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鹂见她笑了,自然就不再提这事,笑道:“是是,奴婢不说了。倒是玉如姑娘那里来的信,可是怎么说的呢?”绮年年前就给冷玉如去了一封信,说了郑氏想要见一见张沁的意思。依绮年看,这事没什么不好的,郑氏挑儿媳,张沁也可先相相婆婆,毕竟在这古代,婆婆有时候比丈夫还要重要呢。

“等上巳节罢。”从进腊月到出正月,各家都是忙个不了,张家是第一次在京里过年,冷玉如做为已经管家的长媳,更忙得脚打后脑勺,实在也是顾不上。倒是上巳节,各家都要出门踏青,那时见上一面自是顺理成章的。

如鸳一直在旁边做针线,这时候忍不住一笑:“你倒是包打听一样,怎么那么爱听这些事儿?世子妃该给这丫头找个婆家了吧?”

“哎呀!”如鹂不防被如鸳说了这么一句,顿时红了脸,扑过去要掐她,在屋里闹成一团,惹得绮年也笑了起来。

“什么事这么高兴?”赵燕恒推门进来,后头跟着清明,替他解下肩上披风。

“回来了?”绮年笑着起身,“三弟进场了?”春闱也是大事,秦王妃不能去送,昀郡王带了长子亲自去送小儿子进场。

“嗯。”赵燕恒解着外衣的衣扣,“二弟明日就回来了。”

绮年回头看了如鸳一眼,如鸳会意,立刻收了手里东西,带着如鹂和如菱退了出去,这样一来,独有清明自己在屋里就显得十分突兀。绮年瞥她一眼,接过赵燕恒脱下的外衣,随口道:“清明你也下去罢,日后世子进了这屋里就有我呢,若有什么事,世子自然会唤你们。”

清明低头答应,瞥一眼赵燕恒并不发话,也只得退了下去。绮年亲自给赵燕恒倒茶:“二弟查得怎么样?”

赵燕恒微微一笑:“将华丝坊俱封了。”

“没下文了?”绮年诧异,“没查出跟永顺伯的关系?”

“皇上吩咐不要查了。”赵燕恒喝了口茶,“那华丝坊的本钱里有太后的体己。我瞧着皇上的意思,此时不好再往下查了。”

绮年听得糊里糊涂:“那皇上打算什么时候查啊?时间久了,线索断了可怎么好?”

赵燕恒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线索么,要有一定会有的。”

绮年眨巴着眼睛看他:“讲清楚一点嘛,我想这些都想得头疼。”

赵燕恒笑起来,将她搂到自己膝上:“你那么聪明,难道想不出来?”

“懒得想。”绮年撅着嘴把帐本拿给他看,“瞧瞧,多厚的东西!我现在还要看这些,还要给你做点针线,还要帮着筹备县主的及笄礼,哪里还有心思去想那些?”

赵燕恒哈哈大笑,搂了她笑道:“世子妃辛苦了。”

“为世子爷服务。”绮年笑眯眯地回答,又引发赵燕恒一通大笑,笑完了才道:“你瞧着永顺伯跟郑家是一条心么?”

“这个——”绮年歪头想了想,“要看永顺伯自己有什么心思了。倘若他只想好生做个勋贵,扶持三皇子上位,那他们就是一条心。倘若他自己有什么的念头,那就——”

赵燕恒轻轻一哂:“若是他只想好生过日子,又何必卷入立储之争?”

“难道他也想当皇帝?”

“至少也是想做周公呢。”

“郑家哪里会让他做辅政王呢?这也太异想天开了。”

赵燕恒笑着反问:“怎就是异想天开呢?三皇子今年毕竟才十五六岁,太后与贵妃又是后宫不得干政,若论名正言顺能辅政的,也只有永顺伯了。”

绮年咂咂嘴:“这想得有点太深了,郑家肯吗?”

“郑家若肯,他们就真是一条心了。”赵燕恒搂着妻子轻轻在椅子上摇晃,“皇上怕的就是把永顺伯逼得太急,将他的势力削减得太厉害,他反而会没了别的想头,彻底跟郑家联手了。”

“那就是要各个击破了?”

“嗯。说到底,永顺伯到底不如三皇子名正言顺,不是最大的心腹之患哪。”

“那皇上是想怎么样?上回行刺的事如果深查下去,未必不能挖出郑家来呀。”

赵燕恒深深叹了口气:“再怎么说,三皇子也是皇上的亲生儿子,幼时又是极得皇上喜爱的。皇上想的是慢慢将郑家的势力削减下去,到时候让三皇子到封地去安安稳稳过日子,熄了这夺储之心,那是最好的。”

绮年默然。没错,到底是自己儿子,皇帝自然想着个个都保全,只是最后能不能做到,那就难说了。

“跟你说,朝贺那日柳侧妃的死,抬轿子的宫人与郑贵妃宫里的宫人是姐妹。这些日子郑贵妃已然被禁了足,只是三皇子大婚在即,所以不曾传出来罢了。”

这话说得绮年更糊涂了:“那事怕不是郑贵妃所为罢?多半是柳侧妃自己折腾出来的…”再加上金国秀有意无意地施压…

赵燕恒只是笑。绮年摇着他的肩膀:“快说嘛。我觉得皇上好奇怪哦,明明阮语之死奇怪,皇上为什么不查?太后突然病重又突然痊愈,谁会相信什么借寿的说法啊。那个皇上不查,怎么这个事明明不关郑贵妃的事,又查了呢?”

“自然是因为这个实在太牵强。”赵燕恒拉下绮年的手握在手里,“那个却是更可信的,就要留着以后用。”

“留后手啊…”绮年勉强算明白了,“倘若郑家安分守己,这事就算了,是吗?”

“没错。”赵燕恒拿下巴蹭了蹭绮年的手背,“柳侧妃之事,也无非是皇上敲打一下郑家罢了。皇上所想,还是想着尽量保住三皇子的。”

“啊,你没刮胡子!”绮年用力抽回手,“扎死人啦!”

赵燕恒搂着她,就把脸往她脸上贴:“真会扎死人吗?真会吗?”

绮年又笑又叫地躲,两人闹了半天才停下,不过战场已经换到床上去了。赵燕恒压在绮年身上,脸贴着她小腹,几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绮年轻轻摸摸他的脸。昨天晚上她小日子来了。虽然赵燕恒也默认了此时不是生孩子的时候,但毕竟已经二十五六的人了,也是想要有个孩子的。

“这几日三弟下场,你正好借着时候歇歇。”正月里秦王妃借口事忙,绮年来小日子的那几天也叫着她去理事,满府里走。地下一层积雪,秦王妃坐着轿子,绮年这个儿媳就只能跟着在雪里走了。

“嗯。”绮年这会儿已经不想着什么不生了,但怀孕这种事也只能顺其自然,“对了,我给你做了一件春衫,你穿上看看合不合身。”

赵燕恒顿时皱起了眉:“你日日忙着看帐,怎还给我做衣裳呢?”从前做个里衣袜子之类的倒好说,但外头的衣裳却是有刺绣的,极费工夫和眼力,“有针线上的人,叫她们做去,你何必费这个眼。”

“哎哟,人家自己的夫君,当然要自己做一件啦。”绮年从床头取出那件莺背色的春衫,上头绣了几竿倚着石头的竹子,颜色淡如墨画,只在石头边上开出几朵紫色野花,上头停了一只黑红相间的凤蝶,颜色极其鲜艳,引人注目。

“快来穿上让我看看。”绮年美滋滋地展开衣裳。听小雪说针线房里的秀书每天绣着那些帐子单子,居然还有精力私下里给赵燕恒绣春衫呢。一个奸细都这么敬业,她这个世子妃当然也不能落后。

赵燕恒穿上新衣,嘴里还要教训绮年:“这蝴蝶绣得这般精细,必是极费眼睛的,下次不可再做了,不然要丫头们做什么呢?”一边说着,一边却已经到镜子前面去照了。

绮年这屋子里的镜子是一面玻璃镜,自然没有后世的镜子质量高,但比那黄铜镜已然好太多了,更难得是大块,几乎能将全身都照进去的。赵燕恒往镜子前面一站,镜里的人生得白皙,这莺背色更显得鲜亮,淡墨色的竹子又压得住色,不致有轻浮之感。

绮年抿着嘴笑:“我夫君真是玉树临风。”

赵燕恒低头看看衣摆上那精工细绣的蝴蝶,心里一阵暖意,赞道:“我夫人才是蕙质兰心呢。”两人目光在镜子里一触,相视而笑…

第12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赵燕妤的及笄礼几乎遍请了京城贵女,假如不是因为春闱在头几天放榜,那么这绝对是秦王妃最欢喜得意的一天,只可惜…

“怎么不跟着你父王去前头?”秦王妃尽量压下心头的烦躁,温和地看了儿子一眼。

赵燕平摇了摇头,有几分颓丧地在母亲身边坐了下来。看他这样儿,秦王妃忍不住斥道:“看你这样子!不就是被你父王训斥了几句吗?还不快给我打起精神来呢,日后好生读书便是。横竖三年后你也还未及冠,那时能中也是少年进士了。”

赵燕平低着头没有回答。这次春闱放榜,他名落孙山。不过这还不要紧,进士每三年也不过才取二三百人,从各地涌来的举子何止万人,不中亦不稀奇。问题是他的三篇文章做得极其生涩,昀郡王拿去给他的先生看了之后,先生都极其诧异,说这与他平日里的窗课大不相同。如此一来,他平日里功课由人代笔的事实暴露无遗,几乎将昀郡王气倒,当夜就罚他在祠堂里跪了一夜。若不是今日是赵燕妤的及笄礼,怕是还放不出来呢。

“你到底——”秦王妃刚说了三个字,看见儿子苍白的脸色又有些心疼,“腿上觉得怎么样?”在冰冷的祠堂跪了一夜,若不是她半夜去给儿子送了厚衣裳和火盆,怕是今日赵燕平就要冻得病了。饶是如此,他今早出来时也几乎不会走路了。

赵燕平到底还是年轻,身体底子也不错,这会儿虽然还觉得膝上疼痛,但自知无妨:“并没有什么的。”

秦王妃叹了口气,拉着儿子的手:“也怪娘这些年不曾好生督着你读书。原想着捐个功名在身上也就够了,我们这样人家,也不是真要那十年寒窗地苦读…谁知道如今皇上改了意思呢?也罢,你就收收心,再把书念起来便了。你从前十三岁就能中秀才,那时候先生还说你念书有天分呢。”

赵燕平心里乱糟糟地点了点头。念书哪得那么容易?从前他年轻,也没有那许多外物来分神,读书倒也灵慧。如今年纪渐长,交游渐阔,心已然不在书本上,甚至也从未想着再去读书。如今叫他收心,哪里就有这么容易呢?但他若说不读——想起昀郡王锅底一样的脸色,就不由得噤若寒蝉,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王妃,永安侯夫人到了。”姚黄进来回报。今日永安侯夫人是正宾,承恩伯府的郑珊娘是赞者,丁尚书的孙女丁仲宁是司仪。

其实除了永安侯夫人这个正宾之外,赵燕妤对赞者和司仪都不太满意,尤其嫌郑珊娘是庶出的,不够身份给她做赞者。但适龄的贵女们大都已经出嫁,再有也是与她无甚交情的,因此最后也只能选了这两人。

绮年在外头跟秦采和赵燕好一起接待宾客,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她的心情也不是很好,因为周立年中了三甲头名。说起来,三甲头名也可以称作传胪,只可惜此传胪非彼传胪,即使说得再好听,也不过是个“同进士”。

“舅母,雯表姐,霏表妹——”绮年面对着吴知雯真有几分尴尬。

李氏也不是很自在。本来因为东阳侯夫人做为赵燕妤的舅母也要出席,吴家是一个人都不想来的,但虑到这样会让绮年为难,也因为吴知霏到了出来好生交际的时候了,也该让她出来多交几个年龄相仿的朋友。

吴知雯倒还是一派风轻云淡的模样。按说她再过些日子就要出嫁了,这时候已然不适宜出来露面,今日却也来了。绮年正琢磨着,吴知雯已经说想去一下净房,这一来绮年就明白了,带着她去了节气居,温声道:“表姐有什么话要与我说?”

吴知雯抿了抿嘴:“表妹素来都是聪慧的…此次春闱…”

“哥哥只中了同进士。”绮年轻轻叹了口气,“也不知他如何打算。”

“爹爹有些不悦,觉得他太过操切。”吴知雯淡淡地道,“但木已成舟,爹爹想着替他在外头谋个缺,外放去川陕一带做县令,那里有些小地方,地土贫瘠,别人都是不爱去的。”

“那表姐的意思呢?”绮年拿不准她想说什么。

“他身边那个叫如莺的丫鬟昨日到我那里去了,说是代他传话,那些地方日子清苦,若我不愿去,可在京城住着,待他将来升了更好的地方再接我去。”

“如莺?”绮年不由得皱起了眉。这些话难道不该周立年在婚后自己与吴知雯说吗?这还没成亲呢,怎么就叫如莺去传话了?

“表姐如何打算呢?哥哥确是太操切了,但正如表姐方才所说,木已成舟,那地方怕是非去不可了。”好缺可不是人人都能得的,像周立年这样的同进士不大值钱,吴若钊人在礼部,要托吏部的人给他谋缺,急切之间自然没有什么好地方的,即使能将他弄到川中去离成都近些,也必然是清苦之地。

吴知雯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来,并不回答绮年的话,却反问道:“我听说如莺本是表妹的丫鬟?”

“是。”绮年将如莺的事说了,“如今她已不是丫头了…”

吴知雯不似笑地笑了一下:“原来还是我想得差了。这么说,只要我嫁了过去,这如莺就是良妾了?”良妾跟贱妾不能比,跟通房丫鬟更不能比。

绮年只有闭了嘴默默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道:“表姐是明媒正娶过去的正妻,这点,我哥哥还是分得清的。”就是分不清,也得让他分清了。

吴知雯微微冷笑:“我也不与表妹说虚话了,此时我想他必是分得清的,可日后就未必了。并非我小气得就不能容人,若是真分得清,为何要让这如莺传话?有什么话不能当面与我说?”

“我会让人回去与哥哥说一声。”绮年这会儿明白吴知雯的意思了,这是要借着自己的手去敲打周立年,现在就把如莺压下去。

“那就劳烦表妹了。”吴知雯也不藏着掖着了,“我与表妹说句实话罢。嫁鸡随鸡,这也是我的命了,无论外放到哪里我都跟着去,必然尽我为妻的本分。只是这后宅里,若有人想借着从前的情分踩到我头上,我却是不能容的。我听说世子房里也有从前伺候过的丫鬟,想来表妹定是与我有同感的。”

绮年苦笑一下:“这些话,表姐与我说说就算了,切莫与我哥哥说。”这吴知雯讲话还是这么尖锐,虽则与韩家退亲一事算是得了教训,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性子里的清高执拗劲儿却是改不了的。

“这个自然。”吴知雯露出一丝笑容,“我也只与表妹说说这话,就连我姨娘也是不会说的。耽搁了表妹这些时候,我们快些出去罢。”

绮年略有几分沉重地带着她出去,捉空儿就把如菱叫了来:“替我回去跟哥哥这样说…莫叫第二个人知道。”趁着人少,快点把这事解决了。若叫如鸳如鹂回去,毕竟她们跟如莺是有感情的,没准就会透给如莺。说起来,自己这个旧主对如莺也算是无情的了吧?不过以吴知雯的骄傲劲儿,只要如莺安守着妾的本分,吴知雯也不会难为她。可人心都是不足的,本分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哪…

交待完了如菱,绮年还得出去待客,才出去没几步,就见赵燕好一脸无奈地走来,身边跟着一个满脸尴尬的张沁,还有一个满脸兴奋的张淳。赵燕好见了绮年,跟见了救命稻草一样,忙道:“嫂嫂原来在这里,张姑娘正说要去看看我的院子,还要去找嫂嫂呢。”

“张少夫人呢?”绮年眉头一皱,赵燕好性子绵软了些,想是抵不住张淳的纠缠。

赵燕好极是无奈:“张少夫人被承恩伯夫人叫去说话呢…”否则有冷玉如在,怎会让张淳随便就提出去别人的院子?张沁拉都拉不住,只好跟着过来,免得张淳离了她的眼更不知要做出什么来。

绮年沉了脸:“今日是县主的大礼,你该在厅里待客才是,怎能不知规矩到处乱走?便是客人不知道,你难道也不知道吗?”

赵燕好知道这些话都是说给张淳听的,但仍忍不住微微涨红了脸,低头道:“嫂嫂教训得是,是我处事不当。”

张沁脸上更挂不住,忙道:“哪里与二姑娘有甚关系呢,都是我们不该一时兴起乱走的。”

张淳微低了头,嘴里犹自有些不服气:“我们也并非乱走,这不是有二姑娘领着么?”张沁狠狠扯了她一下,她方闭了嘴。

“是以今日的错都在二妹身上。”绮年并不看她,只对赵燕好说话,“须知待客之道亦要守礼,若是客人提出不应有的要求,做主家的也要拒绝才对,否则便是陷客人于无礼了,反而不好。”

赵燕好连声称是,满脸歉意回头向张淳张沁道:“是我糊涂了,怎好带着两位乱走的,且回去罢。”

张沁真是羞得无地自容。绮年看她那样子,过去拉了她的手温声道:“走罢,等我过去骂你嫂子一顿,怎么扔下你们自己说话去了。”

张沁明知道这些话都是说给张淳听的,少不得红了脸强忍着道:“承恩伯夫人一定要叫嫂嫂过去,嫂嫂也没法子的。”过去之前就叮嘱她看好了张淳,可她又怎么看得住。

几人到了厅中,果然冷玉如正在找人呢,一见张淳顿时沉了脸:“到哪里去了?”

张淳撇了撇嘴道:“不过是跟二姑娘去园子里走了走。”

冷玉如待要训斥她,又碍着这里这许多人。绮年遂打了个圆场,示意赵燕妤将两人引到一边去,暗里拍了拍张沁的手安慰她一下,便拉了冷玉如道:“方才说什么去了?”

冷玉如直想叹气:“是承恩伯夫人强拉了我去——”压低声音,“郑大奶奶怕是不行了。”

“嗯?”绮年不由得惊讶了起来,“不是说秦苹生了个儿子,郑大奶奶正喜欢着呢吗?”

正月里的时候,秦苹生下一个男婴,但据传出的消息,产后体虚,血崩而亡。因为有这么件丧事,所以孩子的洗三、满月都没有做,只是恒山伯府里自己办了一下。当然秦苹的死,绮年和赵燕恒另有看法——十之八九是因为知道郑琨的秘密,被灭了口了。好歹是东阳侯府的亲戚,所以去报了个丧,秦王妃也就知道了。因在正月里,又死了个妾,也不好上门去吊唁,随便送了些丧仪也就是了,却并没听说郑大奶奶有什么问题。

冷玉如看看左右并没人注意她们,便将绮年拉到僻静处,低声说:“承恩伯夫人方才就是与我说个,郑大奶奶是虚痨,太医瞧了,说怕是挨不过今年秋天了。因有了孩子,恒山伯府这会儿就在物色着给郑琨寻侧室了。”

绮年灵光一闪:“不会是看上你家小姑了吧?”

“正是呢。说沁儿性子绵软,将来嫁过去必不会苛待孩子。”冷玉如冷笑了一下,“我只说此事要问过婆婆才可。上头公婆俱在,小姑的亲事,我一个嫂嫂可做不了主。”顿了顿又道,“上回你说吴家大公子的事——婆婆问我,大公子人品如何?”

这句话颇难回答,绮年只能老老实实地说:“我与大表哥相处不多,不过知他还是有分寸的人,也并无那些纨绔子弟的恶习。只是我二舅母人要强些。”

冷玉如轻笑道:“我瞧着吴夫人方才跟沁儿说了好些话,大约是替二夫人来相看的了。”

绮年心想李氏素来谨慎,好与不好必不会下结论的,必然还要郑氏自己来相看。冷玉如正色道:“说实在的,我这小姑性子虽绵软些,却也是在西北那边关之地历练过的,礼数上还周到,管事理家也学过,只是一条,说不出厉害的话来,不然也不能被淳儿带累。”吴知霆却是长子,将来的妻子便是长媳,要能顶门立户的,张沁这性格可就不好说了。

“看我二舅母自己拿主意罢。”绮年叹了口气。

冷玉如坦白地说:“我倒盼着这事能成。你二舅舅那一房又没有兄弟争产,一个小姑子又不能常回来,叔伯那边关系又好,比我这里强得多,更不必说郑琨那里了——想来我婆婆也绝不愿让小姑去做填房的,且前头还有个庶长子呢。”

绮年点了点头:“横竖上巳节也快到了,到时让我二舅母亲眼见上一见便知。”打量冷玉如道,“怎么觉得你脸色不好,可是有什么事了?”

冷玉如今日虽是说笑的时候,眉间也仍绞着,听了绮年的话,脸是彻底垮了下来,长长地叹了口气,低声道:“我也无须瞒你——如今我成亲快两年了,仍旧没有动静,二伯母那里,昨日送了个丫鬟过来。说是淳儿奶嬷嬷的女儿,想着到我屋里来当差的。”

“二房奶嬷嬷的女儿,怎么不留在二房当差?伯母呢?伯母是什么意思?”

冷玉如神色微有几分黯然:“婆婆没有说什么。二伯母只说她那里用不了这许多人,说这丫头针线好,过来帮着我些。”说着不由冷笑了一声。说是来帮着做针线,其实帮什么谁不是心知肚明?那丫鬟十七八岁,长得黑里俏,明白就是来做通房的。

“谁家有伯母管侄子房里事的?”绮年只觉得好笑。

“她又不曾明说。”冷玉如疲惫地一笑,“我只心凉婆婆一句话都不曾说过。”

绮年也不由得默然。做母亲的,自然都想着儿子快点传宗接代,自己快点抱上孙子。虽然自己不往儿子房里塞人,但这样不公开的放人,只怕也是乐见其成的。

“我想着…”冷玉如神色微有几分茫然,“若真是要——我想把听香提上来。”

“这——这恐怕——听香她愿意吗?”

冷玉如苦笑:“我若与她说,她定会答应的。我想,这毕竟是我自己的人,将来就是有了什么,想来也不会与我太离心…你觉得怎样?”

绮年犹豫半天,还是坦白地说:“我觉得不大合适。你若把听香嫁了人,将来再回你身边做管事媳妇,你们就一直是一边的;可若让听香做了妾,这妻与妾——她若不得宠,你心里难道不觉得愧疚?她若得了宠,你岂不是更难受?万一将来再有了嫡子庶子,从前的情分也就难保了。”

冷玉如深深叹了口气:“你说的是。其实从前我本替听香看好了公公身边一个家卫,只是眼下人在西北不曾过来。可如今…”

绮年轻轻拍抚她的后背,冷玉如在她肩头伏了片刻就抬起头来,用帕子轻轻沾了沾眼角强笑道:“你说得是,听香还是该嫁个好人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走罢,再不进去,只怕你婆婆要挑你的刺了。”

话虽这么说,冷玉如心里仍旧是沉甸甸地难受,坐在那里观礼也心不在焉,只等礼成,不管张淳嘟哝着说什么还想与赵燕好多说几句话,带了两个小姑便告辞了。一路上只听张淳在马车里讲赵燕好那深衣如何的绣满了百花不落地的纹样,又是所戴的笄玉质如何好,钗上镶的珍珠是什么颜色,那冠又如何是累金丝点翠的,直说得她耳朵里嗡嗡乱叫。听着张淳叹道:“到底是郡王家的女儿,又是县主之尊,听说那点翠手艺如今只有宫里做得好,若我能得那样一枝钗便好了。”

冷玉如忍不住道:“既知道人家是县主,还说什么?今日去的是什么地方?不过是郡王府看在世子妃的份上才送了请帖来,你就敢到处乱走?若再这样,以后休让我带你出门。”

张淳这才不敢说话了,一路撅着嘴,马车到了家门口,便负气自己先去了。张沁不好意思地看了嫂嫂一眼,追着她去了。冷玉如先去张夫人处请了安,刚到自己院子门口,便见小叔张授怀里抱了个毛茸茸的小东西跑来,不由得诧异道:“这又是什么?”上回的小黄狗取名叫嘟嘟,已然在院子里到处跑得欢了,怎么又搞了一只来?

张授举起来看时,却是一只毛球一样的小白狗,笑道:“上回郡王府二姑娘过来,我瞧着她极喜欢狗的,就又弄了一只来。”

冷玉如看着那只小狗,沉默着没有说话。直到张授脸上的笑容没了,才缓缓道:“那是郡王府的姑娘,却不能私受外男所赠之物的。”

张授愣了一会儿,低头道:“嫂嫂误会我了,我只觉得她既喜欢,一只小狗算得什么…就说是嫂嫂送的便是,横竖我这只也是送给嫂嫂的,嫂嫂喜欢转送何人,都随嫂嫂的意。”

冷玉如一阵头疼,无奈叫听香出来接了小狗,看着张授低头走了,这才进屋里。呆坐了没片刻,就听外头丈夫的声音道:“回来了?”推门进来,见她有些没精打采的,不由微诧道,“这是怎么了?授儿说刚刚又给你找了一只狗,可是不喜欢?”

冷玉如刚要说话,就听外面一个娇滴滴的声音道:“少奶奶——”张二夫人送的那个叫春桃的丫鬟穿着一身桃红色春衫,手里捧着一叠东西走了进来,一见张殊便忙福身道:“原来大少爷也回来了?正巧呢,奴婢刚给大少爷纳了一双鞋,不知道尺寸合不合,大少爷穿上试试?”笑嘻嘻走过来,先将手里东西给冷玉如道,“这是少奶奶叫奴婢绣的帕子。”帕子下头就是一双鞋,就在张殊脚边蹲身下来,仰头笑道,“奴婢给大少爷换上瞧瞧?”

冷玉如低头看着她。那桃红衫子胸口开得甚低,露出里头松花色的抹胸,从上头看下去正看得清楚,还一股子桂花头油味儿。冷玉如只觉一阵恶心,强忍住了没说话。

张殊坐在冷玉如旁边,脚牢牢踩在地上,冷冷看了春桃一眼:“谁让你进来的?”

春桃一怔:“奴婢——”

“少奶奶说了让你进来了吗?你该到这屋子里来吗?”张殊脸色阴沉,提高声音喊了一声,“听香!”

听香刚去沏茶回来,闻声赶紧跑进来,刚看见春桃蹲在地上,就听张殊厉声道:“你是怎么在这屋里当差的?随便什么人都进你们少奶奶的屋子,这是什么规矩!”

听香虽然挨了骂,但看春桃脸涨得猪肝一样,心里暗暗高兴,连忙道:“是奴婢疏忽了,奴婢下次再也不敢了。”上来就拽春桃,“还不快出去呢。”

春桃怏怏站起来,冷玉如只觉那油腻腻的桂花味儿再次扑面而来,再也忍不住一偏头就吐了出来,倒把听香吓得不轻,上来扶了急着喊少奶奶。张殊替妻子拍着背,狠瞪了一眼春桃:“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请大夫!”吓得春桃匆匆跑出去了,鞋子都忘了带走。

冷玉如吐了几口清水,方觉得稍好些。听香松了口气,忽然想起一事,忙道:“少奶奶——是不是…”似乎这个月的小日子一直没有来…

第126章 妻妾分定婚嫁忙

吴侍郎嫁女,喜宴是摆在吴府的,为了照顾周立年的面子,场面也不大,只请了要好的亲眷朋友几家而已。自然也有下属来送礼,但这些人也都是鬼精鬼精的,自然不会硬要来坐席,只是将礼送到就行了。

绮年在周立年刚买的一处小院里布置新房。这院子极小,总共也就四五间房子,不过地脚儿倒也还好。周立年把手里所有的现银都拿出来,才勉强买到这么一处房子。吴若钊已经在吏部托了人,县令的缺是谋到了,却不是在川中,而是在陕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那官职又不像大白菜似的一捡一堆,周立年一个同进士,刚考中了就能谋到缺的已然不错了。那县是穷了些,但好在五月里立刻就能上任。

新房里的家具都是吴知雯的嫁妆,一色的紫檀木,把个屋子填得满满当当的。这些笨重东西周立年都不打算带去,一来路上难走,二来他也没打算在那穷乡僻壤里呆一辈子,这院子将来等他回京做官了还可以用呢。吴知雯的嫁妆里还有京郊的一个庄子和一个铺子,铺子离此地不远,正好掌柜的住在这里,既省了租房子的钱,还能帮着看院子。

“世子妃,如莺在外头呢。”如鹂一脸为难地进来,“哭着说要见您。”

“哥哥大喜的日子,她哭什么?”绮年打量着屋子里的陈设,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才往外走,“叫她到下房里去等着,哭也不要进新房里来哭。吴家陪嫁过来的人看见了么?”

婚事从简,也就省去了十里红妆的夸嫁手续,提前一天吴家给吴知雯准备的陪嫁人员就都过来了,若是被人看见如莺哭哭啼啼的,会怎么想?

“如鸳姐姐拽着她走了,小满姐姐把那些人都召了起来在发红封儿呢,应该是没有看见才是。”赵燕恒生怕绮年忙不过来,连小满和小雪都让她带了过来帮忙。绮年也准备了红包,不过是让如鸳带着,想着新人进了洞房再发的,想来小满手里的红封一定是赵燕恒让她准备的。

绮年抿了抿嘴,把浮上来的甜蜜笑意抹平,走进了下房。如莺坐在炕上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看见绮年进来,挣开拉着她的如鸳就扑到绮年脚下:“姑娘,求姑娘给我说个情吧。”

“你起来说。”绮年沉着脸,“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你这样哭哭啼啼的算什么?还不赶紧把眼泪擦了!”

如莺不敢再哭,接了如鸳递的帕子擦泪,哽咽着道:“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来求姑娘的,姑娘看在我从前伺候过太太的份上,就替我跟少奶奶讨个情罢?”说着又哭了起来。

绮年也不回答,只看着她,淡淡道:“要么你有什么事现在说,要么等你哭完了我再过来。”

这句话比什么都管用,如莺立刻忍了泪道:“少爷要送我回成都去伺候七太太。姑娘,少爷去的那个地方听说穷得要命,风一刮满天的沙土,少爷身边没有人伺候哪行呢?姑娘看在我从前伺候太太用心的份上,替我说说情罢。”

绮年捡了张椅子坐了下来:“你这话说得奇怪。少爷要送你回成都,你不去求少爷,为什么叫我替你去求少奶奶?”

如莺噎住了,慌乱道:“我,我——我想着少爷总会听少奶奶的…”

“是么?”绮年低头抚平自己的袖子,“不是因为你私自去少奶奶处挑拨,少爷恼了你么?”那天吴知雯在赵燕妤的及笄礼上说过那话之后,她找了如鸳去问,带回来的话却是周立年根本没有让如莺去跟吴知雯说过那样的话,也就是说,如莺根本就是自作主张。

如莺说不出话来了。如鹂忍不住道:“如莺姐姐,你在世子妃面前还要说谎么?还不赶紧说了实话呢!”

如莺扑通又跪下了:“是我糊涂,油蒙了心窍了——可我也是为着少奶奶,少奶奶这样娇滴滴的人,深宅大院里长大的,怎么好到那种地方去受苦呢?”

“这么说你还是一片好心了?”绮年从前也真没看出来如莺居然有这样的胆子,“撺掇着哥哥今年就下场,也是你说的话吧?”这个她没证据,只是打听了一下情况之后自己分析的。

如莺狼狈地目光四下转动:“不,不是…是少爷自己想念七太太…七太太身子不好…”

绮年静静地看着她:“七太太身子差不是一日两日了,那边还有成年哥哥伺候着,便是真放不下,也可跟我商量着接进京里来住。之前不管出什么事,哥哥都能沉下心来念书,怎么这一次就急成这样?明明舅舅说他不成,他还执意要赌一赌?他就那么沉不住气,三年都等不了?”

如莺强辩道:“少爷如今住的是吴家的宅子,人人都说少爷其实就是入赘了吴府,少爷所以才——”

“人人?”绮年扬起眉,“大舅母持家有方,吴家的下人都是谨慎的,谁敢在哥哥面前胡说?你说的人人都是哪些?”自打出了吴婆子那回事,李氏管理下人更加严格,有谁敢胡乱嚼说主子的,立刻发卖。且周立年是吴若钊亲自挑选的女婿,更不必说还有一个做郡王世子妃的妹妹,哪个下人敢在他面前说这样的话?

“是外头——是少爷那些朋友…”如莺有些语无伦次了。

“够了。”绮年有几分疲惫地摆了摆手,“你不用强辩了,还是听我说罢。哥哥定下了与表姐的亲事,你心里就慌了。一则表姐性子高傲,你怕她不容人;二则舅舅对周家有恩,对哥哥更有提携之恩,你更怕表姐恃着这一条作威作福,哥哥也不能逆她心意,是也不是?”

如莺被戳穿了心思,心里更慌,低头道:“我,我确是怕的。少奶奶那样的心高气傲,从前连韩家少爷都不肯嫁——韩家少爷可是正经的二甲传胪,韩老爷还是正四品的官呢——少爷如今可还没有功名。我也是为着少爷好,若是将来少爷受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