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小心生在六零年上一章:第 1 章
  • 不小心生在六零年下一章:第 3 章

李明东夹给李老太和桂花各一块肉,不屑的看了明北一眼,冷冷的吐出三个字:“傻狍子!”

“奶,我哥骂我!”一天两次的被骂傻狍子,李明北忍不住和李老太告状,李老太看了他一眼,把碗里的肥肉片子塞进嘴里,笑的格外知足。至于告状那个傻狍子,他要是再不低头瞅瞅,那碗里仅有的两片猪肉怕是马上就被偷没了。

隔壁欢声笑语中又时不时的夹杂着咆哮和哀嚎,蓁蓁听的心里直乐,在前世二十余年的人生里,家庭在她的印象里除了冷冰冰的空房子就是无尽的争吵。而现在,蓁蓁终于体会到传说中家的温馨。

****

天气越发冷了,眼瞅着离过年越来越近,可街道上依旧没传来售卖副食的消息。李老太坐在东屋的炕上抱着蓁蓁忍不住和王素芬抱怨:“你说这两年是怎么了?发了肉票没肉买,发了粮票粮店里也没有粮,我看这年要不好过了。”

王素芬忍不住叹了口气:“昨儿晚上木武还说不知要从哪里调粮来,也不知年前能不能运来。”

“我估摸着差不多。”李老太一听上面有动作,立马精神了许多:“怎么也得让老百姓把年过了。”

摸了摸蓁蓁的小手,李老太又道:“还好蓁蓁打生下来以后,每日两瓶奶能按时买到。邻居你王大娘家的孙子年初的时候生的,她说这几个月奶站的鲜奶时断时续的,就没正常供应过,还是咱蓁蓁生的时候好。”

王素芬闻言忍不住摸了下鼻子讪笑道:“只可惜蓁蓁不吃牛奶,打回来的都叫我喝了,怪浪费的。”

“那是你奶水好。”李老太一点也不心疼那两瓶奶钱:“牛奶哪有娘奶养人,你就踏实喝了,把蓁蓁给我喂得又白又胖的比啥都强。”抱起蓁蓁,李老太轻轻的摇了摇她:“是不是我的大孙女!”

蓁蓁:嗝…

“哎呦,你听听,打嗝了。”李老太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发出嘎嘎的笑声:“来,再打一个嗝给奶听听。”

蓁蓁紧紧的闭住了小嘴,坚定的摇了摇头:…嗝…

李老太再一次笑了起来,蓁蓁羞愧的满脸通红,正琢磨是不是哭一场转移下李老太的奇怪笑点,就听外面一个高声喊道:“奶,赶紧的,街道上来物资了。”

李老太闻言连忙把蓁蓁塞到王素芬怀里,迈着小脚回屋摸出腰里的钥匙打开箱子,拿出粮本和各种票据,又拿出一个绣着花的手绢,打开里头装着一叠钱。

李老太脚小跑不动道,李明东兄弟四个加上桂花便是买东西的主力,明东拿着钱带着粮本和粮票直奔粮店,李明西捏着肉票直奔肉行,南北两兄弟则把副食票揣了一口袋,也拎着篮子都冲了出去。

李老太在家里坐立不安的等着,一会开门往外瞅瞅,一会在王素芬的屋里坐一坐,可说的话明显的前言不搭后语,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王素芬当了二十多年的家,自然知道李老太挂念着什么,连忙劝着说:“粮店有木武在呢,怎么也能买到足够的粮食;明西跑的快,他去买肉指定能排到前头。”

“你说的是。”李老太点了点头,又站了起来:“我再去瞅瞅。”李老太站在门口望眼欲穿等了二个多小时,蓁蓁努力克制着睡意,默默地给她数着开门的次数,终于在李老太第五十八次打开房门的时候,李明东四兄弟扛着米袋子推着小车有说有笑的回来了。

“都买到了什么?”李老太看着车上的一大块猪肉高兴坏了。

李明东放米袋子放到墙角,一边拍了拍身上的土一边也咧着嘴笑着说:“每家卖给两个月的粮食、两个月的肉,还买到了一两香油、一斤半糖、一斤盐,半斤花生和二两瓜子,还有一两芝麻酱和一两茶叶。”

李老太连连点头,笑着说:“好好好,赶紧都搬厨房去,我锁柜子里。”一边说着一边翻看着装杂物的篮子,里头还有些许花椒、大料、碱面之类的东西。至于车上的十几斤大白菜,因为李家自己也种了不少,反而不觉得有多稀罕。

李明北将东西放好,凑过来说:“奶,我看副食店也有糕点和饼干了,您把点心票给我,再给我点钱,我去买半斤饼干呗?”

李老太想了想家里剩下的钱,坚定的摇了摇头:“你妹还小呢,吃不了饼干和糕点,买那个做什么?”

“我可以吃呀!”李明北一脸悲愤的抗议:“我才八岁,还是个可爱的少年儿童呢,怎么一天也得有两块饼干啥的。”

李老太一巴掌把李明北拨到一边去了:“想的美!长得比我都高还想吃饼干?啃你的红薯去吧!”

有了白面和猪肉,这年就好过了,李老太乐呵呵的将白米白面都锁在书房的柜子里,单留了玉米面、白薯干、高粱面之类的杂粮在外头。

收拾好东西,李老太又一回头,看着小孙子像是被霜打的茄子一样跟在自己后面,便琢磨着给他找点事干:“你再去打两条鱼回来。”

“可拉倒吧。”李明北难得的聪明了一回:“自打我和我哥上次打到了七条鱼以后,那河上每天都去不少人打洞捕鱼,我瞧着这几天谁也没捞上鱼来,估摸着我那两回是赶巧了。”

“去一趟呗。”李老太耐心的哄着他:“就当是玩了,无论打上来啥,奶明天都给你包饺子吃,猪肉白菜的。”

李明北一听白菜猪肉的饺子立马就乐了:“二哥、三哥,奶说打上鱼明天就给包饺子吃,猪肉白菜的!”

李明西一听把作业本往前一推,拽起大棉袄就往出跑:“那还不赶紧走。”

李明北从锅里装了三个大饼子用纸包好揣在怀里,走之前还不忘回头要保证:“咱可不带骗人的!”

“去吧去吧,保证不骗你。”李老太乐呵呵的把傻孙子们支走了,又把肉找地方藏了起来,只留了一块半斤左右的挂房梁底下,预备着明天包饺子使。

横穿北岔区的永翠河冻的结结实实,厚厚的冰层足足有半米厚,上面一群半大的孩子在滑冰、打冰嘎、玩爬犁玩的不亦乐乎,似乎不知道烦恼的滋味。

若是往常李明北肯定得冲过去来上一局冰嘎,可今天他满脑子都是饺子的事,连小伙伴喊他的声音都没听到。

冬天打鱼,首先得凿一个冰洞出来,为了防止人掉下去,当地人约定俗成都在固定的一个区域打洞。因每天来打鱼的人多,冰洞总也冻不上,李明西找了个长棍子重重的戳了两下,就将冰层给捅开了。

连着打开三个冰洞,兄弟三人蹲在旁边有下鱼篓的,有放鱼竿的,李明西还弄了小网在里面捞鱼。

三个人分吃了李明北带的大饼子后,便认真蹲在冰面上钓鱼,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瞅着太阳就要落山了,可三人连片鱼鳞都没见到。李明北沮丧的拍了下鱼竿:“要不然咱明天四点就起来,我就不信捞不上一条鱼。”

李明南叹了口气,伸手把鱼篓刚上一拽,忽然觉得手里一沉,登时大笑道:“赶紧过来帮忙,鱼篓里进来鱼了,还挺沉的,我估摸着是个大胖头。”

李明北扔了鱼竿就扑过来帮着把鱼篓拽了出来丢在冰上,只见一只四五斤沉的乌龟从鱼篓里掉了出来,一动不动的不知是死是活。

李明南有些迟疑地问道:“抓了乌龟明天有没有饺子吃啊?”

李明北不自信地点了点头:“应该能有吧,这个炖汤应该也挺补的。”

冬眠的乌龟:…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乌龟:我是谁?我在哪里?能不能放过我们乌龟!

卡卡:这不是凑巧了嘛!

乌龟:我祖爷爷的祖爷爷的祖爷爷就是在南茶村被你给整的断子绝孙的!新仇旧恨你说怎么办吧?

卡卡:不是断子绝孙了吗?你从哪里冒出来的?难道你是个私生蛋?

乌龟:…还是把我煮了吧!

————————————

傻狍子的梗:狍子被猎人追赶了会把头埋到雪里,以为这样就不会被发现了。有的狍子或许稍微聪明点,还没来得及把头塞雪里就把敌人甩的不见影了,于是傻狍子就会赶紧回来看看,敌人追到到哪里了?然后就被抓到了┓(???`?)┏

第 4 章

兄弟三人将乌龟装在桶里垂头丧气的回了家,李老太正在厨房抽着旱烟袋,看着孙子灰溜溜进来的模样,忍不住咧嘴笑了,露出了一口豁牙:“这是没钓到鱼吧。”

李明南和李明北委屈的点了点头,将水桶放进了厨房里:“只捞到了只乌龟,还不知道是死是活。”李老太站起来往桶里看了一眼,顿时乐了:“行啊,捞着就不孬,明天给你们包饺子吃,咱好好过个小年。”

李明南和李明北身上的沮丧顿时一扫而空,将大棉袄往柜子门口的柜子上一扔,就争前恐后的去东屋告诉王素芬这个好消息。李明西到底年纪大了几岁,他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回屋后凑到正在读书的李明东跟前,忍不住问了一句:“哥,你说奶今天咋这么好说话。”

李明东的视线从书上挪了下来,瞟了李明西一眼:“三个多月都没割到这么些肉了,再说明天又是过小年,你们今天就是拎桶水回来奶都照样给包饺子吃。”

李明西听了后悔不迭:“又被奶给忽悠了,你不知道下午我蹲冰上都快冻傻了。”

李老太拄着拐杖进来听见这话,忍不住拿拐棍揍了李明西屁股一下:“谁忽悠你了,眼不见的就编排我。”

李明西捂着屁股一跳两米远,讪笑着往出跑:“那啥,我看看我妹去。”

李老太见状忍不住笑了两声,见明西出去了,这才坐在了李明东的旁边:“明东,上个月你四叔来信说哪天到家来着,是不是小年那天?”

李明东拽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封信来打开看了两眼,这才说:“是过了小年出门,得腊月二十八才能到呢。”

“结婚就没领媳妇回来,生了孩子也不带回来看看,这么多年好容易回来一趟又拖这么晚。”李老太有些愤愤不平:“我看呀,他眼里就没我这个老娘。”

李明东见李老太脸上闪过一抹伤心的神色连忙劝道:“这不是离得远嘛,再说四叔在那边也忙,火车票也不好买。”

“行了行了…”想起快十年没见到的小儿子,李老太缓和了几分神色,无力地摆了摆手:“能回来就好,明天你去再把后头屋子的炕再烧一遍,他们在冰市可没受过这种冷。”

“您放心吧,我明儿一早就去烧。”李明东答应着。

知道自己大孙子靠谱,李老太放了心,拄着拐杖又叮嘱了两句才出去了。

到了小年这天早上,往常起的最早的李老太还没起身呢,惦记一晚上饺子都没睡好觉的李明北先从炕上蹦了起来:“奶,你瞅天亮了!”

老太太正迷糊着觉呢,冷不丁的被他这一嗓子吓得险些得了心脏病。她一手捂着胸口一手从地上摸起拐杖两棍子就把李明北打了下去:“大早上的嚎什么嚎?滚出去烧火去!”

李明北借着外面的亮光,三下五除二套上棉袄棉裤后就跑到厨房抱了柴火回来,先把每个炕底下添足了柴火,又去厨房烧火。

北岔这个地方一年有五个月差不多是冬天,因此李家在天冷的时候,灶坑里的柴火是二十四小时不断的。做饭时候大锅连着火炕,等做完饭熄了火,炕底下也有专门的炕洞用来烧火。李明北干活粗拉,没一会功夫就把全家人都闹了起来。

蓁蓁也被李明北进来的声音吵醒,一个没忍住就尿了出来,顿时羞愧的恨不得锤了两下炕:尿失禁什么的太丢人了啊!可怜巴巴的含着泪水,蓁蓁实在忍受不了屁股底下的潮湿一片,只得厚着脸皮哼哼了两声,王素芬听见女儿醒了立马起来给蓁蓁换了块干净的尿布。

蓁蓁对自己的现状十分无奈,小嘴忍不住叹了口气,心里嘀咕了一句:人生啊总是这么艰难。

王素芬听见女儿的叹气声忍不住笑了,拿手戳了戳蓁蓁的脸:“小月子孩还知道叹气了,全家可就属你最幸福了,睁眼吃闭眼睡的。”说着撩起衣服就给蓁蓁喂奶。

蓁蓁对吃奶这种事已经习惯到自然了,她咕咚咕咚吃到饱,打了个小嗝又睁不开眼睛了,临睡着前,蓁蓁还琢磨:妈说的对,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日子实在是太幸福了,我觉得我可以再睡一会…

几乎片刻间,蓁蓁就睡着了,王素芬把她放到房梁垂下来的悠车里,自己穿好了衣裳就要出去帮忙准备过年的东西。

李老太见王素芬出来洗了手就要和面,眼睛一横就把她伸出的手打了回去:“家里离了你就不转了是不,一会秀兰就来了,有她和桂花忙活,不用你操这个心。”

王素芬忙说:“坐在炕上帮着做干粮也累不着什么,光在炕上躺着我觉得比干活还累的慌。”

“有福不会享。”李老太嫌弃的摇了摇头:“要是闲的难受就抱着蓁蓁在屋里溜一溜,你现在可不能累着,要是回了奶把我孙女累瘦了那可咋整。”

刘秀兰一进门就听见这话,忍不住笑道:“可见娘是喜欢女孩,我们当初生这些小子的时候您可没这么紧张,也就是我脾气好,要是换了旁人肯定不乐意。”

李老太听了也笑了,吸了下烟袋说:“不乐意也没法子,我就喜欢孙女,谁让你生不出丫头片子来呢。”

桂花听见外面的动静,站起身从围裙上抹了抹手,从厨房里出来打招呼:“三婶来了,吃饭没?我给您拿个窝头垫垫肚子?”

“不用忙,我吃过饭来的。”刘秀兰把胳膊上挎着的篮子递给桂花,里面装着十个鸡蛋和一块肉:“鸡蛋是给二嫂补身子的,肉是给娘的。”桂花接过来给李老太看了一眼,就将东西收了起来。

刘秀兰看着桂花手脚麻利的样子,忍不住羡慕地说:“咱家桂花可真勤快,干活还利索,娘你眼光可真好,看给东子找个这么好的媳妇。”

李老太闻言笑眯了眼:“我琢磨着等明东考上大学,就把他俩的喜事给办了。”

“那感情好。”刘秀兰看了眼羞红了脸的桂花,忍不住笑着打趣她:“等成亲以后桂花给明东生个白胖的丫头,保管你奶把你当佛爷一样供起来。”

桂花咬着嘴唇露出一抹羞涩的笑容,将长辫子往脖子上一甩,转身又回了厨房。她一边往往灶坑里加柴火,一边竖着耳朵听外面两人的说话声。

刘秀兰探着头往厨房瞧了一眼,压低声音说问:“娘,你和东子说了成亲这事没?”

“还没呢。”李老太吧唧吧唧的抽着烟袋:“我想着明年冬天闲下来的时候办。”

刘秀兰的声音更低了:“娘还是提前和东子说一声比较好,他乐意了咱在张罗,东子读了那么多书,别在有旁的什么想法。”

“我知道,你甭操心这个,等明年你记得帮我找个好木匠给东子打个大衣柜和两个木头箱子是正经。”李老太微微皱起了眉头,又狠狠的抽了两口烟:“希望明年年景能好一些,东子是咱家的长孙,成亲总不能太寒酸了。”

“娘说的是。”刘秀兰附和着点了点头:“好在咱这漫山遍野的红松木,打个家具不费事。我听我家明荣说,在北京要是弄这些家具,还得有什么大衣柜票、大木头箱子票才能买到,紧俏的很。”

“许是人家的样式稀罕,其实这玩意有什么好看孬看的,能往里头装东西就行。”李老太吧嗒了两句烟,又习惯性的抬起鞋底,在上面磕了磕烟袋锅子。

桂花在厨房里听了半天也没太听清楚三婶说的什么,但是奶奶说的要给她张罗结婚的家具她倒是都听见了。一想到再过一年就能嫁给东子哥,她心里就止不住的喜悦和甜蜜。

刘秀兰陪着李老太说了会话,就到厨房洗手和面,有了刘秀兰来帮忙,家里的活就干的快多了,很快满满的两盖帘儿粘豆包包好放到外面去冻住,一锅锅的地瓜面窝窝头蒸好也放到外面去放凉。

腊月二十八这天,是李木林回家的日子,李木武和李木森两个一大早就去火车站等着,直到过了晌午,两人这才等到了从冰城来的火车。

兄弟一别十年,再见时都有些恍惚。李木林穿着一套洗的发白的中山装,外面套了一件大棉袄,脚上穿着油布钉鞋,肩膀扛着两个大包袱,他下了车一眼就瞧见了穿着土布衣裳的两个哥哥,远远的先打了声招呼。

李木武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和木森过去接过东西,笑呵呵的不知说什么好。李木林知道两个哥哥都没读过书,也没啥文化,便先叫过来自己的媳妇和孩子:“这是我爱人张春华,这是我两个儿子,大的叫明书、小的叫明信。”

“知道,知道,你以前寄来的信东子和明西都给我们念了,娘老念叨着两个孩子,这回来家可得多住些日子再回去。”

张春华一听忍不住伸手拽了拽李木林的衣裳后摆,李木林笑呵呵的伸手把张春华的手打掉又让两个孩子喊人:“这是你二大爷、三大爷,赶紧叫人。”

明书和明信虽然穿的衣裳也带着补丁,但瞧着小脸倒是很白净,人也秀气的紧,听见要叫人,一个个都躲在张春华后头不敢出来。

看着李木林有些不自在的样子,木武和木森两个连忙打圆场:“孩子这是怕生,没事,咱赶紧回家去吧,等到了家熟悉了就知道叫人了。”

李木林无奈的回头看了眼不做声的妻子和儿子,他怕两个哥哥有想法,连忙问起家里老娘的身体和家里的近况。

一家人说着话出了火车站,张春华习惯的抬头去找无轨电车的站牌,可左看右看也不像有电车的模样,刚回过头想问一句,就见李木武已经将自家带的两个大包袱放到了一辆破破烂烂的牛车上。

顿时张春华的脸就绿了。

作者有话要说:再推荐下新鲜完结的《穿越之福星高照》,轻松愉快,爆笑欢乐,福气满满的青青在等着你哦。只要点进作者专栏,找到《穿越之福星高照》就可以阅读啦~~么么哒

第 5 章

李木武没察觉张春华脸色有异,还热情的招呼着:“弟妹,带着孩子上牛车上坐着,咱家道远,你可走不了那么远的路。”

张春华嫌弃的看了眼牛车上的泥点子,僵硬的挤出一个笑脸:“不用了,我走着就行。”四岁的李明信有些好奇的看了眼破烂的牛车,拽了拽张春华的手,小声说了句:“妈,我想坐车。”

捏了儿子的手一下,张春华抬头快速了看了一眼李木林,又低下头看着儿子,小声哄着:“咱走着暖和。”

李木武有些不明所以看着这母子三人,李木林连忙打圆场笑道:“坐了好几天的火车,腿都僵硬了,走走也好。”

“那行!”李木武咧嘴笑了,很直白的说道:“要知道弟妹能走远道,我就不特意问老林借牛车了,白让他跟着我们跑一趟。”

赶着牛车的老林回头憨厚的笑着:“没事,又不是外人,有啥好客气的!再说我这也没白来,这不帮你们拉行李了嘛!”

李木林连忙笑了声:“麻烦老林哥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盒烟来,递给老林一根。

老林激动的连忙摘下手套,在衣服上几下抹干净手上的汗渍,这才抬手接了过来。他把香烟放在鼻尖下闻了闻,又摘下帽子把烟夹在耳朵上,露出一抹不好意思的笑容:“我还没抽过这么好的烟呢。”

李木林笑了笑,又四处张望起来,离家十年再次回到家乡,看着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小镇,李木林不免想起在家时候的事情。

李木林对大哥没什么印象,打懂事起就知道大哥跟着部队打日本鬼子去了。二哥李木武打小老实巴交的,但却很有哥哥的样子,也十分护着弟弟,家里每回过年吃点好的,李木武只略微尝个味道,剩下的都让给两个弟弟。李木森和李木林年龄只差两岁,两个人小时候就睡一个被窝里,和双生子也没什么差别,两人一起上山捡柴火一起下河摸鱼,整日形影不离的。

李木林离家的时候,已经二十来岁的李木森哭成了泪人。

侧头看了眼明显见老的二哥以及和自己生疏了三哥,又想起家里白发苍苍的老娘,李木林有些懊恼和后悔,这么些年怎么也该抽出时间回家一趟的。

一行人刚走了二十来分钟,李明信就有些走不动路了,他委屈地看着张春华,嘴一撇就滴下眼泪来:“妈,我不想走了,我累。”

张春华看了眼小儿子,见他一脸疲惫的模样顿时心疼不已,再瞧瞧大儿子明书,正一脸渴望的看着前面的牛车。

张春华有些懊恼的咬了咬嘴唇,不甘心的看着李木林,可李木林只低着头往前走,压根就没回头瞧他们娘三个。

“等一下。”看着小儿子无精打采脸色发白的模样,张春华不敢再耍什么小心思了,只能硬着头皮叫了一声。

可前面四个老爷们唠着家常谁也没听见张春华喊人的声音,依旧迈着大步子一边说笑着一边往前走。见没人理自己,张春华的气焰又灭了三分,只能提高嗓门又喊了一句:“木林,明信走不动了。”

李木林停下脚步回头一瞧,两个儿子累的蹲在地上起不来了,他连忙过去抱起明信,埋怨地看了眼张春华:“让儿子坐牛车你又不乐意,要是累发烧了我看你怎么整,这里看病可不比冰城那么方便。”

张春华一听吓坏了,连忙说:“坐坐坐,我抱着儿子坐车,我们不走了。”李木林没说话,只沉默地把两个儿子抱上牛车,又把张春华扶了上去。牛车上有三个小木头板凳,张春华把小儿子搂怀里,自己从包袱里拿出了一件破棉袄给明信盖上,又把两个大包袱挪到腿边用来挡风。

牛车缓缓地往前行驶起来,张春华坐在上头揉着小腿心里特别后悔,若是知道早晚都得坐这破玩意,还拿什么谱啊,累了自己不说还白矫情了半天。

“娘,我们回来了!”马车慢悠悠的走了一个来小时终于到了家门口,李木武一边拿包袱一边扯着嗓门喊了一声。

“回来啦?”木门推开,厚重的门帘子掀了起来,李老太拄着拐棍激动的手都哆嗦了。

刚把儿子抱下来的李木林一回头看到弯着腰拄着拐棍的老娘,眼泪顿时就下来了,把儿子放在一边就往里跑:“娘!”

“你还知道回来?”李老太红着眼圈,举起拐杖朝着李木林就打了几下子:“你这个忘本的东西,你心里还有没有我这个老娘?”

“有!有!有!”狠狠的挨了几下子,李木林顿时感觉浑身上下都十分舒坦:“我做梦都想娘拿拐杖打我几下。”

“欠揍的玩意。”李老太笑的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后头了。

李木林一边揉着肩膀一边回头朝儿子招了招手:“明书、明信,过来叫奶奶。”

明书和明信站在不远处惊恐地看着李老太的拐棍,又看了看亲爹被揍以后灿烂的笑容,两个小子沉默了片刻后,一大一小两张白嫩的脸上迅速摆出可爱的笑容:“奶奶好!”

“哎呦我的孙子,快进来!”看着招人疼的孙子,李老太拐棍也不要了,往旁边一扔,一手抓住一个就往里走:“路上累不累?肚子饿不饿?”

明信低头看了眼抓着自己的又干又瘦的手,脸上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来:“饿!”

“桂花,赶紧煮一大碗面条,打两个鸡蛋,放几滴香油,给明书和明信吃。”李老太吩咐完又后知后觉的看了眼儿子和第一次见的儿媳妇:“你俩也没吃饭是不?有现成的大饼子和玉米糊糊,先去吃一碗再来说话。”

在心中模拟了无数次和婆婆面对面的场景,可张春华实在没想到,婆婆拿一碗玉米糊糊就把自己打发了。

东西都是现成的,一直放锅里温着,桂花支起桌子,摆上一笸箩窝头,又盛了几碗糊糊,摆上一碟咸菜、一盆粉条炖酸菜。

在火上呆了几天,李木林一家子都是拿干饼子和热水凑合,现在坐在桌边闻着热气腾腾的饭菜香味,张春华不得不暂时把小心思歇了,摸起个窝头就咬了下去。

桂花手脚麻利的烧水煮面,里头还舀了一勺给王素芬炖的野鸡汤,盛了几块鸡肉。明书和明信两个站在厨房边看的眼都直了不停的咽口水,还不忘给李老太拍马屁:“奶,你家可真好,还有鸡肉吃。”

“那是野鸡,没什么啃头,给你二大娘补身子用的,改天让你几个哥哥带你们去山上转转,要是碰到傻狍子傻的拖回来,那炖肉才叫香呢。”

明信吞了吞口水,他回头看了眼一口饭一口菜的张春华,忍不住问道:“妈,你不说奶家可穷了吗?我看着奶家比咱家吃的好多了!”

张春华冷不防的被亲生儿子拆台,一口窝头噎住了嗓子眼,顿时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咳嗽声。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抱歉,昨天照顾孩子一直没精力写,今早补上,晚上还有一更是今天的,么么哒

第 6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