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曹来喜点点头,后者大嗓门,中气十足吆喝:“赶紧来帮忙端菜!”

“好嘞!”

男人们应和一声,排着队过来帮忙端菜,吸了吸鼻子,盯着菜盘子垂涎欲滴,不少人还不忘羡慕地打趣赵向东,“东子,你福气大发了。”

暖房宴他们不止喝了一家,对军嫂们手艺心里有数的,这回色香味俱全,除了姜宁手艺没谁了。

赵向东保持稳重形象,不过翘起的嘴角出卖了他,媳妇被夸,比夸他本人要高兴多了。

今天开了六席,比预计多出一席,好在姜宁早防着这个,预算松没有掉链子。

自家地方肯定不够,有一半桌子摆在对门王家了,四桌男人,两桌女人孩子。

军属区三十多户人,每家大人小孩凑起来实在不少,全部人都吃一户,主家压力很大,所以一般这种聚会,距离或关系不太近的,当家男人来了就得了,女人孩子不来。

团长政委也照例没来,以免他们拘谨,还得掏出更多家底备菜。

菜上好了,大伙儿坐下后,先恭喜赵向东姜宁,接着许卫国端起酒碗,“辛苦嫂子们了,咱们敬你们。”

这话得到所有人的认同,站起来一起敬酒,姜宁和曹来喜几个也站起,豪气的一口干了,像姜宁这样酒量浅的只敢啜一啜。

这酒度数挺高,火辣辣从口腔直冲而下,一点点她脸立即就绯红,被陈桂花几个连连取笑。

一桌大人孩子都乐呵,只除了刘文娟笑得有点勉强,好吃的她当然爱,只不过她家也是刚来的,暖房席还没办,有对门珠玉在前,她心慌得很。

她没帮忙掌勺,不知道肉菜这么多,她家负担很重,这些年没啥积蓄,想办这席面,恐怕家底都差不多得掏空了。

只是心慌归心慌,宣布起筷时,刘文娟速度一点不慢,飞快帮儿女夹满,自己狼吞虎咽,跟平常斯文形象半点不符。

不过也没人笑她,一大桌子女人孩子都埋头苦吃,这菜做的好不说,平时占荤腥不多,哪有不馋肉的。

一大桌子,也就两个人保持斯文,下筷不紧不慢,还不捡肥肉,一个是姜宁,另一个是许卫国的媳妇方涵。

经过一个女人们半下午的絮叨,姜宁已经大致了解军属区的情况,其中就包括许卫国方涵夫妻,这两人都是军二代高干出身,家里长辈就住杨市市郊那个军属区。

那是杨市军区最南的家属区,大概就比自由市场再出一点点吧,已经位于杨市里头了,生活十分便捷,里面住的都是部队上层领导及家属。

陈桂花之所以强调这点,是为了说明方涵的高傲。

方涵与丈夫许卫国不同,许卫国与兄弟肝胆相照,一个战壕出来的感情绝对不一般的,他不隐瞒自己身世,也不宣扬,从没看不起出身贫寒的战友。

换了方涵就不行了,她打小养出来的骄傲,不大看得起军属区的军嫂们,城市来的还能说几句,农村的一律不屑于交谈,十分矜持,丈夫好说歹说也不管用。

不过她自傲归自傲,却不挑事,人家也有高傲的资本,陈桂花几个最多私底下嘀咕几句,就抛开不提了。

人家不搭理自己,自己也犯不上拿热脸贴冷屁股。

此刻姜宁的与众不同,倒让方涵注意到了,实际上姜宁一出现她就留意到,一点不像个农村泥腿子妇女,倒像个有底蕴的知识女青年。

不过这念头也就一闪而过罢了,乡下地头农民家庭,教育跟不上,模样再像,那也是个花架子糊弄一下人罢了。

两人刚好坐的对面,相同的举止让她们对视了一眼,姜宁是主人家,虽对眼前肤色白净长相明艳,略带骄矜的年轻女人不大感冒,但也礼貌性点了点头。

方涵小幅度颔首,算是回礼。

接着两人再无对视。

总的来说,今天这暖房宴十分成功,宾主尽欢,不少人是喝醉了被扛回去的。

散了席以后,女人们收拾桌子洗碗,男人们扫地搬桌椅扛人,忙碌了大半个小时,才算收拾停当。

将客人全部送走,关上大门,姜宁立即软在客厅的实木长椅上,“哎,今天太累了。”

她真的累,白天出门买东西,下午回家做酒席,一直忙碌到现在,缓下来后才觉得累瘫了。

“那你等会洗了,早些睡吧。”他看过,煤炉烧好了热水。

赵向东一边说着,一边蹲下身子,大手捏住姜宁小腿,不轻不重地揉按着。他刚入伍时学过这个,跟战友互相帮忙舒缓紧绷的肌肉,穴位找得极准。

这感觉太酸爽,姜宁嘴里“哎哟”叫唤,痛并快乐着,“我不困,就是有点累。”

她还打算跟丈夫说一下创业的事呢,毕竟明天都要去签合同了,夫妻间不说一下就显得太不尊重了。

不过没等姜宁开口,那边赵向东就先笑着说:“那好,你不困的话,我先就给你说个事。”

“啥事?”她奇了。

第32章

“宁宁, 今天有工作岗位批下来了。”

就是这么恰好, 赵向东要跟媳妇儿说的, 也是有关工作的事。

“啥意思?”

姜宁诧异, 难道军区还帮忙安排家属的工作吗?不过恐怕自己是接受不的了。

“这岗位是给我的么?”

如果是,这肯定是家属福利之一,既然是福利,接受皆大欢喜,不接受也没啥。

因此姜宁也仅仅诧异一下而已,并没将拒绝放在心上, 她伸手将丈夫拉到身边坐下, 脑袋歪在他的颈窝蹭了蹭, “东哥,你给我说说呗。”

她声音软软带些憨意, 赵向东嘴角翘了翘,顺势探手将人搂住。

没结婚前,媳妇儿是个笑容明媚落落大方的好姑娘, 结婚后她依旧是个好妻子,但两人渐渐熟悉起来,她私底下待他极亲昵, 会体贴人还爱撒娇,他疼她入心坎。

他微微笑着,到底是个小姑娘哟, 要人疼着宠着才高兴, 不过他甘之如饴是了。

赵向东调整姿势, 让媳妇儿靠得更舒服,姜宁顺势偎依进他的怀里来,他索性两手环抱,将人抱到腿上坐着。

两人这般下颌贴额头靠着,他才笑道:“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你有竞争资格,但具体上岗得看评估安排。”

姜宁奇了,立即仰脸问:“这咋说的呢?”

赵向东这才将部队的政策,以及这次岗位的安排细细道来。

军官家属为了支持丈夫事业,天南地北离乡别井,住进了家属区来,部队也是想尽全力安排妥当的,这点不容质疑。

这其中最要紧一项,就是工作了。

军官们很少没有家庭负担的,尤其是农村出身的,老家人一大串,压力很大,如果能顺利解决军嫂的就业问题,会让小家轻松很多,军官们更心无旁骛展开工作。

想法是很丰满的,可惜落实下来却也有些骨感。

首先是就业岗位问题。

这得部队与地方沟通,拿到了合适的地方岗位后,才能安排下去。但问题是地方压力也很大,数量庞大的知青返城后,能安排上工作的只占少数,地方焦头烂额,能均出来的岗位真心不多。

另外还有一个大问题,城里来的军嫂还好些,她们本来就有工作经验,找个相关岗位安排下去就得了。

换了农村军嫂就棘手太多了,她们大多只会耕田种地,没有合适的才能,就算有岗位,空投下去也不行呀,咱们不能给地方增添麻烦扯后腿不是?

总而言之,僧多粥少,兼农村军嫂就业尤其困难,她们基本只适合类似工厂车间之类的岗位。

杨市军区综合以上客观条件,开会讨论过以后,对争取回来的就业岗位问题有了以下安排。

各军属区凡有新增军嫂迁入,就业背景年龄等一律报上来,等部队争取到新一批的地方岗位以后,再按照这个数据调整安排下去,尽量公平,且不浪费岗位。

当然了,这岗位少,不可能按人头批的,通常累计下五个新增军嫂,能批下两三个岗位就不错了。

岗位分下去以后,再由下面根据个人能力,家庭条件,再选中具体上岗者。

至于具体分配原则,若都能胜任,一般会稍稍向家庭条件困难者倾斜的。

等该轮竞争上岗过后,这一批新军嫂就不再拥有优先分配岗位权,因为以后还有更新的军嫂进驻,得尽量资源均分。

换而言之,除非新军嫂都不合适岗位,或者主动礼让,否则后面岗位是轮不上老军嫂们的。

只是不合适没可能,上面是看资料分的;而主动礼让可能性微乎其微,工作大家都盼着,谁会让出来?

直白点儿讲,机会只有一次,没竞争过来,就只能闲在家里了,好比曹来喜等人。

现在,赵向东之所以和媳妇提起这个问题,是因为姜宁比较幸运,她刚来,上面就给本家属区批下了一个就业岗位。

“是镇上罐头厂的,听说是质检岗位。”镇上,是附近一个不大不小的镇子,叫平山镇,走过去也就大半小时。

姜宁所在家属区位置比较偏,以往安排过来的岗位大多在市里,路程就是大问题,上下班很麻烦,有些军嫂不得已只能住宿舍了,每逢假期才能回来。

这个罐头厂工作的好处,不言自喻。

“只是咱家条件要比王建国家好,你未必能选上,我也就先给你说一下。”

赵向东说的,姜宁听得很明白,这一批新军嫂,就她跟对门刘文娟两人,而岗位只有一个,按照部队倾斜困难者的分配原则,刘文娟的上岗的可能性更大。

不过不管怎么样,赵向东都要给自己媳妇儿说一下的,他安慰道:“选上你要做就做,不做也没啥,要是选不上的话,咱家还和之前一样。”

在他眼里,男人养媳妇儿天经地义。

这话赵向东说得真心,姜宁听得也高兴,她瞅了他一眼,“我这么年轻,当然不能闲在家里浪费时间的。”

她不等他接话,立即补充一句,“不过,我对罐头厂的工作没有想法。”

说起这个话题,姜宁直起腰与丈夫对视,十分认真地说:“现在是个好时候,待在厂子里头当工人,实在是太浪费了。”

“宁宁,你的意思是……”

赵向东不笨,脑子一转联系起老家的事,他就明白了七八分,“你是想继续做买卖吗?”

媳妇儿严肃,他姿态也十分端正,认认真真询问着,却没有排斥阻止的意思。

这种态度挺难得的,要知道时下以工人为荣,而小摊贩多是由返城无业知青,或劳改犯从业,因此不大被人看得起。

就像南坪村的姜家,红联摊子能赚钱,村里不少人都知道,但窃窃私语还是有的,甚至有些人还认为,姜父姜建设请假帮忙,简直不务正业。

“怎么就干上这个了,虽然赚钱多点但也丢人啊,姜家条件那么好,咋就看不开。”

“姜家老二幸好还有工作,不然怕是说不上好姑娘咯。”

诸如此类的流言很多,放在后世挺不可思议的,但在眼下却是主流。

不过看此刻赵向东的神情,显然姜宁说干,他就支持。

姜宁很高兴,重新搂住赵向东的脖子,笑道:“嗯,我二哥在纺织总厂有关系,我打算做个服装的买卖。”

“做买卖前途比工人好太多了,现在国家要改革,以后肯定跟现在不一样的。”

她娓娓道来,说完自己打算,又道:“我今天时间有点多,在杨市逛了逛呢,找到了个很合适的铺面,打算明天去签下来。”

“嗯,你喜欢做就好。”

对于妻子,赵向东并非掌控欲极强的那种男人,相反他很尊重对方,闻言点了点头,他又关切道:“你自己行吗?要不我明天请假和你去吧。”

“咋就不行呢?西河坊那地儿人来人往的,怕啥?”现在治安还挺好的。

姜宁坚决拒绝陪同,赵向东只能作罢,他复又叮咛道:“家里存折在你手里拿着呢,你爱咋用咋用。”

他知道媳妇儿手里有钱,但不知道具体数额,想着如果不够,怕她心有顾忌不肯往存折伸手。

此言一出,姜宁笑靥如花,她凑上前使劲吧唧丈夫一记,“嗯。”

钱她肯定够,但他不知道,眼下这话,已足可表明支持程度与他的心。

媳妇儿主动献吻,赵向东眉眼含笑乘胜追击,正事谈完,两人腻歪半响,他才随口询问道:“那咱家要放弃这次上岗竞争吗?”

赵向东想法简单,既然媳妇儿不打算上岗了,那报告上去省点功夫也挺好的。

“放弃啥呀?不是说我机会小吗?咱不管就成了。”

如果是别人,姜宁也就无所谓点头了,可惜换了刘文娟,她却不大乐意。

得悉换房前因后果以后,她对刘文娟越发不感冒,你嫌吵闹难道我家不嫌,你想换可以换一楼四楼呀,盯着她家算咋回事?

让对方忐忑几天才好,没得心想事成惯坏了。

姜宁也没掩饰自己的小心思,直接将这事儿告诉了丈夫,末了不满嘀咕了几句,“选上了我不说,但我就不爱让着她,凭啥?”

赵向东以前不住家属区,这回事还真是头次听讲,无语了半响,“王建国这人还成的。”

至于刘文娟这战友媳妇,他没有评价,但其实也是另一种隐隐表态。

既然媳妇儿不乐意,他也不再说主动退让的话,大掌轻拍了拍她背,“好,你坐着,我给你拎水洗澡。”

“嗯。”

姜宁被轻轻放在实木椅上,她不忘对丈夫强调了一句,“今天我很累了,洗了后得马上睡觉的。”

“睡觉”两字咬得特别重。

“好。”

赵向东含笑,说真的,媳妇儿都很累的,他心疼着呢,是绝没其他想法的,不过瞅了瞅她格外严肃的表情,他不禁反省了下,自己这几天是不是来得凶了点儿。

不过姜宁面泛绯粉,朝气勃勃,让他立即抛开的这个念头。

肯定没这回事,看他媳妇儿精神多好,身体多健康。

第33章

301温馨得很, 赵向东洗了澡, 钻进被窝搂着香喷喷的媳妇儿, 嬉闹半响, 姜宁很快阖眼睡了。

相较之下,对门302气氛就差得远了。

刘文娟自打出了赵家门以后,轻蹙的眉心一直没有松开,心不在焉的,给吃饱犯困的闺女儿子擦脸时,都给擦到头发上去了。

两岁多的小子歪在椅子上, 半睡半醒避了又避, 都没能避开, 委屈扁扁嘴,看着就要哭了。

“娟子, 你这是咋回事呢?”

王建国今天喝得有点多,打开水龙头,撩冷水狠狠洗了把脸, 才好了些,他一出灶房就看见这幕,浓眉立即皱紧。

他两步上前, 抢过毛巾给闺女儿子擦了手脸,摸摸儿子头发,还好没咋湿。随即, 他弯腰将两个孩子抱起, 回房间轻轻放在床上, 扯过棉被盖上。

刘文娟讪讪跟在后面,“我心里想着事儿,还好柱子没弄湿头发。”

“想啥呢?”想啥也该照顾好孩子呀。

说起这个,刘文娟眉心又蹙起,“我这不是想着咱家暖房的事吗?”

刚才在赵家吃得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愁,两家前后脚来的,人家暖房了她家没有,有这么六七席好酒好菜珠玉在前,她家该咋整呢?

就算肉菜减半勉强对付,那也得好大一笔,她家家底单薄,拿是拿得出,但也占了积蓄一部分,她舍不得。

“我还以为你说啥?”

王建国不以为然,掩上孩子房门到客厅坐下,“富有富请,穷有穷请,也就聚一起图个高兴,有啥好愁的。”

他是真不愁,家属区也不是每一家都条件好的,条件差的大有人在,人家一样不也是根据自己能力请了,大家高高兴兴的。

多年战友谁不知道谁,要是硬打肿脸充胖子,人家还得担心你。

“你把家里整理好了,抽空去自由市场一趟,该咋买咋买,坐后勤车就行了。”

刘文娟闻言抿了抿唇,穷是穷了,但也不能揭开衣服让人看补丁吧?对比太强烈,她在家属区以后咋抬得起头?

她不吭声,想法却多少能在脸上看到些,王建国叹了口气,将人拽到椅子上坐着,“那算了,你爱咋弄就咋弄,好不?”

他语气放软了很多,也是自己老家负累重,委屈媳妇孩子了。

王建国想了想,安慰道:“今天有个工作岗位分下来了,就在你跟东子媳妇两人选出一个上岗,或许你能选上,到时候多添一份工资,家里就轻松多了。”

紧接着,王建国将军嫂安排工作的流程解释了一遍,并表明这个工作岗位就两个人竞争,比以前好多了。

“真的?”

刘文娟当即又惊又喜,暖房的事情瞬间被抛在脑后,“太好了,太好了!”

一旦有了工作,家里就能喘口气,也能攒一些积蓄了。

她高兴地坐不下来,来回踱步几遍,忽又担心问:“这工作干啥的呢?我只会种地能被选上吗?”

姜宁一看就是优秀的,竞争对手太强大,她心沉了沉,抿心自问,换了自己做雇工的,也爱招对方。

但这把火一但点起来,就扑不灭了,稍稍一想自己要与工作擦肩而过,她胸口就火烧火燎地疼。

“这岗位是镇上罐头厂,走过去大半小时到了,听说是质检,工作认真负责就行了,其他要求不高。”这是地方均给部队的,当然不会为难人。

“至于谁能上岗,这得部队评估。”王建国安慰,“部队一向照顾困难家庭,你机会不比东子媳妇小,你莫慌。”

“是这样吗?”

原来部队会更照顾困难家庭吗?那就好!

可是她人条件比姜宁差太远,真不会减分太多吗?

刘文娟一时喜一时忧,满腹期盼又唯恐落空,心乱如麻,攒得丈夫的手紧紧的。

对门赵家本来宽裕,好房子也给拿去,不行的,这份工作自己必须拿下。

王建国不是不知道媳妇忐忑,但他没办法继续安慰了,毕竟工作一日没落实,谁也不知道安排到哪个头上,拍拍她的手,揉了揉眉心,“我洗澡去了。”

“行,热水在煤炉上搁着。”刘文娟眼睑微垂想着事,只随口应了一句。

“呕!”

不过王建国最终没能洗澡去,他刚站起来,就听见孩子屋里传来一声呕吐声,紧接着,小儿子痛苦的哭喊响起,“哇!阿妈阿爸,我痛,呕!”

两人大惊失色,赶紧冲进孩子屋里,只见两岁多的小儿子正趴在床沿痛苦呕着,底下一滩秽物,四岁的大闺女在睡梦中也攒着小眉头,看着不大舒服。

“赶紧的,给孩子穿衣服,上医院去!” 王建国两步上前扶住小儿子,一边抚着背一边拽过小棉袄。

“哦,哦。”手足无措的刘文娟找到主心骨,赶紧爬上床帮大闺女穿衣,她眼泪也下来了,“这是咋了?!”

“会不会是赵家的菜不干净?”她孩子虽然瘦弱,但一向皮实,很少病痛,她想来想去只这点问题。

“胡咧咧啥啊?人家请你家吃顿好的,还请出罪过来了?!”

王建国怒斥,“孩子年纪小,又少见荤腥,这么一下子大油下去,哪里能行?你这当妈的也不说看着些,由得他俩胡吃海塞!”

按了按儿子涨鼓鼓的小肚子,他不是医生,但常识还是有的,“赶紧拿上钱,咱去后勤借个车。”

王建国一手抱一个孩子,匆匆出门往距离最近的后勤车奔去,刘文娟慌慌张张跟上。

王家一家四口连夜上医院的事,一大早就在家属区传开了,廖小山其实是曹来喜的表弟了,曹来喜一早去给他送些东西,把后勤消息带了回来。

“说是两个小孩子不舒服,大点的女孩肚子疼,小儿子吐得厉害。”

大清早菜地是块很热闹的地方,七八个女人翻地摘菜,曹来喜一边拔着萝卜,一边实况转播,“老何连鞋跟都没顾得提上,爬起来就冲出去开车了。”

“那好了没?”

“听说没啥大事,不过男孩太小了点,大夫建议最好多观察一夜,王建国一家子还待在医院,没回来。”

姜宁凑巧也在,她上午有空,就打算弄弄菜地给撒点种子吧,萝卜香芹菠菜之类的,长得好不好无所谓,既随了大流,也好方便凑不上买菜的时候。

闻言她皱了皱眉,肯定是昨天吃得太油腻,孩子肠胃弱,受不住了。

那两个瘦瘦弱弱的,看着平时吃得不咋好,这么一下子大油下去,不舒服才是正常。

这一点姜宁是预料到的,昨天但凡带幼童的嫂子,她都先给提醒了一遍,包括刘文娟,多数人听了在意,但也有不以为然的。

刘文娟属于后者,她还怕孩子小抢不过来,先给儿子闺女夹满一大碗,才自己低头猛吃。

姜宁能怎么办?还能硬不给孩子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