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阿沁。”

姜宁十分坦诚地道了歉,交浅言深,她过分了。

“没事。”

李沁爽朗一笑,“许卫国同志的儿子, 一定是一个很可爱的小朋友。”

姜宁也笑了, 很直接承认, “小泽他呀, 很可爱的,是个很贴心很招人喜欢的孩子。”

她忍不住补充一句,“他还小, 谁对他好,他长大后肯定知道的。”

李沁摆摆手, “许卫国同志还在考察期呢, 我还没想好,这个呀,说得太早咯。”

转正再说吧,还未必选他。

李沁神采飞扬,态度磊落,一点不因为姜宁是许卫国好兄弟的媳妇就稍有回避, 直接将许卫国待定的身份点明白。

姜宁好笑,这么一个对象,真爱上想必并不是一件难事,她打趣道:“那我得让卫国加把劲,不能光顾着工作冷落佳人,回头媳妇飞了可没地儿哭去。”

李沁十分大气地一挥手,“要的,是得告诉他!”

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性情相投,友谊的桥梁越搭越稳,在许卫国还没彻底转正的情况下,姜宁李沁的交情已经飞速发展。

关系之融洽,态度之亲近,让两位男士都诧异。

等聚餐结束后,许卫国送李沁回家,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我发现你和我嫂子的关系,比和我还好些。”

李沁哼哼两声,睨了他一眼,“那是。”

就是这么直接,让许卫国噎了噎。

对象吃瘪,李沁得意扬眉,松了安全带就要推车门下车。

“阿沁。”

被一击即败不是许卫国的作风,他微微挑唇,直接拽住李沁的手,“我送你。”

这年头谈对象,勾肩搭背很少,牵牵小手也不是一上来就能干的事,最起码李沁和许卫国就没牵过。

再大方爽朗也是个未婚姑娘,这二十四年来头一次谈对象,头一次被异性牵手,这一瞬,她手足无措。

这只大掌很有力很粗糙,存在感极强,炙热的温度仿佛要烫伤她的皮肤,李沁一慌,赶紧甩手要挣脱。

那大掌不松不紧地握着,偏偏她就甩脱不了,“你放开!”

她惊慌抬眼,却对上一双深邃黝黑的眸子,仿佛能看进她的心里,让她心脏漏跳一拍。

“阿沁。”

许卫国本来想说我送你回家的,但出口那瞬间,却换成另一句,“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声音很轻,但话语却很郑重。

英俊的青年,深邃的目光,承诺一般的话语,让李沁双颊爆红,她到底顶住了一部分男□□惑,咬咬唇,道:“要是几个月后你还和我说这句话,我就答应你。”

许卫国露出笑意,“好。”

*

姜宁已经真把李沁当朋友了,但她依然十分客观的给丈夫转述了小花园里的对话。

还有李沁从前的行为,以及自己对她的印象。

这些话自己和许卫国说不合适,由丈夫转述吧,至于怎么判断,还得当事人自己来。

赵向东很关心兄弟的终身幸福,仔仔细细听完,才启动车子往四合院驶去。

安安乖乖吃了饭,就端了个小凳子坐在院子的老杏树下,说是要等他爸妈回家。

爸爸妈妈说,吃了饭就马上回家接他的,他都记着呢。

安安一日比一日大了,晓得的事比以前多,更眷恋自己的父亲母亲。

这么乖巧的小模样儿,可心疼坏了他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妈,轮流劝了一遍回屋边看电视边等,安安都撅着嘴摇头。

于是,一大家人都陪着他坐外面了,空调屋子也不待了。

赵向东掏出钥匙刚开了门,就被小炮弹般的儿子飞扑。“爸爸,爸爸!”稚嫩的声音叫得人心都化了。

“你们呀,下回出门得带上我外孙子去。”

姜母虽知闺女女婿这回确实不好带安安出门,但她心疼外孙子,忍不住又叨叨两句。

“这回认识了,下回带上孩子也没啥?”她又问:“卫国那对象咋样?”

许卫国也来过四合院不少回,姜母对这个后生印象很好,人好也能干,就是上一段婚姻没遇上合适对象,可惜了。

“这回他爸妈肯定得在意些,应该能挑个好姑娘。”就是二婚头带孩子可能耽误些,她叹:“人品好就成,娶媳妇还是得娶人品好的。”

“那姑娘看着不错。”姜宁很客观给了出评价,“家世也好。”

“那希望能成。”

姜母唠叨完毕,就让闺女女婿领安安回家去了,这闺女还怀着孕呢,早点回去洗澡睡觉,时间也能宽裕点。

她嘱咐女婿,“东子,浴室地滑,你得多看着点宁宁。”

月份渐渐大了,身子笨重得注意起来,说实话要不是女婿作息恢复正常,她就准备搬到闺女家照顾了。

“我知道的妈。”

赵向东郑重应了,没什么能比媳妇孩子更重要了,上回媳妇怀安安他不能亲自照顾,深以为憾,幸好这回没再错过。

告别了姜家人,赵向东领着媳妇儿子,驱车返回家属区。

这时候还不到九点,晚饭后散步的人还有,他抱着儿子,和姜宁并肩而行。

路上遇见人,不管认不认识,两人都微笑打招呼,对方也笑着回应。

没过分热情,也不感觉到冷淡,上辈子住惯商品房的姜宁适应良好,没半点不适。

这个家属区挺大的,十好几座五层楼房,中间还有一个不小的花园作为居民日常活动场所。不过姜宁家的三号楼挺靠前的,没走多久就到地方了。

她无意中一抬头,发现对门202的房间窗户前,趴着一个小小的脑袋。

是那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他正瞅着楼下,当然看见了姜宁一家。安安正搂着爸爸的脖子,昂着小脑袋不停和爸爸说话。赵向东目光温和,含笑倾听儿子的童言稚语,并不适回应。

小男孩目光中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羡慕。

这当口姜宁抬头,路灯挺亮的,两人目光对了正着。

小男孩愣了愣,姜宁却微笑,朝他点了点头,并招呼儿子,“安安,哥哥在看你,你和哥哥打个招呼,再说再见。”

安安扬起小胖脸,乐呵呵的,有四个肉窝窝的小手抬起来,“哥哥,见见!”

小男孩也不禁露出笑容,使劲挥手,“弟弟再见!”

告别之后,小男孩目送一家人进了单元门。

姜宁没有忽略那视线,想起小男孩方才情不自禁流露的羡慕,她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在家属区安家半个月,小男孩家里的事她早就知道了。

不需要特地打听,因为还挺出名的。

那天的简女士,是小男孩的亲婶婶,而简女士的丈夫陈海庆,则是小男孩的亲叔叔。

小男孩叫陈嘉定,父亲是一名烈士,从前服役于新疆,是特殊部队的大队长,也是正团级别。

新疆这块地方,边境并不和平,时有小摩擦爆发,小男孩的父亲去年牺牲了。

他只有一个儿子,由于新疆偏僻,特殊部队随军不易,于是这独子和媳妇留在老家生活。本来他为国捐躯,抚恤金不少,再加上政策优待,这母子俩生活也不会艰难。

可惜的是,噩耗传回去没多久,他媳妇就卷了抚恤金跑了,将儿子扔给夫家亲属。

她夫家亲属其实不亲,公公是亲的但已经没了,婆婆是后妈对继子女没感情,连带后头弟弟妹妹,也不亲近前头两个哥哥。

等陈海庆请假赶回家时,他的小侄子已经饥一顿饱一顿小半个月了,靠着乡民怜悯,今天这家给一点吃的,明天那家给一点喝的。

他气得要死,可继母振振有词,孩子亲妈都跑得不见踪影,还能怪谁?!

纠结这些没意思,陈海庆大怒与继母弟妹断绝关系,先把侄子领回去,然后再跑一趟转了户口,彻底将孩子接到身边养。

由于两次请假和转户口都需要正当理由,所以家属区基本都知道了。陈海庆作为亲叔叔做得无可挑剔了,但他的媳妇未必有多高兴。

简洁曾经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文化水平是够的,但渴望生一个儿子传宗接代老有所依,是时下大部分国人的想法,和受教育程度无关。

她第一胎生了闺女,有些失望,第二胎怀孕时还特地去照了照。

大夫说很可能是儿子,她喜出望外,回家布置了一个漂漂亮亮的男孩子房间,就等儿子出生。

其实她这房间准备的早了点,毕竟小婴儿也一出生也不放心让他独睡。

但心里高兴就提前准备,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惜事与愿违,足月以后,她再度生下一个闺女。生了闺女也就算了,没等几个月,她精心布置的儿子房间,还住进了乡下来的侄子。

简洁是打算养好身子继续生的,谁知儿子没生下,房间倒被人占了,她心里头不大高兴。

当然了,简洁这人还是有那么一点儿素质的。她不打孩子不骂孩子,也不克扣吃穿,就是态度上有些冷漠,言语也相对刻薄。

这个外人就不大好管了,不分青红皂白强出头,最大的可能是让孩子境况变得更糟糕。

谢清薇说这事时长叹一口气,姜宁现在也暗暗叹息。

还好没有遭遇打骂之类的事,些许冷暴力,只能忍一忍,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心疼他的亲叔叔得工作,实际操作者是简洁这婶婶。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135章

接下来的日子步上正轨, 家属区的日子风平浪静, 姜宁小家娘家学校,工作学习生活有条不紊。

据赵向东所言,许卫国这对象处得非常好,最有力的证据是他身心愉快,那张俊脸如沐春风,对好友打趣一律笑而不语,持默认态度。

姜宁也和李沁逛过两回街,后者虽然信誓旦旦说许卫国同志依然处于考察期, 但提起人已唇畔微微带笑。

看来这两人是好事将近了。

姜宁挺为他们高兴的, 还打趣道, 她红包已经准备好了, 就等着送出去。

除了等送红包以外,她还等一件事,就是京城那边电视台广告的联络结果。

加盟合同已经签了三批, 三个品牌的已经初步覆盖到全国大部分省份了,销售十分火爆, 好在姜宁先前物色好的分厂及时投入生产。

这个分厂位于城东, 是老厂三倍大,姜宁将彭弘毅为首的一部分骨干抽掉过去,分厂很快上了轨道,供货量游刃有余。

到了这个时候,就该着手广告的事了。

姜宁打广告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宣扬品牌, 进一步稳固三个品牌在高端市场的位置。

既然这样,这个播放广告的平台,毫无疑问就得选央视了。

现在电视频道很少,但要说权威和覆盖面积广,头一个就是央视,无人能出其右。

姜宁盯的一直都是央视,可惜现在时机成熟,她却身怀六甲,并不适宜出外。

于是,她就将这事儿拜托给她二哥了。

姜红兵最近常去京城,家电商场计划在京城开第二家分店,他得盯一下。另外,他和许卫军再度合伙开的电冰箱厂已经正式投产,现在正是产品将要上市的阶段,京城是个重要销售点,当然得多跑两趟。

对于许卫军而言,从商终究是副业,他一个正值上升期的正团级军官,工作还是很忙的。他能投资能把控大方向,人脉关系一把罩,但具体经营却不愿意再过分劳神。

他还有家庭要顾及呢,再能干一天也是二十四小时,把人劈开几瓣都不够用。

因此,寻找可信任且有能力的合作伙伴挺关键的。

他有好些发小,这些都是能信任的,许卫军也和发小合作了好些项目。但问题是,他的发小也有和他一样的苦恼,资金全部往这边放并不合适。

姜红兵出现得很及时,信任是能信任的,且经过电饭锅厂的尝试以后,他肯定了对方的能力。

于是,许卫军将姜红兵纳为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他启动电冰箱厂项目时,主动询问了姜红兵是否有再次合作的意愿。

姜红兵欣然应允。

占地面积庞大的电冰箱厂就轰轰烈烈拉开帷幕,其中许卫军占六成份额,姜红兵占四成。

对于姜红兵而言,这是一件大好事。

开电冰箱厂得引进技术,目前厂子的技术是国内最先进的,而且这么大一家厂子,挂靠不是轻易能挂的,林林总总,人脉钱权缺一不可。

搭上了许卫军这辆快车,他少走了非常多的弯路。

冰箱厂日进斗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脉有了关系有了,他抽空另外投资,也顺遂太多,以前得跑好些时候才能跑通的门路,现在也就一句话的事儿。

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双赢。

姜红兵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人常往外地跑,好在孙甜甜也十分体谅他,两人感情已经十分稳定,后方稳定,他打拼得干劲十足。

他在京城有好些合作商,关系是有的,这回得了小妹指令,没多久就和电视台搭上了线。

想投放广告其实并不太难,因为这年头打广告的商家很少很少,电视台也是愿意增收的,找了个有实权的,你来我往一番,很快合同就把签了下来。

姜红兵并没有因现在打广告容易就态度一般,相反他认为小妹说得非常对,恐怕没几年就该一位难求了,这关系得好好处着,以后也便利。

他本来就是长袖善舞的人,态度热情,出手大方,一来二去,对方差点把他当亲兄弟了,把路子铺得稳稳的。

用姜宁的话说,就是术业有专攻,她二哥就是这方面的人才。

既然合同签下了,那就该找编剧和导演等拍摄团队,尽快将广告拍摄起来。

姜红兵先找了一个口碑不错的编剧,达成合作意向后,让人往杨市去。

姜宁对这广告的拍摄是有个人想法的,不过需要专业人士完善一番。另外她很看重这次广告投放,自己不方便往外跑,那就让拍摄团队往这边来,在眼皮子底下盯着才放心。

多加点儿钱,没有不行的,这编剧也就先到一步而已。

在姜宁和编剧沟通期间,姜红兵也按照编剧推荐,联系了一个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导演,达成合作共识。

导演有一个用惯的拍摄团队,其他人也不用费心找了,直接准备好火车票,让人过来得了。

这些事儿说起来多,但办着还是挺有效率的,刚踏入九月,姜红兵就和导演大部队一起折返。

大伙儿休整一天,再把准备工作做起来,就可以开工进行拍摄。

“妈,广告今天开始拍了,我二哥等会就来接我。”

姜宁放下电话,朝厨房了喊了一声,告诉正在做早饭的姜母。

她怀孕六个多月了,身体日渐沉重,姜母也不说什么让闺女暂时回娘家住的话,只收拾好东西,半个月前就搬进家属区,照顾闺女和外孙子。

“成,你先把早饭吃了再去。”

姜母把留给闺女的早饭热好了,端出来放在餐桌前,让闺女过来吃,擦擦手,抱起推着玩具火车满厅跑的安安,笑道:“阿婆的安安也吃一点。”

这小子早上没吃多少,姜母给他擦干净小手,然后放进特别定做的儿童餐椅上,将晾好的一小碗粥拿过来,小木勺递到安安手里。

妈妈吃,自己也吃,安安十分高兴,勺起粥,“啊呜”大口吃了。

“乖,真乖!”

姜母笑着夸了外孙子,随后又转头和闺女说:“家里装了电话真方便,啥事打个电话就行,就是电话费忒贵了点。”

姜家弄了一个名额装上电话了,家里孩子都做生意,这方便就是大大的,就是电话费比较贵,姜母每回听到电话响,总要絮叨两句。

对于姜宁兄妹来说,这点子电话费真不算事,不过亲妈说话还是得捧场的,她咽下嘴里的粥,清清嗓子,笑道:“妈,你瞅有了电话咱方便了多少,省下来的时间老多了,不用跑来跑去,还能多歇歇,你说是不是?”

“那倒是。”

姜母当然想孩子多点时间休息,她也就习惯性叨叨,得到回答就不纠结了,转又和闺女抱怨起二儿子,说一天到晚往外跑,也不是孙家有没有意见。

姜宁和孙甜甜现在大三了,距离毕业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姜母十分满意孙甜甜这个儿媳妇,常怕儿子忙碌导致未来亲家有意见。

“没事的妈,孙叔孙婶很支持二哥呢。”

现在努力拼搏,只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孙家非常开明,姜宁耐心安抚了她妈一番。

等吃完早饭,姜红兵就进门了,姜宁回房换了身出门的衣服,提着包包和她妈儿子告别。

外来车辆进入家属区手续繁琐,又得登记又得检查,姜红兵不耐烦,他车子停在大门外人进来,看了亲妈再接小妹,反正走过去也就几分钟的事。

安安一手拽妈妈一手拽舅舅,嚷嚷着也要去,姜母搂着他说等会和他出门逛花园,再买一个奶油冰棍儿吃,这才消停了。

唉,孩子大了,越来越不好哄。

感叹完毕,姜宁十分艳羡对她二哥说:“二哥,你还能好好享受一下单身生活。”

“才多大年纪的人,咋就和个老太太似的忒多感慨?”

其实对于姜红兵而言,这单身生活并不轻松,他这几年努力打拼,就是为了婚后少些往外跑,能多照顾妻儿。

当然了,这并不妨碍他打趣自己的小妹。

嘴皮子一时痛快,换来了一记二指钳,姜宁十分精准掐住她二哥腰间的软肉,顺时针旋转一圈,顺便还给出评价,“二哥你最近肯定吃多喝多的,还运动少,瞅瞅都有点儿小肚子了。”

她嫌弃,“你得锻炼起来,不然咱甜甜该嫌弃你了。”

“真的吗?!”

姜红兵顾忌小妹怀孕,都没敢挣扎,咬牙硬受了二指钳,接着又遭遇暴击,他赶紧摸了摸腰腹,没咋胖啊?不过看来锻炼还是不能少!

姜宁暗笑,一本正经点头,“真的,不骗你。”

兄妹说说笑笑,驱车前往姜宁去年刚开的服装分厂。

这分厂地方宽敞,安排一个位置拍摄广告完全没问题。反正这条广告并不需要取外景,全程室内拍摄,搭好摄影棚即可。

姜红兵也腾出时间一起去,一来照顾小妹,二来他也挺好奇广告拍摄这个新奇玩意,见识见识也不错。

他受小妹影响也很有品牌意识,要是效果好,电饭锅和电冰箱各拍一条也不错。

反正目前投放广告的费用真心不算高。

兄妹两人乘兴而来,不想刚到地方,就被人猛地浇了一勺冷水。

彭弘毅黑着脸迎上来,“嫂子,那个叫卢佩佩的女演员,对咱们的广告代言费有异议。”

这个军旅出身的汉子忍不住骂了一句,“合同都签了,昨天一点意见都没有,现在化好妆要开机了才说加钱!他奶奶的!”

第136章

卢佩佩一个活力四射的少女形象女演员, 年初一部大红电视剧的女主角, 电视剧的成功让她迅速爆红,持续炙手可热,姜宁选了她代言“炫色”。

这次姜宁要拍摄的广告并非一条,而是三条,每个品牌一条,她要走的是高档路线,当然不能挤在一块。

她确实没能去京城,但这三个演员已经提前斟酌好了, 都是选了既本人气质符合, 又能凸显品牌特色, 并后续几年内都不会哑火的演员。

不是姜宁自信, 现在打广告的商家实在凤毛麟角,演员们根本没啥能挑剔的,广告代言这空降外快, 有得接就好。

姜红兵拎着名单去京城,确实很容易就把人签下来了, 而且价格不贵, 一签三年,每年三千,每年拍摄一次新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