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眨巴眨巴眼睛,暗暗数着那些匣子的数量,心说话,十八郎这是要把圣人的私库搬空吗?

那、那圣人的那句“再拿些金银玉器”的话,他到底要不要传达给十八郎。

按照他对十八郎的了解,如果他照实说了,十八郎肯定不会客气。

呃,想到圣人看见自己那空了小半的私库,还不定怎么“气急败坏”哩。

捉起袖子擦着脸上的汗,赵福还是缓步进了库房。

李寿正在吩咐小内侍,“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给我拿上!”

明明是微寒的春日,两个小内侍却累得汗流浃背。

两人费力的抬起一个紫檀木座屏,嘿咻嘿咻的往外走。

赵福看得心肝儿直哆嗦,哎呀,这不是去年万寿节下边进贡的一架双面绣座屏嘛,圣人很是喜欢。

十、十八郎怎么把这个也翻出来了?

李寿似乎还不满足,摸着下巴在十几间库房里溜达来、溜达去。

赵福心惊肉跳的跟在他身后,小声提醒,“十八郎,外头已经堆了很多——”这么多东西,您拿也拿不走哇。

李寿听赵福这么一说,猛然想起,他道:“你不说我都忘了,赵内侍,帮我找辆马车,然后再叫几个人,把我挑选好的这些东西都装上。”

赵福好想抽自己两个嘴巴。

偏他不能。

苦哈哈的应了一声,赵福破罐子破摔,将圣人的那句话传达给了李寿。

李寿一听,眼睛登时亮了,笑着说道:“还是阿舅疼我!”

嘿,奉旨打劫,打劫的还是皇帝本人,这种感觉真是太爽了。

李寿顾不得选那些座屏、摆件了,直接杀向存放金银玉器的几间屋子。

将作监今春新打制的全套赤金首饰,奢华的珍珠衫,全套的银质烹茶工具,还有上好的紫铜熏香炉…李寿根本就不知道“客气”两个字怎么写。

赵福看得眼睛都直了,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

就在他几乎要忍不住伸手阻拦的时候,李寿抹了把额上的汗珠,略带遗憾的说道:“罢了,就先拿这些吧。”

啥?

先拿?

感情您还准备来第二波啊!

赵福的腿都有些软了,内心更是无比同情圣人:摊上这么一个爱抢劫的外甥,圣人真可怜!

赵福吐着槽,却还要帮李寿把这一堆堆的东西弄到马车上去。

李寿抄手站着库房外面,两只眼睛如同雷达一般的扫描着。

那边,好像是珍禽园吧?

李寿想着,脚下不停,径直朝珍禽园走去。

赵福暗道一声不好,这位小祖宗,不会又看上什么珍禽猛兽了吧?

他顾不得其它,赶忙追上了李寿。

李寿无比熟稔的在珍禽园里转来转去,最后驻足在一处假山前。

赵福眼前一黑,我的亲娘哎,十八郎还真瞄上这对宝贝了。

这处假山被圈了起来,前面有半亩的空地,空地上种满了草,嫩绿的草坪上翻滚着两团雪白。

而不远处假山根儿,一只通体雪白的老虎正慵懒的卧着,琥珀色的眼眸时不时的往草坪看上两眼。

“赵内侍,这对小老虎已经满月了吧?”

李寿越看这两只白老虎越满意,猫儿最喜欢小动物了,想必也会十分喜欢这样可爱的小老虎。

赵福好想拒绝回答,但他不能,因为跟前站着的是十八郎,是圣人最宠爱的外甥。

用力闭了闭眼,赵福道:“好叫十八郎知道,这对小老虎再有几日才满月。”

李寿点点头,好吧,那就让你们再在珍禽园里待几天吧…

第120章 还生气哪?

唐元贞和小万氏在堂屋里说着闲话,不多会儿,天色就晚了。

丫鬟们穿梭着将蜡烛点燃,屋里顿时亮堂起来。

一个婆子悄悄的凑到唐妈妈耳边低语了几句。

唐妈妈听罢,点了点头,挥手将那婆子打发出去。

然后唐妈妈来到唐元贞近旁,低声道:“娘子,暮食都准备妥当了。您看是先用饭,还是先去萱瑞堂?”

唐元贞想了想,道:“二太夫人那儿可还得闲?”

她可是听说了,最近李氏十分忙碌。

不是忙着管理家务或是操心出嫁的王怀婉,而是忙着跟王鼎的妾侍斗法。

没错,自打王鼎纳了妙仪后,王鼎似乎被打通了某根经脉,原本并不贪恋美色的他,竟接二连三的纳起妾来。

短短几个月的功夫,王鼎身边多了七八个人比花娇的俏婢女。

李氏又急又气。

尤其是某个侍妾传出有孕的消息后,李氏的危机感直线上升。

要知道,王鼎现有的两儿一女,全都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

将来王鼎的所有财产,也都只能传给她的儿女。

可现在呢,有了庶出子女,将来的事就很不好说了。

那些侍婢若是生个庶女也就罢了,随便哪个院子里一放就能养大,养大后,一副嫁妆便能打发出门子。

可万一生了庶子呢?

她的阿瑜,不像他大哥(也就是王怀瑾啦)那般有了爵位,若是再分薄了家产,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李氏绝不容许她的宝贝儿子受委屈。

没说的,挽起袖子跟侍妾PK吧。

萱瑞堂便开始了鸡飞狗跳的生活,每天上演宫心计,简直比皇宫还热闹。

李氏和侍妾们相互算计、相互陷害,整个院子乌烟瘴气,王鼎被一群女人吵得脑仁儿疼,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仕途?

萱瑞堂的种种热闹,唐妈妈早就飞鸽传书告诉了唐元贞,所以她才会问李氏是否“得闲”。

小万氏坐在唐元贞旁边,依稀听到了唐妈妈和唐元贞的对话。

她不禁暗暗庆幸:幸好听了阿慧那死丫头的话。唐元贞果然对府里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哇。

唐妈妈回道:“二太夫人刚‘忙’完,这会儿正准备用暮食呢。”

潜台词,李氏刚跟某个侍妾掐完架,正要吃饭补充体力。

唐元贞点点头,转身对小万氏道:“阿嫂,我刚回来,该去给阿婶请个安。你看——”

“哦,我们也一同去吧。”有热闹了,小万氏当然要去看。

唐元贞没说什么,招呼唐宓几个,一群人朝萱瑞堂杀去。

王令慧挽着唐宓的胳膊,继续跟她说京中这两年发生的八卦。

唐宓一边听,一边留意四周的景致。

唔,基本上跟她离开时差不多。

只是到了萱瑞堂,唐宓才发现,这里、似乎拥挤了不少啊。

踏进萱瑞堂的正院,刚过院门,唐宓便看到院中跪着一个纤弱的身影。

唐宓有点好奇,不免多看了几眼。

这人低着头,看不清相貌。乌鸦鸦的青丝上簪着赤金的首饰,衣服也不是仆妇的样式。看样子,不是家中的奴婢、婆子。

难道是侍妾?

可没听叔祖父纳了新妾啊?

唐宓正琢磨着,耳边传来王令慧的低语声:“叔祖母又在‘调教’叔祖父房里的侍婢了。”

唐宓秒懂,这人不是王鼎的侍妾,而是奴婢,比妾还要低一等哩。

不过,就这样让侍婢在院子里跪着,真的好吗?

唐元贞领着众人进了正堂。

堂屋里,李氏高坐在主位上,下首坐着的是王怀瑜。

唐元贞目光扫了一圈,没有发现王鼎的人影。

“给阿婶请安!”唐元贞躬身行礼。

唐宓和柳氏姐妹跟在她后面,齐齐向李氏行礼。

李氏刚整治了‘小妖精’,心里正畅快,但一看到唐元贞,好心情顿时变差。

她阴阳怪气的说道:“哟,咱们国公夫人回来啦?怎么,终于忙完了,愿意拨冗来瞧瞧我这个老婆子了?”

唐元贞还没怎样,王怀瑜先坐不住了。

十五六岁的少年慌忙站起来,扎煞着两个胳膊,白净的面皮儿涨得通红,他不知是该劝母亲收敛些,还是安慰嫂子不要跟母亲计较。

可恨他口拙舌笨,满肚子的话,根本不知该如何说,最后只得傻愣愣的站在那里。

唐元贞看了小叔子一眼,见他这般,心中不由得叹息:李氏这般性子,倒也养出两个好孩子。

自家夫君就不用说了,相貌、品性好得没话说。眼前这个年纪最小的王怀瑜,竟也没有被养歪,十六岁了,这般善良、淳朴,真真不容易!

小万氏看李氏又犯蠢了,暗自偷乐,不想袖子被人拽了拽,低头一看,不是旁人,正是不知何时摸过来的王令慧。

王令慧恨铁不成钢的冲着小万氏努努嘴,然后又看向唐元贞,意思不言而喻:阿娘,快去帮忙解围啊。

虽然唐元贞未必需要,可你必须有个态度啊。

小万氏心里不乐意,但还是照着小女儿的意思,三两步走到前头,笑着说道:“阿婶,给您请安啦。”

行完礼,她又道:“哎呀,夫人刚进家门,连衣服都还没换吧,这就赶着来给阿婶请安啦?”

小万氏仿佛没有去朝晖院一般,故意指着唐元贞那沾了些许风尘的衣裳说道。

唐元贞很意外小万氏会给她解围,不过,今天小万氏不停的向她释放善意,她也不会拒绝。

微微一笑,唐元贞直说:“阿婶是家中长辈,理当敬重。”

李氏听了这话,又细细打量了唐元贞、唐宓以及柳氏姐妹一圈,发现她们确实没有洗漱换衣,阴沉的脸色这才略略好看些。

“哼,”李氏脸色好了,但语气依然生硬,“路上可还顺利?”

唐元贞赶忙道:“多谢阿婶惦念,路上一切都好。”

“那就好!”李氏跟唐元贞实在没话说,简单寒暄了两句,便打发她们出去。

唐元贞也不想在萱瑞堂多呆,她觉得,现在的萱瑞堂太乱了,根本不适合猫儿这样的小娘子久坐。

唐元贞领着一群人又浩浩荡荡的离开,正好与急匆匆赶来的阿方错身而过。

阿方望着众人的背影,用力跺了跺脚,“哎呀,夫人怎么这么快就走了?”不行,等明天,她一定找时间去求夫人,好歹帮帮阿婉。

出了萱瑞堂,小万氏便告辞了。

唐元贞一行人回朝晖院用暮食。

用罢暮食,唐宓没有急着回揽月阁,而是去花园子散步。

王家的花园子很大,位于整个大宅的东南角,南墙外便是街道。

唐宓一路溜达,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南墙边。

忽然,一堆桃花儿从天而降,洒落在唐宓的头上、身上。

她抬起头,看到高高的南墙上正坐着一个人。

唐宓瞳孔微缩,是李寿!

想到五年前自己被他戏耍,唐宓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冷哼一声,她理都没理,扭身就走。

“哎呀,猫儿,这都五年了,你还生气哪?”

第121章 怪怪的

生气?

他也知道自己办的事会惹人生气?

这就是说,他根本就是故意在耍自己玩儿?

李寿不说这话还好,他一说,唐宓愈发生气了。

看都不看他一眼,唐宓扭头就走。

“哎、哎,猫儿,别走哇~~”

李寿一个翻身,宛若一片树叶般从南墙上飘了下来。双脚稳稳的踩在地上,丁点儿声响都没有。

唐宓不管他,径直往揽月阁走去。

李寿快走几步追上来,缀在她身侧,絮絮叨叨的解释:“猫儿,这几年我给你写了那么多信,把那件事解释了不下八百遍,你还生气啊?”

好吧,当年他确实存着逗弄猫儿的心思,才故意引猫儿给他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