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寿的办法,让唐宓挂名,可以记录病人的解毒情况,并根据具体的情况给出下一步诊治的方案。

而直接接触病人的却是锦鳞卫,有什么秘密,锦鳞卫会直接挖掘。

与唐宓并没有什么干系!

“是,谨遵命!”李寿躬身应道。

圣人继续下着命令,“那件事,你继续跟进。他们折腾出这么大的阵仗,定不会就此偃旗息鼓,接下来定会还有其它的招数。”

总有人在暗地里窥视,圣人睡觉都不安稳。

三年前的事尚未查清楚,如今又冒出一个无忧散,再次将京城弄得人心惶惶。

圣人下了决心,这次定要将那隐在暗中的黑手抓出来!

“阿爹,阿爹,不好了!”

齐王世子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嘴里喊着不吉利的话。

“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此刻的齐王,没了在人前的贪婪、痴肥,被肥肉挤成一条线的眼睛里精光闪烁。

齐王世子却顾不得跟父亲分辨,直接说道:“阿爹,圣人刚刚下了旨,责令锦鳞卫接手唐氏戒毒所。”

“什么?”齐王猛地站起来,巨大的吨位直接挤翻了身前的矮几。

“圣人起疑心了,或者说,程季或是二郎说了什么。”

齐王世子抹了把额上的汗,低声说道。

齐王定定的看着长子,好一会儿,才颓然的点点头,“是本王托大了,本以为这样可以消除皇帝的戒心,没想到竟引来更大的麻烦。也罢,通知那边,计划提前——”

“阿爹,您的意思是?”

“虽然提前了,但也准备了这些年,足够了,动手吧!”

第220章 走了

六月,草原上草肥马壮。

阿史那部落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如今已经恢复到了鼎盛时期。

看着部落里那一群群嗷嗷叫的汉子,阿史那王沉寂三年的心又开始躁动起来。

于是,没几天,朝廷便收到了八百里加急战报——胡人犯边!

阿史那王此次的行动非常迅速,几乎在大梁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迅速占领了边城。

西北军猝不及防,尤其是主帅不在,被胡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在付出阵亡半数将士的代价下,才勉强将胡人赶出边城。

但,西北军已经没有了再战的实力。

而胡人却如一群野狼般包围着边城,随时都有可能扑上去将守城的兵卒撕碎。

边城燃起了烽烟…

而阿史那王不止只有这么一支进攻部队,他还有另外两支也在袭扰着大梁的城池。

一时间,西北线上烽烟四起。

战报送到京城,朝廷上自是一番忙碌。

坊间更是流言不断。

什么胡人一夜之间强占三座城池,烧杀抢掠,把三地祸害得不行。

又是什么大将军染了药瘾,整个人都废了,就算勉强回到前线,也无法跟虎狼般的胡人作战。

更有人恶意的中伤:无忧散已然传播到了西北军,不少将士都上了瘾,战斗力直线下降,否则怎么会被胡人一击即溃?

边城距离京城并不算太远,在有心人的误导下,许多百姓都隐约闻到了战火的味道。

更多的谣言随之而流传开来。

甚至有的谣言还隐隐指向了圣人——

都怪郑宥,如果不是他为了独揽大权而刻意打压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大梁又岂会面临“无将可派”的境地?

遥想当年先帝还在的时候,大梁何等的威武霸气。

朝堂里能征善战的将军数不胜数,像王鼐、王鼎、霍顺…随便哪一个,都能打得胡人屁滚尿流。

可现在呢,除了一个蒋忠,竟再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悍将了。

偏偏这个蒋忠,也被无忧散害得成了废人,再难去战场。

等等,无忧散?

没准儿这个无忧散也是圣人弄出来的呢。

没听说嘛,最初卖无忧散的就是圣人的亲弟弟。

莫非…无忧散是圣人故意放出来的,为得就是对付蒋忠?

不可能?

为了控制朝堂,郑宥有什么做不出来?

想想当年的王鼐,再想想现在的霍顺,不都是被郑宥逼得上缴了兵权,从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军变成了只知吃喝玩乐的老废物?!

发展到最后,坊间竟有人说“郑宥昏聩”的混话。

紧接着,又有人散布谣言,直指当今圣人的继承有问题。

什么先帝临终前看透了郑宥的为人,几欲想废除他,无奈朝中奸佞拦阻。

什么先帝死得不明不白,十之八/九是郑宥下了黑手。

什么…

反正吧,在那些流言里,圣人这个由太子而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人,竟成了弑父的暴君!

得,先是昏聩误国,接着就是皇位继承有问题,坊间那些人是不把圣人“骂”到人神共愤决不罢休啊。

圣人设立锦鳞卫,为得就是监察百官、监控百姓,外面流言刚刚兴起的时候,他便通过锦鳞卫知道了。

知道后,圣人生气之余,心中还有些期待——终于来了!

这次,朕定要好好看一看,到底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企图谋夺朕的皇位!

明面上,圣人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一副把全部精力放到西北战乱上的架势。

暗地里他调派锦鳞卫,命他们加大追查力度,顺着流言查找幕后黑手。

接着,又命令西山、南山等几大营的将军进入紧急待命状态,随时率领兵马拱卫京城。

南衙十六卫的兵马也都调动起来,太极宫、京城全都处于重点保护位置。

外面纷扰不断,唐氏戒毒所里安静如常。

唐宓继续她的实验,每天都详细记录三位病人的情况。

蒋忠、郑二郎和程季三人中,蒋忠的药瘾最轻。

毕竟他之所以吸食无忧散,只是为了镇痛。

郑二郎略重些,这也好理解,他引诱别人吸食,首先他要做榜样,所以每拉拢一个纨绔下水,他都要先吸食一剂。

积攒得多了,他的药瘾也就重了些。

却没有再加重下去。

前头咱也说了,郑二郎表面看着吊儿郎当,实质上却心性坚韧,哪怕药瘾发作,他也能咬牙忍着。

舌头咬破了,也绝不会向人哀求,也更谈不上被无忧散控制了。

程季的药瘾最严重,这、也是有原因的。

王令齐从程季口中问到了他吸食的无忧散是从何而来。

锦鳞卫接手山庄后,又将程季提溜出来。

每次询问,都以无忧散为诱饵。

程季忍受不了药瘾发作时的痛苦,每次都能吐露些许。

虽然不是什么要紧的信息,但也是一条线索。

锦鳞卫不是王令齐,为了得到情报,他们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不过是些许无忧散嘛,他们给,只要程季肯开口!

所以,程季进了戒毒所,非但没有戒除毒瘾,反而加重了!

对于这些,唐宓很是无奈,但她不能对锦鳞卫指手画脚,只能默默的做记录,请大夫给他们定时诊脉,开一些滋补的药。

如此了半个月,药瘾最轻的蒋忠率先戒除了药瘾。

“蒋大将军,恭喜您了!”

唐宓很兴奋,蒋忠的成功表明她的推测没有错,只要能忍住药瘾的折磨,长时间不服用无忧散,那么药瘾便会消退。

如果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或许,无忧散对人将会彻底失效!

“多谢唐小娘子。”蒋忠发自内心的笑了。

原因无他,在戒毒所,他非但戒除了药瘾,还治愈了箭伤。

真是不敢相信,太医院的太医、以及京中诸多名医都对他的箭伤束手无策,可偏偏在这个小小的唐氏山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大夫,就将他的箭伤治好了!

真真是意外之喜啊。

走出病房,唐宓有点心虚的摸了摸胸口的白玉葫芦。

那啥,蒋大将军是大梁的栋梁,是胡人的克星,偷偷用一次救命良药也是值得的。

蒋忠病愈了,消息却没有传开,他是被李寿悄悄接走的。

而他原来的病房里,依然安排了一个人住着。

李寿走了。

不是回京,而是要跟随蒋忠奔赴西北前线…

第221章 二皇子

李寿走了,走得无声无息。

唐宓是为数不多的知情人之一,她忍着各种担心,亲自给李寿收拾了行礼,又准备了大量的外伤药、内服丹药以及白玉葫芦。

捏着小巧的白玉葫芦,李寿的心里暖暖的,“猫儿,你放心吧,我会平安归来的。”

唐宓用力点头,“我知道,你一定会没事的。”

也必须没事,她还要等着做他的新妇哩!

背上唐宓给他准备的大包裹,李寿想了又想,忽道:“蒋大将军痊愈了,证明猫儿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你手里也有了真实的实验数据,唐氏山庄,你没必要再住下去了。”

唐宓多聪明啊,顿时听出李寿话里的意思,“你担心我在山庄不安全?”

李寿回头,看了眼寂静的院落,“有人想借无忧散生事,唐氏山庄有这么几个病人,自然会被人惦记。”

西北忽然爆发战事,京城又是流言满天飞,种种迹象表明,大梁将面临一场大乱。

而蒋忠也好,郑二郎也罢,都是这次事件的关键人物。

李寿相信,藏在幕后的那些人,绝不会任由他们平平稳稳的住在唐氏山庄里。

一旦山庄出了事,住在这里的唐宓也会受到波及。

李寿可不想他的猫儿处于危险之中。

什么狗屁实验,哪里比得上他的猫儿重要?

所以,李寿想在他离京前,先将猫儿护送回京。

李寿能想到的事,唐宓也能想到。

而且她也不是那种不听劝,固执的为了所谓“理想”、“事业”而抛弃一切的人。

她沉吟片刻,点头道:“你说的没错,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这里可能会不太平。左右实验有了结果,我也得到了控制无忧散的办法,没必要留在这里。”

她回京还有一个理由:李寿要上战场了,她必须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就这样,李寿将唐宓送回了京城。

唐宓却无法给李寿送行,只能默默的在心里祈祷他的平安、顺利。

李寿刚走,边城又传来噩耗——

城破了,阿史那王率部在城中劫掠了三天,得到充分的战略补给后带兵深入,直往中原而来。

这下子京中的流言更多了,胡人不日就会兵临城下的话都喊了出来。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

先帝时,新朝新建,大梁四处征伐地方武装,中原兵力空虚。

胡人趁机入侵,战火烧到了距离京城仅四十里的泾阳,而京城余兵不足一万。

京城险些被胡人所破。

所幸先帝英明神武,以疑兵之计骗过胡人,又与胡人立约,暂时令胡人退了兵。

今时不同往日,当今也不是先帝。

尤其是有了前一波流言打底,有些百姓对圣人的能力产生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