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年含笑对她点了点头:“弟妹说的是。”秦采看起来比刚嫁进来的时候瘦了些,从绮年有孕她就接手管家,一直平平稳稳没出过大问题,更没有想着办法给节气居下绊子。绮年看她微微皱着的眉,忍不住道,“弟妹也辛苦了,既是出来,就不必想别的,只当散散心也好。”

秦采抬眼看了看绮年,眼神里微微闪过一丝感激,微微笑了一下,低声道:“说起来,如今嫂子大好了,这管家的事也该交还给嫂子才是。”

绮年笑道:“弟妹怎说这话。你当家理事这些日子,谁不说妥当?何况兄弟们又不分家,是谁管家还差什么不成?”

秦采叹了口气道:“嫂子固然厚道,只是若心疼我,就把这事接了罢,别教我为难了。嫂子还有什么不知道的,我也是真心实意的说话,只是人家都说月子里不能劳累,我这才拖到今日才开口。”

她说得真心实意,绮年也不好再跟她说虚话,便点头道:“弟妹确实也该好生调养一下,放开心怀,给二弟添个喜讯才好。”

秦采苦笑一下:“多谢嫂子,只是我——唉!若不管家了,怕还好些。”她如何不想有喜讯?只是总没有动静,哪一天见了魏侧妃不得被催促几句。

“弟妹少想着些不欢喜的事,自然就好了。不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么,你不去多想没准倒就有了,再请个好大夫来仔细诊诊脉便是。弟妹还年轻,愁什么。”

秦采听得眼圈微红,正想说话,外头忽有些乱,接着阮盼等几个方才去大门处看花轿来的人纷纷都回来了,脸上且颇有些异色,席间自然有人随口问起,几人却都只是敷衍而已。

绮年看郑瑾没有回来,不禁疑惑地看了阮盼一眼,晓得外头必然是出了什么事了。阮盼见她看,举了茶杯遮脸,低声道:“张家人闹起来了——就是前头世子夫人的娘家——说前头世子夫人死得蹊跷,是被郑世子的通房丫鬟碧桃气死的,还让新妇先拜了前头世子夫人的牌位才准进门。”恒山伯府这前后两任世子夫人都姓张,说起来还真容易混为一谈。

绮年和秦采面面相觑。门外闹成这样,那是掩也掩不住的,有那爱打听事儿的瞧着几人面色不对,早叫丫鬟去门前看了,此时已彼此窃窃私语起来。秦采也忍不住低声道:“这难道是说恒山伯府宠妾灭妻不成?该是不会的罢?那碧桃一个通房,怎么敢做出这种事来?就是——”她本想说就是秦苹这个良妾也未必能做到,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毕竟堂姊妹做妾——尽管是远房姊妹——不是什么光彩事儿。

阮盼低声道:“听说碧桃原是苏少奶奶身边的大丫鬟。”

绮年和秦采不由得又对看了一眼——这是说郑瑾这个小姑欺压嫂子么?这下可有热闹瞧了。

恒山伯府大门外此时确实热闹。挑起的长挂鞭炮还未及放就被人扯下来一半,张家竟一气来了二十多人。两个哥哥拦在花轿前头,口口声声只叫捧出妹子的牌位来,叫新娘下轿先拜过再说。张家老太太由儿媳扶着,哭得捶胸顿足,嚷着叫把那欺主的刁奴拖出来打死。

四周本有些来道喜撑场面的郑家亲友,更多的却是看热闹的,这时候也乱了套。郑瑾看得又气又怒,在门里高声喝问道:“前头少夫人已经去了一年了,人去时你们不说什么,只顾拉了嫁妆走,如今新妇要进门了又来说人去得蹊跷,分明是来闹事的,还不打了出去!”

张家三太太原在后头站着,闻言便拔起嗓子喊道:“你们郑家仗着是伯府就欺人,我那侄女儿去时瘦得看着都可怜,不是你们欺凌虐待怎会如此!谁不知道郑家姑奶奶素来跋扈,谁家小姑会把自己房里的丫鬟往哥哥房里送?郑家就是这样的规矩?”

她心里是满心的不忿。当初郑少夫人病重,原是想将她的女儿嫁进伯府来做填房的,自己女儿才貌双全,张家人也都愿意,偏被郑家一口拒绝了。如今这伯府世子夫人的位置被别人占了,张家只拉回了郑少夫人的嫁妆。且这嫁妆这些年也花费了些,又因郑少夫人当初极喜爱秦苹生的儿子,做主将一些东西给了孩子,故而这嫁妆回到张家人手中时只剩下大半。

张家如今家境比从前是大大不如了,人口又多,恨不得把姑奶奶的嫁妆全部拉回去贴补了家里,谁知竟不能全得,心里哪能没有怨气?因此特特地捡了今天,以原配娘家的身份过来,存心是要给郑家添堵的。

张淳坐在轿子里,听着外头乱成一团,却始终没有喜娘过来让自己下轿,不由得有些烦躁道:“桃叶,到底是怎么回事?”

桃叶是她的贴身丫鬟,刚才虽未往前头去,听着旁边人的闲话也把事情听了个八九不离十,见张淳问便愤愤说了,又道:“姑娘别着急,二少爷和三少爷就在后头押轿,这就过来了,自然要跟他们讲理的。”

张淳听了不由得心头火起:“讲什么理!讲理他们就不来了!自己命薄死了,这时候倒要来闹我?快叫大哥来,营里叫些人来,将他们打了出去!”

桃叶果然转身要去,被另一个大丫鬟柳枝一把拉住。柳枝原是张夫人身边的丫鬟,已经配了人的,原要留在府里做管事媳妇。张夫人虽厌烦二房弟妹和张淳这个侄女,但到底是一家人,就将自己身边稳重能干的柳枝给了张淳陪嫁过来,并千叮万嘱,若张淳举止有什么不宜之处,务必叫柳枝劝阻着些。此时柳枝一听张淳要将事情闹大,连忙扯住了桃叶道:“姑娘何必理睬?这是郑家跟前头少夫人娘家的事,姑娘只要看着就是了。”

张淳怒道:“怎么看?吉时都要过了,他们再这样闹下去,难道真要我先向个牌位行礼不成?快去找大哥!”

柳枝死扯着桃叶不放:“姑娘!大少爷来了说什么?这是前头少夫人娘家和郑家的事,姑娘何必卷进去!”吉时这还没过呢,再说就是过了其实也没什么,未见得过了吉时这亲事就不吉利了,倒是前头那里吵得热闹,若张殊这时候出面该说什么?张淳本就是填房,在原配的牌位面前确实要行礼的,闹起来只会让张殊没脸。

张淳火星直爆:“什么说什么?全部都打出去!”

柳枝真是没了办法:“姑娘,那是世子原配夫人的娘家!”张夫人本来就不同意张淳去做这个填房,是张二太太自己硬把这事闹大,弄得张淳不嫁都不成了。填房夫人比原配本就矮了一头,就是说破天去,那边叫张淳给郑少夫人的牌位行礼也是规矩,张殊若真是叫人来把他们打出去,那就真成笑话了。

“原配又怎样!”张淳瞪起眼睛,“他们家里现在算什么?怎么能跟我们比?”

柳枝实在不知要说什么好:“姑娘是让大少爷也来仗势欺人吗?传出去姑娘的名声可好听?”就算二房不要面子,张殊还要名声呢。

“你老老实实守着姑娘!”柳枝不得不拿出张夫人身边大丫鬟的气势,指着桃叶,“我去寻二少爷和三少爷。若这里有什么不妥当的,都只找你!”

张淳火气直蹿,但柳枝虽然是个丫鬟,张夫人却许诺过三年后就放她一家赎身的,因此现在身契都不在张淳手上,又是张夫人赏下来的,可不是普通丫鬟可比,只能悻悻坐在轿子里不动。

此时张执和张授也赶了上来,柳枝连忙过去,拉着张执悄声将前头的事说了,张执皱了皱眉,也道:“看看郑家怎么说。”

张授便急了:“难道就让姐姐的轿子停在这里?还要给她的牌位行礼不成?”

张执想了想:“我去找郑家世子,你回家去寻大嫂过来,这种事,我们不好去跟一群妇人吵闹。”

张授想想也是,连忙上马就往回跑。张执叫人团团守定了花轿,自己钻进人群,扯住已经有些焦头烂额的郑琨:“郑世子,这是怎么回事?”

郑琨也料不到前妻的娘家竟然这样的不要脸皮,全家上阵来撒泼来了,一时也有些没了主意。若说找人来将张家人赶走固然容易得很,但如此一来必定更说不清楚。被张执这样一问,不由得有些无言以对,只道:“且等一等。”

恒山伯夫人也赶了出来,见外头闹得不堪,好些闲人都在指指点点。郑家这个世子夫人娶进来也有五六年了,自打娘家渐渐没落之后就极少出来见人,偶然出现一次也是消瘦苍白的模样,因此张家这样一闹,倒有不少人半信半疑地议论起来。恒山伯夫人脸都青了,咬牙低声道:“怎么闹成这样子!不然——不然把碧桃交给他们处置吧,吉时都要过了,先拜了堂再说。”

“娘你糊涂了!”郑瑾也恼了,“把碧桃给他们,难道是我们承认逼死了大嫂?依我说,统统打出去!如今他们家算个什么东西,恼了就让他们在京城呆不下去!”

郑琨听见妹妹的话,不由得眉头紧皱:“打出去倒容易,可总要有个理由。”何况闹起来的全是女人,若把自己家的小厮们叫出来,这些女人又怎么打得呢?

郑瑾将眉一竖:“他们信口开河诬蔑我家,还要什么理由?”

那边张家三太太越闹越起劲,竟然直往张淳的花轿冲了过去,一边骂道:“小贱人,还不下轿拜原配的牌位——”想把张淳从花轿里拉出来,幸而被桃叶和柳枝死死挡住。

只是这么一来,张家的女眷们全都往花轿冲了过来,桃叶和柳枝两个人抵挡不住,一退再退,张家三太太已经能摸得着轿门了。

突然间斜刺里一根棒子打来,正敲在三太太手上,只打得她唉哟一声缩回了手去,还没等看清是谁打她,就听外头有人清脆地高声命令:“把这些拦截花轿意图不轨的东西给我狠狠地打!”接着棍棒如雨点般落下来,打得张家女眷们哭叫连连。张家两个舅爷见老娘和妻子挨打连忙过来,却被几个婆子丫鬟执着洗衣棒棰、扫帚、细竹条子团团围住,打得抬不起头来。

张家老太太因为年纪大倒没挨打,这时候扯开嗓子就嚎起来:“这是什么人啊,当街行凶,要杀人啦!”

那二十几个丫鬟婆子利落地将张家人打倒在地,才排成两列站了开去,后头走出个穿着桃红小袄石青色裙子的少妇,冷笑道:“我倒还想知道,是什么人敢当街围攻花轿的?还有没有王法了!”

柳枝大大松了口气,唤了一声:“大少奶奶。”

张家老太太听了这一声儿,算是知道了这人是谁,当即冷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恒山伯府的义女啊!你既是郑家的义女,我女儿也是你的大嫂,你就这样对你大嫂的家人么?”

冷玉如掸了掸袖子也冷笑道:“我不知你们是谁,只知道有人想冒犯我家小姑。你说是恒山伯府的姻亲,难道因着是姻亲就能不顾王法肆意厮闹了?恒山伯府怕也没有这样胆大妄为的姻亲!还是你们就是有意来破坏恒山伯府的名声的?”她并不想替郑家说什么好话,但张淳是她的小姑,能不能顺利成亲也是张家的脸面,若是张家三太太不上来掀张淳的花轿,她倒还真不好找借口插手。

张家的这些丫鬟婆子们都是从西北跟过来的,堪称一支娘子军,打这些养尊处优的女眷还不是手到擒来?这下可倒好,两拨人都姓张,倒真是弄了个剑拔弩张。冷玉如把眼睛往恒山伯府门口一溜,便冷声向喜娘道:“吉时快到了,你还磨蹭什么呢!”还不趁着这时候让人进了门拜了天地,之后郑家怎么样就是郑家自己的事了。

喜娘被一句话提醒,连忙高声道:“吉时已到,请新娘下轿——”

张家老太太还想闹,冷玉如一眼横过去,背后的丫鬟婆子们一起往前走了半步。这气势颇为骇人,张老太太愣了愣,到底不敢怎样,只能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嚎了起来。冷玉如一使眼色,早有小厮跑过去把那挂起来的鞭炮点燃,顿时噼啪之声大响,把张老太太的哭嚎声全盖了下去…

第158章 起起伏伏前程事

恒山伯府娶填房,前后两个妻家皆姓张,在伯府门口后张欺前张的事在京城传了足足有几个月。尤其是张将军府的娘子军们大展神威,张少将军夫人威风凛凛的话,更是传了又传。

“如今你可是威名赫赫了。”绮年取笑冷玉如。

冷玉如白她一眼:“什么威名赫赫!你当我愿意出面么?二房的事我不想管,郑家更是离得越远越好,若不是二房,我又何必再跟郑家扯上关系!”

“行了,总归这成亲的事平过去了,日后再有什么就是郑家的事,你不管也成。”绮年安慰她,眼看冷玉如的儿子爬到品姐儿身边歪着脑袋仔细端详,不由得笑起来,“你家固哥儿倒乖。”话音未落,固哥儿已经飞快地伸手去摸了一下品姐儿的小手,吓得守着他的嬷嬷连忙把他的手拿开:“哥儿,妹妹还小,可不能乱碰。”这可是未来的县主,万一伤到了哪里吃罪不起啊!

固哥儿被嬷嬷抱远了点,伸出手已经够不到品姐儿,很不情愿地撅起嘴,口齿不清地喊:“妹妹,妹妹——”

绮年被他逗得直笑,将他接过来抱在怀里:“固哥儿喜欢妹妹?”

固哥儿八个月大了,正是刚刚发现手脚协调听自己使唤的时候,绮年才抱过他,他就飞快地抬手抓住了绮年垂下的发丝。冷玉如赶紧过来帮着松开他的小手,顺手在他手背上轻轻打了一下:“这孩子!幸而你没戴耳环。这臭小子都抓过我两回了,现在我要抱他就什么都不敢戴。”

固哥儿被打了一下手也没哭,只是把小手往身上蹭了蹭,又开始四处看着想抓东西。冷玉如吓唬他:“回去让你爹爹打你手板!再也不带你出来了。”

可惜这样的威胁固哥儿只听懂了两个字,欢喜地咧开小嘴:“爹爹,爹爹!”四处转着头,找爹爹在哪里。冷玉如哭笑不得:“傻小子!”

绮年笑得不行:“这么点儿大的孩子,哪里听得懂。”掂掂固哥儿,“真是结实,这么重!手脚也快,将来一定跟他爹爹一样能带兵打仗的。”叫如鹂拿出一块白玉如意子辰佩,“拿着玩儿罢。还有一柄犀角匕首,是世子准备的,我想如今这样小的孩子哪里能动那个,你给他带回去,将来长大了再玩。”

子辰佩是一只小鼠一条龙的造型,鼠为子,龙为辰,有望子成龙的意思,是好口彩。那柄犀角匕首并不起眼,匕首柄虽打磨光滑还刻了精细的宜于抓握的螺纹,却是暗暗的颜色,连外头的鲨鱼皮鞘也是深青无光的。可是两样东西都拿上来,固哥儿抓着玉佩玩了几下就把玉佩塞到母亲手里,迅速从绮年怀里挣出来向匕首爬去,一把就抓在了手里,吓得冷玉如连忙去抢。幸而这匕首吞口处是有搭扣的,此时搭扣系着,固哥儿无论如何是解不开的,并不能把匕首拔出。

冷玉如松了口气,看固哥儿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匕首又伸手来抓,只好把匕首给了他,又千叮咛万嘱咐嬷嬷务必仔细看着,万不能让搭扣打开。看着儿子抓着那东西爱不释手,不禁摇头:“难道真是随了他爹爹?定是每日看着他爹爹带着刀剑进出,也学会了。”叹了口气转头去看炕上的品姐儿,“还是姐儿好,不哭不闹,比这臭小子强多了。”

品姐儿乖得很,不是饿了或者尿湿了从来都不哭,会玩得自得其乐,对乳娘嬷嬷们都不怎么亲近,只有到了绮年怀里才兴奋些。最初绮年还担忧她会不会哪里有问题,又是测听力又是测视力,最后确定女儿并没毛病,只是天生的安静,这才松了口气。

就说这会吧,固哥儿弄出那么大的动静,她也不过是转着眼珠看了看,又欢欢喜喜在玩自己的手脚。冷玉如摸了摸她的小脚丫,叹道:“没有什么好东西,西北那边有种极像葡萄的花石,雕了个摆件给姐儿摆着玩罢。”

品姐儿拿脚蹬了一下冷玉如的手,咧开小嘴笑了一下,顿时把冷玉如稀罕得不行,心肝肉儿地叫了半天,还亲了一下,结果把品姐儿亲得不耐烦了,哇一声哭起来,引得固哥儿也拖着匕首爬过来,连声叫着妹妹。

有两个孩子在,简直什么话也别想说,绮年抱着女儿哄了一会儿,等她不哭了就叫乳娘抱了下去,固哥儿的嬷嬷也带着固哥儿去厢房里玩,两人这才能静下来说说话,自然首先就说到恒山伯府。

“…三朝回门的时候趾高气扬,生恐别人不知她的回门礼多么贵重,一样样地说给我听…”冷玉如说起张淳,忍不住嘴角微微撇了撇,“还有二婶娘,这些日子说话的声音都响了。张淳回门的时候给她带了一包燕窝,天天让小丫鬟在厨房熬燕窝粥,说是这比家里吃的燕窝好上许多…”张家家底还是殷实的,但久居西北自然粗糙些,且西北之地,燕窝之类少见,也不过是有身子不好的才吃些。张二太太从前总叫唤自己身子虚,家中得的燕窝几乎都是被她和张淳张授吃了,如今这又嫌起从前吃的不好了。

“婆婆不理睬她,她就时常的说给我听,还说如今三弟的亲事有他姐姐照看着,该是能结一门好亲事了。话里话外都指着二弟和你家小姑的亲事说话,恨不得给三弟尚个公主!”

绮年安慰她:“总比张淳嫁得不如意她天天抱怨你们强吧。”

冷玉如叹道:“言之有理。而且她自觉张淳如今是世子夫人了,给三弟寻亲事的事也都交给了她,倒省得我费力了。否则二弟一成亲,保证她又怨言无数了。”赵燕好今年已经快十七岁,到了八月就要出嫁。张二太太对于侄子能娶到郡王之女既羡且妒,话里话外没少指责冷玉如只管大房不管二房,不替张授相一门亲事,全不管张授的年纪才多大,与赵燕好是否相配。

绮年看冷玉如也不愿多谈婆家的事,便问道:“听说伯母不在庵里住了?”

冷玉如眉宇间不由得多了一丝笑意:“是,自从我回京,家里的事郑姨娘就不得出面了。”张殊的官职或者不算太高,却是皇上眼中的新秀,颇有些实权。冷老爷如今拿这个女婿当宝一样,张殊头一回上门,看见居然是个姨娘出来招呼,脸立刻像锅底一样,险些起身就走。冷老爷不得不去青云庵请回冷太太管家理事,郑姨娘又哭又闹,还向娘家大哥哭诉过,想借着恒山伯府出来说说话。可是恒山伯府如今极安分,怎肯为了一个姨娘生事?郑姨娘撒泼打滚,最后只是让冷老爷关在了房里。后头张殊把两个大舅子一一审视了一番,觉得冷家老二还有几分能才,就稍稍说了几句话,让他升了一升。冷家老二也还算不错,虽然大才能没有,但管那些文书之类琐碎的小事却是井井有条,在同僚之中名声不错,估摸着熬个三两年还能再升呢。如此一来,郑姨娘也就老实了,冷家过了这些年,终于又妻妾尊卑分明了。

两个闺中好友说了半日的话,冷玉如是打着来商量张执与赵燕好的亲事来的,在秦王妃那里定下了正经日子才过来,也不好多坐,说了一会儿家中琐事,又惦记了一番远在山西的韩嫣,便起身带着儿子告辞。固哥儿一手抓着匕首,一手拉着品姐儿的小衣裳叫着妹妹不肯放,最后眼泪汪汪地被冷玉如抱走了。

品姐儿的小衣裳都被拉歪了,却也不哭不闹,一脸淡定地玩着自己的小手,只在绮年把她抱起来之后才把注意力放到母亲身上,咧开小嘴笑了。绮年忍不住抱着女儿亲了又亲,正逗得女儿咯咯笑起来的时候,如鹂一脸兴奋地拿着封信进来了:“世子妃,是少奶奶的信。”

绮年拿过信来一看,是吴知雯写来的。信里先是说了几句在任上的事,说是周立年因时常要与渝州知府一起入山追剿永顺伯的残兵败将,恐吴知雯独自在衙门里住着害怕,将周七太太接到了衙门里做伴,自然,如莺也跟着过去了。

绮年手里拿着薄薄的信纸,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周七太太是个重情分的人,当初受二房周济不少,如莺如鹃两个大丫鬟时常去给她送点东西,显然这情份是一直记得。但如今如莺已经是周立年的妾,倘若周七太太还总是记着情份维护着她,又置吴知雯于何地?若说恩情,吴若钊对周立年的提拔才是最要紧的。

“世子妃,出什么事了?”如鹂原当这封信绮年看了会高兴,却不想她看了个双眉紧皱,不由得心里惴惴起来。

绮年摇摇头,翻到第二张信纸去看。后头却是有好消息,永顺伯半月前被他们伏击了一次,手下那千把人被歼掉绝大多数,永顺伯本人被射伤,只带了幸存数十人仓皇逃跑,但伤势颇重,缺医少药只怕在山中坚持不了多久,渝州知府已经将擒到的几个头目押解京城,周立年负责押送,估摸着不日就要到京了。

又要进京?绮年开始还高兴,看到后头眉头不由得又皱了起来,沉吟之中听到脚步声,赵燕恒一掀帘子走了进来:“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皱着眉头?谁来的信?”

绮年回过神来,一边把信纸递给他一边站起来帮他宽衣,又接了如鸳端上来的温水和帕子替赵燕恒擦汗:“照这么看似乎是有点功劳,可怎么轮到哥哥押送呢?”

“这有什么不解。”赵燕恒扫了几眼就笑了,“永顺伯快要伏诛,渝州知府自不想有人在旁分功。不过他也抹不掉舅兄的功劳,所以特意让舅兄押送这些残兵进京,给他个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免得让人说他过河拆桥。不过这样也好,舅兄的功劳总压不过渝州知府,现在离开了,万一永顺伯本人没有落网,也就没舅兄什么错处了。”

“我总觉得——”绮年还是忍不住要皱皱眉,“哥哥是去做知县的,这样三天两头的抛了县里的事去跟着渝州知府拿人,自己份内的事该谁去做?他治下的百姓谁去管?”

赵燕恒含笑看了她一眼:“我的世子妃是脚踏实地的人,舅兄么——就有几分急功近利了。此次他固然是立了功,但皇上未必喜欢。正如世子妃说的,舅兄是将自己的本职弃之不顾了。唉,且看皇上怎么说罢。”

皇上怎么想,绮年是不知道,但半月之后这批残党押解进京之时,皇上却是对周立年好一番褒奖。周立年在京中虽有住处,但家眷都不在,自要先去岳父府上拜见才是。

“皇上虽有褒奖的话,却只赏了些金银锦缎之物,你可知是为什么?”吴若钊在书房之中,看着自己这个女婿,眉头微皱。这女婿是有能耐的,可是未免有些浮躁。他是做学问的人,讲究循序渐进基础才能扎实,对周立年的做法并不十分欣赏。

周立年低头道:“请岳父大人指教。”他确实有点迷糊,按说这是一件不算小的功劳,虽说主事的人不是他,但若没有他,渝州知府未必这么快就能把永顺伯围歼。虽然永顺伯本人还没有抓住,但他受了重伤,无医无药小命十之八九保不住,就是能保住也成不了气候了。皇上说了一通褒奖的话,却没有提升官的事,只赏了黄金五百两,蜀锦二十匹,珍珠一合。手笔是不小,却不是他想要的。

“你谋这任外放,究竟是想做什么的?”吴若钊看他还算虚心受教,虽然暗暗叹气,还是点了他一句。毕竟是自己女婿,前途顺遂了女儿才能跟着夫贵妻荣。

周立年怔了一怔,低头想了一会儿,脸色渐渐变了,一揖到地:“多谢岳父大人,小婿这就离京回县里去,这三年外任必当尽心尽力。”皇帝知道他一心向上,但不喜欢他过于功利了。

吴若钊点了点头:“好生做去,你若尽心,天也不负你。”已经在皇帝面前混个名儿熟了,若是政绩再好些,朝中还有这些亲戚们托举着,何愁没有前程呢?

“还有一句话,论理不该我说。”吴若钊眼睛看着墙上的字画,淡淡地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如今既要修身,又要齐家,之后才能说得上别的…”

周立年低头想了想,额上渐渐有汗浸出来,低声道:“是,小婿明白了。”吴知雯这是不能忍受如莺了,才借父亲的嘴说出这句话来。他本以为给了如莺那一番教训她也就安分了,却没想到如莺怂着周七太太写信要跟他到任上去。周七太太到了之后,他以为吴知雯看在七太太的份上也就容了如莺,却想不到吴知雯已经不想忍受了。如今吴若钊说出这句话来,那如莺要么此后低头做小伏低不敢有一丝妄想,要么——就不能留了。

吴若钊送走了女婿,自己站在书房里也有些发怔。他让女婿治家,其实他自己在周立年这个年纪也根本没有治好家。当初他也纳了两房姨娘,并未觉得有所不妥,可如今女儿出嫁,写信回来说妾室因婆婆偏爱而在家中不安分,他才忽然想到,当初孙姨娘因是颜氏所赐也曾十分嚣张,李氏是不是也一样受了这些委屈呢?

他心里想着,慢慢踱出书房往后宅走去,进了二门几步就先到了苦笋斋,院门虚掩,里头静悄悄的没有声音。吴若钊站在门口看了看,正要离开便听见门里头有人嘤嘤哭泣,他侧耳倾听片刻,便有另一个声音压低了嗓门急道:“孔丹,你又在这里哭什么呢?姑爷刚立了功,阖家都高兴着呢,你偏要在这里添些丧气不成?”

孔丹哭道:“我思念少爷,难道哭两声都不成了?”

“你真是糊涂!少奶奶明摆着不让你跟在少爷身边了,少爷也没说什么,太太都准了,你这样哭哭啼啼的到底是想怎样?少爷都无意于你,你还要做什么呢!”

“你胡说!我伺候了少爷这些年,少爷对我素来是极好的。若不是少奶奶不许,少爷怎会不带我去任上…”

吴若钊皱皱眉,举步回了兰亭院。李氏正在窗下翻帐本算帐,阳光从窗外射进来,照着她鬓边竟有了几茎白发。吴若钊驻足片刻,碧云已经看见了他,连忙打起帘子:“老爷。”

吴若钊走进屋里,对李氏笑了笑:“做什么呢?”

李氏合上账本起身笑道:“雱哥儿就要成亲,许多事要准备呢。老爷跟姑爷说完话了?怎么也不留姑爷用了饭再去呢?”

吴若钊含糊答应了一声,看看那厚厚的帐册:“又要辛苦你了。”

李氏略有几分诧异:“老爷怎么说这话?本是我份内的事,何况雱哥儿娶的到底是永安侯府的姑娘,虽然是庶出,也是侯夫人带在身边养大的,自是不能怠慢了。”

吴若钊点了点头,将这话细品了品,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想了想才道:“霄儿院里有个丫鬟叫孔丹的,没跟着去任上?”

李氏心里一紧,观察着吴若钊的神色道:“那边衙门房子小,咱们儿媳也怕带得人多被人说霄儿骄奢,因此只带了她身边的两个丫鬟。霄儿身边那两个大丫鬟,一个月白是老子娘来求着配了人的,自不好让一家人分离;孔丹熟悉府里的事,就留下来看院子。”

“这么说孔丹年纪也不小了罢?霄儿这一去就是几年,没得耽搁了人也可惜的,夫人瞧着给她配个本分厚道的出去也罢。那看院子的事,小丫鬟婆子们也是一样的。”

李氏虽不知他为什么会说出这番话来,却是正中下怀,连忙道:“老爷说得是,这些日子事忙,我也忘记了。说起来府里年纪大的丫鬟们也颇有几个该配人了,忙过了雱哥儿的亲事,我就把这事办了。”

吴若钊又点了点头:“辛苦你了。雱儿这次考取了秀才,好歹也不是白身了。他读书不如霄儿,将来能中个举人就行。”

李氏心想吴知雱内有父兄外有岳家,便是只中个举人,将来也照样有一番前程,遂点了点头道:“雱哥儿读书也还是刻苦的。”

吴若钊知她不愿多谈庶子的事,便道:“过几年霄儿回来,就给他们兄弟分了家也罢,到时候让孙氏跟着雱儿出去过。”

李氏越发诧异了:“老爷跟二弟还不曾分家,这下头…”虽然她也愿意孙姨娘离了眼前,但长辈还没分家下头儿子们倒分家,也没有这个道理啊。

吴若钊听了这话不由得笑了笑,暗想自己也太心急了些,便道:“也不是说如今。日后二弟那边也要添人进口,早晚这宅子是要住不下的。”

李氏满心疑惑地点了点头,吴若钊便说起了别的事:“这几日老太太可找过你?”

说起这个,李氏不由得就叹了口气:“是问过章哥儿的亲事。”

乔连章比吴知雱小一岁,今年两人一起中了秀才,可吴知雱已经有了永安侯这样的好岳家,乔连章的亲事却还没影儿呢,颜氏怎能不急。无奈她今年起身子已经大不如前,正月里因乔连波的事儿与阮夫人生气病了,竟然断断续续的半年了都没有大好,更不必说亲自出面去为乔连章说亲了。因此时常的催促李氏,有时还要让阮夫人也帮着去寻看。阮夫人连英国公府的两个庶子的亲事都不上心,何况是乔连章这个外甥呢。只是她已不住在吴家,嘴上敷衍着也就是了,却苦了李氏,时常的被颜氏教训。

吴若钊也叹了口气:“都察院有位刘经历,家里有个女儿也颇通诗书,今年十四岁。因不愿去选秀,所以想着许出去。”虽说当今皇上宽厚,并不强行限制适龄女子都要入宫参选,但做臣子的也要识相些,若是女儿年龄合适又没有婆家,不去也不好说。今年是给皇子们指几个侧妃,所以刘经历虽是六品官,女儿也在参选之列。不过皇帝宽厚,今年又定了九月间选秀,若是八月前姑娘有了亲事,就可名正言顺不去宫里的。

“刘经历是本分人,我想着你去拜访一下。纵然见不到姑娘,见着刘太太也是好的。”自来有其母多有其女,观刘家太太大致也可知道刘家姑娘是什么样子,“若合适就给章哥儿定了罢,到底也是父亲的外孙。”不看颜氏的血脉,还要看乔连章身上流着的吴老太爷的血,“且这事若了结了,你也少担些责骂。”

李氏心下有些感动,低声道:“我听老爷的,明日就去刘家拜会。”

第159章 清良媛走火入魔

绮年有时候觉得,老天大概不想让她过得太舒心了,隔一段时间总要闹点事出来的。

比如说从今年生了女儿开始,她一直都过得挺顺心。秦王妃最近一心放在替赵燕平寻亲事上,又受了昀郡王有意无意的警告,无心找她的麻烦;管家的事她重新接过来之后也是按部就班,虽琐碎却无大事;外头她的两个庄子上,一个种的玫瑰今年春夏之时已经开始开花,眼见得就有收益了,一个榨出的花生油已经有了销路,前头的投资马上就能收回。哎,其实说来说去,只要秦王妃老实,这郡王府里实在没有什么事能让她烦心的,结果——烦心事就从外头来了!

“当真是洛红?”绮年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初秦王妃把洛红塞给她,金国秀一句就把洛红留在了皇子府里,彻底解决了这个麻烦。之后皇子府所有人都去了东宫,洛红做为一个低等丫鬟也跟着去了。这一年多的时间她都快忘记有这么个人了,这会却突然传出她被太子临幸还有孕了的消息,简直好比晴天霹雳啊!

赵燕恒眼神阴郁:“是。”

“她是怎么——怎么得了太子的青眼…”绮年觉得都有点难以理解了,“不是九月就要选秀了吗?”别说太子就这么急不可待?再说,洛红也不算什么绝色美人啊,论长相根本不如金国秀和吴知霞,就是金国秀身边的随月随云也跟她不相上下,怎么就她偏偏入了太子的眼呢?

赵燕恒眼神更暗了:“她如今在清良媛殿里当差。”

绮年只觉得好像脑袋顶上又打了个雷,半天才能说出话来:“不会是清明——我是说清良媛,她——她安排的?”清明是疯了吗?她知不知道这是在跟金国秀对着干?东宫里的事只有金国秀才能拿主意,清明这是想做什么!

“会不会是太子妃授意的?”绮年脑子木然地转了转,抱着最后的希望。自打她嫁进来她就发现了,清明不满意她,是因为觉得她出身低微,不能给赵燕恒任何帮助。相反,金国秀却是绝对符合她心目中世子妃的要求的,若不是皇帝指婚,估摸着金国秀可能就嫁给赵燕恒了。据此推想,清明现在应该对金国秀言听计从才对,没准是金国秀觉得洛红出身低微好拿捏,所以先让她生一个?

赵燕恒苦笑,摇了摇头:“听说是太子去她殿里,她在外头折花,洛红在房里伺候,太子多饮了几杯酒,就——”

绮年悚然一惊:“谁说的?这消息真么?”洛红在旁伺候,太子就看上了?虽说是饮了酒,但酒后乱性——绮年总觉得没那么容易。

“是汉辰送来的消息。”赵燕恒脸色如锅底一般,“太子妃说,品姐儿她还没见过,让你得闲了抱品姐儿入宫去给她看看。”这不是要看品姐儿,是要兴师问罪了。

绮年沉默片刻:“你怎么想?”

“…我也不知清明居然会——早知如此,当初不如不让她去了,只当是为她好,谁知…”赵燕恒苦笑,“实在是我糊涂,这些年都没看明白她敢这样的自作主张。”

“我也没看出来。”绮年叹了口气,,“也许在她看来,都是我逼的…”逼着她离开赵燕恒,离开郡王府,“也许我觉得是为她好,她却不觉得这样好。”

赵燕恒握了握绮年的手:“与你无关。我早知道汉辰对她有些心思,你便不说,我也是要撮合她和汉辰的,只是或许再过几年罢了。”

绮年无心去再想这个,只是道:“太子妃会怎么做?若太子妃不容她,你——我们该如何?”毕竟清明是从郡王府出去的,洛红还是从郡王府出去的,若是金国秀与赵燕恒没有之前的交情,恐怕会怀疑郡王府这是来打她太子妃的脸呢。

赵燕恒沉默了,半晌才道:“你替她向太子妃求次情吧,就当是——当初我强要送她出去的错…日后——路是她自己选的,你去见见她,告诉她只要安分守己,太子妃不会害她,可若是她有别的心思,谁也救不了她。”

“你还记得上次她说那个官职的事么?”绮年忍了又忍,还是提起了这事。正月初一进宫叩拜的时候,清明提到有官职出缺,被她驳了回去。回了郡王府她告诉赵燕恒,赵燕恒也吃了一惊,不过之后他并没对那个缺动什么心思,宫里也再没动静。绮年还当清明终于从这件事上看明白了些,万想不到这次她又闹妖蛾子。

“我只是始终想不明白,她究竟想做什么?倘若她人在太子身边却想着替你做事,只怕——”

赵燕恒脸色微变。他比绮年更明白伴君如伴虎的意思。太子从前与他有交情,可如今已经是君臣了,日后等太子登基那就更是上下分明。他是太子的亲信,自然可以跟着太子往上升,但倘若被太子疑心甚至猜忌了,那就是天大的祸事!倒还不如跟太子不亲近的好。

“你去见见她吧——”赵燕恒深深叹了口气,“告诉她,当初寻找太子乃是郡王府身为臣子应尽之责,并不敢自承对清良媛有恩,也请清良媛无须再将此事放在心上,不过是各尽本分罢了。”

当初清明入宫时的身份乃是太子的随侍宫女,因救驾有功被封为良媛,那名字都是顶替了皇子府里别的宫女造假的。至于她几次与郡王世子妃相见,对外也说是因当时是郡王世子先找到了受伤的太子与她,因此她记了郡王府一份救命之情,所以与世子妃格外亲近些。现在赵燕恒说这些话,就是要彻底斩断清明与郡王府从前以及以后的所有关系,让她只管做好太子的妃嫔了。

“我去说就是,但愿她能听进去。”有时候绮年觉得清明颇有几分偏执,赵燕恒的话虽然说得绝情,她能不能明白,肯不肯明白,恐怕还是两说呢。

既然太子妃都发了话,第二天绮年就往宫里递了请安折子,第三天得了宫里的传召,就抱着品姐儿进宫了。

品姐儿如今五个月了,性情安静,却很喜欢被人竖着抱起来看景儿,因此这一路上只要绮年把窗帘掀起一点儿来让她看着外头,她就连哭都没有哭一声,只管睁大了眼睛看,引得乳娘啧啧赞叹:“奴婢还是头一回见到姐儿这样的,别家孩子哪里有这样乖的,早就哭起来了。”

绮年笑笑,抱着女儿亲了一下,却没心思说话,满脑子都在想着进宫以后的事儿。说起来金国秀当初要走洛红是为了给她解决问题,现在倒成了给她自己惹事,绮年怎么想怎么觉得对不住金国秀。外头人都说她救了太子妃怎样怎样,其实她自己明白得很,她对金国秀哪里有什么恩啊,倒是金国秀在她与赵燕恒的婚事当中大大地出了一把力。不管金国秀和赵燕恒有什么交情,总之她是欠了金国秀一份人情的。

马车到了宫门前停下,换了宫内用的小马车,再走一段,又换了小轿,最后在东宫门外远远停下,乳娘抱了品姐儿,绮年带着如鸳,步行进了东宫正殿。

金国秀穿着一身湖蓝色宫装,面前摆着一套紫砂茶具,正在行云流水一样地沏茶。绮年看见她不曾穿太子妃的正服,心里松了口气,俯身行礼:“臣妇给太子妃请安。”乳娘赶紧抱着品姐儿也跪下去磕头。

“起来罢。”金国秀淡淡回答,把茶壶放下,仔细看了看品姐儿,微微笑了笑,“好乖的孩子。去把见面礼拿来。”随月立刻捧了个匣子出来,里头一对儿翡翠葫芦压裙,只有普通压裙一半大小,正是给五六岁的小姑娘用的,“等孩子大些了就用得上。”

“臣妇代女儿谢过太子妃。”绮年规规矩矩地行礼,金国秀却笑了,拿出一只葫芦来对品姐儿晃了晃:“姐儿喜欢吗?”

品姐儿睁大眼睛看着,伸出小手去抓,还咧嘴对金国秀笑了笑。这一下子殿中的气氛就轻松了些,金国秀笑着把葫芦放到品姐儿手里,又叮嘱乳娘:“看好了,别让姐儿往嘴里放。抱她到偏殿去跟珠儿玩罢。”珠儿是她生的第二个女儿。

闲杂人等都打发了下去,金国秀才抬起眼睛看了看绮年:“洛红的事,你知道了?”

“是。”绮年真觉得有点抬不起头来,“究竟是——是怎么回事?”

金国秀的丹凤眼里闪过一丝冷意:“究竟是怎么回事,连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此事与清良媛绝对有脱不了的关系——她可是懂药理的。”

绮年闭了闭眼睛:“太子妃打算怎么处置她?”

金国秀淡淡一笑:“世子妃希望我怎么处置她?”

绮年离了座,端端正正跪了下去:“她在世子身边伺候多年,于情于理,臣妇不能不为她求一次情。但她既进了宫就与郡王府再无干系,所以臣妇也只能为她求这一次。洛红本是臣妇的麻烦,如今竟给太子妃惹了麻烦,还请太子妃恕罪,若有什么臣妇能做的,请太子妃吩咐。”

金国秀让她在地上跪了片刻,这才对随月点了点头。随月忙上前扶起绮年,金国秀淡淡道:“世子妃去看看她罢。”

绮年心里明白,金国秀是要借她的嘴去警告清明,如果再有下一次,金国秀就不能容她了。她也确实想见见清明,问问她到底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

清明虽是个良媛,对外的出身又是宫女,但因救驾有功,住的地方跟吴知霞也不相上下。随月把绮年带到就退出去了,并带走了所有的人,看来对绮年还有几分信任。

清明穿着玉色宫装,头上随随便便戴了几朵珠花,别一枝白玉簪子,看起来还是那么冷冷淡淡的,见了绮年过来,只抬了抬眼皮:“世子妃怎么不年不节的舍得过来?上回我说的事你怕也没上过心吧?怎么今日又想起进宫来了?”

“洛红的事是你安排的吧?”绮年单刀直入地问,没任何心情去听她说些淡话。

清明眉梢动了动,淡淡道:“世子妃不去关心世子,倒有心思关心宫里的事?”

“你昏愦!”绮年再也压不住火气,“你一个良媛,有什么资格给太子安排人侍寝?你置太子妃于何地?你自己找死,是不是要把世子和郡王府也连累了?”

清明也沉下了脸:“你懂什么!马上就要选秀,到时东宫里就会多不少人,她们出身都不差,将来若生下了孩子,太子妃如何拿捏得住?倒不如让洛红来,到时候就是留子去母也只是太子妃一句话的事。”

绮年瞪着她,简直不知道清明这脑子是怎么长的了:“留子去母?这是你有资格说的话吗?太子妃吩咐过你操办这种事吗?清良媛,你能不能别这么自以为是,你以为你是谁?”

清明被她最后一句话刺得脸色大变:“你又是什么人?不过是个京外来的孤女!若不是王妃不安好心,不肯给世子娶个高门贵女,世子又怎么会如此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