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钱?”

“一文钱。我会按照份数每天给姐姐提供,比如今天姐姐对我说要十份,那我就给姐姐提供十一份或者十二份,然后姐姐就给我十文钱。只要姐姐同意这三点,别的经营我们一概不管,还是姐姐和周叔叔做主。”

敏姐皱起了眉,第一第二个条件都好说,他们现在也是这么做的,就算再没生意,也不会拿坏了的东西卖的,他们虽然穷,但该有的骨气不会比任何人少。就是这第三个……其实换不换招牌他们也无所谓,又不是什么老字号,又不是多好的生意,换个招牌还能大树底下好乘凉,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就是这一文钱……

一文钱是不多,但他们现在卖一个素砂锅也不过两文五,本钱工钱除掉,再给对方一文,真的就不剩什么了。那边倩姐仿佛看出了她的想法,一笑:“姐姐可以提升价格啊,难道姐姐觉得这样的砂锅还卖不了三文吗?”

敏姐眼一亮,随即又有点犹豫:“可是……”

“当然前几天姐姐可以先不涨价,卖个几天再涨嘛,我相信只要是尝过的,总愿意再尝第二次,一般也不会在意那五个铜子是吧?”

听到这里,敏姐起身,郑重其事的对倩姐做了个福,倩姐连忙去拦,敏姐却道:“这是一定要向妹妹道谢的,我们家的生意妹妹也是见到的的,以后……我现在还没有和父亲商量,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承妹妹的这个情。”

“姐姐言重了,不过是互利互惠的事情,以后咱们合作的日子还长着呢。”倩姐笑了起来,虽然敏姐说这事还要和周父商量,但她知道这事基本已经成了,做了这么段时间的邻居,她知道这敏姐也是个主意大的。早先出摊子就是她的主意,那菜当时还是她炒的,后来炒菜不行了,就又想到了砂锅,虽然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卖的不太出色吧,但立刻就又想到了在他们旁边支摊。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就这么有头脑,若换到现代,绝对是标准的女强人。

更难得的是这周家父女虽不富裕却绝不猥琐,她留心观察了这几天,蔬菜、鱼肉都是新鲜的,他们宁肯少做一点,也绝不肯拿剩的旧的来充数,这虽然稍显迂腐,但这人品绝对要让人说赞的。

之后两个小姑娘就把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从长岛现在还是淡季一直说到了苏家的点心,两人都是调查过市场,暗自用心计算过的,这时候说出来那真是很有感触,两人说到最后都很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并且都暗自赞叹起对方。

敏姐虽然生活一直不富裕,但她自小也有不错的教导,觉得自己的见识眼光别说一半的女孩了,就是男孩子也要比不过的,哪知道对面的这个小女孩比她还小两岁,却比她更有眼光,也不怪人家的生意能做那么好了。早先她虽然也赞叹,但还是觉得那是人家的味道出众,现在看来人家能做出别人想模仿都模仿不出来的,也不是一般的本事呢。

她不知道倩姐那边其实更惊讶。她知道调查市场分析客流量这是因为两世为人,上辈子就算没吃过猪肉总看过猪走路,这对面的小姑娘可是真正的原住民,十一二岁就知道这个真是太本事了,她要不是重活一次,那真是拍马都赶不上。

她们都不知道,此时最惊叹的还是弘毅,他先前跟着倩姐过来的时候还心中打鼓,此时却是完全听呆了,原来生意还可以这么做!原来做生意之前还要做这些事情!

看着两个小女孩在那里说的高兴,他简直羞到了极点,觉得自己真太不如人了。

倩姐本来只是想略坐坐就走的,谁知道这一说高兴,直到一个时辰后才发觉时间不早了,她连忙告辞,敏姐送她到门口,热情的邀请她以后常来,倩姐答应了,也请她到观前街去。

两人分了手,倩姐看了眼旁边的弘毅:“对不起啊,一说高兴就忘了时间,闷住你了吧?”

弘毅摇摇头,他现在还在震撼中呢,倩姐以为他只是不好意思说:“走,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她说着就当先走了起来,弘毅想说自己不饿,张张嘴,又闭了上去。来这里几天,他已经发现,这个倩姐虽然不爱吃肉不爱白面面头,却还很有点贪嘴呢,而且能被她说是好吃的,味道一般都很不错。

果然,倩姐带着他买了两大包的糖炒栗子,栗子是那种正宗的山栗,虽然不大,却又面又香,在大铁锅里和着糖、油、砂来回翻炒出来后更多了一份甜,而且那种甜是怎么吃都不腻,倩姐在现代的时候就很爱,而现在就更爱了。这栗子一斤五文,她直接买了两斤:“这个咱俩吃,这个拿回去给娘和天儿他们吃。”

“咱俩……吃这么多?”

“那当然,要不那不是让你跟我白跑一趟吗?”倩姐一笑,“吃吧吃吧,可别对我说你不爱,我还没见过不喜欢的呢。”

倩姐和弘毅说笑着,没有发现一双眼睛始终在背后看着他们。

他们回去的时候章文庆已经把白菜买回来了,这个时候外面还会上冻,所以一车的白菜都堆在临街的那间空屋子里。而章文庆正在屋里对柳氏抱怨:“可颠死我了,也不知道那大牛是发了什么疯,专找那不好的路走,拐弯的时候差点没把我甩下去。三娘子,咱家也不差这几文钱吧,不至于每次都要到乡里去收大白菜吧。”

他不是没去过乡里,但早先那是什么时候?春暖花开的时候踏青,几个友人一起相约找灵感,带着吃食包着骡车,就差吃着火锅唱着歌了,那时候的农村是充满野趣的,那时候的城外是充满情调的。就算去祭拜,也是一大家子租车前往。而这一次呢,这么冷的天,走多远还见不到一个人呢,冻的半死不说,到了地方也是连个好点的吃食都找不到——五妞家倒是热情邀请他吃饭了,但他们吃的那是什么啊,杂面窝窝熬白菜。

是,他们家也吃杂面,可他们家的杂面是几种面合到一起的,豆面、玉米面、高粱面,他还见三娘子往里面放过红糖,就是这,那窝窝他现在也很少吃,倒是他家女儿怪喜欢。

而那熬白菜……他想起来就要吐,他以为他在小妹家吃的那白菜已经够难吃的了,可这五妞家的,这白菜直接就是发黑的!而且整个都是用水煮出来的,不见一点油星。

当然因为他是客人,五妞家还是上了肉,但那是什么肉啊,就是一碗大白油,和那发黑的白菜放在一起,他差点吐了。任五妞的老公公、丈夫让的再热情,他也只说自己不饿。

这次下乡,可把他折腾死了,说什么也不想再来一次了。

柳氏听了有点心软,犹豫着正想答应,那边倩姐已经推门进来了:“娘,我买了栗子!哎呀,爹你在这里啊,你买的白菜我看了,个个都是好的,爹你真厉害!”

章文庆本趴在床上让柳氏按摩的,此时连忙翻身起来:“多大的姑娘了,进来也不知道敲门。”

倩姐吐了下舌头:“人家没想到爹在这里嘛,对了爹,乡里好玩吗?我这几年没再去,都快忘了呢。”

“不好玩,我正和你娘说呢,又冷又荒,这在城里还不怎么显,一出城立刻就感觉不一样了。”

“真的吗?那娘以前还经常去呢。”

倩姐瞪大了眼,章文庆看了一眼柳氏,突然觉得自己刚才的抱怨有点过了。他只去这么一次就觉得辛苦的不得了,早先妻子为了挣钱,可是经常跑呢。

“对了爹,既然冷,你一会儿去把衣服拿回来吧,那件狼皮袄子不是在奶奶那里吗?拿回来正好穿。”

章文庆虽然刚才有点醒悟,但他今天累的够呛,又哪里想动?正要开口,柳氏已道:“你爹还没吃饭呢,我正说要去给他煮碗面条呢,等他吃了饭都什么时候了,尤妈子那边又不得空。你今天跑了一天,今天就不要去摊子那儿了,好好带天儿在家歇着吧。”

后面的话却是对自己丈夫说的,章文庆连连点头,又去看倩姐,见她没说什么这才放下一颗心。随即又觉得有些不对,他这个当爹的,怎么有点怕女儿呢?这一定是他有些恍惚,对,一定是这样!

果然就像倩姐所想的那样,当天晚上,敏姐就在摊子上表示,同意那几个条件。第二天就又和自己的父亲一起带了只酱鸡上门,签了正式的合约。章文庆有些莫名其妙,弄不懂这是怎么回事,但别人给自家钱这总是好事,所以也没多说什么。不过合同签的却是倩姐的名字,柳氏是这么和他说的:“现在的生意就是女儿弄出来的,这调料也是她一个人配的,人家愿意买,一是女儿有这个运道;二来呢,也算是她的辛苦钱。咱们就不要挣了,让她给自己弄点嫁妆吧,本来她要是招赘,这些就全是她的。”

章文庆没有尝过加了新调料的砂锅,也没什么感觉,想着周家的生意也就那个样,还就只能卖冷天,也就没有太在意。再加上的确就像柳氏说的,他们过了天儿,女儿就不好再招婿了,多给她些嫁妆也是应该,何况这还是她自己挣的。所以他也就在那合同上落了自己的名字,原来在大留朝,合同上若没有当家男主人的压印,是不能作数的。这也是为什么柳氏开的铺子柳氏买的房,却要写章文庆的名字。不过现在章文庆认同了这份合同,以后倩姐就能做这个主了。

他们现在都是出摊,说是招牌,其实就是立起个旗子,在这里叫望子。上面也没什么复杂图案。当初倩姐做的时候多想了一点,就是在知味小食下面画了一个大H,现在周家要做,照着这个来就好了,虽然有点奇怪也不太难。所以第二天晚上,周家那边就挂出了一模一样的望子。

有那经常来的,见了就是一愣,这是怎么回事?说是新开的摊子吧,可这边的摊主还是早先的父女俩,说是老摊子吧,这望子怎么改成一式的了?

倩姐那边生意多,人挤着,有那好奇的就问周家父女这边,他们正巴不得人家问呢,立刻就答了:“我们加盟了那边。”

“加盟?”这是什么词?

“就是我们用了那边的调料,这砂锅啊已经和往日大不一样了。”敏姐学着倩姐忽悠人的口气,“要不您来一份?”

大多数人只是听听,毕竟砂锅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太深刻了,这玩意自己家都做不好,外面的也不是没吃过,随便能有多好吃?但也有那好奇的要了一份,一吃之下立刻就绝出了不同。

“王老二,怎么样?”有认识的人在那边问。

“好吃!”王老二干脆利落的回答,这么冷的天本来就适合吃砂锅,要不是这东西实在没什么滋味也不会这么没市场,可现在不一样了,王老二觉得这面前的砂锅已经不能说是砂锅了,到底是什么不好说,反正和他以前吃的砂锅统统不一样。王老二埋头苦干,众人看他那样子不像作伪,好奇之下也要了一锅,这一吃,就停不下手了。

真好吃?!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有人不愿意尝试,但也有不少人都愿意来尝尝鲜。两文五并不贵,而且在这大冬天来一个砂锅别的不说,总可以驱寒。

何止是驱寒啊!这一次新推出来的砂锅,那简直是太驱寒了!吃的时候就是一头汗,吃完了全身都热了起来,那是从里到外都暖和了。不过干吃砂锅也没多大意思,就有人要了大饼,还有人要了韭菜盒子夹饼,有很多本来就是要全套的,这下得,干脆一起上吧。不过这一次,人家没有要酒酿,小桃红有些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咱们的生意啊。”

倩姐一笑:“没事的。”

今天砂锅新推出来,当然很多人愿意尝鲜,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的酒酿生意,这边人越多人气越望,要不大家为什么都在长岛这边做生意啊,多少胡同街道都是独一份,但那里有生意吗?

更何况这每卖出一锅就有一文钱呢,丝毫不比酒酿差呢!

想到这里她喊的更有劲了:“羊肉串羊肉串,好吃不贵的羊肉串啊,您走一走瞧一瞧,长岛第一家的羊肉串啊!”

嘹亮的童声,带着一种奇怪的腔调传了出去——章文庆曾问过她为什么好好的话不说非要这么喊,她带着一种恶趣味的说这是异域风情,要卖这羊肉串,必须这么喊。

章文庆对这完全不懂,心下虽有几分嘀咕也就罢了。所以倩姐这叫喊声也成了长岛的一个异响,此时,这声音就传到了一个人的耳里。只见这人二十岁左右的年纪,白面无须,皮肤白的有些发蓝,却丝毫不会给人文弱的感觉。他长了一双丹凤眼,悬胆鼻下是一双薄唇,神情中带了一丝孤傲。

此时他穿了一件藏蓝色的锦缎直裰,外面罩了一个暗红的带毛领坎肩,只见此时他微微挑了下眉:“羊肉串?这里有回回?”

他身边的人也没来过这里,哪里知道?好在他也不是要问个答案,这边说着,那边已经向声音传来的地方走去。

现在知味小食的生意那是真的好,在现代有一种广告手法,就是排队。倩姐不止一次的见过,新开张的铺子,也没听说过什么名气,就是人多,大冬天的那人都排多长,她有一次忍不住,正好空闲也去买了,却没发现多好吃,后来说给她闺蜜,直把她闺蜜逗的直不起腰:“亏你还是个导游,这都想不到?托嘛!”

“啊?”

“咱们国家的人就是爱热闹,不是有那么个笑话吗,一个人抬头看天,一圈人都跟着看,其实有什么?除了白云就是蓝天,城市里连个鸟都不见得能见着。”

越是排队,大家越觉得好,于是这队越排的长,一开始可能是托,后来就有可能是真的了,当然,那味道是要真的好。知味小食现在就是这样,味道好,有老顾客了,东西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个新花样。所以吃过的还想吃,没吃过的也总有忍耐不住好奇的时候。因此这一行人还没走到跟前,就看到那边排了老长的队,一个穿了大红袄子的小姑娘还在那儿喊着:“不要挤不要挤,一个个来,都有的都有的。羊肉串羊肉串,好吃不贵的羊肉串啊……”

前面还是正常的发音,后面就又带上了奇怪的味道,那年轻男子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他身边的随从都诧异的看着他。

“去买一些过来。”

“公子?”

“既然来了,就尝尝吧,看看和我在大食那边吃过的一样不一样。”

他既然这么说了,其他人当然不会再说什么,当下就有一个人应了是,走了过去。他们这样的,当然不愿排那么老长的队,直接就来到了排在第二位的面前,那人本来恼怒,但见他拿出的一角银子顿时消了气,收了银子就把位置让给了他。后面的也没什么抱怨——人家能用一角银子来换个位置,他们还是少说两句吧。

所以很快那人就把东西拿了过来,他不知道自家公子是只要羊肉串啊,还是也要别的什么,所以全部都买了一些,倩姐家的竹签是要回收的,所以他又交了几文押金才把羊肉串整个拿回来。

那年轻人拿起羊肉串看了看,这才慢慢的咬了一口,之后,那眉毛就又抬了起来。不是烤的,和他吃的也有些不同,但是这里面的味道,却有一种神似的感觉呢。

第48章

长岛集市闻名于整个河州府,经常有外地人过来游逛吃喝。虽然章文庆这个秀才自重身份,但其实来这里吃饭游玩的文人、有钱人真不少,所以这男子一行站在这里虽然显眼,却也并不突兀,不过引的旁边人多看几眼罢了。

那年轻人吃了两串羊肉串,也就丢在了一边,无论是那小姑娘有回回血统也好,还是从哪里听到了什么方子也好,和他都没什么关系,他正要再往前走,突然停到到了那里,身边人诧异,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是一惊:“那是……”

“不是。”他慢慢的开口,目光却没有收回来,“不是小六。”

听他这么说,他身边的人也长出了口气,再去看也要承认,的确不是他们家的六公子,虽然乍看起来非常像,但那男孩看起来要比他们家六公子小一些,而且他们家六公子再怎么伪装,也不可能像前面那位少年似的在那里端碗擦桌子。不过,这也太像了吧?难道那男孩和他们家公子有什么关系?可是这怎么可能?

“去查一下。”

“……是。”

男子目光闪动了一下:“算了,回来再查吧。”

对于他突然转口,下面人倒也没太在意,毕竟他们这次出来是找人的,会在青茗县逗留,也不过是抱着万一的心思,明天就要离开,而如果要把一个人查彻底了,怎么也要一两天的功夫。反正这人看起来段时间内是不会离开的,去完河州府府城回来再查也一样。

对于这边的一切弘毅没有感觉,他开心而愉快的做着手里的工作,一点也不觉得累,或者说只有累点他才觉得踏实。他现在吃的这么好住的这么好,倩姐还让章文庆教他读书!

是的,他知道章文庆是个秀才,但在这之前,他根本就没有想过来章家还能读书识字。他最多也就是想想,等将来,他做了一段时间,能帮上更大的忙,能从章文庆那里借一两本书来看看。然后,如果他能存上一点钱……他没有想过工钱,可是他知道逢年过节的时候,学徒也会得几个赏钱,他不是想找章家要钱,只是他觉得,以章家这么宽厚,他大概是能得到一点钱的。

他会把这些钱存起来,然后去买一点纸笔,虽然现在他们的条几上放的就有毛笔,但他知道那是天儿的,虽然现在天儿连筷子都不太会用。

那个房间里的很多东西他都不会动,不过昨天他忍不住把那本千字文抽了出来,还没看两页,就被倩姐发现了,当时他真是快羞死了,谁知道倩姐却好奇的看着他:“你识字?”

“嗯。”

“你都学了什么?”

“三字经,这千字文……也学了一些。”三字经还是他爹在世的时候给他念的,后来他娘接着教。但因为他娘身体不好,一直也教的断断续续的,所以最终他娘教完了三字经,这千字文……却始终没有教全。

“这样啊,那你不如接着学吧。”

“啊?”

“反正我也要学,你就跟我一起学吧,不过我已经学完了千字文,现在正在学四书,嗯,我问问爹啊。”倩姐说着就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就回来对他道,“你以后每天上午和爹学半个时辰的书,然后下午来和我一起练半个时辰的字,没问题吧。”

“啊?”

“你别光啊呀,到底愿不愿意呀?”

他用力点头,连推辞一下都顾不上了。虽然他过去道谢的时候章文庆的态度十分冷淡,只说让他上午劈完柴到他房里,也没有什么期许,但他仍然十分激动,能识字读书了啊,这是他爹娘的期望,他娘临去的时候还遗憾的看着他:“可惜我不中用,若是能多教你一些,以后……就看你造化吧,总之是我们对不起你。”

他跪在他娘床前,哭的泣不成声,他知道他娘要没了,他也知道他可能真的完不成他爹的期许了。他自小在市井中长大,知道像他这样的条件,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算不错了,若不是他爹娘都识字,他可能长多大连自己的名字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呢。而现在,他竟然能正式的读书习字,虽然不是进学堂,可章文庆也是个秀才,还是个廪生呢!

生意一直很好,不到亥时他们就把准备的东西全部卖完了,而那边的砂锅也差不多,周家父女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敏姐还好,不过是弯着嘴角,周父的门前牙都一直露着,今天他们拿了五十份的调料,他本来还觉得拿的多了,是敏姐说调料也放不坏,就算一时卖不完也没关系,而倩姐给他们五十五份,现在,已经卖出四十六锅了!

当然这四十六锅并不怎么赚钱,以素砂锅为例,带上柴火,一个砂锅本钱就差不多一文了,再算上一文的调料,这一个素砂锅也就五六个铜子的利润,荤砂锅的利润大些,可也不过七八个铜子。可这四十六个砂锅让他看出了希望!待他们卖上几天涨上价,还愁不赚钱吗?何况这也不算少了,他刚才掰着手指偷偷的算过了,差不多有三十来文的利润了呢,远比他们没搬来前好多了。

他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微微的在心中叹了口气,真可惜这不是个男娃啊。

见倩姐那边在收摊,他连忙也过去帮忙,虽然柳氏等人说不用,但他哪里肯听?而有他这个壮男在,收拾的的确比早先快了,他一直把倩姐等人又送出去几百米,这才回来:“女儿,咱们一会儿也能回去了,东西都快卖完了呢。”

敏姐点点头:“明天多买点菜,我再到倩姐那里拿点料。”

“明天……还买五十份?”他们现在还余了差不多十份,若再买五十份,倩姐还会多给五份,足够明天卖六十个砂锅了。

“我觉得明天可以拿八十份了。”

周父犹豫了下,然后一拍大腿:“行,听你的!”

等到亥时三刻,周家父女也高高兴兴的收拾了东西,倩姐走后,他们又卖出了三份,东西彻底卖完,这几乎是自他们出摊子以来,不因为天气原因第一次在子时前收摊,对于未来,他们都充满了希望。

第二天一早,敏姐就到倩姐那里拿调料了,那时候倩姐还没有起来,好在她前两天做的有多余的,一勺勺给敏姐盛了,却只有七十份的,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抓抓头:“没想到你这么早就来了,没准备好,要不我晚上再给你带去?”

敏姐当然没什么不愿意的,爽快的给了钱,见他们家还没收拾好,就连忙告辞了。倩姐吃了早饭,收拾妥当,也出了门,调料都没了,她要赶着再去买点原料。

她这东西早先都是从王郎中那里买的,这次她却准备换个地方了,也许是她想多了,但她总觉得这种事还是隐蔽些好。反正也不是什么稀奇的药材,价格也不怎么贵,一次可以买一大包,一大包就可以用很久呢。

她也没有叫弘毅,就自己数好了钱,披上过年新做的粉红带毛领披风走了出来。现在她在章家比早先更自由,过去柳氏还担心她胡乱跑惹了什么祸,现在却知道她是不会的,因此就叮嘱她两句就罢了。至于章文庆,现在根本就不敢和女儿打照面——他到现在也还没去老宅。他本来是准备去的,后来想想却不怎么愿意了,他娘说了要当他的衣服,也许只是说说,可如果是真的呢?

章秀才左想右想,最后还是决定拖一天是一天吧,他娘当他的衣服当然不对,可他这不也拖着他娘的吗?每次想到这里他也不由得想到那天倩姐对他说的话。

章文庆不算什么坏人,他自诩,还是个好人。他孝顺父母疼惜妻女,看到那过的不好的还愿意帮扶一把,遇到乞丐,也会施舍几个铜子。但他也绝对算不上什么好人。让弘毅留下来也就罢了,反正是能做活,但要让他去教书,那也是连想都没想过的,那天倩姐来找他的时候他还觉得可笑:“让他住下来已经可以了,还让为父教他读书,难道他真有什么不世才华吗?”

“哎呀爹,你不是要去坐馆吗?就先在他身上试验一下呗。”

一听到坐馆这两个字章文庆就头疼,那馆是好坐的吗?定时定点,不管刮风下雨他都要早早起床,若是近些还好,各方面都便意,若是路远,每天往返就是个事,饭食上也绝对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合心。所以他虽然嘴上说了,过后却是连想都不怎么愿意想的。此时听女儿这么说了,他也只有含糊的说,坐馆不是一句话的,坐馆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哪知道不管他说的多么花哨,倩姐却一眼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爹是不是不愿到外面坐馆啊?”

“……也不是不愿,这不是,爹还需要备考吗?”这他倒没有胡说,这段日子他真是用功再用功,虽不能说和当初考秀才时相比,却也要比早先好太多了。

“那爹有没有想过在家里开个馆啊?”

“在家中开馆?”

“是啊,爹,你看咱们家也还算有地方,爹你又是廪生,如果挂出招牌,也可以收几个学生吧,这样爹不用出去,在家中既可以备考,又可以教书,一举两得难道不好吗?”倩姐总觉得这渣爹要中举人有点难,她不是太懂这其中的道道,从她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那举人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难度绝对超越没有扩招前的高考,渣爹是有点才华,但要得中,估计还需要点运气,而运气这回事……就算她从现在起天天做善事,也不见得能报到这渣爹身上啊。

他们家现在生意还小,自然不会有人窥觑,再大一点也无妨,秀才这个招牌总是有点用的,可要是再大呢?在现代的时候,他们那儿有一家驴肉汤卖的很火,据说一天能卖出三头半驴,每月能达到上百万的利润,她去喝过,那真可以说是人山人海,不仅是排队了,而是等着桌子喝。这边没喝完,那边已经有人端着碗站在后面等位置了。

按说红旗下新社会,又是改革春风中,只要不偷税漏税,不违法犯罪就闷着头赚钱呗,可是不行,不知道哪里的大哥看上了这一块,于是原本的主人被打跑,地方连配方一起被霸占,并且原主人还不能再卖驴肉汤了,逼的人家最后开了个驴肉烩面馆,虽然生意也还不错,可真的无法和早先相比。

这还是有上访有网络有言论监督的现代,而这古代呢?虽然看起来这大留朝还不错,他们现在的县官也没听说过什么恶劣事迹,可倩姐一点点去尝试的心思都没有,她可不想自己千辛万苦发展出来的东西到最后让别人摘桃子。可难道因为害怕就不发展了吗?她还也想学一把红楼梦,找几个大丫鬟,几个小丫鬟,外加婆子小厮伺候呢。

当然,这可能有点远,而且,真要混到那一步也不见得开心。可她虽不觉得摆摊子怎么辛苦,也是不愿意把出摊子当做人生目标的,就算在这古代,她也还想走走转转,体会一把真正的古代风情呢!

而无论她想做什么,经济基础都是重要的,钱是一定要赚的。那要怎么保护所赚来的钱?倩姐左想右想就想到了声望,明年就是乡试了,渣爹能中最好,要是不能中,就从现在开始教学生吧。当然,这也不是马上就能出成果的,可是总要做不是吗?而且总要给渣爹找个事情做,老让他弄白菜出摊子,一次两次行,次数多了他也会反弹,当然,这也是一个过程,慢慢来吧。

听到要在自己家里开馆子,章文庆的抵触思想也就不那么大了,倩姐趁机又道:“那爹就把弘毅当你第一个学生好了,反正他也没正经上过学堂,你怎么教都行,就当练练手呗。”

就这么着,他收了弘毅。然后这两天他也在想,是不是能把小三也收进来,在他这里,也算是入馆了吧,然后他就能找他娘要衣服了吧?

柳氏和章文庆都不管,其他人更不会说倩姐什么,只有天儿叮嘱她回来别忘了买好吃的。天儿来的这段日子,倩姐但凡出去,回来必捎吃的,小孩子正是贪嘴的时候,所以一听这个姐姐又要出去,连忙拍着巴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