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妙锦院,五夫人见女儿坐在屋子里发呆,忍不住道:“你今儿怎么不去姝姐儿那边坐坐?听说荣亲王府的安阳郡主给姝姐儿下帖子请她去王府玩,当时八丫头也在,姝姐儿就将八丫头一起带去王府…”

说着,又忍不住理怨道:“这姝姐儿也真是的,分不清亲疏好赖,嫡亲的妹妹还在这呢,就巴巴地将隔房的妹妹给带过去了,一点也不为自己妹妹着想。”

霍妙蹙起眉头:“真的?”

“听说人都走了,哪有什么真不真?”说到这里,五夫人也有些丧气。

这京城中有多少姑娘想要和荣亲王府唯一的嫡女交好,有个亲王府的郡主手帕交,都教人看高一眼。可偏偏那安阳郡主是个惫懒人物,懒得和小姑娘们交往,连门都不爱出,想与她交好压根儿就找不到机会。也不知道这姝姐儿怎么就如此幸运,得了个举世无双的未婚夫不说,连安阳郡主都对她另眼相待。

霍妙自然明白母亲的意思,她心里也有些难受失落。

她现在不太爱出现在继姐面前,但也知道和继姐交好才是对的,可过不了心里那关,就是觉得难受。

迎着风雪,马车行至荣亲王府,很快就被荣亲王的下人迎进二门,接着又换了青帷小油车。

霍妍第一次来荣亲王府,既兴奋又紧张,很想看看荣亲王府是啥模样的,可惜外面下着鹅毛大雪,遮住了视线,什么都看不到。

等马车停下来时,自有丫鬟婆子打伞迎两个姑娘下车。

“请两位姑娘随奴婢来。”迎接的丫鬟身上穿着茜红色洒花袄,眉目如画,笑容可亲,是荣亲王妃身边得用的大丫鬟。

霍姝有些惊讶,不知安阳郡主给她下帖子,为何来迎的却是荣亲王妃身边的大丫鬟。

怀着这种疑问,霍姝姐妹俩跟着丫鬟来到一处暖阁。

早有丫鬟立在那里,给她们打起石青色万字底锦缎帘子,一阵挟着清雅花香的暖意扑面而来,使得刚被风雪吹冷了几分的身体瞬间变得暖和起来。

屋子里一片暖意融融,角落里点着几盏八角琉璃宫灯,使之明亮非常,纤毫毕现。

接着,就见荣亲王妃坐在暖炕上,旁边还有一个懒洋洋地靠在荣亲王妃身边的姜黄色锦鲤锦缎大迎枕上打盹的姑娘。

看到她们,荣亲王妃面上露出温和得体的笑容,忙道:“被冻坏了吧?快过来坐,喝点热汤。”

两个姑娘还没来得及给她行礼,就被丫鬟们簇拥着坐到暖融融的薰笼上,身上的斗蓬也被解下放到一旁,然后手里就被塞了一碗热汤,荣亲王妃那亲切的态度,更让她们受宠若惊。

不,应该说受宠若惊的是霍妍,霍七姑娘回京不久,对京城里的人都是两眼一抹黑,没什么了解,当下她以为荣亲王妃就是个和善人,很自然地道了声谢谢,慢慢地喝了一口热汤。

荣亲王妃一边招待两个娇客,一边将旁边像个小猪一样打盹的女儿推醒,“绣绣,醒醒,霍七姑娘她们来了。”

一边说,一边歉意地朝两个姑娘笑了下。

安阳郡主揉着眼睛醒来,看到霍姝她们,就说:“霍七,你来啦,今天庄子里送来新鲜的鹿肉,我请你吃烤鹿肉。”

在这种大雪天的将人叫过来,就为了请人吃烤鹿肉?

霍妍有点傻眼。

霍姝笑道:“好啊,这种天气吃鹿肉喝点花酿最是享受不过。”

荣亲王妃听到霍姝的话,面上不觉露出一抹满意的神色,柔声道:“安阳不懂事,这种天气还请你们上门来,真不好意思。”

荣亲王妃也没想到自己女儿蠢成这样,她让她交几个可以往来的手帕交,她随便扯了个人算完成任务。最近因为霍七和卫国公世子亲定之事,没空给人下帖子,等对方有空了,竟然选在这种下雪天给人下帖子,到底有没有点脑子?

若是不知情的,还以为她以郡主的身份在刁难人,才会在这种恶劣的天气将人叫出门。

只是女儿再蠢,那也是自己闺女,荣亲王妃少不得要出面帮女儿打圆场,以免这好不容易交上的朋友就要断交。

不过现在看这位靖安侯府的姑娘,似乎是个胸怀磊落的,看这笑模样就讨喜,荣亲王妃不喜欢那些只会对女儿谄媚奉承的姑娘,对霍姝这种落落大方的,倒是顺眼几分。

霍姝笑道:“王妃言重了,我答应过郡主,她若是给我下帖子,定会来。”

她压根儿就没将这恶劣的天气放在眼里,以前她在边城经历过更恶劣的天气都有,京城现在这点雪,对于霍七姑娘来说,完全没有到达影响出行的地步,所以她并没有觉得安阳郡主在刁难人。

荣亲王妃听罢,面上的笑容又深了几分。

喝了半碗汤暖身后,又和荣亲王妃聊了会儿,姐妹俩方才和安阳郡主离开,往荣亲王府的梅园而去。

外面下着雪,但荣亲王府中通往各个院子的通道走廊都竖有竹帘挡住风雪,路面干干净净的,时有仆人清扫,这路并不难行。

梅园的花厅里,已经烧上地龙,银鎏香百花炉里飘出清雅的梅香,若有似无地在屋子里飘荡,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外面的梅花已经吐露芳香,满室清雅。

到了地方,安阳郡主看着又想要趴到铺着猩红色狐狸皮的暖炕上,那副懒洋洋的模样,着实看傻了霍妍,心道这位郡主果然和传闻中的一样,是个惫懒人物,也怨不得她不爱与人交往。

这般古怪的脾气,怎么就看上霍姝了呢?

“你们随意,不必理我。”安阳郡主打了个哈欠,就要趴上去时,突然想到什么,直起身来,对霍姝道:“对了,听说你和卫国公世子定亲了,恭喜!”

霍姝抿嘴笑着说了声谢谢。

“听说那天还是我父王亲自上门去替卫国公世子提亲的,怨不得我去给母妃请安时,没见到父王。”安阳郡主继续说。

霍妍继续傻眼,这么大的事情,这姑娘到底有多懒,连自己父亲替人去提亲的事情都不知道。

丫鬟很快将烤好的鹿肉送上来,烤得外焦里嫩的鹿肉涂上蜂蜜,切成薄薄的一片,洒上白芝麻,盛放在甜白瓷的盘子里,周围用雕成花朵的胡萝卜点缀,看着美观又诱人。

安阳郡主也是个吃货,见东西烤好上来了,也不睡了,一边

作者有话要说:吃东西一边和霍姝聊天。

聊的自然是她新上任的未婚夫,并且告诉霍姝很多她不知道的事情。

今天第一更~~3

第54章

安阳郡主是个惫懒人物,懒到何种程度,懒到连说话都觉得费劲儿。

不过这次她在这大雪的日子里,竟然还将人请到府里来玩,反应过来时,也有些不好意思。要是她自己,有人敢在这种天气将她叫出门,还不得喷死他,转头就可以将之例为拒绝往来户。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安阳郡主一反过去懒得说话的模样,和霍姝说了很多话,其中就说到现在还住在仁寿宫里的新阳郡主高筠。

“高筠的脾气不怎么好,素来是个眼高于顶的,仗着太后宠爱,任性骄纵,公主都没她架子大。所以你以后要是遇到她,没人的时候最好避开她,要是身边人多时就不用悚她了,她再大的气性儿,也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人使。这次她在宫里已经住了一个月,看情况估计还要住一段时间,这样也挺好的,省事。不过她在宫里可不安份,听说前些天,她和四公主在御花园里吵架,两人双双摔倒了…”

霍姝将她的话听进去了,一脸笑眯眯的。

霍妍惊讶地看她,这种后宫之事,可不是旁人轻易能知道的,特别是当今的江皇后是个有手段的,将宫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后宫的事情,要传出去可不容易。

“怎么会吵起来?”霍妍好奇地问道。

安阳郡主吃完一碟烤鹿肉,抬脸让丫鬟为她抹嘴,接过一杯梨子水喝了,继续道:“听说是为了卫国公世子。”

“啊?”霍姝也认真几分。

“你们别误会,不关卫国公世子的事情,不过她们吵架的由头却是他,四公主嘲笑高筠痴心妄想,明言卫国公世子已经定亲了,高筠自然不忿,于是就吵起来了。”安阳郡主说得非常简单。

霍妍忍不住小声地道:“我听说,四公主曾想招卫国公世子为驸马,不过后来这事情就没下文了。”

“对啊,聂世谨这么个大美人被皇伯父养在宫里,那些公主们从小看到大,又是嫡亲的表哥表妹,看上他也是正常的。”安阳郡主点头道,“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后皇伯父反而挑中霍七,那些公主可要伤心啦。”

霍妍听到这里,看了眼霍姝,对她非常同情。

未婚夫长得太好看,被一群公主郡主们看上,就算有皇帝赐婚,没办法更改,但不保证那些郡主公主们会不会心怀怨恨,以后给她使绊子。同情这姐妹之余,霍妍觉得幸亏懿宁长公主和皇上相中的人不是自己,不然自己以后有得是头疼,只希望霍姝能顶得住压力。

霍姝对于她们的担心,不在意地道:“不被人嫉妒的是庸才,没事!”

这姑娘的心放得真宽,安阳郡主和霍妍顿时大为敬佩。

三个姑娘们边吃烤肉边聊了一通,等天色稍晚一些,霍姝姐妹俩方告辞离开。

荣亲王妃命王府的人亲自护送两个姑娘回去,并附上见面礼,态度非常和蔼可亲。

靖安侯夫人得知荣亲王府的人护送两个姑娘回府,也是十分惊讶,不知情的人,都要以为两个姑娘和安阳郡主有过命的交情,方才让荣亲王府这般爱护,不过听说女儿在荣亲王府的所见所闻,靖安侯夫人明白了。

接下来的日子,霍姝陆续被安阳郡主下帖子邀请过府几次,都是去荣亲王府陪她一起赏花赏雪吃东西,吃完一起窝在暖炕上睡觉聊天,俨然是安阳郡主特地寻了个能一起懒的朋友一样。

不过不知情的外人却觉得,靖安侯府的七姑娘这是交了好运,刚与卫国公世子定亲,就有荣亲王府的郡主出面与她交好,这算是姑娘家在闺阁之中结下的人脉,对她以后大有好处,自然让人羡慕之极。

转眼就到了腊月。

腊八节那天,卫国公府给靖安侯府送来腊八粥。送腊八粥过来的人是卫国公世子身边的随从,除了腊八粥外,还有几样临江仙的点心。

靖安侯夫人看着那几个雕红漆凌霄花匣子,忍不住叹了口气。

看来这卫国公世子对七姑娘是有几分上心的,每次都借着由头给未婚妻捎带些东西,有时候是吃的,有时候是用的,有时候是玩的,从来没有重样的,连她都有些羡慕。

靖安侯夫人让人将卫国公府的腊八粥给各房分送过去,然后将那几匣子点心送到叠翠院。

邬嬷嬷知道卫国公世子又给她们家姑娘送东西来时,脸上笑开了花,忙让人将腊八粥去热了热,端了碗过来给姑娘尝尝,至于那几匣子点心,霍姝留了两匣子,其余的让艾草拿去分给身边的几个大丫鬟。

对自己的丫鬟,霍姝向来大方,因为这点心是未婚夫送的,她也不不太想分给外人。

得了礼物,霍姝在自己的百宝箱里翻来翻去,也不知道回点什么东西好。

京城的规矩和平南城不一样,她是姑娘家,不像男人一样可以随意出府,所以也没办法像聂屹一样三不五时给她送些京城有名的吃食过来,让她可以不用出门,就能尝到京城各处有名的吃食。

聂屹对她的好,她都记着,唯一可惜的就是,自从外祖母的生辰到现在,她都没再见过他。

要说两人定亲后最让她高兴的事情,就是有了名份,可以光明正大地给彼此送些小礼物,虽然人没见到,但只要见对方送来的礼物,就知道对方心里有自己的。

最后霍姝只好将自己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一个青色底双鱼戏珠的荷包作为回礼。

霍姝笑眯眯地吃着卫国公府的腊八粥,被养刁的舌头很快就尝出这腊八粥的味道非常不错,所挑的食材都是上等,熬煮的火候也够,所以味道反而鲜美非常。

卫国公府里,元武捧着楠木匣子,里面装着的是未来的世子夫人给世子的回礼,想着世子如今还不知道在哪里,就有些发愁。

自从定亲后不久,世子就悄然离京了。

如今天气越来越冷了,世子奉皇命在外追查忠义王余孽一事,身边只跟着几个侍卫,那扈兴是个憨的,哪里能照顾好世子,要不是他要留在京里为世子作掩护,早就跟着世子出京了。

元武将楠木匣子放好后,就去查看外头传回来的消息,然后将整理好的消息交给暗卫呈给宫里的皇帝,心里一边祈祷世子今年可以回京过个安生的年。

只可惜直到年三十,聂屹都没有回来。

庆丰帝看着交泰殿里坐着的嫔妃和皇子皇女及宗室,心里也颇担心在外头未归的外甥。

因皇帝心情不好,所以今年的年宴众人的情绪也不高,纷纷在猜测卫国公世子去哪里了,怎么人竟然不在。当然,不管他去哪里,他们也只能猜猜,没一个人敢跑去问皇帝的。

今年的年宴,泰宁长公主也带着儿女进宫与宴。

新阳郡主高筠一身盛装坐在太后身边,原本是期盼趁着宫里的年宴能见一见卫国公世子的,可直到年宴结束后,依然没有见着人。这让她心里既气恼又伤心,自从中秋节赏花宴那回,她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卫国公世子,被拘在仁寿宫里,每天学规矩礼仪,日子一成不变,非常清淡,也让她越发的想念卫国公世子。

皇帝心情不好,这年宴持续的时间不长,很快就散了。

相比宫里的年宴,宫外家家户户的除夕团圆日却是喜气洋洋,充满了新年及团圆的喜庆气息。

靖安侯府里,吃过团圆饭后,霍姝就随着姐妹们去给长辈拜年,得了一堆红包。

霍妍极有经验地对她说:“红包收好,上元节那天,就可以去玩个痛快了。”

然后又和霍姝说每年京城的上元节大街上的灯会,还有很多灯楼会推出各种各样的新式花灯,特别是有些专门制作花灯的百年老字号的店,推出的花灯那叫一个美丽,往往诱得人一掷千金也要抢到手。

平南城的环境和京城不同,比不过京城的富饶,连玩法也比京城少,霍姝听得悠然神往。

“哎,说不定在上元节那天,你还能碰到聂世子呢。”霍妍说着,朝她挤眉弄眼,一副你懂的神情。

上元节亦称灯节,花市灯如昼,在这样的日子里,京城的宵禁时间会推迟,长辈们并不怎么拘着孩子,年轻人们可以上街游玩赏花灯,也是未出阁的姑娘们一年中最盼望的时候,那璀璨的花灯,以及结伴同行的男女,亦是这上元灯节最常见的一景。

“真的?”霍姝惊喜地问。

她的模样太过明显,使得屋子里的其他人忍不住望过来,特别是坐在老夫人身边的霍妙。

霍老夫人正和儿子、儿媳妇聊些家常里短的事情,见孙女有些心不在蔫,就道:“妙儿去和姐妹们耍吧。”

霍妙摇摇头,撒娇地道:“我想陪祖母,难不成祖母嫌弃我?”

霍老夫人被她的撤娇弄得心头软软的,笑道:“哪里会嫌你,你们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玩法,就怕妙儿无聊,。”

霍妙乖巧地道:“不会不会,我想陪着祖母,听祖母说话都是福气。”

霍老夫人见她孝顺,心里头越发的窝心,祖孙两个和乐融融。

周围的几房媳妇见状,忍不住暗暗撇嘴,不知情的,还以为只有五房的姑娘孝顺呢。

这时,霍姝和霍妍已经跑出大厅到院子里去看烟火了,霍承珏带着几个弟弟们在院子里放烟花,几个年长的看着下面的弟弟,别让他们伤着自己。

“大哥,大哥,今年有哪些烟火?我也要放!”霍妍跑过去缠着两个哥哥。

霍姝看了看,看到霍承琤站在一旁,看着三房几个庶出的堂弟围在那里放烟花,他一脸羡慕的样子。

发现霍姝,霍承琤走过来说道:“七姐姐怎么来了?外面天气冷,小心着凉了。”

霍姝见他一本正经的模样,面上露出对自己不掩饰的关心,笑道:“不碍事的,我穿得多。琤哥儿怎么不去放烟花?”

霍承琤面上有些僵硬,然后低头羞愧地道:“我不敢。”

霍姝有些惊讶地打量他,过了年,这弟弟就有十岁了,作为五房唯一的男孩子,又是嫡子,霍五老爷对他极为严格,霍承琤小小年纪就被移到外院居住,每日去族学读书,霍五老爷隔段时间就抽查他的功课,小小年纪,就养得老成持重,颇懂礼仪。

因他不是养在内院,五夫人对他的影响甚少,老夫人虽然疼爱他,可霍五老爷是个倔脾气,将儿子丢到外院就不许老夫人插手他的事情。这弟弟的性格不像五夫人,也不像长房的嫡子般底气十足,带着一种读书人特有的书卷气,甚至可以说有些呆,活到十岁,仍是循规蹈矩的,连丁点不该做的事情都没做过。

霍姝想到虞家的表哥表弟们十岁时精力旺盛,调皮起来都可以上山打鸟下河摸鱼,没他们不敢做的事情。旺盛的精力让舅舅们压根儿不将他们当儿子操练,而是当牲口一样踢到边城怎么累怎么操练。

在霍姝看来,这弟弟有点读书读傻了的模样。

霍姝叫人取来炮竹,拿着一支点燃的桂枝,一个一个小小的红色辣椒炮往地上扔,发出噼哩吧啦的爆炸声,吸引了一群小孩子们围过来嗷嗷叫,一脸崇拜。

霍姝玩了会儿,又手把手地教了会儿霍承琤,对他道:“你是男子汉,连点个炮竹都不敢,以后还能做什么?”说着,也不待他反应就走了。

霍承琤涨红了脸,一张白面书生脸羞红。

霍妙出来寻弟弟,恰好看到这一幕,目光微闪,走过来问道:“琤哥儿,怎么了?”

霍承琤不好意思说自己胆子小被人嘲笑了,勉强笑道:“九姐姐,我没事,你要不要玩炮竹?”说着,下意识地就要将手上几支小姆指粗的红色炮竹递给她。

霍妙吓了一跳,“娘说这种炮竹爆炸力非常强,你不要玩,小心伤着自己。”

作为姑娘家,玩的一般都是一些点亮后会发出一阵灿烂莹光的炮竹,不会爆炸的那种,而不是这种看似小却爆炸力惊人的炮竹,那是男孩子玩的。

霍承琤抿了抿嘴,嘟嚷道:“不会的,很好玩。”

霍妙见他坚持,劝说不了,只好道:“那你小心点,别伤着自己。”

待弟弟和其他房的男孩子去玩后,霍妙转头看向

作者有话要说:跑到堂哥那边一起点炮竹的霍姝,心里有些气恼,觉得霍姝带坏了乖巧的弟弟。

今天第二更~~3

第55章

自从得知京城的上元节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后,霍姝就一直数着日子。

当然,最让她期盼的,还是能在上元节遇到卫国公节子聂屹。

明明都是未婚夫妻了,定亲后却几个月没能见过一面,这让从小在西北长大,性格并不是那么贤良淑德的霍七姑娘觉得简直不是人干事。要知道,边城和平南城民风彪悍,可没有京城的规矩大,未婚夫妻偶尔见个面,或者一同出游之事屡见不鲜,而在京城里,因为定亲了反而要避嫌。

霍七姑娘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只可惜,再不可思议,她也没办法挑战京城这边的规矩,只好老老实实地猫着等待机会。

这么一直盼啊盼的,终于盼到上元节那天。

一大早,霍姝就叫丫鬟开箱笼挑选晚上出门要穿的衣服和首饰,闹得一屋子的丫鬟们捂着嘴偷笑。以往见她丝毫不在意华服首饰这类东西,还以为她的爱好与众不同,哪知有了心上人,终于开窍了,虞老夫人要是知道,一定非常欣慰。

霍七姑娘面对一众丫鬟的偷笑,理直气壮地说:“女为悦已者容,你们几个以后有心上人就知道了。谁敢再笑,当心姑娘我马上就将她配人嫁了。”

一干丫鬟被她说得面红耳赤,扭身去帮她找衣服配首饰。

邬嬷嬷忍不住叹气,小姑娘就算定亲了,依然是个让人愁的。

霍七姑娘从早上盼到傍晚,其间还在院子里跑了几圈,出了一身汗,泡了个花瓣澡,洒上香露,用西域琉璃瓶装着的精油保养一身水嫩的肌肤。

等她盛装打扮去春晖堂给长辈们请安时,差点看花了一干人的眼睛。

“七妹妹可真是漂亮。”霍承瑞由衷地赞道。

霍承珏几个也纷纷点头附和,自家这七妹妹,确实是非常漂亮的,京城里都找不出几个这模样的来。

霍姝抿嘴笑着,温婉贤良地说了声谢谢。

霍妍走过来,拉着霍姝的手笑道:“就是,还是咱们家的姐妹最好看了!四哥,以后你找媳妇,就要找像咱们家姐妹这模样儿的。”

霍承瑞饱读诗书,素来有君子之风,哪里经得住妹妹这般打趣,俊脸微红。

听到这话,靖安侯夫人笑容滞了下,忍不住睃了一眼霍老夫人。

年初四那日,按照惯例,靖安侯府请京中的亲朋好友上门来喝年酒,嫁入葛尚书府的霍萍也带着几个儿女回娘家拜年。

原本因为霍老夫人提议的关系,靖安侯夫人一直以为葛玲会是嫡次子媳妇,虽然她并不怎么喜欢葛玲的性格,想着难得老夫人开口,又是嫡次子媳妇,将来进门后好好调.教,有点儿小毛病也没什么。

哪知人家姑娘却瞧不上她儿子,直接对老夫人说不愿意,明言与四表哥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思想不契合,她宁愿清清净净过一辈子也不愿意屈就,靖安侯夫人当时恰好就在外头,将这话听得清清楚楚。

自家的儿子自己疼,既然对方看不上,靖安侯夫人也不强求。

事后就和老夫人暗示,她这作舅母的,也不强人所难,对方不愿意就算了。可哪知老夫人却不放弃,仍是想着要搓和外孙女和孙子。

只要一想到葛玲那不食人间烟火的性子,靖安侯夫人就有点心塞。

众人好好地夸了霍姝一番,心里都明镜似的,知道霍姝打扮成这样的目的,颇为理解。

霍三夫人想起耽搁了一年还没有说亲的女儿,忍不住有些怜惜,叮嘱她今儿上元节好好玩,然后暗忖,等出了正月,就催促老爷赶紧给女儿寻摸门亲事,如今他们府里出了一个郡王世子妃,还有一个一等国公府世子夫人,有这两个高嫁的姐妹在,就不信女儿的婚事会比先前退亲的李家差。

今儿是上元节,也是年轻人出行的日子,霍老夫人叮嘱随同出门的几个年长的孙子好好照顾妹妹们,就让他们出门了。

“姝姐儿是姐姐,记得照顾妹妹,妙姐儿今儿好好跟着姝姐儿,莫要走丢了。”霍老夫人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