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晴反问:当时你我何尝不是如此呢。

徐晴自不知道郑捷捷在屏幕那边愣神许久,反正她看到的是郑捷捷痛心疾首的说:今非昔比,今非昔比啊。

能有什么不一样。徐晴默笑:你跟他如何?

幸福。

徐晴叹口气。她想:什么是幸福?

半期后,苏海招徐晴至自己诺大的实验室,用从未有过的郑重语气说,“我接下一个科研课题,做数学理论方面的修补和研究,你要不要参加?我敢说,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对你帮助极其大,就算是十年,我们也未必能遇上一次。”

帮苏海做课题也不是一次两次,从未见过他态度么认真的。徐晴惊讶,没有立刻答话,思考半天后说:“教授,是什么?我的能力未必……”

“是什么,你倒时就知道,你的能力可能是差点,但是我看重的,主要是你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你知道,念书多的专业人才要多少有多少,有时候,思维方法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技术方面的难点,”苏海点点头,双眼发亮,“你需要花大量时间在这个课题上,需要随传随到,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短。”

“啊?”

“但是,这是非常保密的课题,任何资料都不许带出实验室,对任何人也不能多说一字半语。你还需要签几份协议,”苏海指了指桌上的一沓看起来非常夸张的文件,保证说:“不过我敢说,你一定不会后悔。”

你和姜洛生之间的关系需要大量时间修补,徐晴告诉自己;可那时她脑子短路,诡异的点点头:“好。谢谢教授,我一定尽力而为,不让您失望。”

后来她才知道这是怎么样的课题,而苏海为了让她参加研究队伍,对上级做下了怎么样的保证。

徐晴头一次知道学校的地下有那样大的一个实验室。她进入实验室那天起,就察觉到这个课题的机密程度可能比她想象的还要高级,每个房间都是用隔音玻璃挡开,来往大都是计算机,物理,数学方面的专家,做最基本工作的起码都是研究生,全部人员,只有她一个本科生。

徐晴跟着其它几位师兄师姐分在实验室尽头的一个房间,屋子里到处都是文件,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屋子中央放着的一台许多电脑组成的超级电脑,体积庞大,占据三分之一个房间。

忙忙碌碌的干了一个星期,一屋子人依然是一头雾水。谁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都是各个屋子送出来的需要核对计算的东西,五花八门,看似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几位师兄师姐大为兴奋,私下说:“莫不是中国的曼哈顿计划?”

这话让几位教授听到,给严厉的呵斥住。不过大家似乎更高兴了。

徐晴的理论知识比较比不上博士硕士,干的辛苦之极,好在屋子人多又团结,有空就指点徐晴。因为太忙,跟姜洛生的见面次数越来越少,一周都不碰面也是常有的。就连最近的碰面也是偶遇,不论在路上还是在图书馆,无一例外,都是匆匆打个招呼,歉疚的一笑就离开。

参加课题组半月后,姜洛生在图书馆遇到徐晴,她正从架子抽下一本既厚且重的书,站在原地翻开来看,手指翻动的飞快,丝毫没有发现男友就站在离她不足一米的地方。

仰头看看书架,姜洛生脸一下子阴了,问她:“你在看博士的课程?”

徐晴吓一跳,把目光从书页上拾起来,因为看书看的太专心,抬头时神情恍惚,乱乱的公式在眼前飞舞,好半天徐晴才看到面前站的人,嘴角罕见的没有带笑,眼睛深得吓人。

“啊,是。不得不看。”

“听说你最近没有回寝室睡觉?”

徐晴点头。寝室每晚都要熄灯,徐晴干脆住到研究生宿舍,通宵的看书,抓紧时间补充知识。她不能叫苏海失望。

姜洛生抓住她的胳膊,试图把她向外带,“看你都累成什么样子……你每天都这样带着熊猫眼到处跑么?”

正是五月,天气渐热,徐晴穿的单薄,加上瘦,衣服看起来空荡荡的,头发披在肩头,再普通不过,全身上下没有任何的装饰。不过就是这样随便的样子,看起来别有一种漫不经心的潇散而适宜,照样有不错的回头率。

“没事。我觉得挺好。”

徐晴费力的退缩了一步,可惜姜洛生力气很大,她挣脱不得,只得低声哀求,“等我拿上书,我要把书借出去。”

放开手,姜洛生抱着胳膊站在一旁;徐晴再取下两本书,塞到书包后,看着姜洛生的眼睛说:“可以了。走吧。”

沉默的走出图书馆,转到图书馆后略为清静的角落,姜洛生再也忍不住,以从未有过的严厉态度质问徐晴:“你到底在做什么?”

“一个课题。”

“什么课题需要这么拼命?”

徐晴摇摇头。就算她能说,她也确实不知道。

姜洛生盯着徐晴,几欲发火,徐晴起初低头站在原地,后来仰起头,盈盈一笑,歪着头看着姜洛生手里包装精美的建筑书,故作轻松的问他:“你最近在忙什么?”

没有直接回答。姜洛生脸上的表情相当古怪,眼神带着怒气,嘴角却挂着一个不由衷的苦笑。徐晴拿不准他在想什么,木楞楞的再问了一遍。

“学长。”

两人依然沉默看着对方的眼睛,这声音对他们来说似乎没有效用。

“学长。”

清脆的女声再叫了一次后,徐晴首先转过头去。一个从不认识的漂亮女生正对着他们甜丝丝的笑着,“学姐,你也在这里。”

“嗯……你好。”

姜洛生此时瞄徐晴一眼,脸上不悦的表情略收敛了些,再对着来人和颜悦色的招呼。

女生继续微笑:“学长,我是出来叫你的。方教授有事找你,说是为了比赛的事情。”

“好。”简短的回答一句,目光依然停留在徐晴身上。

徐晴问他:“什么比赛?”

未等姜洛生回到,女生大惊小怪的笑了:“学姐,你没有听说?传得沸沸扬扬的在咱们学校举办的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啊。学长是参赛选手之一啊。”

完全没有料到,徐晴霎那间呆若木鸡。好容易攒出一点力气想说两句恭喜兼道歉的话,可话到嘴边时姜洛生叹口气,首先说:“既然有事,那我先走。晚上再联系你。”

“嗯。”

等他们走出去许久徐晴才想起晚上自己完全没有空。一进实验室就必须关掉手机,然后忙深夜,凌晨也是常事。

心神不宁的走近实验室,只见到实验室的师兄们围在自己的桌前,看着她的笔记本。自从把笔记本放在实验室后徐晴就没有再带出去,电脑里也没有什么私人的东西,平时大家的电脑都是混用一气,她也不在意。等走近一看,屏幕上的画面非常眼熟,想半天才忆起,他们翻看的笔记本里存的她在英国时跟郑捷捷拍下的照片。

想来看的十分入迷,直到徐晴冷不防叫一声“你们看什么”众人才回神过来。

师兄们十分殷勤,纷纷让座,嘴上也不停的问“那位美女是谁”“可否介绍”之类的话,徐晴给盘问的头大,故此只得说:“是我高中同学。”

场面一下子混乱,好在此时,推门进来了几人。

大部分人徐晴都认识,除了苏海外其余都是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只有走在中间那位帅气挺拔,风度翩翩,一身深色系西装的年轻人大家都没有见过。不过从专家们的恭敬态度和让整个实验室的学生们站起来鼓掌欢迎来看,此人来头实在吓人。随后的介绍中,大家得知他叫郑子默,剑桥毕业,身份是投资方的代表,是该课题最高级别的负责人之一。

后来徐晴知道,他一出现,就让实验室为数不多的年轻女性纷纷心折。

准确的说,他是个温文有礼而聪明剔透的人,对待实验室这些尚在读书的学生准确的表达合适的谢意和鼓励,一个个的问名字,握手,听得大家热血沸腾。

不知为什么,徐晴觉得他有些面熟,感觉随和而亲切,但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他;徐晴有一度非常怀疑他对自己格外关注,但表明上看起来完全不显山露水。

难道是因为自己太小的缘故?徐晴有些紧张。

握手时郑子默笑容真挚,完全瞧不住是在办公事,完全瞧不出异样。徐晴松口气,坦荡荡的跟他握手。

苏海在一旁介绍:“这是徐晴。实验室最小的研究人员。”

郑子默笑着看徐晴,把手伸出来。

“奥赛金牌得主?”

“您好。”

徐晴抿嘴笑笑,他的手宽大有力。不知为何,徐晴对他很有好感。

待郑子默走后,实验室像炸开锅,纷纷议论来人,连最挑剔的男生都承认他确实风度翩翩,气宇轩昂。好事者开始猜测他的岁数,有猜二十八的,有猜二十五的,说来说去也没有一个确切答案。共同结论就是这个人太年轻,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能成为这样一个高度保密任务的负责人。

徐晴没有随大流猜测,她想,和姜洛生的关系大约无药可救了;她非常清楚怎么会走到绝望的境地,两人明明都没有做错,但是,就算再给她一次机会,可能一切依然会故伎重演。

还能怎么办呢?

她苦笑,一脸平静操作电脑。然后在纸上写公式,演算,不消片刻,桌上再次堆满白纸。

最后的警钟在几星期后的某个下午来到,徐晴肩上搭着一个书包从数学系大楼走出来,被一个女生很有礼貌的叫住,说要跟她谈话,保证不会耽误更多时间。

“怎么?”徐晴看时间,她着急赶去实验室。

“学姐你不认识我?”女生笑,“前不久才见过的。”

“一提,真有些印象了。不过你到底有什么事?”

女生顿一顿,说:“你把学长让出来,好么?”

“学长?什么学长?”

“姜学长。”

徐晴活像给人在面孔上敲了一记,只觉得眼睛鼻子脸无一不疼,眼前聚集了无数金星乱飞,一个声音在心底说“想不到这么快”。沉住气,徐晴冷冷的讲了句“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说。如果是姜洛生的意思,让他自己跟我讲。”说完轻轻向后退了一步。

在那名女生看来,徐晴丝毫不动声色,一丝愤怒也没有,眼神里写满的只是疲累。女生心怯,鼓足勇气,吸吸气说:“你是学长的女友,一点也不多照顾他。为了作品的事,学长们都累坏了,连吃饭洗衣服都没有时间。别人的女友都是陪在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

徐晴觉得嗓子疼。许久她问:“还有么?”

女生摇摇头。她奇怪,徐晴听到这番话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

“那好,我走了。”

拐一个弯后,徐晴给姜洛生挂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女生,说姜洛生现在不在,有事告诉她就可以了。徐晴心灰意冷摁掉手机,进入地下实验室。

进实验室后徐晴被冷气一激,混沌的脑子清醒不少;师兄师姐们也是刚到,正在套上白衣,徐晴换好衣服,坐到固定的位子上,打开电脑进行演算。这个算法是徐晴前两个星期前自己灵感一现设计琢磨出来,因为只是她一个人的想法,她想等自己验证算法是否完全正确,测定结果的误差范围再说出来。如果成功,将大大减少课题中的工作量。

很快徐晴进入状态。她调出运行程序计算,液晶显示屏幕上很快出现复杂的曲面,曲面不停旋转变换,好像在做轻盈而诡秘的舞蹈;很快曲面衰减成二维平面上的曲线,运动也缓慢下来,几分钟后,它停留在一个固定的状态上。

徐晴泪盈于眶,她成功了。

一个声音在徐晴身后响起:“这是什么,看来很有趣。”

以为是实验室的学长问话,徐晴不做深想,连目光也没有抬一下,她一边动手改变参数,一边说:“学长,知道缝纫机的故事么?”

“是什么,说来听听。”

徐晴目光不移的看着屏幕,图像又开始变换。

“是物理当中的一个老故事。最初发明缝纫机的人总是失败,因为他们总是试图模范手工缝纫的动作:把针尖推进织物,一根线从针头的尾部的针眼穿过去。终于有一天,有人想到,把针眼在针尖上,用两根线代替一根线,很容易的,他们获得了成功。这个方法完全背离了常识,但是行之有效。”

“确实有趣。听起来是思维的突破导致新技术的发明……这个故事跟你正在作的有什么联系?”

声音似乎不像是认识的人的。但徐晴情绪激动,也不做深想,干脆说下去。

“我分析了一下以前我们所计算的方程,发现一个规律……”徐晴调出一个文件夹,指着屏幕,完全没有注意到她身后已经围了一大群人,“我起初想减少大家的工作量,设想了一个算法……最后从缝纫机的故事得到启示。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要设计缝纫机,不知道针眼应当开在什么地方,需要几根线同时工作,那么你怎么样?”

“穷举?然后总会找到一处适合的。”

“是,”徐晴点点头,转头对说话人一笑,正想说“原理就是这样,学长”,话尚在喉咙里没说完,声音忽然断了,嘴角的笑也因为看到身后的一干人等凝固住了。

跟她说话的居然是郑子默。

不论何时,徐晴都不善处理万众瞩目般的注释,郑子默身边身后聚着起码十人以上的人,每个人的眼睛都像探照灯一样闪闪发亮,盯着徐晴喝她身后的电脑。徐晴惊得脸煞白,然后又变的绯红,人“刷”的从椅子上弹起来,讷讷叫了几个认识的教师的名字,便垂首一声不吭的立在那里。

郑子默笑着摇摇头,伸手拍拍她的肩,把她摁回椅子上,扭头看看身边的教授们,说了句“怎么样?可行么?”

一行人纷纷点头,欣喜非常,含笑望着徐晴。苏海在人群中,笑眯眯的对徐晴眨眼,做了一个竖大拇指的动作。

沉思片刻,郑子默针对性的做个结论,“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说罢,目光移动到徐晴身上停留片刻,再看到她的笔记本上,“恐怕我得带走你的笔记本,这些资料对研究来说相当重要。不过放心,明天让人送回来。”

“好的。”

立刻有人拿走徐晴的笔记本。教授们纷纷对徐晴说一通赞美和鼓励的话。郑子默反复打量徐晴数次,他眸色似墨,泛着细碎的波纹,目光含蓄,除却赞许,还有别的东西。

末了吩咐:“你到会议室来一趟。”

纳闷跟郑子默走进坐落在实验室另一个角落的会议室,徐晴忽然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她不是不诧异的。她知道自己的发现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为什么让教授们都如此兴奋?

冷气开的太足,加上会议室的基调是冰淇淋般的乳白色和黄色,徐晴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郑子默让徐晴随意找个位子坐下,亲自斟一杯茶递到徐晴到她手里。

狐疑的看着水杯,徐晴没敢动它,目光也不敢看坐在主席位子上的郑子默,悄悄的转向墙外。实验室的墙壁都是特殊的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其佳,里面可以看到外面,外面完全看不到里面。外面的状况看起来很复杂,许多人在长长的走廊里跑动,拿着文件光盘在每个房间里进进出出。

似乎不一样啊,平时的实验室非常平静。

“谢谢你的发现,至少让这个课题提前几年完成。”

“……”徐晴扭头看着郑子默,张口结舌,许久才蹦出一个字:“哦。”

郑子默笑了一笑,从抽屉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徐晴,示意徐晴打开看;在徐晴阅读条款时,他徐徐开口:“课题的内容是什么,你是不是猜到了几分?”

“可能吧。”

“我本人是完全相信你的,可是,国家的保密措施限制,”郑子默指指文件,“你的发现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能公诸于众,所以……”

“本来就当如此的,”徐晴毫不犹豫的提笔,签上名字。

收好文件,郑子默居然笑容款款的跟徐晴聊起天来,且什么都谈,家庭情况,喜欢什么娱乐活动,对数学物理的看法,喜欢谁的作品,内容相当宽泛。徐晴看着墙上挂钟滴滴答答的走,几乎想反问他“你难道不是很忙么”,可是他一幅全然忘记时间的样子,连目光根本没有像有挂钟的那个方向上多扫一眼。

徐晴诧异于他在科学方面的素养和丰富的知识,于是问他什么专业毕业的。郑子默扬起两道浓眉一笑,“我得过的数学物理两个硕士学位。”

早已见怪不怪,“可你还那么年轻。”

“年轻么?我马上就到三十。”

才三十?

郑子默曲着手指,轻轻敲一下桌面:“想什么?”

徐晴坦诚以告:“感慨人和人的不一样。有些人虽然活到三十岁,但幼稚的跟没有活过一样,有些人三十岁就像活了一辈子。”

“那我是哪一种?”

“自然是后一种。”

郑子默愉快的大笑,嘴角带出一丝玩味的笑容,徐晴看着他,一瞬间神情恍惚,头一次见到这样英俊的男子放声大笑,笑容让他浑身上下的气质立刻发生变化,前一刻还是冷静平和的希腊雕像,后一刻却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光是气质,大笑时连容貌也有所改变,眼睛的锋芒消失殆尽,真正是荣光焕发。

被自己的想法吓一跳,徐晴匆匆转过头去。郑子默笑够后说:“听说过雷巴柯夫关于时间的表述么?”

“没有。”

“他说,时间是个常数,但是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时间多出去五十九倍。我就是这么做的。”

“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时间,很独特呢。”

郑子默忽又笑了,“我倒是想知道,你到我这个岁数时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这话说的几近轻佻,徐晴听得一愣,心狂跳起来,打量郑子默他却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或许是自己多心,默一默后徐晴笑言:“又不是在演蝴蝶梦——”

“我倒希望是的。”

第11章

11

当晚徐晴走出实验室时已经是当天晚上十一点后,她实在不懂郑子默最后说的那句话的含义,不过,算了,算了,想了也没有用。

手机里有两条姜洛生下午发来的短信,一条说建筑设计大赛一周后举行;还有一条问她,比赛结束后有一个聚宴,问她是否能来一起吃顿饭。徐晴立刻回短信说了一个“好”字,写完还是觉得不妥,加上一句“我一定会准时到”。

原以为姜洛生已经睡了,想不到短信发送出去后手机立刻响了。

接电话,两人同时问出“你在哪里”这句。

徐晴说出地方,姜洛生立刻说:“我在建筑系二楼,离你很近,你马上过来。咱们一道出去吃宵夜。”

道路空寂无人,路边一从从的不知名的花在黑夜里也失去了颜色,像是用炭笔勾勒出来的线条,在空中凝然不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黑白图画,仿佛诺大一个世界只剩下一片月光。

建筑系二楼的教室灯光亮的吓人,徐晴走到门口,首先被一片白光晃到眼,下意识的伸手捂住眼,许久才适应屋子里刺目的光线,桌子,椅子,人逐渐的从光线里剖离出,五六个男生对着铺在桌子上的巨大的模型指指点点,评判优劣。姜洛生依然是长衣长裤,背对着门口,对着其余的人说话,语气不高,几乎听不清再说什么。

不论什么学科,忙起来都一样。

徐晴伸手敲敲开着的大门。

几个人很快回头。徐晴挤出一个笑,欠欠身向里走:“打扰了。你们怎么忙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