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冤家不聚头:调皮王妃上一章:第 4 章
  • 不是冤家不聚头:调皮王妃下一章:第 6 章

白云见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以为师父出了什么事,心中一慌,急急问道:“三师兄,山上出了什么事了吗?”

“刘风扬擦了擦汗道:“山上不曾出什么事,大师兄,你的父母来了,师父让你回去和父母相见!”

方正俊一听,怔了一怔道:“我的父母?”刘风扬道:“是呀,伯父伯母是三天前来到山上的,他们已十几年没有见你,对你想念的很。所以师父让我来叫你回去!”

方正俊一听,一时心里也不知是喜是忧,正自愣怔,白云在旁边忽拍手道:“原来是伯父伯母来了,我也回去看看!”

刘风扬为难地道:“师父说只让大师兄一人回去,小师妹你……你得去赴绿林会。”

白云一听,顿时泄了气,小嘴一撅,不说话了。方正俊也十分惊讶问道:“什么?师父让师妹一人去赴绿林会,这怎么成?师妹她年纪幼小,又没有江湖阅历……”

刘风扬看了白云一眼道:“我也曾对师父这样说,可师父……师父她老人家说小师妹年纪虽小,但是聪明绝顶,断然吃不了亏的。”

方正俊一听,知再说也无益,虽不放心,也只得反复叮嘱师妹几句,和刘风扬打马而去。

白云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去远,心道:“师父一定生我的气,不喜欢我了!要不然,他怎么把大师兄叫回去,要我独闯江湖呢?”想到这里,越加委屈。

小嘴一扁,就要哭出来。忽又想道:“独闯江湖又怎样?难道我怕了不成!”想到这里,就硬把就要涌出的泪水咽了回去。

她独自向前行走了二三天,这一日,来到一座山下。此时天已近傍晚,她看了看天色,快步疾登,意欲在天黑之前翻过此山,再找人家借宿。

谁料这山虽不甚高,路却极是难走。等到她好不容易爬上山顶时,天已黑了。放眼四周,但见杂草丛生,树木阴翳。山风一吹,飒飒做响。山林里不时传来一两声鸦啼狼号,整座山在暮色笼罩之下,阴森可怖,令人胆战心寒。

白云自小在师父跟前长大,去哪儿总是有人陪着,从没单独处过。于今她一个女子夜间独行于一座荒岭之上,叫她如何不紧张?她急切地向两边看了看,却看不到一个人影,听不到一句人声,心中不由一阵慌乱。

她又向前行走了一会,忽听一声大吼,霹雳似的,震得大地乱颤。说是迟那时快,只见那边岭上月光之下,窜出一只吊睛猛虎来!

白云虽是从山上长大,却从没见过虎。如今一见,不由得一阵心虚胆战。

她“当啷”一声抽出宝剑,看着那虎。那虎既窜过了绝壁,却立住了脚。一双吊睛映着月光,灼亮灼亮的。

它向白云看了一眼,忽然又“呜”地一声扑了过来!这时候,山中本来无风,却听得树梢上呼呼做响,树上残叶簌簌而落。白云顿觉面上冷气森森,眼见那虎扑来,吓得飘身一闪,躲于那虎背后。那虎见没扑着,又大吼一声,竖起铁棒似的尾巴,向后一扫。

白云又是纵身一跃,躲了过去。那虎二扑不成,大是恼怒。它大吼一声,飞身跃起,张开大嘴,重新扑了过来!

白云和猛虎斗了两招,见那虎虽是凶猛,却也不见怎样厉害。戒惧之心去了大半。这时见那虎重新扑来,忽起童心,意欲戏它一戏。

索性剑也不用,飞身一跃,竟骑在了虎背之上!那虎大怒,大吼一声,乱窜乱跳。

怎奈白云抓紧了它的顶瓜皮,仿佛在上面生了根,怎样也甩不脱!那虎气得发了疯,忽然驮着白云狂奔起来!

白云被那虎驮着窜山越岭,宛如腾云驾雾一般,但觉既新鲜又刺激。她正玩得开心,忽听的一阵悠悠扬扬的箫声随风飘来。

那箫声连绵不断,如鸣琴,如击玉,如夜风摇树,又如幽泉泻滩。静夜之中听来,宛如仙音飘渺……

白云不由一怔,一个失神,被那虎一个猛跳,将她直摔下来!也幸而她应变机灵,一个细胸巧翻云,飘落一丈开外。

那虎哪里还敢招惹她,大吼一声,一溜烟似的跑得无影无踪!

白云也无心再理它,就任由它去了。她心里暗暗惊奇:“这是何人深更半夜在此荒山野岭吹箫?”

再细听了一阵箫声,这时箫声忽地一转,由悲凉转为高亢。如鹰击长空,如海潮澎湃。又如疾风骤雨中,蛟龙愤然出海……白云只听得热血沸腾,但觉恨不得拔出剑来长歌狂舞上一番方才痛快!

她不觉心神俱醉,忍不住寻着箫声找去。她向前走了约一里多路,眼前现出一座山神庙,那箫声便是从那里面传出来的。

这时箫声又是一转,由高亢转为一片祥和,宛如拨开乌云重现丽日,又如彩凤在蓝天白云下翩翩起舞。使人听了心胸为之一阔,顿生豪情,就想临风高歌一番……

白云不觉听得痴了。正听的美妙处,那箫声忽然一停,只听一个声音长声吟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吟毕,又喃喃语道:“伯牙弹琴引来了钟子期,我吹箫却不知招来了什么?”白云正听的入神,忽听吹箫之人如此说,知已被发现,只得推开殿门走了进去。

这山神庙因为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庙中山神泥塑的金甲早已剥落,供桌上尘土堆起多高。烛台上点着一根细蜡……,烛光摇曳之下,神像身上明灭不定,倒也显出几分威严,神秘。

白云又看了看那吹箫之人,不由得吃了一惊失声叫道:“原来……原来是你!”

那吹箫之人竟然是几天前碰到的白衣书生!

这可大出白云意料之外,暗道:“这白衣书生身单体弱,又不谐武功,怎敢一人在此荒山中独宿?看他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又怎能奏出如此豪壮激情之音来?”一念至此,不觉疑云大起!

正文 第十一章 小师父和小徒弟

星月书吧 更新时间:2009-7-1 19:10:04 本章字数:2660

第十一章 小师父和小徒弟

此时,那白衣书生正盘膝坐在一个蒲团之上,身后放着他那个大包袱和酒葫芦。听到白云的惊呼之声,他只看了她一眼,淡淡说了句:“原来是你。”便不理会了。

白云见他如此冷淡,老大无趣,微微有些恼怒。但她意欲再听那书生吹奏一曲,便也就没有发作。谁料等了许久,那书生却不吹了。

只见他抓起身后的酒葫芦,打开葫芦口,美孜孜的喝了一口,忽地又吟道:“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深林夜风凉,幽谷百合芳。欲取洞箫弄,恨无知音赏。

白云听他吟出这首诗来,这才知他是讽刺自己,说自己不懂箫意,不是他的知音,因此不想吹箫给自己听了。

心中不由得一阵恼怒:“你也太狂了,难道世上就你一个懂得吹箫不成!”想到这里,她微一沉吟,便也吟出一首诗来:“中淹长叹无人同,醉翁言世无人应。知音在彼人不知,枉学古人之词锋。

那书生一听,看了她一眼。哈哈笑道:听仁兄之诗,想仁兄也是通晓音律之人了?”白云冷笑道:“虽说不上通晓音律,可论吹箫还是略懂一二的。”

那书生笑道:“既是如此,就请仁兄吹奏一曲,让我一饱耳福。”白云心中有气,当下也不推辞。从背后行囊内抽出一管玉箫来。说起这管玉箫,那可是大有来历。

乃是白云童年时无意中结识的一位朋友所赠。白云对此箫珍爱异常,日日带在身上。就是这一次化妆出来,她也舍不得放下,依旧带了出来,从未离身。

她一拿出这只玉箫,那书生竟然神色一动,目光凝注于箫身之上,面上掠过一丝惊异激动之色。白云却只顾拿着玉箫调音,并没注意到那书生的神色变化。

她沉吟了一下,瞑目想了一想,然后把玉箫凑近嘴边吹了起来。吹的居然是方才那书生吹奏的那一曲!

这一首曲子她仅听了一遍,竟然是过耳不忘,一音不错的吹奏下来。虽然不及那书生所吹奏的那般美妙,却也清亮悦耳,令人浑然忘我。

那书生双目清亮如星,凝注于白云面上,露出一丝讶异之色。

一曲既终,那书生仰天大笑道:“哈,当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没想到我自创的这一曲“幽意”被你听了一遍便能学会。小兄弟,我算服了你啦!”

白云原本以为这首曲子是那书生从别处学得,今听说这般绝妙之曲竟是他自己所创,对这书生的厌恶之感不觉去了几分,反添了几分敬佩之情。诚意地道:“你能创作出这般豪壮,令人耳目一新的曲子,也属难得啦!”

又低头沉吟了一下道:“你这一首曲子我虽已学会,但也仅得皮毛,未知神髓。怎么也吹奏不出那种如大海轰鸣,如鹏搏风雨的豪壮激奋之音来……”

那书生仰天打了个哈哈,吟道:“未经人间风雨苦,怎识狂涛惊浪音。”

又注目看了一眼白云,沉吟了一下道:“你能过耳不忘,实也算聪明绝顶,箫也吹的不错。不过,你终究没有名师指点,箫艺还不能登堂入室。这样吧,你拜我为师,我指点你吹箫如何?”

白云一听,“咭”的一笑:“没羞,没羞!你我仿佛年纪,我怎能拜你为师?哈,亏你说的出口!”

那书生忽冷笑道:“孔子那样的学问,尚不耻向七岁小儿下问。你箫艺不如我,却因年岁关系不肯拜师。哼,如非看你聪明,我又岂肯收你如此世俗之徒!”

白云听他这样一说,面上不由一红,歪头微一沉吟道:“你且莫恼,我拜你为师便是。

不过,我已经有了师父,为免混淆。我便唤你小师父罢?”

那书生哈哈一笑:“小师父就小师父,是师父便成。我这做师父的虽然小,可你这个徒弟也不大呀,我就叫你小徒弟吧?”

白云到此时还犹觉可笑:“那好呀,反正你我都不大,带“小”字也无不可。

唔,小师父,现在就请你把你的尊姓大名告知给你的小徒弟吧?”

那书生笑道:那你先把你的真实姓名告诉我,然后我再告诉你。”

白云有些惊奇问道:“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不是真名字?”那书生哈哈一笑:“你如把你的真实姓名告诉给黄氏兄弟那般恶人,那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小傻瓜啦!”

白云一怔,心道:“这书生果然聪明的很,他居然能猜知我在黄家报的是假名!”

想到这里,她微微一笑:“不错,我确实不叫白凤鸿,我的真实姓名是白云。”

那书生打量了她一眼笑道:“你这身装束不像“白云”,倒像“乌云”了!”

白云怔了一怔,心中忽然一动,淡淡的道:“我相貌本就不美,“白云”也好,“乌云”也罢,那又如何?难道我这样子你便不愿和我结交?”

那书生哈哈一笑:“哈,说的好!难道你还有别的样子?”

白云一惊,暗悔自己有些说漏了嘴,更惊讶这书生思路竟然是这般敏锐。

她心下忐忑,忙忙地道:“什么还有别的样子,我这样子是天生的,你……你想太多啦!”那书生似笑非笑看她一眼,淡淡地道:“哦,是吗?”白云忽然有种被他完全看透的感觉,不禁恼羞成怒起来,不自觉顿足道:“当然是这样,你……你到底在怀疑什么?”

那书生淡淡一笑,却并不回答,把眼一闭,倚在一根殿柱之上,连理也不理她了。

白云讨了个没趣,不禁大为生气。却又不知该如何发作。

怔了一会,便向后殿找来一个石鼓,坐在上面,闷闷生气。只听那书生叹了口气道:“话不投机半句多!唉,算了,我还是赶路要紧!”背起包袱就要走。

白云怔了一怔,不觉跳了起来,道:“你……你莫要走!山上有野兽呢!你自己独走甚是危险……”

那书生似笑非笑看她一眼道:“我这人一向福大命大野兽是不会吃我的……哦,我明白了,是你独自在此害怕,故而想和我结伴而行对不对?”

白云怒道:“你胡说什么?我一身武功怎会害怕区区野兽?你怎么如此不知好歹?哼,你不怕野兽把你吃了,那你就自己走好啦!”那书生一听,果然背起包袱就走!

正文 第十二章 宝剑被拐跑了

星月书吧 更新时间:2009-7-1 19:10:04 本章字数:1938

第十二章 宝剑被拐跑了

白云眼见他出了庙门,忽然又后悔起来,暗道:“山上野兽凶猛,他不会武功,当真碰上可就麻烦了,岂不白送了他一条性命?”

可自己话已出口,又怎好再收回来?忽然她灵机一动:“我何不暗中护他下山,他不会武功,自然不知我在他后面。”想到这里,她便悄悄地也跟了出去。

二人一前一后走了一程,忽见前面现出两点绿荧荧,幽森森的绿光。

白云心中一惊:“不好,碰到狼了!”有心喊住他,却又被自尊心驱驶怎么也张不开口。只得加快了脚步,和那书生保持五丈多远的距离。以防万一。

那两点绿光渐渐靠近那书生。忽然间那书生一声惊呼,一条黑影倏地窜起,朝那书生迎头扑下!就在这电石火花的一刹那,突见一道寒光闪过,接着便是一声凄厉狼嚎,那条窜起的黑影“扑通”一声摔在地上。

书生吓得跌坐在地上,半天犹末缓过神来,过了半晌,他方擦了擦冷汗连道:“好险!好险!”

原来白云见势不好,但又不便现身相救,情急之下,便掷出宝剑,刺死了那狼。

黑暗之中,只听那书生回头叫道:“是哪位英雄好汉出手相救,可现身一见?”

白云怕他又讽刺自己,藏于树后,屏息不语。只听那书生咦了一声道:“原来无人救我。嗯,想是方才庙中山神显灵。这宝剑很不错,即无人救我,我便留着做防身之用。”

说着就从死狼身上拔出宝剑,放在他的大包袱里,又向前行。直把在暗处的白云气得目瞪口呆,做声不得!

白云不由大为生气:“我出手救了你,你反倒‘拐’了我的宝剑,此乃镇山之宝,岂能给你?”

有心向他讨回。可方才自己不现身,现在再出去相讨,总是不妥。心中不由暗暗叫苦,只得重新跟在那书生之后,伺机偷回。

幸喜这一路再无别事,二人下得山来。山下有一客店,此时已是三更时分,店里的人早已睡了。那书生上前敲了好一阵子门。

那店主人方才开门出来,嘴里不停地嘟嘟囔囔:“半夜来敲门,当真是撞见鬼了!”忽看到那书生,见他衣着华丽,似是大家公子,立时住口不言,陪下一副笑脸,把那书生让进去,回身插了店门。

白云不方便和那书生一起进去,今见店主人插了店门,却不敢去叫。忍耐了一会,便翻墙而入,找到那书生歇息的屋子。那书生尚没有睡,灯还亮着。白云小心地捅破窗纸,向里观望。

只见那书生坐在灯下,正细细观玩自己的那柄宝剑。只听那书生自言自语道:“这宝剑光华四射,冷气森森,倒像是宝物哩!”

接着又听他“咦”了一声道:“这 上面好象还有字……嗯!好像是个‘冰’字。”接着便不做声了。

那书生背对窗子,白云看不到他的表情如何,只觉得他的语气有些古怪。

白云此时也无心想它事,只盼着这书生快些歇息,自己好进去盗回宝剑。

谁料那书生却并不急着要睡,竟坐在椅上沉思起来。白云见他如此,虽然是十分焦急,却也毫无办法,只得耐心等待。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那书生手臂微微一抬,白云以为他要歇息,心中一喜。哪里想到那书生只是略动了动,并没有起来。把个白云气得几乎要骂出来!

这时她的腿脚已站得麻木,她悄悄离开窗子,略略活动了一下手足。然后重新回到窗前,见那书生依旧坐于椅上。心道:“他不知几时方睡,我且到别处歇一歇再来。”

想到这里,她四处看了看,见东南墙下有一棵大树,枝叶茂密,长得很是旺盛。白云心中一喜,飞身上树。将身子倚在树叉之上,意欲歇一歇。

谁料由于她站了这大半夜,过于疲倦,又兼少年人瞌睡多,头刚一沾上树干,便睡着了。

等她醒来的时候,已是天光大亮。店内的人都已起来了。庆幸的是白云所在的大树枝叶茂密,倒也无人发现她。

可是院中人往穿梭,她却不便下来。白云心中暗暗叫苦,只得藏在树上。好不容易瞅了个院中无人,便连忙跳下地来。

由于手足皆麻,落在地上几乎站立不住。她怕人发现,也不敢多留,翻出墙外。找了个僻静处稳了稳心神,活动了一下手足。

这才大模大样地走进客店,要了几样饭菜,大吃一顿。便向那店主打听那书生的下落。店主人告诉她,那书生大清早便已走了,去哪里他也不知道。

正文 第十三章 貌合神离

星月书吧 更新时间:2009-7-1 19:10:05 本章字数:2718

第十三章 貌合神离

白云心里一阵叫苦,恨不得诅咒那书生去下地狱!她付了饭钱,出了店门,来到大路上。却不知何去何从了。

心里暗忖:“我是去点苍山赴会呢,还是去找那酸丁盗回宝剑?”她心中犹豫不定,正自思量。忽听背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及她惊觉时,前面那匹马已狂飙到了她的面前,眼见就要撞在她的身上!

白云吃了一惊,不及细想,一个‘细胸巧翻云’,平地拔起两丈多高。半空中一个转身,轻飘飘地落在路侧。

忽听一个声音高声喝彩:“好功夫!”白云回头一看,只见又有两个人连袂而来。喝彩的正是左边马上的青衣大汉。

这时,刚才险些撞到白云的那个人也急勒住了坐骑,回头望了望白云,目中也露出惊奇之色。他抱了抱拳道:“适才马儿受惊,冲撞了尊驾,仁兄勿怪。”

白云见人家赔礼,倒也不好发作。她淡淡地点了点头。细细打量了一下这三个人。见那说话之人是个胖子,穿着一身黄色短打衣衫,背后插着一对铁笔,一脸憨相。方才喝彩的那人是个细高挑,长相颇为英俊。腰悬长剑,是一袭青衫。

他旁边的那位面皮黄瘦,却穿着一件白衫。白云看见他,忽然想起那书生,暗道:“小师父穿那一身白衣是何等的风流飘逸!这人穿这一身白衣却又显得不伦不类了”

忽又心里气道:“哼,我夸奖他作什么,他脾气那样古怪,风流飘逸又有何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