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不上。跟着商老板瞎听听,凑热闹。”程凤台把帽子往化妆台上一扣,曲起一条腿坐到台子边上,看着商细蕊,眼里含义万千的,有点冷有点怒:“商老板,您不是答应给我说戏吗?趁着今天的热头,给我好好说说柳迎春和王宝钏怎么样?”

商细蕊并不觉得有什么惭愧的地方,一笑:“好呀二爷!”

安贝勒见状,猜想他们得夹缠好一会儿了,蔫蔫地道:“得了,你们聊吧。商老板,咱们回头再说。”说完便老大不高兴地告辞出去了。剩下的几个戏子们也走了。他们一走,商细蕊两三下把头面都摘掉,一抬头,正迎上程凤台的目光。

商细蕊装傻笑道:“二爷干嘛这样看着我。”

程凤台拖声曳气地说:“我不是在等你说戏吗!商老板把两位贞节女子演得这么好,料想是戏如其人啦!不给我说说吗?”他这样阴阳怪调的口吻。商细蕊晃晃脑袋不搭茬。程凤台也不好怎样动怒,毕竟他和商细蕊还不到那个程度。现在他们的关系还在起步阶段,如果用谈恋爱来比方,才是刚刚拉上手,哪就轮得到他对商细蕊的私事发脾气了。大眼瞪小眼瞪了一会儿,程凤台努力把肚子里的怒气消化掉。

这时候小来带着王府的一个丫鬟,抱着扑腾乱闹顺子进来了。那丫鬟一来就高声笑道:“商老板,顺子今晚可疯了呢!听了您的戏就不踏实。老福晋让您抱它一会儿让它消停消停。”说着往商细蕊怀里一塞,顺子整个儿趴在商细蕊胸口上,呜呜呀呀地轻吠着,这股亲热劲儿就别提了。

那丫鬟很快地掠了一眼程凤台,眼里有狡黠闪过,知趣地说:“等您卸完了妆我再来接它吧!啊!还有个事,后头给您备了车,让司机在门外候着呢!”

程凤台看看商细蕊,向她笑道:“劳烦姑娘告诉一声,不用麻烦了,我顺路送商老板回去。”

丫鬟答应一声退下了。被这样一搅,刚才的僵硬气氛都被冲去了。程凤台用手指头摸摸顺子的屁股,顺子不买他的帐,回头作势要咬。

商细蕊恨恨笑道:“对!咬他!这个坏人!”

程凤台缩回手,也笑了:“我说什么了就成坏人了?”

商细蕊道:“你讽刺我!”

程凤台一皱眉毛,咬重口齿:“我是怒其不争!你就甘愿这样被他乱摸吗?一点不懂脱身之计,任人欺负!”

商细蕊反而觉得奇怪:“安贝勒没有欺负我,他可捧我了!摸两下又怎么样,又不会少一块肉。”

程凤台急了:“你就不顾这一出传出去,外面大报小报怎么写你吗?”

商细蕊轻轻一哼:“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才不在乎!”

程凤台听他这样说,本来压抑下去的怒火腾地又燃起来了,觉得他真是又蠢又笨,又不知自惜,简直是胡来。顺子仿佛听得懂人话似的,为了应和他的这句话,仰头往他脸上舔了两下。商细蕊闪避不及,嘴角被舔个正着,可恶心坏了,拎着顺子的尾巴把它甩到地上,唾弃地哼了一声,然后拿毛巾使劲擦脸。顺子很委屈地回头看了商细蕊一眼,然后呜呜叫着小跑出去了,人看着,觉得它在伤心地哭。

程凤台给顺子抱不平了,笑道:“商老板,顺子也算您的票友吧?它也一样的捧您吧?舔两下又不会少一块肉。”

商细蕊道:“我不要个畜生舔我。”

程凤台问:“哦。那你要谁?”

程凤台这句话,是在引商细蕊入套。商细蕊果然很入套:“要你!”

程凤台微微一笑,摩拳擦掌地就上了。他一手扶住商细蕊的椅背,一手撑在化妆台上,俯身下去,把商细蕊逼得不能动。这好像来得太快了,他们刚才还在怄气搬嘴,现在这是要干嘛?两个在情色场上老吃老做的角色,碰到对方,就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心口鼓胀得厉害。程凤台心想自己的脸现在一定有点红的。商细蕊的脸已经红通了,不过有妆盖着看不出来。

程凤台凑近了去,闻见商细蕊的呼吸都是香的,有种兰花的味道。那样一点一点吻下去,兰花气味的嘴唇,吃在嘴里却是苦的——那一层戏妆的胭脂。商细蕊的嘴唇有些凉,也像是开在深夜里的花。

程凤台的舌尖顶开商细蕊的那口银牙,轻轻地把商细蕊的舌头含在嘴里一吮。商细蕊浑身一抖,伸开双手搂住了程凤台的肩膀,呼吸一点点炙热起来,把程凤台的衬衫领子抓成一团皱,嘴里乱咬一气。他和别人有过些情事,但是现在看来,床上真刀真枪的那点事,还抵不上程凤台的一个吻让他兴奋。

如果现在他们现在擦枪走火,在别人家里,恐怕会有点麻烦。幸好齐王爷及时出现,也不知道是他躲那儿偷看,看见两人上火了才跑出来打岔,还是真的撞了巧。

“蕊官儿!蕊官儿!你的戏又长进了!好啊!”

商细蕊立刻推开程凤台,程凤台轻轻骂了声:“操……”

齐王爷左手一卷书,右手一只盒子,进来看见程凤台,笑道:“哟!程二爷也在!猛的还没瞅见您!”

程凤台心说你这套不新鲜,我刚才跟安贝勒用过:“王爷还没歇着?”

“歇不了!”齐王爷把手里的东西放到桌上:“明儿一早的火车,想着今晚无论如何得见商老板一面——蕊官儿,你瞧好了,这一册是九郎给你写的新戏,让你好好看看,有什么想法信里告诉他。这一盒子是海珍珠粉,现在有钱也买不着这么好的了,九郎舍不得吃,省给你了。嗬!在火车上我还想呢,别被巡捕拦着了,不然非得当白粉抓了不可。”

商细蕊连忙站起来道谢,拿毛巾反复擦着嘴。他嘴唇的颜色早被程凤台揉得发糊,现在这样,更显得欲盖弥彰。他气息还乱着呢!

齐王爷笑眯眯地看着他,道:“九郎让我务必亲见你一面,问你个好。我看你比前两年倒是胖了,也高了。”宁九郎不问琴言社,只问商细蕊。可知他对商细蕊的爱惜真是非同寻常的。

商细蕊道:“哎!谢谢他总惦记着我。您转告他,我好极了。”

齐王爷道:“行,我告诉他。后半晌没什么事了吧?那赶紧卸妆!我送你回去。顺便再取把弦子带给九郎,要你‘文场圣手’用过的那把。”

商细蕊答应了,很惋惜对程凤台道:“二爷,您先回吧。咱们的戏改天再说。”

这真是一报还一报的事。商细蕊的话里,有种令人会心一笑的暗号。程凤台戴上帽子,那脸拉得比之前安贝勒还长:“行。那我告辞了。”临走盯了眼那个八旗遗少。暗道我可记住你了,齐王爷。

第33章

程凤台第二天睁眼一看就十点多了。听见大的两个儿子在院子里踢球,二奶奶在赶他们:“出去玩儿去,你爹在睡觉呢!”

二少爷委屈道:“爸爸怎么老在睡觉,要不然就不在家。”

二奶奶不能在孩子面前毁了程凤台一家之长的形象,只好骗儿子说:“你爹出门是去做生意!干正事儿!小孩子甭多话。去吧!”

程凤台毫无羞愧,在炕上翻天覆地打了一个大哈欠,二奶奶隔着窗户听见了,叫丫鬟给他备水洗漱。她一走进来,程凤台才看见她怀里还抱着三少爷。三少爷现在有一岁多了,一双很大很清亮的眼睛,褐色的头发褐色的眉毛,他还那么小,就已经看得出长得很秀美了。他伏在二奶奶怀里,手指抠着二奶奶的水钻领扣,小孩子都喜欢亮闪闪的东西。

程凤台下炕来拨弄一下三少爷的头发,对二奶奶道:“这孩子头发怎么是这个颜色?和察察儿一样的。”

二奶奶白他一眼:“孩子的头发本来就是黄的。长大了就好了。”

程凤台道:“是吗?就怕他是缺乏什么维他命,明天叫个西医来看看。两个大孩子头发就没黄过嘛!”

二奶奶忍不住要抱怨了:“两个大孩子长这么大,你手指头都没点过他们一下,还能记得他们头发什么色儿的?”

程凤台撸两撸自己的头发,有点烦躁地坐下来:“我这不是忙吗?”

“你忙?忙着吃喝嫖赌吧!”

此时丫鬟进来伺候刷牙洗脸,二奶奶不再说什么。

程凤台绞了毛巾,一边擦脸一边说:“二奶奶此言差矣!哪桩生意不是在吃喝嫖赌里谈成的?我也不是光玩儿吧?就说范涟在上海搞的那两个纱厂,说起来只要我出钱坐收红利,结果呢?还得我出面和上海那边套交情。范涟满北平找一个能烧上海菜能做醉虾的厨子,我陪酒喝,喝得胃都疼。哎!累!”

二奶奶一听她那弟弟就没好事儿,等丫鬟们出去了,皱眉道:“你看看你们哥俩那个样子,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祖上的生意不好生做,又想着去开什么工厂……”

程凤台早这样说过范涟,但是现在听到二奶奶埋怨他,马上掉转想法来维护小舅子了。笑着蹲在地上捏二奶奶的膝盖,一边摇:“哎哟!我的二奶奶啊!你弟弟那是背井离乡避战来的北平,我家破人亡的那就更别提了!祖上还有什么生意能给我们做的?不多安置几处产业,怎么养活一屋子的少爷小姐姨太太?”

二奶奶顿了顿,两条翠黛色的柳叶眉微微向上扬着,简直含霜带雪的,冷笑道:“好啊,我就等着什么时候替你娶姨太太。”

程凤台不以为然地笑道:“又想哪儿去了,我是说我爸的姨太太。”他捏捏小儿子的脸蛋:“得啦!我走啦!”说着戴上帽子就走出门去了。

二奶奶追在后面喊:“饭也不吃,你上哪儿去!”

程凤台道:“我谈生意去!”

程凤台想也不可能是谈生意,自己开车往南边一踩油门,就到了商细蕊的家。戏班的上午向来是没有什么事情的,戏子们自己练功默戏,商细蕊不用去盯着,就呆在家里。他的生活在小来的照管之下,一切都按时按点儿,很有个时辰。假如吃饭的时候他在做别的,小来喊三声他还不来吃,小来就要夺下他手里的东西抱怨他。这个时候,小来当然按时把饭开出来了。商细蕊抿着嘴,坐在饭桌边皱眉看一本书,见程凤台来了,高兴地蹦起来,一头栽他怀里。

程凤台捉着商细蕊的肩膀把他按在椅子上,笑道:“商老板,您坐好了,别动。”

商细蕊左摇右摆坐好了。程凤台退开两步,单膝一曲右手一点,很地道的朝商细蕊打了个千:“给商老板请安。商老板万福金安!”

商细蕊看着他笑得很欢,频频点头。

程凤台道:“像样不像样?我昨天刚跟范涟学的。”

商细蕊含含混混的说了一句什么话,还是笑。

程凤台拍拍他的后脑勺:“商老板说什么,把嘴里的东西咽了,好好说话。”

商细蕊拿茶壶到院子里去漱口,程凤台看到桌上的木盒子,是昨天齐王爷给他的那盒珍珠粉,不禁笑道:“你吃这个?真要漂亮。”

商细蕊朝地下呸呸两声吐干净了,道:“这是九郎从皇宫里带出来的方子。每天在舌头下面含一点,对皮肤和筋骨很有好处,过了四十岁,模样都看不出来。”

程凤台道:“皇宫里嘛,讲究。你刚说什么来着?”

“我说啊,请安的这个习惯很好,二爷要保持!”

“行啊!往后每天一早就上这儿来,给商老板请安。”

商细蕊抬手腕看表:“这还叫一早呐?已经十一点半了!过了九点就不能叫早上。” 他这样的较真的人,尤其遵守时间。这一只牛皮带的瑞士手表精准无比,睡觉他也不脱,每日以此为准来考核戏班中的老少。他会常常低头看着手表斥责道:你看!都已经几点几点了,你迟到那么久!十分钟也是迟到!你不要唱戏了!哼!——水云楼的戏子们都很想把他这块手表踩碎掉。

程凤台可不是他戏班里的手下,满不在乎地坐在太师椅上,拿起桌上的书随便翻了两页:“只要天还亮着,二爷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算早上。”

商细蕊不满意地哼哼两声,不与他争辩。小来盛了一碗热饭搁在商细蕊面前,自己拣了几筷子菜盖在饭碗上端去厨房吃,完全把程凤台忽略掉了。但是她的冷待从来不能打击到程凤台,程凤台也一样把她给忽略掉了,腆着脸一伸头:“商老板,赏一块肉吃吃。”

商细蕊飞快地先把肉塞进自己嘴里,再飞快地夹了一块送给程凤台堵住他的抱怨。程凤台翻着书,嚼着肉,道:“小来手艺还可以嘛。再来一口。”小来要知道他肉麻到这个地步,一定会把菜都倒掉,再把他赶出去。

因为没有多余的筷子,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轮着吃,觉得家常菜的味道也特别地好。吃到一半时,程凤台已把戏本子看完了,惊奇道:“这个故事有意思,两个姑娘谈恋爱呀!”

商细蕊道:“《怜香伴》。老戏了。”说着夹了一块土豆喂给程凤台。

程凤台惊讶道:“商老板认识这里头的字?”

“认识几个。看不全。”

程凤台又翻了翻,道:“李笠翁我知道,但是从来没听说他写过这出戏,这故事太出奇了。演过吗?”

程凤台早年亲自押队走货的时候,大江南北很见识过点奇闻异事,以为没有什么能让他觉得新奇的。今天见了商细蕊的戏本子,才知道自己世面见得远不够。几百年前的一出古戏,里面的闺中女子就已经出格大胆到这个程度了,把程凤台对古代女人的认识完全颠覆掉。又因为是同性别之间的恋情,程凤台现在特别地看进眼里。

商细蕊笑道:“你不知道的戏还多着呢!这一出我和九郎私下排过,不知怎么的,也没拿出来演。”

程凤台道:“很有意思,很有意思。什么时候应该演一个,你来崔笺云。”

商细蕊摇头叹息:“我来崔笺云,没人来曹语花啊!”

“你手下那么多戏子,找不出个唱昆曲的小旦?”

商细蕊一昂头,很傲气地说:“水云楼哪找得出出一个配得上我崔笺云的曹语花!”

程凤台看他这个骄傲的表情就想逗他,捏一下他的腰,商细蕊马上笑得扭来扭去,缩在椅子里,把碗都碰翻了。

“商老板,这话可真狂!那你说说,除了你的宁九郎,水云楼之外还有谁配得上你的崔笺云?”

“那只能是原小荻,原大老板了!”商细蕊拣大的腕儿说,他相信原小荻这个名字,哪怕是不听戏的人也一定风闻的,因为实在是红极了的人物。这个原小荻,程凤台还真的听说过,而且不仅仅是听说过:“原小荻,是不是开绸缎庄的那个戏子?”

商细蕊惊喜地一喊,眼里放着光,扑在程凤台跟前叫了一叠声的二爷。

程凤台得意道:“嗨!跟他太熟了!上个月刚聚过。他那儿的上等绸子都是我给进的货,要没你二爷,他就开不了张做不了买卖!他不是说不唱戏了吗?”

商细蕊大声叹道:“正是不唱了才可惜呢!”

商细蕊进京来,最最遗憾的两件事就是侯玉魁和原小荻两个名角儿都隐退了,每次想起来,都要懊悔自己怎么不早些进京。侯玉魁是真老了。原小荻并不老,他比宁九郎还年轻几岁,不知道为什么急流勇退,给一众票友留下无限的叹惜。原小荻退后只在他的主顾——也就是那些富豪们的堂会上串一出折子戏。或者偶尔在梨园会馆会朋友的时候陪唱一出。商细蕊听过他两次戏,一次是在富人家的聚会上,一次就是在梨园会馆,唱的《玉簪记》和《孽海记》。原小荻的身份就像侯玉魁,相当持重,而且现在改行做买卖很发财,等于脱了籍,不再是戏子了,不会再有人起哄让他来一段这样不尊重。那两段十几分钟的戏,已然使商细蕊暗暗臣服。在昆曲,商细蕊只不如他。

商细蕊缠在程凤台身边腻腻歪歪,程凤台斜眼看看他:“商老板,怎么意思?想请原老板出山和你唱《怜香伴》啊?那不行,人说不唱就不唱了,我要非逼着人家怎样怎样就太不上路了,二爷做不出来。”

商细蕊火烧屁股似的一刻不宁,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跳两下:“我没那个意思!我就是……我就是激动!我只见过他两次!我好久没见他啦!我想听他说说戏!”

“那你去找他呀!”

“我怎么找。我又不认识他。”

“你都见过他两次了还不认识?”

“不认识!我都是躲在角落里听他唱戏。我害羞!”商细蕊在有本事的前辈面前最害羞了,连旁人引见他都不敢,要躲开,怕前辈笑话他不喜欢他,真不是个角儿的性子。

程凤台大概明白他的想头了:“哦……怎么着商老板,二爷给你搭个桥?让你俩见见?”

商细蕊原地踏了几步,有些焦躁似的:“不行。我会害臊的。”

“那要怎么样?”

“你不能说是我!就说我是你的朋友……或者我装你成你的小伙计。”

程凤台笑道:“行行行,还小伙计呢,哪儿能有这么漂亮的小伙计。这事儿我应承你了。回头你想想怎么谢我。”

商细蕊道:“啊?每次求你办点事,都得谢你!真是无商不奸!”

程凤台笑着走到他跟前,低头凑在他耳边轻声道:“就是无商不‘奸’。”

商细蕊愣了好一会儿才听出那个字的含义,脸刷地通红。

作者有话要说:《怜香伴》故事简介:监生范介夫(在国子监里学习的学生)的妻子崔笺云新婚满月到庙里烧香,偶遇小她两岁的乡绅小姐曹语花。崔笺云慕曹语花的体香,曹语花怜崔笺云的诗才,两人在神佛前互定终身。崔笺云设局,将曹语花娶给丈夫做妾,为的却是自己与曹语花“宵同梦,晓同妆,镜里花容并蒂芳,深闺步步相随唱”。——摘自百度百科。

第34章

从那以后,程凤台果真守诺,每天起床就来商细蕊这里打千请安。程凤台见了他就吊着嗓子喊:“商老板吉祥!”商细蕊一点头,庄重地微笑:“二爷平身吧!”日复一日,老这么两句话,怎么也玩不腻。小来和老葛都很习惯这对神经病了。偶尔有一天程凤台来晚了,商细蕊就要不满意。程凤台现在把他喝的红茶吃的点心通通都存放在商细蕊那里,到了就喝茶吃点心,像在家里一样,把商宅当做行馆了。他不爱吃甜的,点心都是咸口的。商细蕊一开始看见那些香喷喷的糕饼蛋卷,高兴得抓起来就咬,结果每样都只咬一口,每样都不喜欢,因为不甜。程凤台给他红茶里搁点牛奶和白砂糖,兑成英式的奶茶他就非常爱喝,很是糟蹋了程凤台的好茶叶。

程凤台吃早点的时候,正是商细蕊吃午饭的时候,常常也就顺便一起吃了。商细蕊虽然顿顿必见肉,小来却是北方人做菜的手法,有时候口味有点儿重,而且有一些粉条大葱之类的配料。程凤台有时候吃不惯,就把筷子往碗上一搁,道:“走!商老板!咱们出去吃!吃烤鸭子怎么样?”一面搂着商细蕊的肩膀就走了,留下一桌子菜。过去程凤台不在的时候,小来都与商细蕊一桌吃饭。自从程凤台来了,小来就在厨房里一个人孤单地吃。小来为了这种小事情,更加地怀恨他,见了他就心烦地皱起眉毛。后来还是商细蕊感觉出来了,程凤台再要出去吃,商细蕊就悄悄说:“这些菜都挺好的,吃吃算了,懒得出去。”程凤台知道他最馋,不可能不爱下馆子,目光怀疑地看着他,商细蕊为难道:“我们总这样,小来要不高兴的。她已经不高兴了!”程凤台也不愿意惹怒小来,老老实实地随便吃一点。然而小来见到了,又会很不高兴地想:不是嫌我做的菜不好吗?你还吃什么!你不是有钱下馆子吗?程凤台为了答谢她的厨艺而给她买的礼物,她一件都没收下过,低着头扭身就走,不管程凤台在后面怎么喊都不理。搁在她房门口一套谢馥春的胭脂水粉,想着背地硬塞给她,她总不会不要吧?女孩子都喜欢的。结果一个月以后还晾在那里。她是立意要与程凤台不和了。

商细蕊在安王老福晋寿宴那天得了宁九郎略作修葺的戏本子,把他对昆曲的热爱又重新勾搭出来。这段日子以来,昆曲就没离过他的口。他拾起昆曲以后,花下很大力气,逆着潮流又演了好几天的全本《牡丹亭》、《西厢记》。昆曲在上流文化界始终比较受欢迎,商细蕊的那些文人雅士的朋友对此反响热烈。然而如今的世道,无疑是京剧最红,别的什么戏都是忝末陪坐的。幸好只要是商细蕊的戏,座儿依旧满坑满谷的,不然戏园子经理非得跟他急了不可。侯玉魁在安王府见过商细蕊之后就对他比较的瞩目,听人说他搁下京戏唱昆曲了,心里不禁有点忧虑,连日把商细蕊招入府中。商细蕊受宠若惊地穿了一件新褂子去聆听教诲,众人都猜测老侯是要点拨他了,就像当年宁九郎给他吹的那一口仙气儿一样。其实商细蕊在侯玉魁那儿只学会了怎么伺候大烟烧烟泡,侯玉魁畅谈了一番梨园逸史,并没有给他说戏。只在有一天商细蕊告辞的时候,侯玉魁忍不住说:“好好唱,别三心两意的,荒了戏!”商细蕊躬身应诺。

商细蕊对崇拜的人物,真有种一反常性的善男信女的态度,也不那么任性妄为,犟头倔脑了。比如他对侯玉魁,要是别人在他唱到兴头的时候来这么一句,他肯定要说:京戏也是戏,昆曲也是戏,凭什么唱昆曲就是三心二意,我唱什么都不关你的事!在侯玉魁这里,他只能乖乖地听话。再比如对原小荻。程凤台上次信口答应要安排他俩见面,别过身就忘记了。可是商细蕊一直记得,记得了也不提醒他,憋着自己心焦难受。商细蕊就是这样的别扭。

有一天吃中饭的时候,菜只有隔夜的一锅白菜鸡汤和酱汁豆腐,没有好吃的,商细蕊脾气就上来了,向程凤台找碴子:“我的原小荻呢!你答应过的!”

程凤台停下筷子,眯起眼睛看着他:“什么叫‘你的’原小荻?他怎么成‘你的’了?”

商细蕊自知失言,也不接这茬,只闹着要见原小荻。程凤台装作不曾忘怀的样子,神色不动地道:“他最近忙得很,我约了他了,过两天应该能见。我们找一个吃湘菜的地方要不要?你先想想,见了面和人聊什么。”

商细蕊站起来,从砂锅里捞出一只鸡腿,徒手掰下来蘸酱油啃着吃,那姿势就像山寨里的土匪:“我也不知道要同他说什么,我什么都不说。”

程凤台皱眉苦笑道:“你先把你这吃相改改,回头吓死人家了。”

商细蕊手背一抹嘴:“在外面我怎么可能会这样。商老板可斯文了。”

文雅的商老板在约会那一天,手里拿一把折扇,穿一身石青色绸褂。他生活简朴,日常最大的打扮,无非就是头发上擦点儿油,换一件新衣裳,拿一把好扇子。可是因为相貌秀美,只要稍微一打理就格外的姿容焕发,又清朗又秀气的,像一个玻璃人儿。这是北平城的芳菲季节,柳絮几丝荡漾在风里,像温柔的雪。程凤台到了时间把车子开到巷口来接商细蕊,看着商细蕊带着羞涩的微笑,慢慢从巷子那头走过来,走在熏风和柳絮里,很像一首诗或者一幅画——“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程凤台不由自主地下了车,扶着车门,入迷地看着商细蕊由远及近。

商细蕊被他盯得很不好意思,走近了说:“干什么呀你!”

程凤台握住他肩膀,爱慕地紧紧看着他:“商老板俊俏少年郎,真是好看!”

商细蕊有点得意,又有点害羞,轻轻晃了晃脑袋。

他们到了菜馆,原小荻端坐在桌边等着他们。不是他们到晚了,是原小荻来早了,斯斯文文地坐在那里,斯斯文文地喝一杯茶,真是个儒商。

原小荻从前朝最底层的那一类戏子成长起来,受惯欺压了,对自己优伶的出身,有着深深的自卑。不论后来如何大红大紫,他在人前总是特别的谦逊谨慎,哪怕现在从了商,这个脾气也还是一样,甚至因为过度的谦卑有礼,反而给人一种冷冰冰难以亲近的感觉。他上了点年纪以后退出梨园行,开了一家绸缎庄。从程凤台那里进来上等的丝绸料子,卖给曾经听他戏的上流社会的太太小姐们,因此生意做得很高档,很精致,也很清闲。有时候主顾请他赴宴会,赴牌局,偶尔也请他露一露嗓子。每到此时,原小荻心里都是很伤感的,觉得自己终身都脱不开与人做戏的身份似的。

商细蕊一见着原小荻,脚都有点挪不动了。程凤台推他后背让他坐下来,一面和原小荻客气着。原小荻一见到商细蕊就很注意他,他们唱戏的人,有种特别的气质,姿态比常人秀挺,举止行云流水的,怎么着都像在甩水袖,拈指花,眼神也是光彩漂亮的。

原小荻望着商细蕊,微笑道:“这位是?”

程凤台看一眼商细蕊:“这位是我一个……爱听戏的小朋友,田三心。总喊着要见见您,今儿顺道带他来了。您别见怪。”程凤台临时把商细蕊的名字拆开来重造一个。商细蕊心里窘了一下,什么叫做田三心,真不好听。这边与原小荻问过好,神色无比自然,想来是经常隐姓埋名,蒙人蒙惯了。

原小荻又认真看了商细蕊一眼,才与程凤台聊些生意上的事。程凤台拼命把话题往戏曲方面带,但是原小荻似乎并不想谈,横竖只关心今年的新缎子织个什么花样。商细蕊默默坐在边上,微红着脸儿,心有所系地偷看原小荻,菜也不吃了。程凤台看他这样,又觉得吃醋,又觉得好笑,索性不绕着了,直接说:“原爷生意做得好,戏更好。我听原爷当年那出《玉簪记》的前腔,念白道:‘身上寒冷了’,居然真会觉着身上发冷。您可真神!真有功夫!还有那句‘老天哪’,哎,说不出来的味道。”

商细蕊回头狠狠地瞪程凤台,这番评论明明是他说的,被程凤台盗用了。

原小荻惊讶道:“二爷您也听戏的?”任谁听见程凤台听戏,都会觉得惊奇。他一直以来是个西化程度很深的人,像个刚刚归国的留洋份子。

程凤台摆手道:“哎!刚入门,懂得浅,您见笑了。”

原小荻道:“您这两句可不浅!不瞒您说呐,我整本的《玉簪记》,最得意这两句道白了。”

程凤台与商细蕊很快地一对望,商细蕊眼里满是得色,仿佛在说:看我多识货,好赖都逃不过我的耳朵。程凤台含笑一瞥他。

“您唱得这样好,退得这样早。真是梨园行一大损失。”程凤台扮票友还真扮上了:“弄得我们这帮票友啊,想饱饱耳福都不能。”

原小荻连道愧不敢当:“您也知道,如今昆曲的行市不比从前了,我又只会唱昆曲。年纪大了,想想还是趁着在京城的人脉,改行做点安稳买卖养家度日。”他顿了顿,放慢口气微笑说:“二爷要是真爱听,我倒可以给您荐两个人。”

程凤台莫名有种预感,偷偷看向商细蕊。商细蕊在原小荻说话的时候目不转睛的。

原小荻果然接着说:“头一个是当今大名鼎鼎的商细蕊,您肯定知道他的。”

程凤台就猜他会提商细蕊,果然应验,忍笑点头道:“知道,我很知道。”

原小荻自嘲地一嗤笑:“可不是。不听戏的人,也没几个不知道他的。不过戏迷们只知道他的京戏好,不知道他是真正的昆乱不当。我有幸听过他一场《牡丹亭》,好,真是好。”

商细蕊晶晶亮地睁大了眼睛,开始兴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