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恺这才想起自己女伴也是个平胸,摸摸鼻子继续训练。

在这一片吵闹之中,简冰和陈辞仿佛完全不受影响,只是一遍一遍的复习动作。

三周的抛跳成功率还是太低了,甚至连单跳和连跳都受到了影响。

霍斌倒似放开了,捧着杯子,目光深长地望着他们。

文非凡到底还是拉了椅子过来,“霍老师,我…我是真不懂你。你看他们滑成什么样了?就这个水平,全国比赛拿奖都不可能,更不要说去国际上。”

霍斌瞥了他一眼,半晌,慢慢道:“这个自由滑曲目,他们就练了一个月。”

一个月?

文非凡愣了。

陈辞毕竟有基础,那个草根女孩…一个月就能把一个曲子磨到这个程度?!

要知道,所有的比赛曲目,几乎都是在一次次的比赛中不断磨砺、调整、完善的。

而现在,赛季还没正式开始。

***

白露刚过,有关全国大奖赛的新闻就已经开始频繁见报。

国内习惯性将每年10月的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成年组分站赛作为新赛季开始的标志,而全国大奖赛作为选拔国际赛事名额的大型比赛,几乎是国内每个一线运动员都会参加的比赛。

这一次的新闻爆点,几乎都集中在了复出的陈辞身上。

这位年仅22岁的男单世锦赛冠军,伤后第一战居然更换了比赛项目,搭档还是个名不见经传、刚刚通过八级测试的新人女孩!

传闻与现实,带给人的冲击总是不一样的。

凛风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媒体记者的,疯狂冰迷的,圈内同行的。

甚至连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那边都来了电话,要确认选手参赛项目是不是填错了…

陈辞早就把手机号停了,重新买了个新号码在用。

记者蹲点堵门口,他就不从正门出入;冰迷们在他主页上问,他干脆就不登上去了。

他在圈内也没什么特别交好的朋友,只有章雨天在群里跳出来,大刺刺地“@”他和简冰:“你们俩居然来真的?!”

群里的话题霎时就热闹了,单言嫌弃他说话有歧义,其他人嘲讽单言怕陈辞转回男单压力太大…

陈辞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好忍耐力,愣是当做没看到。

到了晚上,容诗卉发了条私信过来:“你把电话号码换了吗?”

陈辞犹豫了片刻,关上手机,同样放弃了回复。

这是他自己的人生,既然已经选择了,只管大步往前就好了。

今年的赛场选在H市,比赛场地用的就是等温线训练基地的场。

成年组双人短节目排在第一天傍晚,自由滑则放在第二天下午。

赛前最后两天,简冰请假随队出发。

云珊、鲁文博、舒问涛自然是一起的,就连年纪一把的霍斌,也订了机票。

飞机起飞,简冰觉得自己的整个心,也随着气流的颠动震颤起来。

坐在隔壁的陈辞把手伸了过来,轻轻地握住她的。

“放轻松,人生第一场比赛,能进自由滑,就是胜利。”

***

H市是全国最北的省会城市,这里的秋季也比别的地方凉快许多,白天的日照也短上不少。

简冰依着陈辞的嘱托带了外套,果然一下飞机就用上了。

入住酒店后,就要去熟悉场地了。

他们的训练时间安排在中午,去的时候青年组的几个运动员还没离开。

见陈辞进来,两个小女生推推搡搡着就围了上来。

“我们能和你合个影吗?”圆脸的小女生红着脸问。

陈辞才刚放下包,闻言微愣了下,点头。

两个女生马上围了上来,一个比剪刀手、一个歪头微笑。

简冰帮着拍了两张,女生千恩万谢地接拿回了手机,又问他:“陈辞哥哥,能加个好友吗?”

这一声“哥哥”叫得非常自来熟,陈辞明显愣了好一会儿,才摇头道:“我不用社交软件。”

女生们这才悻悻离去。

简冰不由想起他连杨帆的好友都加了,小声嘟囔道:“偏心男粉丝哦。”

陈辞看了她一眼,“我怕她再像你那么喊我。”

“我才不会喊你哥…”话说到一半,声音就轻了下去。

——儿时黑历史一堆,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够嘲上半年的。

两人上了冰,练的是隔天将要上场的短节目《图兰朵》。

陈辞习惯性地要先适应场地,简冰心里却多少有些焦虑,不断地问他:“可以开始了吗?”

陈辞无奈:“这边的冰面能适应吗?”

“能!”简冰回答得斩钉截铁,真正开始做跳跃和旋转,却还是出现了明显的技术失误。

从场上下来,脚踝明显有些浮肿。

“扭到了?”陈辞皱着眉,找了云南白药出来给她喷。

一直在场边坐着的霍斌和舒问涛也围了上来,“要不要紧?”

简冰摇头,有些懊恼地垂着头,站起来走了两步。

“回去让队医看看,再不行去医院拍个片。”陈辞还是有些不放心。

“真没事,”简冰又走了一个来回,“完全不受影响。”

第80章 全国大奖赛(一)

一觉睡醒, 简冰就觉得不对了。

昨天敷过药的脚踝高肿了一倍,一落地就钻心的疼。

她有些茫然地在床边坐了会, 咬牙从行李箱里翻了医用绷带出来, 一圈一圈地紧紧缠住。

绑完了再下地,疼痛果然没那么明显了。

整个早上都是青年组的比赛,简冰没有参加过这类项目,看着年纪几乎都比自己小的选手在场上滑行如风,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如果,自己也能早点参赛…

初时是她自己不愿意,后来是不敢, 怕刺激到母亲简欣。

一直到她离了家, 得到了充分的自由,才终于拼来了这样的机会。

陈辞却是一路滑上来的, 对于青年组的选手, 更多关注那些比较出色的小双和男单。

这其中,便有上次意外输给他们的李茉莉。

——和搭档单言的时候不同, 站在周楠身边, 她显得那么的灵动和可爱, 笑容更是如花一般绽放。

一整套短节目做下来,难度虽然一般,却几乎没什么失误。他们的观众缘也不错,行礼的时候掌声如雷,连冰面上都落了不少毛绒礼物。

“你别看他们现在还小,过两年升上来, 全是咱们的劲敌。”

陈辞的语气里有忧虑,也有自豪。

忧虑自己将要面临的更大挑战,自豪于这个项目日渐丰富的人才储备。

中午休息之后,霍斌又给他们开了个短会,凛风随行的队医也跟了过来。

简冰犹豫了半天,才把裤腿挽起来,高肿的脚踝吓了众人一跳。

“得去拍片检查一下。”

简冰固执摇头,“就是看着吓人,我都试过了…能跑能跳,不影响比赛。”

陈辞沉默,好一会儿才说:“还是去看看吧,时间还早,来得及。”

简冰无法,被舒问涛领着去做了全套的检查。

CT的结果出来,确确实实只是扭伤,但肿得这样厉害,还是叫人心惊。

***

成年组的双人滑排在青年组的短节目之后,去年的老选手都是按着积分倒叙出场的。

陈辞和简冰一个受伤修养、一个压根没有积分,自然只能跟着类似情况的运动员去抽签决定顺序。

他们运气不算太差,抽到了第二组第2位。

这次的参赛队伍有15支,光双人滑成年组的运动员就有24对。

按规定,双人项目只有进入前16名才有资格进入自由滑,总分排名前8才开始累计积分。

也就说,他们至少要赢三分之二的人才有机会拿到积分。

这些简冰早就知悉了,但站到了冰面上开始热身,才知道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模样的。

陈辞紧握着她的手,无不忧虑地留神着她脚下的动作。

——看起来,倒似真的没有什么影响。

他们一起拉着手绕场转圈,第一圈、第二圈、第三圈…其他选手都已经开始做步法和跳跃的练习,只有他们还在找感觉。

场下的霍斌和舒问涛等人屏息不语,视线几乎要在简冰和陈辞身上烧出个洞来。

简冰完成第一个三周单跳时,大家都松了口气。

就连霍斌这样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反身直立旋转、螺旋线、夹心连跳…训练时完成的动作一个接一个的呈现出来,连跳落冰的时候简冰晃了一下,但仍旧站稳了。

三周的抛跳却没能完成,她结结实实地摔了,周数倒是足的。

陈辞将人扶起,轻问了句:“没事吧?”

简冰摆摆手,继续往前滑去。

场下的观众席隐约响起一些动静,很快又安静了下来…

热身结束,运动员们纷纷离场。

舒问涛早就把水和刀套都准备好了,等简冰下来,就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

“不要紧,摔了也比跳空好,你们的周数是足的。”

简冰抿着嘴,接过刀套戴上,跟着陈辞一起下冰。

第一组上场的是等温线的一对刚升成年组的小双,第一组上冰本来就容易紧张,冰面又还有些湿滑,两人滑得非常不尽如人意。

三周抛跳周数不足,直接降档成了两周,女伴的2A-2S连跳跳空了后面的2s,导致连跳变单跳,还和已经完成的单跳2A重复,分数刷刷刷往下扣…

简冰坐在椅子上,看着镜头缓慢地回放他们刚才的失误,表情严肃。

陈辞趁机宽慰道:“大家都是这样的,第一次比赛,总是没办法百分百完美的。”

简冰没吭声,只咬紧了牙关,笔直地看着前方。

大屏幕切到了等待分数的那对小搭档身上,两人的眼眶都红红的,满脸懊恼。

然而,比赛就是这样残酷。

下一组选手很快上场,滑的是耳熟能详的古典乐。

这组经验明显比上一组丰富许多,技术难度却不是很高,亮点几乎都在步法上…

当广播他们名字的时候,简冰全身的肌肉都绷紧了。

来了!

她脱了外套,轻拉了下紧裹在身上的滑冰服,大步往前走去。

负责清洁冰面的小冰童们三三两两地自冰上下来,霍斌和舒问涛等人隔着挡板看着他们携手滑入冰场深处。

和裁判行完礼,简冰在单膝盖跪地陈辞不远处站定,只拿背影对着他。

悠扬的《茉莉花》曲调响起,高傲的图兰朵公主冷淡地拒绝了王子的追逐。

她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被抛出,又一个一个地被解答。

王子终于占到了上风,有些得意,又有些温柔地安慰公主:猜出我的名字,我便把性命交付与你…

因为简冰手部肌肉力量不足,他们选择的托举手握扶腰的点冰鲁卜托举。

这种托举方法相对于扶髋托举和手拉手压腕托举难度更低,基础分值也更低,对女伴手部力量的要求也更宽松。

在《今夜无人入眠》的音乐声中,简冰随着节奏外刃起跳,靠着陈辞双手的力量翻上他的肩头,如女王一般傲视全场。

高昂的歌声震得人脊柱都在颤抖,落冰时脚踝传来一阵酸胀,她脚下一滑,手掌扶了下冰面才勉强站住。

乐声未歇,比赛也还没结束,她飞快地站稳起来,就继续往前滑去。

陈辞紧跟在后面,无不忧虑,却也毫无办法。

失误一旦发生,对运动员来说,更大的挑战来自己于本人。

如何才能在剩余的时间里尽量完美展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简冰的表现在新秀里已然算是很不错了,但他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到了她刚才的落冰足上。

——那个扭伤,果然还是有影响的吧?

下面的联合旋转结束后,还有单跳和抛跳。

她的3LO其实成功率不错,但是…

简冰却已然完全注意不到他了——刚才落冰时候的那一摔,让她本来就不大舒服的脚踝疼得更加厉害了。

她几乎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那只脚踝上,滑行、旋转、莫霍克步…

3Lo,3Lo…

她深吸了口气,和陈辞一起开始做“3”字步,准备起跳。

3Lo中文译名三周鲁卜跳,又称后外结环跳。

像她这类逆时针选手,跳点冰鲁卜跳的时候还可以靠左脚点冰借力,减轻起跳脚的压力。

而鲁卜跳则省略了点冰这一步,需要直接靠着右脚的肌肉力量起跳。

非常倒霉的是,她这次扭伤的,恰巧就是右边的脚踝。

一,二,三!

起跳,旋转,落冰!

三足周!

简冰强忍着右脚的剧痛,面对着陈辞向后滑去。

捻转、接续步…短短的几分钟仿佛有一年那么漫长,最后的抛跳完成时,场外的霍斌激动得把手里的矿泉水瓶捏扁了。

成了!

虽然小失误不少,但关键的几个得分动作的完成质量都还过得去,进自由滑问题应该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