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就算他们什么都不干,可让猫儿有了这样的经历,就算平安回来了,她的名声也完了!

背后指使那人,分明就是想毁了猫儿。

此仇此恨,简直不共戴天。

“嗯,这人既然敢在咱们成婚的时候捣乱,显是对你我记恨在心,有这样一个仇家,确实应该把他找出来。”

唐宓向来都是理性的,这次险些被冲击,她心中也是气恼,但想得最多的,不是泄愤,而是理智的分析。

“能从将作监里往外拿东西,且还是这种军需用品,其品级一定不低,”

唐宓缓步走着,大脑飞快的运转,“我素日极少出门,得罪人也有限,可这人既想让你的昏礼出丑,又想毁了我的名声,应该是跟你我都有仇。”

有了这些条件限制,目标就很容易圈定了。

“郑烨!”李寿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直觉告诉他,此事定然与二皇子有关!

“我也觉得他有重大嫌疑,”唐宓点了点头,又道:“当然,还有安乐侯府。他们也有嫌疑。”

李寿花一贯钱抢夺了人家价值几万贯的铺子,安乐侯只要不是死人,都会记恨在心。

他不敢明着跟李寿作对,趁着李寿成婚,花钱雇几个市井泼皮捣乱,也不是没有可能。

“嗯,我这就命人去查。”不管是谁,这次,他都不会放过。

夫妻两个边走边说,很快就来到了百忍堂。

站在百忍堂门外的台阶上,李寿和唐宓不约而同的住了口。

接着,两人又齐齐换了表情:李寿俊美的脸上满是春风得意的笑容,唐宓则是温婉中带着甜蜜。

“十八郎和十八娘来了。”廊下侍候的丫鬟扬声喊道。

李寿和唐宓宛若一对璧人,立在堂前,硬是让肃穆的百忍堂多了几分色彩。

两人恭敬的向老祖宗以及诸位长辈行礼。

“好,好,”老祖宗与世人一样,都喜欢好看的生物。

唐氏虽然出身低了些,但长得是真心好看。

再加上她所继承的唐氏六百年积蓄,尤其是那些古籍,更让老祖宗眼馋。

所以,这回见到她娇美如花的站在重孙身边,竟觉得两人无比相配。

“起来吧,”老祖宗捋着雪白的胡子,笑得一脸褶子,“先去给祖宗们请个安吧。”

依礼,新人入门,当开祠堂祭祖。

不过这个时间有早有晚,唐宓前脚刚进门,老祖宗便让她去祭祖,足见对她的重视。

这种重视,不单单是“爱屋及乌”,而是因为唐宓自身的条件。

对此,在场的人都清楚。

萧氏脸上不显,手里的帕子已经被她拧成了一团。

顾氏还是像往常一样笑得欢快,只是那笑意浮在了脸上,根本没有延伸到眼底。

而与李寿同辈分的兄弟、姑嫂们也都神色各异。

特别是李其璜的几个儿媳妇,看向唐宓的目光中满是羡慕嫉妒。

李寿和唐宓却顾不得许多,答应一声,便在李其琛的带领下去了李氏祠堂。

一番跪拜,唐宓的名讳便写在了族谱上。

“好了,去给老祖宗和诸位长辈见礼吧。”

放下笔,李其琛终于长长的舒了口气,他的十八郎终于成家了。

日后生儿育女,能好好的过日子了!

卸下一半重担的李其琛,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说起话来也多了几分柔和。

“是,父亲!”

李寿和唐宓齐齐应声。

接着,几人又转回到百忍堂。

堂前已经摆好了两个蒲团,唐宓和李寿先给老祖宗行礼。

老祖宗大方的给了唐宓见面礼,不是金银玉器,而是一个古朴的砚台。

“澄泥砚?”唐宓微惊,这可是难得的珍品啊,且看这方砚台的成色,应该是古砚,少说也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

老祖宗笑得有些得意,“咱们家在南朝的时候传下来,听十八郎说你书画双绝,给你也不算辱没了这方砚台。”

哈哈,他们李家旁的没有,就是这些老物件儿多。

就连历代皇室都眼馋不已啊。

“谢曾祖父!”唐宓诚心道谢。虽然老人家有显摆的意思,但她切切实实的得到了好处,自然要好生谢过人家。

李寿扶着唐宓起来,唐宓小心翼翼的将砚台交给身后的阿周。

阿周见自家小娘子这般谨慎的样子,便知道这东西十分贵重,更不敢大意,无比仔细的双手捧着。

李寿和唐宓又来到李祐堂夫妇面前。

李祐堂和柳氏含笑受了这对小夫妻的礼,然后由柳氏出面给了见面礼:一只翠玉镯。

柳氏拿着镯子,满是骄傲的说道:“这只蓝田玉镯,咱们李家相传已经近千年。当年我进门的时候,阿家亲手给我戴上的,今天我把这镯子传给你。阿唐,你可要好生保管才是啊!”

唐宓心中一凛,知道这是李家只传给宗妇的信物,她赶忙躬身:“谢阿婆,孙媳定会仔细保管。”

柳氏亲自把镯子给唐宓戴上。

旁人也就罢了,萧氏的脸瞬间冷凝下来:怎么回事?当年她过门的时候怎么不知道李家还有这么一件传家宝?

要知道,那时她还是公主呢!

第316章 不给面子

婆母不让她管家,她理解。

当了家,就要外出交际。

她是亡国公主,平日里要交际的那些贵妇,很多都是靠着推翻萧氏皇朝才得以现在的地位。

是,郑氏没有造萧氏的反,可郑氏招安、收拢的“义军”头领,却个个都是萧氏皇朝的叛臣贼子。

有些甚至还跟萧氏有着血海深仇。

萧氏顶着前朝公主的身份前去参加宴集,根本不是帮李家结交关系,而是拉仇恨呢。

更不用说,在那些顶级宴会场合,萧氏还极有可能碰到郑攸宁。

虽然萧氏是在李其琛和郑攸宁和离后才嫁入李家的,按理说,跟郑攸宁都算不上情敌。

但萧氏自己心里清楚,当初郑、李和离时,她曾在暗地里推波助澜。

若没有她“悄悄”表示倾慕李玉郎(也就是李其琛啦),李家老祖宗又岂会那般强硬的逼郑、李和离。

毕竟人家郑氏还是前朝的官员,并没有扯旗造反。

就算郑氏造了反,祸不及出嫁女,那些事也与郑攸宁无关。

李家老祖宗之所以逼李其琛和离,更多的还是因为萧氏。

乱世之中,能尚主,多少能庇护李氏宗族不受戾帝的暴虐波及。

可以说,萧氏在郑、李和离事件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

萧氏心里明白,李家的几位当权者也明白。

萧氏怀疑,郑攸宁应该也知道。

所以,萧氏面对郑攸宁的时候,难免会心虚,甚至会恐惧,唯恐她迁怒自己的一双儿女。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萧氏对于婆母不让自己管家这件事,不仅理解,还有些窃喜。

但,传家宝不同!

听听柳氏是怎么说的,她自己一入门,她的婆母便将翠玉镯传给了她。

而她萧氏呢,嫁入李家的时候,还是高贵的公主。

柳氏却隐瞒了翠玉镯的事。

她,根本就没把自己当正经儿媳妇看待!

或许,柳氏还怀念着郑攸宁那个前儿媳妇。

各种想法如同野草一般在萧氏的脑海里疯狂的生长着,逼得她几欲发狂。

其实,萧氏还真是误会柳氏了。

不管是萧氏还是郑氏,都不是柳氏所期盼的儿媳妇人选。

柳氏是世家女,嫁入世家,长子李其琛又是个才貌俱佳的如玉君子。

柳氏自然想给儿子娶个最好的儿媳妇。

而在她看来,最好的儿媳非世家女莫属。

萧氏、郑氏都不是世家,柳氏根本就看不上。

偏偏李其琛对郑攸宁一见钟情,李家老祖宗又看重郑家的兵权,根本没问柳氏的意见,就定下了郑氏。

郑攸宁过门后,柳氏也没有交出翠玉镯。她想看看,郑氏到底能不能配得上李氏的门庭。

结果还不等她考察完,郑氏便被逼和离了。

接着就是萧氏入门。

霸道的皇家公主,柳氏更加看不上,便依着郑氏的例,继续观察。

等她觉得萧氏堪堪能做李家宗妇的时候,郑氏又夺得了江山,萧氏反而成了尴尬的存在。

柳氏只得叹口气,默默将翠玉镯收了起来。

等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孙媳妇入门了,虽然仍不是她理想的孙媳妇,但王家兴旺,唐氏又有国夫人的诰封,到底比她的两个婆母都强一些。

好,就你了!

柳氏计划得很好,把翠玉镯传给孙媳妇,然后将孙媳妇带在身边调教。

柳氏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定能在有生之年调教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孙媳妇。

萧氏不知道柳氏的计划,她只看到了柳氏将李家传家宝越过她传给了唐宓。

萧氏恨柳氏不把她当儿媳妇,但心里更恨唐宓,觉得是唐宓抢走了属于她的一切!

萧氏胡思乱想间,李寿和唐宓已经走到了她与李其琛面前。

侍女摆好蒲团。

李寿和唐宓规矩下拜。

“好,佳儿佳妇,佳儿佳妇!”李其琛再高兴不过,常年冷峻的面庞瞬间如春暖花开。

萧氏见了,更加气恼。

本来,这个时候该由萧氏出面送出见面礼。

萧氏也确实准备了一份极合适的见面礼。

可因着传家宝和李其琛的态度,萧氏满腔愤怒,忽然间不想给唐氏做脸。

只见她扯出一抹笑,从腕子上摘了一个镯子,递给了唐宓,“阿家有传家宝送给阿唐,我却只有这个镯子,还望阿唐不要嫌弃。”

萧氏的镯子卖相也不错,但仅止于“不错”。

如果把这个当做给新妇的见面礼,倒也不是不可以。

关键是萧氏那个态度,她不是郑重的将镯子放好,然后交给唐宓。

而是很随意的从腕子上取下,再递给人家。

她这幅模样,好像是事前没有准备,仓促之间的无奈之举。

又好似在打赏人!

哪怕李其琛这样的大男人,都觉得此举不太妥当。

而且他事先已经跟萧氏商量过了,将以前收藏的一顶赤金嵌宝花冠送给唐宓。

萧氏也答应了。

怎么事到临头——

萧氏,你到底在做什么?

当众给唐氏没脸,唐氏固然脸上不好看,可、可你又能落得什么好?

李其琛眉头皱得死紧,十分不虞的看向萧氏。

萧氏却似没有察觉到,浅笑着看着唐宓。

李寿也恼了,若非还有一丝理智提醒他,他差一点儿就暴起走人了。

唐宓却神色不变,仍是很恭敬,举起双手接过那只镯子,“多谢娘子!”

既没有叫“阿家”,也没有叫“母亲”,而是一句再客气不过的“娘子”。

萧氏的神色一变,正要开口训斥。

李寿却抢先道,“猫儿,时辰不早了,咱们还要去给阿娘请安呢。”

说罢,李寿便扶着唐宓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