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年余光瞥到郑贵妃含笑看着两人一个礼一个让,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难怪要让柳雪进宫侍疾,什么八字利太后,郑贵妃这是打算着让三皇子跟柳雪来个日久生情吧?也是,若是娶了柳雪做侧妃,那两广的兵就等于成了三皇子的后援,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说起来,三皇子也算一表人才,就看柳雪上不上钩了。

柳雪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本来不宜与皇子觌面相见,何况还要受礼,只闹得脸一直红到耳根。秦王妃适时插了句话道:“三殿下也莫要多礼了,否则柳姑娘连坐也不好坐。”招手示意柳雪坐到自己身边来,拉了她的手笑道,“可见柳家家风好,才会有这样孝顺温和的女儿。听说柳姑娘还有个侄女儿?”

话题转到柳逢碧身上,柳雪松了口气,跟秦王妃交谈起来。刚说了几句,外头脚步声响,一个宫女急匆匆进来,一见郑贵妃便道:“娘娘不好了,东宫的洛承徽小产了!”

郑贵妃脸色一沉:“胡说什么!洛承徽的平安脉五日一请,御医都说她胎气稳固,如何会突然小产?”

宫女急急道:“奴婢怎敢胡说。听说洛承徽在花园中散步,被新进东宫的刘承徽撞倒,这才小产的!”

绮年心里咯噔一声,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这一胎终于是没有保住…

第162章 长平年多事之秋

长平二十二年的冬天,注定是多事之秋,完全与“长平”的年号不符。

先是太后被东宫良媛星宿冲克突然发病;再是东宫洛承徽的胎儿没有保住,据御医说,是个已经成形的男胎;最后,则是太后病情忽然转重,没几日就病故了。这一连串的事下来,不但原定的选秀草草收场,就连三皇子的大婚也是一拖再拖,直拖到太后去世也没能举行。

太后薨是国丧,京城挂白,上至阁老下至平民皆不许着喜庆之色,一年之内不得嫁娶,不得宴饮,不得奏乐,就连皇帝都停朝27日为太后守丧,以代表为父母守孝的27个月。

在这样的情况下,吴若钊的五十岁生辰也就只得悄无声息地过了,只自家亲戚来吴府吃一顿饭,几个至交好友悄悄送了份薄礼罢了。

因为已经进了腊月,虽然太后丧中一切从简,但年还是要过,又加上国丧中有各种忌讳,郡王府里的事自然比平时要多出许多。绮年一一处置完,又更衣梳妆,已经将近日中。

“去丹园。”自从出了月子,规矩又要立起来,但凡出门,除了要提前几天向秦王妃报备一下,临出门了还要去丹园辞个行,虽然麻烦,但绮年不想让外人挑出毛病来,这些礼节上的事也就不得不照做。

丹园门口的小丫鬟屈膝行礼:“东阳侯夫人刚刚来了,跟王妃说话呢。”

“哦。”绮年眉头微微一皱,点点头走了进去。按说她现在管家理事,有客人来了,无论是来拜访谁的,都该往她这里报一声儿。现下东阳侯夫人来了她还不知道,可见门上那些人是该梳理一下了。当初她接手管家,除了撵了一个采买上的总管立了立威之后,其余的人并没有怎么动。一来公婆皆在,二来郡王府在秦王妃的管理下素来也是井井有条的,若她刚管了家就大刀阔斧地裁人,只会让人觉得她要么是指挥不动下人,要么就是有意铲除秦王妃用过的人。这两样传出去都会有损她的名声,加上府里这些人能力也还是有的,因此绮年只杀鸡儆猴了一下也就罢了。如今她孩子也有了一个,虽不是儿子,却也跟刚进门的新妇不同,可以着手清一清府里的人了。

“府里下人们不尽心,不知道夫人到了,这时才过来请安,还请夫人不要怪罪。”绮年含笑向东阳侯夫人行了个礼。论理,她也该称东阳侯夫人一声舅母,不过如今她跟秦王妃虽没明着撕破脸,大家也是心照不宣,那就不必再做这些客套了。

东阳侯夫人穿着一身素服。老东阳侯的孝期还未过,她是极少出门的。算起来也有一年多没见了,瞧着倒是似乎憔悴了些,两道眉毛倒是越发的有点倒吊,看上去就少了点祥和。听了绮年的话,嘴角勉强弯了弯:“我也是刚刚才到,难得世子妃这片心。听说吴御史今日五十大寿,我不宜过去,世子妃替我捎句拜寿的话儿罢。”

绮年少不得客气几句。秦王妃在旁边不冷不热地道:“衣裳既都换好了,便赶紧出门罢,别耽搁了。”

这是讥讽她根本不是过来给东阳侯夫人请安的。绮年也不跟她斗口舌,笑吟吟福了福身:“那儿媳就先告退了。”转身出了丹园。

东阳侯夫人瞧着她的背影,忍不住看了秦王妃一眼:“这丫头架子倒是越来越大了。”

秦王妃眼角肌肉不易察觉地微微一跳,淡淡道:“不必理她,嫂子且说家里的事罢。”

东阳侯夫人倒诧异起来:“妹妹如今性子倒是更好了。”她自然知道秦王妃在赵燕恒的亲事上大大的走了眼,娶进来的居然是团绵里针,最糟糕的是竟然跟赵燕恒夫妻同心,连节气居里的通房都灭了个一干二净,只剩下一个活死人一样的怡云当着挡箭牌。且赵燕恒如今官职虽不算高,却是一步步踏踏实实上来的,反观赵燕平春闱失利,兄弟两个如今比从前正是翻了个个儿。秦王妃这时候理当看绮年极不顺眼的,怎么反而却温和起来了?

秦王妃抿了抿嘴唇。昀郡王对她大不如前,如今倒是歇在荷园多些,她这才惊觉自己太失算了。想当初刚嫁进来的时候,为了应对老王妃、拉拢府里的下人,她可算是步步为营,就是生下了儿子也没敢懈怠,直到老王妃过世,赵燕恒坠马伤腿之后性情渐渐放荡,尤其是在外头中了那些风月场里的下流药物,回府来强要了身边的丫鬟,令昀郡王恼怒之后,她才慢慢地松了这口气。

现在想来,就是那时她自觉一切都已在掌握之中,太过自信到有些飘飘然了,才会被赵燕恒骗了过去。不但没有能说动昀郡王换了世子人选,还在他的亲事上栽了个大跟头。可惜她自信太久了,在栽了跟头的时候竟然一时间没有清醒过来,反而是想着拿下绮年,偏偏这丫头竟然十分滑溜,不但没有被她算计到,反而是用秀书那个贱人反过来算计了赵燕平。如今情形已经反转,她也只能又像刚嫁进郡王府时一样忍耐,忍耐到有一天她能将局势再反转的时候。

“且容她先得意,将来自有她难受的时候。”

东阳侯夫人微微撇了撇嘴:“将来?将来太子继了位,世子只怕就更得意了,她还难受什么?”也不知怎么的,看见这个素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小姑吃瘪,她心里竟然隐隐地有一丝快意。

秦王妃眼角肌肉猛地一跳,紧紧闭住了嘴唇,唇角线条拉平如刀刃一般。东阳侯夫人的话正戳在她的心口上,她最怕的也就是这个!幸而太子年纪还轻,皇帝也还不到五十岁。

“嫂子想来悠闲,否则怎有闲心惦记着这些。”

东阳侯夫人听秦王妃语声平直毫无起伏,就知道她是恼了。这小姑活似婆婆大长公主,一旦说话时这样平板板的,就意味着是真的恼怒了。当下不敢再撩拨秦王妃,老实道:“母亲自太后过世后,身子也不太好,且——”看看屋里只有魏紫在,压低声音道,“母亲总说太后是被人害死的,那中风实在蹊跷。且后头不是说有柳家姑娘侍疾,八字利于太后吗?怎么就骤然去了呢?”

秦王妃皱皱眉:“这话,嫂子可千万别往外说。这事儿宫里都闹得乱纷纷的,我们何必又搅进去?”

东阳侯夫人苦笑道:“这话,妹妹该对母亲说才是。”身为勋贵夫人,她又不是不知轻重,怎会傻到去质疑太后的死因?还不是因为大长公主与太后有交情,听说太后去世,一直耿耿于怀。要不然她也不会轻易出门,也是想让秦王妃回去陪伴大长公主几天,免得大长公主总念叨这事。

“母亲——”秦王妃欲言又止,叹了口气,“也罢,我回去服侍母亲几日便是。”虽说父母关系并不十分亲密,但老东阳侯死后,大长公主孤身一人,毕竟是有些寂寞了,才会如此看重太后的亡故。

东阳侯夫人松了口气,这才想起别的事来:“采儿怎没过来?”

“我刚刚使人去叫她,想来又被魏侧妃扯住了罢。”秦王妃不怎么在意地摆了摆手。东阳侯夫人听出味儿来,不禁问道:“采儿嫁过来怎样?”

“还能怎样?”秦王妃干笑了一声,“女生外相,果然不假。如今在我面前也不过是面子情儿,只顾着夫妻两个过日子了,指望不上她!”

东阳侯夫人叹道:“到底是二房的——若是枫儿只怕还好些。”

秦王妃不愿提这事儿。秦枫嫁给永顺伯是她在太后面前提的,不但秦枫因此丧生,连她也被皇帝训斥。东阳侯夫人对这个庶女不过是面子情儿,提起来自然轻描淡写,但秦王妃却是走这步棋的人,可没她那么轻松,随口转了话题问道:“岩儿的亲事怎样了?不是定了九月的日子,怎的又拖延了?”

一说起这事,东阳侯夫人脸上就难看了:“女家推三阻四,说是夫人急病,女儿要在家侍疾。呸!什么急病,不过是想悔婚罢了!”

秦王妃脸色一沉:“女家悔婚,也不怕姑娘嫁不出去?”退亲这种事,无论错在哪边,女儿家总是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秦岩跑去吴家要与吴知雪退亲的时候吴家才会那样愤怒。这家倒好,居然是女方想要悔婚。

东阳侯夫人冷笑道:“前些日子你哥哥已经叫人送信过去了,若是再没有句实话,待太后孝期过了就干脆退了亲事便是。他家女儿也十六了,再过一年就是十七,加上退亲的名声不好,就让他家女儿留在家里一辈子!”她嘴上说得虽然厉害,心里却明白,女方家里本是知府,今年又升了一级,前途正好。东阳侯府却是因秦枫嫁与永顺伯一事受了牵连,且秦岩又只是个举人,故而对方才会一拖再拖。秦家对外说起来,今年春闱秦岩是因守孝不能下场,其实他最近越发的萎靡不振,就是能下场只怕也中不了。

想起这事东阳侯夫人就发急。东阳侯的爵位到这一代为止,儿孙们都要靠自己才能撑起秦家门户。她的长子才能平平,这辈子四平八稳的大概顶天也就是个五品官儿罢了,倒是秦岩读书一直不错,原指望着他能考出来,没想到如今看着一天比一天萎靡,哪里还有什么希望?

东阳侯夫人心里明白,秦岩就是因为赵燕妤才变成这样子,但她不敢埋怨秦王妃,毕竟如今秦家这样儿,还指望着将来郡王府能提携照顾,哪里能得罪了呢?因此她一心想着快给秦岩挑个人娶进门来,指望着收收他的心,谁知道竟然一直拖到现在!

秦王妃心里也明白这事,自然更不会说出来,便道:“退了也好,这样推三阻四,便是嫁进来怕也不能一心一计地过日子,不如另挑人家的好。只要姑娘人才好,能相夫教子,拢着岩儿读书上进,倒也不必过于计较家世。”

东阳侯夫人并不觉得这家世可以不计较,但事到如今也只能点了点头,知道秦王妃说的不无道理。只是心里终究是意难平,忍不住道:“说起来,燕平今年也快十九了,妹妹是怎么打算的?前头燕妤都出嫁一年了,做哥哥的总不能拖着罢?”

这话说得刺心,秦王妃不由得微微沉了脸色:“此事我自有主意,嫂子就不必挂心了。”

吴府今日十分热闹。

虽说是在国丧之内,但吴若钊五十整寿总是与普通生辰不同,虽不能大宴宾客,却是亲戚们能到的都到了。绮年到了吴府门口,正遇上英国公府的马车也刚刚到。阮夫人带着两个儿媳坐车,阮麒阮麟兄弟骑马跟着,正在下车呢。

“表妹——”阮麒不由自主地唤了一声,向前走了几步,直到马缰将手拽了一下才猛然惊觉立住了脚步。

绮年也颇为惊讶。算来自赵燕妤成亲之后她就没怎么见过阮麒,今日乍一相见,阮麒不但身材高大结实许多,肤色也因风吹日晒变得黝黑,比起从前那唇红齿白的公子哥儿简直是有天壤之别。

“表哥许久不见,安好?”

阮麒紧紧盯着她的脸:“表妹可好?”

绮年被他看得有几分不自在,稍稍侧开头去:“多谢表哥关怀,我很好。”随即往英国公府的马车前走了几步,“姨母。”

阮夫人扶着丫鬟的手下来,看着绮年心里的滋味也颇是复杂。当初觉得绮年不好拿捏所以才替阮麟娶了乔连波,却不想这个外甥女儿自己好拿捏,别人也好拿捏,偏还有颜氏护着,如今又有了身孕,倒是打不得骂不得,简直要当祖宗供起来了:“可把孩子带来了?几个月没见,也不知姐儿变成什么样儿了?”

绮年含笑道:“天冷,就没敢抱出来。如今似是又胖了些,等天气和暖了,再抱去给姨母看。”说着,李氏和郑氏带着张沁和孟涓已经从里头出来迎接,少不得又拉了绮年的手问东问西,好不热闹。

阮麒站在一边,情不自禁地用目光追随着绮年。他是不好进后院的,也只一会儿在寿宴上能再见见,因今日人多,必是要分席的,到时候中间屏风一隔也就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了,若不此时多看几眼,下次再见又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全神贯注之中,竟是让赵燕妤在耳边唤了几声才听见,伸手扶了她下马车。

赵燕妤极是不悦。乔连波自有孕之后,在阮家的地位便不比从前,人人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简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苏姨娘一听儿媳有了身孕立时安分了,生恐惹她动了胎气,就连阮麟都体贴了许多。相形之下,阮麒还是日日混在军营里,从前不觉得怎样,如今却叫她有些不自在了。今日来吴家她本就是不愿来的,方才阮麟督着丫鬟们小心翼翼搀了乔连波下车,阮麒却只顾去与绮年招呼,更叫她脸上挂不住,不由得声音里也多了几分怒气:“瞧什么呢,连我唤你也听不到!”

阮麒皱了皱眉,放开手道:“何事?”

赵燕妤听出他有几分不耐,火气更大:“何事?你不见二弟对弟妹那般体贴,我反成了没人理的!”

阮麒瞥了一眼乔连波,见她一手扶着丫鬟一手抚在尚未怎么凸起的小腹上,随口便道:“弟妹有身孕,自然要仔细些才好。”

赵燕妤气得发昏。乔连波有孕,她心里也不无妒羡之意,偏偏逢上太后薨逝,国丧期间断不能有孩子,阮麒已经搬到厢房去住了。本来若是妯娌二人都无孕也就罢了,如今一个已怀上,她却连怀也不敢怀,心里那份不自在就更深了。阮麒偏还说了这话,让她怎能不气?竖起了双眉道:“如此说来,我若没身孕就不必仔细些了?”

阮麒眼看绮年已经跟着李氏进了二门,赵燕妤却还在这里歪缠,迎出来的吴知霆等人上来也不是,不上来也不是,颇为尴尬,不由得皱眉道:“这是在舅舅家里,你安生些罢。”

阮麒自幼就跟着阮老太君常去昀郡王府,那时赵燕妤不过是个三四岁的娃娃,生得玉雪可爱,虽娇纵了些倒也没人觉得怎样。后头年纪渐长,阮老太君常告诫他要多让着赵燕妤些,故而赵燕妤有刁蛮之处他也能忍则忍。如此十余年下来,倒是越发养成了赵燕妤的脾气,虽则两人成亲之后也未曾改变。今日当着众人的面这样的斥责,赵燕妤已是觉得禁受不住,顿时又是恼恨又是委屈,眼圈不由得都红了:“你,你竟——明明是你对我不闻不问,竟还——”突然觉得有些不对,“你方才在看什么呢!”

阮麒心里一紧,脸上神色不动:“我何曾看什么,不过是偶然想起营里的事有些出神罢了。表兄们都在,你这样子叫人看了不好,且又是舅舅的寿辰。方才我不曾听见你唤我,快别闹脾气了。”

赵燕妤哪里肯罢休,只是看见吴知霆等人都在近前,知道大庭广众之下不能失态,勉强忍着火气进二门去了。一路越走越想越觉不对,不由得转头问姚黄道:“你可看见世子方才在看什么?”

姚黄确实觉得阮麒似乎是在看绮年,但这话如何敢说出口来火上浇油,便道:“奴婢没有看见世子在瞧什么。世子方升了官职,营里事多也是有的,县主切莫胡乱猜疑,倒伤了夫妻和气。”

赵燕妤哼了一声,恨恨道:“待回了府里再与他计较!”

姚黄听她还不肯放过此事,不由得暗暗叫苦,只是已经进了兰亭院,只得暂时闭了嘴跟着,心想捉了空儿再劝便是。如今国丧,夫妻二人本就有些疏远,若再为点捕风捉影的事闹将起来,只怕就真要相敬如“冰”了。

兰亭院的正厅里满满坐了一屋子的人,颜氏坐在上头,一见乔连波进来,顿时眉开眼笑:“连波儿快到这里来坐,你是双身子的人,必要小心,万不能冻着了。”

严家姐妹今日也到了。严幼芳从前就与乔连波不睦,且选秀之事草草收场,她也未能入宫,心中更是不畅,看着乔连波哼了一声,转过头去与阮盼说话:“那刘承徽不过是个六品小官的女儿,如今出了这事,可见是个没福的。洛承徽就更不必说了,宫女出身,哪里能承得了那么大的福气呢!”

阮盼含笑听着,眼睛却只管跟着儿子转来转去。实哥儿已经一岁多了,生得十分秀气,集中了阮盼与孟烨的好处,如同玉雕的人儿一般。走路也十分小心,虽然已经走得稳当了,仍旧只是规规矩矩地迈着小步子,越发显得秀气。阮夫人一见就爱得什么似的,搂在怀里就不肯撒手了。

绮年在严家姐妹身边坐了下来,与严同芳说了几句话,耳朵却听着严幼芳的话。洛红小产是因在花园中散步遇见了刘承徽,两人一起走了几步,刘承徽却忽然滑倒,仓促之中抓了一把,将洛红一起扯倒了。偏洛红磕在池边的湖石上,不但胎儿不曾保住,自己还险些血崩身亡。虽经御医施针救治过来,却是伤了身子,移到后殿僻静处去静养了。至于刘承徽,虽是她自己痛哭流涕说是路上湿滑才不慎摔倒,又疑心有人故意害她,但查无实证,将她削了承徽的位份,也打发到后殿去思过了。

这刘承徽虽然家世不显,却生得十分娇俏秀美,性子也活泼,太子颇为喜欢她,但经了这件事,宠爱自然也没了。如今东宫里除了金国秀和吴知霞,就只还剩下新指进来的两名承徽,但这二人相貌都不如刘承徽出色,直到如今也未见什么宠爱。东宫之中,又成了当初在皇子府中的情形——太子只在金国秀与吴知霞房中来往了。

第163章 银香薰再生风波

因兰亭院的正厅都不够大,因此寿宴还是设在了松鹤堂。男女分席,中间用一扇十二曲的镂花屏风一隔,声音听得清楚,从镂花格子里还能看见人,也不过是取个意思罢了。小辈儿们轮流把酒上寿,热热闹闹吃了一顿饭。

颜氏从头到尾都把乔连波揽在身边,饮食上又格外着意,凡上菜必要看看是不是宜孕妇食用,真是关怀备至。吴府的人早都看惯了,并没人理,赵燕妤就觉得这顿饭吃得好没意思。论理她是县主,就是绮年,如今还没当上郡王妃,也不过跟她是平起平坐的罢了。偏吴家排座次不论品级只论亲戚,她跟着阮夫人坐,乔连波跟着颜氏坐。因满席上只有乔连波一个人怀着身子,便是多照顾些也说不出什么,只好暗自生闷气罢了。

阮盼也跟着阮夫人坐,早看见赵燕妤满眼的憋闷,少不得跟她说说话。只是她自己原带了儿子过来,又有阮夫人有些日子没见着女儿,拉了手嘘寒问暖,也实在顾不上赵燕妤。张沁倒是有心圆转几句,赵燕妤却看不上她的出身,爱搭不理,张沁也就不说了,由着她一个人在那里生闷气去。

绮年坐在李氏身边,见孟涓和吴知霏抢着给李氏布菜,不由得抿嘴笑道:“舅母真有福气,我也给舅母挟一筷子,不然就要被表妹和弟妹比下去了。”

李氏笑得合不拢嘴道:“你们都是好的,快都坐下自己用饭罢。”这个庶子媳妇她娶得十分趁心。孟涓虽然是在永安侯夫人身边娇宠着养大的,但永安侯府嫡庶分明,永安侯夫人虽疼这个庶女,名份却是说得明明白白的,因此孟涓嫁了过来并不拿乔,老老实实地伺候李氏。李氏又是向来不会刻薄儿媳的,自然处得好。

孟涓也抿了嘴笑道:“表姐拿我打趣儿呢,母亲不罚她儿媳就不依了。”她在嫡母膝下长大,极是会看眼色撒娇的,知道李氏喜欢她,时不时的撒个娇儿,倒更显得亲近。

果然李氏听了就笑起来:“可罚你表姐什么好呢?”

绮年于是也一头扎在李氏肩上:“舅母有了儿媳就偏心了,我也不依。”惹得吴知霏也靠过来,腻在李氏身上。

李氏心花怒放,摸着吴知霏的头发笑道:“眼看着也是要出嫁的人了,还这样儿。”吴知霏的婚期本都定了,太后这一殁了,倒累得她还得往后拖一阵子。

赵燕妤在桌子对面坐着,看着这三人跟李氏腻歪,虽然满心的不屑,却也不由得转头看了阮夫人一眼,却见阮夫人只顾着跟阮盼说话,连看都没看她,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了。原本她与阮夫人是不亲近的,阮夫人虽是正经的国公夫人,却没生儿子出来,不是亲婆婆,自然就疏远些。可是如今见了孟涓跟李氏这样的亲热,她又觉得心里发酸。想她自幼就是要有什么有什么,如今出了嫁才知道与在家做姑娘的时候大不相同,就连阮麒也不像从前那样对她容让体贴了。总算她知道这是在别人家里,心里虽抱怨,脸上倒还没露出来,勉强挂着笑容熬了几个时辰,直到阮夫人告辞,才算松了口气,跟着起身。

颜氏还拉了乔连波的手,仍觉得有话没说完,想了想又看着阮夫人道:“连波这是头一胎,她年轻没经过事,你千万要照看好了才是。”

阮夫人有几分不耐烦,却不好露出来,敷衍着答应了。颜氏又亲自送到松鹤堂门口,眼看着走了才回屋里坐下。剩下众人都是识趣的,见颜氏露了疲色便也起身告退,或者各自回家,或者随着李氏去了兰亭院说话。

颜氏毕竟是上了年纪,说了这半日的话也觉得浑身都酸疼,到了炕上歪着,叫人过来捶腿。琥珀已经嫁了人,但因服侍颜氏惯了,还叫进来做了松鹤堂的管事媳妇,此时换了妇人的发式,脸也比从前圆润了些。按说这捶腿的事儿该是丫鬟来做,琥珀却遣了小丫鬟们,亲自过来伺候颜氏。颜氏半闭着眼睛养了会神,才睁开眼睛看看琥珀:“今儿怎么你来做这活计?”

琥珀陪笑道:“怎么不是伺候老太太,奴婢从前就是做惯了的。今儿老太太说了这些话也累了,奴婢怕小丫鬟们手劲不够不能解乏呢。”

颜氏点了点头,想起乔连波不由得又露了笑容:“是说得多了些,连波这是头一胎,她不懂,我自然要多说些。对了,翡翠和珊瑚那俩丫头呢?该嘱咐她两个好生伺候才是。”

琥珀低声道:“老太太忘记了?珊瑚被表姑奶奶配了人了。翡翠今儿倒跟着来了,因屋里人多就没进来。说起来,翡翠跟奴婢一般大,也该放出去了。”其实翡翠是去悄悄找了她,求她在颜氏面前替她说说话的。

颜氏哦了一声道:“我的记性竟平常了,是了,这事也是说过的,记得听说是嫁到外头去的?”

“是国公府那边苏姨奶奶的娘家侄子,听说——”琥珀咬咬嘴唇,还是道,“听说那人很不好,珊瑚嫁过去没少挨打,这才没半年就瘦得脱了形了…”翡翠就是看见了珊瑚的下场,心里才害怕起来。她今年也二十出头了,乔连波也没说要替她物色个合适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可是国公府里的下人她又不熟悉,要她自己找个人嫁了也找不出来,只得来求琥珀在颜氏面前说说话,能否看在她伺候乔连波这些年的份上,借着乔连波有孕的喜事,让她回吴家来配人,至少吴家这些下人都是规矩的,嫁了哪个也比珊瑚的下场强。虽说她是乔连波的陪嫁丫鬟,但颜氏若开口,乔连波自然会把她送回来的。

颜氏半晌没说出话来。琥珀这样说,她倒也想起来了,当初珊瑚好似还来她面前哭过说不嫁,只是她没放在心上,也没耐烦听完珊瑚的话就打发了。一个丫鬟,还不是主子替她配了谁就嫁给谁么?既是乔连波做主答应的,她就没有不嫁的余地!只是没想到,嫁的人竟这样不好…

“怎就嫁了苏氏的娘家人——那样的狐媚子,能有什么好亲戚!”

琥珀低了头,细声道:“是表姑奶奶做的主…”

颜氏猛地皱起了眉:“嗯?”

琥珀头埋得更低:“确是表姑奶奶做的主,珊瑚原本是不愿的。”

颜氏又是好一会儿没说出话来,良久才道:“连波定是不知情的——”有些焦躁起来,“珊瑚那丫头也是,既肯嫁了,就该好好过日子,这嫁去人家家里做媳妇,哪有不吃苦的!何况,也未必有你们说得那么厉害。”

琥珀听得心都凉了,又不敢硬着来,只得道:“翡翠说,苏姨奶奶仗着是姑爷的生母,很是难说话,表姑奶奶性子又好,没奈何珊瑚只得嫁了。如今翡翠年纪也不小了,万一苏姨奶奶再生出什么主意来——翡翠只求老太太的恩典,也免得万一出了事表姑奶奶在里头难做。”

最后这句话倒是说到了颜氏的心坎上,眉头却又皱起来:“可连波这会儿正有身孕,若是离了翡翠,只怕别人伺候得也不周到。”

琥珀听她口气松动,连忙道:“奴婢倒有个糊涂想头儿,老太太给她指个人,先把这事定下来,等表姑奶奶生产了再叫翡翠出来嫁人便是。横竖她说定了人家,再怎么也不能变了。”

这个颜氏倒觉得可以,想了想便道:“既这么着,我那铺子里有几个大伙计,改日叫人送进名单来我瞧一瞧。”

琥珀大喜,连忙替翡翠磕头谢恩,心里不免又想到珊瑚,暗暗地叹气。若是没有珊瑚的凄惨,颜氏也未必肯替翡翠做这个主。想当初珊瑚是自己想着法子陪嫁到郡王府去的,如今看看陪着周表姑娘回来的那几个,如鸳如燕就不说了,单说如菱,陪过去的时候只是瘦伶伶的一个小丫头,如今几年过去身条也长开了,模样也齐整了,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连自己都跟不上。一样是这府里陪嫁过去的,如今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只能说是命了。

乔连波并不知道翡翠背着她偷偷去求了琥珀的事,坐了马车一路回到国公府,就觉得胸头有些作呕之感。说起来她早就出了三个月了,可是仍旧会有孕吐,实在是受罪。阮夫人心里还想着女儿和外孙,随口道:“快回房去歇着罢,老二搀着你媳妇点儿,晚上不用过来请安了,养胎要紧。”

乔连波含羞带怯地告了罪,随着阮麟回房去。一到门口,画眉和黄莺就迎了上来,画眉忙伸手来扶乔连波,黄莺却迎到阮麟身边,眉眼都像会说话似的在笑:“少爷少奶奶回来了,姨娘已经问过几次了呢。”

阮麟微微皱眉。昨天他们刚去秋思院悄悄看过苏姨娘,今日若再去就太招眼了,若被阮夫人发现了必然又有一场好闹。黄莺察颜观色,立刻笑道:“奴婢这就去给姨娘回个话儿,少奶奶该好生歇着,少爷要不要和奴婢一起去?”

阮麟并未察觉她话里的意思,点头向乔连波道:“你好生歇着,我去看看姨娘就回来,想吃什么只管叫画眉去吩咐小厨房。”自打乔连波有了身孕,阮夫人就在他们院子里设了小厨房,方便乔连波想吃什么就要什么。

乔连波嘴唇动了动,见阮麟已经跟黄莺一起走了,两道眉紧紧皱了起来,转身进了屋子就把画眉打发去小厨房了。翡翠看她眼圈又要红起来,心里暗暗叹气,婉转地道:“少奶奶如今有身子,该放开心胸才是。二少爷——其实黄莺也是自幼伺候二少爷的,少奶奶这会子没法伺候少爷,就安排她去也是常事。说到底不过是个通房丫鬟,难道还能爬到少奶奶头上不成?”话说完了又觉得不踏实,凭乔连波这烂泥一样的性子,那黄莺又是个千伶百俐的,没准真的能拢住了阮麟也说不定,那就危险了,想想又道,“少奶奶若觉得黄莺这性子不安分,奴婢看画眉是个稳当的,就抬举了画眉也好。”

她这么一说,乔连波越发的眼泪滚珠一样落下来了。翡翠只得细细地劝慰了一番,说些她有孕之后阮麟如何体贴,苏姨娘如何安分的话来,好歹是把乔连波劝得收了泪,到炕上躺着歇息去了。

阮麟这院子里不安生,阮麒那边院子也是一样。赵燕妤一肚子憋闷地回到府里,刚把头面卸下来,阮麒已经换了家常衣裳出来:“我去前头书房与父亲商议些事,你歇着罢。”

赵燕妤想起方才阮麟扶着乔连波下马车的样子,不由得心里又不舒服起来:“又出去做什么!这些日子,你就没在房里呆着的时候,也不知哪里来的那许多事!”

阮麒眉头一皱:“你懂什么!”方才在席上,女人们只说些养儿育女的事,男人们说的却是朝上宫里的事,到底吴家是有女儿在后宫的,有些事无心人只当是闲话听听,有心人却能从里头品出味儿来。阮家自打阮语死后,与三皇子一派的关系就有些微妙,如今东宫虽定,争斗却未平息,少不得要当心着点儿。今日听了些消息,就急着要去与父亲商议一二,本来心里就有些不顺,再看赵燕妤这样子,不免也有几分不耐,并不想与她多说,转身便走了。

这下更气得赵燕妤心火直蹿,抬手就摔了个茶盅,坐在炕上生了半日的气,忍不住向姚黄抱怨道:“你瞧瞧,自打搬到厢房里去住,越发跟我疏远了!整日的不是厢房就是书房,也不知道里头有什么好东西勾了他的魂!”

姚黄暗暗叫苦,劝道:“县主这就未免太冤枉世子了,这不是国丧么…说起来,世子的书房县主还不曾进去过,其实——从前王爷在书房里时,王妃经常去伺候笔墨的。”

赵燕妤瞪眼道:“伺候笔墨?那是丫鬟干的事!”

姚黄啼笑皆非,只得耐心道:“夫妻之间,县主何必如此计较,奴婢听说,那是‘红袖添香’,是极风雅之事。再者,县主去了,世子心里也欢喜不是?好过让旁人日日与世子亲近。”到底她也是个未嫁人的女儿家,虽看秦王妃与昀郡王相处自有法度,却不好意思说出口来,只捡那不要紧的事情提点几句罢了。原来秦王妃该给赵燕妤配个懂夫妻之道的嬷嬷来才是,但因秦岩那事儿出来,婚事仓促提前,这该配备上的都没配上,只好由她来说几句了。

赵燕妤极不情愿。她自幼不甚爱读书,只是郡王府的姑娘,岂能不会诗文绘画?不得不跟着先生苦学。如今嫁了人,这些都不要紧了,自是乐得抛下,算算自嫁进国公府来,当真就没进过阮麒的书房一步。如此说来,夫妻之间似乎也确实有些疏远了,别的倒也罢了,万一被阮麒那两个大丫鬟捡了便宜就糟了。这般一想,便恹恹起身道:“你说的是,我去他书房看看,别有什么疏漏的怠慢了世子。”

姚黄见她听话,心里大喜,连忙伺候着她去了院子里的小书房。英国公府地方大,虽是后院的“小”书房,也是十分宽敞的三间屋子,中间打通了,格外显得轩敞明亮。四壁书架上摆着些书,北窗下一张几案,上头乱七八糟堆了些字纸书籍。赵燕妤百无聊赖地走了一圈,见南窗下放着张竹躺椅,旁边一个黄花梨木的小橱,抽屉半开着,便一偏身坐了下去,随手将抽屉拉开了。

“县主——”姚黄觉得不对劲儿,“您可别随意动世子的物件。”

“我们是夫妻,有什么东西我不能看的。”赵燕妤嘴里说着,手上已经从抽屉里拿出个红木雕漆盒子,不由得眉头一皱——这东西看起来倒是像是个首饰盒子,他在书房里放个首饰盒子做什么?心里想着,手上已经将它打开了。姚黄拦都来不及,刚“嗳”了一声,目光落在盒中的物件上,不由得自己也怔了怔。

盒子里静静躺着一只银质香薰球,颜色微微发暗,显然已经不是新制之物。赵燕妤眉头止不住地跳动:“这,这是女子的物件!是谁的!”

姚黄觉得有些眼熟,看了又看,忽然后背上一阵冷意冒出来——这香薰球上的方连续合欢花样她曾见过的,倘若她没记错,当初王妃就是拿了这样一只银香薰球为信物,定下了世子与周家姑娘的亲事,也就是说,这香薰球是如今的世子妃之物!

赵燕妤倒不知道这件事,只是认准了这香薰球是女子之物,想想阮麒竟将别人的东西用这样精致的雕漆盒子存了放在书房里,顿时怒火直蹿。再看这香薰球表面十分光滑,显是时常摩挲把玩,略向身下的竹躺椅一看便明白过来,阮麒这是时常坐在此处,顺手就能拿出这香薰球来,可见这香薰球的主人在他心中必然记忆深刻。想到此处,赵燕妤恼火地将香薰球往地上一摔,想想又捡了起来,边往外走边厉声道:“把蝶语和蝉语给我叫来!”

姚黄满身冷汗,想劝又不敢劝,只得叫人去把蝶语和蝉语传了过来。这两个丫鬟自打赵燕妤进了门就小心翼翼的,此时被传了来,进门就见赵燕妤脸色黑如锅底,不由得腿都有些软了。因知道这位世子夫人身份高,虽然她们是打小儿伺候阮麒的,但倘若被打死也只是她一句话的事,故而两人连头都不敢抬,战战兢兢道:“少夫人有什么吩咐?”

赵燕妤看见两人秀气的面庞就气不打一处来,怒声道:“跪下!掌嘴!”

两个丫鬟不知自己错在何处,却也不敢违拗,只得双双跪下,左右开弓自己抽了自己十几记耳光,赵燕妤才叫了停,厉声道:“平日小书房里是谁伺候的?”

蝉语年纪略大些,颤声道:“奴婢们是轮流去伺候的,每十日换班。还有四个小丫鬟是每日轮班。”

赵燕妤将那已经被摔瘪进去一块的银香薰球亮出来,冷声道:“这个是谁的!”

蝉语和蝶语对此事却是不知道的。当初阮麒让乔连章去拿了香薰球,并未给第三人看到就藏了起来。后头事情虽然闹了出来,却是在阮海峤的院子里闹的,事后阮海峤严令不许传出去,因此连这两个贴身伺候的大丫鬟也不知道阮麒究竟是为了谁挨打,更没见过这香薰球了。此时见赵燕妤问,两人都茫然地摇了摇头。

赵燕妤哪里肯信她们不知道,见两人一起摇头,顿时大怒:“拖出去,在院子里给我打,打到说实话为止!”

几个婆子上来,把连声喊冤求饶的蝉语和蝶语拖了下去,按在春凳上就抡着板子打起来。正打得鬼哭狼嚎,阮麒一脚跨进院子,看这一片混乱不由得变了脸色:“这是做什么!”

蝉语蝶语已经挨了好几板子,蝶语娇弱,已经昏了过去,蝉语勉强支起上半身哭道:“世子救命,少夫人要打死奴婢们呢。奴婢们真不知道那个香薰球是谁的呀!”

阮麒目光一转,就看见了赵燕妤手中的银香薰,脸色立时变了:“谁让你胡乱动我的东西!”

赵燕妤气不打一处来,冷笑道:“胡乱动你的东西?我就是动得太少了,竟不知道你在书房里还藏着这些东西!到底是哪个贱人的!”

“你住口!”阮麒一步上去将香薰球夺了下来,转头对院子里吼道,“把她们两个抬回房去,请郎中来!”

“谁敢!”赵燕妤也拔高了嗓门,“没有我的话,谁让你们停下来的?继续打!今天就是打死这两个丫头,我也要知道这东西是哪个贱人留下来勾引你的!”

“你够了!”阮麒沉声低喝,“不过是个香薰球,她们根本不知道,你打她们做什么!”

“哟,你心疼了?”赵燕妤冷笑起来,“不过是两条贱命,打死了又怎样?别以为我看不出来,这东西明明是女子用的,是哪个小贱人给你的定情信物吧?合欢花?怕是哪个烟花之地的——”

啪地一声脆响,打断了赵燕妤的话。姚黄半张着嘴,看着赵燕妤脸上迅速浮起来的一个巴掌印,想惊叫却叫不出来…

第164章 不了了之埋隐忧

英国公府闹得天翻地覆的时候,绮年还在兰亭院里跟李氏说话呢:“世子今日衙门里有事,要到午后才能过来给舅舅拜寿,叫我先把寿礼替他送了。”赵燕恒知道吴若钊喜欢书法,特地寻了一盒好墨来。

李氏满心欢喜地接了:“做什么这样客气。”拿出一封信来,“这是你表哥写来的,你表嫂生了个儿子!”

“真的?太好了!”绮年这一阵子忙乱着,连韩嫣的产期也忘记了,连忙拿过信读起来。

一般家信都是韩嫣写的,只这封是吴知霄的手书,且字迹比起平常竟有些潦草,可见写的时候心里十分兴奋,急不可待地要将这消息告知家中。里头写着韩嫣于九月三十产下一名男婴,六斤三两,如今取个小名就叫秋哥儿,等着让父亲赐个大名云云。

绮年把短短一封信读了两遍,埋怨道:“表哥也不写清楚些,孩子长得像谁,表嫂身子好不好。”

李氏失笑道:“必是孩儿落地就写信来了,刚生下来的孩子,哪里能看得出长得像谁。”又看看绮年的面色,关切道,“方才进门就看见你气色似乎不如从前,可是出了什么事?”见绮年支吾,把脸一沉,“有什么事还不能跟舅母说的?”

绮年想想吴家也是在太子这条船上,有些话倒也不必瞒着,李氏也必然都知道了的,便靠在李氏身上,捡能说的话说了些,只没说清明也是郡王府出去的。李氏听了也有几分惊讶:“洛承徽居然是你们府上的人?这也不关你事,太子妃原是知道她的身份的,且自打她入了宫,你又不曾与她来往。虽说这事有些尴尬,但太子妃是明白人,分得清轻重,断不会迁怒。”赵燕恒是支持太子的,金国秀怎么会为了一个奴婢出身的妃嫔坏了与赵燕恒的关系。

绮年把头歪在李氏肩上叹道:“我只觉得累。宫里这些事几时才能歇下来,过几天平安日子,不用再想着谁在争储,谁要夺宠…”

李氏笑了,摸摸绮年的头发:“傻孩子,宫里的事儿,什么时候也歇不下来的。”她露出一点回忆的神色,“当初啊,舅母也就是跟你这么大的时候——没准比你还小一点呢——宫里头就有了三四位成年的皇子,下头还有几个小的,那时候还有中宫嫡出的太子呢,就因为太子不大成器,争斗就厉害得很了。到舅母嫁你舅舅的时候,你外祖父还不是大学士,但已经在清流中极有名气,那些个成年的皇子,变着法儿的拉拢他。你舅舅是长子,自然也少不了这些事。”

她轻轻笑笑,有几分讽刺:“赵姨娘就是那些人送的。你舅舅的上司在酒席上借酒盖脸,硬塞了来家,我至今不知道是哪位皇子的人。幸而赵姨娘是个本分的,那些人也还没敢弄个细作塞进来,自进了咱们家就老老实实过日子,也还不错。你外祖父呢,只对先帝尽忠,就连赵姨娘的事也特地上个折子说明,就是怕卷进立储的事里把一家人都害了。这一争啊,前前后后就是将近二十年哪!人人都说你外祖父荣耀,又是大学士,又是太子少傅,历经两朝,生荣死哀。可是谁都不知道,那些年家里是怎么提心吊胆过的。也就是今上继位之后,才算过了几天安生日子。结果这没几年呢,新的皇子们又开始了——唉!”

“舅母就没觉得厌烦吗?”绮年着实没想到平日里看起来只管柴米油盐的李氏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不由得轻声问。

李氏笑道:“怎么不烦呢?平日里的应酬不断,逢年过节送礼都要再三斟酌,免得薄了这个厚了那个再惹出事来,连说句话都要想了又想。舅母不是那块材料,更是头疼。但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不易,你舅舅在外头就更不易了。咱们女人,柴米油盐相夫教子才是本分,外头的事不能不知,可也不必自增烦恼。这些年,你舅舅对我也是好的,我只生你表哥一个就伤了身子不能再生,你舅舅纳了两个妾,要说不淘气是不能,但你舅舅也没乱了尊卑。如今想想,当初难虽难,有你舅舅这份心,如今有了你表哥表嫂,我也觉得值了。”

她想了一想,又补充道:“女人家说起来还是要嫁个好夫君。别看如今人家嫁女儿,又想着门第又想着家底,又要婆婆慈爱又要妯娌和睦,因着没有这些日子确实难过。可是说到底,若夫君不好,就是这些都齐全又怎样?纵然是锦衣玉食平安和顺,终究是心里欠着那么一点儿,就叫你一辈子都难受。倘若这夫君跟你一心哪,别的这些也就都不算什么了,你说是不是?”

绮年半晌没说话。李氏含笑道:“听说如今世子院里只剩了一个姨娘?”

绮年不由得脸一红,扭到李氏身后唤了一声:“舅母——”

李氏笑起来,拍着绮年的背感慨道:“哪里有十全十美的日子呢?如今你是世子妃,将来还要做郡王妃,这外头看着越是一片锦绣,内里自己就越要辛苦。就是宫里的皇后娘娘,难道就事事如意了么?只看值不值得罢了。”

绮年抿着嘴唇低头思索,李氏含笑摸着她的头发,慢悠悠地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人在外头打拼,便是不能助他,也万不可泄了他的气。当初你这门亲事——唉,也是舅舅舅母不能给你做主——”

“舅母怎么说这个话。”绮年赶紧抬起头来,“舅母都是为我好,我都知道的。”倘若不是秦王妃,如今她嫁到苏家,立储之争只怕就不会卷进去,也不必应付秦王妃,可——旁的麻烦也会多不少,比方说苏太太。

李氏笑了笑:“其实舅舅舅母给你挑的苏家,如今看来也未必就省心,那苏太太——总之这人生下来走什么路,那是自己定不了的,可是夫妻同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若说她当时还不满意郡王府这门亲事,但如今看起来,绮年有孕,赵燕恒非但没有纳通房,反而把院子里三个通房都打发了,单只这一点,就够李氏高兴的了。当然,绮年婚后遇的那些麻烦她也知道一些,秦王妃这个婆婆不好对付也是真的,但勋贵人家,哪一家又是能让媳妇悠闲度日的呢?女人哪,不怕麻烦,不怕困难,只怕你在努力的时候做丈夫的看都不看。偏偏,赵燕恒不是这样。至于苏家,当初看起来图个人口简单,但从郑瑾成亲后头几个月的日子就能看得出来,苏锐是全然听苏太太的,并不能给妻子撑腰。这样的丈夫——唉。

“夫人,世子妃,”已经嫁了人,梳了妇人头的湘云欢欢喜喜进来,“世子来了,来接世子妃呢。正在前头给老爷拜寿,说一会儿就过来给夫人请安。”

李氏笑着拍拍绮年的肩:“快理理头发,精精神神地去见世子。”

绮年抿了抿嘴唇,用力点了点头。

赵燕恒直接从衙门过来,见了吴若钊,拜寿之余少不得再说几句朝中的风向,这才进来给李氏请安,说了些家常闲话。李氏看看天色,恋恋不舍地开始撵人:“在娘家时间不可过久,仔细别人说闲话。”将二人一直送到兰亭院门外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