参,一根八两银子;三百年的老参一根五十两银子;五百年的老参一根得二百两银子。”

高昌沉吟道:“在皇城,一根百年老参可得一百两银子,这三百年的老参一般的得五百两,这上等好参可上了一千两银子一根。”

素绻道:“简直太便宜了,早知道那么便宜,奴婢就该向娘娘多讨些银子上,到时候就能买很多,只要多出一两银子,挖参人就愿意把参卖给我。奴婢买了些参,交给北疆的镖局送回来。”

她很是认真地道:“匈奴有一个大月氏部族,早前听说是一个小国,后来慢慢败落了,就变成一个部族。这个部族以女为尊,富贵人家的女子可以娶一个正夫,再纳几房偏夫…”

皇帝连连咳嗽。

高昌瞧他脸色有些难看,“素绻姑娘还是讲旁的趣事。”

素缱是兴致勃勃,“做大月氏的女子真好,女子可以娶夫…”末了,还看了眼素秋一眼。

素秋还了她一个大大的白眼。

素绻道:“大月氏部族在西边草原尽头,与沙漠有些近,那里有一个野马谷,里头胜产汗血宝马,奴婢离开北疆的时候,听虎门关的百姓们议论,说韩大将军派了梁俊、韩二将军等人去了野马谷套汗血宝马,听说套了三匹,除了一匹体弱的,另两匹都是百年难见的好马,是真正的纯种汗血宝马。韩大将军正在给皇上准备厚礼,要派他次子韩二将军入京向皇上献上两匹汗血宝马,还有一车匈奴那边的宝贝。”

韩敬忠要向他献宝,宝贝是两匹汗血宝马。

皇帝听得心下满意,可见这位大将军不错,得了好处没忘他这个皇帝。

他更在意臣子的忠心,能处处挂着他,这样的臣子就该重用。

素绻又道:“还说匈奴的野山参,我们大赵就有百姓不远千里去那边挖参,去的是家里的三个儿子,家里太穷,穷得娶不上媳妇。大哥三十出头,最小的弟弟也有二十五六岁,老母亲听说有人去匈奴挖野山参,挖到三百年的老参带回大赵,就卖了几百两银子,不仅买了田,还娶了个漂亮又能干的媳妇。

于是,她动了心,留下了小儿子在家孝顺,让大儿子、二儿子随着同行的村民一起去挖参。十六个壮年小伙子啊,结果一入草原,夜里遇到了狼群,最后就剩下十二个人,他们只得跟商队走,后来到了黑木城。

进了森林挖参,因为太想挖掘到三百年的老参,十二个人就往森林深处去,当地挖参人劝他们,说深处的猛兽多,可他们这些汉子,多是为了赚钱回家娶媳妇的,就想着要挖好参,就一道进了森林。

十二个人在森林里迷了路,兜转了两个多月,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两个人,一个被老虎咬掉了一条腿,一个虽四肢完好,却也剩了半条命。

后来遇到当地的挖参人,将他们带回村子里。

他们挖到了八根三百年以上的老山参,两人一商量,决定留一根答谢当地挖参人。

挖参人听说他们一道出来的是十六个,而今回去只剩一个半人,不忍收他们的参,道‘没想你们大赵比我们还穷啊,都是穷苦百姓,拿山参回去给你们村里那十四个死掉人的家人吧。他们不是个个都有兄弟娶不上媳妇,许回大赵换了钱,能让他们都娶上媳妇。’那张氏一家人兄弟两个去挖参,回去的时候都没了。

也不晓得那两个活着的人回家,会不会把老山参卖掉后给另十四个人的家人分钱,这些人家冒死让儿子去挖参就是了为了娶媳妇,好有个子孙后嗣延续香火…”

素绻说得绘声绘色。

大赵的百姓,被匈奴的百姓认为最穷。

天下居然有为了娶媳妇就丢命的百姓。

第325章 穷得一妻多夫1(六更)

天下居然有为了娶媳妇丢命的百姓。

一家三兄弟,去了两个再也回不来,家里只剩下一个最小的。

皇帝听得眉头微锁。

素绻说完了,还发了一阵感慨:“多少百姓娶不上媳妇,为什么有钱人就得娶纳那么多呢。其实对那户张姓兄弟来说,兄弟三人只要能一个能娶上,他们就高兴了。奴婢去的时候,正巧在路上碰上他们,待奴婢离开虎关城,就只看到他们一行的一伤一残二人,他们还怕被人抢了野参,硬是拿了一根百年山参作为酬资给镖局,要与镖局的人作伴回乡。

那个活着的张大毛说,‘回家之后,我们兄弟四人就能娶上媳妇了,虽然我残了,但我张家能后继有人,我也算对得住父母了。’

他还说,在他们老家,有兄弟几个娶一个媳妇的,唯一的媳妇要与谁睡,就把自己的一只鞋挂在房门上,生下的孩子,都不知道到底是兄弟里头哪一个的…”

皇帝的脸色更难看了。

大赵境内还有这样穷的百姓,因为穷得不娶不上媳妇,兄弟几人娶一个妻子。

高昌问道:“他们是哪里的?”

“是冀州草庙镇人氏,是哪个县的,他们没说。说是他们家乡太穷,当地的媳妇娶一个得花二十两银子,光花银子不算,没点家业,姑娘都不愿嫁,许多长得水灵的好姑娘都嫁到外地去。最后留下来的人越来越穷,姑娘也越来越少,再到后头,就是兄弟几个娶一个媳妇,当地的姑娘还不愿嫁当地,只能从外头人牙子手里买。就是那种长得奇丑的,也得花十两银子一个,若是傻的、痴的、疯的在那儿也是人人争抢的宝贝,就这样的也得八两银子一个…”

素缱听得神采奕奕,“草庙镇的女人不是与大月氏的女人一样了,天下居然有这种好地方。”

瞧她那模样,竟然一脸向往状。

素纱素秋立时后背冒冷汗。

那是穷啊,这素缱是怎么听音的,居然说那地方好。

皇帝听见的是“穷”。

素缱听的是“好有趣”。

素纱张着小嘴,一脸羞红,“一个媳妇嫁给兄弟几个,不会浸猪笼?”

“早在先帝时就开始这样,最开始是张家村的村长与他兄弟两人这样,娶的是隔壁王村的姑娘,与他们兄弟打小相识,连村长儿子都娶不上媳妇,这还是村长老娘想的法子,头一晚上哥哥与新娘子同房,第二晚就让弟弟去。

早前新娘子寻死觅活,找哥哥说,她被弟弟轻薄了。被婆母唤过去,这才说了实话,说她们为了娶媳妇,已经揭不开锅了,她肯定是没法儿让两个儿子各娶一个,只能共娶一个了。

村长家带头这样了,其他的人家就跟着学,三个儿子、四个儿子都娶一个。

就说张家兄弟三个,他们就有两个爹,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大爹生的还是小爹生的呢。反正都叫爹,叫大爹、小爹,而今到了他们兄弟三个时,家里就更穷了,所以张老娘才会做主让两个大儿子去挖参…”

素秋追问道:“没人管吗?怎么能一个女人嫁几个丈夫,还都是兄弟,全乱了,不对啊。”

素绻淡淡地道:“百姓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娶得上媳妇,再有口饱饭他们就知足了。草庙镇太穷了,穷则思变,为了不让儿子们没媳妇,可家里又娶不上多的,只能几人同娶一个。早前原只张村这样,后来其他村子的人觉得这法子好,就跟着学了,算起来已经有几代人都这么做了。”

洛俪换了宫袍出来。

皇帝静坐未动,还沉陷在素绻说的事里。

洛俪挨着皇帝坐下。

皇帝似受了打击一般,他没想到天下居然还有那样的百姓,将孔孟之道的教化置之不理,为了娶媳妇可以不要命,送入猛兽之口;为了娶媳妇,繁衍后代,兄弟几人娶一个。

伦理、道德,早已经成了虚空。

洛俪轻声道:“昨儿听素绻念叨了一回,臣妾也没想到,大赵治下,居然会有那样的地方。”她垂下眼帘,“皇上,不如挑些深宫之中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宫婢,配给草庙镇那些娶不上媳妇的汉子,总得让一家娶一个媳妇。否则,挖参的事传出去,臣妾担心此事闹大被匈奴人利用,万一到时候他们许几个匈奴姑娘给他们做媳妇,这不是祸乱我大赵的根本…”

匈奴姑娘嫁给大赵贫汉,听起来不错,谁晓得这里头会不会有暗人、细作。

皇帝悠悠轻叹:“怎会有那么穷的地方。”

洛俪道:“臣妾以为,大赵治下,许这样的地方还有不少。”

皇帝身子一歪,倒在洛俪的怀里,闷闷地道:“真是烦透了,文武百官只会糊弄朕,说朕的国库有多少银子,百姓们如何富足,可根本就不是这样。”

“皇上不能久居深宫、皇城,有机会也该出去走走。”

皇帝呢喃道:“朕累了,想在皇后怀里睡一觉。”

“你睡吧,臣妾在这儿陪着你。”

她到底还是不能爱他。

幼时视他为兄,而这感觉更奇怪,反而有些可怜皇帝。

洛俪抬了抬手,左右宫人齐齐退去。

皇帝趴在洛俪的怀里,洛俪看着他的睡颜,心下没有半分的涟漪。

而他,却觉得安心,更有一种幸福的心潮涌过心头。

素缱缠着素绻,“还有别的有趣事吧,你再说几桩呗。”

素绻在从洛俪那儿听来的事上加工一番,变成她自己的故事,其实不乏添油加醋,听得素缱羡慕不已。

素秋主动承担预备御膳的事,定了菜谱,选了七成是皇帝爱吃的,只三成是洛俪爱吃的菜式。

皇帝扒在洛俪的腿上,不多时便沉沉地睡去。

洛俪端坐,用手轻抚着皇帝的头发,远远看去,就似世间所有的夫妻,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相隔相阻了千山万水。

不知过了多久,洛俪以为他睡着了,轻叹一声,“你是不是遇上什么烦心事了?你若不说,臣妾不问。”

“是丽嫔。”

丽嫔,那个美丽的女子,性子不服输,也不愿服软,到底是家里的嫡长女,让她服软,定也是做不来的。

第325章 穷得一妻多夫2

丽嫔,那个美丽的女子,性子不服输,也不愿服软,到底是家里的嫡长女,让她服软,定也是做不来的。

“永仁宫有一个程宝林,那日朕经过花园,她在那里浇花,觉得她容色不错,就提了她做宝林。想着慧妃与你不在,就先安顿到她宫里,可是她…她兄弟随姚夫人拜会,她居然给程宝林下药,让她兄弟把人给玷污了。程宝林自知失节,当日就跳了井。

丽嫔以为自己做得很好,可还是被朕给查了出来。她连朕的女人都敢算计,她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朕不过罚她赤身侍寝,她就寻死觅活地大闹,以前又不是没这么罚过,偏这一次就不行,还说宁死也不受辱。”

难怪洛俪回来,就听素绻听到,皇帝罚丽嫔赤\身侍寝的事。

洛俪轻声问道:“你想怎么做?”

“姚志豪胆大包天,连朕的女人都敢碰,朕派了卢淮安将他给做掉。”他吞咽了一口,“许是朕杀人太快,姚丽嫔猜到是朕动的手脚。姚大学士近来想把此事闹大,天天在朝堂上说,他儿子是被暗害的,还将矛头直指卢淮安,并寻到了人证、物证,说是卢淮安借机杀了他儿子,要杀卢淮安替他儿子解恨。”

他的确太急切了些。

程宝林已经死了,何不再缓几日。

到时候寻得证据,名正言顺地杀了姚志豪。

皇帝到底是顾忌自己的名声,所以才会令卢淮安暗中动手。

“朕查得实在的事,可姚丽嫔非说是程宝林勾\引他弟弟,抵死不承认。以前她想算计窦美人,朕便留了一个心,而今她知自己做错了事,将身边两个知情的宫人寻了藉口打杀掉。

朕出宫之时,禁了她的足。

她宁死不受辱,朕偏要让她承受更加的不堪。

敢算计朕的嫔妃给朕戴绿帽子,朕要她生不如死。

她不是拒绝朕碰她么?那好啊,朕就让小平子、小罐子两个碰她,让他们去侍候她。”

洛俪听到耳里,心下卷起了巨浪,面上却不动声色,皇帝所行的事是越来越狠毒了。

洛俪不紧不慢地道:“你这又是何苦?她到底是你的女人,太监也曾是男人,你折磨她,心里就当真好受了?将她打入冷宫罢。”

皇帝恨恨地道:“姚大学士敢几番为难朕,他还真当朕是好欺负的。”他顿了一下,“别说是杀他儿子,就是光明正大的杀他,朕照做不误,朕一再退让,是因他也曾是清流的人。他拉拢一些臣子,想做上丞相的位置,朕还偏不让他做丞相。”

洛俪轻声问道:“你还做了什么?”

“朕离京之前,以姚丽嫔触怒龙颜,将她打入冷宫。朕令卢淮安查姚贼的犯罪事实,贪墨、违犯大赵律例上竟无错处。”

姚大学士倒也算得上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