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们自然很配合,约束孩子整理家务,务必不给男人拖后腿,毕竟没到最后一刻,也还有一丝希望的不是?

作为领先一步的赵向东,努力当然不会比其他人少,他不但晚上认真学习,就连白天也会带上本书出门, 抓住一切空隙翻书。

这态度完全不比准备高考逊色了, 当然, 他这次考试的重要程度还有胜于高考, 毕竟可没有复读的说法。

姜宁唯一庆幸的是,丈夫心理素质好,身体素质更好,工作加高强度学习, 他依旧精神奕奕,并没有露出丝毫疲态。

她其他的帮不上忙,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后勤保障,并和细心为他讲解疑惑,梳理知识点。

姜宁厂子和两个店都已经上了轨道,有可信的人盯着,她不再像之前那般忙碌,这半个月以来,每天可以早点坐后勤车回家,打点好一切。

她本来以为这样紧张且平静的日子,会一直延续到文化考核前的最后一刻的,没想到并不是。

在考核前的最后一天,赵向东被人举报了,调查的人直接来到姜宁她家。

那天早上她有点儿闲,还跑了一趟新华书店,发现一套新出了一套不错的卷子,她想了想买下了,一晚上做不完的,但浏览一下挑些出来讲解一下却没问题。

她坐后勤车回的家属区,到地方四点二十分,兴冲冲提着卷子和菜往家里赶,却发现沿途遇上的军嫂们态度有些古怪。

没打招呼,一律向她行注目礼,碰上她目光的牵起嘴角笑笑,笑容敷衍。

甚至,甚至带了点评估与戒备。

姜宁登时眉心一跳,一股不祥预感油然而生,今天是个挺特殊的日子,还有十来个小时,这家属区的军官们就要进行人生很关键的一次考试。

赵向东也在其中。

她脸色一肃,可惜陈桂花曹来喜等人都上班去了,扫了一圈没看见关系特别好的嫂子,她干脆收回视线,一言不发,加快脚步往家里走去。

进了单元门往上,转过二楼上三楼的缓步台,姜宁怔了怔。

她家的大门是打开了的。

咋回事?

家属区虽说是很特殊的社区,但某些铁律还是必须严格遵守的。譬如家里没有主人,外人谁要敢强行撬开门,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要是某军嫂做了,哪怕她只是进去闲逛,也会连累丈夫背处分的。

难道,难道是赵向东回家了?

但好端端的工作时间,咋就突然回家了呢?!

发生了什么事吗?

再联系刚才楼下军嫂们的异常态度,大热天气,姜宁背心有些冷。

她定了定神,举步往上走,刚踏上一个台阶,就听见熟悉的脚步声响起,很沉稳很有力,军用皮鞋稳稳地踏在水泥地面上,一下接一下。

这是她丈夫的脚步声。

从家里传出来的,接近的方向正是大门口。

姜宁仰头。

赵向东果然出现在家门口,他一身橄榄绿,帽子也没像平时回家后那样取下来,一身端端正正,迎了出来。

他一见姜宁,一贯冷硬的面庞就带上些许柔意,“宁宁,今天也是坐后勤车吗?”

说着,他往下走了几步。

一个往下,一个往上,两口子很快面对面,姜宁没说话,丈夫就站在跟前,她目中才终于流露出一丝忧虑。

赵向东尽收眼底,他只说了一句,“我们回家吧。”

他紧接着,在弯腰接过媳妇儿手里拎着的菜时,才用口型无声说了几个字“无事,别担心。”

他碰到媳妇儿汗津津的的手心,眸中闪过心疼之色,不过现在不是多说话的好时候,他只能捏了捏她的小手,以作安慰。

姜宁心领神会,这是家里有外人了。

好端端家里来人,难道是来调查什么的?

越是这种时候,姜宁其实越镇定,刚才也就是牵挂丈夫,关心则乱,她才有些心慌而已,现在看见赵向东好好地站在眼前,她就彻底淡定了。

换个角度想,她家可不是一点底子都没有的,最坏也坏不了彻底。

更何况丈夫的表情与“话语”,也表明了这事儿不大。

姜宁微笑,“好,那咱们回家吧。”

她将手里沉甸甸的东西都交给丈夫,跟在她身后回了家。

客厅里果然坐着三个陌生人,一身橄榄绿,最左边一个明显是领头的,两杠三星,三十五六年纪,脸偏圆,鼻梁上架了来一个黑框眼镜,眼角还有笑纹,看起来挺和善的。

两杠三星,最低也是正团级别。

姜宁趁着入门转身时,又扫了坐在右边沙发的两人一眼,两个都是两杠两星,都拿了一个硬皮本子和钢笔,显然等会负责记录内容的。

“首长,这是我的爱人姜宁。”

赵向东进了门,随手放下手里拎着的东西,向那个两杠三星的圆脸男人敬了个军礼。

随即,他回身看姜宁,“宁宁,这是咱们团的李政委李首长。”又介绍其他两位,“这两位是政治处的金志江同志,魏平同志。”

赵向东语气虽然十分正式,但不经意间,仍染上几分温和,“宁宁,首长和金同志魏同志,是向你了解一些情况的,你不用害怕,照直说就成了。”

“对,东子说得很对,咱们只是了解情况,姜宁同志不需要过于紧张。”

李政委紧接着开口,他的声音很温和,和他的长相一样,笑眯眯的,相当有亲和力,“咱们坐下来慢慢说吧。”

“好。”

姜宁态度认真,举止严谨,却一点不畏缩,扬起一抹微笑和三人打过招呼,然后就坐在左边的双人实木沙发上,赵向东给她先倒了一杯茶,然后坐在她身边。

她接过茶杯,对丈夫笑了笑,接着敛了笑容,端端正正坐着,摆出一副认真聆听仔细回答的态度。

其实此刻的姜宁心中已了然,自家这是被举报了,这三名军官是来调查情况的。

举报什么?

这种关键且敏感的时刻,她用脚趾头想,都能想明白是有关于明天的文化考核了。

她还真没猜错。

“姜宁同志。”

李政委说话了,面上笑意一收,神情严肃起来,这是进入正题了,他说道:“今天早上,有人向政治处举报,赵向东同志早在半年前就获悉了军校甄选的消息,提前购买了书籍等物备考,直接造成不公平竞争。”

“部队提倡举报违纪现象,但这需得详细核查取证,绝不冤枉任何一个好同志,接到举报以后,我们已向赵向东同志,还有其他同志调查取证过。”

李政委简单说明这事的清因后果,接着又道:“最后,我们仍有一些关键情况,需要姜宁同志配合了解清楚的。”

“这是诬告!!”

姜宁话语掷地有声,面上闪过一丝愤怒,须臾压了下来,她很认真很严肃地说:“首长,这是诬告!”

“姜宁同志,是否诬告部队会进一步调查,现在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

说话的是旁边一个政治处同志,刚才介绍叫魏平,他已经打开硬皮本拿好钢笔,准备记录。

“姜宁同志你放心,我刚才说过了,部队绝不冤枉任何一个好同志。”

李政委安抚两句,他虽办着公事态度依旧认真,但说话已恢复和熙,“如果真是诬告,那你更应该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

“我会积极配合的。”

姜宁立即做出承诺,她侧头看一眼丈夫,见赵向东目露安抚,她点了点头。

重新看向李政委三人,她脸上又有些迟疑,“只是……”

李政委见状立即微抬了抬手,“姜同志有话可以直说。”

“嗯。”

姜宁点了点头,微微蹙眉直接问:“李首长,这个举报调查会影响向东明天的文化考核吗?”

举报人是谁她不打算问,部队为了鼓励举报违纪现象,这是保密的。而自己和丈夫身正不怕影斜,不管怎么调查都是不怕的!

然而这个事实,却没让姜宁没放松多少。

那个举报者恶意太明显了,明天就是考核,调查取证核实,小半天肯定完不了事,事情没出结果,也能不知道会不会影响赵向东明天考核。

李政委微微一笑,“你放心,这个调查取证,并不影响赵向东同志明天的文化考核。”

本来,部队的规定是,在举报调查期间,涉事军人需暂停工作,配合调查的。

但眼下这个关键时刻出来一个举报,部队领导也不是傻子,几人碰头后一商量,决定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赵向东照常参加考核,若调查结果出来证明是确有其事,到时再取消成绩,由第二名顶上不迟。

倘若是诬告,不用说的,一切照常。

这决定,其实赵向东隐有猜测,但他还真没问过,李政委此言一出,两口子可算彻底落下心头大石。

姜宁松了一口气,脸上不禁露出微笑,“身正不怕影斜,有啥情况需要问的,李政委尽管问。”

这么一个坦荡磊落的态度,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李政委笑了笑。

赵向东是团里一员猛将,由少年到青年,可以说是团长和李政委看着他成长的,说句实话,这举报出来的时候,两人都是不信的。

只是不管信不信,该认真调查的时候,他也不会有丝毫含糊。

既然没干,正好用事实说话。

李政委笑容一敛,问道:“姜宁同志,你年后是否购置了一套高中学习资料?”

“是。”姜宁干脆利落。

“有啥用途?”

“我准备参加今年七月的高考,已经报了名了,如有疑惑,首长可以去市教育部门查询。”

姜宁一字一句十分清晰,这就是最有力直接的证据,高考七月份进行,但报名几个月前已经结束了,市里都有档案,谁也糊弄不了人。

金志江魏平一直低头刷刷地记录着,听到这句对视一眼,微微点头,在这处标记了重点符号。

第72章

“好!”

李政委直接叫了一声好, 眸中露出笑意,这点赵向东之前没提过,显然他也是不知道的。

姜宁白了一眼面露微诧的丈夫, 没好气, “你该不会以为这高考想考就进去考的吧。”怎么也得报个名吧。

赵向东微赧,“我这不是没考过吗?”

姜宁笑道:“那你明天好好考核, 争取好成绩, 照样能上军校。”

“对,东子听你媳妇的, 给我好好考。”

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迅速明朗化,又经过这个小插曲,气氛松乏了很多,李政委鼓励了赵向东两句,才继续继续调查。

他让姜宁将厚厚一套学习资料全部拿出来,金志江魏平放下笔和本子,各拿起一本开始快速翻阅。

“这学习资料本来是我用的, 向东以前也就有空翻翻, 他以前没念完高中就入伍, 挺遗憾的, 有机会也跟着学学。”

姜宁看见丈夫也学,所以还特地给画了重点,写上注释,让他看的时候能更容易理解。

这个行为, 现在倒成了另一个有力佐证,娟秀的字迹显然是女性的,每个知识点或多或少都有,将她本人的理解写得很清楚。

这明显非一日之功,姜宁是彻底将课本吃过一遍的,要是为了掩饰做成这样,也太牛了。

金志江魏平快速翻了一遍,对李政委点了点头,重新将硬皮本子拿起来,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这事儿到了这里,差不多能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明天去市里教育局一趟进行核实。

“姜宁同志,这次调查取证已经结束,结果最迟后天能出来。”

李政委宣布调查结束,公事办完了,笑眯眯的表情重新出现,他使劲儿一拍赵向东的肩膀,喝道:“你小子明天给老子好好考,考砸你老子抽你!”

不管表面多和善或者多斯文的的军人,他到底还是个军人,内心还粗豪的。

赵向东站起来啪一声敬了个军礼,锵声道:“保证完成任务。”

李政委一向很欣赏他,多年来时有提携,这次按规矩调查取证,公事公办,丝毫也不能二人感情。

“好!”

继李政委以后,金志江魏平阖起本子,也和赵向东握了握手,二人表情挺轻松的,显然基本已能确定举报纯属子虚乌有,他们也不想得罪人。

男人们气氛热络,姜宁一直安静旁观,她慢慢摞着茶几上散开的书本,等到男人们说得差不多了,才整了整表情,开口道:“首长,我有个事儿想和你说一说。”

“哦?”

李政委一侧头,见姜宁正襟危坐,神情十分郑重,显然是想说正事,他立即敛了笑,重新坐下,认真问:“姜宁同志,你还有情况向部队反应吗?”

“嗯。”

姜宁点了点头,先看一眼面带关切的丈夫,用眼神安抚住他,随后才看向李政委三人。

她刚才已经酝酿了好半响,现在一抬眼,目中已泛起泪花。

赵向东坐在她旁边,角度不合适没看见,李政委三人去看得真真的。

这是受委屈了,也是,好端端两个积极向上的同志被人举报,说是不正当竞争,还在这个关键时刻,女同志性情软弱些,哭泣也是正常的。

“姜宁同志。”

李政委声音很温和,给底下军官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他日常职责之一,因此安抚人很有一套,“姜宁同志你受委屈了,只是部队允许并提倡举报违纪现象,一旦接受了举报,调查也会随即展开的。”

“清者自清,组织上的调查会很仔细,只要是没有做过,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同志。”

李政委很明确表示,这只是一个必要进行的程序,或许这两天在家属区会有些影响,但彻底核实后,部队还会给家属区专门澄清一遍。

他很耐心,“要是以后再有关于这方面的闲言碎语,你可以和部队反映,部队会解决这个问题,不会给你和东子带来困扰的。”

这后续安排可谓很人性化了,连精神困扰都会解决,但姜宁却摇了摇头。

“首长,无规矩不成方圆,部队规定但凡举报皆进行调查,那肯定要认真调查的。我也很乐意配合部队的工作,这是我的义务,我坚决拥护部队的规定。”

姜宁先对部队行为表示高度肯定,然后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只是随后,她话锋却一转。

“只是这次举报时间太巧合了,恶意太大,万一首长们没有酌情处理,让我家向东在调查期间能正常参加考核,那,那……”

姜宁酝酿已久的眼泪“唰”一声流下来,她哽咽道:“那恐怕我家向东错失这次机会了。”

这是实话,如果团长李政委等人没有酌情处理,而是按照规定一板一眼办事的话,恐怕对方已经得逞了。

“我打小很佩服军人,他们保家卫国,是最可爱的人。我也很热爱部队,我还记得随军前东哥对我说,部队是个大家庭,我进了家属区要好好和嫂子们相处,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我一直是这么做的,我现在做了些小买卖,有了工作岗位也没忘记咱家属区的嫂子们,给尽量安排了工作。”

“在今天以前,我觉得邻居间小有摩擦不过是小事,大伙儿本性还是好的,可,可谁知道……”

姜宁说到情绪激动时,泣不成声,她余光瞥了眼对面越听脸色越铁青的李政委三人,心底冷哼一声。

想算计她家一把,让她男人差点错过考核,完事你还想全身而退?!

做梦!

姜宁是不知道谁是举报者,但按照最终受益者推论,八九不离十了。

既然用了这么卑鄙的手段,就不要怪她反击了。

另外诸如冲上门去理论,煽动大伙儿孤立对方,冷嘲热讽之类的招数,姜宁统统不爱用。

她打蛇,一向喜欢打在七寸上。

王建国两口子干出这事为了啥?无非为了上军校,为了前途,说到底都是为了往上爬。

好,那么她就彻底绝了他往上爬的路好了。

这两口子不管是谁去举报的,战役前特地给战友捅刀子这行为都够膈应人的,或许王建国会有些法子消弭影响,但姜宁现在要做的就是堵死他的法子,并将恶心程度再往上翻一翻。

部队为了鼓励举报违纪现象,有明文规定保密举报人的。只不过,这个规定是对下的,团长副团长瞒不过吧,李政委也很清楚的吧。

这三人都是王建国的顶头上司,只要对心生厌恶,倍感不屑,就已经足够堵死他再往上爬的路了。

他继续在营长位置上待几年,就可以回老家了,痛快不痛快?过瘾不过瘾?

让你心理阴暗!让你举报!!

姜宁一番煽情并非作假,她说的都真话,酝酿已久的泪水挺不住,她哭得情真意切,赵向东拍了拍她的背安抚,也神色黯然。

“我,我真没想到!我……”

随着她的哭诉,李政委三人脸色由温和变为沉凝,继而铁青,青到极点转为紫涨。

是啊,谁也不是傻子,这举报差不多能确定是虚的,在这个关键节点捅过来,所为何事一目了然。

恶意满满。

军人躯干中都藏了热血,这种背地里阴测测算计同袍的事,是他们深恶痛绝的,这种情感被姜宁一通哭诉煽到了顶点,怕是很难回落下来了。

李政委深深吸了几口气,才勉强将脸色稍缓了缓,他看向赵向东,“东子,你劝劝你媳妇,可别哭坏了嗓子。”

等姜宁在丈夫的温声劝慰下,渐渐止了哭泣后,李政委才低声说:“赵向东同志,姜宁同志,你们受委屈了。”

他这话说得非常郑重,末了又道:“我不会让你们白白遭了诬告的。”

“谢谢你,首长。”

姜宁知道事儿成了,她见好既收,抹了抹泪,抬起红肿的眼帘,“其实我知道部队和战士同志们都是好的,只是人多了总难免……”

她顿住话头,“我也只是一时难受而已,没事的。”

“好。”

李政委又劝慰两句,看看腕表,吩咐赵向东,“晚操也快结束了,你就在家照顾你媳妇得了,明天准时去参加考核。”

“保证完成任务。”

赵向东敬了个军礼,送走了李政委三人,大门阖上,一直在微微抽噎的姜宁才停了下来。

她表情平静,眼神也很平静,冷冷盯着大门那堵墙,讥诮一笑。

“宁宁不哭了。”

赵向东匆匆去拧了冷毛巾,细心给媳妇儿擦脸,一脸自责,“是我不好。”

他本人其实并没有做错什么,但结婚这么久,他就没见媳妇儿哭得这么伤心过,心拧巴着疼。

“嗯。”

姜宁闭上眼睛,仰脸让他温柔擦拭,笑了笑,“没事,你甭担心。”

*

“哎,老魏。”

李政委折返营区,他沉默不语,身后的紧跟着金志江魏平却憋不住了,附近没外人,金志江问:“你觉得这事儿王建国知道吗?”

他今天早上,见刘文娟遮遮掩掩来,举报过后,还十分惶恐让不要告诉她丈夫,不然他又会责怪她不团结战友,会赶她回老家的。

刘文娟脸色发白,犹豫良久后举报,完事如释重负,继而胆战心惊。

不得不说,这副怯懦胆小的模样,她演绎得淋漓尽致。她心有怀疑,害怕伤痕累累的丈夫遭遇不平,犹豫很久最终咬牙举报,让负责接待的金志江深感怜悯同情。

他也因此深信不疑,王建国是不知情的。

金志江当时还一口答应刘文娟,不会告知她的丈夫,并安抚许久,说部队鼓励举报违纪行为,怀疑就能举报,部队会调查,让她不必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