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宓乖乖的点头,“猫儿知道了。”

赵氏揉了揉她胖嘟嘟的小脸蛋,继续说道:“杨女官会跟你一起去,到时候,你只管听她的就好。”

皇宫是赵氏的地盘不假,但她到底离开两三年了,有些事,还是谨慎些为妙。

杨女史赶忙躬身:“夫人放心,我定会看顾好小三娘。”

赵氏点点头,复又对宫里来的内侍说道:“麻烦赵内侍了。”

赵福是太极宫内侍,很得圣人看重,宫里的小公主、小皇子见了,也要称呼一句“阿叔”。

走到外面更是被人敬着、捧着。

但他在赵氏面前不敢托大,笑得十分恭敬,“夫人言重了,奴婢会好好伺候小三娘的。”

赵氏微微颔首。

当年在太极宫,赵福等几个得用的太监,便是她一手提拔、调教出来的。在这些人面前,她还真是底气十足啊。

交代完,赵氏又亲自叮嘱了一番跟随唐宓进宫的阿姜、阿陈等人。

唐元贞站在一旁看着,并未插嘴,她十分相信赵氏。这位婆母,在宫里生活了十几年,对宫里的人和物最是清楚,听她的安排准没错。

“好了,时辰不早了,猫儿,你们去吧!”

再三确定没有什么疏漏,赵氏这才送唐宓出了福寿堂。

唐宓乖乖的跟祖母、母亲告辞,然后跟着赵福一起出了二门,登上马车,缓缓驶出将军府。

赵氏和唐元贞站二门的台阶上,目送马车离去。

直至马车消失不见,唐元贞才对赵氏道:“阿家,咱们回去吧。”

就在这时,西侧的甬道上传来纷乱的脚步声。

杨姨娘拽着王令慧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王令慧比唐宓大几个月,眼瞅着就要四岁了。

此刻她一身簇新的杏红色衣裙,头发也是梳了个双丫髻,发包上簪着小小的赤金花饰,脖子上、腕子上亦是金灿灿的。

“夫、夫人,宫里来的人呢?”

杨姨娘跑得气喘吁吁,行至二门,两只眼睛就四处寻摸。

没看到马车和内侍,不禁有些纳闷,抬头问向赵氏。

“走了!”

赵氏一看她们这模样,便知道她们的想法。

心里暗暗冷笑:哼,凭你也配跟着猫儿进宫?

“啊~走、走了?”杨姨娘双脚发软,险些瘫坐在地上。

自她得了信,就着急忙慌的去西园,好生给王令慧打扮一番,片刻不敢耽搁的跑了来,结果还是慢了一步。

哼,一定是赵氏,怕王令慧抢了唐宓的风头,这才急急的把人打发走。

哎哟哟,进宫面圣啊,多好的机会,硬是让赵氏给搅合没了。

唐宓虽然有“神童”之名,可到底是个三岁的孩子。这个年纪的奶娃子能懂啥?

还不如让她家的令慧跟着去咧,万一唐宓有个不稳妥的,令慧还能帮着描补。

其实王令佩才是最好的人选,奈何唐元贞狠毒,硬是跟个六七岁的孩子较真,非要王令佩跟着小万氏在西园后的小佛堂禁足。

唉,平白错过了好机会!

杨姨娘脑海里思绪翻滚,心中对赵氏和唐元贞的恨意又多了几分。

马车上,唐宓乖巧的坐着,赵福在一旁小声的叮嘱——

“小三娘不必担心,圣人和娘子(即皇后)都是十分和善的人,你是夫人一手教养长大的,圣人更会欢喜几分。”

圣人对赵氏的感情太深了,爱屋及乌,定会对赵氏跟前养大的孩子高看几眼。

这次召唐宓进宫,表面上想见见三岁就能解开鲁班锁的神童,实质上也是想通过唐宓施恩赵氏。

赵福身为圣人跟前第一得用人,自是明白圣人的心思。

这两年,赵氏为了帮圣人收拢兵权,着实受了不少委屈,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此次唐宓进宫,必定有封赏。

唐宓白嫩精致的小脸上写满认真,“嗯,我省得。”

“宫里还有几位小郎和小娘子,他们,呃,也都是极好的。”只除了那两位。

赵福心里琢磨,应该不会这么巧吧,尤其那位这几日身子不舒坦,一直在太妃那儿养着,应该不会到前头来。

至于另一位,呃,虽然麻烦了些,到底是个小娘子,规矩什么的也都懂,应该不会欺负一个三岁的奶娃儿吧。

不得不说,在颜控的世界里,颜值代表一切。

唐宓生得太好了,教养又好,安静的往那儿一坐,妥妥一枚粉粉嫩嫩、可爱爆棚的小团子。

即便赵福是个去势的太监,在后宫见惯了所谓的“金童玉女”,也忍不住对唐宓心生喜欢。

“嗯,阿婆说过的,宫里的贵人都是极好的。”深宫内苑的,能不好吗,“不好”的早都“消失”了。

唐宓的小奶音娇娇的、嫩嫩的,听得人心里暖暖的。

尤其是她那双清澈无垢的大眼,仿佛能映到人的心头。

赵福禁不住唇角上扬,哎呀,多好的孩子啊。真不愧是唐氏女所出、懿德夫人亲自教养的。

马车晃悠悠的来到太极宫,验过门禁,一行人下马车步行,穿过两仪门,最后行至皇帝日常居住的甘露殿。

赵福走惯了,并不觉得累,半路上担心唐宓年纪小受不住,特意将她抱起来。

一直走到甘露殿,赵福才将唐宓放下来。他忍着揉胳膊的冲动,暗暗咋舌:嘿,小丫头还挺有分量啊。

“谢谢阿叔!”

唐宓抱着两只小拳头跟赵福道谢。

赵福愈发喜欢这个小丫头了,亲自牵着她的手,一路朝正殿而去。

“她就是王家女?”

一记属于女童的声音响起。

赵福心里咯噔一下,面儿上却不显,不着痕迹的松开唐宓的小胖手,冲着来人行礼:“奴婢见过显新县君。”

显新县君?

唐宓大眼里闪过一抹光彩,嗯,她听阿婆说过这个人。

显新县君,姓姜名清,出身自天水姜氏,乃当朝皇后姜氏的亲侄女。

姜家人丁稀少,姜清是他们这一辈唯一的女孩,姜皇后十分疼惜,自幼便将她接进皇宫抚养。

唐宓微眯着眼睛,细细打量这位姜氏女。

姜清今年七岁,生得娇娇弱弱,皮肤白皙,眉眼有些寡淡,却也是清秀小佳人。

她浑身散发着骄傲的气息,尖尖的下巴高高扬起,就差在脸上写上“我是世家女”几个大字了。

唐宓撇撇嘴,又一个只认姓氏的“世家女”。

看来,她今天的太极宫之行约莫不会太顺利咯…

第052章 怼你没商量

姜清在皇宫长大,姜皇后把她当亲闺女养。

刚刚过了五岁,姜皇后便从圣人那儿给她求了显新县君的诰封。

可以说,姜清虽然不是公主,但在宫里,却比那些不受宠的公主还要有体面。

赵福轻易不敢得罪。

他小心翼翼的回道:“好叫县君知道,这位便是王骠骑的孙女儿。”

想了想,他还是补了一句,“从小跟着夫人长大。”

没有特指是哪位夫人,但在皇宫里,大家都知道,能在圣人面前称夫人的也就只有懿德夫人一人。

姜清生得一双单眼皮儿,眼睛细长,听了赵福的话,眸光闪烁了一下。

虽还是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但口气已经缓和了许多:“哦,竟是阿婆亲自教养的,难怪身上的泥土味儿少了许多。”

她背后站着姜皇后和太子,可以瞧不上粗鄙的王鼐,但绝不能轻视赵氏。

否则,慢说圣人会发火,单是姜皇后也不会饶了她。

唐宓嘴角抽了抽,什么叫“泥土味儿少了些”,干脆说她是泥腿子出身的农家女算了。

唐宓年纪小,懂得却不少,且家族荣誉感很强。

如今走在外面,她就代表着唐家和王家,若轻易让人嘲笑了,也会连累家族。

只见她顶着一张无比可爱的小胖脸,脆生生的说:“见过显新县君。小女姓唐名宓,家祖父是骠骑将军,家外祖父是前朝太府寺卿。”

唐宓特意加重了“唐”字的读音,明明白白的告诉姜清:本小娘子姓“唐”,乃兰陵唐氏的嫡系传人。

和你姜清一样,都是名门望族之后。

而且吧,相较于唐氏,姜氏早就没落了。

姜氏的没落还跟唐氏不同,唐氏是遭遇兵祸,一下子被人连锅端了。但在兵祸之前,唐家依然显赫,是响当当的一等门阀。

而姜家,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开始没落,到了姜皇后这一辈上,只剩下了他们这一房。

姜家的没落很奇特,他们家不是因为战乱或是子孙不肖,而是因为子嗣不旺。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诅咒,两百多年前,姜家的男丁忽然开始变少。即使没有到了九代单传的地步,但每一代也只有堪堪的个位数。

作为一个大家族,人是根本。

没有人,哪来的兴旺?

没有足够的男丁,又怎么培养出人才?要知道,人才也是有概率的,基数太小,出人才的几率就更小。

几代下来,朝堂上再也没了姜家人的身影。

到了姜皇后父亲那一辈,族中最高的官职,也只是个六品小京官。

何为世家?

世卿世禄之家。

世家之所以被人推崇,不是因为家族历史有多长。

若族中没有人在朝庭里担任高官,你家的历史哪怕上了千年,也算不得世家。

所谓世家,每一代都有人在朝中高居高位,要么宰相,要么大将军,再不济也是九卿。

如此几代传承下来,积累个一二百年,才能堪堪挤入世家的行列。

三四百年的,约莫能入个二等。

唯有沿袭五六百年乃至千年的,才能称之为甲等。

唐家便是甲等,而姜家,如今已被挤到了末等的边缘。

若不是出了个姜皇后,家族渐渐有了中兴的迹象,这才没有彻底跌落出世家的行列。

就是姜氏,能成为皇后,也是一个意外。

当年郑宥在京城为质子,到了说亲事的年纪时,前朝的统治已经风雨飘摇。

农民起义不断,数位统兵大将趁机谋反,硝烟滚滚,直逼长安。

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前朝戾帝不说好好安抚那些没有谋反的封疆大吏、统兵大将,反而变本加厉的揉搓、逼迫。

郑宥的亲事,便是戾帝压制、乃至羞辱郑家的一个手段。

郑家与前朝皇族有姻亲关系,按照辈分,郑宥要称呼戾帝一声“表叔”。

戾帝就打着长辈的旗号,给郑宥定了门表面风光、实则不堪的婚事。

天水姜氏,近千年的名门望族,乍一听名号,真是高贵无比。

配郑氏这样的寒门土鳖,绝对是低嫁中的低嫁。

而事实上呢,整个姜家,只有不到三十口人,其中入仕的男子寥寥三四人。

官职最高的就是姜氏的父亲,姜家的家主,也只是个将作监的小官,毫无实权可言。

在那样一个乱世将至的时刻,似姜家的这样的姻亲,有还不如没有。

奈何戾帝逼得紧,郑家又不敢在关键时候与皇帝为敌,只得咬牙认下了这门亲事。

所幸姜家虽然没落了,但姜氏的教养很不错,至少能担得起家族主母的重任。

十几年夫妻相处下来,郑宥对姜氏很敬重,连带着对姜家也高看几眼。

任由姜皇后将姜清养在宫里,也大方的给了诰封。

姜清背靠姜皇后,在后宫不说是横着走吧,却也无人敢轻易招惹。

养得她的性子有些骄纵。

今天还是她第一次被人当众打脸,姜清更气的是,她还无法辩驳。

因为是她先用姓氏鄙视唐宓,现在被唐宓鄙视回来,她根本无话可说。

怎么说?难道让一向看重姓氏的姜清说什么“不以姓氏论英雄”吗?那岂不是更打脸?

“你~~”姜清气得俏脸通红,死死的瞪着唐宓。

唐宓却无所畏惧,睁着乌溜溜的大眼,与姜清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