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妹妹的表哥,是一门转折亲戚。

他妹妹的丈夫,便是姻亲了。

想到这儿,楚景珲便自己便觉得有些不舍。

等到九皇子回来后,跟妍妍的事情便有有个定论了。

“听妹妹的。”楚景辰不再逗她,正色道:“我会跟怀王殿下搞好关系的。”

楚妍松了口气。

“哥哥,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她又悄悄塞给了楚景辰一个荷包。

楚景辰听她的话不对,又摸了摸荷包里的东西,当着楚妍的面就打开了。里面赫然放着十张一百两的银票。

“若哥哥和九表哥在外有什么用项,也免得着急。”楚妍怕他还回来,忙道:“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嘛,一旦遇上了紧急状况,倒也还有用。”

她知道娘亲和爹爹都会给哥哥准备好,可她还是觉得要以防万一。

见她神色坚决,楚景珲不好推辞,只得答应下来。

“还有最后一个。”楚妍这次轻咳一声,便立刻有人拿了两个个头不小的点心匣子来。“给哥哥和九表哥的。”

“妍妍,这——”楚景辰有些哭笑不得道:“哥哥知道你好意,可是只怕我们带着有些不妥罢?太过招摇了。”

听了他的话,楚妍倒没不高兴,反而拍了拍脑门道:“别人轻装简从,独哥哥带了太多的零嘴儿,这样确真是不好。”

正当楚景辰要松口气时,楚妍立刻把人叫过来,吩咐了两声。

兄妹二人才说了没一会儿的话,只见春莺等人手里都捧着东西过来。

“包得不起眼,哥哥就不会被笑话了。”楚妍一声令下,让她们把匣子里的点心都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什么该放在一处,都打包好了。“再包起来,万无一失。”

这是妹妹的心意,他自然得收下。

只是楚景珲奇怪的发现,自己跟宋时安的竟还不同。分给他的点心,甚至比宋时安的那份要精致得多。

楚妍见状,此地无银的多嘱咐了一句:“哥哥,这个做个记号的,给九表哥就好了。”

只是普普通通的糖饼,看起来并没有特别之处。

妍妍不想说,他也就没有多问。

直到送走了妹妹,楚景辰也并没有再追问。他把自己做好的风筝都规整好,放到了自己的库房中。随即他嘱咐下人,要按时给嘉宁郡主送过去。

且算是自己不在身边,给妹妹的一点安慰罢!

***

终于到了出发的这日,楚妍早早就醒了。她不送出城,起码也要去送送他们。

她求楚临嘉悄悄把她带上城楼,目送着队伍离开。

看着队伍已经整装待发,她有种恍惚的感觉,上一世他们也是这样离开的罢,只是自己并不知道。

“妍妍,时候不早,咱们也该回去了。”楚临嘉对女儿百依百顺,破了一次例。

楚妍顺从的点点头离开。

本想再跟九表哥见一面说说话,她都忍住了。

哥哥和九表哥一走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年,这一世跟她极为熟悉的两个人忽然都走了,总归还有些不适应。

纵然她知道两人会成功,可此时却仍为他们的安全担心着。

她只知道最后赢了,又不知道两人曾经是否受过伤。

他们能平平安安的就好!

楚妍这次回去后,也不用人说,每日抄经一个时辰,保佑哥哥和九表哥平安无事。

大家都悄然发现了小郡主的变化。

原先她是明媚又娇艳,性子活泼张扬;而慢慢的小郡主变得沉静且端庄优雅。

随着年龄渐长,小郡主那张原先还有些婴儿肥的小脸儿完全都长开了,出落得愈□□亮,完美的继承了赵太后的美貌。

原先嘉宁郡主为人称道的是她与众不同的身份,而如今,她的美貌却更令人动心。

最要紧的是她还没有许人。

然而因有宋时远在,他不立正妃,敢提出要娶楚妍的人少之又少。

楚妍并不在乎。

☆、第 105 章

冬去春来, 经炎夏至秋初, 转眼宋时安跟楚景珲已经离京一年。

在这一年中, 边关安稳,定期送来的消息说宋时安和楚景珲踏实刻苦, 也并不自持身份搞特殊,与兵士们同吃住。且他们已经随军出战,在击退扰边的敌军中立过功劳。

宋弘旼也说不上失望或是惊喜, 在宋时远的建议下,没急着召他们回来。

这样的功绩并不亮眼,宋时远和楚景州兄弟从心底稍稍放松了些。

宋时安和楚景珲一个是亲王一个是大将军之子, 送回来的折子要绞尽脑汁的把一分的功劳夸成十分, 只要边关不起战事, 两人这一趟算是白跑了。

既是他们自己不想灰溜溜的回来才没递折子, 那就成全他们, 让他们就留下戍边好了。

宋时远没少在宋弘旼面前吹风,说是两人年轻该多历练。

宋弘旼虽是看起来对他仍旧信任,可并没有要立他为太子的意思,却对其他皇子多了些倚重。

想来仍是受到宋时琛的影响——

纵然心中再怎么不满,宋时远也不敢在面上表达出来。

朝中的事他急不来, 只得按部就班。关于他正妃的人选, 也一直都没有定下来。

玉妃虽是知道他惦记着楚妍,也试图探过赵太后和明华长公主的口风,虽是两人没有直说拒绝,可那意思便是再无可能。

她曾想劝宋时远放弃, 另择一位家世高贵、能给他带来助益的贵女。可有楚娴做侧妃,想选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曾经楚妍和宋时远被人视为一对,宋时远也表现出对楚妍的一片深情,如今宋时远先是不肯立楚娴为正妃,又始终等着楚妍长大,若真的高门世家,又怎么舍得把女儿嫁过去,落得个尴尬下场。

今年初夏,楚妍已经满十五岁。

宋弘旼为了补偿外甥女,在赵太后的寿安宫中给她办了盛大的及笄礼,京中有头有脸的世家中诰命夫人和贵女们前来观礼。往日里去参加及笄礼都能做正宾的夫人们,只能站在一旁看着。

及笄礼上,以秦皇后为首的后宫都各自送上了厚礼,长公主们和亲王妃们也不甘落后。连宋弘旼都让人来宣旨,再一次加倍赏赐了食邑,都是极为富饶的地方。

最后赵太后还放出风声,说是要给嘉宁郡主说亲了。

若谁能娶到嘉宁郡主,不仅仅是空有尊贵身份,她的食邑便足够一家人挥霍。

各位诰命夫人们纷纷在心中盘算起来。

然而这场及笄礼的主角楚妍,却并不大关心人们的反应。

在她及笄时,虽是哥哥和九表哥都没回来,却不约而同的有礼物交到了自己手上,想来是他们临行前便准备好的。

赵太后和明华长公主见她落落寡欢,安慰她说很快两人就会回来。

楚妍却知道,有一场战事不可避免,九表哥就是从那时一战成名的。

上一世她对九表哥并没有太多关注,具体情形她一概不知,只隐约记得是在她及笄之后,大约在夏末秋初之时。

虽然有了上一世的经验,九表哥和哥哥定能成功,可她还是忍不住担心。

她重生之后,已经有太多的事情发生了变化,万一有什么不利于两人的变化……故此她写信时,曾隐晦的提起过让他们要留心。

这段时日里,楚妍的心始终半悬着。

***

长公主府。

楚妍拿了卷话本在自己娘亲房中,她半靠在临窗大炕的大迎枕上,看起来像是在看书,可过了许久都没翻过去一页。

明华长公主见状,不由暗中叹了口气。

妍妍这些日子一直有心事,虽说她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做娘的怎么看不出女儿的不安?

长公主思前想后,能令妍妍如此烦心的,只能是宋时远的纠缠。

在及笄之后,玉妃便来探过自己的意思,当时自己便婉拒了她,说两个孩子不合适。可宋时远似是并不死心,也或许没有合适的人选,他仍然不提立正妃之事。

原本长公主也期待着宋时安在边关能立功,就算妍妍不嫁给他,也强过宋时远登基。可旋即她又觉得不过是自己的妄想罢了,且不说边关无战事,便是真的有了战事,也不敢让毫无经验的亲王去领军做主帅。

“妍妍,过两日驻扎西北的吴将军、驻扎西南的陈将军带着家眷们即将抵京,届时你皇舅舅要在宫中设宴招待。”长公主想让楚妍找些事做分散精力,笑道:“他们都曾是你爹爹的旧部,听说他们家中都有女儿,到时候你可要好好招待。”

楚妍闻言回过神来,不由眼前一亮。

“吴将军?他先前驻扎的地方是不是哥哥和九表哥曾经待过的地方?”

长公主有些惊讶的抬眼。

原来女儿方才在想宋时安和楚景辰在边关的事么?

她点点头,顺势道:“没错。吴将军的儿子仍在军中没回来,这次是吴将军带着女眷们回京。”见楚妍听得认真,她半开玩笑道:“好好关照人家,往后你也好开口让他们关照你哥哥。”

长公主只是随口调侃,楚妍却深以为然的称是。

“放心罢,他们不会慢待你哥哥。”长公主柔声开解道:“且不论你九表哥、哥哥的身份,吴将军娘亲见过,是个正直忠诚之人,断不会卷到宫中那些是是非非中。”

在长公主此时的想法中,边关虽然艰苦,却不至于有性命之虞,甚至比京中还要清静。她觉得楚妍是在担心宋时远会渗透势力到军中,妍妍不肯嫁他,他就要报复宋时安和楚景珲。

这次两人前往的边城,是弟弟宋弘偲和丈夫楚临嘉精心安排的。

虽说换防的将军是皇兄宋弘旼亲自拟定,可之后明华长公主留心城中的将官名单时,才发现两人的用心良苦。

那里的人不是曾经当过楚临嘉的旧部,就是公平刚正之人,断不会让宋时安和楚景珲面临危险。

“你爹爹和舅舅早就安排好了。”长公主安慰道。

她不知道楚妍担心的是不知道何时会起的战事。

楚妍也不想让娘亲担心,笑着点点头。

“那我去准备见面礼!”楚妍放下了手中的书,有些苦恼的道:“也不知道她们都喜欢什么。”

然而嘉宁郡主的库房中是绝对能挑出小姑娘们都喜欢的东西,楚妍跟自己娘亲说了一声,便回了自己院子。

等晚上楚临嘉回来时,受女儿的影响,明华长公主不由问道:“珲哥儿和怀王,这些日子可都好?”

楚临嘉虽是有些奇怪,还是点头道:“两人都很勤勉,也并未有伤病,殿下不必担心。”

“倒不是我担心!”长公主解释道:“是妍妍,她担心自己哥哥跟九表哥。”

“可是敬王那边又有动静?”楚临嘉立刻道。

长公主摇头,然而神色还是透着忧虑。

“我亦是派了人看着那里的风吹草动,定会让他们两个受到伤害。”楚临嘉安慰道:“虽说这次两人未立军功,却仍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得到历练。”

“怀王和珲哥儿能身先士卒,吴鹤鸣还特意写过信夸他们。”

若是能得在军中有威望,亦是一件好事。即便宋时安不能登上皇位,做个手握兵权的王爷,亦是能威慑宋时远。

明华长公主面色稍霁。

“眼看婧姐儿和姗姐儿都先后定下了亲事,连比妍妍小的姈姐儿也在议亲,我心里却是有些着急的。”她有些唏嘘道:“咱们妍妍,亲事注定艰难些。”

这亦是楚临嘉所担心的。

他走到妻子身边,揽住了妻子的肩,温声道:“咱们妍妍自小就是个有福气的,我还舍不得她早早嫁出去呢!”

明华长公主翘了翘唇角。

自小便以甘愿牺牲自己扶持皇兄的长公主,纵然有柔弱的片刻,却并不会被这些事打倒。

楚临嘉在心中叹口气,从始至终她都肩背挺直,从没想过要放松的依靠在自己怀中。

茵茵,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信任我?

***

虽说不必日日去国公府给太夫人请安,可二堂姐楚婧亲事在即,她还是要过去帮忙的。

这一年里楚婧和楚姗先后说了人家,也都定好了婚期。楚妍跟她们的关系比上一世要亲近,却也说不上亲密。

这日说是楚婧的嫁衣绣好送了过来,她邀请楚妍一起来看。

到了国公府,自然要先去福椿堂给太夫人请安。

只是到了廊庑下,她便瞧见了不想见的人。

然而转身就走不是她的性格,楚妍神色淡淡的打了招呼:“侧妃好。”

正是一身华服的楚娴,扶着宫人的手笑盈盈的看着她。

“妍妍。”楚娴的态度则是热情许多,她笑道:“月余不见,咱们小郡主出落得愈□□亮了。”

她虽是这样说,心里却很是不甘。

楚妍一日日褪去天真稚气,漂亮得让人移不开眼。虽是如今楚妍对自己很冷淡,却像是那种会让男人有征服欲的冷美人。

宋时远即便不为了权利,但看容貌只怕也舍不得楚妍。

伸手不打笑脸人,楚妍只是微微颔首,先一步进了正房。

她忽然留意到,楚娴的动作比平日里慢了许多,且她的手无意识有护住小腹的动作。

莫非是楚娴有孕了不成?

想到上一世,楚娴抱着她和宋时远的私生子,柔弱娇柔的说什么“怕太皇太后和大长公主容不得瑞儿”,楚妍恨极了两人。

哪怕自己仅仅是一缕孤魂,也感到无比的屈辱。

“妍妍,怎么不走了?”楚娴带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楚妍才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停了下来。

楚妍深吸一口气,放松了攥紧的拳。

敬王膝下无子,对于他来说,先生下皇长孙对巩固他的地位也有好处罢?不知他们为何秘而不宣,一个孩子罢了,今生又是名正言顺来的,还能做什么杀手锏不成?

不过这些都是他们的事,与自己无关。

作者有话要说:有位小仙女猜中了会开启时光飞逝**,跳过漫长的一年→_→

☆、第 106 章

在到了太夫人跟前时, 楚妍愈发肯定自己的猜测。

从楚娴志得意满的神色中、还有变得小心的动作上, 不难验证。等给太夫人请过安,两人本该都去楚婧的院子, 太夫人却留下了楚娴说话。

在楚娴进门后, 太夫人便若有所思的看着她,想来碍于自己在,祖母就没有开口。

楚妍乐得自己过去不用跟楚娴碰面,毫不犹豫的先走了。

“娴姐儿,你可是有喜了?”待楚妍离开后, 太夫人目光如炬的盯着楚娴。

楚娴先是一愣,旋即面上露出些羞怯之色, 轻轻点头。

谁知太夫人脸上露出的不是喜色, 反而脸色变得严厉起来。

在两人说话时, 太夫人便让房中服侍的人都下去了, 她说话便无所顾忌。“你可曾告诉了敬王?”

楚娴被太夫人吓到, 心中有些不安。她委婉解释道:“还未请太医瞧过,还不太确定, 怕告诉殿下空欢喜一场……”

太夫人却不信她这解释。

“你并非懵懂孩童,自然有办法确认。不告诉敬王, 你到底准备做什么打算?”太夫人冷冷的道。

被看穿了心事, 楚娴有些心虚的移开了眼。

“楚娴,你在家中耍些不入流的手段,我念在你自幼便没了娘,便多疼你些, 纵容了你。”太夫人目光锐利的看着她,冷声道:“你到底是正室所出的嫡长女,怎么竟学些小妾间的争宠做派?”

在太夫人说话时,楚娴先是涨红了脸,听到后来,脸色渐渐转白。

“妾”这个字深深的刺痛了她。

她曾是身份高贵的国公府嫡长女又如何?嫁做了侧妃,可不就成了妾!

然而这妾的身份,亦是她自己选的。

“我有自己的难处。”过了半晌,楚娴方才艰涩的吐出几个字。

虽说她百般伏低做小哄着宋时远留宿自己院中,可一年过去了宋时远的态度还没有改变,仍是要娶楚妍做正妃,也不许她先生下孩子。

她知道,原本正妃之位楚妍都不稀罕,若再弄出个庶子或庶女来,只怕太后和长公主会更加坚决。

太夫人看着她红了眼圈,心中也颇不是滋味。

原本楚娴是嫡长女,能说一门极好的亲事。她自己使手段攀上了敬王,却只落得个做侧妃的下场。

“求祖母先不要透出这个消息,我要缓缓再告诉殿下!”楚娴目光中露出哀求之色,她的手轻轻抚上尚未隆起的小腹,低声道:“我想留住这个孩子。”

太夫人微微动容。

若是楚娴真的能笼络住敬王,对楚妍也是有利无害。如今楚妍虽是身份尊贵,可如今这尴尬的境地,确真是没人敢娶。

“姑且信你这一次。”太夫人的声音和缓了些,“无论如何,你瞒着不是个办法,还是要尽快告诉敬王。”

楚娴忙点头保证。

***

自从知道了楚娴有孕后,楚妍能躲她多远就躲多远。

总觉得楚娴掖着藏着,似是在酝酿什么阴谋,自己断不能再跟敬王府染上关系。

很快到了宫中要设宴招待吴将军等人的这日,楚妍没用人催,自己早早就起来由春莺等人服侍着更衣。

收拾妥当后,她随着明华长公主一同进宫。

寿安宫。

秦皇后正带着宫妃们给赵太后请安,见长公主母女来,面上笑容殷殷。

在宋时安离开的一年中,秦皇后虽是没再得宠,却也保住了自己的皇后之位,稳稳的压住了玉妃。

她深知凤仪宫和芷兰宫从来都是对立的,皇后之位只是给方便给储君一个名正言顺的出身,玉妃母子得势,她必然没有好下场。故此秦皇后干脆彻底倒向了太后这边,把希望寄托在宋时安身上。

“本宫就知道,这个珍珠发簪妍妍戴一定好看。”秦皇后亲昵的拉着楚妍的手,侧过头对赵太后和长公主笑道:“果然没错,咱们妍妍端庄大气,最合适不过。”

赵太后含笑点点头。

给楚妍做簪子的是一对个头浑圆、光泽温润又流动着光彩的大珍珠。这次进宫的许多珍珠里,统共有这么一对顶级的,宋弘旼让秦皇后看着分派,秦皇后便送给了楚妍。

见太后点了头,有眼色的宫妃们忙夸赞起小郡主来。

玉妃也真心实意的夸道:“小郡主如同牡丹般国色天香,本也称这些。”

牡丹是花中之王,不知她是有意还是无心。在场的都是人精,自是没人去较真。

一时有宫人来通传,说是京中世家女眷们都到了。

从来时就是众人焦点的楚妍终于松了口气,贺雅和陶静舒定然也一起来了。

果然在她们进来给太后行礼时,楚妍瞧见了两人。

“小姑娘们在一处去玩罢。”赵太后看出楚妍早就坐不住了,柔声叮嘱道:“好好招呼人家。”

楚妍忙笑着应了,去了招待贵女们的花园中。

跟相熟的各家贵女们打过招呼,楚妍直接找到了贺雅,却没发现陶静舒的身影。

“舒姐儿人去哪儿了?”楚妍疑惑的道:“在寿安宫才看到了她也来了。”

贺雅解释道:“安平侯府跟吴家关系极好,这不世子夫人就托付舒姐儿,说是陈家的姑娘初次入宫,让舒姐儿帮着照看些。这不吴家家眷们得皇上召见,舒姐儿要等等她一起过来。”

安平侯世子夫人是舒姐儿的亲姐姐,有这层关系,接触起来就更容易了。

楚妍在心里盘算着要如何跟吴家的姑娘接近。

“妍妍,你是没瞧见,五公主对那两家的姑娘都极为热情。”贺雅对楚妍低声道:“只怕多半是受敬王指使,想要拉拢她们。”

在宫中接待女眷,排在前头的自然是公主们。未出嫁的公主中,五公主又胜了六公主一筹,得到了这次机会。

楚妍依稀记得有人说过,本来她皇舅舅因为宋时远,起初并不想五公主接近将军们的家眷。宋弘旼深知没有兵权在手,只要自己不放权,宋时远也只能是妄想储位。

可偏生六公主在前一日不知误食了什么东西,浑身长出了红色的疹子,连脸上都有,这差事自然不能接下。

后面的公主又年纪太小,以至于仍是交到了五公主手上。

楚妍心知肚明,只怕这又是琢玉宫的手段。

“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咱们这儿有舒姐儿呢。”贺雅安慰她道:“不过是一次见面罢了,三言两语怎能拉拢人。又有谁没见过好东西呢,且听说吴家家教极严,总不至于为些东西就移不开眼。”

宋时远还惦记着楚妍这件事,贺雅和陶静舒都很担心。作为楚妍的好友,她们自然也不希望他登上皇位,否则楚妍便没好日子过了。

楚妍知道她是好意,含笑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