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药能用了,她端着碗送到他面前,“殿下,起来喝药。”

  他病得糊涂,嗯了声,却没有睁开眼睛。

  长情很着急,拿勺子喂他,一大半都顺着嘴角淌到脖子底下去了。没办法,她跑去漱了个口,自己含口药,俯身贴住他的唇,一点一滴渡进了他嘴里。

  唉,嘴唇是真软,这个时候照理说不当有旖旎的心思,可脑子里乱蓬蓬的,她自己先鄙视了自己一顿。

  他咽下药,知觉总算没有丧尽,微微睁开眼,见她口对口给他喂药,慌忙别开了脸,“不……会把病过给你的。”

  他的病药石无医,活着全靠运气,长情心里苦涩,豪迈说无妨,“我底子好,扛得住。”

  他眼里波光微漾,到底还是撑起身,自己把药喝了。喝完粗喘了两口气道:“我能活到今日,全赖你照应。如果没有你,我两个月前应当已经死了。”

  两个月前正是老宫奴老死在床上,他也病得神识不清的时候,便和死尸同一屋檐下住了好几夜。长情很为他难过,一位帝裔,竟沦落如斯,她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嗫嚅道:“殿下过誉了……”

  他说:“别叫殿下,我如今不过是个庶人,就叫我李瑶吧。”一面说,一面躺下来,未几又昏昏睡过去了。

  还好,每一次病症大肆发作,都当成最后一次来对待,结果每次都能侥幸逃脱。子时前后热度退下来,她坐在脚踏上庆幸不已。他茫然看着她,夜半的屋子里愈发阴冷,她裹紧衣裳,还是冻得嘴唇发青。

  他往床榻内侧挪了挪,“你把被褥都给了我,要坐一夜么?上来吧。”

  长情忙摆手,“我天亮再睡不迟。”

  离天亮至少还有两三个时辰,熬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他笑得惨然,“我这样的身子,不会对你怎么样的,别怕。”

  长情呆呆的,从他神情里看见了无能为力的绝望。她哪里是这个意思,忙麻溜上床抱住他的脚,笑着说:“我给你捂着。”

  他没反对,压实了被褥,把她的脚也搂进怀里,低声说:“老天待我不薄,让我还能热乎着,可以来温暖你。”

  这寒冬腊月,互相取暖才觉得漫漫长夜不那么难熬。这夜过后心贴得更近了,李瑶在床上躺了四五天才下地,四五天没有洗漱,唇上胡髭渐生。揽镜自照喟然长叹,闹着要刮胡子。长情便在檐下搬了张躺椅,让他仰天躺在那里,自己蹲在一旁调皂角膏,絮絮说:“快些娶亲吧,娶了亲就能蓄胡子了,像伽蓝神那样,一定是个美髯公啊。”

  年轻男子,胡髭细软,她小心翼翼替他刮,刀刃过处寸草不生。他眉眼弯弯看着她,什么话都没说,可是那专注的眼神里已经包含了很多。

  有病的人,冬天最难熬,到了春暖花开就像捡着一条命似的,至少可以无惊无险度过立冬前的日子。

  长情在院子里开荒种菜,裙子别在腰间,除草浇水忙得蓬头垢面。他身上不好,拎着装菜籽的口袋,步步跟随着。长情直起身擦汗,回身笑问:“当初梨园一枝花,如今可是半点姿色也无了啊?”

  他说不,“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姑娘总是喜欢听人夸奖,她扬眼笑得灿烂,感慨道:“有学问就是好,寥寥几字,意味深长。”

  意味确实深长,很多细腻的心思不去道破,彼此心中都有一本帐。有时想,不道破很遗憾,但这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很多事早就算不明白了。

  后来菜长出来,洗净清炒,虽然没有荤腥,但有归隐田园般的闲适和淡然。

  夏天来了,院中树木愈发茂盛,月出东方时坐在廊庑下赏月,厚重的枝叶承托着玉盘,长情说:“你看,像不像莲叶上托着个胡麻饼?”

  他只是笑,仰身倚在圈椅里,将她拉过来,让她靠着自己,慢悠悠说:“明日我去,问他们要些胡麻来。”

  内侍省的阉人都不是好东西,同他们开口必没有好脸色。李瑶在门内说话,门外的寺人满腹牢骚,“整日要这要那,瑶庶人,你如今已经不是皇子了,留在这禁中是陛下的恩典,还不知足。”

  李瑶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曾经不可一世的鄂王,沦落到讨把胡麻都要受阉人腌臜气的地步,心里究竟是怎样惨然的况味!

  长情气得要叫骂,李瑶轻轻拽了她一下,转身对门外人道:“高丑奴,当初你向我哭诉无钱安葬老母时,可不是现在这样的口气。”

  提起往事总能戳到软肋,那个寺人无话可说,不久送了半包胡麻来。李瑶把布袋递给她,自己一人进了屋子,半天没有再出门。

  长情知道他心里难过,胡麻也没拿来做饼,傍晚时分站在台阶下说:“我将那些胡麻都种了,到了秋天就能结出好多来,再也不必和他们讨要了。”

  屋里静悄悄的,静得有点可怕。她忐忑不安,正想破门而入,里面终于传来脚步声,隔了一会儿见他神色清冷站在门前,自嘲道:“人不可失势,一旦光辉不再,那些不入流的东西都会跑来踩你一脚。”

  是啊,这种痛只有亲身体会过,才能最大程度理解。长情怕他沉溺,忙故作轻松岔开话题,指了指紫藤架子方向,“我种的豆角开花了,你可要去看看?”

  小小的豆角花,只有人的指甲盖大小,整排只开了这一朵,看上去又弱又孤单。

  李瑶蹲在那里轻叹:“我就如同这豆角花,今日不知明日事。如果夜里暴雨突来,明天也许就落进泥里了。”

  长情说不会,“要是变天了,我会出来替它打伞的。”转头看着他,笑吟吟道,“你也是,不用怕,我会保护你的。”

  那张愁苦的脸上终于又浮起笑意,他笑的时候非常好看,轻轻展颜,满城花都开了。

  原本长情还在等着,等到胡麻结籽,外壳风干,挑个好天气把籽敲下来,她要给他做胡饼吃。可是那天禁苑的门忽然大开,白胖的内侍抱着拂尘进来,看见她,笑得满面春风,“宋宫人,给你道喜了。”

  长情迟疑着回头看李瑶,台阶上的李瑶脸色惨白,一手扶着抱柱,才勉强支撑住身体。

  她向内侍拱了拱手,“不知喜从何来,还请中贵人明示。”

  内侍笑道:“以前就听闻你长得像贵妃,今日一见,果然有几分神似。”说着上下打量她,“只是瘦弱了些……不打紧,大鱼大肉养上两个月,自然就丰腴了。”

  这个多事之秋,即便身在禁苑也知道,杨妃已经成了众矢之的,恨她的人从朝野到民间,早已数不胜数。他们要把长情带走,又是看中她气韵和杨妃相似,一个宫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和贵妃长得像都不是值得高兴的事。贵妃盛宠之下容不得你,但贵妃要是有了麻烦,你便是挡刀的最佳人选。

  长情说:“我不去,我要留下伺候鄂王。”

  内侍看了李瑶一眼,“这里没有什么鄂王,若你说的是瑶庶人,你只管放心,你走了自然有人代替你。”

  长情惊恐地望向李瑶,“我不去……我不去……”

  李瑶从台阶上急急下来,伸手要去拉她,却被胖内侍隔开了。另两个寺人上来压制她,强行将她往外拖,李瑶身弱,被那个胖内侍用力一推,推了好大一个趔趄。

  长情被架出了禁苑的大门,过门槛时她死命扒住门框,但是没用,还是被他们用蛮力拽了出去。

  夹道很长,深秋的寒风从领口灌进去,冷得她抖作一团。她被人拖行在青砖路上,前途未卜的惶恐也比不上和他分开的痛。她回望,禁苑的门渐渐远了,也许自此再也见不着了……她有点失望,罢了,李瑶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就算她不在了,换个人也是一样伺候。

  可就在这时,门内有人跌跌撞撞跑了出来,羸弱的身形,像狂风中逆行的蝴蝶。也不知哪里来那么大的力气,他推开了那些拦阻他的寺人,用尽全力奔向她。

  她狂喜,重又燃起了斗志,奋力挣扎着:“李瑶……”

  被废的庶人迈出禁苑是弥天大罪,两个寺人拦不住他,很快便来了四个。他们七手八脚拖拽他,他摔倒在地,他们在混乱中对他拳脚相加。

  长情大哭:“不要打他!不要打他!”

  李瑶口中的血染红了身下的青砖,他努力向她伸出手,夹道里响起他凄厉的绝叫:“长情……”

  留不住,终究留不住,她来不及再看他一眼,被拖出了腰子门。这辈子纵然到死,也忘不了他绝望的眼神,和最后那声泣血的呼唤了。

第48章

  深切的痛苦,刻肌刻骨,直达肺腑。

  记不清自己活了多少岁,但知道有生之年,从未体会过那样令人窒息的煎熬。她想李瑶,想得每一寸皮肤,每一个毛孔都在剧痛。宫掖深深,望不见宫墙另一边的世界,她每天扣着宫门上镂雕的菱花,两条细瘦的臂膀暴露在刺骨寒风中,也感觉不到冷,只是对着每一个经过的宫人苦苦哀求:“麻烦你,帮我问一问禁苑里的情况。问问鄂王好不好,他的病怎么样了。”

  可是没人理睬她,他们谨守着禁中的规矩,与己无关的事不问,与己无关的话不说。

  生命何以渺小至此呢,这就是活着的悲哀么?世间每一个生命都如蝼蚁,红尘中的痛是痛不可当,痛到不愿再世为人。可还是放不下啊,她惦念着那个病弱的男子,他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小心翼翼换来的。她离开的那天,雨点一样的拳脚落在他身上,他怎么受得住呢。她日复一日在门内打探,从“他好不好”,变成了“他还活着吗”。

  寺人每天照例给她送饭,膳食精美,同在禁苑时天壤之别。可禁苑的清粥小菜,在她心里远胜这些丰盛的美食。她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了,经常是准时准点地送来,再原封不动地撤下去。

  她越来越瘦,掖庭局试图把她养胖的愿望眼看要落空,那天把她带出禁苑的宫监又来了,气恼地诘问:“宋宫人,你待如何?”

  她抬起呆滞的眼,轻喘着说:“我要见鄂王。”

  这宫监是皇帝最为宠信的内官高力士,对于那个被废的庶人,不屑之情溢于言表,“大唐的牒谱上没了鄂王这个人,你这样称呼他不相宜。不过我倒很是体谅你对他的一片情意,患难见真情嘛,你如今脱离了苦海还对他念念不忘,也是庶人的福气。你不必茶饭不思,禁苑里的情况告诉你也无妨。那日之后庶人大病了一场,此事报与陛下,陛下尚且念及骨肉之情,派医署官员过去为他诊脉,现在已经逐渐调息过来了。”

  长情大大松了口气,“这么说他还活着?”

  高力士点头,“活着。掖庭局重派了宫人去照应他,他今日已能下地走路了。”

  她瘫坐下来,满心酸楚倾泻而出,喃喃说:“这就好……这就好……”

  “只是我要奉劝宋宫人一句,他的生死与你息息相关,你若好他便好,你若不好……”高力士微顿了下,露出模糊的笑,“宋宫人,好好进食,为他争取活着的机会吧。一位被废黜的王侯,其实连颗草芥子都不如,但只要外面有人惦记着他,力所能及处给他一些照应,就够他多活三五年的了。”

  长情很快平静下来,她心里隐约明白他们把她接出禁苑是做什么用的。无非烂命一条,只要能换得李瑶一线生机,让她做什么都可以。

  东西要吃,留着一口气才能打探他的消息。她不再日日吊在门上哀求经过的人了,和给她送饭的寺人打好了交道,不时给他一些贿赂,隔三差五请他跑一趟,看看李瑶的近况。再给他捎去点吃穿,带话给他,就说她在外面一切都好。

  然后眼巴巴盼着,盼下一顿饭来,好详尽询问细节。寺人便耐着性子告诉她:“今日庶人气色不错,奴婢去时他正坐在廊庑底下看书,看的佛经,什么爱不可说、恨不可说、嗔不可说、怒不可说。”

  长情坐在那里独自发呆,眼前浮起他捧书一笑的样子,知道他现在好好的,这样她就放心了。

  转眼到了十一月,这日天上飘起雨丝,风雨中夹杂着雪粒,拍打在窗纸上,像孩子扬沙的声响。午后雪粒变得鹅毛大,扯絮一样铺天盖地纷扬,世界反倒静悄悄的,冻住了一样。

  长情坐在窗前,屋里昏昏的,她在案上点了支油蜡,幽深处有了一点亮,心里似乎会温暖一些。

  天越来越冷了啊,不知他眼下好不好。去年这个时节她在,有人时刻当心他的身体,现在换了人,也会那样尽心么?他不能受寒,受了寒会犯咳嗽的,这个病症发作起来了不得,她见过他咳得掏心挖肝的样子,仿佛五脏六腑都要震碎似的。

  忽然满世界骚动起来,宫人们呼啸来去,慌作一团。她不明所以,走到门前看,远远见高力士过来,大声招呼着,“快,快随御驾出宫。”

  宫掖是皇帝的牢笼,等闲不能随便离开,皇帝要走,那么就是确确实实的变天了。

  她的作用大概就在于此,活到现在也是为今天做准备。她顾不上自己接下来会遇见多少不公,一心只牵挂禁苑里的人。

  “陛下要离宫,那李瑶怎么办?他会随御驾一道走么?”

  高力士忽然顿住了,不可思议地望着她,“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想着他?”

  长情拽住他,用卑微的语调央求着:“让我见他一面吧,然后想怎么处置我都悉听尊便。”

  高力士的表情变得惨然,长叹一声道:“事到如今不该再瞒你了,李瑶在你离开禁苑那天,就已经死了。”

  突来的噩耗化作一只无形的手,尖厉的五爪狠狠握住她的心,她浑身都麻了,哆嗦着问:“你说什么?你明明说他还活着的……”

  高力士轻蔑地瞥了她一眼,“不这么说,你怎么愿意进食?你要是饿死了,我没法向陛下与娘娘交代。”

  反正现在到了最后时刻,他们再也不需要她保有求生欲了。他们要摧毁她的信念,让她心甘情愿赴死。长情都明白,她只是不愿意相信李瑶不在了,癫狂尖叫着:“不对,分明日日向我报平安的,他不会死!”

  高力士掖着手皱眉头,“别不信,是陛下亲自下的扑杀令。原本开元二十五年他就该死了,让他多活了十余年,已是对他最大的仁慈。你可还记得屋子东南角的水缸?他就是被溺死在了那口水缸里。宋宫人,人各有命,不要怨老天不公,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公平的事。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如果你不强大,你便左右不了自己的人生,别人要你死,你再不情愿也得去死。”

  长情几乎连呼吸都快忘了,东南角的水缸,他舀水来给她缓解烫伤的水缸……

  她转身往外走,“让我回禁苑看一眼,只有亲眼得见我才相信。”

  高力士咂了咂嘴道:“人都不在了,再回去有什么意义?”

  她漠然站在门前,“难道公公想带着尸首随驾出宫吗?”

  高力士没有办法,只得招呼几个内侍来,翘着兰花指吩咐,“一定寸步不离看好了,不能让她死。要是死了,你们全家都得陪葬。”

  长情从别所狂奔出去,大雪迎面扑来,扑得人睁不开眼。吸进的空气像尖刀一样割伤她的心肺,她顾不上,在所有人都仓惶逃出上阳宫的夹道上一路逆行,终于冲进了尽头的禁苑。

  两三个月而已,院里的一切都改变了,变得萧索,毫无人气。无边的宁静笼罩下,她踉跄向前奔跑,脚下积雪咯吱作响,间或伴随苑门被风吹动的巨大碰击声,走到殿前的空地上。

  四顾茫茫,积雪连天,却没有半个脚印。这是被俗世遗忘的角落,人去楼空,垂帘还在飘摇,殿宇门扉洞开,幽暗处再也不会有人走出来了。

  她怔怔站着,冰天雪地里眼泪决堤,发现自己那么无能,除了哭,什么也做不了。

  北风卷过,像悲凉世道的呜咽。她迈动僵硬的腿,慢慢走到屋角那口水缸前。天太冷,水面已经结冰,把一切罪恶都掩埋了。她抬起手,掸去缸沿的积雪,一滩深褐色的血迹融入了泥胎的肌理,化成一片洗不去的疤。

  她轻轻抚摩那滩血迹,“李瑶,我回来了,你又去了哪里呢……”

  拢起两手,扒开了冰面上覆盖的积雪,她死死盯着葬送他性命的帮凶,看见了他们如何将奄奄一息的他拖进院子,如何将再无还手余地的他按进水里……水面上翻腾起好大的血色涟漪啊,他没有挣扎,两臂浮于水面,广袖翩翩,像夭亡的蝶。

  她灰尽了心,跪在巨大的水缸前,攀上缸壁,猛地向它撞去。边上看守的寺人哪里能让她如愿,蛮狠地把她拽开了,在她的哭声里冷冷道:“有你死的时候,只是别死在这里。”

  她被捆绑着塞进了随行的马车,跟着皇帝从皇都一直跑到马嵬驿。日落时分护驾的军队包围了驿站,杀死杨国忠,要求处决杨贵妃。长情蜷缩在佛堂一角,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门开了,皇帝走进来,居高临下看着她,启唇道:“代贵妃赴死,给三军一个交代,朕许你将来尸骨与李瑶合葬。”

  长情抬起酸涩的眼睛,长舒了口气。活着的时候没有办法在一起,如果死后能合葬,这倒也不错。她站起身,抚了抚衣袖道好,“望陛下说到做到。”

  皇帝已经满头白发,护军兵变饱受打击,饶是如此,面对一个小小宫人,依旧心高气傲,“金口玉言,绝不反悔。”

  高力士捧了贵妃的衣物和首饰进来,她一样一样从容穿戴好,临行对皇帝道:“明知李瑶是被惠妃构陷,你还是杀了他。李唐自此气数将尽,你是千古罪人。”然后牵着白绫走向那棵歪脖梨树,在众目睽睽下引颈探入了绫环。

  魂魄杳杳无所归依,死真是太简单了。不过一闭眼一蹬腿的工夫,神魂轻飘飘脱离躯壳,随着一条笔直的通道往前。黄泉路上繁花似锦,真是别样美好的景致。

  如果这时李瑶在就好了,没有一身沉疴,没有高墙囚禁,他是健康的自由身,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可是她四处奔走,找遍了一路,也找不见他的身影。

  她才想起来,他先走了两个月,这时恐怕早就去远了。前面是滚滚的忘川河,她寻他不见,只好对着河水长哭。哭得回不过气来,胸口剧痛,只差再死一回了。隐约听见有人叫她,长情……长情……那么熟悉的声音。睁开眼看,那张朝思暮想的脸就在眼前,她既惊且喜,“李瑶?”

  认清了人,她不顾一切抱上去,哭得神志不清,脑子都乱了。只觉满腔悲愤填充满整个身体,痛苦硕大无朋,即便已经找到他了,够着他了,抱紧他了,也还是害怕,还是难过,还是无法从梦魇中挣脱。

  他轻抚她的脊背,温柔安慰她,“别怕,我在。”

  她像迷途的孩子找到了依靠,急切说:“别走、别走……不要再离开我了。”一面双手紧扣,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胸中回荡着挥不散的悲伤,同样的梦,也让天帝颠倒。可原本的悲情,结果竟活生生被她的力大无穷惊醒。天帝叫苦不迭,虽然暖玉温香很让他受用,他终于能好好感受一回她的温柔与托赖了,可是麒麟玄师的力量真的不是常人能比的,要不是他修为够深,简直要被她勒得吐血。

  他忍不住咳嗽,“我不会再离开你了,你放心。”

  这一咳惊醒了她,她忙蹦起来查看,“怎么了?又犯病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