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竟然都不提醒她,过分QAQ不过很快陆思珈就反应过来,周见深大概恐怕求之不得,这样就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她的小秘密。简直是心机boy!

第38章 第38章 第一个言情世界

一直到六月份, 已经在准备本科毕业的陆思珈,才收到了复旦的通知书, 虽然录取结果早就在网上公布过,但是收到通知书的这天, 她还是兴奋得无以复加——她真的考上了复旦, 简直是人生巅峰啊!

毕业季,也就是离别季, 虽然陆思珈寝室的小伙伴以前信心满满,都表示要扎根在上海这片土地,但经过了大四的实习,大家显然有了其他想法,寝室六个人, 有三个都在陆思珈的带领下参与复习考研了, 最后却只有陆思珈和邓思舞考研成功。

邓思舞是她们寝室里最能够拿出手的学霸, 她考上本校研究生可以说是众望所归,陆思珈考上复旦确实是爆冷门,录取结果出来的时候整个寝室, 啊不,可以说是全班都沸腾了。

陆思珈那次就大出血一回。

这次收到录取通知,寝室的小伙伴表示要请回来,就当是帮她庆祝。

毕竟离开学校, 以后就没那么容易聚齐了, 除了继续读研的她和寝室长, 真正在上海找好了单位的只有李琴, 另外三人已经决定回老家考公。这也是正常选择,公务员安稳清闲,养老有保障,最适合混吃等死了。

因为要各自回老家,寝室里四对情侣,已经在毕业前夕分了两对,李琴就是为了男朋友才决定留在上海的,最后一对就是陆思珈和周见深了。

陆思珈面对周见深出国的现实很坦然,毕竟从他们在一起的那天,她就知道了,高中三年,大学四年,能没有一点心理素质吗?

小伙伴们却显然为此捏了一把汗。晚上的庆祝会,刚失恋的两个小伙伴喝得东倒西歪,杨柳握着她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反复说着一句话:“珈珈,你听我说,你跟周见深一定要好好的,你们一定一定不能分手……”

也许是受她的执念影响,陆思珈平生第一次红了眼眶。

不过她们六个小伙伴,聚会后的第二天起来全都变成了兔子眼,陆思珈也没什么好丢脸的就是了。

拿到毕业证以后,大家陆续离开生活了四年的学校,周见深带着行李来接陆思珈回青阳,消失了一个月的小姑妈竟然也出现在了机场,貌似要和他们一起回乡探亲的节奏。

因为壕无人性的小姑妈,陆思珈又蹭了一次头等舱,登机的时候,小姑妈还在打趣她:“珈珈,你考上了复旦,需要小姑奖励点什么吗?”

当年第一次收到小姑妈礼物的陆思珈还会小小的害羞一下,现在已经不知道脸皮怎么写了,她闻言抱着小姑妈的手撒娇道:“只要是小姑送的礼物,我都喜欢。”

“这样啊。”小姑妈若有所思的看了周见深一眼,然后笑道,“那暑假送你们去美国玩一段时间,正好陪见深熟悉一下学校的环境,怎么样?”

陆思珈:喵喵喵?

这到底是给她的礼物还是给周见深的礼物?

小姑妈好歹还会程序化的问一句“怎么样”,周见深就更直接了,“那就谢谢小姑了。”

“不客气。”小姑妈道,“正好我在你们学校附近有套空房子,过段时间让人打扫好了,你们过去玩就有地方住。”

周见深再次道谢。陆思珈默默的感慨真是万恶的有钱人,小姑妈又没孩子,竟然在麻省理工附近置房产,除了有钱任性,也没有别的解释了。

紧接着,小姑妈实力证明了有钱还可以更任性,她打趣着周见深,“我本来想着你能把珈珈哄过去,那套房刚好送你们当新婚礼物——不争气啊你。”

小姑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周见深则是“羞愧难当”的道歉:“是是,我不够争气……”

小姑妈:“错过这次,又要等两三年……”

周见深:“我会努力的。”

陆思珈:>/// 可不可以别当着她的面说这种话……

在他们姑侄默契十足的一唱一和中,飞机总算落地了,陆思珈几乎是欢呼着下了飞机,一时间也忘记婉谢小姑妈的好意。

主要是她平时跟着小姑妈吃喝玩乐没关系,真让小姑妈出资送她跟周见深去美国玩,老陆和宋女士肯定头一个不答应。陆思珈就怕她的不拒绝引起老陆他们的不满。

不过事实证明她的担心纯属多余,因为她如今在老陆和宋女士面前有了免死金牌——复旦研究生通知书。

自从陆思珈正式收到录取书,老陆和宋女士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闺女读研的事不会有变了,两口子瞬间一扫这几个月以来的憋屈,十足的扬眉吐气。

于是,宋女士这些天多了一个习惯,听到七姑八婆再问她“听说周家那孩子要去美国留学了,你们思珈怎么样,应该也要出国的吧”这类问题,宋女士再也不生闷气了,而是摇头叹气:“唉,没办法,我们家孩子向来不怎么会读书,出国是没指望了……”

注意到问话者嘴角泄漏的笑意,宋女士视而不见,继续慢条斯理的神转折:“不过她刚刚收到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录取书,应该会选择读研吧。”

如愿以偿的看到对方笑容变僵,宋女士乘胜追击,把同样的问题扔给对方:“对了,你们家孩子好像也是这届的,最近什么打算呀?出国还是读研?”

说实话,周见深出国留学确实很了不起,别说他们家高攀,整个青阳市每年能出国的孩子也没多少,能够就读麻省理工这类世界级名校的更是寥寥无几。宋女士和陆思珈一样,从来不为别人的优秀而自卑,她就跟同阶层同水平的比,他们家孩子马上要去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周围这些整天瞧热闹的七姑八婆,有几个孩子比他们珈珈更争气的?

不知不觉,陆思珈也成了别人家的小孩,让宋女士从此在七姑八婆的唇舌之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每一个想看他们家热闹的人,最后都被她挤兑的落荒而逃——想笑话他们珈珈,有本事让他们家孩子也考上复旦再说。

所以,给老陆和宋女士长了脸的陆思珈,也成了他们的心肝宝贝,很有些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宠溺,听到陆思珈主动坦白从宽,宋女士反而一脸温柔的安慰道:“别担心,明天去参加见深的升学宴,我亲自跟周枫说。”

陆思珈就愉快的把这个任务转让给老妈了。

其实准备办升学宴的不只是周家,老陆和宋女士也有这个想法,自家闺女从小是令人捉急的对象,以前,学校很多同事知道他们家孩子的成绩水平,全都一脸的不可思议,如今总算咸鱼翻身,变成了别人家小孩的榜样,不好好办一场真是太委屈孩子了。尽职的老陆甚至打算下学期开学,把闺女拉到学校做个演讲,用这个励志的故事来鼓励更多的小孩。

而且,老陆和宋女士要是没这个打算,老家的陆爷爷他们都该不乐意了,四年前陆思珈考上一本,就为他们老陆家争了光,农村飞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如今陆思珈都本科毕业了,陆爷爷在村里还能享受到大家的恭维。

所以老爷子拍板,乖孙女升名牌大学的酒席,必须办两场,市里一场村里一场,而且村里这场,必须把他那个要出国的孙女婿也带过来!

陆思珈刚回到家,正享受着父母久违的溺爱,所以还不知道陆爷爷给老陆施加了“压力”。

不过,第二天在周见深的升学宴上,陆思珈发现复旦的入学通知书不只对老陆他们有效,好像连周阿姨都都拜倒在它的“魅力”之下。

陆思珈有印象,好像是几年前,周小姨向她道歉的那阵子,她跟周阿姨的相处方式突然就变了。当然真正改变的是周阿姨,陆思珈作为无权无势的小晚辈,周阿姨无论是对她亲切热情也好,还是冷淡寡言也好,她自己都没选择权,只能是长辈怎么做,她怎么配合了。

周阿姨在那段时间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人前对着她不再言笑晏晏,好像她们关系多么亲密一样,当然也不再人后对她言辞厉色,从她的行为举止到性格思想都批判得一文不值。

陆思珈分得出来,周阿姨的改变不是对她满意了,而是彻底放弃了,所以选择了无视。但她也更喜欢周阿姨无视她,而不是打着为她好的旗号施加压力。

所以这几年,陆思珈自认为她和周阿姨的相处更加轻松融洽了,她还挺满意的。

而周见深的升学宴这天,彻底无视了陆思珈很多年的周夫人,重新把她看在眼里了,所以当着亲朋好友的面问了陆思珈不少读研的问题。

“复旦还算能拿出手。”周夫人矜持的点头,又问,“不过你们现在都毕业了,有什么打算?是想先领证,还是以后再说?”

陆思珈简直目瞪口呆,她做梦也没想到,第一个催婚党居然是最不喜欢她的周阿姨,还是当着所有亲朋好友的面催婚。

难道这就是学霸的魅力吗?

不过陆思珈也就惊呆了一秒,很快意识到周阿姨应该不是真的催婚,毕竟她跟周见深有什么打算,周阿姨肯定知道,现在这话应该是问给亲朋好友听的。因为她现在只要摇头说一句“我觉得还不急”,大概明天,全青阳都知道是她还不想结婚,而不是周见深抛弃她出国了——周阿姨这是在给她做面子啊。

用儿子的形象给她抬面子,果然是亲妈啊。陆思珈不由看了周见深一眼,然后一脸兴奋的摇头:“阿姨,我还不想结婚。”

周见深:……

拒绝就拒绝,有必要这么兴奋吗?

第39章 第39章 第一个言情世界

周见深的升学宴上, 还发生了件小事,宋女士信誓旦旦说她会帮陆思珈婉谢小姑妈的好意, 结果却败在了小姑妈的三寸不烂之舌下。

这也很正常,宋女士和老陆两个“单纯”的人民教师, 都被周见深搞定那么多次了, 在小姑妈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再正常不过,于是两拨人马在饭桌上就敲定了八月送陆思珈和周见深去美国玩耍的决定。

当然双方也各自退了一步, 小姑妈的退步就是她只奖励往返机票,剩下的费用各自解决。陆思珈又没有经济能力,最后只能是老陆和宋女士承担了——也就是说,宋女士的这次“谈判”结果是人财皆空,她跟老陆还挺高兴的。

陆思珈旁观者清, 忍不住捂脸感慨, 原来他们全家都是傻白甜。

别人都是智障儿童欢乐多, 陆家大概就是智障家庭欢乐多了。这个暑假,他们全家,尤其是老陆和宋女士沉浸在无与伦比的快乐中, 就是那种走在路上都能突然笑出声的幸福感。

陆思珈有回忆过,他们全家上一次这么兴奋得像中了一个亿,好像是在四年前,她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原因当然是她超常发挥的过了一本线。

都说高考改变命运, 陆思珈那次从大家眼中上三流大学都够呛的学渣, 绝地逆袭考上一本——东华在众多高校中可以说毫无存在感, 可毕竟是211大学, 在青阳这个师资力量薄弱的小城,每一个能够考上985、211的孩子,都可以称之为天之骄子,所以那一次,陆思珈已经成功改变命运了。

而这次考上复旦研究生,不过是锦上添花,老陆和宋女士会兴奋成这样,是因为双喜临门。老人常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老陆和宋女士也和教科书里的父母一样,自从有了闺女,下半辈子的喜怒哀乐好像都维系在她身上。

陆思珈小时看着挺平庸,长大后越发的通透灵秀,在上海念的本科,按她自己的意思毕业也要留上海,找份稳定清闲的工作,当个快乐的小白领——他们也不指望她能多功成名就,她能有这样的前景,全家都很满意。

可惜人生不能十全十美,陆思珈的前程是平坦了,感情方面委实却让人捏了把汗,几乎从他们上大学起,老陆和宋女士就无时不为她跟周见深的感情而担忧,即使后来他们订婚也无济于事,现在这社会,结了婚都可以随便离,订婚算什么?

老陆和宋女士害怕又仿佛在等待,某一天闺女哭着跑回来说“他不要我了”,那他们该怎么办?

谢天谢地,他们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两个孩子顺利毕业,不但没有因为距离而渐行渐远,感情反而更加的稳定了。

可以说陆思珈和周见深平稳度过异地的这四年,也给了老陆和宋女士极大的信心,现在周见深要出国,他们也能抱着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了,毕竟十八岁时他们再坚定,也不过是天真的孩子,二十二岁的年纪还能有这份执着,才真正让人放心。

老陆和宋女士本身就期望两个孩子修成正果,而周母郑佩云在升学宴上的表现,无疑又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郑女士那么个高贵骄傲的贵夫人,当着所有客人的面,被他们那不省心的闺女直白而果断的“拒婚”,她非但不能生气,还要继续保持着笑脸,拉着宋女士真心实意的表示,“珈珈这孩子我们看着长大,实在是喜欢,要不让他们早点把婚礼办了吧……”

就算周夫人诚意十足、勇气可嘉,让两孩子这个档口结婚也不是可能的,于是,周夫人又受到了来自未来亲家的会心一击。

宋女士自然不像缺心眼的陆思珈,她是说足了好话、做足了铺垫才表明态度的,却也改变不了周夫人被他们家连拒两次的事实,尤其是长辈都不跟小辈计较,周夫人被陆思珈拒绝尚且可以一笑而过,可是被宋女士又拒绝了一通,不是表示她比未来亲家矮一头了吗?

这下,吃瓜群众都看不懂了,周夫人这一出只是为女方抬身价的话,牺牲也太大了,在场的客人谁不知道周夫人要面子,牺牲自己照亮别人,完全不是周夫人的作风啊。

但升学宴上的事到底传出去了。

从那以后,周围的风向就彻底变了,再没有人到宋女士跟前阴阳怪气的说一些“女孩子还是要早点嫁人生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别最后读成大龄剩女”之类的话——毕竟消息稍微精通些的人都知道了,陆家的闺女不是嫁不进周家,人家说现在还不想结婚,周家的天才就得毫无怨言的等她。如今再拿没人要来讽刺,只怕分分钟被打脸。

七姑八婆也不是完全见不得人好,没了热闹看,那还可以吹捧啊,所以她们现在见了宋女士就是热烈的恭维。

宋女士对她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表示满意,恭维的话听得也很舒坦,确实在没功夫跟她们耗。

陆家很忙,每天都有人登门拜访,或是亲朋好友,或是老陆带过的学生,也有未来想要转到他班级的学生家长。

当然客人再多也比不上一个周见深,他这个暑假几乎长在他们家,要不是陆爷爷已经占据了家里唯一一间客房,他恐怕都要打包住在陆家了。

没有多余的客房给周见深,陆思珈的卧室就要分出一半——特指白天,老陆他们招待客人的时候,周见深就光明正大的赖在陆思珈房间里,毫不客气的占据她的电脑,陆思珈只能抱着平板躺在床上追剧。她妈还时不时进来投喂冰西瓜冰荔枝,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不过,陆思珈向往的暑假不是整天都宅在家里,她还是很想来一次家庭之旅的。

说起这个,陆思珈就不得不感慨周见深的腹黑,升大二的暑假她已经和父母计划好了旅行,却被他用房子绊住脚,大三的暑假则是去他的工作室实习加考驾照,大四是准备考研无心玩乐,于是一眨眼都毕业了,她还一次都没陪老陆他们出去玩过。

好在她要读研究生了,比小伙伴们又多了两个暑假,陆思珈就想看看这一次,男主还能用什么借口不让他们出去玩。

在圆满完成陆爷爷指定的两场升学宴任务后,陆思珈就悄悄找父母提议了,老陆和宋女士近来对她百依百顺,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只是通知周见深的环节出了点问题,这家伙居然恬不知耻的要跟他们一起。

陆思珈都惊呆了,忍不住问他,“你下个月就要出国了,难道不该准备起来了吗?”

周见深则是一脸淡定的问,“需要准备什么?”

“收拾东西,还有……跟亲朋好友道别什么的。”陆思珈主要指的是周夫人,别人或许不知道,但她多少猜得出来,周阿姨在升学宴上的表现其实是为了周见深,他们没有按原著写的那样分手,对周阿姨来说也许会是不小的“打击”。周见深嘴上不说,实际上超级护短的,如果周阿姨在他面前表达出这份失望,他一定会不高兴。所以周阿姨赶在升学宴上那么做,多半是向周见深妥协的信号。

陆思珈以前是不怎么关心他们的家庭关系,可现在享受了周见深的掏心掏肺,她觉得自己也该为他做点什么。

但周见深很受伤的表示,他就是想在出国前好好陪着她,可她居然赶他走……

陆思珈:……

老陆和宋女士倒是很有些欢喜,女婿半个儿,他们已经把周见深当自家人看了,只要这孩子别把他们珈珈拐跑,跟他们一起去玩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短暂的家庭旅行结束,陆思珈就和周见深一起去美国了。

小姑妈说话不打一分折扣,说让他们俩自己玩,就真的把他们送上飞机后什么都不管了。

好在陆思珈熟读原著,记得小说里描写男主到美国后的生活,比大多数人更如鱼得水、备受欢迎,原因之一是他小时候爷爷奶奶还在,他们就长居美国,他寒暑假都会过来陪伴老人,也勉强算在美国长大了,这边还有一些他儿时的玩伴。

当然她此前没料到的是,自己会被男主当作未婚妻介绍给这些朋友和小伙伴们。更没想到的是,在另一个城市的女主知道他们来了,竟然不远千里跑来看望他们,然后在分别之前,拍着胸脯告诉她,“珈珈你放心,麻省理工就有我的朋友,我帮你看着周见深。”

陆思珈难免忧伤的看着信心满满的女主,心想她最大的情敌就在眼前了,可是看样子男女主已经彻底没戏了。

她都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Y(^_^)Y

第40章 第40章 第一个言情世界

虽然宋天琪信心满满, 表示要帮陆思珈看好周见深, 但实际上她还真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原因有很多方面。宋天琪和周见深虽然都在北美,却是在不同的城市上大学,原著里两个人走得近是因为单身,对彼此都有那么点意思, 就会排除万难、创造各种见面的条件,距离也就不是问题了。

而现在, 男女主在大学期间并没有建立起原著中的那份默契和欣赏。周见深是因为他母亲那一次不小心的“提醒”,不想再引起这种不必要的误会, 他后来便有意跟宋天琪保持了距离,在北大, 他们不过是交情一般的学姐学弟。

虽然按照原著, 美国才是他们相爱的地方, 然而周见深和陆思珈如今感情甜蜜,他正一门心思想着提前毕业,好早点回国结婚, 实在抽不出时间跟他的官配谈情说爱。

宋天琪也差不多,学业压力就不轻,她的感情生活也不匮乏。优秀的女性身边从来不缺各种追求者,没了男主的压制, 在原著里没有机会上位的男二男三男四们,就一个个冒出头了。

其中最厉害的当属男配钟远。陆思珈在北京实习的那个暑假, 宋天琪和他就有苗头了, 当时还就这个问题问题询问过陆思珈的意见, 当然她没想到这两人愣是浪费了一年,直到宋天琪出国前夕,才最终确定了关系——消息是殷宇航告诉陆思珈的。

现实很残酷,刚确定关系就是异国恋这种地狱模式,即便宋天琪聪明有情商,应付这段感情也让她多少心力交瘁,陆思珈那次送周见深去美国上学和她的小聚,感触最深的就是女主近来可能不太顺利,以前明亮而坚定的眼睛里都带上了疲惫。

以上种种,都造成了男女主同在北美却没什么交集的状态。

每次都是陆思珈去了美国,宋天琪来找她玩,才顺便跟周见深打个照面。

是的,每次。陆思珈在朱教授的手底下读研确实很轻松,老板是个幽默风趣的小老头,刚好陆思珈别的本事没有,哄人和捧哏最在行,成功接住boss的几次包袱以后,她俨然成了老教授看好的“得意门生”,再加上研一课业不重,陆思珈就有了很多的休假机会。

然后她就被周见深姨各种理由和花样骗去了美国。

陆思珈直到这时才发现他和小姑妈的“险恶用心”——或许那个暑假,小姑妈非要送他们去美国玩,根本就是受周见深所托。

她以前没出过国,各种护照证件都要重新办理,去美国的签证又麻烦,如果不是周见深全程陪着她,同时能代劳的他都默默代劳了,陆思珈一个人大概是没耐心办这些繁琐手续。然后她暑假若没有跟周见深一起去踩个点,对于去美国看望周见深这件事,别说她自己,老陆和宋女士也不会答应的,周见深就是有十八般武艺都无济于事。

也就是说,暑假她的美国之行,其实是周见深为了后面的“福利”做的铺垫——简直是老谋深算。

但陆思珈还是让周见深如愿以偿了,她的性格就是这样,要她迈出第一步着实不太容易,可是一旦迈出去过,第二步第三步完全不用别人催,她自己就欢快的跑过去了。

再说周见深确实没办法,他计划在三年内连博士学位一起拿下来,不可能像读本科时那样游刃有余,他这样的学霸也只能一天十几个小时扑在功课上,别人休假他还在不停的啃书本,同时又要兼顾公司的事务,剩下的那点时间与其浪费在路上,还不如陆思珈主动飞过来,这样他们能相处的时间还更多一点。

有了本科四年周见深“千里送”的基础,陆思珈也不觉得辛苦了,毕竟男女平等嘛,她偶尔还能享受一下做女朋友查岗的快感。顺便还能兼职代购,赚点外快什么的,一个学期飞两次,陆思珈连机票钱都不用周见深掏了。

想到赚钱,陆思珈有时候就恨不得周见深多待两年了,这样她毕业后都不用发愁找工作,自己开个店铺做代购,赚钱的同时还能公费带着老陆和宋女士到处飞,岂不是美滋滋?

可惜陆思珈还没做出决定,已经迎来她人生中最后一个毕业典礼了。

这两年,自媒体行业发展飞速,尤其是上海这座紧跟潮流的大都市,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拍客,慢慢的,这种风尚也不可避免的传进了大学。

复旦在全国的高校中地位尚有争议,在上海应该算无敌了,毕业季开学季这类的盛会,校园里屡见不鲜的就是扛着摄像机和话筒的“媒体工作者”。

陆思珈在去年开学季,就凭借着水嫩嫩的小脸,被他们当成大一新生采访了一通。

其实陆思珈也不是故意装嫩,外来的小哥哥不懂情况,拉着她就问“学妹,办完入学手续了吗?来到大学第一感受是什么”,陆思珈想着他们烈日当空的也不容易,主要是一把年纪还被认成十八岁,实在令她心花怒放,于是超级配合的胡说八道了一通,哪知道他们真把这段视频剪上去了,还不巧被无数真新生的学弟学妹们发现——毕竟她在东华和复旦的存在感都强的。

于是这些闲得长毛的同学们就送不要脸的老学姐上热门了。

本身陆思珈在微博上就是个小有名气的网红博主,她的大号“最后一个美少女”从大一开始经营,到现在粉丝已经突破五十万了,在不露脸不宣传也不炒作的前提下,能有这个粉丝量其实很难得,关键是她的粉丝出了名的死忠。

陆思珈虽然id中二、画风清奇,偶尔还一言不合就撒狗粮,可粉丝偏偏自我感良好的称她为最宠粉的博主,因为在很多博主疯狂接推广捞钱、开完大号开小号,开完小号开小小号的时候,陆思珈还在专注于她的吃喝玩乐,一个月都不一定能接一条推广,有些爱操心的粉丝怕她饿死,简直是求着她发推广的节奏。

然而她始终我行我素。

陆思珈玩微博,跟大家分享穿搭和化妆美容等心得是出于爱好,能通过赚钱当然是意外之喜,但她还是学生党,并没有赚钱的压力,粉丝觉得她一个月接一单要饿死了,她自己反而觉得赚的不少,粉丝的忠诚度高,她的身价也高,加上她对自己迷之自信,为了保持身段,非香奶奶这一类大牌不接,人家大牌也不是差钱,差得是符合他们品牌定位的对象,对于推广对象总是精挑细选,这也就导致了陆思珈“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窘境。

但总的来说是良性循环,陆思珈自己非常满意。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她因为开学季皮了那么一下而上热搜,然后惨遭死忠粉的扒皮,他们通过声音和说话的方式习惯抽丝剥茧把她扒出来了。

主要还是怪陆思珈穷,没钱给粉丝们抽奖,又不想认输,就很机智的想了个办法——语音直播,她从大二开始,一两个月里给粉丝直播一次当福利,从此这项活动就成了她的保留节目,还引起了一阵小潮流,各大博主纷纷学她直播,只不过后来小伙伴越玩越刺激,从语音改成视频直播,只有她还在恬不知耻的给大家唱“喜羊羊懒羊羊”当睡前节目。

陆思珈最早的粉丝跟了她六七年,几乎没错过她每一次直播,见不到脸,倒是把她的声音和咬字给研究透了,于是陆思珈喜闻乐见的掉马。

从视频上热门到掉马的过程,陆思珈上了整整一个星期的热搜,简直红遍全网大江南北,粉丝也迅速破一百万大关,她对此是痛并快乐着。

陆思珈由此成了微博当红炸子鸡之一,以前对她爱答不理的傲娇大牌也纷纷递来橄榄枝,赚钱倒是其次,巨大的满足感就充盈于心了。

可是掉马的过程实在令陆思珈心有余悸,她没打算把网红当事业,红不红其实无所谓,负面影响反而更让她在意一些,毕竟那阵子连导师都带头打趣,见了她就乐不可支“哎呀,我们的新生小学妹来了,是不是走错教学楼了啊”,这让偶像包袱颇重的陆思珈,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恨不得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 ╮(╯_╰)╭吸取教训的陆思珈在毕业典礼这天,就很乖,不再到处乱跑了,时间差不多和舍友出发去现场。研究生的待遇不错,两人间,但无论是陆思珈还是室友祝心羽不爱回宿舍住,陆思珈是因为在上海有房,研究生公寓又不查寝,她就只有午休和偶尔不想回家了,才在寝室睡。

祝心羽也差不多,她就是本地人,因为谈了男朋友,住校的话约会什么的都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