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好处却都让李寿两口子占去了,她和她的儿女们却什么都没有,凭什么?!

所以,借着修缮榕院的机会,萧氏大大的刷了一下存在感。

眼见唐宓如此“有求必应”,萧氏愈发觉得她这是在心虚,觉得他们亏欠自己,也就变本加厉。

在萧氏的折腾下,硬是将榕院悄悄扩大了一圈,房舍更是修得坚固又美观。

房子修好了,萧氏又跑来跟唐宓要库房的钥匙。当然,她这不是要夺权,而是要亲自去库房挑选器物。

当初李立德的一把大火,不但烧毁了主院的屋子,还将屋内的陈设少了个七七八八。

如今房子妥了,家具、摆件却还没有着落呢。

对上萧氏那理所应当的样子,唐宓也没有直接拒绝,不过也没有完全如了她的愿,而是将钥匙交给了阿姜,让她带着萧氏去库房自己挑选。

唐宓这般做,萧氏心里自是不满意的,但她不傻,她这么说,不过是想探探唐宓的底线在哪里。

知道了唐宓的底线,萧氏才能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这不,“下一步”来了!

唐宓笑容不变,柔声问道:“不知娘子有什么事吩咐?”

萧氏一指身边的李敬薇,“阿薇也不小了,也该学着如何料理家务。正巧这些日子十八娘忙,不如让阿薇给你打个下手?”

唐宓挑眉,哦,这是变相的来分权了!

李敬薇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教,确实进益许多。

只见她冲着唐宓甜甜一笑,“阿嫂,阿娘总夸您能干,也直说我若是有您一半,她就放心了。阿嫂,您就好好教教我吧。”

唐宓没有立刻回答。

李敬薇干脆下了榻,走到唐宓面前,拉着她的衣袖,撒娇道:“好阿嫂,我知道我笨,性子又急躁,可我愿意学习,您就给我这个机会吧。”

唐宓故意被晃得摇了摇身子,脸上做出无奈的表情,“好好好,阿薇,你就别晃了,我答应你还不成?!”

“哎呀,阿嫂,真是太谢谢您了,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李敬薇满脸惊喜,好听的话更是不要钱似的往唐宓身上砸。

唐宓心里暗暗给李敬薇竖了根大拇指,不错,演技有所提升啊。

暗自吐着槽,唐宓脸上却故意做出严肃的模样,“不过,丑话我可要说到前头,阿薇你可好好生学习,若是——”

李敬薇攥紧小拳头,做出赌咒发誓的样子,“阿嫂你就放心吧,我会听您的话的。如果我不听话,随您怎么处罚!”

“那就好!”

人家演戏演得好,唐宓也不能输了演技啊,一副好大嫂的模样完美呈现在萧氏母女面前。

萧氏见事成了,不好抬屁股就走人,随便夸了夸花房,又跟唐宓扯了两句闲话,这才告辞离开。

“娘子,我看二十四娘来者不善啊。”

阿姜目送两人离开后,凑到唐宓耳边,轻声低语。

“我知道,不过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唐宓就一条,按着规矩办事,她不会刻意针对萧氏母女,可也不会故意放纵,该守的底线她寸步不让!

“阿薇,明日你就去桂院,仔细跟着唐氏学。”

回榕院的路上,萧氏拉着李敬薇的手,反复叮嘱着,“待学得差不多了,再跟唐氏讨要差事——”

“哎呀,阿娘,您都说了好几遍了,我耳朵都听得起茧了,”

李敬薇不耐烦的打断母亲的话,嘟着小嘴儿,嘟哝道:“好歹让阿嫂给我一两件差事练手,然后再慢慢的安插几个人进去,这些我都知道啦。”

“好,阿娘不说了,我的阿薇最聪明了。”

萧氏见女儿真的烦了,赶忙住了嘴,笑着哄道。

萧氏的计划也简单,希望借女儿的手揽住一两件差事,最好是尚食房或是尚宝房。

女儿年龄还小,多少能占住几年,待阿赫的娘子进了门,她再想办法让阿赫娘子也去“帮”唐氏管家。

这样,步步蚕食,一点点的掺沙子。

李其琛现在也不过五十出头,估计还有二三十年好活。

只要李其琛活着,李寿就不能把他们一家分出去,如此,这么长的时间里,足够她和她的儿媳妇在内院经营。

唐氏再能干,也就是一个人,而她萧氏呢,有女儿还有儿媳妇!

只是,阿赫能娶个什么样的娘子?

一想到儿媳妇,萧氏不禁有些发愁。

但很快,萧氏便变愁为喜。

“阿赫,你说什么?太、太子亲自帮你做媒?”

萧氏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李赫也是难掩激动,话说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从东宫出来的,只感觉自己的脚步都是飘得。

这都回到家了,他还是觉得像做梦似的。

听到母亲的询问,李赫用力点点头,“没错,就在刚才,太子唤我过去,问我可有婚配,家中父母可有相看的对象…”

第485章 定下来了

“阿赫,你是怎么回答的?”

萧氏忍着心底的激动,急声问道。

李赫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略带扭捏的说道:“我、我就说尚未婚配,家慈正在张罗,但、但还没有确定。”

虽然已经二十多岁了,但到底是个没成亲的年轻人,提及自己的婚事,李赫多少有些羞涩。

萧氏很满意李赫的回答。当然,李赫说得也是事实。

她又道:“太子又是怎么说的?”

“殿下说,若是家中父母没有给我定下亲事,他那里倒是有个极好的对象。”

李赫没有隐瞒,将太子的话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是哪家小娘子?”

萧氏终于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声音都有些发颤。

“嗯,太子没有仔细说,仿佛是太子妃的娘家姐妹!”

毕竟李赫这边没有明确表明自己尚未对象,人家太子也不好上来就说给韦家小娘子做媒。

人家到底是女方,要含蓄些、矜持一些。

“太子妃的娘家姐妹?”

萧氏眼底满是算计,心中已经开始将韦家未出阁的小娘子们过了一个遍。

但不管是哪一位,萧氏都觉得不错。

韦氏的教养还是极好的,单看太子妃就知道。

这样的小娘子,或许不如宗室、勋贵女直率、鲜活,但守规矩,能甘心成为男人背后的女人。

萧氏自己骨子里是个骄纵、恣意的贵女,却不想娶个同样性格的儿媳妇。

唔,儿媳妇嘛,还是规矩、贤惠些比较好!

“阿娘,今天您和阿爹好生商量一番,过几日我也好回殿下!”

李赫见阿娘兀自一个人出神,赶忙提醒道。

“好好,知道了。”

萧氏看向李赫的目光满是慈爱,那眼神柔得可以化出水来,“我家阿赫就是能干,太子这是器重你,有意提携呢。”

李赫并不似萧氏这般没有过分自信,他十分客观的说道:“其实,殿下这般照拂与我,更多的,是因为阿兄。”

在东宫这些日子,李赫深有体会,他的异母兄长在皇宫、在前朝有着怎样的影响力。

圣人第一宠信之人,真心不是随便说说的。

只要出了家门,不管是在东宫还是在什么地方,只要他自报家门,别人便会以一种“哦,原来你就是李寿弟弟”的眼神看他,随后待他便十分和善。

起初,李赫是有些拒绝的,他是个骄傲的人,最不愿意的就是借助别人的威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赫渐渐接触了政务,人也不再那么天真,开始懂得,其实受兄长庇护,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

放眼整个朝堂,谁人又不是靠着各种人脉关系?

他明明受了兄长的好,如果还要故作清高的嫌弃,那才让人看不起呢。

再加上萧氏经常在他耳边说一些兄弟相互扶持的话,李赫的想法发生了转变。

他不再排斥李寿,甚至于,开始真心拿他当自己的嫡亲大哥看待。

他并不知道,此刻,萧氏听了他的话,却有种哑巴吃黄连的感觉。

呃,此一时彼一时啊,那时萧氏跟李寿合作,为了避免儿女拖后腿,所以没少说“一家和睦、骨肉相亲”的话。

结果,李赫和李敬薇都听了进去,也渐渐开始摆正心态跟李寿好好相处。

萧氏却又生出了其它的想头,这就——

萧氏是个聪明人,明白不管是领导还是长辈,最忌朝令夕改。

明明心里堵得要死,她还是笑着说:“嗯,十八郎和太子是嫡亲表兄弟,太子看在他的面子上,确实会对你好一些。不过,阿赫,十八郎推荐的人多了,像你二叔家的两个堂兄弟,也都靠着李寿升了官,可他们却没有得到上官的垂青,足见关系是一回事,但能力更重要啊。”

萧氏这么一说,李赫也露出了笑模样。

是啊,跟李其璜家的李敬轩、李敬同两兄弟相比,自己确实出色更多。

萧氏见儿子笑了,她的唇角也开始上扬:不就是洗脑吗,她能让儿子变得跟李寿亲近,自然也能让儿子生出争夺的心思。

中午,去外面跟朋友清谈的李其琛回来了。

萧氏和李其琛夫妻两个安静的用了午食,饭后,两人习惯性的坐在一起吃茶。

萧氏趁机将太子给李赫做媒的事说了一遍。

“韦氏女?”

李其琛虽然不管家,但他到底是为人父亲的,对儿女的亲事非常上心。

在他看来,李赫是次子,不能继承家业,且受其母的连累,或许仕途也不会太顺遂。

幸而阿赫和阿寿兄弟和解,有阿寿的照拂,阿赫的前途这才有了保证。

如此,阿赫的娘子更加重要。

别看李其琛是个大男人,但他很明白,不知多少人家的内乱都是因为妻子不贤引起的。

李寿的娘子唐氏是个聪慧、大度的人,出身差了些,却品性极好。

李赫未来的妻子,只要不是太掐尖好强、自私短视,应该能妯娌和睦。

韦氏女的教养,李其琛是信得过的。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表示:“待我细细查访一下,毕竟是阿赫的终身大事,半点马虎不得。”

娶妻不贤,可要祸乱门庭的。

李其琛这般重视李赫的亲事,萧氏自然不会有意见,她笑着说道:“还是郎君想得周到,阿赫的事,就拜托郎君了。”

二三十年来,李其琛没干过什么正经差事,但他的人脉极广,且都是世家圈子里的。

没用三日,他便将太子妃那几个到了适婚年龄的堂妹们调查了一个遍。

最后,他欣喜的告诉萧氏:“韦氏女,可娶!”

萧氏一听这话,更加放心了。

当天傍晚,萧氏便把刚从东宫回来的李赫叫了来,说道:“你阿爹查访过了,韦氏女果然教养极好。你明日便去跟太子说,这件事就劳烦他了。”

自己的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大梁大龄剩男李赫童鞋,顿时羞红了脸,含糊的说:“嗯、嗯,儿省得。”

说罢,他也没有像往常一样跟母亲说些外面的新闻,而是着急忙慌的离开了上房。

看他那背影,竟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意味,只把萧氏逗得哈哈只笑。

目送儿子离开,萧氏抹去眼角笑出来的眼泪,喟叹了一句:“我的阿赫终于要娶新妇了呢。”

第486章 礼物

太子做媒,李、韦两家都满意,这桩亲事进行得格外顺利。

两家见了面,两个年轻人也变相的相看了彼此,李赫见韦氏端庄娴雅,韦氏见李赫仪表堂堂,两人都暗自欢喜。

得,当事人都同意了,接下来的事就更简单了。

换庚帖,合八字…一套流程走下来,日子转眼就到了五月。

昏礼定在了五月十六。

萧氏开始马不停蹄的忙碌起来。

榕院是新修整的,房舍都是新的,所以不必再费力。

家具什么的,则由女方过来丈量了尺寸,命匠人加班加点的打制,约莫到昏礼前,女方家就能过来铺陈。

萧氏要忙的是昏礼的喜宴,以及给亲朋好友发请帖。

“去,问十八娘要一份宾客的名单。”

萧氏揉了揉酸胀的肩膀,头也不抬的吩咐董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