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宁帝干涩的道:“我真不知道。”说毕,又扯出一个笑脸,“小舅舅那时也没多大,怎地想的出这样的法子。”

徐景昌淡淡的道:“自有积年的太监支招。”燕皇后是个好母亲,但燕皇后不是他的母亲。

昭宁帝没办法再逼迫。设身处地,若是他自己,占尽了那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绝对爽快的反了。把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子踩在脚底,不蹂躏到死,决不罢休。徐景昌真的很记他的情了。恐怕再没有哪个,能似他这般知恩图报。他真的应该知足。

昭宁帝抓起徐景昌的一缕头发,用力一拽。

徐景昌吃痛,不知熊皇帝又闹什么。

昭宁帝却又放开手,别扭的道:“横竖我把你当兄弟,你爱信不信!”说毕,又心不甘情不愿的补了一句,“你现在不信,将来总会信的!到我们要老死的那一日,我等着你跪着给我赔罪!”

徐景昌:“…”

昭宁帝又恼了,恨不能拿徐景昌当太监使,要他替他梳头穿衣。想了半日,还是怕庭芳摁死他。偏有个那样厉害的老婆!有了靠山,就把他扔过墙了!麻蛋!

昭宁帝一路沉着脸。随行的赵太监心砰砰直跳,看看昭宁帝,又用余光扫扫面无表情的徐景昌。依旧长的挺好,但现在才动手,不觉得牛高马大了些么?秦王妃、叶太傅、徐都督,陛下,您到底喜欢哪一个?怎么好似跟谁都夹杂不轻。昨天夜里徐都督跪在地上说的那番话,陛下没有得手吧?怪不得一早起来就不高兴。赵太监深深叹了口气,开窍这样晚,铁定鸡飞蛋打啊!只可怜了他们又得提心吊胆,真累。

抵达天津港时,天还未暗。昭宁帝直扑天津码头,他来此地,最想看的就是洋人的大船。那个烧了半拉淮扬城的船,到底能有多大!文人笔下多夸张,不亲眼看过,心中始终没底。

昭宁帝没有乘坐御辇,而是轻车简行的带着随从,去观察天津港的最真实的模样。终于到达码头,昭宁帝望着巍峨的洋船,呼吸都停滞了。艰难的扭头,看向国产的货船。一颗心越来越沉,越来越沉。

他明白庭芳撺掇他来看船的理由了,到底一起长大,庭芳狠狠捏住他的七寸恐吓他。洋船与沙船大小的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没有仿制洋船的银子!徐景昌已绘出关键的图纸,可哪怕拿到了全部的数据,他也没有银子动工!

庭芳与朝廷对峙时,勇国公拒绝出兵,只因没钱。昭宁帝体会到了什么叫无钱寸步难行。漫长的海岸线,想要每个地方都能抵御如此壮观的舰队,到底要多强的经济实力?饶是数学不错,昭宁帝也算不分明。

庭芳所述的治国方针,与朝臣嘴里念叨的儒家经典本质上别无二致。都是捕捉他的网。他跳了进去,就被框在那个规则里,无法为所欲为。这是千古以来君权与相权的制衡,不足为奇。可此时此刻,他知道自己不得不跳庭芳的坑。因为另一边是死路。满朝的旧派臣子,真的没办法抵御这样的坚船利炮。

庭芳无疑是惊世骇俗的,她的理念过于匪夷所思,昭宁帝内心不住的抵制着。历史上的确有许多思想不那么诡异的能人,可他一个也没遇见。这就是天命么?

海风吹的人发僵。昭宁帝望着徐景昌:“如果我给了庭芳想要的一切,她再背叛我,你会怎么选?”

徐景昌苦笑:“陛下,您能饶过我么?”问这般两难的问题,叫他如何回答?

“不管怎样,你都舍不得杀她么?”

“是。”

昭宁帝不再看船,转身往回走。没几步又停下,扭头对徐景昌道:“若她生了反心,我会杀了她…还有,不愿死忠于我的…你全家!”

“是。”

昭宁帝回到行宫睡了一夜,次日清晨唤来了袁首辅。昭宁帝打前日夜里起,就不大高兴。袁首辅心中有些惴惴。到了地头,见礼毕,昭宁帝随口道:“坐。”

袁首辅谢过赏,谨慎的坐了。

昭宁帝道:“大船看了否?”

袁首辅恭敬的道:“回陛下话,昨日看过一回,臣不懂那些,看不出好歹。”

昭宁帝道:“看好歹不是你的事,当朝首辅,看了那般大船,大致能推测出对方国力吧?”

“是。”

昭宁帝道:“很好,如此我也不废话了!汉初是什么屈辱,南北朝是什么模样,宋末是什么下场,你们书比我读的多,不用我多说。如今要说人家强归强,同我们不相干,那便是幼童斗嘴,毫无意义。旁的人我也不想一起喊来,省的吵吵嚷嚷,单叫你来,就想问问,你怎生想的?”

袁首辅含糊的道:“奋起直追,非朝夕之功。”

昭宁帝道:“我没说让你朝夕,叫人打到家门口再想,已是晚了。横竖我是不想管蛮夷叫父皇,摇尾乞怜以求生存!”

说的是石敬瑭为保皇位割让燕云十六州与契丹,自称儿皇帝之事。袁首辅酝酿了一下,才道:“国之大事,臣不敢轻易论断,陛下请容臣思量几日。”

昭宁帝道:“你思量几月也未必有法子,叶太傅都思量几年了,一提起洋人她就抓狂。现天下民不聊生,十处里九处在打仗。土匪、流民、叛军、兵痞、流氓滚做一团。泰半地区一粒米的赋税都收不上,不提外患,仅内忧已是亡国之兆!你不熟洋人,难道还不熟现状?”

袁首辅有些苦涩的道:“陛下,吏治要回归正道,没有十年功夫,难以成事。”

昭宁帝道:“那就立刻开始做!”

袁首辅头痛的道:“臣竭尽所能。”

昭宁帝道:“还要致仕么?”

袁首辅一凛。

昭宁帝道:“天下大乱,你淮扬袁家跑的掉么?”

袁首辅不敢答话。

“阁臣五个,”昭宁帝没好气的道,“你一个打头的,只想着退;第二个严鸿信,只想着外孙;第三个陈凤宁只想着权势;第四个韦鹏云一天到晚正事儿不干尽掐架;第五个曹俊郎,从早到晚都在和稀泥!你们当我瞎?”

袁首辅只得匍匐在地:“臣万死。”

昭宁帝道:“万死你妹!内阁都是这鸟样,六部都不想提了!你们文臣日日喊着励精图治,合着治国就光我累死在乾清宫就能成的?我又不是打小的太子,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折子打哪边开还是你教的,你们一个个执政一辈子了,能想想家国天下吗?”

袁首辅喏喏。

昭宁帝忍气道:“还想致仕吗?”

袁首辅还能说什么?磕头道:“臣不敢。”

“起来,别跪着。磕烂了脑袋也无用。”昭宁帝道,“你是当朝首辅,还想把丞相的活计退给身怀六甲的太傅不成?”

袁首辅叹道:“陛下,臣看不明前路,才不敢尸位素餐。”

昭宁帝道:“你也觉得大厦将倾,无法力挽狂澜了么?”

袁首辅道:“陛下可广开言路,择良才以为用。”

昭宁帝道:“我不能用太傅。”

袁首辅愣了一下。

昭宁帝道:“她至多能做帝师,能做幕僚。她入不了朝堂。哪有不做错事的人?但她是女子,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的死死的,一旦实际执政,攻歼就能要她的命。袁阁老,你一个首辅,当真就要个女人冲在前头?宗人府那样子我不恼,横竖也就闹上一闹,不碍国本。但内阁呢?六部呢?诸位满脑子荣华富贵、全身而退,这是逼我开女科吗?我眼里可是见着,叶太傅比你们敢打敢冲的多。”

袁首辅老脸一红。

半晌,昭宁帝道:“朝堂,我看的分明。你可真是够懒的!”

“可你也没多少私心,我知道。”昭宁帝笑道,“所以我叫你来说话,我信你,就是想抽了你的懒筋去。”

袁首辅懵了一下,又生出一丝感动:“陛下…”

昭宁帝摆摆手:“罢了,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我得用的人通就那么数得着的几个。强扭的瓜不甜,你若真的想颐养天年我不拦你。说到底,家国天下,是我之责。”

入仕者,谁不想做天子心腹,君臣相得?袁首辅被昭宁帝未尽之意激的心脏砰砰直跳。帝王害怕相权,故从明开始,废止丞相。首辅说的再好听,内阁也有五人。方才昭宁帝以丞相喻之,是想让他为国之肱骨?无人可用的昭宁帝,平坦的仕途就在眼前,他真的还想退吗?

严鸿信想扶嫡子,无可厚非。可昭宁帝春秋鼎盛,再明白国储不可或缺,被逼着立太子,心里都是忌讳的。若严皇后只有大公主,他必得让位,因为作为国仗的严鸿信,才是心腹。可严皇后还有五皇子。五皇子活着一日,严鸿信就不得重用。那他还有什么好惧怕?昭宁帝想当中兴之主,他亦想做中兴之臣。巨大的权力唾手可得,袁首辅心中熄灭的火焰,瞬间熊熊!

再次跪伏在地,袁首辅一字一句的道:“陛下之恩,生死而骨肉也。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昭宁帝起身,亲扶起袁首辅:“阁老,西汉末也曾烽烟四起,我们君臣相携走向中兴,一块儿青史留名,可好?”

袁首辅果断的道:“臣遵旨!”

京城权贵云集,京畿的土地便是权贵的私产。朝野动荡十来年,死了一批一批的官吏,但他们手中的土地没有回到百姓手中,而是变成了下一个权臣的嘉奖。在昭宁帝龟缩的日子里,连叶家的土地都被瓜分泰半。不敢伸手的,唯有地契上白纸黑字圈的范围。叶家曾经在京畿的土地可谓辽阔。十年阁臣,便是如此气魄!昭宁帝并不信袁阁老能似他嘴里说的那般尽忠职守。但就如古人所说的,人至察则无徒。如此,京畿行不了王田,他的眼皮底下,寸寸土地,是豪强们的地盘。

巡幸京畿,锦衣卫的折子递到眼前。匪祸过后的土地有人开始耕种。但那些人,是佃农。无主的土地,暂无法分给百姓,而是被暗地里的家族掌控着。没有地契也无所谓,权力比契书更有效。如果只有一个朝臣圈地,可以干掉他;但所有的朝臣都圈了,昭宁帝也只有装傻。装作京畿太平,装作不知道忙碌的佃农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回到宫中,不过轻描淡写的下了个圣旨,令京中地主,田租不得超过五成。至于有无成效,昭宁帝就不得而知了。

一团乱麻的昭宁帝再次找到了庭芳,问询如何走出困局。

但这一次庭芳没有给他答案,只平静的道:“此为王道,请陛下自去悟吧。”

“别跟我打哑谜。”

庭芳笑道:“我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江西是水灾过后,在一片空地上盖房子,想怎么盖便怎么盖。陛下的疑惑,是想把一大片烂房子修补的光鲜亮丽。陛下,我才十八岁,没经验呐!”

昭宁帝吐出一口浊气,百废待兴,太上老君的一壶仙丹都不够使的,千头万绪也只能慢慢的抽线头。他用权力诱惑了袁首辅,接下来是怎么用手中剩下的并不多的饵把看中的鱼一个个的钓上勾,继而从他们身上挤出更多的权力。确非朝夕之功,要犯不着拿来烦一个孕妇。于是换了个话题问:“徐景昌身上…是不是有很多伤?”

庭芳笑了:“陛下,徐都督是军人。”

昭宁帝也笑了:“宝剑锋从磨砺出啊!”

庭芳挽起袖子,露出左臂上一个浅浅的疤痕:“才到东湖时,师兄教我习武,我一时不查摔在地上,就留了疤。我没上过战场,但身上哪处没有青紫茧子。何况在大同与蒙古厮杀过的师兄。陛下怎地突然问起这个来?”

昭宁帝笑问:“你现在还练吗?”

庭芳道:“进京之前每日都练。怀孕了就没法子了,这一胎不大稳,很是凶险。”

昭宁帝心中一跳:“别胡说!”

庭芳却是垂下眼:“陛下,倘或我有意外,师兄便托付于你了。”

昭宁帝道:“这可不像你说的话。”

庭芳扯了扯嘴角:“七个月了,我依然疲惫不堪,手足无力。自欺欺人没意思,无非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

昭宁帝看了庭芳一眼:“你师兄同我不亲,你熬不过了,我可不顶用。”

庭芳道:“陛下又闹脾气。”

昭宁帝从炕上站起,居高临下的看着庭芳:“我没闹。你师兄小时候在宫里受尽磨难,所以他永远不会信一个皇帝。横竖是你的心尖子,你自己看着办。”说毕抬脚往外走。

庭芳忙跳下来,恭送昭宁帝回宫。待昭宁帝的车架消失不见,庭芳才抬起头来。使人抱来徐清,带着他回房在炕上摆出了一个城池。不懂事的徐清毫不珍惜,双手乱挥,城池瞬间七零八落。兴奋的手舞足蹈。庭芳揉着徐清柔软的头发,喃喃道:“幸亏…你长的像我…不然可就…”

第418章 汪汪汪

恩宠,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昭宁帝暗暗的观察着朝中的暗涌。他发现为何帝王的厌弃,会让一个臣子万劫不复。他只是稍稍的,倾向了点袁首辅,严鸿信一党就开始松动。皇子五个,嫡子未必就是绝对的胜算。昭宁帝发现了新的游戏,玩弄人心的游戏。他现在有点明白太上皇为何经常做些出乎意料的决定了。为上位者,应谨言慎行。但皇帝不是一般的上位者,所以奖罚分明后,还得有微妙的变化。隐藏自己真实的情绪,愤怒和欢喜,都只是手段而已。

但昭宁帝也有些疲倦,他自幼就喜欢工匠多过于文人,喜欢机械多过于人心。山东的叛军总算压制了下去,然而很遗憾,如京畿一样,豪强的庄园巍然不动。死亡的富户与平民的田产拢起来仅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策动了锦衣卫彻查“无主荒田”,豪强也才吐出了一小半,还是暴动后被惊吓的结果。昭宁帝有些郁闷的想,就没有一个造反的跟庭芳一样把豪强全灭了么?黄河几次大水,竟是替豪强做兼并了。

山东低调的实行了半王田,陈凤宁心中的担忧日盛。无主的荒田收归国有,等于老百姓手中的田产变成了皇家的庄园。豪强会利用权势悄悄侵蚀土地,皇家手段自不比他们差。分田完毕,昭宁帝下了一道诏书,非王田的土地买卖无需通过宗族与街坊,可自由流通。这是为蚕食走的第一步。昭宁帝比想象中的老辣啊!

陈恭坐在书桌前,认真的画着。进京后的突然有一天,他说要学画画。杨安琴巴不得颓废的儿子能找到事情做,原本就不指望他有甚出息,有个爱好也不错。她自己就擅画,都不消得请人。问明儿子想画行乐图,便从工笔开始教起。待学的好些,再去请先生。

好吃懒做的陈恭从未有现在这般努力过。陈伯行很想抽儿子一顿,若此苦工下在科举上,何愁没有将来。但被杨安琴拦下了,因为陈恭的记性并不好,背不下那么多本书,科举一途是走不通的。反而绘画上颇有天赋,不若随他去了。

陈伯行至今闲散在家,看着妻子分割着嫁妆,终是忍不住道:“你手中的田产,未必保的住。”

杨安琴沉默,官场上彼此互不喜欢不妨碍交往,但政见不合,基本就是死仇。进京这么久,她已经知道庭芳与陈凤宁各自的立场。她一个妇道人家,看不懂外面的纷纷扰扰,只明白一点,即便庭芜活着,陈恭也无法娶她。两家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在陈凤宁摆出姿态后,庭芳也就没有再虚与委蛇。不再来往,是决裂的标志。

朝臣的反应,昭宁帝尽收眼底。嘲讽的看着陈凤宁,庭芳在文臣中并无拥趸,做出这样一番姿态,是想取严鸿信而代之,成为旧派的领袖么?内阁开始分化,但江南豪族出身的袁首辅,会站在他这一边么?

至七月,天气依旧炎热。江西的棉花与粮食长势喜人,逐步削减的军队减轻了供给的压力,两省的成衣厂,应该能供应南边的今冬的棉衣。今年的天气着实不错,丰收的季节也不用担心谷贱伤农,府库空空如也,有多少量都能吃下。看情况,江西今年的赋税会是全国之首,商税之丰厚,的确诱人。昭宁帝看着户部的折子,总算在露出了办公时很少见的笑颜。江西胜过江南,其政策一定是正确的!只各省情况不一,不可一概而论,各方面都应该有微调。

最让他欣喜的,是残破的安徽竟可能有赋税!庭芳曾说过,这片土地上的人创造财富的能力不可估量,只要别压的他们喘不过气,只要给一点点机会,他们就可以干出巨大的繁荣。昭宁帝心算着安徽今秋可收获的粮食,可以着手兴修水利了!若今冬水利畅通,明年的收成能翻番!有了充足的粮草,就养的出精锐的军队。一盘散沙的天下,该逐步收回中央管辖了。

再拿起一份折子,是庭芳所呈奏。标题是《拟在江西试行生产队与承包制》。近日他没有去骚扰庭芳,因为庭芳一直在写东西。沟渠水利方面的算法由她亲笔,余者皆是口述,使文书抄录。也不多做加工,上面甚至有各种修改的痕迹。顺手给了他一份标点符号,叫他自己对着看。

昭宁帝心里沉甸甸的,庭芳的身体一直不见好。她如此疯狂的写书,怕的就是自己撑不过鬼门关。想把心中所有所有的一切,都倒出来。所以她不让文书修饰奏折,乱七八糟的纸张上,可以清晰看到她思考的过程与方式。

沉思间,太监疾步行来:“陛下,才徐都督接到下人来报,叶太傅似要生了。”

昭宁帝执笔的手抖了一下,正在看的折子只写了一半。昭宁帝开始的后悔去年对文臣的妥协与对庭芳的不上心。若非遭受那般重创,以她长期被徐景昌训练的身体,怎会是如今这番模样。

平复了下情绪,昭宁帝问道:“太医派去了么?”

太监答道:“徐都督家去之前,使人请了王太医。”

“再使两个太医去。”昭宁帝想了想道,“告诉秦王妃了不曾?”

太监道:“只怕王妃已知道了。”

昭宁帝放下折子,揉揉太阳穴道:“叫锦衣卫去给我盯着,任何风吹草动,不拘宫门是否下匙,皆报于我。”万一有事,他得第一时间安抚徐景昌。

徐景昌着兵丁开道,策马狂奔往家中去。卧室里已准备妥当,刘婆子扶着庭芳在地上走。陈氏的脸色有些凝重,徐景昌从刘婆子手里接过庭芳:“我扶着你吧。”

刘婆子早先替庭芳接生过徐清,那时在船上,徐景昌就一直呆在血房。第二次进得门来,就不在稀奇。反倒指挥着徐景昌道:“郡主有些乏力,国公别太借力,必要郡主自家走两步才行。”

庭芳靠着徐景昌的身体,尽力的迈着步伐。她已见红,宫口开两指,却是宫缩疲软。宫缩无力,在没有剖腹产的古代,致死率奇高。怀孕前三个月的重压,大概真的伤到了根基。濒临死亡,庭芳抑制不住的恐惧。她恐惧生命的流逝,恐惧与徐景昌的分离。

伸手摸摸徐景昌的脸:“师兄…”

徐景昌柔声道:“师兄一直陪着你,似上回一样。”

庭芳嗯了一声。

陈氏端来了一碗牛奶蒸鸡蛋,揭开盖子,浓郁的甜香扑来。徐景昌把庭芳扶到炕边坐下,将鸡蛋一勺勺喂入庭芳的嘴里。随着食物下肚,庭芳渐渐的冷静。任何时候,过分紧张都易坏事。即便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堪忧,但那只是天命,她还得尽人事。她已有过一次背叛,不能再抛下徐景昌与徐清。

王太医带着女医赶来,此刻他还能进屋探脉,待到庭芳躺下,就只得在外间指挥了。庭瑶也赶到了定国公府,在正房门口撞见了打转儿的房知德。

房知德与庭芳相识近十年,自是有感情的。此刻听闻庭芳生育,借住在此复习的他再看不进书。不好进内室,就只得在外头绕圈。正房内外挤了满满的人,见了庭瑶,纷纷避让。

庭瑶踏进屋内,见庭芳依偎在徐景昌怀里,还算镇定,先松了口气。她无生产经验,也只好看庭芳的反应。

昭宁帝在乾清宫议了一回事,终是不放心,吩咐赵太监道:“内务府有养着稳婆,指派个老道的过去。”

除却严春文生头胎时,昭宁帝急的坐立不安过,余者再无此待遇。赵太监是昭宁帝身边的老人了,最是了解昭宁帝生活上的小动作。如坐针毡的模样儿,那是真紧张。不敢多想,找个了脚快的小太监,去内务府请人。

天渐渐黑了,庭芳的宫缩间歇还是很长,内务府的稳婆心中暗道不好。焦急的与刘婆子低声商议。刘婆子比内务府的稳婆还急,她下半辈子全指着庭芳,若有个万一,必定再次颠沛流离。

徐景昌看着稳婆与太医的脸色,心里已知庭芳只怕难熬。他斜靠在迎枕上,让庭芳半躺在自己怀中,哄孩子一般,一下一下的拍着。庭芳闻着熟悉的气息,昏昏沉沉的睡去。

陈氏低声问:“她睡着了不要紧么?”

稳婆亦低声答:“郡主乏了,且歇歇,才好有力气生。鸡汤煨在火上,逮着空儿就喂郡主吃些。”

徐景昌问:“还有牛奶么?”

陈氏道:“有,天太热了,搁着怕坏,拿银壶装了放在冰里,那个热起来快。”

王太医又进来瞧了一回,徐景昌问:“还有什么我能做的?”

王太医知他们夫妻情深,便道:“倘或国公不忌讳,待真痛起来,陪着便要好些。郡主的情况,万不可慌乱。国公如此,甚好。”

徐景昌点头,他本就是打算陪到底的。

庭瑶忆起多年前陈氏生小八的时候,陈氏也是这般昏睡。都说头胎难生,可陈氏就在二胎上难产,好悬送了命去。想了一回,悄悄走出屋外,寻到了韩巧儿:“若有不对,你把徐清弄哭。”

韩巧儿脸色一变。

庭瑶低声道:“或是捏青了也不打紧,郡主若追究,只管来问我。”

韩巧儿抖着声音问:“郡主她…”

庭瑶眼神一凝:“你只管听吩咐便是。”

“是。”

庭芳睁开眼时,屋内灯火通明。耳朵里听得到徐景昌沉稳的心跳。自鸣钟指向凌晨五点,她依然没有感受那让人窒息的阵痛。

“四妹妹?”

庭芳撑起身体:“师兄,扶我再走走。”

徐景昌的左肩有些发麻,换到右边,单手有力的支撑起了庭芳的重量。瘦削的庭芳,肚子显的异常不协调。庭芳脚底发软,还是坚持着走动。她如今也没别的法子了,且先活动开来吧。

夫妻的行动,惊醒陈氏与庭瑶,陈氏忙问:“四姐儿,你可觉着好些?”

庭芳笑着安抚陈氏:“无事,我这都第二胎了。娘回屋歇着吧,那榻上怎睡的安生。”

庭瑶道:“去哪处都睡不安生。”一脸担忧的看着庭芳,又担忧的看着陈氏。陈氏可再受不起丧子之痛了。

庭芳走完一圈后,竭力的吃着东西,强忍住吐意,缓缓靠在迎枕上。伸手指了指书桌上的一叠纸,对徐景昌道:“生产队承包制的后半截在那里,你明日记得交给陛下。”

“忘不了。”徐景昌伸手替庭芳理了理头发,“你头发摸着软和,就是太容易打结子了。”

庭芳轻笑:“横竖你手巧,不怕拆不了。”

徐景昌喉咙一堵:“四妹妹…”

庭芳道:“我尽全力,实在…徐清就靠你了,可别让后娘欺负了去。”

徐景昌咽喉如火烧,忍着泪意道:“我不会续娶的,世间没有人,再比的上你。”

庭芳摸了摸徐景昌下巴上的青色,没剃胡子,有些扎手。微笑着道:“师兄且别哭,我叶庭芳什么时候都不好缠!”

徐景昌手臂稍微收紧:“如果…我当时没有北上…就好了…”

“傻话。”庭芳再一次缓缓闭上眼,就在徐景昌的怀中昏睡过去。

徐景昌的眼圈泛红,极力镇定道:“太医呢?”

王太医从外间急急进来,看了一回,也无别的法子。至此,庭芳难产已是确诊。天光微亮,宫门渐开,消息直递到了昭宁帝的寝宫。昭宁帝顶着两个黑眼圈,翻身而起:“暂停小朝会,我去一趟定国公府。”

赵太监劝道:“陛下,这不合规矩。”

昭宁帝暴躁的道:“叶庭芳要死了,徐景昌至少半残!叫袁首辅带人先讨论秋闱之事!”

赵太监苦劝道:“陛下!如今天下谣言已沸沸扬扬,您不能再如此行事,至少开过朝会,别落人眼!”

昭宁帝冷笑:“我打小儿同徐景昌就谣言不断!别特么才看到一男一女,就想起奸情了!那是太傅,是随便死的起的人吗?”说毕,喊了宫女来,服侍他穿衣。

小朝会暂停,中枢立刻知道了叶太傅难产。陈凤宁目光闪烁,不知在想什么。袁首辅唤了个太监来道:“凶险的紧么?”

太监躬身道:“回阁老的话,太医说是宫缩乏力,且看今日情形才可知。”

读书人,多少背了几本医书装门面。听到宫缩乏力,都知不好。袁首辅眉头紧皱,他自从彻底投了昭宁帝,与庭芳的隔空合作就多了起来。虽有许多政见不同之处,然他们现在有着共同的敌人。昭宁帝想改革,从内阁到地方,皆是阻力。天下不改不行了,但想要改革真正实施,眼前的守旧党必要清除干净。叶庭芳或执政经验不如他丰富,但他们夫妻的圣宠,无人能及。强大的盟友一旦死亡,他未必就能战胜旧官僚。

昭宁帝冲到定国公府,众人慌忙跪迎。他来的太多,公府的人倒也不很慌乱。徐景昌抱着庭芳,不好动弹,昭宁帝便在外说:“该干嘛的干嘛,别裹乱!行礼不在这一时。”

徐景昌道:“陛下,外间的书桌上,有本折子。”

昭宁帝三两步走到书桌前,果然是承包制的下册,却非文书所写,而是庭芳亲笔。铜管笔的字迹非常潦草,昭宁帝勉强才能识别。他几乎能想象虚浮的手执笔的模样,眼睛开始发酸。触摸着凌乱的字迹,喃喃道:“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忽又想起这句话是庭芳所授,更生难过。

太傅…

庭芳觉得眼皮重如千钧,拼命的睁开眼,却是疲倦的连手指都抬不起来。腹部依然没有阵痛,却是能感觉到有鲜血流出。再多冷静,也掩盖不住她已病危的事实。艰难的问:“孩子还活着么?我感觉不到他动了。”

徐景昌安抚道:“他也不是时时动的,别慌。”

庭芳缓缓摇头:“若是…孩子还活着…先救孩子…”

“不…”

“师兄,你听我说,我很难活下去。”庭芳艰难的道,“持续宫缩乏力,会大出血…当机立断,万别丧失良机。”

“不…”徐景昌含泪道,“我宁可不要孩子。”选择救孩子,庭芳必死无疑。而耗着,还有一线生机。

庭芳顿了顿,问:“我方才听到陛下的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