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公主是长女,自然先显摆一番的。

她让人抬了箱子进来,从里边拿出亲自挑选的布料、首饰等物,一一献宝。

刘太后嘴角直抽抽,虽然不屑于自家闺女这种太过小家子气的行为,可到底是仅活的唯二闺女之一,也得给几分面子吧。

“你倒是受累了,搜罗这些东西也花了不少心思吧。”

一句话,平平淡淡,也没夸奖,也没有贬损,让气焰高涨的荣国公主一下子蔫了。

也是,刘太后什么没见过,会眼馋她这点东西,要知道,公主府里的一切,可都是太后做主赏下的,她也不过是拿了太后的东西做太后的人情而已,人家高兴才有鬼了。

而且,荣国公主也不过是拿金银等物献上,到底俗气了,还不如人家杨太妃一件衣裳呢,至少是亲手做的,可见心意。

慧国公主偷笑,拉拉官家赵祯:“瞧见了吗,荣国姐姐回去一定又要找陈驸马撒气,就是不知道,以姐姐的力气,驸马爷能经受几个回合,可别明天上朝的时候,又是一副乌眼青的样子。”

想到上次陈驸马挨了打,顶着青紫变形的脸上朝,被明臣询问的时候,还不敢说是公主打的,只说是家里的猫挠的,还被大臣们劝说,说是什么猫这么厉害,也别太惯着了,赶紧打发了要紧,今天能挠,明天就能咬上了。

当时,陈驸马还连声驸和,说是回去之后立马杀了吃肉。

要是这次再挨打,上朝的时候再顶那样一张脸,也不晓得陈驸马会怎么解释。

这么一想,赵祯就很想偷着乐呢,活该,谁让他欺负李夫人了,李夫人那么好的人,妞妞和小离那么可爱,他说不要就不要,还敢追杀人家,打死他也是该当的。(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奖赏

收费章节(12点)

第七十八章奖赏

“官家,你给哀家准备了什么?”

赵祯被惊,醒过神来,赶紧笑道:“儿子和慧国姐姐给娘娘准备了特殊的礼物。”

他说着话,同慧国公主一拍手,就见几个宫女端了东西进来,一一放到桌上。

刘太后很惊奇,不知道赵祯和慧国公主在搞什么鬼,就好奇的看着桌上的盒子。

赵祯笑道:“娘娘忧心国事,这些天天气又热,吃不好睡不香的,儿子看了很心疼,和慧国姐姐商量着,娘娘寿辰,要亲手做些东西送给娘娘。”

慧国公主也笑:“是啊,娘娘什么样的好东西没见过,我身上一针一线都是娘娘赐下来的,总不能拿娘娘的东西再给娘娘吧,这寿辰呢,要的就是儿女的心意,我和官家想了好多天,做了几样菜给娘娘吃,娘娘要是爱吃,官家没有时间,我这个做女儿的,还是有时间给娘娘做的。”

慧国公主年纪虽然不大,可说话很利落,听起来让人觉得心情很好。

刘太后满脸慈和的看着慧国公主,笑笑:“难为你们了,冲你们的心意,就是不好,哀家也会多吃一点的。”

这话一出口,旁边的荣国公主真是又气又妒,对慧国公主更没好脸色。

刘太后心疼慧国公主,不忍让她久站,赶紧拉她坐下,慧国公主是早产儿,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好容易养大了,又这么乖巧刘太后自然要多疼一点的。

“你这孩子”杨太妃也赞叹:“就是有孝心,你身体不好,太医说不让劳累,还不顾忌些,亲自跑去做吃食,可不是让娘娘心疼么,就是我,也是好生的心疼呢。”

其实,杨太妃比刘太后更心疼慧国公主呢,慧国公主一出生就抱到她跟前养着,长这么大,她和慧国公主亲近的机会,可比刘太后多的多。

赵祯凑到前边:“这可是朕和慧国姐姐一起做的,怎么娘娘们只心疼慧国姐姐,一点都不心疼朕呢?”

刘太后气笑,一拍赵祯的头:“你是官家,还在这吃姐姐的醋,羞不羞。”

赵祯摸摸后脑勺,笑着把一个盒子打开:“娘娘,这是素菜,凉拌的,您尝尝可合口味。”

儿女一番心意,刘太后肯定是要尝的,起筷子就看盘子内的菜,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切的白白细细的丝,上面炸的红红的也不知道是什么,看起来油亮油亮,又闻着,有花椒和醋的味道,想来,是清口的菜。

刘太后正苦夏呢,这会看到这么让人感觉凉爽的菜,很欢喜,飞快的吃了一口,一吃之下,就再也忍不住了,连吃了好几口,这才赞道:“确实是好,难得官家这番心意了。”

说着话,刘太后又让杨太妃尝尝。

杨太妃尝也也夸奖:“好是好,不过,这东西我以前也没吃过,不知道是什么做的,官家…”

慧国公主挨着杨太妃,只笑:“这东西女儿也没吃过呢,是官家得的新鲜东西,叫什么土豆的,还有辣椒,又得了新鲜的法子照着做,却不想做出来的吃食是真的好,吃了让人胃口大开。”

“土豆?”刘太后和杨太妃同时开口,满脸的疑惑:“这是什么物件,怎的听都没听过?”

赵祯很得瑟,也没回答,又打开一个盒子:“娘娘,刚才的是开胃菜,这个才是大头。”

他小心的端出一个小碗来,小碗里细细的面条,上面浇了红红黄黄的汤汁,看起来很合口,就是不知道味道怎样了。

“这个啊,是朕亲自找的一种叫神仙果的东西,再加上鸡蛋,和一些调料做的长寿面,想让娘娘吃了,能够长命百岁,活的长长久久。”

先不说东西咋样,光听这名字就好听啊,神仙果,长寿面,一听喻意就好。

刘太后撑不住乐了:“好,好,哀家尝尝。”

赵祯赶着又从另一个盒子里端出一盘东西来:“娘娘,吃长寿面,再加上长生果,一定好吃。”

这又是长寿,又是长生的,难得官家的好心意啊,刘太后乐的不行,先吃了一口长生果:“嗯,倒是新鲜,味道也好。”

又吃了一筷子长寿面,立刻瞪圆了眼睛:“哀家从来没吃过这种味道,怎么说吃,酸酸甜甜,又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吃到嘴里,口齿生香,而且也不腻人,当真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官家,这是怎么做的?”

赵祯只笑:“做法简单,不过,这味道都是神仙果的功劳。”

神仙果?

刘太后一脸沉思。

“娘娘,女儿知道。”慧国公主跳出来道:“这些日子,咱们汴梁城里卖的可好了,据说是海外的东西,卖的疯着呢,简直供不应求,好些人站一天的队才能买到几个,官家听说了,觉得娘娘生辰,我们做儿女的应该尽孝心,就想亲自买了给娘娘尝尝,后来出宫一次,倒是带回来了,不但带了神仙果,还带了这长生果、土豆、还有好些新鲜的东西,并这些吃食的做法…”

慧国公主话没说完,刘太后就看向赵祯:“官家私自出宫是不该,不过看在官家一片孝心的份上,这次就算了,下次出宫的话,要和哀家讲一声,派了侍卫跟从。”

赵祯赶紧答是。

又听杨太妃问:“官家这些东西是从哪得的?”

赵祯听问,顿时开心的笑了起来,一边哄着刘太后多吃两口面,一边解释起来:“朕出宫去买神仙果,刚叫了人排队,朕就在旁边酒楼歇歇,不想,这一歇倒是结识了一家妙人,听一位夫人在给儿女讲一个叫红楼梦的故事,儿子觉得那位夫人很有见识,就想过去认识一番,谁知道,那位夫人家里正好种着神仙果,又听儿子买神仙果为母亲祝寿,人家也是做娘亲的,觉得儿子孝顺,就带着儿子回家,亲自给儿了取了神仙果,不但不要分文,而且,还教儿子说做母亲的养育子女不易,要儿子多孝顺母亲,另外,送了儿子好些东西,还有这些东西的做法。”

一边说,赵祯一边感慨:“那位夫人是真的好,为人和气又有见识,教出来的子女也好,为怕娘娘不合味口,还亲手做了出来,让儿子试吃了,这才把东西送给儿子。”

他这一番话,倒勾的太后和太妃都起了好奇心。

想想,这两个人也是女人,都是为人母的,女人嘛,自然也理解女人,想着人家一个素不相识的夫人,能够对官家说出那番话,也着实不易啊。

还有,人家可不认识这是官家,纯粹的就是好心,这位夫人是真心不错。

“你有没有谢过那位夫人?”杨太妃先问。

“那位夫人家住何方,哪里人氏?”刘太后的话:“若是真的好,你也不妨多结交,哀家想着,这位夫人是个有见识的人物,还有,神仙果是海外流传进来的,人家也能种,一定不是常人,官家多走动一下也是好的。”

赵祯点头应下。

慧国公主跳道:“女儿也想结识,想听那位夫人讲故事呢,可惜了,官家听的太少,才讲了两章就没了,女儿还惦记着呢。”

一听这话,那两位尊贵的女人同时大笑,很欣喜于慧国公主找到事情做,她们都担心慧国公主体弱多病,想着慧国公主或者活不了大岁数,也许撑不到嫁人就不成了,心里可怜这个孩子,也就多宠着些,想着让她活的快乐一点,一般情况下,慧国公主想要的,都会想方设法的弄来,一切,都是为了让这孩子活的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而已。

一见慧国公主对那位夫人感兴趣,又想着,那夫人是个好的,难得的和善人,又有那么多新奇东西,或者,让慧国公主去人家家里玩玩也不错,要是有缘份,也许身子骨就能好了。

这么想着,刘太后道:“你想出去玩玩也行,官家得空了带你去,哀家听着也好奇,你要真得了故事,回来学给哀家听。”

杨太妃也点头,如是说了一番。

慧国公主更加高兴,也不理会一旁黑着脸的荣国公主,一心琢磨着要带什么礼物去拜访那位李夫人。

刘太后吃了面,还有几个小菜,心情大好,一乐之下,赏了赵祯和慧国公主许多东西,还约定了,再过十来日,朝中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放赵祯和慧国公主一天假,让他们去见李夫人。

他们这里说的高兴,荣国公主听的郁闷加愤恨。

她辛辛苦苦准备了那么些的东西,却没听到一句夸奖的话,相反,官家和慧国公主就只让人做了两个简单的菜,就受到奖赏,还逗的太后这么高兴。

荣国公主觉得苍天不公,心里对李夫人更加的记挂起来,她一定要抢在官家之前见李夫人,看看她那里有什么好物件,一定要弄来,或者,还能逗太后一笑也不一定。

慧国那个泼货,她偏不信,她比不上一个病殃子。

慧国公主和赵祯从刘太后那里出来,两个人一边走一边商量着,觉得白要了李夫人的东西很不好意思,要是再去的话,一定要给李夫人带东西去,否则,他们是没脸上门的。

才走了没几步,就见刘太后身边的得力太监郭槐追了上来,郭槐一脸笑意:“官家,慧国公主,太后娘娘发了话,说赏了李夫人些东西,官家下次去就带上,总不能老白要人家的东西。”

赵祯一听高兴了,他一直看不惯荣国公主,更看不惯她那位眼睛长在脑门上的驸马,不过,他现在人小没有亲政,不能收拾这两个人。

查到了李萱的事情,赵祯就对这两个人更是一点好感都没有,他在太后面前给李萱添好话,也是希望李萱能够进太后的眼,要是将来荣国公主知道了李萱的事情,找李萱闹腾的话,太后也能出来讲句公道话。

那啥,赵祯是个好孩子,很不爱占人便宜,他得了李萱的好处,自然也要想法子给李萱报酬啊。

现在看来,他做的很好,李萱可不就让太后惦记上了,而且,还让慧国有了好感,要是慧国见了李萱,再喜欢李萱的话,以后,可就不怕荣国公主神马的了。

要知道,慧国才是宫中最得宠的孩子啊,她能说句话,比别人说破了嘴都管用。(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公主公主

收费章节(12点)

第七十九章公主公主

天辰帝站在高处,看着高子轩带来的一部分将士,不由欢心鼓舞,说了一些激励的话,更许诺要论功行赏,使得那些将士激动的跪地行礼,山呼万岁。

等到接见完有功的将士,天辰帝带着高子轩回鸾,自然,许多将士驻扎城外,着兵部另行安置,进得城门的只有少量的将士。

到底,长安城是都城,天子脚下,是不准有大量的将士进城的,也是防止有什么叛乱产生,这是自古以来的例子,高子轩手下的兵也不可能例外。

月婵坐着马车悄悄跟着,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好像今天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情,若是不来,她是要后悔终身的。

天辰帝端坐御撵上,高子轩在旁边躬身站着讲这几年在北狄的生活,天辰帝听的心疼,不时的叹上口气,看到儿子变的刚毅的面容,铁血的气质,也明白自家小九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能换得今天的成绩,除了心疼之外,有了一种吾家有儿初长城的感觉。

笑着拍拍高子轩的肩膀,天辰帝满脸的骄傲:“朕只说你平时里没有受过苦,有朕和老三管着,什么事都替你想着,怕是出去了要受不得的,不过,你满心想着出征,带的兵也不多,朕也不能拂了你的意,所幸让你去试试,要真受了挫折,你也能安生一点,却是没想到,你这小子倒是有恒心,也能吃得下苦,真把事情做成了,朕心甚慰,只觉得能对得起你母后,总算把你养大了,也懂事了,好…等回去之后,带上月婵和你家那三个孩子去给你母后上柱香,也让你母后高兴高兴。”

“是”高子轩应了一声:“儿子晓得,一定好好和母后说说话。”

他一边应着,一边心道,不光要和母后讲讲自己家的事情,让母后见见三个孩子,更要和母后唠唠父皇的事情,告诉母后,父亲又宠了几个美人,封了几个妃子,他倒要看看,父皇到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

天辰帝自然不知道高子轩心里想什么,要是知道的话,指不定气的直接把高子轩从御撵上踢下去呢。

一路走着,进了城门,就有百姓夹道欢迎,高子轩才要下御撵,就听外边有人道:“皇上,太子爷求见。”

一听是太子求见,天辰帝眉头紧皱,这几年,他对这个儿子越发厌烦了,要不是留着他压制老五,说不定早废了这个不中用的东西,现如今,高子轩得胜归来,再加上太子和老五的势力都削弱了许多,是翻不起什么浪来了,天辰帝早有心废太子,这时候,已经在盘算着如何废掉他了。

既然是打定主意废掉的,天辰帝自然也就不愿意再见他,见一面,也是徒增烦恼而已。

“让他进来吧”

沉默良久,天辰帝才说道。

过了一会儿,太子登上御撵,看到高子轩时,满脸的笑容:“老九,哥哥可要恭喜你的,立了这样大的功劳,又被封亲王,可算是本朝第一人了。”

这话怎么说的?

高子轩也有些不高兴起来。

太子这话到底是恭喜,还是讽刺,或者在挑拨离间呢?

要说恭喜,那里边酸味浓重,再加上太子往常的作为,谁也不会相信他是真心的。

要说讽刺,也确实有那么一点,不过,高子轩更相信太子这是在挑拨离间,什么叫做本朝第一人?皇上才是本朝第一人,在他面前,有哪个敢称第一?

再者说了,便是第二,高子轩也算不上的,他是亲王不错,可上面除了皇上还有太子啊,另外,还有一位亲兄长三王爷,太子这话,不是挑的让父皇对他不满意,更是挑的三王爷和他兄弟离心。

高子轩似笑非笑看着太子:“太子哥哥这叫什么话,可让弟弟愧不敢当了,什么本朝第一人?弟弟也不过是福大命大,没有死在外边,又误打误撞的立了功劳而已,要说起来,最该恭喜的还得是太子哥哥,到底,以后这大昭江山是要哥哥继承的,北狄国破,太子哥以后怕是会少许多麻烦,您说这话是也不是?”

这么含笑说出刺心的话,太子听的脸上一阵白一阵青的。

现在满朝哪个看不出来,太子已经失了圣心,离废掉也差不离了,高子轩明打明的说出太子继位的话,还是当着看起来越发健壮的天辰帝的面说的,这位才封的荣亲王心里若是没有打算,鬼都不信。

“哈哈…”

太子也算是镇定,少倾之后一拍高子轩的肩膀:“小九说的哪里话,这大昭江山以后还得咱们兄弟齐心协力治理,父皇这么些年励经图治,给后辈留下安稳江山,咱们最该感激的还得是父皇。”

总算是把场子圆了过来,太子在天辰帝黑着脸的低气压之下,也有些喘不过气来,虽然现在是春天,天气还有些寒意,可他身上已经带了汗,尤其是后背,几乎汗湿。

天辰帝冷笑一声:“好了,太子,你求见朕有什么要事?”

太子躬身陪笑:“是这样的,外边百姓夹道欢迎,咱们大昭又得了这样的胜利,父皇威信一定更加高涨,儿子过来问一问,父皇要不要在百姓面前露个面,也让百姓得仰天颜,到时候,怕百姓感激,更加忠心为国,官员们也会更忠于王事。”

这话也有几分道理,天辰帝沉吟着。

高子轩退到一边不说话,这个时候可同不得他出头,说好了,他也没什么功劳,一个不好,可都是他的错了。

过了好一会儿,就在太子认为这事情怕要黄的时候,天辰帝一拍案桌定了下来:“成,朕就见见百姓们。”

太子高兴道:“这是该的,父皇治理国家之事,有了这份灭国之功,再加上这些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父皇,不是儿子说,您也该当酬谢一下天地,以儿子的意思,过上些时日该去泰山封禅,以敬天地。”

太子恭维的话让天辰帝心情好上许多,摆摆手:“朕心里有数,你且下去吧。”

“是”太子笑着下去,高子轩躬身:“父皇,儿子也告退了。”

下了御撵,高子轩才要上马,却觉得这事情有古怪,太子和天辰帝关系已经很僵了,父子亲情几近没有,今天又是对于高子轩来说荣宠万分的日子,按理说,太子该气愤难当或者尽量找磋的,怎么竟然那么高兴,摆出一副为君着想的样子?

还有,太子的提议有点不可靠啊

高子轩摸着下巴想,路上这么多人,若是天辰帝露了面,指不定哪里藏着北狄的亡命之徒,或者反叛朝庭的力量,到时候,只几支箭射过来…

他越想越是心惊,要真是那样,天辰帝怕是躲过可躲,要是他出了事情,太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他可以迅速继位,稳定朝政,另外顶着为君父报仇的名义而大肆捕杀异已。

这太子的计策当真是好毒啊,连以后的事情也考虑到了,可真是…

高子轩并没有觉得他把太子想的太差劲了,而是觉得,他就是这么想,也已经算是把太子想的太好了些,太子的心思,高子轩可是明白几分的,他是恨不得天辰帝早死让他上位,要说他今日的提议有问题,那是极有可能的。

这么想着,高子轩也安心不下来,转身朝御撵奔过去,却发现,此时,天辰帝已经让人把御撵周围的帐幔撤去,露出真颜来。

见天辰帝一脸笑容的朝跪拜的百姓招手,高子轩吓出一身的冷汗来。

他紧走几步,又点了几位心腹士兵护驾,只盼着是他多想了,太子没有那么阴毒,不会有射杀君父的想法。

高子轩一路走,一路集中精神,就怕有个意外。

月婵也瞧着,紧张的捏着拳头,心说这是谁出的损主意,这不是等于把皇上置在火上烤吗,皇上怎么会同意?他难道糊涂了,还是…

月婵越想心里越是紧张难受,又看到高子轩一副集中精神的样子,也知晓高子轩必定想以这点,便密切关注,不只要关注皇上,也要关注高子轩。

要是天辰帝这个时候倒下了,太子名正言顺,极有可能会继承皇位,以太子的性子,继位之后第一个拿来开刀的,可就是他们荣亲王府了,月婵不想自家的夫君孩子有损,不想失掉现在安稳生活,更不想高子轩有什么万一,自然是绝对不会允许天辰帝倒下的。

而高子轩,月婵看他,心里很是复杂,原以为能和他举案齐眉过一生,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便是月婵的最高理想了,却是没想到,越是相处,那人越是一点一滴进入她的心里,融入骨血里,到如今,硬是割舍不下。

虽然不太明白对高子轩到底是怎样的感情,可月婵知晓,这一生是舍不下这个人了,不管是喜欢甚至于爱,或者亲情,她都会与这个人同甘共苦,相敬相爱相守,自然,是不可能眼睁睁看他出一点意外的。

就在这两个人同时猜测的时候,人群中发出一声惊呼,同时,就看到一支箭以凌厉之势射出,直朝天辰帝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