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笑道:“怕是差不多了,孟公子一表人材,据说比他的兄长还要俊秀。”

自来一榜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唯有这探花郎有那么点儿讲究。因着当初探花郎这名字初起时,就是自进士中选年少俊秀者担当,以至到了如今,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皇帝也总喜欢选个比较年轻俊秀的来做探花。据说当年孟家大公子孟灿,本是能点状元的,皆因人生得太端正了,而殿试的第三名偏偏又长得比较欠缺,结果孟大公子就被点为了探花,原榜眼做了状元,原探花做了榜眼。

不过,皇帝虽然为了传统将孟大公子点为探花,但到底心里是知道孟大公子才学的,因此把公主指了给他,而没有给那位同样未婚的,由榜眼升上来的状元。

有了这一传统,孟家且已出过两位探花,孟烨又生得风流俊秀,只要殿试不失常,这探花大概也就是十拿九稳的了。

颜氏沉着脸道:“胡闹!春闱取士,是为朝廷国家,哪里是为风流佳话。岂能这般妄议朝政!”

郑氏知她是心里不痛快,并不反驳,只笑了一下。众人心里都明镜儿似的,虽然李氏竭力又说了些路上的见闻,到底也没能将颜氏的脸色转过来,只得各自回房。

颜氏一回了自己房中,便怒拍了一下桌子:“真是反了!不过就是与冷家那丫头熟识些,竟然拿着她来驳我!连波是她的表妹,便带着又有何妨!”

琥珀连忙低声道:“老太太低声些,被表姑娘听见又要伤心了。”

颜氏胸口起伏:“只可恨我没生个儿子!不然连波儿也不会没有舅舅撑腰。我苦命的孩儿…”

琥珀心里暗暗叹气。自打吴老太爷过世,颜氏这脾气也是越来越古怪,如今乔连波来了,又添了几分固执。本来冷家姑娘就是外人,只是因着跟周表姑娘自幼相识,才来往得密些。如今颜氏硬生生要把乔连波塞进去,若是平常应酬也就罢了,看周表姑娘也不是个小气的,既说了冷家姑娘不方便,想必是二人有什么私下里要说的话。如此,颜氏再要往她们身边塞人,于情于理都有些不合的。

只是这些话她也不敢说出来,横竖她是在松鹤堂当差,再过两年求颜氏放出去嫁人也就罢了,何必为了一个周绮年多话,反得罪了颜氏呢。想着,便只道:“想来是冷家姑娘性子有些古怪罢,听说大正月里的,反倒是跑到庵里住去了。表姑娘心思细,若贸然地过去,受了冷姑娘的气可如何是好?”

琥珀这般说了,颜氏登时想起乔连波去林家拜访之事,不由得也歇了方才的念头:“你说的是,冷家那姑娘也是一副冷脸,没的倒叫连波去受气。罢了罢了。”想了一想又道,“将我的匣子拿来。”

琥珀知道这又是要给乔连波首饰,便去抱了个大首饰匣子来,一面婉转地道:“奴婢看着大太太带回来那些二老太爷给表姑娘的首饰便不错。那根点翠蝴蝶钗表姑娘戴着正好。”说起来这些首饰都是颜氏的陪嫁,自是想给谁就给谁,但她孙女外孙女有好几个,虽则有个亲疏远近,面子上总也要过得去才行。

从前颜氏这些东西多是偏了吴知雯,但若给了她,也总会再给知霏一件,大面上总是不差的。只是打乔连波来了,见天的挑着略鲜亮的些首饰就往乔连波屋里送,下头这几个孙女儿反一件也得不着了。

依琥珀看,乔连波禀性柔弱,人也随和,并不是那等尖刻挑剔之人,只是爱哭了些。李氏是宽厚之人,吴家家风亦温和,并不似有些大户人家,姐妹们之间活似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似乔连波这般父母双亡投奔而来的,原该颇得怜爱才对,不见周家表姑娘么,如今就极得李氏欢心。可是乔连波如今――除了颜氏,与旁人尽都疏远了。这其中,颜氏实在难辞其咎。

不过琥珀自不会把这话说出来,只是略略地提了一句。颜氏却并不曾理会她的意思,只道:“那点翠钗子虽好,连波却没有相配的,我记得这里有一副珐琅掐丝的镯子,虽如今不是什么稀罕物了,戴着却对景,你找出来送过去。前儿新做的那天水碧的衫子也找出来,再插一朵白玉兰堆纱花就得,蝶恋花,看着也清雅。”

琥珀心下暗叹,但也只得找出了那副蓝色珐琅镯子送过去。到了香雪斋门口的回廊上,果然听见里面丝丝啜泣之声。琥珀禁不住又要叹息,方要进去,忽听回廊上脚步声响,转头一瞧却是乔连章自书院回来,手里还拿了一件什么东西,忙笑道:“章哥儿下学了?这拿的是什么?”

乔连章举了举手,乃是一只草编的花篮,手艺极之精巧,篮上插的花朵也是草叶染色所编,篮边还有两只草编蝴蝶,真是栩栩如生。琥珀不由赞道:“真是好手艺,哥儿哪里来的?”

“是阮家表哥送的,我拿回来给姐姐顽。”乔连章跑得面上微汗,心里又着急献宝,抬腿就进了香雪斋。琥珀拦都拦不住,便听他在里头诧道,“姐姐这是怎的?谁欺负你了不成!”

琥珀连忙进去,笑道:“哥儿玩笑呢,这家里好端端的怎会有人欺负表姑娘。”

乔连波不防弟弟突然闯进来,忙拭着泪正要说话,旁边吴嬷嬷已忿忿道:“还不是周表姑娘,当着这许多人下我们姑娘的脸面!”

乔连章睁大眼睛道:“是绮表姐?”他自幼在家中就受几个庶兄弟的暗中欺负,后头家里没落了,又受外人的欺负,生生的成了一副懦弱性子。自来了吴家之后,颜氏对他极其疼爱,事无拂逆,吴若钊也怜他幼失怙恃,特别嘱咐了吴知霄要好生护着些,如此过了一年,胆气方才大了些,此时听吴嬷嬷说是周绮年欺负了自己姐姐,便略有些忿然,“表姐做什么欺负我姐姐?我去问她!”

乔连波连忙一手抓住了他,瞪了吴嬷嬷一眼:“周表姐是无心的,姐姐这是因眼里吹进了沙子,所以才哭。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阮家表哥怎送你这个?”

乔连章素来相信姐姐,乔连波既说是眼里吹进沙子,他便也信了,倚在姐姐身边道:“我也不知,只是阮家表哥今儿也来书院了,说是日后要在书院里一起念书。又拿了这个给我看,问我好不好。我说好,他就送与我了。”说着递给吴嬷嬷,“给姐姐挂在窗口上。周表姐那里有草编的鸟儿,姐姐这里有草编的花篮,便大家都有东西了。”

吴嬷嬷喜孜孜接了,口中道:“还是我们章哥儿心疼姐姐。”拿起来去窗口挂了。

乔连波略蹙蹙眉,问道:“知表弟可有这个?”

乔连章随口答道:“有一个,只没我这个大,也没我这个精致。”

乔连波心下更疑惑:“阮家表哥为甚特意送你一个大的?”她可还记得,当初在杏林里,正是乔连章一脚踢在阮麟的小腿上,闹了个不可收拾。如今阮麒这般快便把弟弟被踢的事忘记了?

乔连章不满道:“阮家表哥从前对我就好的。上回子说杏林里那事都是误会,为了赔礼便送我一只香荷包。如今送我的花篮比表哥的大,也没什么。”

乔连波心里仍旧疑惑着,但也不好再问,先打发了乔连章去做功课,又接了琥珀送来的镯子,这才关起门来埋怨吴嬷嬷道:“嬷嬷怎的这般嘴快?若真被章儿跑去蜀素阁,岂不是平白地得罪了表姐?”

吴嬷嬷低头道:“老奴也只是说句实话。”

乔连波气道:“再是实话也不该当着章儿的面说出来。若章儿竟跑去与表姐厮闹,舅舅舅母又如何看我们姐弟?章儿将来――可全指望着舅舅。”

吴嬷嬷不敢再辩,低头不语。乔连章也不好多说她什么,转眼看着那花篮道:“阮家表哥特地送这花篮给章儿,当真是将从前的事都略过不提了?”在她心里,阮麒兄弟二人都十分蛮横,绝不像那懂礼讲理之人。

吴嬷嬷看着那花篮,心中却动了一下,但话并未出口,反而道:“大约总是送来赔礼的,姑娘挂着好看便是了。”

乔连波叹了口气,忽又想起一事道:“我给两位舅母做的鞋还差几针,嬷嬷你拿出来,赶着做完了好送过去。”

乔连波这里做鞋,那边吴若钊兄弟两个下衙门到家,各自回房。郑氏正逗着知霖学认字呢,起身接了吴若铮,见他脸上微带喜色,不由得道:“老爷这是有什么好事呢?”

吴若铮抱了知霖逗了逗,交给奶娘带下去,方道:“二皇子的那个侧妃,小产了。”

郑氏一怔:“这――这才一个月就…”上元节后,二皇子的侧妃才被诊出身怀有孕,这还不到三月,居然就小产了?

“说着哭着喊着怨正妃害了她的孩子。”

郑氏大惊:“这话怎能乱说?可当真是丁皇子妃下的手?”说起来,侧妃有孕在正妃之前,且二皇子大婚也不过才半年,确实有点打正妃的脸。宅门里的那些手段,郑氏又有什么不知道的呢。

吴若铮轻嗤道:“是真是假谁人知道?但这位侧妃却是被禁足了。二皇子亲口说她小产之后伤心过甚以至精神昏乱,该好生闭门养病。”

二皇子的正妃是丁尚书的侄女儿。丁家在朝中虽并不曾因此对二皇子有什么偏向之处,但整个丁家只有这一位姑娘与皇室搭上了关系。即使丁尚书无意,他也等于是与二皇子在一条船上,做了二皇子的靠山。

相比之下,这位侧妃虽是二皇子生母的外甥女儿,但出身却寒微。先是抢先有孕,后又指责正妃谋害皇家血脉,桩桩件件,都把自己摆在了丁意如的对面。以至于到了此时,二皇子首先要表的态度,就是他要靠近母族,还是要靠近岳家。结果答案不言而喻。

“二皇子也有些…”郑氏忍不住轻声道,“原不该让侧妃先有孕的。”

吴若铮笑了笑:“二皇子生母不甚懂事,只顾着跟外甥女儿亲近,却忘记了侧妃入宫,先是二皇子的妃子,其次才是表妹。”

这事与郑氏关系不大,听了也就罢了,随口道:“若为着这个,可也不算什么好事,老爷何以欢喜?”

吴若铮笑道:“你当这个是好事?我跟你说罢,是大皇子的正妃有孕了。”

郑氏要怔了怔才能反应过来:“是金――”

“可不是。在宝华殿礼佛一个月,两日前身子不适,太医去诊脉,诊出了三个月的身孕。”吴若铮轻轻一叹,“显国公家的孙女,果然不同。怕是什么与长皇子争吵私自出宫都是假的,为的就是躲进宝华殿里这一个月,直到胎气稳了才出来。”

头三个月胎像不稳,易于流产。宝华殿虽然清苦些,但胜在安静。且满宫里都盯着二皇子那位侧妃的肚子,谁还顾得上金国秀呢?这不,二皇子那未出世的儿女没了,金国秀却平平安安过了头三个月。

郑氏出了半晌的神,苦笑道:“皇子妃这般精明,只怕霞儿――老爷还欢喜什么呢!”

吴若铮叹道:“糊涂!你难道还想着霞儿取正妃而代之?我当初送霞儿入宫选秀,自是想着她能有个正妃之位,然而情势比人强,明显是皇上特意要指金国秀给长皇子。这是好事,足证皇上心中看重长子。如今皇子妃精明,对长皇子只有助力。只要长皇子将来平平安安的,我们霞儿自然也跟着平平安安,比什么不好?我如何不高兴?”

郑氏不由得低了头道:“老爷说的是。”她自然知道吴若铮不仅仅希望长皇子平平安安,而是希望他能登大位,如此一来,吴知霞将来也跟着平步青云,只要不出什么差错,一生的尊荣富贵是笃定的,这已经是很好的了。

第58章 牡丹筵各用心机

恒山伯府的牡丹宴开时,正是殿试后第三天,新科三鼎甲新鲜出炉,众人的八卦热情仍然高涨,以至于绮年跟着李氏进了恒山伯府,仍旧到处听到的都是对于本次春闱的议论。

以李氏的身份,还不能让恒山伯夫人出来亲迎,出面的是郑琨的妻子,未来的恒山伯夫人。

郑大少奶奶二十出头的模样,虽然已经三月了,却仍穿着海棠红的缂丝夹袄,下头是樱草色锦裙,头上梳着繁复的牡丹髻,正中插一枝累金丝镶红宝石和珍珠的华胜,两边衬着白玉镂花梳。她有一头乌油油的好头发,只是人却有些纤弱,脸上虽薄薄敷了脂粉,仍有几分苍白。这般华丽的打扮起来,越发显得那头发太过厚密,让人不由得有些担心她支撑不住。

郑大少奶奶说话声音也低低的,一听就有些中气不足,先给李氏见了礼,便柔柔笑道:“母亲在那边陪着郡王妃说话,一时不得脱身,吴夫人莫见怪。”

这其实是个礼貌的借口,虽然你身份不够,但我还是不会明白地指出来,并且给你一个台阶下。李氏自然顺着台阶就走下来:“秦郡王妃已然到了?倒是我们迟了。”

郑大奶奶微微而笑,引着众人往里头去,手里捏着一条缃色绣绿菊的丝帕,不时轻轻掩着唇咳一声,道:“吴夫人家的姑娘们,一把水葱儿似的,看着就可人疼。听说有一位跟我们家里冷家表妹是自幼的交情?”

李氏指着绮年笑道:“是我外甥女儿,打小也是住在成都的。”

郑大少奶奶一双丹凤眼就对着绮年溜了过来。眼神极灵活,绮年却被她看得有点不舒服。郑大少奶奶说起来比较像画出来的人儿,再怎么设色华丽,也总免不了有几分单薄苍白。试想一个画上的人像突然用眼睛扫你这么一下…

不过绮年没怎么顾得上,她听见郡王妃,就想到了那位燕妤县主,顿时一阵头疼,打定主意今天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即便县主再有什么举动,她也一概都忍着――冷玉如的事情第一大!

恒山伯府的园子可没东阳侯府的大,光一个蘅香堂,女眷们就坐得满满的。李氏等人进去时,正听见恒山伯夫人笑着在说:“…瑾儿为看这牡丹,大清早的就去花房,着了些露水,今日还有些咳嗽,就不叫她出来了。”

骗鬼去吧!绮年跟坐在恒山伯夫人身边的冷玉如交换了一下眼色,两人眼中不约而同地都闪过一丝鄙夷。郑大少奶奶明显才有些咳嗽呢,怎么不见让她歇着呢?

秦王妃含笑点头:“为爱花开早,中露湿罗衣,瑾娘这性子,怕是随了你。年轻的时候,是谁一清早就去掐那新鲜兰花回来插头的?可怜好好一株墨兰,就此遭了你的毒手。”

旁边还有几位穿着华丽的妇人,闻言一起捧场地笑了起来。郑大少奶奶引了李氏等人过去见礼。绮年礼还没行完呢,就感觉到两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满是敌意。不用回头她都知道,是秦王妃身边的燕妤县主。

秦王妃依旧带着赵燕妤与赵燕好两个姑娘,两人也穿着相似的桃红色绣金银暗花的长褙子。只不过赵燕好那件是散绣碎花,赵燕妤却是百花不落地的遍绣法,便比赵燕好的那件衣裳更加璀璨夺目。

绮年也不抬头,只跟着吴知雯几人一起给秦王妃行礼罢,便站到李氏背后去了。秦王妃倒也扫了她一眼,但并未多加注意,只是赵燕妤狠狠瞪了她几下,不过见绮年毫无反应,便也悻悻转过头去跟人说话了。

阮夫人也带着阮盼来了。阮盼仍是有些清减,却更显得雅淡端庄。表姊妹之间总是熟稔些,且知雯知霏又是离京将近一月,聚在一处拉了手说话。冷玉如也过来,跟绮年两人略走远些,低声道:“今日不但郑瑾娘装病不出,承恩伯夫人也抱病,珊娘在家中侍疾,也不会来了。”

“你要小心…”绮年禁不住地担心。这毕竟是在恒山伯府,万一中间出点什么纰漏,她是帮不上忙的,“要不然,你――”

冷玉如微微摇头,目中神色坚决:“我意已决,无论如何,决不来这里做妾!”

绮年叹了口气,握握她的手:“我总盯着你,决不让你一个人就是。”

冷玉如微微一笑:“想来我总是无性命之忧的。这里是恒山伯府,若是不成,你也不必强出头,没的倒给你招了祸。”

“这是什么话。”绮年皱眉。冷玉如却笑了:“我说的是真话。倘若有什么万一…你在京里,至少还能去庵里瞧瞧我不是?若我真去做了姑子,只怕指望不着家里的供奉。”

绮年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两人正相对无言,那边丫鬟来报:“永安侯夫人到了。”

恒山伯夫人立时带着媳妇出去迎接,满屋子的人顿时都议论起来。因为永安侯府的嫡次子孟烨,果然不负众望地点了今科探花!

当日三鼎甲戴花游街,据说追着看的人几乎挤破头。今科的状元已经年过四十,没甚好看,榜眼倒是未满三十岁,偏偏长得细眉细眼,唯有孟二公子风神俊秀,堪堪一十八岁的俊俏探花郎,谁不争着要先睹为快呢。一日之间,永安侯府两代三探花的美名佳话,就流传到了京城每一处角落。据说孟小探花当日穿的衣裳料子,这几日都是销得最好的呢。

永安侯夫人邹氏年纪已经将近五旬,并不似一般贵妇们着意保养,身材略有发福,但面带笑容,那舒心劲儿自眉眼里流出来,自然的面色红润肌肤细致,衬着天水碧的褙子,明明是小姑娘们最爱穿的娇嫩颜色,穿在她身上,竟然也说不出的端庄温雅。

冷玉如看了看,轻叹道:“都说永安侯夫妻恩爱,见了永安侯夫人,便知传言不虚。”

绮年也听说过。永安侯夫人出身世家女,嫁了永安侯之后主持中馈,上孝公婆,下教儿女,夫妻举案齐眉,妾室安分守己,堪称京中典范。她的长子孟灿做了驸马,给家里娶进一个公主儿媳,这本是不好相处的,可是永安侯府中就硬是妇孝姑慈,挑不出半点不是来。她教导出来的长女孟湄出嫁后,也是颇有贤良之名。如今又有次子中了探花,任谁说起永安侯府,都少不得挑了大拇指道声好。

永安侯夫人身边跟了两个少女,大的是孟家二房的庶女孟湘,小的则是永安侯自己的妾所生女儿孟涓,前次在东阳侯府大长公主寿辰上都是见过的,只是没说话而已。孟湘清雅,孟涓娇憨,被一群夫人们拉住了说个没完。

永安侯夫人只是笑吟吟地看着。孟涓虽是庶女,却举止大方,笑嘻嘻的极讨人爱,对永安侯夫人又甚是依恋。绮年也忍不住叹气,若不是日子过得实在舒心,怕是也不会与庶女如此亲近。都说夫妻关系好是女人的养颜宝,在永安侯夫人身上,这句话绝对得到了验证。座中比她生得美貌的夫人们不少,可是任谁也没有她这种安闲自在的气度和由内而外焕发出来的好气色。

冷玉如目中也不无歆羡之意,低声道:“能如永安侯夫人这般,后宅里上下和睦的,真是天大的福气。”

绮年低声道:“也要自己心宽才成,永安侯不也有妾么…”她知道冷玉如是什么意思,韩兆点了二甲头名传胪,他年纪也不过二十三四岁,可算得年轻有为,又尚未娶妻,如今进了翰林院,也是好女婿的人选,不知有多少人瞅着呢。只是永安侯府这第三位探花风头太盛,硬把他的风光给压下去了而已。

冷玉如嗤笑道:“这些高门大户里,哪家没有妾和通房?永安侯有两个妾,不过都是安分人,对侯夫人也是极恭敬的,这也足够了。”

绮年不由得有些怅然,心想再和睦的后宅,也是有妻有妾,一个男人几人分,谁也分不到完整的…

冷玉如冷笑道:“你以为没有妾就成么?看看郑大少奶奶罢。郑琨如今倒是没有明公正道的妾室,可是通房丫头也有三四个,在外头那花街柳巷更不必说了。只不过如今还没有嫡子,通房都服着避子汤呢。”

郑大少奶奶站在恒山伯夫人身边侍候着,有永安侯夫人一对比,越发显得她单薄苍白,似乎风一吹就要倒了。绮年忍不住摇摇头道:“看她身子像是不好。”

“是。每日燕窝银耳,就这样还三天两头地用药。”

恒山伯夫人拉着孟湘孟涓说了半日话,才问永安侯夫人:“清嘉公主今日不得闲?”她的帖子也是单独给公主下了一份的。

永安侯夫人闻言,那笑意又从眉眼里流了出来:“倒不是不得闲,只是不能来了。”

恒山伯夫人怔了一怔,试探道:“莫非是――”

永安侯夫人笑道:“前儿早晨吐了,请太医来诊了脉,说有了将近两个月了。”

顿时众人都道起喜来。孟灿做了驸马,自然不能像其他公侯伯府的世子们一般贤妻美妾地拥着,少不得忌惮公主身份,房里要空着些。不过这位清嘉公主能生,嫁进孟家六年,已经生了两个儿子,如今这又怀上了。

永安侯夫人笑道:“如今我们全家都想要个女儿,那些个皮小子们,再多一个实在就闹得受不得了。”

这话说的真是令人嫉妒。恒山伯夫人不由得就看了看身边的儿媳。这娶进门也两年了,肚子连个动静都没有。人家永安侯府却是接二连三地生,竟然生儿子都生得厌烦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哪!

这般絮絮叨叨说了好一番家常话,郑大少奶奶看着时辰差不多了,低头在婆婆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恒山伯夫人才招呼大家往后头去。

恒山伯府的花园远不如东阳侯府的大。据说原本地方不小,但因兄弟们几次分家,这园子只剩了当初的一半多些。偏生还在园子里赶潮流地引了一条人工河,便挤得空地更小。幸而园子里的树年头都不短了,这才不致有暴发户之感。

酒宴设在园子里最大的建筑对春堂上。这对春堂建得倒十分讲究,乃是一大一小两间厅房,中间隔一道回廊相对,故而得名。眼下年长的夫人太太们在大间厅,未出阁的小姐们在小间厅,中间回廊上摆着那几盆异种牡丹,倒也合适。

这几盆牡丹皆有一人高,种在三人抬的巨大花盆中,枝叶伸开来如同小树一般,花苞有近百朵之多,虽大半尚未绽放,也足够想见其盛开之时的绚烂之色。一盆是深浅二色的“二乔”,一盆是浓色的“魏紫”,还有一盆却是少见的“舞青猊”,那花瓣比之普通绿牡丹颜色更重些,阳光下如同片片碧玉,绮年与冷玉如虽则心事重重,却也不由得看住了。

众位夫人们交口称赞,恒山伯夫人不由得有几分得意,指点着道:“这‘舞青猊’乃是从洛阳那边重金购来,还有一盆纯白之色的‘满月’,如今叫伯爷搬到前头去了,还有一盆‘宫粉’一盆‘豆绿’,一会子再搬过来给大家赏玩。”

旁边也不知道是哪位夫人凑趣笑道:“这般的好花,就跟那画儿上画的,诗里写的一般,恨我不会画画,否则立刻画到纸上,回家裱起来,还好多看几日。”

恒山伯夫人笑道:“虽则咱们是不会,那边的姑娘们,作诗绘画都有的,若有兴致,不如就叫她们在这里起了诗社画社可好?”

绮年听见诗社就头疼,不过显然其他姑娘们都不做如此想,颇有几个兴致勃勃的,其中就包括了孟湘,还有吴知雯。阮盼虽不曾表现出来,但心中已经开始构思。选秀风波之后,她也急需重新展示她的才华,以免众人总是把眼睛盯在她落选之事上。

恒山伯夫人既这么说了,当下便有伯府的丫鬟仆妇们抬了桌椅以及笔墨之类来,在回廊中摆开,只待一会儿酒过三巡,有诗兴大发的姑娘们便可以前来磨墨题诗。

众人落座,冷玉如算是恒山伯府的亲戚,自不能与绮年坐在一起,两人只得分开,绮年少不得不停地往她那边看,身边吴知雯与阮盼谈论韵脚,她也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

酒过三巡,恒山伯夫人便叫丫鬟来笑问可有哪位姑娘有了情思?当下孟湘便立起身来,先到回廊之中,研朱滴墨地画起来。片刻之后,两名丫鬟将大幅宣纸自案上拿起向两边展示,只见画上一株以写意手法绘出的“二乔”,妙在调出的深浅二色与旁边所摆放的那棵牡丹极其相似,远远看去一真一画相映成趣,竟不知何者为真何者为假了。画上并题了一首五绝诗,写的是卫夫人的簪花小楷,字迹秀丽。

那边夫人们连声赞叹,吴知雯便也离席出去,浓浓研了一砚的墨,提了一枝斗笔,一挥而就。丫鬟们将宣纸提起展示,但见纸上墨迹淋漓一首七律,却是仿的怀素草书,浓淡有致,圆转自如。夫人们中有识货的已然频频点首,对李氏赞叹不已。

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夫人笑道:“这诗呀画的,我们也看不出好歹,只觉得都不错,却不知该怎么评判高下呢?”

旁边一人却是想着讨好永安侯夫人,闻言便笑道:“依我说,今儿探花郎不是在前头么?索性将这诗画都送出去与探花郎瞧瞧,品评一个高下如何?”

立时便有人连声附和。吴知雯刚刚归座,听了这话忍不住低声冷笑道:“原来是打着永安侯府的主意呢。”

乔连波在这样的场合自然只有枯坐,便接了吴知雯的话小声问道:“那是谁家的夫人呢?”

吴知雯冷笑道:“方才你们大约不曾听着,说是郑大少奶奶的娘家人,那边穿粉色衣裳的就是郑大少奶奶的堂妹。郑大少奶奶娘家是永宁伯府张家,从前也是跟老永安侯爷一起建了军功封爵的,只后头子弟不肖,到如今已败落得不成样子了。你们只看她的衣裳簪环就知道了,怕还是凑起来的呢。”

吴知雯所说的那位郑大少奶奶的堂妹此时也在回廊之中写字。她今日就坐在冷玉如身边,衣裳首饰确实都比冷玉如贵重些,但那钗子是赤金镶红宝的,耳朵上却戴了一对镶蓝宝的耳坠子,身上的衣裳又是浅碧色的缭绫,贵重是够贵重了,却不协调,只怕真像吴知雯说的,是拼凑起来的东西。

这边说着话,那位张姑娘已然搁笔,却是写了一篇短赋,用的是圆秀流美的赵体,通篇笔迹如行云流水,略无断绝,也赢得了一番喝彩。

永安侯夫人也道了几声好,却含笑道:“这都是闺阁中的笔墨,若拿到前头去,流传出去了却不好。何况烨儿年纪小,才读过几本诗词呢,就敢随意评判起别人的来?”

张夫人还不死心,仍笑道:“探花郎的才学,是皇上都称许的,侯夫人真是太谦了。何况咱们这些勋贵人家的姑娘,也不讲究那‘无才便是德’的话,古来闺阁里的笔墨若都不传出去,哪里有谢道蕴、李易安的美名传世呢?”

这番话倒也有些道理。永安侯夫人便笑道:“并不是我谦虚,烨儿学的是应考的文章,在诗词一道上并无什么出息。倒是秦王妃,未出阁时便有才女之名,何不请王妃来评判呢?”

这话没得驳了,秦王妃谦虚几句,下头丫鬟们已经将字画都拿到她眼前去了,少不得要细细地看。只那张夫人有几分泄气――秦王妃的儿子才十五岁,自家的女儿已然十六了,只怕秦王妃是不肯给儿子挑个年长的媳妇的。

旁边的人却另有想法。郡王府上可并不只一个儿子不曾成亲,郡王世子是个病秧子,可郡王的庶子却是个有出息的,虽是庶出,到底是郡王之子,配个普通人家的嫡女也尽够了。当下便都围着秦王妃又奉承起来。

这一番热闹中,绮年却看见一个丫鬟悄悄走进厅来,附着冷玉如的耳朵悄声说了几句话,冷玉如便起身出去了。绮年立刻也悄悄起身出去,见如燕跟其他丫鬟们一起候在厅外檐下,见她出来便小声道:“方才有个小丫鬟端了一盂水来说是供里头姑娘们磨墨,却都泼在听香姐姐裙子上,又扯着她下去换衣裳了。”

也就是说,冷玉如是自己走了,并没有听香跟着。绮年心思急转:“我们跟上去。”

两人刚走几步,如燕忽然小声道:“姑娘看,刚才泼湿听香姐姐衣裳的,就是那个小丫鬟!”绮年随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有个穿湖绿比甲的小丫鬟,却是站在对春堂正堂的门外,正在跟郑大少奶奶说话!

绮年隐约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但此时也顾不上,眼见冷玉如已经快要走远,连忙拉着如燕跟了上去。没想到才离开对春堂不远,就听见有人脆声喝道:“站住!”

绮年一听这声音就暗叫不妙,果然一回头,赵燕妤带着春娇,从旁边的小路上走了出来,抬着下巴冷笑道:“怎么,不认得本县主了?”

简直是怕什么来什么。绮年只能屈膝行礼:“民女见过县主。”

赵燕妤嗤笑了一声,绕着绮年走了一圈儿:“前踞而后恭,何也?”

读了几年书,就在这里掉起书袋来…绮年只当没听懂:“县主也是出来更衣的么?”

赵燕妤本来是想讽刺绮年上次在东阳侯府顶撞于她,这次见面却又这么恭顺,却不想绮年根本不接茬儿,反而问出一句完全不相干的话,不由得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憋闷,冷冷道:“你当谁都如你一般么?”

绮年眼看着冷玉如走得不见影子,心里大急,又屈了屈膝道:“民女要去更衣,告退了。”

赵燕妤眼珠子一转:“站住!本县主尚未准许你走呢。”

春娇在后头小声道:“对,县主别让她走,就让她陪您逛园子,看她能坚持多久!”她上次因为赵燕妤在酒中下巴豆的事,被秦王妃教训了一顿板子,幸而赵燕妤给她求了个情,这才能回到身边来伺候。此时见了绮年,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自然少不得要挑唆一番。

赵燕妤心中大喜,点头道:“不错。周姑娘,你可愿陪本县主在园子里走走?”

绮年恨不得给这跋扈的小丫头一巴掌,但赵燕妤虽然在问她愿不愿,那口气却极是趾高气扬,分明是不愿意也不成的。绮年心里暗自盘算了一下,便摆出一副勉强的表情道:“县主有命,民女敢不遵从?不知县主要从哪里走起?这园子可也并没有多大,不过是这一条路走到底而已。”

赵燕妤看着绮年脸上的表情,心中大乐,抬起下巴道:“便是没有多大,本县主也要走走看看。”心想这园子再小,本县主让你陪着走上三圈,看你还能挺得住不求饶么?

绮年勉强点了点头道:“县主请。”

赵燕妤转了转眼珠道:“你在前头引路。”她倒要看看,绮年内急之时,可还能这么斯文端庄地走路不能?

如燕压低声音道:“姑娘怎么办?”

绮年率先向着冷玉如消失的方向走去,也低声冷笑道:“没关系,多她一个见证也好。这样一来,郑瑾娘做的事也就掩盖不住了。走快些,别把玉如跟丢了。”

第59章 错中错成就姻缘

恒山伯府园子里的这条路虽然着意铺砌得弯弯曲曲,两边又种了垂柳,要做出曲径通幽的意境来,到底是园子小了,又有一条人工河流过占了地方,因此也只是一条主路通下去,并没许多岔道。虽然被赵燕妤耽搁了些时间,绮年仍旧赶上了冷玉如。

人工河在前头宽了些,上头一座小小竹桥,两边也只有极矮的栏杆。河那边就离得意斋不远了。绮年还没转过路角,便在垂柳的枝条之间远远看见冷玉如走上了那小桥。她身上已换了一件伯府丫鬟们穿的湖绿比甲,后头跟着那个将她唤出对春堂的丫鬟。

赵燕妤却不知道这是走到了哪里,只是一路上紧盯着绮年,却并没发现她有什么内急的模样,不由得有些不悦起来,刚要出声叫住绮年另想办法,忽听前头咕咚一声,有什么东西坠入了水中。

绮年猛地一颤。她看得清清楚楚,走在冷玉如后头的那个丫鬟,突然出手猛推了冷玉如一把。冷玉如万没想到会被人推这一下,猝不及防之下,连一声都没喊出来,就一头栽进了水里。

绮年惊呼一声,拔脚就跑,连赵燕妤都觉得事情不对,跟着也跑了过去。那丫鬟也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还会有人,惊慌之下转身就逃。赵燕妤也没弄清楚是什么事,只见一人落水一人逃跑,立时开口大喝:“站住!不许跑!你是什么人!”

那丫鬟怎么会听,依旧奔逃。春娇要在赵燕妤面前表忠心,大声喊道:“县主叫你站住,你怎么敢不听!”拔腿就追。

若是掉进水里的不是冷玉如,绮年简直就要笑了。赵燕妤的突然出现简直是因祸得福,现在所有得罪恒山伯府的事都会有赵燕妤来担着,就算是丢尽了恒山伯府的脸,恒山伯夫人也只好去恨赵燕妤!

不过这时候绮年却没有笑的心思。人工河在这一段竟然有一人多深,且是出水口,水流在这里打着漩涡,拉着冷玉如往下沉。冷玉如又不会游水,瞬间就沉了下去。绮年虽然会游泳,可也没有把握能把她救上来,只好扯开嗓子大喊:“救命啊,救命啊!有人落水啦!”

河那边是一小片杏树林,再过去便是得意斋,就是这一小片杏树,将园子隔成了内外两处。绮年喊了两嗓子,忽然就见有人从树林里冲出来,扑通一声跳进了人工河。与此同时,来路上人声繁杂,远远就见一小群人走了过来,为首的正是恒山伯夫人!

此时跳进河里的人已经托着冷玉如游到岸边,然后抱着她走了上来。绮年一眼看去,就看见那人脸上的一道伤疤――张殊,居然正是张殊!

这不大对劲啊?绮年脑子里乱纷纷地转着念头。冷玉如说,郑瑾叫人去弄了安息香,那十有八九是想把张殊迷倒在得意斋里,然后让冷玉如去得意斋,造成冷玉如乔装打扮去与张殊幽会的情景。那么这会儿张殊不是应该躺在得意斋里吗?怎么还在这里生龙活虎地救人呢?

不过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张殊和冷玉如都是落汤鸡一般,天气已暖了,衣裳穿得单薄,冷玉如的衣裳紧贴着身子,在张殊怀里昏迷不醒,加上旁边站着的绮年和赵燕妤,还有已经赶到不远处的恒山伯夫人等人――足够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恒山伯夫人也愣了。她自然知道女儿的计划,可是这计划里并没有冷玉如落水。且冷玉如此时昏迷不醒,万一真出了人命可如何是好!

绮年抢先道:“我陪着县主走到这里,就见有个丫鬟把人推进了河里,县主叫她站住,她却充耳不闻。县主的丫鬟已然去追那人了!”

赵燕妤此时已然觉得有些不对了。这些后宅之事她知道得不多,但在别人的府里碰到这种阴私之事…她倒真后悔不该叫绮年来陪她逛园子了。

张殊一直沉着脸,将冷玉如翻过身来放在自己膝上,猛地在她后背上击了几掌,冷玉如顿时剧烈地咳呛起来,开始吐水。绮年赶紧过去,低声道:“我代玉如多谢张将军二次救命之恩。”

恒山伯夫人万没想到赵燕妤也会参与到此事之中,这时候想压也压不下去,只能叫身边的丫鬟:“快扶冷姑娘下去…”

冷玉如吐了水,已经醒了过来,只是紧抓着绮年的手不放。绮年搂着她安慰道:“别怕,夫人在这里,县主也看见了推你落水的那人,她跑不了的!”

正说着,那边春娇居然真的把人捉了回来。春娇跑得头发都要散了,拖着那个丫鬟的头发边扯边骂:“县主叫你,你还敢跑!推了人落水,想跑到哪里去?”

冷玉如被呛了不少水,这时候还不太清醒。张殊沉着脸看了恒山伯夫人一眼:“夫人还是请个郎中来给冷姑娘诊诊脉的好。”

恒山伯夫人此时真是手足无措,她的确不愿让女儿嫁给张殊,可更不愿得罪张家。尤其此时又出了有人推冷玉如落水之事,一时之间她竟理不清头绪了,只看到张殊冰冷的眼神,想到若是丈夫恒山伯知道了此事…她不敢再想,正要说话,就见树林里又走出一人来,却是自己的儿子郑琨。

方才张殊在前头的宴席上有几分醉意,郑琨便着人送他到得意斋休息。此时前头宴席已将要散了,他便过来看看,谁知得意斋里空无一人,他只停留了片刻,便觉得一阵睡意袭来。郑琨顿觉不对,仔细查看才发现香薰里燃的竟是催人甜梦的安息香。

得意斋里从不燃香,更不必说安息香。郑琨连忙出门来找张殊,便听见杏林这边一片喧闹,赶过来时便见张殊湿淋淋地站在河边,地上又坐着个衣裳尽湿的女子。这种后宅落水的把戏郑琨也不知听过了多少,一见便知是怎么回事。他自是知道自己妹子不愿嫁给张殊,因此只消稍稍一想,便知此事十之八九是郑瑾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