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若钊自然欢喜儿子侄儿多跟这样人交朋友,更了衣亲自到外院去见。

孟烨虽然点了探花,但他是侯府子弟,并不只靠着这个谋前程,故而虽则也在翰林院挂了个差事,却并不是十分勤谨。上官心里明白,自然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由着他时而迟到早退。今日又是提早溜了出来找苏锐,便跟着来了吴家。

吴若钊爱写字,写一手好字,在这上头又好为人师。苏锐则是极慕他一手好字,故而见了面便说到一起去了。说到兴起时,便搬了笔墨来,年轻人们各写一幅字,让吴若钊品评。只阮麒站在一边,与众人有几分格格不入,草草写了一幅便问道:“几位表姐表妹可在?前些日子听说表姐在恒山伯府牡丹宴上写了一幅字,被评为第一,姐姐回家好一番赞赏呢。”

吴若钊看他一笔字写得只勉强有个架子,心想这真是纨绔子弟,就是乔连章,比他小好几岁,从前还没怎么读过书,这一年下来写出来的字也不比他差多少了。不过英国公府是世袭罔替的爵位,阮麒只要不犯砍头的罪过,这一辈子都不用发愁,所以吴若钊也懒得说他什么,只道:“女儿家写字不比男儿,只是怡情养性罢了。”

苏锐也笑道:“小侄也听说当日是吴姑娘拔了头筹。”又笑向孟烨道,“听说还有人要请孟兄去品评?”

孟烨摆手笑道:“岂有此理,闺阁笔墨,岂容我这等俗人胡乱品评。苏兄切莫取笑。”

吴若钊点头笑道:“探花之才,岂是用来品评闺阁之作的。“心想孟烨看着不羁,到底还是有分寸的。想当年孟家出的第一位探花孟二老爷,就是太过风流,当时京城淑女们也是开了诗社,他就当仁不让地品评了一番,后头居然还有好事人按他的品评出了一个榜,搞得满城风雨的,让正统之人很是看不顺眼。

阮麒袖手心不在焉地看着别人写字,片刻之后捉了个空向吴若钊道:“我姐姐说要向乔表妹求几柄绣扇,这里还有几样小玩艺儿,是送给几位表姐表妹的,今日一并带了来。还要向外祖母和舅母请安。”

他到底是吴府的亲戚,吴若钊便叫小厮过来:“好生送表少爷去松鹤堂给老太太和太太们请安。”

乔连章和吴知年纪小些,听见有小玩艺儿,心思就有些溜掉了。阮麒虽只说送给表姐表妹们,又怎么可能把表兄弟们落下。吴若钊一眼就看出二人心思,便叫小厮:“送乔表少爷一起去吧。”别人的孩子不专心也随便,自己的孩子却不能放松,“儿这里有几个字没有用心,各写十遍才许走。”

吴知只得低头写字,阮麒和乔连章带着小厮们往内院里去。这些日子两人已经混得熟了,从前杏林中的冲突似乎早都抛到脑后。阮麒拿出一把精巧的弹弓给了乔连章:“这是我给表弟特地带的,可别叫外祖母看见。”

乔连章正是顽皮好动的年纪,加以吴家上下都对他十分照顾,渐渐的就脱了当初在家时的木讷懦弱脾气,此时见了这弹弓自然心喜,连忙藏在怀里,还时不时地摸摸。阮麒见他喜欢,便问道:“这些日子,周家表妹都在做什么呢?”

乔连章随口答道:“表姐时常出门呢,有位冷家姐姐要出嫁,表姐总去她家里,说是去帮着准备嫁妆的。”

阮麒又问:“可是恒山伯新收的那位义女?她不住在恒山伯府里么?”

乔连章哪里清楚,摇头道:“这我不知,只听大舅母说过是去冷家。”

阮麒想了一想,又道:“听说周家表妹要及笄了?”

这个乔连章倒是听姐姐说过:“是。大舅母说要请许多客人呢。”想想又道,“外祖母已说了,待明年我姐姐及笄,也要请许多客人来。”

阮麒并不关心乔连波之事。在他看来,乔连波一阵风儿都能吹走了的模样,毫无意思,便顺着自己的思路问下去:“表弟知不知道周家表妹平日里喜欢什么?既是及笄,我也该随份礼才是,也算为上次杏林失礼一事道歉。”

乔连章刚要回答,却忽然想起吴嬷嬷平日里说过的话,不由得心里也暗暗打了个转儿:上次杏林之中,不仅是绮年受惊,他的姐姐连波才是受了伤的,可是阮麒送给过他东西,如今又要送给绮年,却从来不曾提过要送给乔连波什么东西赔罪。

乔连章心里不免有些不自在起来,随口道:“我也不知周表姐喜欢什么,平日里我多在外院,或者在松鹤堂,周表姐在怡园,并不多见。就是她去冷家,我也是听我姐姐说的。”

阮麒却不知道乔连章在想些什么,只笑道:“好兄弟,你帮表哥打听打听,表哥日后得了新鲜东西,少不得都有你一份。”

乔连章咧嘴笑了笑,装作无意地道:“前次表哥送我的那只花篮,我送与我姐姐了,姐姐十分喜欢呢。”

阮麒对乔连波喜欢什么毫不关心,只当乔连章是向他要东西,随口道:“送便送了,下次我再寻一只送你,保证比那只还要漂亮。好兄弟,你必要帮表哥这个忙才好。”

乔连章不由得垮了脸道:“其实不拘送些什么,都是表哥的一片心意不是?”

阮麒不以为然道:“这如何能行?既要送,就要送她欢喜之物。”

乔连章转了转眼珠:“表哥,你为何自己不去问周表姐呢?”

阮麒登时被噎了一下:“这,这怎么行…总之表弟你帮我这个忙,日后好东西自是少不了你的。”

乔连章点头答应了。两人一路已走到松鹤堂,颜氏正看着乔连波绣一条抹额,见两人进来,乔连波便起身唤了声表哥,见了礼便往屏风后头避。阮麒忙道:“有几件新鲜小玩艺儿,拿来给表妹赏玩的。”说着从小厮手里接过盒子亲自递上来,又道,“这些是给另外几位表姐表妹们的。”

琥珀忙上来接了,颜氏就着她的手看了看,乃是一间草编的小院,除了房子之外,屋外还有水井、纺车之类,都只杏核大小,整间小院也不过两个巴掌大,十分精致,便点头笑道:“亏你有心了,这东西果然新鲜精致,放在窗前看着也喜欢。”又叫琥珀,“去请姑娘们过来,既拿了东西,也要说句多谢方是正经。”

阮麒便坐了下来,笑道:“不过是些不值钱的东西,哪里还值得姐妹们亲自过来呢。”虽这么说,眼睛却时不时地往外头溜。颜氏对这个名义上的外孙也实在不知道怎么应酬,要说亲近吧,根本不是阮夫人生的;若说疏远,这如今已经记在阮夫人名下,将来英国公府都是他来继承,自不能轻易得罪,只好有一搭没一搭地问问阮盼的情况。

一会儿,吴知雯等人都走了进来,阮麒一瞧其中并无绮年,不由得有些失望道:“周家表妹不在?”

知霏嘴快,拿着阮麒送的草编小亭子爱不释手,闻言就接口笑道:“绮表姐去看冷家姐姐了,这些日子都到申时才回来呢。”

阮麒应了一声,便将送给绮年的盒子递了给琥珀:“烦姐姐转交周家表妹罢。”

表姐弟们年纪都不小了,吴知雯等人道了谢,阮麒便起身告辞,颜氏也不挽留,只叫人好生送回去,还是阮麒说带了四个小厮足够,辞谢了吴家的人。

出了吴府,他身边的小厮看他闷闷不乐的模样,便讨好着道:“少爷这是怎的了?莫不是在吴府老太太处受了气?还是吴府舅老爷又教导少爷功课了?”

阮麒一瞪眼:“放屁!你不盼着少爷好,只盼着少爷受气不成?”

小厮谄笑道:“小的哪里敢呢,只是看少爷闷闷不乐的,想着有什么法子逗少爷开心些。”

阮麒想了一想道:“你可知道冷府在哪里?就是恒山伯新收的那位义女家?”

这个小厮真的知道:“那离着恒山伯府并不甚远,小的倒是听人说起过。少爷要去?”

阮麒沉吟了一下:“走,远远的去看看。”

小厮不解道:“少爷要去看什么?”心想冷家就一位小姐,且已经要成亲了,也没听说少爷跟冷家的公子们相识,倒是要去看什么呢?

阮麒瞪眼道:“多嘴!还不快前头领路呢。”

小厮只得领着他去了。冷家不过是小门小院,小厮看自家少爷只骑上马上远远看着,更加不解。不过他脑子极灵活,念头转了几转,便悄声道:“少爷可是想见周家表姑娘?”

阮麒被说中心事,脸上微微红了一下:“胡说!”干咳一声,强道,“不过是今日送了礼,她不曾见着,也不曾听她一声谢,觉得有些亏了罢了。”

自打上元节出了事之后,英国公阮海峤就重新给自己儿子配了几个小厮,且严令他们:“若少爷平日里玩耍,你们劝不住也就罢了,回来只管与我说。若少爷做了什么大出格的事,你们若不死劝,回来一并打死!”故而小厮们虽然伺候着阮麒玩耍,却也时时小心着,不敢叫他做了什么有违礼法或将自己身陷险境的事。

此时听阮麒这般说,这小厮觉得有几分不妙,便试探着道:“少爷也太与表姐妹们生分了,送一份礼还一定要表姑娘当面道谢不成?且少爷如今年纪大了,跟表姐妹们也该避讳着些儿,没的传出去坏了表姑娘们名声,也叫人说少爷不尊重。”

阮麒不由得拉下了脸,想了片刻圈马回头道:“罢了,少爷不过一时兴起,你就这般多话,败兴!回去罢!”

小厮松了口气,暗想此事还是该个空儿与国公爷说一声。阮麒将来是国公府世子,那婚姻大事都是要国公爷做主的,万一真跟表姐妹们有些什么花前月下的想头,传出去他们这些下人少不得被打个半死。

第62章 手帕交初聚京城

绮年可不知道阮麒曾经跑到冷家门外来等着她,这时候,她正在冷玉如房里跟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笑闹成一团。

“万没想到你真能来的!”冷玉如紧拉着韩嫣的手,“原还当要再见你一面也不容易了。”当初她写信去的时候,也不过抱了些许希望。韩嫣一个姑娘家,就为了手帕交的婚礼,就跑上千里路到京城来,实在也不太现实。

韩嫣一年多没见,又长高了些。她本是几人中年纪最大的,此时身子长开来,完全是少女的模样了。她一手拉了冷玉如,一手拉了绮年,笑道:“这说的什么话,又不是生离死别,难不成你就一辈子不回京城了?”

“你怎么来了?伯父伯母也来了?”绮年也兴奋得不行。

韩嫣脸上还有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之色,却爽朗地笑着道:“我跟娘来的,爹怕要等到年底才能来呢。”

“是伯父又高升了?”冷玉如惊喜道。韩同知这些年官倒当得十分顺遂,但也并没有多少高升的希望,本以为这辈子就在个五品上停住了呢。

“还是那年西山寺的事。”韩嫣放低了声音,“究竟怎样爹也不肯说,只听说抓了个戏班子,里头的戏子都身怀武功,似是与广东献俘被劫有关的。”

又是与广东献俘被劫有关?成都,京城,广东…这事儿不小啊…

绮年稍微想了一下就抛下了,国家大事,她一个小草民还是别想那么多了:“那伯父会授什么官职?”

韩嫣笑道:“这我怎会知道,不过据父亲的意思,大约正四品是会有的。”

正五品到正四品,这是连升两级了,且外官做京官,又等于暗升半级,故而韩同知此次真可算是高升了。韩嫣笑道:“父亲本说待年底进京授了官再接我和娘,只娘担心哥哥,又正好赶得及玉如的好日子,我们娘儿们就匆匆来了。”

确实,韩兆已经二十三四,若成亲早的,这时候儿子都抱上了。冷玉如抿嘴笑道:“韩大哥中了传胪,此时伯父又升了官,合该好生挑一门亲事了。”

说到韩兆的亲事,绮年不免略有几分尴尬,但见冷玉如似乎真的能放开了怀抱,心里也高兴。韩嫣拉了她的手,大大方方地道:“我娘说了,你到京城都一年了,若有好姑娘,可不许藏私,都要告诉我才是。”

绮年顿时笑倒:“是是,我这便回去把认识的好姑娘齐齐列个名单,供你一一选择,挑一个好嫂子可好?”

三人笑闹成一团,绮年看韩嫣没有跟自己生分的意思,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其实她看得出来,吴若钊是真心欣赏韩兆,无奈孙姨娘和吴知雯只看门第…若是强压着成亲也未必做不到,可是若吴知雯不情愿,过门后不好生过日子,岂不是反坑了韩兆?这会子韩同知再升官进京,想来吴若钊更要生孙姨娘的气了。打年前将她从庄子上接了回来就一直禁足,眼瞅着三四个月了,丝毫也没有放出来的意思,就是吴知雯,也只能每十日去探望一次。看来吴若钊这次是铁了心,无论以后挑一门什么样的亲事,也不许孙姨娘再搀和了。

三人一直说到天色将黑,绮年和韩嫣才恋恋不舍地各自起身告辞。韩家托京中旧友寻了一处小宅子,正在打扫修缮,韩嫣顺便就定了日子约绮年去坐坐,这才在街头分手。

绮年回了吴府,先去给颜氏问了安,又去了李氏院里说了几句话,这才回蜀素阁。一进门就看见窗台上多了一艘桃木雕刻的船,船帆是草编的,船舱的窗子都能活动打开,里头一应设施俱全,甚至还有小人儿在其间或坐或立,船头船尾又有艄公船工,只是大小皆只如一节小指,极之精巧。

“这是哪里来的?”

如鹂笑嘻嘻过来给绮年脱外头的大衣裳:“是阮家表少爷送来的。”

绮年皱皱眉:“是只送我,还是姐妹们都有?”

“都有的。只奴婢听说别的姑娘们都是草编的小房子,姑娘这个却是艘船。”如鹂说完了又补充一句,“奴婢只打听了别的姑娘得的东西,可没把姑娘得船的事说出去。”

绮年也不由得笑了:“是有长进了。”既是大家都得了,虽然别人是房子她是船,也不用太放在心上了,“放到不显眼的地方去吧。”既然是个摆件,不拿出来摆着未免太扫阮麒面子,但是也不好太招人眼。

如鹂端茶端水,又犹豫着道:“姑娘,今儿连章少爷身边的桃花来了,跟我说了好一会的话,话里话外的打听姑娘喜欢什么。”

桃花是颜氏给乔连章配的一个小丫鬟。乔连章看他姐姐身边的两个小丫鬟叫藕花菱花,于是他按着这个排行来,给自己的丫鬟取了个名叫桃花,被府里上下笑了几天,笑得这桃花轻易不敢出康园。

“打听这个做什么?”如燕警惕起来,“你没有说罢?”

如鹂连忙撇清:“我只说了些大家都知道的,好比姑娘喜欢川味,好穿湖蓝色的衣裳,平素喜欢看些游记之类,其余的什么都没说。”

这些确实是府里众所周知的,绮年点点头:“你没问问她为何要问这些?”

如鹂不好意思起来:“奴婢没问出来…”就是没套出话来。

绮年笑笑:“无妨。倘若她再不来问,自然就无事,若是再来,总能问出来的。”

这事根本没放在绮年心上,因为她要操心的事实在太多了。韩嫣这一来真是及时,正好还能参加她的及笄礼。

李氏本来要找京城里最有名的多宝斋给绮年做及笄礼上用的笄钗冠,绮年听了,叫如鹂去抱出首饰匣子来:“初来时外祖母给了这枝嫦娥捧月钗,绮儿一直留着没戴,想来在及笄礼上用也足够了,且是长者所赐。至于那冠,绮儿想着用从前母亲戴过的。”

吴氏当年及笄时,吴老太爷官职还不是很高,虽是嫡长女及笄,也不可能去弄什么贵重的珍珠宝石,只是一只素银冠,但那冠上的花样却是吴老太爷亲手设计的,四个女儿及笄都用的是这个样子,只是所镶嵌的珠宝价值不同罢了。

李氏看着那只年代已久略微有些发乌的银冠,不由叹道:“你这孩子是有心的。既这么着,舅母托个大,送你一枝笄子在及笄礼上用罢。这笄也没什么名贵,不过是舅母小时候身子弱,母亲亲自去庙里求来开过光的一块沉香木,回来雕成了笄整日里戴着,果然渐渐的就硬朗起来了。如今送了给你,也保佑你日后平安康健。”

绮年欢喜道:“这可胜过什么翡翠宝石万倍,舅母真是疼我。”

李氏立时叫碧云去把那枝笄取了来。笄也是簪子的一种,这一支果然是有些年头的东西,簪头上雕刻着观音菩萨宝像,只有莲台是用一片片白玉贴上去的,除此之外再无装饰,灯光下泛着微紫的乌光,沁着一股香气。簪尾上因怕用得久了会开裂,外头包了一截薄薄乌铜片。绮年看了就不禁喜欢,这东西拿在手里,必要的时候可以当防身武器用啊!虽然铜片只是薄薄一层,但是簪尾尖锐,这要是照着眼睛或者太阳穴来一下,捅死人都是可以的。

李氏看绮年喜欢得爱不释手的样子,也不觉笑起来,又拿出当日请的客人的名单,说了好一会儿话才回去。

到了绮年及笄那日,冷玉如在家中待嫁,实在是不能来,韩嫣跟韩太太却是第一个来的。李氏听说这就是韩兆的妹妹,拉着手好一番夸奖,又直接从腕上抹下一个玉镯来给韩嫣:“总听绮儿说起,头回见面,休嫌轻意。”

韩嫣穿了一身庄重的胭脂红色长褙子,下头石青锦裙,头戴白玉如意簪。她今日是要做赞者的,故而打扮得格外正式,接了玉镯大大方方屈膝行礼道:“周妹妹早说伯母仁慈宽厚,是有大福气的人,今日也叫晚辈沾沾伯母的福气呢。”

李氏看了这大方举动越发喜欢,笑向韩太太道:“韩太太真是有福气,有这样好女儿,真教人看着就眼馋呢。”

韩太太本因韩兆亲事被拒,对吴家不免略有微辞,后头听了韩兆说吴家伯父实是爱才之人,当初许婚亦是诚心诚意,那气便消了许多。且自家儿子如今大有出息,何愁寻不到如意的亲事,也就不放在心上了。此时见李氏和气,对自己女儿又是真心喜欢,那点气也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笑道:“吴夫人且莫赞她,这孩子顽劣得很,此时在人前还像个样子,若背了人,便是飞扬跳脱,我管都管不了。”

李氏笑道:“只要人前规矩不错也就是了,背着人何须弄得拘束了。”说说笑笑,将韩家母女让到屋内。

绮年因是今日的主角,就不好出来招待客人。乔连波从清早便过来陪她,也无非是一个拿了针线做着,一个拿本书随便翻着,有话没话的说几句。乔连波看了绮年今日冠礼要用的簪钗冠,就不由地道:“表姐怎用了这般素的一个冠?”那冠上镶嵌的珍珠均是小粒的,只正中一块祖母绿大些,颜色也还通透,但也不算太大,除此之外就只有累银丝花朵,确实十分素气。

绮年笑笑道:“这是母亲的遗物,及笄之礼是成人之意,原不在贵重。”

乔连波听了这话,不由得有些别扭。因她过些日子也该行及笄礼了,颜氏便拿出自己的旧首饰来,叫送去银铺里拆了大块的宝石,再按新样子打造镶嵌出来。如今那冠尚未做好,但颜氏已经准备了一枝整块翡翠雕成的笄,以及一枝累丝镶大块硬红宝石和珍珠的钗,皆是她陪嫁中的值钱之物,十分贵重。此时听了绮年的话,便不由得有些不自在,只道:“表姐说的是。”就不言语了。

绮年看她这样儿,就知道大约是自己说话又冒失了,便道:“这是我自己的一点想头,不过别人家里听说及笄礼所用之物都是十分华美,想来各人意思不同罢。”

正说着话,就听屋子外头有人喊了一声周姐姐,却是林悦然的声音,接着小丫鬟打起帘子,林悦然捧了个盒子,笑嘻嘻走了进来:“姐姐在屋里不出去,我却等不及了。”

乔连波见了林悦然更有些别扭,起身勉强见了个礼就出去了。林悦然早将她忘了个差不多,偎着绮年坐下笑道:“这是我母亲给姐姐的礼,说了,若是姐姐不收,就叫我不用回去了。”

绮年失笑道:“又胡说,这一定是你自己编出来的。”说着将盒子一揭开,倒吃了一惊,里头是一副珍珠手串,十八颗珍珠颗颗都有龙眼大小。这般大小的珍珠,拿去镶簪子做头面都是足够的,何况是拿来做手串呢。

“这可真是太贵重了,我当真不能收。”吴氏生前再跟林夫人是闺中密友,也没到用这般贵重的礼物来往的地步。

“姐姐你就拿着吧。我娘就知道你礼数多,所以叫我务必送了给你的。”林悦然撒起娇来,坚决不肯让绮年把盒子盖上。

绮年沉吟了一下,也不硬盖盒子,只道:“妹妹怎么看着清瘦了些?”

林悦然顿时嘟起了嘴:“爹爹和大哥进京了,烦心事好多,娘吃不下睡不着,比我瘦得还厉害呢。”

“这是为何?”绮年想起献俘被劫的事,明白了几分。林家这不是给她送礼,是想借着她跟吴家搭上关系呢。

果然林悦然垂着头道:“爹爹和大哥办差出了错,朝廷说要罚呢,如今都在家里等着,也不知会怎么样。”

本来广东总兵虽然加恩兼了两广的兵权,但林总兵做为广西总兵并无过错,只要卸了职,就可以来京中另授官了。虽则不知是否还有这样的好缺,但官阶总是在那里,不会降级。结果这次林总兵父子特意去广东交接,之后便自告奋勇押运献俘队返京,为的无非是趁着皇帝高兴,能得授个好缺。结果半途出了那样的事,反而成了失职。

正所谓羊肉没吃上,惹得一身骚,如今进了京城,一面等着上头的处置,一面就暗地里活动托人说情。只是他们长年远在广西,在京城之内却无多少亲朋故旧,因此辗转就想到了吴府。如今吴府两位老爷都是大员,儿子都是举人,女儿又是做皇子侧妃的,又是跟国公府订亲的,在京城之内十分风光,若能托吴府哪位老爷说句话,自是比托那些微末小官儿有用得多。

这种事绮年可不敢乱答应,捉个空儿跟如燕说了几句话,如燕便匆匆跑出去找李氏了。

李氏正在跟许夫人说话。今日请了许夫人来做正宾,许茂云做有司,两人都穿着庄重的大衣裳,就是许茂云今天都收起了活泼的模样,做得规规矩矩。如燕匆匆过来,悄悄在李氏耳边说了几句话,李氏便让碧云请了许夫人母女二人去正宾那边坐下,自己跟着如燕出来:“姑娘没答应她罢?”

“姑娘什么都没说,连盒子都还摆在桌子上呢。”如燕虽然不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但她知道一件事,绮年不过是寄住在舅舅家里,这种替人讲人情的事,少做为妙。

李氏略微松了口气,想了一想已经有了主意。她对政事虽然了解不多,但屡次听丈夫说起广东献俘一事,自是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何况林总兵这事若是无碍,又怎会想到绮年身上?毕竟绮年不过是个外甥女儿,还不是吴若钊的亲女儿呢。林家必定是走投无路了才连姑娘们的主意都打上了,由此更能说明,此事不可答应。

“行了,你回去跟姑娘说,长者赐,不可辞,珠子只管收下,我这里自有计较,只莫要再接这话就是。”

如燕匆匆又跑回去,绮年听了李氏这话心里才稍微放下点,跟林悦然随口又说到了京中风物上。林悦然毕竟年纪也还小些,不知不觉就被绮年扯开了话题。且今日是绮年行及笄礼,林悦然也不好久坐,说了几句话就被丫鬟们让出去了。

林悦然由丫鬟们引着走到前头席间,便见自己母亲正与吴大太太李氏言谈甚欢,便叫了一声“母亲”走过去,又给李氏行礼。李氏上下一打量她,便拉了她手笑道:“这孩子生得齐整,又难得是大方,我看着就喜欢。”伸手从头上拔下一根羊脂白玉的回鸾钗,就给林悦然插在了发髻上,“也快及笄了吧,只算我提早送件礼罢。”

林夫人看那回鸾钗其色温润,真如截脂一般,钗身是一只扭头回顾的鸾鸟,雕工栩栩如生,其价值不下于那十八颗明珠串成的手串,心里顿时明白,不由得一阵失望。李氏这是回一份价值相当的重礼,等于婉转地告诉她,林家所求之事,至少现在吴家并不想应承。

既是这般,林夫人心里自是失落,险些连笑容都要维持不住。幸而不过片刻及笄礼就开始了。绮年没有父母,及笄礼上的长辈就是颜氏与吴若钊夫妇,因此李氏也就告了个失陪过去了,林夫人独个儿坐在这里,看着女儿丝毫不知愁苦的小脸,只能暗暗叹息。

吴若钊起身致辞开礼,有司赞者各至其位,绮年身穿采衣,自房中移步走了出来。初加,再加,三加,不同的衣裳,不同的头饰,不同的礼仪,人人都是一丝不苟。许夫人为绮年取字为“正仪”,绮年揖谢,回身去听长辈的教诲。

本来及笄礼是父母在座,绮年这里就略有几分尴尬。若是吴若钊夫妇居此位,又碍着颜氏才是吴府辈分最尊年纪最长之人,因此最后只好设了三座。不过颜氏今日自然不会做什么不合宜的事,和颜悦色说了几句劝勉的话,场面倒是十分欢洽。

吴知雯等人都在南面宾客席上落座。绮年到京城不过一年多些,今日来的人不算少,却大部分都是冲着吴家才来的。及笄礼耗时甚久,年纪相若的女孩子们坐在一起,便不免要窃窃私语起来。有人便指点着行礼的钗冠道:“及笄礼是大事,怎不去定做一顶好冠?那嫦娥捧月的金钗何等华美,怎的这冠儿倒如此素净。便是那笄,看着也不似新物呢。”

阮盼坐在一旁,闻言便微微一笑道:“今日表妹行礼,笄为舅母所赠,钗为外祖母所赠,冠为姨母遗物,不在华贵与否,只取孝念之意罢了。”

那说话的姑娘碰了一个软钉子,讪讪然闭了嘴不言语了。旁边是她的好友,为了解围便说起别的话来:“今日做赞者的不知是谁,倒不认得。听说周姑娘与冷家姑娘交好,怎的不请她来做赞者呢?”

有个消息灵通的笑道:“冷家姑娘佳期在即,怎好出门呢。这位听说姓韩,也是周姑娘在成都时的手帕交,且是今科新传胪的妹妹呢。”

说起新传胪韩兆,这话就多了。那消息灵通的姑娘故意瞅了吴知雯一眼,笑道:“我听父亲说,韩传胪的父亲也要升官进京了呢,韩家姑娘与韩夫人先进京,也是为着韩传胪的亲事…”

吴知雯笔直坐着,眼睛一眨不眨望着前方,好似全未听到众人谈话。阮盼低眉一笑:“还是观礼罢,要二加了呢。”

她毕竟是国公府的嫡长女,在一众女孩子中身份是最高的,这般一说,方才那话题别人便不好再说下去,都住了口静坐观礼。只阮盼离吴知雯近些,眼角余光瞥见她鼻尖上微微布了一层细细的汗珠,不觉在心里暗暗地叹了口气。

待到聆训已毕,绮年向众宾客行了揖礼,这及笄礼就算礼成了。李氏早在怡园荷花池水榭中备下了一席招待这些年轻姑娘们,今日绮年算是主人,更了衣出来,便招呼着众人往水榭去了。

吴知雯落在最后,觑了个空子便叫过听琴来:“你去悄悄地去表妹说,我身子不适,就不能奉陪了。”

听琴何尝不知道自己姑娘为的是什么,应了一声连忙去了。这里吴知雯自己带着分香慢慢地走,不觉走到了中秋院门口。今日府中热闹,赵姨娘都帮着李氏忙里忙外去了,这中秋院就格外显得冷清。吴知雯想了一想,还是走了进去。

第63章 衣锦还乡生波澜

孙姨娘正坐在窗下回廊上纳着鞋底听小珠说话。这中秋院中间用一道矮矮花墙隔开,赵姨娘母女住在一边,孙姨娘自己住在另一边。此时猛然看见女儿进来,先是一喜,随即想起今日并非探视之日,不由得又有些慌张:“可有人看见?快进房来说话。”

吴知雯微微摇了摇头,随着孙姨娘进了房中。孙姨娘紧拉着女儿手道:“这是怎了?莫不是谁给了姑娘气受?”她已听小珠说了今日请了不少宾客。当初吴知雯及笄时,因是个庶女,平日里来往的也多是庶女,故而自己都觉得不好请人,以至于当日的宾客还没有今日的多。

吴知雯淡淡道:“今日是表妹的好日子,谁会给我气受。我不过来看看姨娘可缺不缺什么东西。”

孙姨娘忙道:“并不曾缺什么,姑娘放心。如今姑娘也算是嫡女了,只要姑娘有个好前程,姨娘又怕什么。”

她越是这般说,吴知雯越是气闷,看了看房中诸物周全,连冰也有一块,便随便说了几句就起身走了。孙姨娘不放心,送了吴知雯出院子,立刻招来小珠:“快去打听打听,今日姑娘到底受了谁的气?”

小珠飞一般去了,过了许久才回来,面上神色十分复杂,吞吞吐吐将韩嫣之事讲了。孙姨娘自年后回了吴府便一直被禁足,平日里除了赵姨娘时常隔着墙问几句之外,再无人来。且吴若钊因退亲一事心中不快,府里都不敢传讲韩兆之事,故而孙姨娘只知韩兆中了进士,却不知他竟是第四名传胪,更不知道后头的事,此时听了小珠的话,才仿佛大梦初醒一般。

“皇上――也看重了?”当初知道韩兆中了进士,孙姨娘倒也不觉怎样。进士三年一试,每第虽说人不多,也有数百之众,然而即使是状元榜眼探花,也不过是从翰林院六七品的编修开始,一步步地向上熬资历,有些甚至连官职都没有。有人一辈子也无过是拿着进士的功名,却没有实缺。

然而奏对之中得了皇帝的青眼却要另当别论了。虽说论功行赏,按品授官,但你入了皇上的眼,那日后的仕途自然比旁人更要安稳妥当。

小珠其实前些日子就隐隐听说韩家大爷颇有前途,只是不敢跟孙姨娘说,只是今日孙姨娘叫她去打听,便不能隐瞒了:“还听说――韩家老爷要升官进京了。”

“升官?升到几品?”

小珠摇头:“这奴婢就不知了。”

孙姨娘怔怔地坐在椅子上。同知是正五品,升官再加进京,即便只升一级,那也是进了四品的阶…她怔了一会儿,忽然用力摇了摇头:“便升职了又如何!我雯儿如今已经记在了夫人名下,是老爷的嫡女,将来必定有好前程。韩家大爷便是得了皇上看重,如今不也不曾升官么?”

小珠不敢说话,随便敷衍了两句就溜了出去做活,只留下孙姨娘一人在房中,一时隐隐觉得有些后悔,一时又给自己打气,反反复复,折腾了整整一日…

绮年倒是注意到了吴知雯的离去,却不知是为何。不过今日她也顾不得吴知雯,只管拉着韩嫣,将她介绍给一干姑娘们。许茂云与韩嫣果然脾性一投,一见如故,两人拉着手就说起话来。

正在热闹时,有小丫鬟匆匆进来报信:“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二姑太太来了。”

李氏和郑氏都是一怔,李氏连忙道:“快请,快请。”又向座中告了罪,亲自迎出二门去接。

这边水榭上的姑娘们也听见了这话,有几个消息灵通的便悄声讲起话来:“是广东总兵手下严指挥的夫人罢?”

片刻之后,李氏与一个中年妇人说笑着走了进来,后头还跟了一群人。绮年遥遥看过去,这妇人长得与吴若铮略有三分相似,肤色微黑,比起京城贵妇来少了几分雍荣,却多了几分海边人的爽朗和硬气,由李氏引到颜氏面前,便深深屈膝行了一礼:“十数年不见,母亲还是这么健朗,女儿也就心安了。”

周围人都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吴家二姑奶奶吴若蓉。如今最炙手可热的是谁?两广总兵呗!吴二姑奶奶嫁的可正是两广总兵手下的得力干将呢。虽则因着献俘的事,原本的从三品变了正四品,可看这阵势,没准儿一年半载的这半级就上去了,可算是京中新贵呢。

颜氏心里却不是很痛快。吴家四位姑奶奶,只有吴若蓉是庶出,当年不过是嫁了个从六品的小武官,还是远嫁两广。本以为这辈子都不再见面了,却想不到姓严的竟然青云直上。

倘若仅此而已倒也罢了。一个家族,最好是女儿嫁得好,儿子娶得好,如此一来左右逢源,才能屹立不倒。吴若蓉虽是庶女,嫁得好了将来也是家里的助力,本该高兴才是。可是颜氏此时看见吴若蓉如此风光,就不由得想起同样嫁了武将的亲生女儿吴若莲。同样是远嫁,吴若蓉妻凭夫贵,吴若莲却只落得郁郁而终。如此对比,教颜氏如何高兴得起来?只是碍着席间有外客,不得不也做出一番慈母模样来嘘寒问暖一番。

吴若蓉客客气气与颜氏说了几句,便招手叫上身后人来:“这是您的外孙女儿。”

吴若蓉身后跟了三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最大的一个女孩十四五岁,模样颇似吴若蓉,穿一件海棠红窄袖夏衫,端庄利落。

后头那一对男女孩子显然是双胞胎,因年纪不过十一二岁,男孩子尚未脱了那圆润的轮廓,看起来就更是相似,若不是身上穿的衣裳不同,真是分不出来。

最后头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子,模样长得半点不像吴若蓉,倒是与身后站的一个姨娘打扮的女子十分相似,显然是庶出的。

吴若蓉笑道:“这个是大丫头同芳,今年十四了。这两个是二小子长亭和二丫头幼芳,已然过了十一的生日。后头那个是三丫头惜芳,九岁。大小子长风已经十七了,这时候不好带进后院来,先叫他去见大哥二哥了,回头来给您请安。”

李氏看了严同芳十分喜欢,就连郑氏也极希罕双胞胎兄妹,忙忙的都叫丫鬟回房去取东西来做见面礼,就连席间的夫人们,也少不得要拿出些东西来。

绮年等人都过去与表姊妹们见礼,颜氏心里不快,道:“小孩子在这里反拘束了,都到水榭去说话儿罢。”

阮盼携了严同芳的手笑道:“表妹们一向在外头,如今回了京,定要多亲近才好。”

吴知霏便去拉严幼芳的手,笑道:“表妹一路上可累了?”

严幼芳长得却不太像吴若蓉,两道跟同胞兄弟一模一样的小眉毛总是微微竖着,这时候将手一收,不让吴知霏拉着,径直走到严同芳身边,拉了姐姐的手,转头对着严惜芳道:“你跟着霏表姐罢。”

吴知霏愣了一下,连绮年等人都怔住了。严惜芳是庶出,严幼芳这番举动不啻是在对知霏表明态度:你也不过是个庶女,还是该跟庶女一起。

严同芳的脸色不由得有些变了。因是难得的龙凤胎,吴若蓉极宠爱这对兄妹,难免养成了严幼芳的娇纵脾气。从前在广东的时候,因严统是广东总兵的心腹,无人敢得罪他,也就由着严幼芳这般张扬。可是如今进了京城,一个正四品的武官也就不算什么,更何况这是在自己亲戚里头,实在是极失礼的。

“霏表妹勿怪,我这妹妹最怕生人,若在外头,总爱粘着我。”严同芳含笑向吴知霏解释,手下却轻轻拧了严幼芳一把,又招手将严惜芳也叫过来,一脸无奈笑道,“乍一进京城,别说她们,我都有些慌张,姐妹们莫要取笑。”

阮盼接口笑道:“人生地不熟,自然如此。若教我去广东,听说那边人讲话都与京城这边不同,连话都听不懂,我只怕更要慌得厉害。”轻轻一句话,就将话题转了。

既是吴府有亲戚来了,在座的都是有眼色的,纵然心里再想与这位严夫人结识,也都三三两两起身告辞了。林夫人自是带着遗憾黯然而去,对比一下春风得意的吴若蓉,更让她想到自家丈夫与儿子。许夫人却是有些无奈,许茂云与韩嫣说得投机,竟然拉着她一定要让到家里去住几日,还是韩嫣保证明日立刻去许家拜访,这才肯放人。

绮年拉了韩嫣的手,亲自送到二门上。韩嫣笑道:“横竖过几日又见了,何必还送出来。”又扒着绮年耳朵小声笑道,“许家姑娘实在可爱,若不是年纪小些,真想让她也做我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