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嘉芙原本只是八卦心发作,听个热闹罢了,反正也不会外传出去,不提防突然间听到这一声从裴修祉的嘴里冒了出来,立刻竖起耳朵。

辛夫人再次看了下左右,将儿子扯进那间配殿,顺手将门又关上。

嘉芙听到说话声消失,关门声传来,知两人应进了配殿,心砰砰地跳,实在是忍不住,回头示意檀香在这里等着,自己蹑足出了拐角,来到一扇槅窗之前,靠过去,屏声敛息,仔细听着里面的说话之声。

辛夫人将儿子引到配殿一处角落,这才道:“修祉,这事我原本是不敢告诉人的,若叫老太太知道了,便是大事。只是她既不仁,不管我们娘俩死活先说了出来,我便也不义了。你听了,自己知道,心里有个防备就好,千万不要叫别人知道。裴右安现在得势,不是我们娘儿俩能惹的起的。”

裴修祉一头雾水:“娘,你到底在说什么?”

辛夫人沉默了下去,陷入了对往事的一片回忆。

二十四年前,她嫁了卫国公,一个俊朗英雄的如意郎君,几个月后,便如愿有了身孕,却没想半年后,有一天,卫国公告诉她说,他在外头有了一个儿子,刚生下来没几天,母亲已没了,他希望让那孩子活的能体面些,打算将他抱回家来,要她将那孩子认在自己的名下,把他当成亲儿子来养。

卫国公说,他会先将那孩子养在外头,等她临盆那日,再将那孩子抱回来。到时无论她生男生女,对外便说她产下双胞。

卫国公还说,他知道这样对不住她,但那个孩子,生下来便先天体弱,极有可能早夭。他说,如果她愿意接受,作为对她的回报,他向她保证,这一辈子不会纳妾。

辛夫人当时无疑是痛苦的,丈夫在外头和别的女人生了孩子,如今还要她将那孩子认到自己名下。但是一番挣扎过后,她最后还是答应了。

丈夫既然这么开口了,她若不应,便显自己气量狭窄。如果那孩子真的早夭了,对她自己孩子的影响,应也不大。并且,卫国公的许诺,也是令她动心的原因之一。

她答应了下来。到了生产那日,她生下了一个女儿。果然,当夜,那孩子就被悄悄抱了回来。

辛夫人看到他的第一眼,便知道卫国公应当没有骗自己。那孩子生的极好,应该已经几个月大了,但却弱的和只小猫无二,看起来并不好养。

那一刻,她对那个孩子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心底里除了厌恶,也掺杂了些怜悯。她甚至也曾想过,就按照丈夫的意愿,好好地养他,直到他因病痛离世的那一天。

她自己生的女儿,不久就夭折了。而这个外头抱来的原本被认为熬不过去的孩子,却仿佛野地里草,生命力竟异常顽强,虽跌跌撞撞,却慢慢地长大了。

辛夫人次年,又生了自己的儿子。随着自己儿子的长大,日子一天天过去,辛夫人对那个孩子的感情,终于渐渐开始发生变化。

卫国公确实兑现了他当初对她许下的诺言,直到十六年后他死在战场,也没有再碰过别的女人。那个在他死前两年进来的小妾,是皇帝的军功赏赐,来了后,便一直独守空房。

但是这已经远远无法令辛夫人感到心理平衡了。卫国公也终究还是骗她了。那个野孩子,不但没有死,才四五岁大,便开始显露出他不凡的天资。他不但占了原本属于自己儿子的一切,在他的对比之下,自己这个身体健康的儿子,显得是如此平庸。

上天仿佛把所有恩赐和荣耀,都给了那个有着最下贱出身的孩子。

辛夫人后悔了自己当初的点头。她的心理,也终于彻底失去了平衡。

她控制不住,开始恨这孩子,恨他为什么不像卫国公所说的那样早夭,恨他夺去了自己儿子的一切,这恨意一直萦绕着她,她挥之不去,直到如今。

如今除了恨,她还感到了恐慌。

那天晚上,这个儿子在她面前说的那一番话,令她恍然大悟。

原来裴右安知道了自己不是他的亲生母亲!

他已经知道了一切!

想起裴右安那晚上望着自己的两道目光,她禁不住打了个寒战,咬牙道:“你这个兄长,当初是你爹从外面抱回来放我名下养的一个卑贱私养子!从前他不知道身世也就罢了,如今必是从你祖母口中得知了。既知道,他口中说的再好听,如今做的再好看,心中必也是恨我入骨的,等你祖母没了,日后怎可能善待你我?你不好好巴结住你媳妇儿,靠上皇后娘娘,日后咱们娘俩怎么死,都不知道!”

……

话语之声,隔着槅窗,隐隐约约地传入耳中。

嘉芙一颗心蹦的快要跳出喉咙,听到里面起了脚步声,怕被发现,屏住呼吸,转身,飞快回了原来的地方,朝一脸茫然的檀香使了个眼色,领着她便匆匆离去。

整整一个午后,她人在大殿里,陪在老夫人身边静听佛法,心却沉浸在中午听来的那几句话上,神魂不定。

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长子分明如此出色,却始终不得母亲欢心。

她想着裴右安前世的结局,想着他十六岁年那年从云峰跌落到污泥谷底背负一切独自出京的过往,柔肠百转,心中充满了酸涩和怜悯。

听辛夫人的口气,裴右安自己也是知道这秘密的。但这个男子,却山高水深,云淡风轻,平日根本就没在她面前表露过半分。

嘉芙心里,难过极了。

只要裴右安能快活,她心甘情愿,为他做一切的事情。

嘉芙望向高坐莲台俯瞰众生的佛,心里想道。

第59章

冥寿法事要做七天,到第七天圆满正日之后,将追立的牌位供于寺院,以飨受永久香火。

裴老夫人、两个儿媳妇及裴荃,今夜留下继续为老国公守法,守满三天,孙一辈的,白天事毕,傍晚便可归家,明日再来。

裴右安和嘉芙同归,但此刻他还有点事儿,人在里头没出来,嘉芙在丫头婆子和知客僧的陪伴下,立在山门的碑亭旁等着。等了片刻,看见裴修祉和周娇娥先出来了。

和中午两人吵架的感觉已经截然不同了。裴修祉此刻在周娇娥的身后,已没有丝毫怒气的影子了。

裴家的男子,生的无不一表人才。裴修祉从前也曾轻裘宝马,意气风发,但这一刻,他身上的那种意气已经荡然无存,宛如一只斗败了的公鸡,整个人从里到外,透出一丝萎靡,垂头丧气。而周娇娥却和他截然相反,不过一个下午而已,粉面含春,趾高气扬,身后跟了奶娘、全哥,还有七八个丫头,一行人呼啦啦地出来,看到嘉芙立在碑亭前,丫头婆子纷纷喊她“大奶奶”,周娇娥脚步停了停,偏过头,朝嘉芙扯了扯嘴皮,露出半笑半不笑的样子,也唤了声“嫂子”,随即瞥了眼身畔的丈夫,捶了捶后腰,娇声娇气地道:“修祉,我快累死了,下去还有段路,我半步也走不动了。”

慈恩寺位于山上,但位置不高,从山门下去到山脚,有一段大约几百级的山阶。

旁边丫头婆子似乎忍笑。

裴修祉面皮涨红,有些不敢看嘉芙,忍下羞惭,唤下人抬软轿过来,送二奶奶下山。

轿子很快抬到,周娇娥扬起下巴来到轿前,下人撩开轿帘,请她上去,她却不动,更不睬身边丫头伸来相扶的手,两只眼睛只看着裴修祉。

裴修祉跟了上来,勉强伸手相扶。

周娇娥面含得意,又瞥了眼嘉芙,这才扶着丈夫的手,弯腰入轿。全哥见了,便嚷着也要坐轿,轿子里没有声音。裴修祉无奈,正要吩咐人再去抬顶轿子过来,周娇娥已打起轿帘,含笑道:“小孩儿正长个,和我这种弱质女流不同,当多走动走动才对腿脚有好处。若他真走不动了,我下来便是,让给全哥坐罢!”说着作势要下。

裴修祉忙阻拦,让轿夫抬了下去,转头吩咐奶娘抱全哥下去。全哥不依,被奶娘强行抱起,捂住了嘴,跟着前头轿子下了山阶。裴修祉护轿,匆匆离去。

嘉芙目送这一行人消失,转回头,见裴右安的身影渐渐出现,急忙迎了上去。

裴右安看到了她,加快脚步,很快到了近前,道:“等急了吧?方才和叔父安排明天的事,出来晚了。”

嘉芙摇头:“才一会儿而已。我不急。”

裴右安向知客僧道了声谢,便领了嘉芙,两人步下山阶,往山脚而去,刘嬷嬷和檀香带了另几个丫头跟在后。往下走了段路,遇到一块略微耸起的山阶,裴右安脚步停了一停,朝她伸过来手,嘉芙两根纤纤玉指,轻轻扯住了他的衣袖,他反手,握住了她的手,牵她跨过了那道山阶,稳稳地站定。

“小心脚下。”

他低声道,随即轻轻松了手。

嘉芙的一根柔指,却依旧勾着他的手指,恋恋不舍似的。两人衣袖下垂,倒将勾在一起的双指遮住了,从后也看不大清楚,只见两人靠的很近罢了。

裴右安微微偏头,瞥了眼身后不远之外的丫头婆子,转回头,仿佛略一迟疑,终究还是没有抽回自己的手,任由她继续勾着。

嘉芙便悄悄地,一点点地勾紧了他的那根手指,牢牢不放。

裴右安的目光望着前方,神色如常,眸底却慢慢地映出一层若有似无的笑意,那只手便被她一直这样勾着,走完了这段山阶。

车夫见大爷和大奶奶来了,忙赶着马车靠近,停稳后,取了脚垫放下,嘉芙踩上去,裴右安扶她进去,自己也跟着坐了进去,下人坐了后头接上来的另辆马车,朝着城里而去。

夕阳的金色余晖,洒满了整片田野,远处有农人赶着犁牛荷锄而归的身影。车厢一侧的窗帘子被卷起,一缕夕光从车窗里透入,照在裴右安的身上。

他示意嘉芙靠在自己肩上养神,自己握了一册书卷,微微低眉,看起了书。

嘉芙依言,将身子歪靠在他肩臂,闭上眼睛,脑子里却全是白天听来的那些关于他身世的话。

背负这样一个出身,对曾经高贵如他而言,无疑是一种耻辱,乃至深刻的痛苦,想必连他自己,对此也是讳莫如深。嘉芙自然不会贸然告诉他,自己这个白天都听到了什么。

她想安慰他,想让他知道自己对他的心,可是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她悄悄睁开眼睛,偷看着他。

他正凝神于手中书卷,夕光染在他微微下垂的睫毛之上,睫尖恍若沾了一层细细金粉,看得她忍不住想抬手碰触。

“你怎的了?有心事?”

那道睫毛忽的动了一下,裴右安转过了脸。

嘉芙摇头。

裴右安拿书角轻拍了下自己额头,用带了略微歉疚的语气说道:“是气我上来就只顾看书,没睬你?是我忘了。怪我不好。”

他放下了书,朝她伸手,嘉芙立刻爬到了他的腿上,他抱着嘉芙,将侧望窗窗帘卷的高些,眺望窗外原野,说道:“你嫁我也有些时日了,我每日忙东忙西,放你一人自家,从没带你出去玩过,你想必闷的很。过些时日,天气稍凉些,我带你去城东南的玉泉山去走走。我记得我小时去爬过,景致不错,也好多年没去过了。”

“好的好的。”嘉芙点头如同捣蒜。

裴右安看了她一眼,笑了,摸了摸她的脑袋,柔声道:“要是乏了,靠着我先眯一会儿吧。我不看书了,就抱着你。”

嘉芙嗯了一声,环抱住他的腰身,将脸贴在他的胸前,慢慢闭上了眼睛。

马车晃晃荡荡,嘉芙蜷在他的怀里,不知不觉,睡了过去,也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间,被他轻轻拍醒,睁开眼睛,才知已经到了。

裴右安扶她下了马车,两人进去,门房飞快迎了上来,说道:“大爷,白鹤观迟含真女冠子打发人来,说她阿弟吃了大爷前次开的药,病情好了不少,只是这些时日,胃口不知为何,又败坏了下去,前日曾请了胡太医来看,也不见效,问大爷何时若有空,盼拨冗再施妙手。”

说着,又呈递上来一卷用卉纹锦缘经帙包裹起来的东西。

“女冠子还送了这一卷经帙过来,说是为老国公冥寿手抄的一部上妙功德经。”

裴右安接过,打开经帙,翻开看了几眼,合了上去,带着嘉芙回了房,换了身外出的便裳。

嘉芙原本睡的有点迷糊,此刻却早就清醒了过来,知他预备出去了,见他看向自己,压下心里冒出的异样之感,主动道:“看病要紧,你快去吧。就是不要累着自己了,记得早些回来休息。”

裴右安问她:“你还累吗?”

嘉芙略微茫然,摇头。

裴右安慢吞吞地道:“若不累,陪我一起去?路上有个伴,也是好的。”

嘉芙一愣,才反应了过来,顷刻间笑颜如花,点头道:“好,那我就陪大表哥……”

裴右安人已往外去了,口中道:“你换好衣裳就出来,我去收拾下东西。”

……

天黑之时,马车停在了白鹤观的山门之前。裴右安叫人通报,很快,里面快步出来服侍迟含真的一个小道姑,引着两人进去,行到太素馆前,小道姑飞奔入内,没片刻,只见小道姑手里打了一盏明角灯,迟含真从门里现身而出,迎了上来,似正要开口唤裴右安,视线忽留意到了他身旁的嘉芙,不禁微微一怔,脚步停了下来。

裴右安携了嘉芙上去,微笑道:“今日与内子同去慈恩寺,一道回来,恰得知了迟真人的口信,便携内子顺道同来。迟真人的手书经卷,我也收到,改日我会转呈祖母,用心了。”

迟含真的目光,终于从微笑脸的嘉芙身上收回,定了定神,道:“裴大人何须客气,裴大人对我阿弟有救命之人,我也是偶然得知国公翁冥寿之庆,想着出家之人,无以为报,这才抄了一卷道经。大人和夫人快请进。”她说着,匆匆转身,引两人入内,又叫小道姑奉茶,裴右安道先去看病。

迟含真引他入内。

那孩子的气色,比嘉芙前次看到之时,已经好了不少。裴右安替孩子仔细看了,要了太医上次的方子,看了一眼,说问题不大,应是前次那个方子引起的脾胃失调,这回可适当增减药味,慢慢调理,过些天应该就会好转,太医的方子,和自己所想一致,叫迟含真就照太医方子抓药便是。

迟含真目含微愧,低声道谢,又为自己今日唐突打搅致歉。

裴右安道:“何须如何介怀?你如今虽已出家,然我依旧视你如同世妹。下回你若还有事,无论何事,自己若感无力,尽管来寻我。我不在,寻我内人亦可。她必也会倾力相助。”

嘉芙微微一怔,见裴右安看向自己,立刻反应了过来,立刻站到他的身边,颔首笑道:“夫君所言,便是我之所想。女真人云中白鹤,品志高洁,我对你一向敬重,请不必拘泥世俗。”

迟含真定定望着嘉芙,一时竟然无言,裴右安便收了东西,带着嘉芙,告辞离去。

迟含真送二人外出,注目他两个背影渐渐消失,目光虚空,转身慢慢回到自己修行的净室,将门闭合,再也忍不住了,双手掩面,眼泪从指缝间不绝而下。

杏黄道衫袖口从她手腕滑落,只见雪白手腕之上,赫然竟有数道用刀尖所划的狰狞伤痕。旧伤未愈,新伤又添。

本是世间不俗花,一朝零落入泥溷。

他皎若明月,志烈秋霜,世上再无第二人,如他这般君子如玉。她本瞧不起他所娶的那女子,但今夜,在那与他并肩而立的女子面前,她却第一次深刻体察到了自己身上所藏之卑微,乃至于到了最后,竟无地自容。

他和她,才是天造地设,俪影无双。分明早已心知肚明,他对自己并无半分绮情,却为何连刀割体肤之痛,亦不能驱去心中魔障?

……

嘉芙和裴右安回家,已是深夜,两人沐浴更衣过后,便上了床。

裴右安替她盖好被子,亲了亲她:“你就是个贪睡猫,睡不够就眼圈发黑,别人还以为我怎么你了。明早还要早起的。且睡吧。”说晚,便闭上了眼睛。

嘉芙凝视着他的面庞,却半点也不想睡。一会儿想着白天的事,一会儿想着方才一幕,心底只觉有无数话要说,再也忍不住了,朝他伸过去一双软软胳膊,抱住了他的脖颈,把唇贴了过去,附到他的耳畔,低低呢喃:“大表哥,往后,你要是有什么伤心难过的事,不要自己一个人闷在心里,你告诉芙儿,芙儿会疼你,爱惜你的。”

第60章

裴右安原本一直称她表妹,亲近之后,随她家人唤她阿芙,再后来,上回有次缱绻,情浓之时,见枕上芙蓉娇面,香喘细细,弱骨轻肌,我见犹怜,犹不堪采折之态,情不自禁唤了她一声芙儿,嘉芙听了,在他身下愈发婉转承欢,娇啼不绝于耳,两人俱是销魂,那回之后,裴右安便一直用这爱称来唤她了。

裴右安听到了她这话,眼睫轻轻抖了一下,随之睁开眼睛。

嘉芙睁大双眸望着他,目光认真至极,见他望自己片刻,眸底仿似掠过了一丝悦色,偏唇角却勾了一勾,看起来似在忍笑,最后竟伸手,哄孩子般地,轻轻拍着自己的后心,柔声道:“我知道了,睡吧。”

他竟不信?或是觉得她的这话好笑?

嘉芙顿感沮丧,心里更是不甘,松开环住他脖颈的双臂,改而紧紧抓住他那只拍抚自己的手,用力将它按了下去,加重语气道:“大表哥,我说的都是真的!不管大表哥你如何,芙儿定会疼你,爱惜你一辈子的!”

裴右安舒眉软眼,凝睇了嘉芙片刻,不再笑她,只低低地道:“芙儿预备如何疼大表哥?”

他声音本就醇厚,此刻锦帐重重,低语偏浓,便似醉诱,嘉芙只觉心肝儿都发颤了,勇气无限,爬到了他衣襟微散的胸膛之上,支肘和他对望片刻,见他喉结微翕,情不自禁,一张玉面凑了过去,香唇如蜻蜓点水,轻吻一下,道:“大表哥想芙儿做什么,芙儿便会为大表哥做什么。”

声音竟郑重异常。

裴右安惜她今日劳顿,一早出门,半夜方归,白天在寺里想必也是片刻不得空闲,故放她早睡,却不料,她竟不肯体察他的好意,对着他声声告白,情虽动人,却话语带稚,偏又做出一番认真的可爱模样,本是有些惹人发笑的,偏他竟也吃了她这一套,听的快要不能自持了,她却还不肯停。

她越认真,便越撩人,他越发无法自己……

裴右安一怔,又感到喉结被她轻吻,脑血翻涌,仿佛“轰”的一声,血流冲刷而过,眸底顷刻变色,却依旧强行忍着,默默望她不语。

嘉芙立刻便感觉到了来自他身体的异样变化,自然明白为何,又见他这般盯着自己,神色略显古怪,心里不禁慌臊,又有几分懊丧。

天地良心,她方才真的没有半点别的念头,只是想让他知道自己对他的无限怜惜和爱意,只怪自己人笨嘴拙,怎么就成了撩拨他了。

嘉芙又羞又窘,面庞微微涨热,人趴在他的胸膛上,身子不敢再乱动半分,只慌忙解释:“大表哥你莫误会我……”

裴右安只“唔”了一声,眸色愈浓,顿了一顿,又哑声道:“再亲我吧!”喉结再次上下滚过。

嘉芙觉得有点看不懂他了,但想起自己方才说过的话,还是乖乖地凑了过去,再次亲他喉结,听到他喉下仿似发出一声低低咕噜之声,唇要离开时,后脑一重,竟被他抬手压住了。

嘉芙心里终究还是不甘,怀了几分委屈,在他压制之下,气喘吁吁地又奋力挣脱出半只脑袋:“大表哥,我真的是……”

裴右安只觉再也无法忍耐,一个翻身将她压在身下,低头便含住了她那张说的比做的要多的小嘴。

露湿翠云,裘上秾香,绣帏斜掩之处,锦帐里一枝芙蓉,含露向夜而开。

美人哀啼声渐起,烛摇罗帐,带的金钩轻摇,发出一阵窸窣细声。

裴右安只觉狂情波涌,欲念张炽,竟犷悍异常。事毕,有些意犹未尽,也不抱她去洗洗了睡下,捉了条玉腿且要从后再试,但见她汗湿额发,一副落花碎琼的不胜可怜模样,两只手捉了被头,鹌鹑似的将个脑袋缩了进去,死死地捂住,就是不肯露出脸来,忍不住放声大笑。

时辰已至次日初更,值夜房里的仆妇正昏昏欲睡,突被内房隐隐传出的那几声男子笑声给惊醒,辨出是大爷的声音,也不知这么晚了,他怎还不睡,且发出这样的大笑之声,实在有些匪夷所思,起身到窗边张望了一下,见那屋里,还亮着灯。

裴右安笑完,便放过了嘉芙,连人带被地卷着,抱去了浴房,出来后灭了灯,两人躺回床上,拥她入怀,手掌轻揉她的肩颈和后腰,为她放松消乏,待气息渐平,低声问道:“你可是遇到了什么事?今晚怎突然和我说这些话?”

嘉芙身上洗干净了,这会儿贴在他的怀里,享受着他给自己摩背,感觉舒服无比,闭着眼睛打了个哈欠,迷迷糊糊快要睡过去了,忽听他这么问了一声,睡意又被驱走,迟疑了下,小手攀紧了他的腰身,低声道:“芙儿就是想大表哥你一直快活,对大表哥你好一辈子。”

裴右安心里涌过了一阵暖流,将她抱的更紧了几分,在黑暗中,低头寻着了她的唇瓣,啄吻了一下,柔声道:“我知道了。累了吧?不早了,快睡吧。”

嘉芙心满意足了,可是却又不知为何,心底又隐隐似有一缕惆怅,说也说不上来的感觉。

她终还是“嗯”了一声,轻轻闭上了眼睛。

夜终于沉静了下去。

嘉芙睡的昏天暗地,也不知是几时,忽被外面传来的一阵叩门声给惊动了,模模糊糊间,听到值夜仆妇的声音传了进来:“大爷,宫里来了人,说万岁急召,请大爷今早起来,先进宫一趟!”

嘉芙醒了。裴右安已坐了起来,撩帐下榻,亮了灯。

嘉芙揉了揉眼,跟着坐了起来,探头出帐,看了一眼滴漏,才不过寅时两刻,便是离早朝,也还有好些时候。

裴右安今日原本继续告假,要连告三日的,也不知到底出了什么事,皇帝这么大早竟派人来传裴右安了。

裴右安披衣出去,开了门,问了一声,知是崔银水来叫的,便回来,自己一边穿衣,一边对嘉芙道:“我先入宫去了,你再睡吧。”

嘉芙哪里还睡的着,随意穿了自己衣裳遮住身子,便下去帮他拿出朝服,里外穿好,开门唤人进来服侍洗漱,吃了几口东西,送他出了门,此时天还透黑透黑,听了他话,回到床上又去睡,却也睡不着了,只等天亮。

……

裴右安出了内院,行至前堂。崔银水等在那里,面带微微焦色,正张望个不停,忽见裴右安现身,急忙迎了上去,见了个礼,道:“裴大人,烦请速速入宫。”

裴右安和他一道匆匆出去,边走边问:“出何事了?”

崔银水方才是一路小跑而入的,这会儿气还有点不平,道:“三更之时,宫禁那边直递来了川总督的八百里加急飞递,仿似和周进周大人奉旨去往荆襄平定流乱一事有关。具体情况咱也不得而知,咱在外头,只隐约听到万岁爷似乎大发雷霆,随后干爹出来,就叫咱来唤大人入宫。”

裴右安眉略微蹙了蹙,不再说话,快步到了大门,从随从手中接过马缰,翻身上马,朝着皇宫疾驰而去。

寅时中,裴右安赶到御书房。远远看见里头灯火通明,李元贵人在外头,见裴右安来了,立刻迎了上来,一边引他入内,一边低声向他说明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