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她们来自己这里做什么?

心里存着疑惑,唐宓还是吩咐:“快请!”

唐宓猜错了,来的只是萧皎皎,并不是萧氏姐妹都来了。

萧皎皎怀里抱着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猫,只是那猫儿恹恹的,看着没什么精神。

唐宓起身相迎,“猫儿见过表姑母。”

萧皎皎赶忙避开唐宓的礼,小脸上满是受宠若惊,“猫、猫儿不必客气。我贸然来访,没有打扰猫儿休息吧?”

打扰了又能如何?

人来都来了,唐宓还能说什么?

唐宓笑了笑,没说话,只是示意丫鬟们给萧皎皎上茶、摆果子。

“哎呀,不用忙了,我、我就是来看看猫儿。都说猫儿最是个心善的,且擅长侍弄宠物,正巧我在来京的路上遇到一只生病的小猫儿,看着怪可怜的,便将它带上了,”

萧皎皎将怀里的猫展示给唐宓,“偏偏我是个没用的,养了几日,这猫儿的病竟是愈发重了。今天更是连饭食都吃不下,我急得不行,忽的想起了猫儿你,就带着它来求你帮忙了。”

唐宓低头看了看那白猫,唔,确实病了。

“猫儿,表姑母有个不情之请,你能不能把这猫儿留下来,好歹救它一命?”

唐宓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来。

最后,为了求证心底的疑惑,唐宓还是把白猫留下了。

打发走萧皎皎,唐宓看向阿姜,“奶娘,您说我看起来很傻吗?”

第162章 惊变

唐元贞一共为王怀瑾生了四个儿女,唐宓是唯一的女儿,也是王怀瑾最宠爱的孩子,没有之一。

这一点,王家上上下下都清楚。萧皎皎虽然是初来乍到,但在路上,仅凭王怀瑾和下人的只言片语,她便发现了这一点。

王怀瑾从梁州返京,带了不少“土仪”,据说是他在梁州剿匪的时候弄到的战利品。除去上交给朝廷的,分给下面官兵的,剩下的很大一部分都进了王怀瑾的腰包。

而王怀瑾还没有到京城,就已经将这些“土仪”做了分配:先挑出适合年轻小娘子的珠宝、玉器、摆件和布匹等物留给唐宓,其他的全都交给妻子处置。

有好东西,最先想到的就是唐宓,足见王怀瑾对这个宝贝女儿的看重。

萧皎皎最擅长从细节发掘问题,尚未来到王家,便已经将唐宓这个名字牢牢的记在了心上。途中,她更是不着痕迹的打听唐宓的消息。

只可惜王家的仆役嘴太严,萧皎皎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有打探到。唯一的了解就是唐宓喜欢小动物,尤其是白色的。

萧皎皎便在途中找到了一只纯白的小猫,最妙的是,这只小猫还生了病,看起来格外可怜。

这不,刚到王家没多久,萧皎皎便抱着小猫来寻唐宓了。

当然,她也没奢望一次就能跟王家最受宠的孩子处好关系,但能搭上话,留下再次拜访的理由,那就足够了。

唐宓却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严重的侮辱,她气鼓鼓的对阿姜说,“奶娘,我脸上是不是写着‘傻子’两个字?要不然,她怎么就找上了我?”

萧氏姐妹是来做什么的,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猜得出来。而唐宓作为元妻所出的嫡女,在亲娘尚在、父母恩爱的情况下,得有多脑抽才会跟一个想给自家老爹做小妾的女人“交好”?

还有,萧皎皎是什么意思?觉得自己魅力大的连原配的女儿都能争取到自己这一边?

但,不管是什么情况,都有个大前提,那就是唐宓脑子有问题!

阿姜也有些无语,自己带大的小娘子聪明得近乎妖孽,从三岁起,阿姜就不会把唐宓当成孩子,而是当成一个成年人,她从不敢因为年龄而小瞧唐宓。

至于把唐宓当成少不更事的娇娇大小姐,更是想都不敢。

如今遇到一个还真把唐宓当“傻小姐”的,阿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犹豫半晌,阿姜才指着那只小猫,问道:“三娘,这只猫儿该如何处理?要不要请医女过来帮忙瞧瞧?”

目光一接触到那只小白猫,唐宓心底的那股子怪异又袭上心头。

阿姜伸手就要去抱那只小猫,唐宓赶忙喝止:“住手!”

阿姜被吓了一跳,不解的看向唐宓。

唐宓按了按眉心,“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觉得这只小猫有问题。它,让我很不舒服。”

阿姜的神色变了,唐宓对动物有种天生的亲和力,她能敏锐的感知动物的好坏、善恶,甚至连动物是否生病,唐宓都会有所感觉。

但,唐宓很少从某只动物身上感觉到“不舒服”。

“三娘,您是说这只猫有问题?”莫非是萧皎皎别有用心?

“说不出来,就是觉得不好。”唐宓就是觉得不对劲,才会把小猫留下,否则,她根本就不会理萧皎皎。

“这样吧,奶娘,你把刘大夫请来,另外,吩咐下去,谁都不要接触这只猫。”唐宓沉吟片刻,郑重的吩咐道。

唐宓说一句,阿姜答应一句。

最后,阿姜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三娘,这事要不要告诉娘子?”

唐宓想了想,摇摇头,“阿爹刚回来,家里还有很多事需要应酬,咱们就不要给阿娘添麻烦了。”

再说了,这件事牵扯到萧皎皎,唐元贞心胸再宽广,若是知道萧皎皎来找唐宓,她也会觉得恶心!

刘大夫是王家的供奉,虽不是太医,但也是家学渊源,是唐元贞高薪聘请来的。

平日里,家里有个头疼脑热,下人们有个跌打损伤,不好劳烦太医,便请这位刘大夫出马。

唐宓院子里的大大小小的宠物,也全由刘大夫负责看护。

所以,当揽月阁的丫鬟出现在刘大夫的小院时,刘大夫很是习惯的问了句,“今天又是那只小祖宗不舒服啊?”

小丫鬟得到了阿姜的叮嘱,知道这次事情不同寻常,郑重的说,“刘大夫,不是家里的宠物病了,而是一只小野猫。我们三娘说了,这只猫儿不太正常。”

刘大夫见小丫鬟说的郑重,不禁收起了笑容,吩咐药童拿上药箱,临行前,他又拿了一包石灰和一瓶唐氏酒坊特制的酒精,确定没有疏漏,这才跟着丫鬟去了揽月阁。

来到揽月阁,刘大夫没有上二楼,而是在一楼的会客厅等着。

不多时,唐宓和几个丫鬟走了下来。其中一个丫鬟的手里拎着一个竹篮,篮子里放的就是那只白猫。

“刘大夫,又麻烦您了。”唐宓客气的跟刘大夫见礼。

“不麻烦,不麻烦,职责所在,老夫应该的。”刘大夫还不到五十岁,但在大梁,却是可以自称“老夫”。

唐宓冲着小丫鬟抬了抬下巴,小丫鬟会意,将篮子放在了桌子上。

刘大夫没再说话,而是来到桌前,仔细的看那只猫。

刘大夫的眉头越来越紧,神色也越来越严峻。

唐宓一直关注着刘大夫,见他这般,她的心也只往下坠......

唐元贞和王怀瑾回到朝晖院,王怀瑾便颠颠的拿出了一大本厚厚的册子。

“这是今春剿匪的收益,我全都带了过来。”王怀瑾就像个急于献宝的孩子,用“求表扬”的渴望目光看着唐元贞。

唐元贞笑得很灿烂,不管是后世还是现在,愿意把自己所有财产都交给老婆的男人,都可以算是好丈夫。

“猫儿的留出来了吗?”唐宓笑眯眯的问。

“早就留出来了。娘子不是说了吗,咱们就猫儿一个女儿,万万不能委屈了,嫁妆什么的更要早早的准备起来!”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好东西,王怀瑾两口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唐宓留起来。

十几年下来,都变成一个习惯了。

夫妻两个正说着唐宓,外头便响起了小丫鬟的通传声,“三娘来了!”

还不等唐元贞说什么,唐宓已经急匆匆的跑了进来,“阿爹,阿娘,不好了,出大事了!”

第163章 瘟疫来了!

天色将晚,浑厚的净街鼓响起,京城各大坊门开始关闭。白天还熙熙攘攘的城市,顿时安静下来。

武侯在路上巡视,遇到宵禁还在外头晃荡的人,没二话,轮起鞭子先抽一顿,然后该问询问询,该锁拿锁拿。

然鹅,也有例外。静寂的大道上,一匹快马疾驰而来。武侯照例上前检查,那骑手勒住缰绳,连马都没下,直接丢给武侯一块腰牌。

那武侯就着灯笼的亮光,仔细的验看那块腰牌,很快,他的脸上浮现出郑重的神色。

双手将腰牌递还给骑手,武侯吆喝同伴迅速让出路来。

骑手将腰牌揣回腰间,双脚用力踢了踢马镫子,胯下的骏马箭矢一样飞驰而去。

“老哥,这人什么来头,竟能随意在宵禁时分纵马京城?”另一个年纪小一些的武侯凑过来,低声问道。

放行的那位武侯,望了眼远去的骑手,低声对同伴说:“不可说啊,他们是影子一样的存在,唯有——”发生大事、难事的时候才会出现。

只是不知,这次又是哪里出了事。

武侯眼底满是担心。

快马疾驰,顺着朱雀大街一路来到皇城,将腰牌丢给城门口的侍卫。

侍卫验看了腰牌,脸色也凝重起来,飞快的将腰牌还给骑手,然后开启城门。

骑手马不停蹄,继续往里狂奔。

两仪殿。

姜皇后抹着眼泪,跟圣人哭诉,“阿清真是太委屈了,好好的亲事就这么黄了......”还要嫁给杨家那个败家子!

姜皇后想想就觉得憋闷。

姜皇后不是傻子,又在后宫做了这么多年的女主人,她也有属于自己的消息渠道。

而且姜清这件事,太明显了,只要不是傻子,一看便知道她被人算计了。

至于算计她的人是谁,姜皇后也有猜测——阿清是在哪儿出的事?那里是谁的地盘?

答案不言而喻啊,一定是李寿!

姜皇后也不知道自家侄女哪里得罪了十八郎,过去阻挠阿清的亲事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还陷害阿清,他、他到底还要怎样?

偏偏十八郎是圣人的心尖子,除了圣人,谁都说不得。

就连她这个后宫女主人,明明猜到了幕后主使是李寿,也不敢跟圣人告状。唯恐一个弄不好,非但不能帮阿清,反而还会招来圣人的不满。

唉,没办法,一向英明神武的大梁皇帝,每每遇到他一手养大的十八郎的时候,就会变成极其护短的不讲理家长!

姜皇后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跟圣人哭诉阿清的“委屈”,尽量帮阿清争取最大的利益。若是能哭的圣人心软,由他出面帮阿清摆脱杨家的亲事,那就更好了。

姜皇后和圣人做了二十多年的夫妻,对他十分了解,只要在这件事上,阿清是无辜的,圣人定会有所补偿。

但——

姜皇后的期望注定要落空了。

圣人面沉似水,定定的看着姜皇后,“杨家与姜家一样都是世家,阿清嫁给阿谏是门当户对、天赐良缘,如何就委屈了?”

姜皇后心里咯噔一下,圣人生气了?莫非这次的事情里还有她不知道的内情?比如,阿清并不“冤枉”?

对于姜清,圣人真是没有多少好感。原本,权当养只猫儿狗儿哄皇后开心。也任由皇后对她诸多宠爱。宠物嘛,宠一点是应该的。

但若是宠得不知轻重,无法无天,那就超出圣人容忍的范围了。尤其是姜清居然敢算计十八郎(在圣人的眼中,唐宓已经是李寿的家眷,欺负她=欺负李寿),圣人更不能允许!

人心都是偏的,在比亲生儿子还亲的心肝儿外甥和“宠物”之间,圣人好不犹豫的偏向了前者。

姜皇后瞬间明白了圣人的意思,她赶忙收起眼泪,诚惶诚恐的说道,“圣人说的是,臣妾想左了,姜、杨连联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就是再不相配,圣人说“相配”那就是必须“相配”!

圣人最满意皇后这一点,识时务,不会仗着什么“情分”就看不清自己的身份。

姜皇后知趣,圣人也不会跟她计较。柔和了语气,他道,“既是喜事,就该好好操办。你也养了姜清这些年,就是只猫儿狗儿也养出了感情,更不用说,她还是你嫡亲的侄女儿,旁的不说,单是嫁妆就不能委屈了。”

姜皇后露出感激的表情,起身给圣人福了一礼,“臣妾代阿清谢过陛下。”

姜皇后脸上欢喜,心里却一片悲哀:原来在圣人心里,她的阿清,堂堂天水姜氏女,竟只是个“猫儿狗儿”!

不过,姜皇后也暗暗下定决心,自此以后她定要让阿清收敛性情、不许再惹是生非,否则她再也不管这个不省心的东西了。

还是那句话,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姜皇后确实喜欢姜清,但那也是建立在姜清“无害”的基础上,一旦姜清惹了大麻烦,第一个舍弃她的便是姜皇后。

侄女虽亲,但还是亲不过自己的儿子,以及自己!

姜清的话题就此结束,姜皇后赶忙换了个话题,说起了太子和几个皇子的课业。

圣人对太子这个嫡长子还是很满意的,由太子又想到了跟自己同甘共苦的发妻姜皇后,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夫妻二人一起在京城做人质的艰难生活。

种种画面闪过,圣人对姜皇后的态度愈发温柔,方才因为姜清而生出来的些许不愉快顿时消散。

姜皇后暗暗舒了口气,她就知道,她这个法子最是灵验。

帝后的谈话越来越融洽,两仪殿的气氛也越来越温馨,就在一对老夫妻眼瞅着相携步入寝殿、重温旧梦的美好时刻,外面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姜皇后懊恼不已,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气氛毁于一旦,她杀人的心都有了。

圣人也变了脸色,他倒不是为好事被打断而生气,而是有个预感——出事了!否则,下面的人断不会在这个时间来打扰他。

果然,就在帝后各怀心事的时候,赵福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圣人,锦鳞卫急报——”

说着,他双手举起一个密封的竹筒。

圣人赶紧接过来,验看了竹筒上的蜡封,确定没有人动过,这才打开盖子,抽出纸条,一目十行的看过去。

待他看清纸条上的字后,脸色顿时大变:什么?京城竟然发现了疫病?!

第164章 隔离

傍晚,萱瑞堂里点起了灯火,堂屋里很是明亮。

李氏含笑看着两个人比花娇的外甥女,热情的招呼她们用饭。

两个外甥女中,李氏自是最喜欢萧箐箐,这可是她嫡嫡亲的外甥女啊,跟她有血缘关系哩。

只是萧箐箐的性子,呃,怎么说呢,如果单纯只是把她当外甥女,那么李氏将会很喜欢。小娘子嘛,骄傲一点、性子野一点才有个性不是?

可如果把她当做儿子的妾室看待,李氏的感觉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娶妻娶贤,纳妾纳美,当人妾侍就该有妾侍还有的样子。谦卑、恭顺、柔美,把夫君当成天一样伺候、敬畏,那才是合格的妾侍。

凭心而论,如果萧箐箐不是妹妹的亲生女儿,李氏真不想把她纳入儿子妾侍的名单。

相较于萧箐箐,萧家的另一个女儿,李氏最开始并不喜欢。尤其是听闻她是个胡姬所出的婢生女,李氏就更嫌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