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真心的。”赵平安见穆耀停下吃东西的动作,就欠身推了推他的手,把那只煎角子向他唇边推了推。

“通过这次的事,其实我发现你也不是只会胡闹,更不是个冷心冷情的人。”她说。

“因为我来救你?”穆耀把煎角子放进嘴里,慢慢咀嚼,问着。

赵平安微微一笑,“你来救我,我心里是很感激你的。但是从你刚才说的话我判断,你并不知道我出了京,所以并不是追随于我。那么,你什么时候来的西北呢?你来,又是想要做什么?”

穆耀再度怔了怔,胡乱几口把煎角子吞掉,“我向来随心所欲,想来就来呗,并没有为什么,也没有特别想做的事。兴之所致而已,边境有兵事,好大一场热闹呢。”

“是为了你二哥对不对?”赵平安不接话茬,反而直接点破。

穆耀蓦然闭了嘴,转而与赵平安眼神相对。他本想不退缩的,却不知为什么却眨了眨眼。

“唉,眼睛有点干。”他试图转移话题。

可赵平安仍不理会,自顾自地轻声道,“穆远在这儿,苏美华在这儿,我来了后,发现你也在这儿。这不可笑吗?从小圈子来说,几乎是把东京城的情况照搬过来了。鉴于你要破坏我和你二哥关系的贼心不死,苏美华这回又这么有耐心,甚至是比穆远还早到此地,只能证明那个臭不要脸的女人是你给指的明路。”

“你这是指责我?”穆耀挑眉。

他的习惯是:既然被揭穿,就绝对不否认,除非真的没做过,那是杀了他也不会认的。

“我明明在夸你。”赵平安拍了拍穆耀放在桌子上的手背,就像对小皇帝九哥儿似的。

“据我想,你必定是安排了苏美华来,是让她爬床也好,死缠烂打也罢,一定要让你那因为战争而情绪紧张的二哥犯点错误,然后将错就错,成就穆苏两家的联姻。”赵平安继续道出穆耀的打算,“你知道我的,绝对不可能与人共侍一夫。那样,我和穆远的姻缘线就彻底断了。可你又怕苏美华坏事,影响穆远在战场上的注意力,导致他打败仗,甚至是有个三长两短。于是你就偷偷潜伏下来,打算随时帮个手。若非金十八那个搅屎棍出现,异想天开的要劫个会给人开肠破腑的大夫回大夏,误打误撞地把我抓了当人质,你还是不会出现的。”

“你想说明什么?”穆耀沉默半晌后,轻吁了一口气道。

姑娘家太聪明有什么好?让男人家尴尬有什么好?平安推测得都对,他就算是做过就认的性子,这时候却忽然不想直承其事了,所以只能反问。

“我刚才说了,我终于发现你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这样的你,反倒让我有几分喜欢了呢。”赵平安很认真地说,“因为,你跑来,是担心自家二哥的安危。穆耀,花三,你并不是你自己表现出的那般恶劣的人。你的心是软的,血是热的,只是你故意摆出纨绔的性子来掩盖。就像,你喜欢装成温润才子的外表来蒙骗世人是一样的。我倒好奇了,你披着好几张不同的外皮,到底要骗的是谁呢?”

“骗自己呀。”穆耀冲口而出。

随后闭上眼睛,用力而缓慢的呼吸,仿佛要压抑胸中奔腾的真话。

可惜,有点徒劳。

“赵平安,我来救你的命,是舍出自己的命,舍出自己的尊严的。你就不能说点让我爱听的话,让我感觉到一丁点的幸福吗?”他有点恼火,“你一定要让我郁闷吗?认识你,喜欢你,到底是什么冤孽事?我多希望让你对我有点好感你知道吗?好不容易!好不容易你觉得我还不错,居然是因为我那二哥,我的情敌?因为我担心他,所以你稍微喜欢了一点我?”

“我明明不是那个意思,你何必曲解呢?”赵平安没想到穆耀偏激至此。

她真的是以为穆耀对穆远像对仇人一样,哪有什么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结果,蓦然发现他内心中其实是有兄弟爱的。而且感情说不定还很深,因为他一方面要打倒比自己强的兄长,兄长有的东西他就一定要抢过来,另一方面又担心兄长会受到伤害,甚至离开这个世界。

前世穆远被凌迟处死的时候,穆耀已经死了。他没有看见自己二哥的下场,但既然他是重生的,只怕也从旁观者的角度目睹了那一惨事。

这些,对他是没有触动的吗?他不心痛吗?

现在他身上这种如此别别扭扭,又带着血浓于水的天然情感,其实令她觉得很可爱。也因此上,对他的态度和感觉有所改观。

“你讨厌我也好,喜欢我也罢,我都不希望是因为我二哥。我,只是我。”穆耀蓦然转头,目光灼灼的瞪着赵平安,“赵平安,你有没有良心,为了你,我什么事都做了。上一辈子这样,这辈子还这样。”

“那你有没有想过,上辈子你们穆家结局凄凉,就是因为你和穆远兄弟之间,从不肯坦诚相待呢?”提起前世,赵平安努力保持冷静。

事实上,她一直试图化解。因此见到眼前的机会,自然不肯放过。

“既然上天让我们重生,就一定有其意义。你就没想过,换一种方式来活着?你就没想过,至少你和穆远之间是可以和睦相处的?是因为我赵平安才让你们兄弟反目吗?哈,这个锅我可不背,我也不想成为你们兄弟间较量的筹码。”

“你并不是。”穆耀忽然感觉胸中被一股情绪塞得满满的,不吐不快,“我们穆家那位厉害的家主,我们的亲爹才是!”

“争宠?”

兄弟之间,倘若各方面都差不多,又都是人中龙凤,却遇到父母偏心的,往往会形成竞争关系。若在皇家,那真是血雨腥风要人命的。

…………66有话要说…………

会解开一点穆家之谜

☆、366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亲兄弟,却不死不休。

上一世,她是亲身经历过的,觉得那简直是天底下最大的惨事。

“宠?呸!”穆耀却啐了口,“我巴不得我那位了不得的爹快去死,免得他争权夺利,祸害国家。又私欲膨胀,祸害穆家。”

“咳,别这样说……”就算赵平安也觉得穆定之十分烦人,而且社会危害极大,也不能当着人家亲生儿子的面进行诅咒是不?

“你不懂,你不懂的。”穆耀摇摇头,“还是你真的以为,我大娘和大哥的死,真的像我二哥认为的那样,是因为大夏入侵吗?我娘的死,只是因为重病吗?”

“你说什么?”赵平安吓了一大跳。

穆耀冷笑,“大江现在有番军,大夏从前也有汉军的。不同的是,番军是以边民和不隶属于大夏大江任何一国的小部落组成的,汉军却是两国交界处的地方豪强,以及实力强大又富庶的豪族。我外家花氏,祖上就是这样的豪强之首。在大江立国之始受到当地官员迫害和压榨,不得已选了在大夏国土安身。你也懂的,有钱有人却无权无势是很危险的,倒不如穷困潦倒,没有利用价值。所以为了保住家族平安,花氏祖上受召,被编入大夏汉军。”

大江国对于每个官员的升迁,自然都是要严格审核的,特别是对武将。毕竟赵氏天下以马上得,而且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对武将就特别提防忌惮。所以穆定之的继妻是原大夏的汉军首领花氏之女,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不过穆定之军功甚大,不让他升官发财实在说不过去。再者,从前还有人以此事攻讦过穆定之,但后来慢慢的没人提起了,也不知道穆定之用了什么办法,终归是很有手段的。

赵平安自然也知道这件事,不过因为没太关注过,就不了解细节。只知道花氏家族,也可以说大夏的大半汉军忽然有一天被穆定之招安,反出大夏。作为回报,穆定之娶了花氏的独生女儿为平妻。那可是轰动两国的大事,相当于折损了大夏的重要军事力量。

为此,穆定之加官进爵。

也因为此事,为两国争取了数年的和平时期。

毕竟汉军是大夏国边界不可或缺兵源,还掌握着大量的军需财物。大夏要报复,大夏要侵略,也得重新布局兵势,那都是需要很多很多时间、精力和财力的。

多年后,大夏终于重整旗鼓,看似毫无动静,却突然全面入侵大江国。加之大江国内忧外患,穆定之和几员重要武将都不在边境镇守,导致了西北全线失守,死伤百姓无数,大夏人几乎攻到东京城,让大江面临几近亡国的险恶局面。

当然,随后穆家、田家和刘家的主将都立即被派回去迎战。此时大夏人也抢掠饱了,无心恋战,大江这才惨胜,收复失地。

此一役,令穆远失去了母亲和兄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大江更是伤了元气的。

但做为首功之臣,穆定之,太皇太后的娘家,还有刘家都积累了更大的军功。当时穆定之功劳最大,因为妻儿的事,牺牲也最大,因此得到最大的好处。田家次之,倒是刘家因为属于后方支援,刘氏家族又奉行韬光养晦的方针,不显山不露水的。

但当时皇兄不能整饬朝纲,继续任由文臣压制武将,也是因为赏无可赏,封无可封,在这种情势下不得已而为之。

说起来皇兄空有报负却生不逢时,可如今听穆耀的话头,难道其中另有隐情吗?

带着这丝疑惑,赵平安沉默着,听由穆耀继续道,“可是我那外祖,始终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大江人,不愿意屈服于异族,只觉得大夏人粗鄙,向往大江的人文风华。我猜,大夏会应该说那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吧。偏偏,我娘不知被什么迷了眼,一次无意中见到我父亲,就一心一意要嫁给他。”

“其实穆侯爷,我是说你爹,年轻时应该长得还是蛮好看的。”赵平安插了句嘴。

这话有点无厘头,但听闻花氏嫁与穆定之时只有十五岁。那么年轻的姑娘能有多懂事明理的呢?何况还是被花氏老爷子娇宠长大的,很容易被男人的外表迷惑。

反观穆定之呢,身材高大,面目英挺,如今一把年纪了,面容有些凶相。但年轻时,必定也是俊美非常,气质铁血的。不然以花氏的美貌之名,还有身家之丰厚,嫁给大夏某贵族为正妻都绰绰有余,何苦给人做平妻?说着好听,不过比妾好一点有限罢了。

再看穆远和穆耀就知道了,就算有长相肖母的地方,但穆定之的基因也是非常好的,才生出这样两个一文一武的大帅哥来。

细说起来,穆耀的娘算是小三上位。当时娶的是平妻,就已经够委屈穆远的娘李氏夫人的了,后来城破人亡,就直接补了续妻。可惜命也不算好,正位后不久就死了,留下两个同父异母的没娘的孩儿。

结果一个差点自闭抑郁,长大后为人过刚。另一个,则变成了善于伪装的乖戾性子。

这就是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再推测一下,穆耀如今如此愤愤不平,当年穆定之娶花氏女的心未必有多真诚,十之八九是大夏汉军被招安的附属品。而家宅内部的那些龌龊阴暗事,外人又如何得知呢?何况还有穆耀说得那番恐怖的话,似乎穆定之克妻之名不是天意,而是人为。

“你们女人就是肤浅,总是被男人的外貌所迷。”穆耀鄙视地道。

他是觉得亲娘如此,后来追在他身边的女人又是如此,这才有这样的说法。毕竟,大约除了赵平安,没人女子了解过他的本性吧?迷恋他,确实是因为外表和所谓才华。

就连赵平安,在重生之前也是四处追着他跑的。尽管并没有那么喜欢,就像凑热闹追星的从众心理似的,但确实也这样没品过呀。

☆、367 狗血满分

只是穆耀这样地图炮攻击,赵平安不能不反驳了。

“就好像你们男人会直接喜欢内心善良正派的丑女似的。”她哼了声,“不也是喜欢美丽的女子,后来渐渐了解长相普通的姑娘有多么好,这才转了心意吗?这有什么错?有道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听过吗?这世上可能有人不爱钱,不爱权势,却没有人不爱美。干脆今天本宫就教你个乖:你的外貌决定了我是否有兴趣了解你的内心,你的内心决定了我是否一票否决你的外貌,没毛病!”

她用这句现代有名的话来还击,想了想又着补了一句,“我就喜欢你二哥的长相,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后,不但没否定他,还愿意与他生死相许。”

穆耀噎住,额头上的青筋都蹦出来了。

但这时外头有脚步声传来,就算只是巡逻路过的,他也迅速入戏,站起来,摆出一幅垂头垂目的受气小媳妇样,十分的公私分明。

等那人离开,才又道,“那请问,你为什么不去了解一个我的内心呢?”

“这不正要了解吗?”赵平安看看外头的天色,知道现在什么也做不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借机聊聊心理话。到底很多话是很多人宁愿埋在心里,永远也不打算说出来了。

此情此景,正好。

然而接下来,她却听到了一个狗血满分却又顺理成章的故事。

穆定之的元配夫人李氏是大家闺秀,士家之女,十分文雅高贵。年轻时,她与穆定之的感情很好,算是琴瑟和鸣。穆定之身边别说妾室,就连通房都没有一个。只是当李氏夫人肚子里怀着第二个孩子,也就是未来的穆大将军的时候,他带队去边境巡逻,救下了偷跑出来玩,结果遇到马贼的花氏,也就是花三郎的亲娘。

英雄救美,本是十分烂俗的剧情了,可事实就是这样发生了。

花氏当年正值豆蔻年华,又素有美貌之名,大夏的王公贵族不知有多少前来求亲。只因为身在汉军之中,身份所限,王子们不能娶为正妻,不然早就能成为王妃了。据说当今的大夏君金耀,当年就十分痴迷花氏的美色。

而花氏本被父亲捧在手心娇宠着,哪怕对方的地位再高贵,也绝不会与人为妾。但她就是对穆定之一见倾心,非君莫嫁,和父亲寻死觅活。

偏此时花老爹得知,那群所谓的马贼,很有可能是大夏军中某些权势人物,吩咐人假扮的。虽说没有确凿的证据,却也算十之八九。花老爹本就心向大江,这情报更成为了他反出大夏的原因之一。毕竟,没有一个对女儿如珠如宝的父亲会忍受这种侮辱。而且花氏若继续仍留在大夏,就算嫁了人,难保哪天不被大夏的王公贵族想办法抢了去。

在各种情势的角力之下,花老爹不由得做了决定。但是,他仍然不能允许自家的女儿做小,于是暗中联络了穆定之,以大夏汉军的归顺为筹码,以大夏军中的绝顶机密为陪嫁,要求穆定之休了李氏,娶自己的女儿为正妻。

花氏虽美貌无双,但不得不说,那时的穆定之除了惊艳之外,还真的没有其他想法。他这一生,于女色上始终是克制的,唯有权欲野心支配着他的一切行动。而花老爹此时提出的条件,正是他通向权势之路的垫脚石。

穆家虽世代行武,镇守边界,但因为大江的政治制度,武将们并不能长年驻守一地,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势力。而那时穆家势微,比不得武将世家刘氏,更比不得有太后坐镇后宫的田家。这些对于野心勃勃,不甘居人后的穆定之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偏偏武将的升迁极难,机会握在文臣手中,除非立下很大的军功,让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那种才有可能。

撬大夏军的墙角,绝对算不能忽视的情况之一。

面对这样的诱惑,穆定之怎么能拒绝?

但,他好歹也是有底限的,那就是绝对不能休妻,只能娶花氏为平妻。

他与花老爹的秘密谈判经历了多个回合,终于达成协议。

这边花氏欢天喜地的备嫁,花老爹则秘密筹谋反出大夏国事宜。那边,穆定之一方面安排人接应,还要找了刀笔书吏提前预写好吹捧和宣扬的文书,呈上朝廷,也与民间宣扬。他还要和李氏说清楚,这是为了国家,为了穆家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贪恋美色。

说起来讽刺的是,整件事说得他好像有多委屈,简直算是为国捐躯了似的。

李氏自然伤心无比。

近莫若夫妻,穆定之心里的小九九,她比什么人都明白。

但她自小就是被当成大家闺秀培养的,总是会选择委屈自己,成全大义,成全自己的丈夫和家族。穆定之还发誓今生只爱李氏一人,李氏只能点头,还强忍酸楚,帮他操办婚事。

但是男人的这种誓言,是能轻易相信的吗?

娶了花氏之后,穆定之开始时,确实是十分冷淡的,仅维持着夫妻之礼而已。但花氏不仅是美貌,而且十分有才华和情趣,对穆定之又十分真心。时间久了,穆定之渐渐对对花氏上了心,后来就有了穆耀,他的第三个儿子。

穆耀生下来时就粉雕玉琢的,十分惹人怜爱,穆定之极其喜欢,取名为耀,是希望他拥有光明而祥和的一生。

照赵平安的现代式理解,婴幼儿期的穆耀,应该就是那种看一眼就血槽瞬空的那种萌宝宝。而人们对于可爱的人或者物总是多几分关注,加上李氏生下穆远之后就情绪低落,赵平安觉得十之八九是产后抑郁症,所有人心里的天平就开始倾斜。花氏那房愈发热闹,李氏这边则渐渐冷落。

这些事情,年纪还特别小的穆远没有感觉,他的哥哥,也就是穆定之的长子却是看在眼里的,也十分心疼母亲。只是穆大郎所受的也是正统的教育,孝字大过天,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更不能说长辈的不是。

…………66有话要说…………

今天真不怪我了,死活登录不上,说我的账号被禁止登录。

试了很久,都要放弃了,现在终于成功了!

明天的更新,时间正常且固定了。

☆、368 好可怜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花氏盛宠。

好在她是个好良心的女子,对李氏始终尊重有加,名为平妻,却谨守着妾室对正室的礼仪规矩,加上自己的嫁妆又格外的丰厚,并不曾祸乱家宅。

所以说穆定之的女人缘,妻妾福那是相当好的。

两个妻子一个是结发之妻,大方明理,隐忍内敛。另一个美艳温柔,知情识趣,让他真真是享了几年齐人之福。至于女人们的心里有什么化不开的结,却不是他考虑的了。加上因为召安汉军的事得了朝廷的极大褒奖,加官进爵,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这一切的一切,看似花团锦簇,却暗藏危机,最终由于大夏报复性的大举攻江而终止。

那时因朝内出了奸佞,穆定之,田氏的兄长和刘指挥的叔父,这三位镇守大江国界三方的武将都奉了朝廷的金牌令,回京述职,其实是亲自解释一些有鼻子有眼的诬陷。

穆定之本应该带着正妻回京的,顺道让李氏回趟多年未回的娘家,见见亲人,解解思乡思亲之苦。但那时他十分迷恋花氏,舍不得离开花氏太久,就决然带着花氏进京,留下三个儿子和李氏在家。

那时西南还算平静,东北动静不大,就西北地带发生了危及国运的战争。

对此事,有时候赵平安甚至觉得,当年大江朝廷内乱,最终导致外患,恐怕是大夏奸细的手笔。就连皇兄对此也是有怀疑的,可惜还没等到机会调查,当年主事的枢密使,也是力主调回镇边武将的文臣袁赓,于五年后莫名暴毙在一名女*妓的床上,成为朝廷丑闻,严防死守才没让留言传于民间。至于其他相关事等,那真是死无对证了。

后来发生的事,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了。

穆定之被急调回西北,率军赶走了侵略者,自己却算家破人亡,博得了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的一致同情和感激,从此更是平步青云。

“他带着心爱的女人进京,就算那是我亲娘,可我也得说,他确实抛下了妻儿。我大娘贤惠温柔,从不曾苛待我于我,是个好人。特别是在边城被攻破的时候,大娘更是为了护着我们三兄弟,险遭凌辱。”穆耀语气沉痛地道,“虽是险遭,可她本就因为我爹的无情无义而被伤得心如死灰,再加上此事的催发,居然在我爹回来后,她安排好我们三兄弟,一时想不开,竟悄悄服毒自尽了。”

赵平安倒抽一口凉气。

这得是多么伤心绝望,多么羞对儿女,才会舍弃一切,奔赴死亡?李氏连面对敌军,拼死保护儿子的力气都有,却没有力气活下去啊。

只听穆耀接着道,“当时大哥为守家门被打晕了,大娘则被一个大夏军将领拖进花园深处,是那时年纪尚小的二哥拿着刀追了过去,趁着那人意图不轨,在背后砍死了他。那是二哥第一次杀人,我到今天还记得他的表情模样:满脸是血,眼神愤怒,好像恨不得能咬死敌人,可是身子却一直在发抖。后来大娘拖着我们兄弟躲进暗室,二哥始终挡在前头,又亲眼目睹了大夏人屠杀府内众人的整个过程。”

天哪。

赵平安的心揪紧了。

穆远当时才几岁大,到底经历了什么啊。所以他后来才有了自闭倾向,幸好穆定之把他带到了东京城里的皇宫,误打误撞的让她解了上天加诸于他身的魔咒。即便后来他熬过了那一劫,但那场血腥的变故还是影响了他的性格。

他虽坚毅,却习惯凡事闷在心里。因为生命之脆弱,他品尝得太透彻,所以才太害怕失去,从不敢主动争取以得到。

想起来,穆远好可怜。

穆耀也,好可怜。

怪不得都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在那样的极端情况下,成年人都无法承受,何况孩子呢?

“我大哥,我那温柔和气,向来疼爱弟弟们的大哥……”穆耀沉浸在回忆中,面露痛苦之色,“本来幸免于难,可是他知道自己母亲的死是父亲造成,偏偏骨子里记着子不言父之过,羞愤之下,当着我爹的面,横剑自吻,追随母亲而去。这一次,我二哥不在,我却是就在附近。”

他连着深吸了几口气,“我第一次知道人的血,是热的。喷到皮肤上,简直烫到能灼伤人。我大哥的血就这么溅了我一脸,我甚至都没哭,因为我觉得那一切都不是真的,肯定不是真的。那是个噩梦,早晚会醒过来的。”

下意识的,他摸摸脸,好像要擦掉那看不见也不存在的血迹。

“我大哥说:父亲离弃母亲,我却不能。母亲那么柔弱善良,若在地狱遇到恶鬼,谁来帮她?所以我去!我去陪着母亲。这下子,爹可以再没有负担了。我再也不用看着爹违背誓言,却活得自由了。”穆耀模仿着当时穆大郎的语气,令赵平安有如身临其境。

穆大郎的个性太过刚烈,又太过迂腐,所以才有这样的悲剧。

性格决定命运,原来半点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