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269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271 章

沐子轩愣道:“亲家?”

梁俊笑道:“唐大满说你们夫妻长得好,将来生的儿女肯定漂亮,女儿嫁给他做儿媳,儿子就娶他闺女。”

“就他家的一群小胖子。”

因唐大满给自家儿女取乳名,全沾了一个胖字,其实孩子倒不胖,也个个长得周正。

沐子轩道:“俪儿,坐下罢,这位是我好友,你不必拘谨。”

沈莉莉恭敬小心地坐在沐子轩身边。

梁俊立时觉得她的气度到底小家子气。

沐子轩见她似有不自在,“你还是回屋歇着。”

“是。”沈莉莉唯唯诺诺地应了一声,回了屋子里。

梁俊低声道:“你不会瞧着她长得好才娶的吧?”

“我喜欢她就娶了。”

梁俊实在瞧不上,光有好相貌,可没气度,只刚进来乍眼一瞧还是挺惹眼的,“长得比我妹妹还像梁家人,外孙女像孙祖父,这有甚好说的?”

梁俊来寻沐子轩吃酒,愿想把沐子轩灌醉,反是他一杯接一杯地喝,不多时就醉了。

“阿轩,我去了南边,回了洛府…还记得当年我们在洛家见到表妹的事吧,多好的人啊,就死在深宫了。

文穆候夫人没了,铁嬷嬷也跟着去了。洛师祖似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时常将自己关在书房看表妹留下的字画发呆,我瞧着他嘴上不说,心里定是懊悔的,如果当年他不写信劝表妹,表妹一定会抗婚…”

沈莉莉没按捺住,从屋里出来,捧了酒坛给梁俊倒了一盏,他抬头看沈莉莉,“你们不行…不行!皇上因为她,后宫大半的美人都像她;可你差,就因她长得像表妹,就娶她为妻,你们都不行…不行。喜欢就该放在心里,就如她曾说,没有退一步而求其次,只有唯一…”

沈莉莉淡淡地道:“你醉了!”

“我心里难受,她原不该死的,却死得那些惨,就算死了,皇上也不许她入土为安,将她的尸体藏在凤仪宫的暗室内。”

沈莉莉正要说什么。

沐子轩冲她摇了摇头,他起身将梁俊扶到客房,又给他盖了被子。

回来时,他低声道:“这些人全是几副心肠,弄不好他就是装醉套话,莫着了他的道儿。”

刚才沈莉莉还真想道出实情。

素练与素素收拾了碗筷,他们在厨房里已经用过了。

次日一早,沐子轩带着沈莉莉、素练还是出门了。

梁俊醒来的时候,竹篁居内就只得安忆城师兄妹。

两人都不高兴,一个在看医书,一个在晒药材。

梁俊拍着脑袋,“忆城,你师父呢?”

“带我师娘云游去了。”

楚素素嘟囔道:“师父还嫌我们是小孩子,尽会添乱,不带我们去,我要赶紧长大,等我长大了,就能跟师父师娘一道。”

沐子轩夫妇离京了。

没多久,白云庵的人就知道了,但因安忆城会给人瞧病,都是最常见的病症能治,要难些的他就不会了。

*

两年后。

沈莉莉出落得越发出众了,身上多了一股仙气,亦有了当年梁思思的几分气度神韵。

安忆城还在药庐施药看病,就见楚素素穿着一袭粉裙跑过来:“师兄,师父师娘回来了!”

“真的?”安忆城站起身,瞧过几个病人,又写了药方,将药庐一关就回竹篁居。

两年没见,沐子轩未见苍老,反而更年轻了两分。

师娘的五官容貌长得更精致了,那清冷脱俗的气度,那傲然独立的身姿,瞧得他眼睛发直。

楚素素一脸陶醉,“师兄,师父师娘可真配,没人比他们更般配的了。”

楚素素一直戴着师娘送她的项圈,因是赤金璎珞的,式样大方,配什么都好看。

第787章 沐洛缘-相聚2

楚素素一直戴着师娘送她的项圈,因是赤金璎珞的,式样大方,配什么都好看。

沈莉莉坐在竹屋花厅上,招他们招了一下手。

安忆城看着冷脸,没有表情的沐子轩,心里有些怕,小心翼翼地走近,低低地唤了声:“师父、师娘!”

“一年前,我与你师父去了趟唐门,给你们师兄弟订了一对宝剑,一名烈火剑,一名寒霜剑,烈火剑给你,寒霜剑给素素。”

她说着启开一个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对宝剑。

安忆城接过,谢过师父师娘。

楚素素捧着剑,拿在手里不重,式样也精巧。

沈莉莉又道:“又做了两件乐器,一是给忆城的箫,一是给素素的笙。”

师兄妹二人接过。

沐子轩道:“你们这几件宝贝,花了为师六千两黄金,兵器是玄铁打造,箫是玄竹制的,笙则是冰竹制的,要小心爱惜。”

“谢师父师娘!”

两枚九转玉露丸,再另给了一万两银票,就换了这几样东西,另外还有他们夫妻的一对乐器,沈莉莉的琴、沐子轩的笛。只这一对,就又付了两枚排毒驻颜丸。

唐门门主,很是爽快,也用了心打造。

沈莉莉得了新琴,就传说又还回洛府岁寒馆,只用自己的琴长相依,而沐子轩的笛子名为长相伴。

接下来的日子,沈莉莉得闲,教会安忆城吹\箫,教会楚素素吹笙,两个先学了最简单的曲子,后来会使了,又学了其他两首曲子,但凡是曲子,一旦学会入门,一通百通,只要熟络,其他曲子学起来就容易。

怪医回皇城,又有一些江湖中人慕名前来求药,有求沐子轩治病解毒的,也有从挚友那里听说怪医手中有九转玉露丸的。

沐子轩现在不收黄金,要收宝贝,越稀罕的越好。

这是他的新规矩。

得了好的,他就藏到暗室里存着。

素练这次随沐子轩云游,认识了一个匈奴的剑客,此人当时身负重伤,被沈莉莉一时心软给救了。

沐子轩见此人武功高强,道了句:“想要报恩,以身相许,做我的奴仆罢。”

他就是随口一说,没想这人还真从匈奴寻到皇城。

沐子轩看了眼素练,当时可是素练在旁边求情,沈莉莉才拿了圣药出来救人。据他观察,素练这丫头定是瞧上剑风。

剑风长得人高马大,被安忆城领到竹篁居,看到素练忙道:“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沐子轩道:“我陪夫人要回一趟岳家,素练与剑风留下照看家里。忆城与素素今次也随我们去走亲戚。”

两人互望一眼,乐上眉梢。

*

剑风在竹篁住了下来,有一间专门属于他的房间,他还可以在林间练功,他知道这周围的翠竹林被沐子轩布成了阵法,只有照着规矩出入方才无佯,且只有每五日才能出去一走,这大阵似有机关运行,每日的生门不同。

他身为剑客,就是为了有一口安稳饭吃,现在虽是奴仆,可有地方住,还管吃管穿,有月钱拿,更有一个娇美的侍女作伴。

今天被素练使唤着去掏藕,明天又去淤泥潭抓鳝鱼,做得好了,素练就给他半斤酒,全都是沐子轩珍藏在地窖里的好酒。

沐子轩夫妇回到侠义镇。

安忆城、楚素素对什么都新奇,与侠义镇两家武馆的人很快玩到一处。

沈莉莉拾掇着回娘家的礼物。

素芳、金满贯交了这两年账目,沐子轩亦未多问,“留给沐宅上下的人花使,我有一技之长,不差这二万两银子。”

金满贯道:“大爷瞧着,是不是再置成田庄、店铺?”

“你是大管事,你做主。”

他真没将二万余两银子打上眼。

沈莉莉制的药丸子,一枚就值数千两黄金,这还不是公开售卖的。

说来也怪,沐子轩也学做制圣药,可他怎么也制不成功,而沈莉莉一制就是上等圣药,这次回来,他种在林间深处的奇花异草灵性更足了,一枚就是一枚,沈莉莉很高兴,说能赚更多的钱。

在侠义镇住了半月,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徒弟去了草庙镇。

沈家听说沈莉莉夫妇来了,一家上下都聚在正院。

小梁氏怀里抱了个七八月大小的男娃。

林氏在一年前成的亲,肚子已经显怀了。

沈杉娶了尚氏。

沈桦已拔长了一大截。

沈莉莉备了一些常用的药丸、有创伤药的,治咳嗽的,还有治风寒、胃病的一大盒子,所有瓶子上都贴了个小纸条。

梁氏娶了三个儿媳妇,因近来要过中秋佳,特意将住在州城的次子、住在县城的三子都给叫回来,一家人要在一处过节。沈莉莉一回来,倒是都齐全了。

沈柏去年也参加过童试,只过了县试,府试没过。

沈松现在是秀才,参加过乡试,落榜了。

沈杉以前不显,去年参加童试,居然在冀州考了个案首,可谓轰动一时,他一得中,尚家就遣媒人上门,催着他娶尚姑娘过门。

四个儿子,有三个都是秀才,沈家现在在大榆县都是数一的。

沐子轩问了兄弟四人的学问之事,“你们秀才中得顺利,是得沉淀一下再闭门苦读。”

沈杉因是案首,在府学读书,尚氏一直跟在身边服侍他起居饮食,近日也是放假回来的。

沈柏想着沐子轩来了,给他指点一下,说不得就能考秀才。

兄弟四个都有功名,就他没有,他有些不甘心,尤其在沈杉考了个案首之后,也是将心思用到读书上。

小梁氏自是支持丈夫的,每次没过,就宽慰他、鼓励他。

安忆城想与沈桦玩,可沈桦因为年纪大了,又在读书,反没有以前一般亲近,虽是笑了两笑,让安忆城不好意思拉他玩。

沈莉莉道:“今儿回来,瞧着街上的铺面多了不少。”

沈二爹道:“我们镇上又多了三个村子,前年娄知州禀了朝廷,说南山林子有猛兽为患,请朝廷派人除猛兽。三军有一批退役的老兵,宫里又放了一批宫娥,给他们配成夫妻,朝廷一家给了一百两银子安家费,在南岭林子建了一个圣恩庄、龙恩庄,两庄一庄就有四百多户退役下来的老兵,家家都有奶娃子,听说朝廷怕他们绝后,所有配人的宫娥都得接受检查,确认能生才配的人。

第788章 沐洛缘-相聚3

家家都有奶娃子,听说朝廷怕他们绝后,所有配人的宫娥都得接受检查,确认能生才配的人。

这些人也开垦荒地,把南岭林子的猛兽杀了不少,现在猛兽们吓得不敢出来,听说往北边的应天府那边跑,应天府又派人在那边建了一个村子,也是退役下来的老兵配的宫娥,两头围堵,快把猛兽给杀光了。”

猛兽没了,伐了树木还能开垦成田地,建成新的村落。

老兵们建了两个村子。

州衙的官媒署,挑了几十个二十至二十五岁的年轻后生去琼州、崖州一带,听说在那边当了上门女婿,一家去一个后生,换回来一个十三至十七岁的年轻姑娘,又嫁给家里的其他兄弟,而这些姑娘接受不了一人嫁几个丈夫,挑了一个丈夫就迁出原来的村子,搬到南岭林子安家落户。

官媒署与娄知州派的官员来回跑了几趟,草庙镇的男子去南方,南方的姑娘来草庙镇,没多久就解决了多少年难办的难题。

虽还有好些男子没成亲,可个个都不想兄弟共娶一妻。草庙镇的百姓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多夫一妻,一派只想一夫一妻。不守各家村规的就搬去新村子落户,这样一来,走的人越来越多,人少了,地多了,日子就没那么难过。

这些老兵里头有的有积蓄,买了镇子周围的空地建成铺面赁出去,镇子的人多了,铺面也多了,只是各家忙着秋收,到镇上赶集的人反而少了。

沐子轩回来,沈家兄弟又迁到乡下村庄老宅里读书去了。

石秀才听说后,让石顺子也一道过去。

没几日,尚家、林家都得了消息,尚家来了三位爷,林家的林少平亦来了。

沐子轩指点沈柏做文章。

另几人都是指点如何考举人的。

沐子轩又收罗了一些乡试题目给他们做,下次再考与得两年以后才能参加乡试。

梁氏拉着沈莉莉的小手,“你们圆房没有?”

沈莉莉垂着头不答。

小梁氏抱着娃哄着,小娃子对自家姑母给的赤金长命锁感兴趣,一直抱着啃。

林氏不作声。

尚氏见沈莉莉不答,“母亲,妹妹不答,那就是没有,要圆了,她就不会害羞了。”

还真是服了啊,都成亲两年多快三年了,二人居然还没圆房。

梁氏道:“你现在身子也大好了,可以圆房。”

“娘,等我们回去,就会…会的…”她将头埋头更深,梁氏婆媳越发觉得她不好意思了。

林氏忙道:“妹妹去作甚?家里的屋子多,挑个吉日,在乡下圆房也使得。”

梁氏心里不高兴了,林氏既想让沐子轩指点丈夫兄长的才学,又怕沾上晦气,两头都想落好,世间哪有这等事。

沈莉莉道:“夫君指点他们一二,只要多做题目,多看书,想来应是不难。

林氏心里暗道:说得可真轻松。她娘家大哥上次参加乡试就落榜了,一起参加的好些人,大抵十人里能过一人就不错,这秀才是从读书人里选出好的;举人,更是秀才里选出最好的;进士那又是举人里头选好的。

这要一直考上去,竞争得多大。

沈莉莉道:“来的路上,夫君说阿桦年纪小,应该去考皇城书院或琼林书院,从书院出来的到底不同,将来的成就也会不同寻常。夫君愿意替他写举荐信,再与娄知州打个招呼,办个秀才功名帖,带着去江南应考。”

早前娄知州就提过这事,说沈桦年纪小,应该好生栽培,还为此特意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来。

林氏道:“琼林书院可不大好考,冀省年初去了四五十个读书人,个个不是秀才就是举人,考试之时,只考了六个人,大家都说这六人有大造化。”

沈莉莉坚持道:“阿桦还是应该去,不去可惜了。”

梁氏道:“你六舅也写信提过这事,我与你二爹三爹商量过,待过完年节,就让他动身去应天府,从应天府坐船去江南。阿杉考了个案首,想让他跟着一道去,若能考进琼林书院苦读两年就更好了。”

尚氏这才知道家里长辈已经商议过了。

林氏一听,心下着慌道:“母亲,为甚不让二爷去?”

梁氏早前觉得沈松读书还行,可考试的时候,名次不显,资质并不算有多特别,反是沈杉、沈桦,娄知州都考究过才华,说这兄弟是读书的料。

林知县觉得自己看走眼了,当初应该给女儿定沈杉,当然这事他不能说出口,一说出来就闹笑话了。

梁氏道:“你这肚子里不是怀上了,明年二三月就要临盆,这时候,他怎能不在你身边,你能受得住?”

林氏支吾了一下。

梁氏轻叹一声,“阿松的学问有亲家公指点,亲家公可是进士老爷,正经好学问的人,有他指点,我最是放心的。”

林氏结自己的父亲,还真没多大的学问,年幼时,她听得最多的,就是父亲的运气好,那届应试的题目,正好是先生让他写过的,所以才会如鱼得水,算是蒙上了,或者说是他有这个命。

林氏为示决定,咬唇道:“母亲让二爷也去吧,我家也是,自小祖母、母亲就与我说男人做学问的重要。”

她当初嫁沈松,是冲着他能出息,将来能做官太太才来的,偏整个大榆县,连秀才都不多。

梁氏反问道:“二爷年初真走了,你回头不会哭。”

“母亲,我又不是三岁小姑娘,他自奔他的前程学问去,我没的哭个甚,你让他去罢。”

梁氏点了点头,“你且与他商量一下,万一到时候你又想他,要哭着让他回来,从冀州到顺天府,这一路可不近呢,一个来回就得一个多月。”

林氏想着晚上就与沈松商量,怎么也要劝了他去琼林书院,沐子轩就是那里出来的,有他引荐,不像那些没门道的。

沐子轩刻意指点了一番沈柏的文章。

沈柏因小梁氏天天盯着,不用心都不行,小梁氏天天说:“我也不望你考进士、举人,怎么也得考个秀才。将来锣鼓大了,说‘我爹是秀才’也能为你自豪,他将来读书,也能指点一二。”

第789章 沐洛缘—沐无垢1

沈柏觉得这个道理,所以也极是用心。

梁氏道:“你五表哥远诚,上届高中进士,名次在二榜第二十几名,一得中,就得云王妃保媒,娶的是京城礼部侍郎林大人家的嫡二女。”

楚素素想到前世的事,问道:“外祖母说的可是曾做过翰林院侍读学士的那位林大人家?”

小梁氏答道:“听我爹写信来说,就是他家,听说家里的规矩重,嫡女都是知书识礼的。”

沈莉莉道:“林大人的嫡长女曾在皇城菡萏女学读过书,是个中的姣姣者,想来她的胞妹,定也是上菡萏女学的。”

小梁氏补充道:“说是拿着梅本的,是名符其实的才女,模样长得好,又能干又贤惠。”

沈莉莉重生再来,与前世的人和事都已经分割开来,她实在赌不起,也与前世相熟的人故成陌路。

小梁氏道:“四哥上届乡试得中举人,父母、姨娘都很高兴,现下正在家里苦读。三哥见他得中举人,更是努力了,只去年的童试又没过。大哥要守家业,光是店铺田庄的人都要他操心。”

林氏心里暗道:还不是没读书天赋,说得真像那么一回事。

沈莉莉想的是:梁六老爷一直抓着儿子的课业,是抓得紧的,梁四爷的实力早就足了,只不过差一个点拨的人,正好沐子轩一给指点就过试了。

而沈柏兄弟几个则不多,他们是最近三年才正经读书的,早前能考中秀才,完全就是运气好,又做了不少练习题,这才过试的。但乡试、会试考的都是真实水平,你没那个根底,很难过试。

这大抵是沈松没过乡试的原因。

沈桦没下场,毕竟年纪太小了。

娄大人那边又时不时写信来问他的课业之事,这哪里是女婿,更像是他看中的学生,是他写信对沈桦说,现在用心苦读,先不要下场考乡试,待过了十六岁,再下场不迟,还说一定要打牢根基。

沈桦回信时,娄大人就看他的书法,偶尔写信提点她书法如何如何?

尚氏因是五月过门的,想着在丈夫离家前,怎么也得怀上孩子。几个媳妇里,就她的出身最差,嫁妆也最少,常被林氏明里暗里讥讽两句。她可就指望丈夫出息。

沈莉莉在家住了大半月,临离开的时候唤了大哥沈柏、沈桦去侠义镇。

沈柏夫妇只要考秀才就知足,这个愿望容易达成。

沈桦年纪最小,可塑性强。

沐子轩说是让他们到侠义镇帮什么忙,到了这里之后,却单独避了一处小院出来。

沈莉莉拿了一口大箱子,从里面抓出一撂试题,“大哥是瞧还是背,这里是顺天府、皇城两地的历届童试题目,又有案首的优秀文章,你先在我家苦读至县试开考。这些东西是沐大哥寻人借来的,你细读细背。”

她又拿出一撂,“这些阿桦看的,乃历届皇城书院、琼林书院招录考试的题目。娄大人与沐大哥皆有让你去琼林书院读书的意思。你年纪小,根基弱,最要用心苦读,打牢基础,在我家用心读书,至于旁的就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