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己不是开蒙的夫子,而唐宓三兄妹也早已读了好几年的书。

李克己要做的,更多的是给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并在沿途给他们一些指点、启发即可。

所以,唐宓三兄妹每隔一天才会去平康坊上课。

其它时间,三人都是待在家里自己研读,发现了问题,待到上课的时候,一并请教。

唐元贞觉得,王令仪兄弟也就罢了,资质不如猫儿,平日里多努力些是应当的。

而猫儿却不同,她过目不忘啊,家里的那些书,她都翻了大半,根本无需跟着哥哥们一起重读。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给她再加点儿课程。比如女子应该会的某些课程。

“柳先生善书画,她的祖上曾经出过一位书画双绝的大家;许先生善音律,尤善抚琴;魏先生善女工,织锦、刺绣颇有大家风范;梁先生善医术,尤其是妇科一项,就是宫里的太医也未必比得上她。”

唐元贞拿着四位先生的履历,细细的讲给唐宓。

“阿娘也不求你将四位先生的本事都学会,只希望你能都懂一些。”

唐元贞温柔的跟唐宓说道。

唐宓一边听一边点头,“猫儿明白。阿娘最疼猫儿了。”

唐元贞笑了,揉了揉女儿毛茸茸的小脑袋。

有个早慧的女儿,真是又心疼又贴心啊。

“课程我也安排好了,上午学习半个时辰的书画、半个时辰的音律,午饭过后,半个时辰的女工、半个时辰的医术。”

唐元贞拿出一个课程表,这是她用炭笔在白纸上画出来的。

唐宓早就习惯了阿娘时不时会拿出一些奇怪的东西,她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在课程安排上。

“嗯嗯,猫儿听阿娘的!”

课程的时间略紧凑,不过唐宓自信可以应付得来。

母女两个又说了些话,而后,唐宓便告辞回揽月阁了。

没错,是揽月阁。

唐宓小萝莉,终于搬出父母的院落,有了自己的居所。

至于王怀媛,早在王鼐、万氏的丧事一结束,便独自一人回了柳家。

是的,王怀媛没有把柳佩玉和柳佩玖带走。

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二:

一则,柳佩玉天生不足,赵氏给她寻了太医调理。既是要调理,就不宜挪动。再者柳家的条件根本无法与王家相比。

不管是吃穿用度,还是药材供给,柳佩玉留在王家,远比回家要好得多。

二则,赵氏提及,唐元贞在给唐宓寻找女先生。

唐元贞是什么人,她选中的女先生定是有真才实学、且品性极佳的人。

柳家不过是寻常地主,族中男丁未必都有机会寻得良师,就更不用说女孩子了。

唐元贞给女儿请了女先生,如果柳佩玉也在王家的话,便能跟着一起上课。

不求她学成什么才女,好歹多学些东西也是好的。

就算没有女先生,能跟在唐元贞身边学习一二,说出去,柳佩玉的名声也好听不少——名门唐氏,寻常人摸都摸不到的存在啊。

经过赵氏一番分析,王怀媛虽是不舍,但还是将柳佩玉留了下来。

柳佩玖和柳佩玉感情好,且小姑娘年纪虽小,却很是机灵。

跟在柳佩玉身边,很能排解柳佩玉这个敏感孩子的心事,王怀媛为了女儿好,也干脆把柳佩玖留在了王家。

王怀媛则带着柳佩玖的亲娘离开了京城。

王怀媛走了,揽月阁算是空了下来。

这次王家搬新宅,唐元贞特意在中轴线附近,选了一个距离寸心堂和朝晖院都不远的阁楼小苑,依然命名揽月阁。

跟王怀瑾商量了之后,唐元贞又去跟赵氏请示,而后才将唐宓打包搬到了揽月阁。

柳佩玉和柳佩玖也住在这里,只是没有住正房。

揽月阁,既然有个“阁”字,那么它就不是普通的平房小院。

揽月阁一共有三层,每一层的布局差不多,即三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

一层的正房没有住人,而是布置成了待客的花厅,东侧厢房是书房,西侧厢房则是花房。

唐宓和柳氏姐妹住在二层。

唐宓住在中间的正房,柳佩玉则在东侧厢房,柳佩玖便被分到了西侧。

三层也没有空着,放着许多唐宓的箱笼和藏书。唔,这也算是唐宓的一个小私库吧。

别看唐宓只有七岁,她的私房真心不少。

父母给的,兄长送的,赵氏赏的,还有每年公中的分配。

哦,对了,还有宫中的赏赐。

别忘了,唐宓头上还有个乡君的封号呢。虽然品级不高,却是有俸禄哒。

几年积攒下来,唐宓大大小小的箱笼居然摆满了东西两侧的厢房。

那日搬家的时候,柳佩玖看到那一堆堆的箱子,惊讶的嘴都合不拢。

尤其是丫鬟清点的时候,柳佩玖曾偷偷溜过去瞧了一眼。那口箱子里又摆满了小匣子,丫鬟拿起一个小匣子打开,露出金灿灿的首饰。

啧啧,什么赤金、什么缠丝、什么镶宝、什么衔翠…各式各样的首饰足足摆满了一大箱子。

柳佩玖略略估算了一下,单是那一箱首饰,就价值万贯。

而唐宓那样存放首饰、珠宝的箱子足足有三四箱。

更不用说还有那些瓷器、古玩、字画…单单唐宓一个七岁的小女娃,私库就能超过整个柳家!

那一刻,柳佩玖才深深的体会到,王家到底富贵到了什么程度。

当然平时的吃穿用度,也让柳佩玖感觉到了王家的豪奢。

只可惜这几个月要守孝,家里禁荤腥,饭桌上的饭菜也简陋了不少。

饶是如此,也比柳家的吃食强上许多。

同样是白粥,王家的白粥是上等粳米熬制,那米不是一般的香哇。

同样是小菜,王家的小菜选用的都是最新鲜的蔬菜,经过不知多少道工序、加了不知多少调味料制作而成。

虽然不沾半点荤腥,但口感绝非普通腌渍的咸菜所能比拟的。

在王家待了几个月,虽然吃着守孝的“粗茶淡饭”,但柳佩玖居然胖了好几斤,衣服都快撑裂了。

不过不要紧,唐元贞多周到的人哪,早早就发现柳氏姐妹带来的衣服不多。

也不用赵氏提醒,直接命针线房给两姊妹做了六套衣服送过来。

万氏、王鼐死后,唐元贞也命人按照柳氏姐妹的身份,裁制了相对应的素服,以及配套的银质首饰。

可以说,在王家,虽然是客居,柳氏姐妹却比在柳家过得还要舒坦、惬意。

今天,柳佩玖更是得到了个好消息——

“猫儿姐姐,你说的是真的?明天咱们就能上课了?”

唐宓笑着跟柳佩玉和柳佩玖道:“没错,阿娘请来的四位先生已经都到了,明天就能上课。上课的地方也不远,就在寸心堂右侧的小院里。阿娘说了,以后那里便是咱们的‘学堂’。”

“真是太好了!”柳佩玖高兴的跳了起来。在王家的日子确实富贵又舒适,可太闷了。

如今好不容易有个事儿做,她的心都要飞起来了。

柳佩玉却敏感、细腻许多,“真是太麻烦舅母了。我们——”

她们到底是外姓旁人,跟着蹭课,多少有些不自在。

唐宓却笑着说:“阿娘早就想让我学些音律、女工,奈何家里只有我一个,若是专门请先生只教授我一个,多少有些托大。幸好你们来了,如此,阿娘再请先生来,也不会显得过分!”

柳佩玉知道唐宓在说客套话,但听她这么说,自己心里多少好受些。

她抿唇轻笑,“这么说来,表妹竟是沾了我们的光?”

心情好了,柳佩玉难得的开起了玩笑。

唐宓见表姐终于不再多想,也乐得配合她,“是啊,是啊!”

“既是这样,那今天晚上,猫儿姐姐就请我和姐姐吃一顿吧。”柳佩玖也跳过来凑热闹。

“好啊,我这就命人去小厨房点菜。表姐,表妹,你们想吃什么,尽管点!”唐宓荷包鼓鼓的,哪里会在乎一顿饭。

“好,我、我先来…”柳佩玖叽叽喳喳的开始掰手指。

柳佩玉时不时的插上一句。

唐宓则不住的应声。

一时间,揽月阁里笑声不断。

与此同时,寸心堂里的气氛却有些尴尬。

“…我妹妹多年未进京,这次特意来给父亲拜寿,我便想着,待我父亲寿宴过后,请妹妹来家里住些日子!”李氏小心翼翼的跟赵氏商量,一边说一边觑着赵氏的脸色。

赵氏的脸上却看不出喜怒,她也没说话,就那么静静的坐着。

唐元贞却是一脸的诧异,用一种不敢置信的口吻说道:“二婶,咱们是丧家啊~~”但凡是知道点礼数的人,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去丧家做客,还要小住!

而且她早就得到消息,李氏的妹妹除了自己的儿女,还带了好几个庶女前来。

这、是拜寿吗?

唐元贞觉得李氏根本就是用心不良。

“不就是一年的孝期嘛,我妹妹一个月后才能到京城,等过了寿宴,还要在我娘家住些日子,”李氏不在意的摆摆手,真当她没想到“服丧”这回事儿啊,她早就算过了,好吧。

王鼐和万氏,一个是王怀瑾的伯父,一个是祖母,按制,王怀瑾只需服一年就好。

如今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李信贤在路上还有一个月,进京后在李家住几个月,很快一年就过去了。

而在这几个月里,李氏完全可以接外甥女过来住个两三天,这,应该不算失礼吧。

唐元贞瞪大了眼睛,“一年?二婶,郎君是老国公爷的嗣子,他要守三年孝啊!”

李氏傻眼了,“啥?三年?”

第102章 聪明人(求订阅)

李氏,以及小万氏都犯了一个错误:王怀瑾确实是王鼐的侄子,但在宗法上,他却是王鼐的嗣子。

尤其是经历了灵堂的那场闹剧后,李氏和小万氏等人觉得真相已经揭开,王怀恩也正式回到大房,相对应的,王怀瑾也当变回二房的嫡长子。

至于爵位,不过是赵氏仗着圣人的权势,帮着王怀瑾从王怀瑾手中夺来的。

他们心目中,王怀瑾哪怕继承了安国公府,他依然不能算是王鼐的儿子。

所以,孝期什么的,他们也是按照“侄子”的标准给王怀瑾计算的。

这会儿听唐元贞这么一说,李氏顿时傻眼了。她之所以牢记“王怀瑾是王鼐侄子”的事实,更多的是为自己考虑。

唯有淡化了王怀瑾“过继”的事实,她才能更顺利的跟儿子“重修母子情”。

哪怕心底曾有一丝提醒,也被李氏直接忽视掉了。

唐元贞怼完李氏,不着痕迹的打量了她一番,敏锐的扑捉到李氏眼底那闪烁的精光。

唐元贞暗生警觉:李氏这是想干什么?她是真的忘了王怀瑾是大房嗣子的事实,还是故意装傻以便达到什么目的?

等等,李氏能有什么目的?

唐元贞略略冷静了片刻,站在李氏的角度开始想问题。

很快,她便察觉到了问题所在:李氏故意想抹杀王怀瑾过继的事实,继而以“生母”的身份继续住在国公府。

即便他日搬离,李氏也要让王怀瑾牢记一件事,他是李氏和王鼎的儿子。王鼐和赵氏于他,不过是伯父和伯母!

好算计!

唐元贞垂下眼睑,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李氏被唐元贞这么一顶,顿觉脸上有些下不来,讪讪的对赵氏道:“瞧我,这些日子竟忙糊涂了,居然把服丧这么重要的事给记混了。”

赵氏眼皮都没撩一下,淡淡的说道:“无妨。只是阿唐说得对,咱们是丧家,实在不好招待远客。弟妹娘家那边,还请多多体谅。”

“体谅,应当体谅!”李氏打着哈哈,随口扯了几句闲话,便匆匆告辞离去。

目送李氏离去,赵氏别有深意的看着唐元贞,似乎在等着她开口。

唐元贞好像没有看到赵氏的目光,忽的说道:“阿家,有件事,我觉得是不是该重新考虑。”

赵氏不动声色,“什么事?”

唐元贞组织了一下语言,低声说道:“阿婆和阿爹去得突然,咱们家在京畿没有选好墓地,只得暂将两位老人的灵柩存放在清凉寺。”

赵氏点头,“是呀。落叶归根,按理说,咱们应该把他们送回梁州祖坟安葬。只是当时想着咱们一家都在京城,日后祭拜不方便,这才决定在京畿置办墓地。只可惜京城多权贵,附近的风水宝地早就被瓜分殆尽。二郎辛苦了两个月,至今还未找到好的墓地。”

所以,王氏和王鼐的棺材依然停放在清凉寺。

依着赵氏对他们的恨意,根本不想催促王怀瑾去找什么风水宝地,只管让两副棺材在寺庙里烂掉才好。

唐元贞故作犹豫的说,“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有点子小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氏唇角勾了勾,“这里也没外人,有什么话,只管说。”她真是越来越喜欢唐元贞这个儿媳妇了。

唐元贞似是下定了决心,道:“阿家,与其漫无目的的在京城找墓地,不如还是将两位老人的灵柩运回梁州安葬吧。正好,咱们也许久没有回过梁州了,借着守孝的机会,阖家回梁州看看吧。”

赵氏挑眉,“回梁州守孝?”唐元贞舍得京中的繁华,愿意去梁州乡下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