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没办法啊,她想活的好,又有儿子女儿要养,不钻营怎么成?

到了厅子里,那位梁王千岁已经稳坐着喝起茶来,李萱进去,有点没好气道:“千岁真是好大的脸面,若不是今天包大人过来,我倒还不知道您是梁王千岁呢。”

梁王抬头,看了李萱一眼,眼中有些笑意,抿着唇又喝了口茶,他喝茶的姿势优雅无双,在李萱看起来,怎么着都带了神仙范,再想想人家的身份,再看看她自己的装扮举止,就觉得吧,这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真是一个天上一个泥里,比的她都有点羞愧了。

“不过是祖上的福泽罢了,有什么可说的。”

梁王放下茶杯,看向李萱:“今天过来,是有事情和夫人相商。”

“哦?”李萱羞愧一阵也放开了,反正她就是这个样子,整天土里来泥里去的,和人家自小富贵乡里长大的肯定不一样,比那个做啥,没的给自己找罪受。

“王爷有什么事情请说吧”做了个手势,李萱也有点渴了,端起茶来喝了好大一口,又放下茶杯,双眼晶亮的看着梁王。

“是这样”梁王咳了一声:“我听说夫人做菜很有一绝,我府上也开了几处酒楼,不过生意不算太好,想找夫人买几个菜单子,做酒楼的招牌菜,夫人要是觉得可行的话,就请开个价钱。”

招牌菜?

李萱觉得她有点跟不上人家的思路,怎么说着就到了招牌菜上了。

再看看梁王,神清还是很冷清,样子还是有点飘渺,就觉得吧,这人谈生意谈金钱,真的很不合适,这个人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谈钱,有点辱没他了。

再想想,给他几个菜单子倒也没有什么,反正李萱也没想过要开酒楼,给就给呗全当拉近关系了。

“哈哈”李萱打个哈哈:“几个菜单子,我当什么呢,一会儿写给你就行了,什么钱不钱的,咱们算是生意伙伴,这点小事还要谈钱,也太有损交情了。”

梁王正在喝茶,差点没把茶水喷出来,心里好笑着呢,看着李萱皮笑肉不笑,却说着拉近关系的话,不知道为啥,这心里先前的火气全没了,觉得身心舒坦啊,果然,过来逗逗这个李夫人真是不错。

“即如此”梁王心情好了,也不便在李萱这里多呆着,一个英俊青年,一个美貌寡妇,呆的时间长了,难免会让人说三道四的,他自然要避着些:“夫人得了闲,写出来给杨管事就成,本王先告辞了。”

李萱赶紧站起来相送,把梁王送出去,回来抹了一把汗,大声道:“把谢管事叫过来。”

没一会儿功夫,谢管事就来了。

李萱开口就问:“梁王是哪个?”

谢管事原来在汴梁也是有头有脸人家的管事,对于汴梁城的权贵人家是很知道的,一听问梁王,赶紧琢磨着向李萱回道:“夫人,梁王姓柴,是周世祖柴荣的后代。”

“哦?”李萱惊叹一声,示意谢管事继续说,她又让素容端过一盘瓜子来,一边嗑瓜子,一听听谢管事讲这什么梁王的事情,敢情,把人家当成讲故事的了。

“当年周世祖重病,自知不成了,又想着儿子还小,真让儿子继了位,守着那么多如狼似虎的文武大臣,也不知道儿子的命能不能保得住,就直接禅了位给太祖爷。”谢管事说着古。

李萱一摆手:“这个我自然知道的,我问的是梁王。”

谢管事赶紧简化了说:“太祖继了位,改朝换代,就是咱们大宋,他感念周世祖的恩德,发过誓言要善待人家的独子,也就是柴让,一继位,就封柴让为梁王,当时柴让还是个奶娃娃,太祖爷就抱到宫里,当成自己的儿子养着,还说梁王这个王位是世袭的,有宋一天,就有梁王一天,又给了柴让免死金牌,可谓恩宠有加。”

说到这里,谢管事喘了口气:“后来太宗继位,也同样善待,到真宗时柴让长大,真宗给他娶了名门之女,又纳了好多美貌小妾,可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柴让只有正室生了一儿一女,那个儿子,就是现在的梁王柴俊,那个女儿,封为金花郡主,嫁到天波府杨家六郎。”

谢管事一口气说完,抹了一把汗:“夫人问梁王的事情做甚?”

李萱笑了笑:“咱们隔壁的那位就是梁王。”(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章驸马府趣事

收费章节(12点)

第六十六章驸马府趣事

谢管事晕晕乎乎的出了客厅,有些不敢相信隔壁住了住王爷。

王爷啊,还是周世祖的后代,咋就住到他们这个小地方了?

谢管事真的有点搞不明白的说,梁王放着好好的汴梁城不住,怎么偏住天乡下小庄子里,还是说,朝中有什么事情,逼着他这样做。

想了想,觉得那些权贵家里事情太过复杂,谢管事抹了一把汗,得,还是去忙夫人交待的事情好了。

李萱也在想这位梁王爷的事情,想了好久没有头绪,也就抛到脑后,到空间里和阿彩玩了一会儿,又陪着灰灰逛了一个古墓,摘了小兰空间里几个芒果,出来之后休息一会儿,便叫了两个孩子来吃芒果。

妞妞和小离见到芒果,虽然没有见过,更没有吃过,不过,对于李萱时不时的拿出一些好吃的东西,他们已经表示淡定了,一点惊奇表情都没有,直接坐到桌边就啃,一边啃还一边说真好吃。

等吃完了,妞妞才抬头:“娘,你时不时的弄来这些吃的,会不会不好,要是对娘不好的话,就不要弄了。”

妞妞越来越懂事,也越来越知道关心李萱,李萱很高兴,觉得自己这个便宜娘当的还真值,越发觉得以后该对两个孩子好一点。

隔了几日,包府递了贴子过来,是包老夫人邀请李萱过去做客的。

李萱赶紧让人备了东西,带着两个孩子去包家做客,俩娃也好长时间没出门了,一说出去,欢喜无限,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等到了包府, 这次没走后门,从正门进去,一路进了二门,被一个丫头引着进了一个不小的宅院,等了一小会儿,有丫头出来打帘子,李萱进去,就见这屋子建的很宽敞,一进门就感觉挺凉快的,再看,靠北墙的位置上放了一个凉榻,榻上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长的倒挺慈祥,一身银灰绣浅红万字不到头花纹的衣衫,歪靠在榻上,身后放了好几个引枕,旁边有小丫头拿着扇子在打扇。

李萱见了,就知道这一定是包老夫人无疑了,赶紧拽了两个孩子过去见礼。

包老夫人倒是很好说话,赶紧让李萱起来,又让人设了座位,笑道:“我儿与我说李家夫人要拜访,我就一直存着心要见见你,今儿一见,果然是个好的。”

李萱赶紧笑道:“老夫人说哪里话,什么好不好的,不过是大人有恩于我,我也感于大人的忠直,听说老夫人来了,就想着见上一见,能陪老夫人说说话,也算是我的福份了。”

一句话,包老夫人立马眉开眼笑,她待包公如亲儿,又天生是个忠直的性子,最爱别人夸奖包公清廉忠正,听李萱这么说,自然待她又好了几分。

李萱见包老夫人心情不错,赶紧道:“来的时候,也没带什么礼物,只想着这天热的很,就弄了些新鲜的吃食给老夫人尝尝,也算尽了我一片心意,我手艺不好,老夫人别见笑。”

也巧的很,包老夫人正因为天热吃不下饭,一听李萱有什么新鲜的吃食,也就好奇起来。

李萱拿过一个大食盒来,打开盒子,先端出几样小点心来,都是清热解暑的,这几样点心做的精巧,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等端完点心,就看食盒底下的一层,竟然全是冰块,冰块中间放了一个小碗,碗里红红黄黄的也不知道是什么物件。

李萱笑着端了出来:“我也没什么好手艺,只是得了几个新鲜的果子,切了块,又用冰镇了,让老夫人尝尝鲜。”

说着话,她指着中间那黄色的:“这是几块芒果和菠萝”,又指着旁边几块白色的小丁:“这是香蕉和几块火龙果,另外还有几块西瓜,都是去了籽的,老夫人请尝。”

看着那水果透亮,包老夫人早就想尝尝了,让人拿了银色的小叉过来,尝了两块,忍不住点头称赞:“可是好的,除了那西瓜,别的倒没吃过。”

又看看剩下的果子,老夫人擦了擦嘴:“剩下的收起来吧,一会儿与我儿尝尝。”

眼看着包老夫人爱吃,可还忍着食欲,记挂着新鲜的物件给包公吃,李萱也有几分感动,倒也理解包公为什么这么孝顺老夫人了,都说母慈子孝,这人啊,尊重啥的,也都是互相的。

李萱没说话呢,妞妞已经笑着说起话来:“老夫人吃吧,来的时候,娘亲弄了两份,一份已经让谢管事带给包大人了。”

老夫人听了,这才又吃了起来。

李萱看着,笑道:“老夫人爱吃,我那里还有,得了空,让人再给您捎些来。”

老夫人赶紧摆手:“这倒不必了,我也不是不明事理的,看这果子就知道一定是极难得的,你一个单身女子,带着孩子也不容易,得些好物件就该给孩子们多享用,不然卖些钱也成,我吃一次已经成了,哪里还能再要。”

“瞧您这话说的”李萱赶紧站了起来:“包大人对我恩同再造,我正不知道怎么报答呢,今儿来了,瞧着老夫人又这么慈善,心里亲近的不行,有了好物件,就想着孝敬您一些,您啊,就当自家的孩子孝敬上来的就成了。”

“哈哈”包老夫人指着李萱大笑:“你这张嘴啊,也罢了,你爱送就少送一些,你也不容易,再送一次就成了。”

李萱赶紧应下,坐下来就听包老夫人又道:“我看你也是个人得的人,为人爽利又大方,长的又好。”拉过妞妞和小离来摩挲一阵:“这两个孩子也养的好,怎么就有那没良心的,唉,抛妻弃子,一定不得好报。”

李萱这个惊心啊,心说老夫人也太给力了吧,这么大大方方的就敢说出来了,那可是驸马啊,她也不怕得罪人。

又一想,这怕是遗传的吧,包公的性子肯定像这位老夫人,听说,包公在官家面前都敢大声说话,唾沫星子喷到官家脸上,官家也不敢嫌弃的,老夫人怕啥?

再者,大宋朝可是难得言论自由的朝代,这老百姓胆子大着呢,什么话都敢往外蹦。

“说这个还有什么意思。”李萱低头,作出难过的样子:“反正他也变了心,不说没有我们娘三个,就是亲生父母也不放在心上了,我还巴着他做甚,难道要给人做小,或者被人害了性命,我就是不为我自己着想,也该替两个孩子想想的,少不得,先逃了命要紧。”

见李萱情绪低落了,老夫人也难过起来,拉着她的手拍了拍:“好孩子,也别难过了,我看着你是个好的,又能干,心眼又好。”

打量着李萱的样子,见她穿的素净,就问:“听我儿说,你如今也有了能耐,种出那个什么神仙果来,也算是有了钱,也该打扮一些。”

李萱笑笑:“打扮什么呀,我公婆一世也不容易,苦了一辈子,到了末了,亲生儿子不要了,连孝都不守,他们对我好,驸马爷不守孝,我却是该当守着的,不能让两位老人…”

说着话,李萱低下头,一脸的哀色。

她这番话语动作,更加打动了包老夫人的心,一呢,包老夫人是女人,正室夫人,也是辛辛苦苦帮夫家奶大孩子,照顾公婆的,自然理解李萱的心情,辛劳这么长时间,结果丈夫不要她了,功劳全部抹煞,是个女人都受不了啊。

二来,包老夫人上了年纪,自然喜欢孝顺孩子,看李萱离了婚还记得替公婆守孝,自然更加喜欢她。

“真是好孩子”老夫人赞叹了几句,又怒道:“那个陈驸马真不是个东西,这么好的媳妇不要…你放心,让我儿记挂着些,要是有了好的,再给你说上一家,也省的小小年纪就要守着,他能娶公主,你也能嫁个好的,凭什么要苦着自己个。”

这老夫人直是强人,这就说到再婚上了,还要给她介绍对象,李萱先汗了一把,强笑着应了一声,赶紧岔开话来:“不说这个了,老夫人有时间的话,和包大人说一声,能不能给我家瑾儿介绍个先生,孩子也该开萌了,这不,我才来汴梁,也不认识什么人,就怕找着不好的先生,耽误了孩子。”

老夫人看着小离,见这孩子长的粉粉嫩嫩,一双眼睛又清澈,站在那里不言不语都瞧着是个机灵的,打心眼里也欢喜,就拽过来问了些话,比如几岁了,叫什么,可识字了之类的。

小离很好的回答了,老夫人也就笑着应下:“我看这孩子是个聪明的,你放心,一定能寻个好先生。”

说话间,老夫人似乎想起一件事来,让李萱凑近了:“我前儿听我儿说起来,前几天,那个陈驸马可是好一些日子没上朝,让人打听了,你猜怎么着?”

李萱眨巴眨巴眼睛,摇头表示不知道。

老夫人笑的那个乐啊,一拍手:“陈驸马挨打了,被荣国公主胖揍了一顿,打了个乌眼青,又被罚跪,你是没见着打的那个样子,他哪里有脸面上朝啊。”

李萱满头黑线,老夫人,难道您老就见了陈驸马被打的样子吗?

“哎,这人啊,就是不能做亏心事。”老夫人感叹着:“他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岂不知道,这汴梁城里但凡有些头脸的人家,可都知道他做的那些不仁不义的事情了,不过是碍着官家的面子不说而已,大伙可都瞧不起他来,攀着女人的裙带往上爬,算什么本事,再说,他就是攀着裙带,也爬不上去。”

老夫人一脸鄙夷:“像他那么个眼大心空的,你离了正好,省的被他带累,你是不知道,我儿先前可是说过的,那位陈驸马调了好几个职位,每天一个部门,都和同僚搞不好关系,还一副眼高看不起人的样子,仗着他是驸马,不是呵斥这个就是呵斥那个,事情也干不好,还要别人替他做,可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也就是仗着公主的势,还能在朝中呆着,要不然,怕早就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章时尚

收费章节(12点)

第六十七章时尚

李萱和一双儿女听了个目瞪口呆。

不说包老夫人有多毒舌,骂人的话一个脏字不带,却骂的让人回不了嘴,就是陈世美的为人处事和作派,那也是太让人想不到了。

原本,李萱还想着陈世美成了状元,学问不错,又有公主撑腰,在朝中一定混的如鱼得水,却是没想到,这丫的简直就是个人见人厌的货。

包公能在开封府坐稳位子,说明这人会做人,而且有能力,并且除非有什么十足的把握,不然是不会轻易得罪人的。

而且,包老夫人的样子,也不像乱嚼舌头的,能让包家这两个主子这么不待见,可见陈世美作人太差劲了,怕是已经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人家包家母子心里也明白,反正汴梁城在背后说他坏话的不是一个两个,包家母子也不介意添点话头。

这么想着,李萱低头强笑一下:“我不过就是想逃出命来,到底朝中的事情,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晓得,不过老夫人说的,荣国公主能打驸马,这公主便是这般厉害?”

说着话,她又赶紧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幸好我见机快赶紧和离了,不然公主还不得要了我们娘三个的命。”

妞妞背着人抹了一把泪:“娘,说这些做甚,反正咱们和那个人再没有什么关系,以后我和弟弟孝顺你。”

包老夫人脸上带着笑,摸摸妞妞的头:“好孩子,可要孝顺你母亲,你母亲养大你们姐弟也不容易。”

妞妞和小离坚定点头,表示一定要做个孝顺孩子。

包老夫人又给两个孩子送了礼物,给妞妞一个金丝镯子,虽然不是很名贵,不过式样倒是不错,给小离一套文房四宝,倒是挺合适的。

又说一会儿话,李萱起身告辞,包老夫人笑眯眯的让她有时间再来,看起来,老人家整天在府里呆着,也是闷的慌,难得有个人陪着聊天,心里是欢喜的。

李萱赶紧应下,只说以后要常来常往。

出了包府的门,李萱一坐上马车让车夫赶着去柴家铺子,她想看看蕃茄的经营情况。

靠着车壁,李萱闭目养神,一边想着,陈世美挨打,一定和夜光杯脱不了关系,可惜了,他和公主一辈子都想不到夜光杯是自己偷的,而且,已经放到空间里融解了,夜光杯,下杯子他们都别想再摸到了。

又想想包老夫人对陈世美的鄙夷神情,李萱笑了,鄙夷好啊,让人看不起更好,那么,以后她就可以想方设法落井下石了。

真当她李萱是好欺负的啊,她这辈子什么都能吃,就是不能吃亏,追杀她,还想让她做外室,呸,想的美,这个年代的男人她可是瞧不上的,一个个的侍妾通房,甚至娈童随意的玩,更不要说那些文人上青楼找乐子了,那是时尚,宋朝文风盛行,可随着文风盛行,别的风气那也是…

那啥,好多的大臣身边美貌歌伎一大群,家里通房伺侯着,玩的兴起,还会互相换过来玩,更甭说大多数的不说玩女人,连男人都玩,这样的人,她李萱可是伺侯不起的。

反正她现在有房有车,有儿有女,就是一辈子不嫁人,也有人养老送终,又何必委屈自己嫁给那些渣,去后院和那些女人争斗,辛辛苦苦给别人做嫁衣呢。

李萱想了许多,都快睡着的时候,妞妞推她:“娘,娘,到地方了。”

李萱睁眼,拉开窗帘往外一瞧,顿时乐了,确实到地方了。

就见一条街上里三层外三层的全都是人啊。

看那些人的衣着,都是各府的家丁下人,在那里站着队的等着要买神仙果还有那朝天椒的。

甭说,这神仙果也就罢了,名头在那里摆着呢,自然买的人多,可这朝天椒,李萱原本以为买的人不会很多,现在看来,是她想差了。

原来买的人是不多,可买回去了,炒到菜里边一尝,当真的辣啊,不过,却辣的人心里舒坦,吃的上了瘾,一日不吃这嘴里就能淡出鸟来。

也确实,想想吧,川菜在现代那么流行,可不就是这些辣椒的功劳,那吃惯了辣味的人,几天不吃,可就受不了了,再说,在这里辣椒还有朝天椒的名字呢,名字好,又有来历,更能引人食欲,几天下来,自然买者如云。

李萱看着那么多人排着队的等着买东西,就和跟在身边的赵和说了一声,让他去打听一下。

赵和得了令去了,妞妞坐在车里朝外张望,一时觉得很新奇,还没见这么热闹的场景呢,这丫头虽然看着成熟,可到底年纪小,有了热闹,很愿意去瞧的。

她拽拽李萱的衣袖:“娘,那铺子里卖的就是咱家的出产吗?”。

李萱点头,笑道:“可不是怎么的,娘还想着梁王家的人是怎么卖的,今儿一见,人家确实有本事,这宣传工作做的真真到位,瞧这买卖红火的。”

小离听了,也有了几分兴趣,从书中抬起头来,朝外看了几眼:“这长安城里富贵人真多。”

李萱养孩子,可不是圈起来养的,就像小离吧,不光让他读书,还让他参加劳作,隔几天带他去田间地头上看农人种庄稼,或者让他自己下地去试试,另外,家里有些采买上的事情,也让他参与,也让他出去打听外面的物价,防着有的家人胆大了从采买上贪墨银子。

李萱可不想把孩子养成那种不知道一个鸡蛋几个钱的纨绔子弟,小离说不定就是她在宋朝唯一的儿子了,以后是要顶门立户的,怎么着,都不能天真了不是。

妞妞也是,李萱没事也带着她管家理事,更把一家不太紧要的事情交给她做,几次下来,发现这孩子是真的尽心,也会办事,李萱也逐渐放手,现在厨房的采买都交到妞妞手上了。

所以,小离也知道自家的那什么神仙果卖多少钱,更知道外边五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自然有了这番感慨。

李萱笑了:“可不是怎的,汴梁城可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巨商云集,这些人啊,买东西要的就是一个范,买的也是一个面子,你想想,这神仙果的名字一传出去,就是为了名字好,更为了没见过没吃过,他们也得买不是,今儿你买了,拿出来炫耀一番,他没买,自然没脸见人,到了明儿,肯定是要买的,这么传来传去的,买神仙果就成了汴梁城的时尚,不买,你就没脸出去应酬,几乎就等同于土包子,不光是汴梁城的人,就是外边来的客商什么的,为了一个在汴梁见过世面的名声,肯定也是要买个尝尝的。”

见小离听住了,李萱又指指窗外几个看着像是读书人的笑道:“看到了吧,这马上秋闱也要到了,咱们的神仙果还有一个名字叫喜报三元,天底下的读书人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高中吗,就是这喜报三元的好彩头,他们也要买些来尝尝。”

想到后世学子们高考的时候,家长们买试题,买什么补脑产品的疯狂样子,李萱倒也能理解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心思。

妞妞听的也笑了:“娘懂的真多,讲起来跟讲故事一样,听的人入神,娘亲,你好久没有给我们讲过故事了…”

李萱一点妞妞的额头:“得,回去就给小姑奶奶讲去,成不?”

小离一听,赶紧拍手叫好:“好,小离听故事。”

正说着话,赵和回来了,擦了一把汗,再整理一下挤皱的衣裳,到李萱跟前陪着笑脸道:“夫人是没瞧见啊,那神仙果卖的真叫一个疯,里三层外三层的,小的过去打听,您猜怎么着。”

妞妞掩着口笑:“赵和,你也别卖关子了,趁早好好讲。”

赵和赶紧道:“大小姐说讲,小的这就讲,小的挤过去一问,有好些人都是今天早上没买着,排着队等买明天的呢,那可都是大户人家的家丁护院,小的听人说了,这神仙果真叫好吃,那些大户人家买回去了,这一尝啊,就叫好,说是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更有上了年纪的,吃了一次,就想吃第二次,赶着让家人去买,这不,买不着了,怕回去挨骂,就排着队等买呢,有的,连铺盖卷都带着呢,就等着晚上打地铺,早起好赶早买。”

李萱瞧瞧外边:“铺子里的东西怕早卖完了吧,这铺子还没关门。”

赵和强笑:“夫人,小的哪里挤得过去,不过,就是关门了,外边这些人也是不走的。”

李萱倒是愣了好一会儿,丫丫的,这都赶上现代排队买房了,古人的疯狂比现代人一点都不次啊。

“赵和,这么说来,咱家的东西真是卖火了?”小离眨巴眨巴眼睛,想着这下家里倒是不怕没钱了,难怪娘亲总想着给他请先生呢,有了钱,自然就能请好的先生。

“可不是”赵和满脸的笑:“小少爷这话很是,这铺子怕已经是汴梁一景了,小的刚挤过去的时候,听好几个人在那里互问呢,都在问,你吃过神仙果了吗,好像不吃就丢人似的,还有好几个是外地来的,都想着买几个尝了,回去好炫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