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衡心下一沉,已经有了计策。他便悠悠长叹作无奈状,“母后您所料不错,朕…”咬了咬牙,像是十分难以启齿,“朕确实不太喜欢旁的女人了…”

他这话说得也不算错,但听在太后耳中,自然当他确实走上了断袖的道路。于是太后急得两眼发黑,“你、你…”你了半天,竟然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有些事情怀疑是一回事,确定是另外一回事。就算再怀疑,当真的确定之后,也会让人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太后这回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连纪衡都鲜少见识这种阵仗。太后放开了,边哭边骂,骂了一会儿,见儿子丝毫没有悔改的意思,她又开始骂田七。一定是那个小太监勾引了阿衡!

纪衡便也跟着骂,“那个田七,确实有些不识好歹,竟然宁死不从,朕又不会亏待了他!”

太后:“…”事件的真相再一次刷新了她的认知,敢情是自己儿子一厢情愿地搞断袖,人家还没答应?!

太后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两人并没有鬼混到一起,这是好事儿;另一方面,自己儿子被人家鄙视了,太后“与有辱焉”,觉得儿子也不错,那田七凭什么看不上他…不过就算田七看不上阿衡,阿衡还是在一心一意地搞断袖,这说明什么?

儿子好像拯救不过来了…

太后更加绝望了。

她有一种立刻消灭掉田七的冲动。可是一个田七倒下去,千万个田七站起来。这事儿关键不在田七,而在于皇上那奇诡莫测的口味。如果她把田七弄死了,那皇上会不会找另外一个太监呢?田七人品还好,至少从这件事情上来看,他还是有些气骨和节操的。万一田七死了,皇上找了别的太监,那太监说不好就从了皇上了…

太后打了个寒战。也就是说,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田七很奇妙地起到了拖住皇上的作用?

这么想着,田七在太后心中的形象立时便有些光彩照人了。

太后本来就是个没主心骨的人,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儿子。现在拿出杀招来,他都不为所动,于是她便无奈了,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来。

纪衡偷偷观察着太后的神色,见她信了,他放下心来。他也不想骗自己亲娘,可事情赶到这份儿上,他必然要选择一个稳妥的方式,来降低所有可能加诸田七的伤害。当然了,内疚是有的。于是纪衡告诉了太后另一件事,“这事儿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但不知怎的就被顺妃知晓了。”

太后听到“顺妃”两个字,耳朵立刻竖起来,也没心思跟纪衡掰扯这事儿算大还是算小了。后宫之中,顺妃是她的头号敌人,这敌人竟先一步知道了皇上的私密之事,那还了得。

纪衡已经掉过一次节操,这会儿有些坦然了,便不介意再掉一次。于是他淡定地把顺妃拖出来吸引太后的注意力,顺便继续帮田七营造光辉形象:“母后有所不知,顺妃曾以此事为要挟,逼迫田七帮她做事。田七因只认朕一个主子,便回绝了顺妃,还把这事儿跟朕禀明了。”

干得好!太后暗暗为田七喝彩,复又想到这田七就是她那变态儿子的狩猎目标,她脸一黑,不自在地抬手,用手帕擦了擦嘴角。

纪衡继续说道,“不想顺妃从此对田七怀恨在心,为了报复田七,她竟然把此事泄露到宫外,人们从来都是贵其耳而贱其目,宁愿相信听到的,也不愿相信看到的。此事一时被传得十分不堪,误了朕的名声。几个言官上折子,把朕好一顿骂。”

太后气得直拍大腿,“真是胆大包天,岂有此理!”

纪衡点头附和,“真是岂有此理。”

太后却突然眼珠一转,狐疑地看着纪衡,“你说的可是实话?”她又不傻,又是从那么多年的宫斗生涯中爬出来的。儿子在打田七的主意,现在很可能为了保护那个太监而故意美化他。

纪衡淡定回答,“母后若是不信,自可传田七过来问话。朕就在慈宁宫中,哪儿也不去。”

太后不太好意思当场做这些,“算了。”

“还是问一问吧,问过了,也好让母后放心。”纪衡说着,转头叫进来人,下令去把田七和顺妃都传来。

有顺妃对质,太后便放心了。就算田七和皇上能串通起来作伪,顺妃是不会牺牲自己配合他们的。

说谎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三分虚七分实,纪衡已经把谎话说得完美,田七被叫进来时,只需要原原本本地说实话,一个字都不用编造。比如那天顺妃及时出手相救,她前去道谢,顺妃所谓“怕皇上心疼”,又所谓“还望田公公的成全”。

太后一回想那日她惩罚田七、顺妃突兀地站出来,这下事情确实全对上了。

顺妃被说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关于这件事,皇上已经警告过她一次了,她当初没有否认,现在当着皇上,她亦无法否认。不过顺妃觉得她这样做也不构成什么罪名,现在事情都闹到太后面前了,她也无法,只好先把水搅浑,把太后的怒气引向别方。于是顺妃说道,“太后娘娘有所不知,臣妾这样做也是为了皇上好。这个奴才他勾引皇上,才导致皇上无心召幸,”说着,看了一眼纪衡,又低头,“臣妾斗胆劝谏,请皇上恕罪。”

皇上为什么无心召幸,太后心里已经是门儿清了。她神色冷峻,“皇上的事情暂时还由不得你来管。”

顺妃面色一变。

她确实没资格管,她不是皇后,她只是个妃嫔。说白了,就是小妾。

纪衡适时地抛出顺妃的另一条罪状:勾结外臣,诽谤皇帝。

这一条罪过就大了,顺妃必然不会承认。

纪衡现在手头也没证据,不好强加罪名于她。他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你认不认罪,得由证据说了算。待朕查明此事,再一起严办。你就先在含光殿禁足思过吧。”

太后虽恨不得顺妃立刻被褫夺封号打入冷宫,不过也理解需要有证据方可定罪的司法流程,便不再多言。

纪衡带着田七回了乾清宫。他看到田七似乎有心事,便笑问她,“吓到了?”

“没,”田七答道,“皇上,如果此事真的是顺妃所为,您会怎样处置她?”

纪衡反问,“你希望朕如何处置她?”

田七低头道,“您能饶她一命吗?”

纪衡皱眉,“你怎么反倒为她求情。”

“不是这个意思。我也讨厌她。可是不管她当初目的如何,确实是救过我一命。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仇已经报了,救命之恩也要还一还才好。”

纪衡觉得有理,不该让田七欠别人这种情。正好,他饶顺妃一命,俩人就两清了。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有点脱离掌控。

太后娘娘按捺不住激动之情,积极地帮皇上查证据。查不到证据之后,她老人家非常有创造力地开始捏造证据。顺妃禁足在含光殿,含光殿的人被全部换了一拨,外头的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她一概不知。一个人处在提心吊胆的精神状态中,周围又全是陌生人,她每日里也说不了三两句话,渐渐地精神更加不济,就开始有些想不开。她的人生目标就是当皇后,现在这个目标离她越来越远,已经远得消失掉了。她突然就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了。

于是太后把辛苦编造的天衣无缝的证据交到纪衡面前时,恰逢含光殿的太监来报:顺妃娘娘自杀了!

这事儿就这么被定性为畏罪自杀。

太后除掉一个心头大患,顿觉浑身松快。这事儿有田七一部分功劳,尽管这功劳是被动的。总之她不自觉地就把田七划拉到自己的阵营里。

当然了,每次看到田七,她依然是万分纠结的。她不知道皇上是先变态才看上田七,还是先看上田七才变态,她主观意愿上比较倾向于后者,这样至少说明她儿子不是先天的变态,是后天的、可以治愈的。

这小太监要是个坏蛋也就好说了,直接弄死。可偏偏人家也不坏,还恰好拖着皇帝不让他走向最终变态的深渊。

田七在慈宁宫陪如意玩儿,太后就在一旁看着。一个人是否真心对某个孩子好,她这种人生经历丰富的老太太是很容易看出来的。田七对待如意是真心实意的。

太后看着田七水灵灵的脸蛋,突然就忧伤了。她转头对身旁的纪衡说道,“田七要是个大姑娘就好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纪衡的嘴角微不可查地轻轻翘了一下,迅速摆出一副蛋疼忧伤的表情,叹道,“她要是个姑娘,朕也不嫌弃。”

这话说得,太后扯了扯嘴角,都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忧愁了。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料理孙丛瑞。

此文还差最后一部分剧情。搓手,七哥要撒狗血了,你们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第91章 身世大白

孙从瑞操纵舆论还是很有一手的。比如一开始只是规劝皇上,在皇上没有直面回应传言之后,便渐渐地把事情说成确凿,许多不明真相的官员也被带得相信此事,一方面感叹圣上被蛊惑蒙蔽,一方面又对田七指指点点,说田七祸国殃民。再有人把陈无庸拿出来对比,认为田七之罪比陈无庸更甚。帝王身边常见的两类大坏蛋,一为太监,一为女人。陈无庸只是发挥了坏蛋太监的威力,而田七则兼有吹枕边风的本事,简直太可怕了。

很多时候,当面对一件事,单个人可能是冷静而清醒的,但是一群人,就容易变成乌合之众。他们盲目并且兴奋,任由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和引导着整个事件的节奏和方向,在自己并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充当着刀和枪,兵不血刃,却能使人万劫不复。

孙从瑞小心地操控着这一切,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中进行着。

除纪衡外,唐若龄最早意识到孙从瑞的阴谋。这一招太狠了,皇上为了自己的名节很可能炮灰掉田七。不过话说回来,万一皇上偏袒田七,孙从瑞必然吃不到好果子。再说了,就算孙从瑞真的逼皇上处死田七,那么之后皇上会给孙从瑞好脸色?皇上又不是窝囊废,还很爱记仇,他被人逼到这份儿上,不可能再重用孙从瑞。

唐若龄冷笑,孙从瑞太把自己当盘菜,这是想弄死田七想瞎了心了…

于是唐若龄做了几手准备。首先告诫自己小弟们,不许搀和此事,必要的时候要帮皇上说话。不管结果如何,皇上总会记得帮他说话的人。其次,加快进度搜集有可能使孙从瑞落罪的事实。孙从瑞自己屁股干净不要紧,他门生贪污、他亲戚欺男霸女、他儿子当初犯过的罪再拎出来…等等等等。不得不说,如果论单挑,孙从瑞和唐若龄或可一战,只可惜加上队友们,孙从瑞就大大地被拖后腿了。

唐若龄为田七捏了一把汗。他儿子唐天远更急,简直像个三天没喝血饿疯了的跳蚤,没一刻安静。唐若龄从来没见过儿子这样暴躁,他恨不得把他捆起来。

唐天远书也读不下去了,一直求唐若龄无论如何救田七一命,这种事情唐若龄哪敢拍着胸脯说一定保田七,保不保他那得看皇上的意思。唐天远自然知晓这个道理,之后又去找了几个江湖上的武林高手,打算实在不行就去劫大内。唐若龄发现儿子还挺讲义气,欣慰之余又十分担忧,趁此机会对儿子好好进行了一番教育,中心思想就是论实力的重要性,顺便科普皇宫大内管理条例。

唐天远自此初步确定了权倾朝野的人生目标。

***

田七知道了外面的疯传,也知道这是孙从瑞的诡计,但是她无可奈何。尽管她是绯闻事件当事人之一,可她只是个死太监,没有任何话语权。她不敢出宫,怕被人扔烂菜叶,更怕被疯狂的官员们围追堵截。寒窗苦读的官员是最讨厌太监的,一群人打一个太监,打死白打。

就算在皇宫,田七也收到了不少异样的目光。对于靠脸上位的人,人们多半是会鄙视的。不过田七也不是很在意别人的鄙视,反正他们不敢打她。倒是盛安怀,私下里听到几个太监议论纷纷,于是毫不留情地让人拉下去一顿暴打。

田七最担心的是皇上会如何处理此事。她相信他会保护她,她发现自己现在竟然可以毫无压力地把自己的命交到他手上。她对他的信任在时间的浸泡中,已经发生了连她自己都惊叹的变化。

可是皇上若想护他周全,必然会置他自己于两难的处境。田七一筹莫展。

这一天,纪衡上朝时带上了田七,让她先顶替盛安怀的位置。田七不知道皇上为什么在这种时候这样安排,问他,他却笑而不答。

文武百官们都等在金銮殿了。本来皇上的绯闻被吵得沸沸扬扬,大家天天拿这事儿扯皮,人人都觉得田七站在了风口浪尖处,今儿这太监竟然还有脸来金銮殿,许多人顿时被戳了敏感点,也不奏别的了,摆出规劝圣上的姿态,拎出田七来一顿骂。

唐若龄及其小弟果断出列,帮皇上骂回去,说那些人“无凭无据、捕风捉影、居心不良、诽谤朝廷”。

对方回骂,说唐若龄之流“谄媚宦官、全无气骨、是非不分、奸邪佞幸”。

大家都是读书人,肚子里的墨水多了,连骂人的花样都高雅起来,四个字四个字的往外蹦,还不带重样的。田七听得目瞪口呆,叹服无比。

“别吵了!”纪衡怒吼一声。

双方果然噤声,齐齐看向皇上。

“这事儿吵了这么久,也该有个了断了,”纪衡说着,看向一旁的田七,“田七。”

“奴才在。”

纪衡也不知从哪里变出来一块明黄色绫锦,递给田七,“把这个宣读一下。”

田七展开绫锦,朗声读道:“符松年,一本;沐关,一本;章尚,三本;薛无庸,两本…”

这块绫锦充分体现了皇上出色的统计能力。田七一开始读得一头雾水,下边人也听得一头雾水。读到一半儿时,大家才渐渐发现这好像是奏章的汇总统计。最近给皇上上过奏章的心里一盘算,便有些明了:这份名单里统计的奏章,似乎全是跟皇上的绯闻有关的…

等田七读完了,纪衡说道,“朕登基五载有余,从来勤勉政事,未敢有半丝懈怠,上不负苍天,下不负黎民;广开言路,纳谏如流。虽然天资愚钝,但亦无愧于先祖英烈,”淡定地给自己脸上贴了一遍金,他目光往群臣中一扫,话头一转,又道,“自古忠臣直谏,谏社稷政事也好,谏俯仰修身也罢,全部是证据确凿,有一说一。你们倒好,也不知从哪里听来几句虚无缥缈的话,便捕风捉影,混淆视听,揪着无辜之人喊打喊杀,枉你们自称忠臣,这样做却又与市井愚民有何区别?!”说到这里,语气已然十分沉冷。

底下众臣见皇上发火,纷纷低头不语。

田七却是有些担心。皇上如此说虽不算过分,可是这样一来死不承认又反咬一口,那些大臣们岂能容忍?自古以来当皇帝的其实都有些憋屈,尤其是那些想当个好皇帝的。唐太宗想玩儿个小雀儿,都被魏征教训一顿,还故意把他的小雀儿憋死。唐太宗转身顶多骂一句“乡巴佬”,也不敢把魏征怎样。

在舆论上,皇帝是多受官员钳制的。官员们——尤其是圣贤书培养出的官员们,是不怕皇帝的。所谓“文死谏、武死战”,这些文臣自诩忠贤,真是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骂,觉得皇上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如果把他们怎么样了,那就是昏君,是要被史官记上的。就算他们真的被怎么样了,那也说明是“死谏”,是荣誉,青史会为他们正名的。

这几乎成为一种信仰。孙从瑞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才放心大胆地煽动大家给皇上上书。人越多,皇上越是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他为了他的名声,只能妥协。

所以眼下听到皇上这么说,田七突然为他捏了一把汗。他是个好皇帝,她不希望他因为此事被史书记上几笔,被后人指责昏庸好色之类。

底下被批评的官员丝毫没有愧疚感。他们决定跟皇上杠上了。

这时,纪衡又道,“不忠不贤,裹挟圣意,罪不容恕。方才那份名单就是你们对此事所上奏章的统计,最少者一本,最多者五本。来人——把名单上所有人拉去午门外廷杖。一本奏章二十杖,两本奏章四十杖,以此累加。”

侍卫们还未动手,官员们已经炸开了锅。有人泪流满面地还在劝,有人哭天抢地指桑骂槐,还有丧失理智的,要直接往柱子上撞。大家虽然都是有文化的人,但是撒泼的本事并没丢掉,玩儿起真格的,并不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妇人们落下风。

田七也傻了,她没想到他会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此事。

坦白来讲,这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但纪衡的目的也不单是为了打人。他更多的是要给田七一个安心,也给别人一个警告。田七被太多人盯上,她处境太过危险,谁都想往她头上踩一两脚。现在身为皇帝身边第一宠宦,她还总被不长眼睛的人找麻烦。往后进了后宫,她没有娘家倚仗,更显弱势,他是唯一能给她撑腰的人。反正现在田七是想低调也身不由己了,早就招人嫉恨。纪衡就是豁出去名声不要了,也要用这种悍然的方式宣告:田七不能动,谁动谁倒霉。现在不能动,将来更不能动。

——他就是宠信她,怎么地吧!

皇上一看就是有备而来。田七很快明白了他的意图。她一霎时心潮汹涌,红着眼睛看他,他却报以微笑,示意她放松,只管看戏。

田七怎么可能安静看戏。四十多个官员,最多的要打一百板子,肯定是要出人命的。他为她做了这些,她自是感动,但她不能当这种祸国殃民的人。最重要的,倘若真的廷杖,皇上指不定被传成什么样的昏君,这对他来说是极度不公平的。

底下的哭爹喊娘声吵得她脑子发热,她一冲动,跪下来高声道,“皇上,奴才有事要禀!”

她声音并不很大,偏偏所有人都听到了,闹事的官员们也停下来,纷纷看着田七。不知道这死太监还敢说什么。

纪衡握紧拳头,道,“有事下朝再说。”

“皇上!”田七抬头,故意又提高了声音,“奴才一直有事欺瞒,请皇上降罪——奴才其实是女儿身!”

底下官员们再次沸腾了。女儿身?简直胡说八道!这死太监为了给自己开脱,真是什么谎话都编得出来!

纪衡微微叹了口气。他确实在等她的坦白,却没想到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以这种方式。田七聪明多智,不可能不知道在这么多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秘密有多危险,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说出来了。这是她对他的维护。

想到这里,纪衡心头一暖,又酸酸的胀胀的,更甜丝丝的,甜得发疼。他看着田七,目光已染上几丝柔和,“此话当真?”

说出去的话是吃不回来的,田七便放开了,“是。皇上若是不信,自可使人检查。”她心思飞快地转动,衡量了一下眼前形势,认为自己还是有活路的。她爹是季青云,就算没人信,可谁也拿不出证据否定不是?一会儿再把火烧到孙从瑞身上,打他个措手不及。

官员们又吵起来,说田七一派胡言,请皇上立刻把这欺君罔上的狗奴才乱棍打死。

孙从瑞也很震惊。以他对田七的了解,这太监应该不会乱搞这种乌龙。那意思是说这真是个女人?

女人就更好办了,身为一个女人在宫中当了这么多年的太监,早就该死了。孙从瑞目露杀意,今天无论如何要把田七弄死!

纪衡又吼了一声“都住口”,接着吩咐人把田七带下去,让乾清宫的两个女官去验身。

女官验身归来,答曰田七确是女人无疑。

哗啦啦!官员们又不淡定了。无论是亲孙派还是亲唐派,大家都一时无法接受这种神转折,有些人开始掐自己大腿,以确定这不是在做梦。

田七重新跪在了御前,重重地磕了个头,“奴才身不由己,蒙蔽圣上,本就惴惴难安,不想又因奴才之过,导致圣上被人污蔑,奴才万死难辞其过。”

纪衡板着一张脸,微表情十分到位,同时兼具被蒙蔽之后的恼怒和得知真相时的震惊,“你先起来。”

田七站起身,面向底下众官员,说道,“我既为女儿,诸公强加给皇上的罪名,该是不攻自破了吧?”

铁证在前,什么搞断袖玩儿太监之类,现在看来像是笑话。方才群情激奋的人们纷纷跪下来,齐齐说道,“请皇上降罪!”

孙从瑞也跪在地上,他直起腰,指着田七说道,“皇上!此人女扮男装混进皇宫,意图不轨,有违礼法,又犯欺君之罪,当处以极刑,以正视听。”

几个孙派官员连忙附和。

“就算要定罪,也要先听一听犯人证词。”唐若龄说道。

又有人附和这一提议。

皇上最终采纳了唐若龄的意见,在皇极殿临时开了堂,他开始审问田七。作为一个知道内情的人,他又要假装一无所知又要生动体现出一个被糊弄的皇帝该有的复杂心情,这实在是太考验演技了。不过好在他天纵奇才,最近又在各种演戏事件中锻炼了演技,所以这会儿装得十分像那么回事。

不过…这样做真的好像神经病啊!纪衡默默垂泪。

“你到底是何人?”纪衡问道。

“回皇上,罪奴是季青云之女,本名季昭。”

季青云!下边不少有资历的人对这个名字很熟悉,稍一回忆便想起来了,当年季青云可是詹事府一把手,太子智囊团第一人。季青云为人谦逊有礼,又有才华,人缘很不错。只不过当时他是太子的人,是陈无庸等反动势力的重点打击对象,所以中立派们没人敢跟他走得太近。于是季青云此人,在许多人眼里透着那么股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