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游一趟并不容易,更何况是全家一起出门,车马自不必说,还要带着自用的茶具食具点心小菜迎枕靠垫,因是出城,还要带着更换的衣裳首饰乃至马桶等物件,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一样没带齐全到时候要用了没有,就是大麻烦。且出去大半日,家里的事也要先安排好,省得晚上回来茶凉饭凉的。待这一切都安排完毕,各院都用了饭,太阳已经高高悬在天上了。

郡王府也是头一次出门这样的齐全,除了昀郡王和赵燕恒之外,连赵燕和今日都因恰值休沐一起出门。大小马车七八辆,赵燕和兄弟两个骑马,还有王府的侍卫小厮们,真是浩浩荡荡的一队人马。

绮年抱着品姐儿,跟秦采坐在一辆车里。虽然是节日,却因在国丧之中,众人的衣饰还是以素雅为主。秦采穿着藕合色衫子,蜜合色绫裙,头上发髻简单干净,只插了一枝浅粉色珊瑚钗,戴了一朵杏色绢花,脸上却薄薄施了一层脂粉。绮年仔细看了看,发现她眼下有一抹青黑,涂脂粉就是为了遮挡。

“弟妹怎么了,昨儿晚上不曾睡好?”听小丫鬟说,昨天魏侧妃又在兰园里发脾气了,为的是端午节不曾另做新衣,估摸着秦采又遭了池鱼之殃。

秦采的眼睛一直瞧着品姐儿,满眼的喜爱,闻言只是摇了摇头:“大约是想着要出来看龙舟,竟没睡好。”

绮年并不戳穿她的谎言,只拍着品姐儿问:“去跟二婶一起坐好不好?”

品姐儿还有些发困,何况秦采素来对她亲切,迷糊着眼睛就被绮年交到秦采怀里去了,小胖虫子一般蠕动两下,随着马车摇晃很快又呼呼睡着了。秦采瞧着她莲藕一般的小胳膊,手腕上系着五色丝线编的彩绳,还挂了丝线缠出来的五毒串儿,眼圈倏地就红了。昨日魏侧妃为了端午没有新衣发脾气,话里话外都指着她没有生育,在王府里不得重视,又说紫电青霜都要配人了,把自己身边的莲瓣塞过来,等她们出去了也不耽搁武园里的事儿。

紫电青霜虽是早就伺候赵燕和的,但赵燕和素来一心上进,并没收用过她们,这两个大丫鬟也老实,自秦采进了门都是规规矩矩的。可是这个莲瓣,长相且不说了,那双眼睛太过灵活,一看就不是个安分的,又是魏侧妃赏下来的,还得客气着些。秦采越想越是郁闷,又不能对赵燕和说,心里的委屈真是无处发泄。

绮年看着窗外,仿佛自言自语一样地说:“如今是国丧,哪家敢这时候弄出孩子来啊?总得等太后的孝期满了不是?再说了,长子非嫡那就是家乱之源,咱们这样高门大户里出来的人哪个不懂啊?只有嫡长子才是最能压得住人的。二弟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便是侧妃也不糊涂的,不过是脾气不好迁怒于人罢了。”

秦采落了几滴眼泪,心里舒服多了,拿帕子小心按了按眼角,勉强露出笑容:“多谢大嫂。”若照魏侧妃的说法,根本不让她跟绮年亲近,可就是在绮年这里,她反倒能听见几句贴心的安慰话儿。

城外河边真是人头攒动。视野最好的地方都被高官勋贵们早占了,百姓们只得占据树杈上的制高点,一眼看去黑鸦鸦全是脑袋。

郡王府的地方自然是上好的,秦王妃一坐下,就低声对身边的魏紫吩咐了几句,待魏紫退了出去,她才跟左右棚子里打起招呼来。

绮年看了一眼,真是冤家路窄,左边的棚子正好是郑家的,但因为太后是承恩伯府出来的,如今孝期不满一年,承恩伯府的人都没露面,倒是郑瑾这个嫁出去的姑奶奶也带着儿子坐在娘家的棚子里,正跟张淳说话呢,看见绮年,姑嫂两个同时敷衍地扯了扯嘴角。

绮年懒得理会她们,点头见礼之后就坐下来哄女儿。品姐儿看见远处河面上停着的几艘五彩龙舟,已经兴奋得不得了了,提出无数的问题。绮年正耐心地一一回答,魏紫引着一行人走了进来,正是柳夫人一家。其中柳大奶奶、柳雪和柳逢碧都是见过的,另有两个比柳大奶奶年纪略小些的妇人,还带了两个男孩子,柳夫人说这是她的二儿媳妇和三儿媳妇,以及两个孙子;又向秦王妃致谢,多谢她将她们请到这边棚子里来。

秦王妃笑道:“虽说龙舟年年也都有,但既是来看总得挑个好点的地方,让姑娘们看得舒心些。这棚子还容得下人,柳夫人切莫这般客气。”

柳家如今算是京城的新贵,但毕竟是初来乍到许多事都不熟悉,单说这个扎棚子的事吧,柳家下手晚了,河边一带就根本没有好地方了,因此秦王妃派魏紫去请,真是正中下怀。绮年瞧着,都不由得要说一声秦王妃手段圆融。

众人都坐了下来,秦王妃就拉着柳家两个男孩夸赞,又从自己身上解了两块玉佩下来,笑道:“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不是什么好东西,拿着玩儿罢。”

绮年瞥了一眼,那两块玉佩看起来像是一对禁步,但细看就知道,虽然颜色质地形状都相似,雕的也都是岁寒三友的图案,但细看就知道刀工不同,根本不是出自同一个匠人之手,分明是用两块凑起来的。岁寒三友的图案,虽说男女皆可用,但女子用得少,更不必说秦王妃是最爱牡丹的。由此可见,这两块玉佩分明是秦王妃特意准备的,哪里是她说的什么不期而遇。

不过这不关绮年事,她刚转过头去与柳家三位奶奶们招呼了几句,秦王妃就好似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她道:“我马车上带了些冻顶乌龙,你带人去找出来。”回头又对柳夫人道,“这个茶与白茶不同,夫人尝尝?”

这是防着她跟柳家的奶奶们说赵燕平的坏话,破坏了这门亲事?绮年心里撇嘴,脸上恭敬地起身:“是。品姐儿离了儿媳怕是要哭的,儿媳带她一起去,免得在这里打扰王妃跟夫人说话。”其实她还不愿意坐在这里呢。

从棚子到外头马车倒也不很远,但中间有无数的人。绮年从秦王妃的马车里找出那包茶叶,就叫丫鬟送回去:“回禀王妃,似乎有一辆马车不太好,我在这里瞧着修修。”想必秦王妃很愿意让她离远点的。

如鸳跟着她,明白她的意思便笑道:“舅太太家的棚子离这里也不远,不如去看看舅太太?”

去看李氏自然比看着秦王妃愉快多了,绮年立刻道:“你知道在哪里?快带路!我们去看舅婆好不好?”最后一句话是跟品姐儿说的。

说是离得不远,其实也不近,何况还带着个孩子,只能慢慢地走。这一边都是官宦人家的车马,瞧着杂乱些,却是除了几个车夫之外没有多少人。绮年等人慢悠悠地走了一会儿,忽见前头一辆马车跟一匹马顶在一起,马车帘子略微掀起,里头一个丫鬟探头出来,对着马上人竖起眉毛:“你是怎么骑马的!”

绮年觉得这丫鬟有点眼熟,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如鸳已经低声道:“世子妃,这好像是三姨太太家的丫鬟,应该是——应该是严二姑娘的大丫鬟叫什么云儿的。”

难道马车里的是严幼芳?绮年本来准备绕着走的,这时候不禁把目光投了过去,不看则已,一看她倒愣了一下,车帘只掀开一条缝,里边是不是严幼芳她看不见,但那马上的人她却是见过的——三皇子!

三皇子正含笑在马上微微躬身:“抱歉得很,这里太闹,马有些惊了,姑娘莫怪。不知车里是否有人被伤到了?”他长得像郑贵妃,穿一身天青色袍子,头戴银丝镶猫眼石冠,骑在马上腰背笔直,看上去真是翩翩佳公子。云儿竖起来的眉毛不由自主就平了下去,扭头道:“姑娘——”

马车里果然传来严幼芳的声音:“罢了,这位公子也是无心的,我没事。”

三皇子仍旧欠身道:“不知姑娘是哪家的女眷,今日在下身无长物,容日后登门道歉。”

严幼芳道:“既是无事,公子何必在意,请罢。”

云儿瞪眼道:“我们姑娘说了,你请罢,不必站在这里了。”男女授受不亲,又没有长辈在场,虽是惊马撞了上来,这样子说话也不妥当的。不过她虽瞪着眼睛,语气却是不自禁的柔和。

说了这几句话,后头已经有侍卫满头大汗地骑马赶了上来,滚鞍下马道:“属下疏忽,令三皇子受惊,属下该死。”

马车里传来严幼芳一声低低的惊呼,云儿呆瞪着眼睛,喃喃地道:“三皇子?”

第167章 乔连波临盆产女

绮年对于端午节那日看到的事守口如瓶,但这事还是被人传了出去,当然并没有说得多么不堪,中心内容是说三皇子如何谦恭有礼,严家二姑娘如何宽宏大量之类,但这传言对三皇子来说好似一则佳话,对严幼芳来说就未必了…

“究竟是谁传出去的?三皇子?”三春山舍里,绮年皱着眉头问来访的周镇抚。

周镇抚嘿嘿一笑:“自然。严夫人听后很不高兴呢。”未出阁的闺女被人家这样嚼说,毕竟是对名声有碍的。

绮年松口气:“还好,姨母没有什么攀龙附凤的心思。只是——三皇子这是弃了柳家姑娘了?”严家说起来不算什么,可取之处大概就是严统与柳总兵的关系了,在外头是上下级,关起门来就跟过命兄弟差不多。不过,三皇子当初不是在仁寿宫里还想着跟柳雪多培养培养感情么,如今又去招惹严幼芳,多半是柳雪那里没成?

赵燕恒微微一笑:“柳总兵么,皇上怕是不会给哪位皇子的。”

“不错。”周镇抚一拍桌子,“可怜郑贵妃还想不明白呢。等太后丧满,皇上就要把柳姑娘纳进宫去了,至少是九嫔之位,将来只要生了儿子就能封妃。”

柳总兵手下掌着两省兵力,这样的重将自然是要笼络的,联姻是最好最稳当的方法。但皇帝正值壮年,根本没有短时期内让位的打算,怎么可能把这样的一支力量放到哪个儿子手里?天家无骨肉,就算是儿子,眼睛盯的也是皇帝的宝座,自然免不了要提防一二,给自己留条路的。在这种情况下,郑贵妃娘家本是掌兵的,还想着跟柳家拉扯,可不就犯了皇帝的忌讳?幸而把柳雪接进仁寿宫不是郑贵妃提出来的,否则…

不过一说到生儿子,绮年就想起金国秀:“太子妃的胎如何了?再有一个月就该生了罢?”

太子妃这一胎传言颇多,打开头就是个胎像不好,到了七个月头上太医诊出了女脉,听说太子失望之余连太子妃房里都不怎么去了,太子妃一伤心,胎气更不好,已经要卧床养胎,东宫的事全交给吴惠良娣了。

“诊出女脉的事,可是真的?”说实话绮年不怎么相信,诊出女脉或者可信,可是太子一失望就连太子妃都不理,这话真不可信啊。金国秀是皇帝亲点的太子妃,太子就是要拆桥,至少也要等过了河再说不是?

周镇抚挤挤眼睛:“信则有不信则无,总之太医是这么说的,太子最近常在几位承徽房里也是真的。”

绮年噗嗤一声笑了。得,周镇抚这么一说,可见这事是假的。想想都知道,太子妃肚子里这一胎有多少人盯着,逼得东宫放出这样的消息,夫妻两个一起演戏,只怕这些日子算计金国秀肚子的不在少数。

周镇抚稍稍严肃了些:“太子妃确实胎气有些不稳,也幸而有吴惠良娣管着东宫,太子妃才能安心卧床养胎。”金国秀连生两个都是女儿,不免有些着急,身体还没来得及完全休养好就又怀上了。加上那阵子太后病逝,她既然不想让人知道她有孕,就少不了要侍疾、守灵、哭丧,哪一样都是费力的,所以这一胎怀得辛苦是千真万确。

“我说世子妃,这说了半晌话了,连水都没有一杯?”周镇抚上句才说着正经事,下句就又嬉皮笑脸起来,将桌子上的空杯一翻,对着绮年亮了亮杯底。

绮年含笑:“周大人稍等,知道大人最爱枫露茶,已经让人去冲泡了。那茶要多泡片刻才出色,所以迟了些。”

话犹未了,门上轻轻笃响,白露低眉垂目,捧了茶盘进来,将一只红泥小壶提起,斟出一杯茶来奉到周镇抚眼前。周镇抚接过来低头看了看便笑道:“果然是好手艺。”眼睛往白露的手上一梭,嬉笑道,“不但手艺好,手也生得好。”

白露顿时面红过耳,收了茶盘转身就走。绮年瞪了周镇抚一眼,吩咐道:“白露下次再沏茶,给周大人加把盐。”

“哎!”周镇抚刚喝了一口茶水,险些喷出来,“世子妃,这是待客之道?”

绮年板着脸:“周大人调戏我的丫鬟,这是做客之道?”

周镇抚嘿嘿一笑:“唐突了,唐突了,白露姑娘莫怪。”

绮年摇摇头:“世子跟周大人慢慢谈罢,我去备饭,前几日庄子上送了一坛玫瑰酒来,周大人也尝尝。”下头的话涉及政治太深,她听不太懂,也不好在旁边听得太多。赵燕恒自是不在意,周镇抚却未必方便。

出到门外,绮年看白露耳根子还红着,不由低声笑道:“你别恼,周大人就是那样的人,并不是有什么恶意,只是那张嘴说歪话说惯了。”

白露眼圈也微有些泛红,低声道:“早听清明说过,他在外头名声不好——”

绮年轻轻叹了口气:“清明是这样说的?他是替皇上做些秘密事的,恶名在外对他而言更方便一些。”周镇抚对外的名声确实烂,算得上吃喝嫖赌五毒俱全,不但不学无术还好附庸风雅,不过也正因如此,什么三教九流他都有所接触,才能更好地安排他手下的信息网,“他若当真不好,世子当初怎么会想把清明给他?”

白露怔了一怔,低了头:“是奴婢没见识。”她倒确实忘记了这件事。

绮年拍拍她肩头:“不是你没见识,是没人与你说过这些事。”白露不比清明,一直都在内院里,有很多事情是不知道的,“周大人也不易。”周镇抚这个角色,皇帝在的时候自然可以嚣张,但也要小心皇帝猜疑,一旦被皇帝怀疑不忠就死定了;等皇帝去了呢,下头的皇子们无论谁继位都不会喜欢他,盖因他手里少不了这些皇子们的阴私事儿,新帝若大度,给他放个闲缺过一辈子也就罢了,若小心眼的,说不定找个由头就咔嚓了他。大约也是知道自己的下场,周镇抚才这么玩世不恭的,颇有现代人所说的“泡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算一秒”的心态。

白露若有所思,脸上的红色渐渐下去了,绮年笑笑:“下次他再来,你就在他茶里加一把盐,不用怕!凭什么只准他嘴上胡说?不,一会儿世子留他用饭,你今日就在他酒里下一把盐!”

白露也不由得嗤地笑了一声:“世子妃说什么呢,奴婢可不敢那么胡闹。”拿了茶盘去厨房里看菜了。

绮年看着她的背影笑了笑,正要往自己房里走,就听见急促的脚步声,如鹂快步进了三春山舍的园子,一见绮年站在廊下就忙过来道:“世子妃,阮家刚才过来送信,说他们二奶奶生了,生了个闺女。”

“表妹生了?”绮年微微皱眉,乔连波的怀孕时间跟金国秀差不多,这会儿似乎还没到预产期吧?不过乔连波那么娇弱,坐不住胎早生一半个月也是有的,“备一份礼送过去,再备下洗三的礼——比照阮家表姐的那份降个两成吧。”

如鹂疑问:“虽说这生的是女儿,可都是嫁的次子,又都是表亲,若是降太多了,乔表姑娘只怕要——老太太也不欢喜吧?”

“长进了么,知道分析了。”绮年戳戳如鹂的宽脑门儿,“你说的有道理,国公府比永安侯府门楣要高些,但表姐夫自己是探花,又是正经的嫡子,阮家表弟不过是记名的嫡子,两边扯平。但你可得看看,上头还有婆婆呢。表姐那边的婆婆宽厚,送多厚的礼都可以;可国公府呢?若送的礼跟送给表姐的一样,姨母心里可会不舒服的,到时候气还不是要撒在表妹头上?所以降两成,倒并不为了生了女儿——依我看,女儿跟儿子是一样的。”

如鹂打心眼里不同意最后一句话:“奴婢看国公府来报信的人可不怎么喜气…”若是生了儿子,只怕要大大打赏,下人们自然也会喜气洋洋。如今来报信的这个,一看就是没得多少赏封儿的。

绮年笑笑:“又不是长子。都是别人家的事,你去备礼就是了。”这世界还是免不了重男轻女,她改不了别人,好在赵燕恒对品姐儿真心疼爱,这就够了。

品姐儿在屋里摆弄小雪给她做的一只布老虎,见绮年进来就扔了玩具,张着小手摇摇摆摆扑过来要抱。绮年把她抱进来亲了一口:“过几日娘带你去看个小妹妹。”

品姐儿鹦鹉学舌:“看妹妹,看妹妹。”忽然转过身指着床边上一样东西,“哥哥。”

“什么哥哥?”绮年一头雾水。一旁的杨嬷嬷笑了起来:“小小姐真是聪明。那是张家大奶奶送过来的骨头雕的小人儿,说是张家小少爷给妹妹玩的,小小姐就记住了呢。”

“是固哥儿。”绮年抿嘴一笑。固哥儿还不到两岁,哪里会送礼,不过是哄孩子的说法罢了,品姐儿就记得了,“这丫头,你爹爹给你带了好些风车儿泥人儿回来,你也不记得,偏这个就记得了?”

“是挺有趣儿的,西北那边来的东西,跟京城里的泥人儿不一样呢。”杨嬷嬷最听不得有人说品姐儿不好,连忙分辩。她年纪长了,家里如鹃又怀了身孕要照顾,因此三五天才得进来一趟,看见品姐儿就不想放手。

“嬷嬷小心宠坏了她。”绮年笑着说了一句,又问,“小杨回来了?”

“咳!”杨嬷嬷在自己大腿上拍了一巴掌,“瞧我这记性,今儿可不是就来给世子妃送信的嘛!那小子昨儿回来了,说少奶奶也有孕了呢,估摸着这些日子也该生了。这不,信在这里!”

“嫂子也有孕了?”绮年高兴起来,忙忙地拆信,“怎么也不早写封信回来报喜!”

杨嬷嬷神色略有些尴尬:“少奶奶——烦心事太多了。小杨去了才知道,如莺那丫头,靠着七太太,对少奶奶——不大恭敬。”

绮年沉下了脸:“怎么个不恭敬法?”一边说一边看信,却见吴知雯这封信短得很,字迹也略有几分潦草,只说自己有孕了,又说周立年如今官声不错,只是今年雨水多,怕会有灾,因此天天在外头河道上忙活,准备等汛期过了就修堤之类,半字都没提后宅的事。但到了最后,却还是说了一句“嫁后方知从前母亲辛苦”。

这个“母亲”指的自然是李氏,这个辛苦,旁人或者会以为是操劳家务之类,但联系杨嬷嬷的话就可知道,吴知雯说的是妻妾之事。从前她的生母孙姨娘,不就是仗着自己是颜氏赏的人,没少给李氏添堵么?

杨嬷嬷觉得颇有几分抬不起头来。她是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当初如鹃如莺都是她一手调理出来的,如莺后头想伺候周立年,她倒没觉得怎么样,毕竟做丫头的走这条路也多得很,但如莺眼下不安分,不但给吴知雯添堵,还可能令绮年这小姑子在嫂子面前难做人,她就不满了,很觉得自己当年没把人给调理好:“也是当初老奴眼神儿不好挑错了人,谁知道她这样不安分。”

“这关嬷嬷什么事啊!”绮年赶紧阻拦杨嬷嬷,这连老奴都说出来了,可见心里后悔,“哥哥怎么说?”

“少爷倒是没怎样,其实他在外头忙着,一月里也难得进房几次。只是七太太糊涂,少奶奶有了身孕之后,没给少爷安排人,七太太就跟少爷说让他到如莺房里去…”

“婶婶确实是糊涂。”绮年轻轻叹了口气。七太太是生母不假,但周立年已经过继到二房,管七太太正经该叫婶娘了。就是亲娘,插手到儿子房里也是招儿媳讨厌的,更何况一个婶娘!

“不过少奶奶跟我那小子说了,让他给世子妃带个话儿,说——”杨嬷嬷窥探一下绮年的脸色,低声道,“少奶奶说,如莺的身契既然早就发还,如今也不能算是世子妃的丫鬟了。”这意思她听得懂,就是要处置如莺了。从前或者还顾忌着如莺是绮年的丫鬟,如今不管了。

绮年低了低头,半晌才道:“嫂子说得是,她已经不算我的丫鬟了。”

英国公府孙女的洗三办得很简单,对外的说法当然是国丧期间一切从简云云,至于实际原因——没人去问。

吴家、严家做为亲戚自然也要上门,就连颜氏也硬撑着过来了,进门见国公府里没多少喜气,脸色就有些不大好看。

绮年带的贺礼是一套赤金的小手镯脚镯,样式中规中矩,并不出彩。这种东西,亲戚朋友恐怕会送一堆,孩子哪里戴得过来?与其做得精致花哨,还不如实在点,将来手头不方便了,铰了拿出去就能换银子,也不心疼。

不过颜氏显然不这么想,看见如鸳捧出来的东西,脸色更阴沉。今儿英国公府里客人不多,阮家那边的亲戚基本上不见人,只有阮盼带着儿子回来了。颜氏当然不好对阮家人说什么,瞥了一眼绮年的礼物,皮笑肉不笑地哼了一声:“这镯子倒不花哨。”

绮年置之不理,把东西送上就去看孩子了。小婴儿抱在乳娘怀里,看起来比品姐儿出生时还小一些,头发稀稀的不是很有精神的样子。再看乔连波,脸色苍白,眼圈还有些肿。郑氏心直口快地道:“外甥女儿,你这眼睛怎么了?月子里,可千万是不能哭的,不然哭坏了眼睛是一辈子的事。”

颜氏沉下脸:“这说的是什么话!不盼着连波好,专说这些丧气话。”

郑氏一片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后悔自己不该心软说话,愤愤然被李氏拉过去跟绮年说话去了。张沁忙过来给她轻轻捏着肩,低声道:“老太太年纪长了,母亲别生气。”

郑氏的确觉得颜氏是年纪越大越糊涂,哼了一声道:“我理会得。”觉得这儿媳虽然肚子没动静,却委实是孝顺的,不由得拉下她手道,“这是外头,又不用立规矩,你也坐着。”吴知雪定下了山东的亲事,只待国丧一满就要嫁到外头去,到时候家里就剩下这个儿媳妇了。这么一想,顿时又觉得亲热了几分。

绮年看得清楚,掩了嘴低声笑道:“瞧表嫂多孝顺,二舅母真有福气。”

郑氏笑道:“可不是。你这嫂子就是老实,知道我年纪大了不爱看人哭哭啼啼的,不管遇到什么为难的事,在我眼前都笑嘻嘻的。”

这话就是指桑骂槐了,幸而颜氏只顾着跟乔连波说话没有听见,乔连波倒是听见了,却不敢吭声,只悄悄又红了眼圈。李氏看着不好,连忙将话岔开了,阮盼把成哥儿抱起来,笑道:“舅母,我们前头去罢,让二弟妹跟外祖母说说话,一会儿洗三也就开始了。”

众人说说笑笑走了出去,只留下颜氏。门一关上,乔连波的眼泪就流了下来,唬得颜氏慌忙阻拦:“月子里可不能哭,要哭坏眼睛的!这是怎么了?”

乔连波哭道:“外祖母,我怎就这样命苦,连儿子都生不出来…”

颜氏劝慰道:“先花后果都是有的,你还年轻呢。”

乔连波垂泪道:“可是二少爷和姨娘都不喜欢…”

颜氏竖起眉毛:“哪个姨娘?是苏氏么?不过是个姨娘,还真把自己当正经婆婆了?你啊,就是太好性儿!”转头瞪着翡翠,“你们少奶奶好性儿,你怎么也不挡着?”

翡翠低声道:“二少爷对小小姐也是喜欢的。”确切地说,只有苏姨娘唧唧歪歪,嫌不是个儿子。但乔连波自己见了苏姨娘都硬不起来,她不过一个丫鬟,还能做什么?

乔连波哭道:“姨娘是二少爷的生母,她说的话,二少爷总是听的。还有二少爷的两个丫鬟,画眉也就罢了,黄莺那丫头——我想,我想让翡翠去伺候二少爷。”

翡翠扑通就跪下了:“少奶奶,奴婢蠢笨,真的不会伺候。老太太,求老太太跟少奶奶说说,再给少奶奶添几个人罢。”

这是不愿意了。颜氏也有几分犹豫,毕竟翡翠伺候了她五六年,尽心尽力,且她也答应了琥珀,替翡翠物色个厚道人家嫁过去。沉吟片刻道:“你身边也不能没人伺候,我叫你舅母在外头再给你挑两个人就是。”

乔连波哭得更厉害了:“舅母连章儿的亲事都不愿管,哪里还会管我的事。翡翠你去伺候了少爷,我自然不会亏待你。”

颜氏被她一哭心就软了,叹道:“这也是,翡翠是你的人,将来你们两个齐心,倒也胜似外头买来的不知底细。翡翠你也起来罢,回头我叫人送二百两银子来,也算是给你添添妆。”

翡翠只觉得一颗心掉进了冰水里,哭道:“老太太——”忽听哇地一声,却是那孩子被声音扰得烦了,大哭起来,乳娘在外头站着,也不知该不该进来。

乔连波抱了孩子也哭起来:“可怜的孩子,咱们娘儿两个都是命苦的人…”

颜氏皱眉道:“胡说什么!英国公府的长孙女,哪里就命苦了!翡翠你快起来罢,把乳娘叫进来,姐儿多半是饿了。说起来,可起了名字?”

翡翠木然站了起来,叫了乳娘进来。喂过了奶,前头洗三的东西也就准备好了,阮夫人笑嘻嘻过来,却见乔连波一脸泪痕,不由得眉头就皱了起来:“这又是怎么了?”自打生了孩子,这外甥女儿是日也哭夜也哭,如今外头这许多亲戚呢,幸而阮家的嫡支亲戚离得远,旁支的不常上门,今日都没有来,否则叫人看了怕还以为她这个婆婆虐待儿媳呢!

乔连波忙收了泪,乳娘便把孩子抱去了前边。一众亲长们说着吉祥话往盆里扔小金锞子银锞子,孩子刚吃饱了奶,浸进水里,便摆着小手蹬着小腿哭起来,倒也颇有精神,只是哭声稍弱了些。

颜氏心里始终不放心,捡着空儿将阮夫人拉到一边,沉着脸道:“那苏氏你也该好生拘着些,不过是个姨娘,怎么就叫她难为了连波?她可是你正经的儿媳妇!”

阮夫人一颗心都系在阮盼和她的儿子身上,听了颜氏这话就冷笑道:“娘还是去跟连波丫头说这话罢,依我看,她眼里那苏氏比我这正经婆婆还尊重呢!我这里免了她晨昏定省,苏氏那里,她倒是隔三差五得去请个安呢。”

“这是什么话!”颜氏听了就不喜欢,“连波年纪轻,又是刚嫁进来,免不了受欺负。你是这府里主母,一个妾室这许多年了也辖治不住?”

阮夫人心里恼怒,只是不好跟母亲顶撞,沉着脸道:“怎么辖治?难不成让我把她卖出去?嫁进来的时候也不短了,如今连孩子都有了,还是只知道哭!娘你难道能管她一辈子不成?还是让我管她一辈子呢?盼儿在她这年纪是什么样子?真是烂泥——”硬生生把后半句话咽下去,起身径自去找阮盼说话了。

第168章 太子妃一举得男

英国公府添了一个孙女的事,并未在京城里引起什么注意。这半年来别的官宦勋贵人家也有添儿添女的,同样没有引起什么动静,全京城的人眼睛都在盯着东宫,盯着太子妃的肚子呢。

太子妃是六月十八生产的,比太医说的日子提前了十几天,据说是因为在花园中被洛承徽冲撞了才会提前生产。掌管宫务的吴惠良娣立刻叫人把洛承徽拖下去打了十板子扔进了最后头的偏殿看管起来,接着宣来太医,把东宫围了个水泄不通。

生产从午后开始,不过一个时辰就生下来了,男孩!

这是太子的嫡长子,皇帝的皇长孙!不只东宫欢喜,整座皇宫都轰动了,自然,有喜欢的,就有不喜欢的。

“孩子如何?太子妃身子如何?”绮年比较担心这个,因为被冲撞而早产,谁知道会不会落下什么后遗症呢。

周镇抚悠然地摇着扇子,嘿嘿一笑:“说是冲撞,其实就是洛承徽总惦记着自己没了的那一胎,在太子妃面前说话不恭敬,气到了太子妃罢了。”

这话怎么听着不对劲儿呢?洛红怎么想且不去管,金国秀却绝不是那种自己有着身孕还会生气的人!绮年琢磨了一会儿,有些疑惑:“该不会——太医把生产的日期估错了吧?”瞅着周镇抚笑而不言,绮年心里猛地亮了一下——什么被冲撞了提前生产,金国秀本来就是那几日的产期。洛红自打上次落了胎,太子倒怜悯她,时常去她房里。只是这一回,她恐怕是不好翻身了。

周镇抚漫不经心地道:“已经削了承徽的封号了。幸而皇孙无碍,否则她连小命都保不住。吴惠良娣在太子妃生产之后就去向皇后请罪,说自己掌管宫务不力,不过皇后念在她伺候太子妃辛苦的份上没有处分。”

“宫里的事,听听也就罢了。”赵燕恒忽然开口,轻轻拍了拍绮年的手,“太子妃产下嫡长子,这是天大的喜事。有了这个孩子,等国丧期满,两位皇子是必然要出京就藩的。”

绮年轻轻叹了口气。后宫多险,金国秀为了这一胎也不知策划了多久,一个嫡长子,等于在太子的位置上又加固了一颗钉子。如无大变,太子之位就是稳稳的了,至于今后——那至少是十年之后的事了。谁都不容易,路也都是自己选择的,至于最后能不能走到目的地,那就是各人的手段了。

“周大人今儿还在舍下用饭吧,我去准备几样菜?”太子妃生儿子这么大的事,周镇抚想必也没少在宫里盯着,这会儿出了宫就跑来郡王府,也辛苦了。

周镇抚咧嘴一笑,正要说话,白露端着茶进来了。周镇抚接了茶且不喝,却笑向绮年道:“世子妃,这茶里不会加把盐吧?”

“周大人慎言!”绮年拉下脸,“白露断不会做这样没规矩的事。周大人再诋毁郡王府的丫鬟,今儿晚上的菜会不会加把盐可就说不准了。”这个周镇抚也真是滚刀肉一块,这嬉皮笑脸的模样恐怕这辈子也是改不了了。

若是换了从前,白露少不得要狠狠剜周镇抚一眼,只是从上回绮年跟她说了那些话之后,她倒觉得周镇抚可怜了。尤其想到周镇抚倾心清明,清明却弃了他进宫,如今还落了个青灯古佛的下场,有几分唏嘘之外,还觉得有些同病相怜。拿了茶盘轻声道:“这茶里绝没加什么别的东西,周大人请放心用罢。”低头出去了。

周镇抚倒愣了一下,看着绮年眨巴眨巴眼。绮年偷偷翻个白眼:“世子跟周大人说话,我去厨房瞧瞧。”听见金国秀母子平安,吴知霞也没什么事,她就放心了。

“哎!”周镇抚赶紧叫了一声,“来过几次,还没见过侄女呢,世子妃不抱来瞧瞧?”

赵燕恒立刻翻了他一眼:“瞧什么瞧!瞧你这灰头土脸的样儿,别弄脏了我女儿!真要瞧,下次干净些再来。”他每次回来都是先洗了手脸换了家常衣裳才去抱女儿的,绮年在卫生问题上很严格,毕竟这年代医疗条件不行,不可掉以轻心。

绮年在门外悄悄笑了笑,去小厨房了。

皇长孙出生,举国都得欢庆。因为还在国丧之内,无论洗三还是满月,太子自然都说从简,最后决定洗三就宫里几位高位的嫔妃参与;满月宴也并未大办,但郡王府做为皇室血脉,却是必须进宫道贺的。

东宫地方不大,因此满月宴是在皇后宫中举行的。金国秀抱着裹在大红襁褓里的皇长孙,含笑坐在席间。大约这次生了儿子她终于放松了下来,月子坐得委实不错,人都白胖了些,衬着身上杏黄色衫子,那种清淡如菊花般的气质少了几分,却多了几分雍荣。

皇后满脸笑容。今日她没穿那明黄的正装,只随便穿了件浅碧色宫装,可是精神焕发的模样是压都压不住,把旁边穿湖蓝宫装的郑贵妃硬生生压了下去。

绮年跟着秦王妃送上皇长孙的满月礼,皇后顺手就把秦王妃拉到自己身边坐下,又指了绮年坐到吴知霞下手:“你们姐妹也说说话儿。”

绮年仔细打量一下吴知霞,确定她气色不错,才放了心,低声道:“这回的事——太子不曾责怪你吧?”洛红的事,太子是绝对不会知道实情的,那只有吴知霞来背这个黑锅了。虽然说她的错也不大——谁知道洛红会不老实呆在自己屋里,又谁知道她竟然一直对太子妃心怀怨恨出语不恭呢?但不管怎么说,太子妃把东宫宫务都交给她,她就得负责。

吴知霞轻轻摇了摇头:“这宫务我本也不想要,爹娘对我说的话都是对的,如今有了嫡长子,我若能生个儿子,将来安分过日子是足够了。”只是想到二皇子和三皇子,口气就不那么确定了。

绮年多少也能猜到点她的心事,但既然嫁入皇家,这种事怎么可能避免得了。瞧着由乳娘服侍着乖乖坐在一边的三郡主,已经让皇上赐名叫赵成珊的小丫头,笑道:“有这么可爱的女儿也尽够了的。”

吴知霞看着赵成珊,嘴角也不由得弯了起来,嘴里还要假意抱怨一下:“就是太顽皮。到了众人面前总是乖乖的,谁都说她好,背后就恨不得上房揭瓦,连她二姐姐都要欺负。”

二姐姐就是金国秀生的第二个女儿赵成珂,只比赵成珊大一个时辰,据说是三位郡主里最老实安静的。吴知霞说这话,绮年就知道金国秀在这上头确实是厚道的,对三个孩子应该是差不多,否则怎么容得赵成珊这样顽皮呢。

表姐妹两个在这里说着私房话,那边永安侯夫人带着公主也进宫了,还带了最小的儿子来。这么一来皇后就更高兴了,抱了外孙子亲热一番,又问永安侯夫人:“烨儿的儿子怎不带来?”

这话自然并不是真心的,但能问一句就是皇后的亲热,永安侯夫人笑道:“那个小子顽皮,可不如这个懂事,怕进宫冲撞了娘娘。”

皇后听了也笑:“那个还小呢,男孩子哪有不顽皮的,回头有空儿一定抱进来叫我瞧瞧。”说着,少不了又有凑趣的嫔妃们大加夸赞一番,引得皇后更加高兴。

郑贵妃脸上始终保持着得体的笑容,可是这种挤出来的笑容实在吃力,笑得她脸都僵了,实在不愿听身边的小嫔妃们恭维皇后的话,便转头对太子妃笑道:“明年就是春闱,显国公世子可下场么?这亲事早就订下了,孔家姑娘也有十七八岁了吧?”

太后虽然去了,但皇上并没有禁考试,今年的秋闱明年的春闱都是按时的。金国廷已经被正式请封了显国公世子,但他说不考上武进士不成亲,所以一拖就是好几年。

金国秀闻言便欠身笑道:“贵妃娘娘还惦记着他呢,明年是一定要下场的,再不得中祖父就要揍他呢。”显国公老当益壮,如今一般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也不一定是他对手,说要揍孙子,那是真揍!

说到成亲的事,太后这一去真是耽搁了不少亲事,就是嫔妃们的娘家也少不了有嫁娶之事,顿时说得热闹起来。渐渐就有人将话题说到了郡王府:“贵府二姑娘的亲事已经定了,三公子如何?”

秦王妃正跟皇后说话,闻言笑了笑:“这都是缘分,平儿高不成低不就的,倒怕耽搁了人家姑娘。”

郑贵妃在一旁含笑道:“瞧郡王妃说的,郡王爷的嫡子,又是个聪慧的,哪家的姑娘叫郡王妃这样担心?”

秦王妃也含笑回道:“不过是我这边的一点想法,一厢情愿罢了。”

绮年心里咯噔一下,觉得似乎有些不妙。果然有个小嫔妃便笑道:“今日皇后娘娘在呢,郡王妃看好了哪家姑娘,请皇后娘娘赐婚就是了。”

绮年扫了一眼那小嫔妃,方才也是围着奉承皇后的。她这话其实真心是在捧皇后,太后去了,皇后就是这后宫第一人,只要她下道懿旨就没人敢不尊。可是这吹捧确实有些拙劣,一下子就把皇后推得骑虎难下。果然皇后眼皮子跳了跳,轻咳了一声:“这姻缘自有天定,三公子又是个好的,自然会得好姻缘。”

小嫔妃也觉得自己这马屁似乎皇后并不怎么愿意收,赶紧闭了嘴。郑贵妃却笑道:“天是什么?不就是皇上么?娘娘是皇上的妻子,下一道懿旨那也是天大的福气了。到底是哪家的姑娘?郡王妃可别把这机会错过了,还不快沾沾娘娘的福气呢。”

秦王妃忙笑道:“若能得皇后娘娘赐婚,自然是平儿的福气,若那家不嫌弃平儿,臣妇少不得厚着脸皮来求娘娘一道谕旨的。”

郑贵妃似笑非笑地道:“听说郡王府是瞧中了柳家的逢碧姑娘?”

皇后登时沉了脸:“未出阁的姑娘岂是让人这样议论的?郡王妃尚且没说什么,贵妃怎的就嚼说开了?”这样一说出来,若秦王妃没看中柳逢碧,传出去这话可就好说不好听了,搞不好把柳家得罪了也是有的。

郑贵妃笑道:“是我糊涂了,只不过瞧着今儿没有外人,所以有些口没遮拦了。我自罚一杯。”端起酒杯饮了下去。

这一下皇后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说了几句不可传出去的话。但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这么多人在这儿,要想不传出去简直是做梦。

绮年端着酒杯琢磨了一下。郑贵妃这到底是啥意思?难道说,她是怕秦王妃跟她抢柳雪?她到现在都还想着把柳家归到自己儿子这一边来?

一场满月宴,虽然因为郑贵妃的“失言”有点儿扫兴,但到底还是挺热闹的。很自然的,满月宴后没几日,郡王府有意求娶柳逢碧的话也就传了出去。不过这件事对秦王妃来说倒也没什么损失,因为她本就是想提这门亲事的,而柳家也有意,因此这话一传出去,倒是促进了定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