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要不断储存药物,改头换面以运出京城,备不时之需。

还要指挥唐太医带着一群医童和医徒们,秘密制造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药……青霉素。

青霉菌除了让植物发霉以外,它释放出的青霉素能瓦解细胞壁中的肽聚糖,让细胞涨破然后死亡,所以对于细菌感染非常有效果。

而在战场上大多数是外伤,如果有了大量的青霉素,就将大大减少战斗减员!

其实,早有野路子的民医用潮湿的谷物制品加上蜘蛛丝擦拭伤口,只是这些野医被人看不起,更不会被主流医疗所认可和承认。

当然那也是不尽科学的,但却提供了医学发展的新思路。

作为从现代穿越而来的人,赵平安当然知道怎么制造和提炼青霉素,但那需要很先进的仪器,在古代大江国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

人工制造和提取?像某日剧中表现的那样,提取稳定菌株的比率会非常低,想要提纯更是难上加难。就算弄出来了,那一点点东西哪里够用?

她不是救一个人,是要改变整个战场的走势。

所以赵平安一直试图用空间传递,尽量多的储存。

但这些和一场战争相比,也无异于杯水车薪。何况,她还要说明这无超时代的东西是怎么来的,不然就真成妖孽,就算是救人无数也活不成了。

之前的天花,她已经有过一次异常行为了,肯定有人怀疑到现在,会盯着她,抓她把柄。

她不圣母,虽想救人,但也得保住自己。就算她有师父在身边当借口吧,也得有个好的解释才行。

还有,那个情绪不稳定的穆耀,最的都不见人影的花三郎……

本来她一筹莫展来着,哪成想,她找出的勉强可行的法子还是因为花三郎那家伙一次无意中的行为。

数月前穆耀上街归来,不知去搞什么阴谋诡计,却硬说自己给她买好吃的去了。

他买的东西全是普通的玩意儿,贵而无当,看起来漫不经心。但是,其中有个很稀罕的甜瓜,可惜还摔破了。

即便如此,三大宫女和底下的小丫鬟也没舍得吃。因为在当时,那可是难得的水果。可赵平安忙起来忘记这茬,导致那没人碰的甜瓜发霉了。

看到绯儿嫌弃的要丢掉甜瓜,看到瓜上面肉眼可见的蓝绿色青霉菌落,赵平安几乎欣喜若狂,当时把三大宫女吓了一跳,还以为她们家公主受了什么刺激了。

其实是这发霉的瓜提醒了赵平安她在现代大学学过的知识:在二战期间,各国都纷纷研究量产青霉素这件事,确实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比如,霉菌样本的最佳提供者就是甜瓜,或者称为蜜瓜,它能大量分泌产黄青霉。

…………66有话要说…………

中秋佳节,祝大家中秋快乐,月圆人圆,幸福甜蜜又美满。

☆、285 坑他没商量

穆耀绝对想不到,他很随意一个举动启发了赵平安。

她记起读书时的很多原始知识,比如用液体培养以及最初的大型深槽玉米浆液培养。尽管大江国还没有玉米,却可以找到替代物。然后再用某些方法将青霉素制成粉末,就能配出相对纯净的注射液。

这当然比不得现代的药物更纯,更有效,但真的已经是跨时代的贡献了。

其实,技术性的问题虽然很难,但要解决它也是有迹可循的。

赵平安的难题在于:她的公主府虽然经过数月的洗炼,已经不再是原来那千疮百孔的筛子般,有点风吹草动的,整个东京城的人都能立即知道,但是终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没有奸细。何况,外头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呢。

在府里做些什么还好说,可她即要偷偷摸摸离开,安排了科科冒充她,还要仰仗师父的神奇障眼法掩护,又要秘密做很多药品,再把密库中储存的现代药物改头换面再运走,很难避人耳目的。

幸好她进宫那天无意中在街上看到叶家的原大奶奶包氏荆钗布裙的在街市买东西,立即就有了主意。

她派人捎信给包氏,要见她表亲楼大掌柜一面。

那位长相俊俏,气质温文稳重,做事却干脆果决,拿得起,关键是舍得下,眼界很高的楼清扬,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刻。在共同抗疫期间,楼清扬的人品作为也令赵平安很欣赏。

天花大疫情之后,在楼清扬的主持下,楼家不仅全身而退,保住了包氏,连朝廷的赏赐也婉辞了。虽说损失了巨额钱财,但根本却在。而且一介商家却在朝斗中保全了自己还赢得了民间美名,实在是很高妙的手腕。

有心机和心计不怕,总比遇到猪队友要好,只要心不歪就成。

楼大掌柜就是这样的人,而叶良辰则相反。

包氏得了信儿,立即联络她这位了不得的表亲。

正巧,楼清扬有要事来到东京城,于是不到半天就清衫布衣的到公主府拜见,还带了些药材,似乎是探病来的。

为了不搞特殊化,让楼清扬被人盯上,赵平安照例是没有亲自接见,只派了口齿伶俐的敏夏去跟他说明情况。

基本意思就是:她需要借楼大掌柜的商路用用。

找工匠做大型深槽,寻找玉米的替代物,再做成浆液,还需要大量能守口如瓶的人工……

或者在不久的以后,青霉素提取和提纯的技术可以公开,但在近阶段,至少暂时是要绝对保密的。

首先,她需要大量事实病例支持她的药物和医疗方法,让人们信服。

第二,她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支持这场战争,不是她没有医者仁心或者残酷无情,但是在战事结束之前,她必须保证军中医疗的优势,这样才能为打赢大夏军出力。

第三,她师父被她要求,在为青霉素的出现寻找中医理论的支持,现在还不完善。

面对这些困难,她愈发觉得被各种势力盯梢的愤懑,简直好像捆上了手脚,根本不能放开手脚做事。

好在,她收拢了几个能人,比如杨计相在财力和物质上的暗中支持;比如负责京城治安的刘指挥时不时肃清公主府周边的秩序,把那些暗桩子赶走一时片刻的,为她争取一点点喘息之机;再比如她认识楼大掌柜并且共过事……

而楼清扬尽管没有面见到赵平安,却痛快的答应了她的要求。

他和杨计相、刘指挥是同类人,不轻易站队,很懂得明哲保身之道。但一旦做了决定就不回头,也不犹豫和怀疑,就算前面是南墙,也要先撞上去再说。

从这个角度上看,赵平安和穆远的骨子里也是这样的人,不会拖泥带水,有点光棍,怪道人家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呢。

至于说赵平安的第一个古代制药厂,就设置在她在城外的庄子中。

可巧不远处就是楼家的庄子,如此一来就更方便了。最大的好处是她自己从来也没去过那个庄子,旁的人就不会特别注意。她还把京城的暗线头子君易安排了去,以保证万无一失。

技术上有了难题,她就会找林芳菲。她这位闺蜜在现代就是大药商,没有谁比芳菲更懂得这一行了,尽管制药的方法实在是古老了些。

这边的公主府,青霉素的提取和提纯试验成功后,赵平安着人使计,引着贪酒好色的政事堂参政知事的陈左的儿子醉闹公主府,惊了大长公主。

于是,她为“调养身体”怒而出城,带着大批随从搬到城外的庄子上去。恰巧天气也热了,城外靠着山,还凉快些。

明明是她要借机闪人,顺道还拉了她一直看不顺眼的马屁精陈左下水,害陈左的儿子被杖责,他还被皇上申斥,被百姓唾骂,很是没脸来着。政事堂当然也被抹了黑,费海新官上任,很是焦头烂额了一番,也就没心情来麻烦赵平安了。

“像陈左这样尸位素餐,只会拍马屁,而且就是凭着拍马屁青云直上的人,早晚要把他一捋到底,清出大江国的朝堂。现在嘛,能踢他一脚就一脚,小本本记清楚了,将来贬了他也有理论基础。”赵平安对科科说。

最近她几乎日日与科科一处,同吃同睡,毕竟就算有障眼法,科科也是扮演她的,要熟悉她的行为模式啊,说话语气啊什么的。

科科的性情比较随意自然,你让她专门模仿,她是做不到的。但若潜移默化,那真是事半功倍。最近赵平安冷眼旁观,发现科科连口头语都被她带歪了,拥有了她的说话特色。主要是有些来自现代的话,在古代大江人看来有些古怪。

“嗯嗯,你放心,不就是给坏人挖坑吗?我也会挖,不过我不挖,小本本也记得仔细清楚了,你回来以后咱们一起挖。”科科咬了一口肉夹膜,认真地道,“师弟我很喜欢你行事的风格,于我们不拘一格的大道教而言,绝不伪善,对祸国殃民的人,坑他没商量。”

赵平安忍不住笑。

科科又问,“你出门在外,准备带着谁?”

☆、286 高富帅

赵平安早想过这个问题。

三大宫女,只带秋香一个就够了。因为秋香会武功,适合外出,却不擅长管理。

就目前来看,这场战争不是三五个月就能解决的,她长期在外的话,除了科科和师父留下,府内还必须有熟悉内务的人坐阵,所以绯儿和敏夏不可或缺。

她们从小跟着她,她的意思,她们很多时候根本不用猜就知道。她离开后敏夏对外,绯儿对内,公主府做为她的大后方就乱不了。

绯儿和敏夏本来不愿意接受如此安排,但当她们了解到“家”对她们公主有多么重要之后,就发誓一定要为公主守住这个根据地。

然后,她的近身侍卫阿英和阿鹏自然也是跟着的,再加上那从不露面的万管事给她精挑细选的八名暗卫,她觉得足够了。

还有阿布,神出鬼没,大部分情况下是隐形人的阿布……

“好像人员配备还不错,只是还差了点。”科科把羊肉夹膜吃完,拍了拍手上的残渣说道,“今天我催着师父上街体查民情……”

是你想逛街,逼着师父一起吧?赵平安心里吐槽。

只听科科继续道,“哪成想遇到那个有高有俊又有钱的。”

“高富帅。”赵平安用现代语言给她总结。

科科的头点得像小鸡啄米,“对,就是他,叫楼清扬那个人。”

“然后呢?”赵平安挑眉。

她深深怀疑,根本不是偶遇,是楼清扬故意制造机会。

那个男人看似云淡风轻,对什么事都不会焦虑似的,对什么人都不远不近却又让人如沐春风,其实心里极有准主意,要做的事,要说的话,没一件是无用功。

何况是能“遇”到她师父这么重大的事呢?

那样的心机和心智……

她只庆幸,楼大掌柜是人正心正眼正的人,否则将会多么可怕!

“你也知道师父的,做事由心,遇人由缘,没有眼缘的人,他基本不理会的。但师父却觉得楼大掌柜很有趣,居然跟他盘了半天的道,就在遇仙正店。”

哦,刘指挥心上人的店,有刘指挥派人盯着,说话倒是很安全。

楼清扬连选地方都这么精准,真是聪明得过分。

“他们说了什么?”她问。

科科一脸茫然,而后又点点头,“当时我没太注意,回来时师父倒是跟我细细提过。”

“楼大掌柜是不是叫了一大桌子菜?”赵平安想笑。

必然的,科科的注意力在食物上。古代的女孩子这么爱吃,科科是第一个。看科科师兄吃饭,连她都会觉得一切不值得,唯美食不可辜负。

科科有点不好意思的点头,又道,“高富帅很大方,还包了雅间,不吃就浪费了呀,所以害我忙得很。后来师父才对我讲,楼大掌柜当时告诉师父,他最近要去西北一趟。是几个大药商心念前线将士,自主自发的捐的药材,得了朝廷的允许,派他亲自押送。虽说咱们大江国内安定,这又是前线的救命药,应该没有匪徒胆敢劫掠,但为防万一,还是请了最好的镖行。那镖行的东家其实就是楼家,所以都是自己人,一路行来更是安全。”

赵平安又挑眉。

楼清扬这是看出她的目的了呀。

说来也可以理解,他那么聪明的一个人,这些日子为了青霉素的实验和量产,一直忙前忙后,与她接触颇多。如此一来,她必然会露出一点点蛛丝马迹。这样被猜出真实目的虽然厉害,却也不是不能。

楼清扬故意找上师父,说了这一番着三不着俩,看似闲聊的话,实际上邀请她同行的意思也很明显了。

但这是好意,还是另有深意?是要攀上她,还是要再利用这场战场为楼家谋取利益?

这就值得商榷了。

“师父的意思是什么?”沉吟片刻,她又问。

“师父嘴上不说,其实是很疼徒弟的人。”科科正了正颜色,随后又似乎又有点想笑又忍笑地道,“你这回要去边境,什么卜封,观星,什么六爻,梅花易数,他偷偷摸摸全算了一遍。我做他亲徒弟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他这么不淡定呢。”

“结论如何?”赵平安也是好奇。

“得出的结论是吉中有凶,凶中有吉,吉凶掺半,是变局的变局。而所谓变局变数,就是不确定,所以他很不放心你呢。我觉得,师父也是看出了高富帅找上门的意思才聊了这么久的。”科科继续道,“师父和我说,其实是借着我的嘴告诉你,楼大掌柜这人是可信的。虽然入了尘世,染了铜臭气,却保有赤子之心。楼清扬眼里,不只有利,还有义。不过他也重视家族利益,这对你来说是利,也是弊。”

赵平安秒懂。

重视家族利益,相当于是弱点和把柄。

这把柄若没有被人抓住,以楼清扬的心性和品性,必然是她的助力。

这把柄若被人抓住,就端的看抓住把柄的人是谁。

是她的敌人,她死。

是她,自然就没有关系了。

但赵平安心里权衡了下,却摇了摇头道,“师父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决定跟楼家的车队走,这是更好的安排。一来师父能放心,二来于我而言,行动更方便。泯然于众人,总比我自己东跑西颠的那么惹人眼。”

中隐隐于市,大约是同样道理。

“只是这样一来,至少我还要带上阿米,毕竟出门在外,不露真容就不露出。阿米的易容术天下无双,得带着。”赵平安继续道,“宫里……再安排进一个人和阿豆搭档就好了。”

科科点点头,深以为然,但忍不住又问,“那你对楼家,到底有没有什么安排?”

“不安排。”赵平安断然道。

科科惊讶的瞪大眼睛,但很快就收回那意外的表情。

师父说得没错,她这个师弟虽然是个女子,却有着男子都缺乏的果断和勇气,敢于承担和面对危险。

这样的人,也会有大机遇的。

她的重生,她那令人费解,不属于这个尘世的前世,也就可以解释了。

…………66有话要说…………

要上战场喽。

☆、287 翠花

其实,赵平安不对楼家先下手为强,并不是她就这么信任楼清扬,更不是盲目乐观或者鲁莽,却是因为她已经想得退透。

对多智近乎妖的楼清扬来说,不可能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把柄,更不会让人这么轻易就抓到。不然,楼家这种没有多少官家背景的商户,怎么可能不但屹立不倒,还在他手中发扬光大了呢?

若她此时下手,看似精明,实则愚蠢。

她动了手,楼清扬怎么会没有觉察?谁能说,楼清扬这么主动,不是试探她的品格以借机寻找要投效的人呢?

毕竟楼家再富,如果朝中无人也是浮财。这道理,是人都懂。

用威胁来用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忠诚的,只能得到因为投鼠忌器或者恐惧而形成的暂时顺服,但凡有机会就会遭到背叛。

所以,她宁愿赌一赌。

曹操有句话说得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道理谁都懂,要想做到却需要气量了。

所以她想明白了,楼清杨这个人,得之,她幸。不得,有了承担后果的心理准备就好。

“真的不担心楼家吗?”科科终究忍不住,小声问。

赵平安笑得豁达,“我知道有危险,但我就算坐在家里,外面摆上军队保护,自己小心翼翼,还有祸从天降一说呢。该死留不住,想太多多累啊。谨慎小心和畏缩不前,只有一线之隔哪。”

“好,不愧我道家弟子。”科科豪气地拍拍赵平安的肩膀,“你走你的,京城交给我!”

于是在安排后一切后,赵平安易容成一个傻大黑粗的乡下姑娘翠花,带着她的小姐妹阿英、阿鹏和阿米,跟着大江国几大药商捐赠的药材队伍,离开了东京城。

她所携带的大批珍贵西药,都巧妙的混搭在药材车之间,好几大车化整为零,尽管车队庞大了些,临时加货也是常情,根本没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