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位、权势…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就算现在太子还没有登基,圣人昏迷,太子监国,皇后垂帘,他们姜家也沾了大光。

这才第一天呢,姜皇后便将姜鹤年推到了千牛卫中郎将的位置。

手握兵权,拱卫京城,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所以,姜鹤年现在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竭尽所能的推太子上位。

他相信,只要太子做了皇帝,他们姜家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虎贲那边…”姜皇后微微蹙了蹙眉,虎贲中郎将是段成栋,这是铁杆帝党,绝不会听从她的调遣。

太子冷眼瞧着母亲一项项的安排事务,心中有种不好的感觉。

今天的母亲实在是太陌生了,陌生得让他感到可怕。

他不想把自己的生母想得太坏,可、可事实摆在眼前——父亲尚在昏迷,母亲就已经急着夺权了。

眼见着母亲将亲信一一安插下去,如今竟是连虎贲都想插手,他实在忍不住了,低声道:“阿娘,虎贲乃禁宫内卫,段将军亦是忠君之人,阿爹的事,不好瞒着他。”

明明可以正大光明的拉拢朝臣,为何非要偷偷摸摸,弄得像要谋反一样。

要知道,圣人昏迷,跟他们母子并无关系。

可让姜皇后这么一弄,却好似他们动的手脚。

是,圣人得了怪病,不省人事,确实不好声张出去。

但朝廷重臣、宗室长辈以及掌兵将军,还是要通知的。

如此,才能彰显他们母子的坦荡啊,也能更有效的稳定朝局。

姜皇后的种种举动,太子也明白,无非就是不相信那些人,只想推自己人上位。

但这样偷偷摸摸、任人唯亲,实在不是干大事的样子!

姜皇后听了太子的话,犹豫再三,终于点了点头,“大郎说得有理。来人,宣段将军入宫。”

不是她不想瞒着段成栋,而是瞒不过!

她频频的召见外臣,又提拔了自己的兄长,这些可以瞒过其他人,却瞒不过执掌禁卫的段成栋。

“阿娘,还有宗室那边——”太子再次提醒。

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不是谋逆篡位的逆子!

姜皇后揉了揉眉心,而后无奈的说道:“好吧,宣齐王进宫!”

她不想找宗正,因为那位是个极其刻板的老顽固,满心满眼里只有郑氏,绝不会任由外戚姜氏做大!

同为郑氏宗亲,还是齐王这样的人好打交道,不就是钱嘛,她给。

太子还想说什么,但见姜皇后已经面露不耐烦,他不敢再说,只得默默退到角落里。

等旁人不注意的时候,他悄悄溜了出去,跑到寝宫去守着昏迷的皇帝。

不多时,齐王和段成栋便先后进宫了。

姜皇后没有隐瞒,直接将两人带去见皇帝。

望着床榻上的圣人,段成栋的拳头握得紧紧的,一双虎目中已经有隐隐的泪光。

齐王肥硕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唯有一双挤成一条线的眼睛里精光闪烁。

第二天清晨,百官按时上朝。

结果却发现大殿之上的龙椅空空,龙椅下首设了一个座位,太子正端坐其上。

顾琰心里咯噔一下,但脸上却没有丝毫表露。

他眼角的余光扫了眼身旁的四位同僚:唔,其它三位也都是满眼意外,唯有柳大昌面带得意之色。

“怎么回事?圣人呢?”

霍顺资格老,又是“鲁莽”的武将,率先打破了大殿上的寂静。

内侍高声道:“永安宫无端被雷火所毁,圣人忧心先帝,特闭门斋戒,为先帝祈福!”

哗~~

朝臣一片哗然。

这种鬼话,谁信?

就好像说某位贵女纯孝,特意去庄子为长辈祈福。

明明是流放(或是关禁闭),却硬要找个好听的理由!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丫给咱们玩儿什么聊斋?

霍顺正要张口,柳大昌站了出来:“没错,圣人已闭关。临闭关前,特命太子监国!”

顾琰挑了挑眉梢,这话,他一个字都不信。

还不等他说话,齐王又站了出来,“是极是极,阿兄确实闭关去了,直说永安宫大火,惊扰了先帝英灵,他要斋戒、念经!”

顾琰等其他几位宰相,相互看了一眼,都没有说话。

霍顺左看看、右看看,吧嗒吧嗒嘴,将满肚子的怀疑咽了下去。

眼见朝臣们虽心有疑惑,但还是噤了声,太子紧张的心略略放松了些。

接下来就是开始处理朝政。

朝会结束后,顾琰等四位宰相都没有动身,而是朝圣人日常安歇的两仪殿而去。

“太子监国,皇后垂帘,阿爹执掌千牛卫,哈哈,我们姜家这次终于可以挺起腰杆说话了!”

姜清兴奋得无以复加,阿姑掌权了,他们姜家又兴起了,她也可以好好跟某些人算算账!

第231章 免费的“午餐”

圣人已经昏迷十天了。

太医们翻遍了手头上的医书,但对于圣人的病还是束手无策。

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一遍的诊脉,开一些滋补养气的方子,然后祈祷上苍,圣人千万别有什么事。

否则,陪葬的名单里一定有他们中的某个人——总要有人为圣人的驾崩负责,试问还有比太医更合适的人选吗?!

太子每日都要来寝宫给圣人请安。

坐在榻前,一边帮圣人按摩手脚,一边回禀白天处理的政务。

“…西北那边,儿臣与议事堂商定后,又调拨了五万府兵过去,由段成梁负责。”

“十八郎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儿臣怕姑母挂心,只得暗地里寻找…”

“京中的流言有愈演愈烈之势,儿臣下令京兆府仔细调查,可惜只抓住了一些小喽啰。不过,儿臣会继续追查,断不会让那些宵小之辈祸乱京城。”

“阿娘,阿娘很担心阿爹,只是宫中还需要她稳定大局,所以、所以她才没能时刻守在您的身边。”

“阿弟担心您,数次想来见您,儿臣恐泄露了消息,便将他劝了回去。阿爹,儿臣不是信不过阿弟,而是您这次病得实在蹊跷,偏又是在萧贵妃那儿出的事…儿臣实在不敢冒险!”

“阿爹,您快点醒过来吧,儿臣、儿臣害怕——”

说到最后,太子趴在圣人的胳膊上痛哭起来。

他刚刚弱冠,也曾大逆不道的偷偷畅想自己做皇帝的模样。

但真让他坐在两仪殿,跟一众老臣商量朝政的时候,他心里总有些惶恐,唯恐自己做得不好,会葬送郑氏江山。

他背后还坐着姜皇后,更让他感到不自在。

特别是姜皇后突然表现出来的强势,太子陌生之余,更多的是害怕与抗拒。

有时他甚至怀疑,如果父亲真的去了,他是不是还要跟母亲争夺权力?被姜氏外戚和那几位老臣掣肘?

尤其是随着圣人昏迷时日的增多,姜皇后行事愈加肆无忌惮,太子对她的戒备也越来越重。

现在,太子最希望的,便是父亲尽快醒来,好让一切重新回归正常!

躺在榻上的皇帝依然双目紧闭,但若是仔细观察的话,便会发现,他的睫毛似乎动了。

“阿姑,阿姑,我要跟杨大傻子和离,您要给我做主!”

姜清抱着姜皇后的胳膊直晃悠,撒娇的说道。

她真是受够了杨谏那个废物,刚成亲那会儿她就想和离,结果被父母骂了一顿。

后来她跑到宫里哭诉,又被姜皇后训斥了一番。

姜皇后的意思很清楚,杨谏这一支虽然败落了,但弘农杨氏依然繁盛,宫里还有个杨太妃,对圣人有大恩,圣人是断不会允许有人给杨家没脸的。

就算和离,也要忍上几年。

而且还要抓住杨谏的错处,如此,圣人也好、杨太妃也罢,也能有个交代。

偏偏杨谏自成亲后,就一直规规矩矩的,偶有荒唐,却没什么大错。

姜清为数不多的耐心几乎耗尽。

就在她想着如何再闹腾一番,好逼得杨谏跟她和离的时候,宫里发生了惊天逆转。

哈哈,如今朝堂上她嫡亲表哥做主,后宫又有她姑母把持,杨太妃早在圣人“闭关”的第二天也关闭了自己的宫殿,声称要礼佛。

京城则在她父亲的兵力控制下,他们姜家再次权贵们争相巴结的对象。

此时不和离,更待何时?

姜皇后忙了一天的朝政,累得不行,哪里有闲心跟侄女掰扯这些琐事?

她捏了捏鼻梁,略带疲惫的说道:“好,待会儿我就命人去跟杨太妃说一声。”

“阿姑,我就知道您最疼我了。”

姜清喜笑颜开,就差手舞足蹈了。

借着,她又想到一事,故作体贴的说:“阿姑,杨太妃毕竟是圣人的长辈,这几年杨家对我也不错,我跟杨谏做不成夫妻,是没缘分。不过,我想帮他再找一个更合适的娘子。”

姜皇后皱眉,阿清何时这般懂事了?

姜清成亲三年,整天上蹿下跳的闹腾,姜皇后没少给她擦屁股,也把姜皇后对她的感情磨去大半。

现在的姜清于姜皇后而言,不过是娘家侄女,再不是什么最宠爱的女孩儿了。

姜清脸上带着笑,眼睛里却似淬了毒,“阿姑,我觉得王家的——”

她刚吐出那个“王”字,姜皇后的表情便变了,双眼冷冷的看着她。

姜清硬是在姜皇后那骇人的目光中住了嘴,根本不敢吐出“唐宓”两个字。

姜皇后冰冷的说道:“阿清,我再最后说一次,不许招惹唐宓,现在不行,以后也不行!”

活这么大,姜清还是第一次看到姜皇后如此吓人的模样,她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姜皇后不放心,继续冷声训道:“唐宓是李寿的未婚妻,这门亲事是圣人做得媒,只要大梁仍姓郑,他们的婚事就不可能有变。”

姜皇后的意思很明白,就算圣人真的晏驾,太子即位,姜氏重回权力中心,姜清也不得针对唐宓。

圣人去了,平阳还在呢。

姜皇后没有被权利冲昏头脑,她清醒着呢。

这十来日,她看似强势,参与了朝政,提拔了自己人,但所言所行都在世人能够容忍的范围内。

究其原因,正是平阳长公主五个字!

只要这位大梁铁娘子在一日,姜家就不可能真的一家独大。

姜清,她又有什么资格去针对平阳的儿媳妇?

再一个,姜皇后很清楚,她的太子,跟李寿的关系也非常亲厚。

连带着,太子对唐宓也观感不错,甚至比姜清这个不省心的表妹要亲近得多。

所以,哪怕太子即位,李寿不靠平阳,单靠他跟太子的交情,依然能过得顺风顺水。

姜皇后厉声训斥了姜清一顿,只把姜清训得眼泪婆娑。

见姜清哭了,姜皇后这才缓和了表情,柔声道:“阿清,我是为你好,以后你离十八郎和唐宓远一些。”

“嗯,我省的。”

姜清听出姜皇后有所软化,吸了吸鼻子,委屈的说道:“阿姑,我、我不是说唐宓,她跟十八郎订了亲,我怎么能算计她?我、我说的是王鼐的庶长女,懿德夫人教养长大,今年刚好十四岁,说给杨谏,正合适呢。”

听到“懿德夫人教养长大”几个字,姜皇后眼睛一亮。

说实话,现在她可以逼着杨家和离,但到底对不住杨太妃、有亏杨家,但若是能给杨谏说一门合适的亲事,也算是补偿了。

外面的风云变化影响不到新宅。

李氏打着哈欠,准备再拿出一剂无忧散吸食。

就在这时,她新提拔的心腹婆子匆匆走了进来,“太夫人,好消息啊。京郊的无忧山庄明日举办宴集,与会者可免费吸食无忧散…”

第232章 NO ZUO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天上也不会掉馅饼,即使掉了,也有可能是毒馅饼。

李氏却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许她是明白的,只是在利益面前,贪念占据了所有的思想,她还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