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珈想想前几天还在大嫂怀里找奶喝的小侄女,怀疑她就是这位小林——姑且就当她是吧。

可是连有姓无名的“小林”,都跟宋书记扯不上半毛钱关系,她这个连出场机会都没有姑姑能发挥什么作用?

林思珈开动脑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至少她还是有优势的,别的小姐姐都想着嫁给宋厂,她就不一样了,她只想劝宋厂回归剧情,去把他的命中天女追回去。

相信找到了幸福以后,宋书记和夫人会感谢她当年的指点迷津——那样,这条大腿她也算是抱稳了。

当务之急是先确定,宋厂到底跟他的太太有没有在大学相知相许,如果只是意外分手,劝他们再续前缘还是很容易的,毕竟有些时候就缺有人推一把;但如果他们连恋爱都没处过,那……她还是从哪来回哪去吧。

然而伟大的计划死在了第一步,她连宋厂的人都没见过,距离她为宋书记和宋夫人搭桥牵线的梦想,大概还有两万五千里那么远。

林思珈默默为自己点蜡。再听母亲提起这位目标人物,她就忍不住磨牙,很有些“因爱生恨”的意味。

张桂芬也不甚在意,小闺女是娇宠了点,但是有分寸,什么时候该撒娇,什么时候要懂事,都分得清楚。她便帮林思珈盖好被子,起身叮嘱道:“你再睡一会儿,我衣服还没洗完,待会你哥他们该回——”

话还没说完,朱玉梅大嗓门在楼下响起,好像在跟邻居打招呼,“嗨,我这不是听说小姑子受伤了,放心不下,回来看看她嘛……”

现在的房子几乎没有隔音效果,林家住三楼,平时楼上楼下邻居打个喷嚏都能听见,朱玉梅的声音就更有穿透力了。

张桂芬闻声,脚步一顿,又一屁股坐在林思珈床边,慈爱的看着她:“睡吧,别管你二嫂。”

林思珈朝老妈眨了眨眼睛,很听话的准备睡觉了。

第46章 第46章 第二个言情世界

朱玉梅气势汹汹的上了楼, 进门却连婆婆和小姑的半个身影都没看到, 气势顿时泄了一大半, 但还是没好气的冲正在由阳台搭造的简易厨房里忙活的刘小红道:“死哪去了,妈和珈珈呢?”

刘小红拿着洗到一半的碗过来, 小声提醒妯娌:“珈珈在睡觉,你别吵着她了。”

朱玉梅顿时翻了个白眼,心想房间门都关得严实,小姑子除了躲在房里睡大觉还能去哪里?这个嫂子果然是个大傻子,连她的言外之意都听不懂。

说起房间, 这又是朱玉梅心里一桩恨事。

婆家赶上了好时候,前几年厂里效益好了, 领导看着摇摇欲坠的老家属房担忧,决定重建一栋家属楼,婆家有幸分到了两室两厅。说是两室, 其实把灶搬到阳台,厨房也能算一间卧室, 反正放得下床就行。

朱玉梅结婚前还想着婆家条件不好, 但这套房确实强过许多人, 两个大的卧房,一个肯定是公婆住, 他哥嫂带着三个孩子住另一间大卧室也勉强, 她是新媳妇, 就不争这个, 把厨房改造的那间房布置布置当新房也行。

可是林成山那个大傻子居然梗着脖子跟她说, 小房间一直是妹妹在住,他成家也不能把妹妹赶出家门,男子汉应该自己解决问题。朱玉梅当时都快气疯了,小丫头片子迟早嫁人,她们做姑娘的时候,哪个不是在家里随便搭个帘子当房间?就他林家的姑娘金贵吗?

其实林成山也没让朱玉梅跟着他受苦,结婚前他就解决了住房问题,他发小有个亲戚是中学老师,因为是一家四口,他们学校分配了两室房,但后来亲戚的女儿结婚了,儿子在北方上大学,有个卧室空着也是空着,两老想租出去收点房租,林成山便请发小牵线租下了这间卧室。

平心而论,教师家属楼比住厂里舒服多了,房东夫妻两口人,又是知识分子,说话都不肯大声,婆家这儿每天孩子闹不停,楼上闹完楼下闹,简直就是菜市场。

而且婆家也自认理亏,下聘礼的时候花大价钱搞了辆自行车,虽然是为了方便他们儿子上下班,可是有心把自行车当聘礼的人家还真不多,朱玉梅作为厚礼聘进门的媳妇,到现在还有人羡慕她受婆家看重。

奈何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朱玉梅只要想到小姑子鸠占鹊巢,倒把他们夫妻赶到外面租房,她心里就意难平。

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朱玉梅忍不住扬声道:“大嫂说的什么话,我这也不是担心珈珈吗?我在外面听说她受伤,骑了车就往家里赶……”

“要我说,爸妈也是,珈珈从小都没干过一点重活,让她去车间顶大山的班,这不是为难她吗……”

朱玉梅果然借题发挥到工作上了,可惜刘小红从不搭这种茬,一来她自认没这个资格决定家里的大事,二来她心里也门清,小姑子再娇气,至少会帮她带娃娃,两个淘气小子到了小姑面前都变得礼貌懂事;而朱玉梅除了每天守着饭点回来,把她当丫鬟使唤,还做过什么?她真傻了才会帮着朱玉梅编排小姑子。

刘小红淡淡的留下一句:“碗还没洗完,你自己坐吧。”

朱玉梅撇了撇嘴角,把妯娌的反应归为太胆小、上不了台面。没了捧哏,她干脆敲了小姑子的房门问道:“妈,珈珈,我进来了啊。”

家里的门只是关着,很少上锁,朱玉梅不等回应便推门而入,果然看到婆婆皱眉看她,“小声点,别把珈珈吵醒了。”

朱玉梅并不害怕,她先往穿上看了一眼,小姑子紧闭双眼,面容恬静,那小鼻子小嘴还真像画上去的一样精巧。朱玉梅无数次想,她要是有小姑子这张脸,不,只要有小姑子一半这么漂亮,现在还用受这种窝囊气吗?

可惜这种美好愿望,只能寄托在她以后的闺女身上了。朱玉梅遗憾的想着,张嘴道:“妈,我来问……”

刚开了个头,张桂芬便吩咐道,“来得正好,衣服都浸在盆里,你去洗了吧。”

朱玉梅说到一半的话顿时哽住,惊讶的看着婆婆:“我去洗衣服?”

张桂芬虽然不像时下大多数婆婆那么强硬,但是也有身为婆婆的尊严,因此她理所当然的道:“你跟大山每天回家吃喝,洗碗做饭都是你嫂子一个人干,让你洗两件衣服也不愿意?”

“那以后别回来吃饭了。”

朱玉梅以前在娘家还是个干活麻利的好姑娘,嫁了人却因为有个甘愿当牛做马的妯娌,婆婆也退休在家,婆媳两个就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朱玉梅反倒“养尊处优”起来,主要是她婚后不住婆家,每天踩着点过来吃饭,吃完就溜,用老人的话来说滑得跟泥鳅似的,根本找不到让她干活的机会。

由奢入俭难,现在再让她自己做饭洗碗,朱玉梅当然不乐意,只好乖乖出去洗衣服了。反正自己和丈夫的衣服也是由她洗,这个工作没落下。

张桂芬三言两语把二媳妇打发出去,脸上并无骄傲,而是看了看闺女安静的睡颜,心想这两天确实把她累坏了,要不要看看买点肉,或者鸡蛋回来给她补补?

林思珈这一觉就直接睡到了中午,因为听到老爸和大哥他们的声音,她睁开眼睛,就看到她这间小小的卧室里站满了人。

刚洗完全家人的衣服,正坐在客厅捶腰的朱玉梅看到丈夫收工回来,顿时又来了底气,朗声道:“不是我说,咱们珈珈注定是要享福的人,车间里那些脏活累活,哪能让她一个小姑娘来干……”

朱玉梅一面说着,一面朝丈夫使眼色。

林成山是看见了,却坐在床沿拉着妹妹的手一脸心疼道:“要不是宋厂定了新的规矩,本来可以让爸去车间替珈珈干的,反正爸是熟练工,按珈珈的水平结工资,厂里赚了……”

“要不让大哥去找宋厂通融通融?我听说宋厂很看重大哥他们那组。”

朱玉梅顿时哑口无言了,她又忘了平时百依百顺的丈夫,一到宝贝妹妹跟前就成大傻子了,那么精明的人竟然能想出这种馊主意——公公正值壮年,平时帮着大山去出摊,不但能干活,还不要工资,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事?

可惜话题是朱玉梅自己起的,纵使后悔也刹不住车了。

林成国正准备应承下来,他有机会见宋厂的话,一定会帮小妹求情的,不过他还没点头,张桂芬皱眉道:“有功夫折腾这个,还不如早点帮你妹妹说个好人家。老二,你不是常吹自己认识朋友多吗?现在该你出力了。”

平生第一次,朱玉梅迫不及待的支持婆婆:“妈说得对,大山你还是抓紧给珈珈介绍对象吧。”只要别再出让公公去代小姑干活之类的瞎主意,做什么都行了。

收到老妈和媳妇的双重指示,林成山夸张的“抱怨”道:“你们又不是不清楚珈珈的标准有多高——她喜欢长得好看还有文化的大学生,最起码也得是大专,家境不能太差,最好是个小干部……”

林思珈为自己正名,“我只提第一条要求。”

“我知道,第二第三条都是爸妈的意思。”林成山愁眉苦脸叹气,“不是我说,珈珈你自己也就初中毕业,咱能不能稍微放低一点标准,真嫁给大学生就不怕跟不上人家的脚步吗?”

“再说你这条件,找个干部子弟多好啊。”

林思珈骄傲的想她没文凭,可是有一个当过学霸的灵魂,虽然现在知识都忘差不多了,她就不能有点追求吗?她勉为其难的道:“那就照第一条标准找好了。”

林成国认真建议着:“咱们厂也有大学生和大专生,中专生就更多了……”

林成山挤眉弄眼:“可是按照珈珈的标准,就只有一个符合条件了——”

他没把那位达标人士的名字念出来,但是全家都明白他指的是谁,现场沉默了一秒,张桂芬打岔道:“胡闹,说正经事呢。”

宋厂出身好,前途更是光明无限,可不是他们敢想的。

林成山也一笑而过,耸肩道:“开个玩笑,我已经拖齐老师帮忙了,她教过的学生多,有大学生。”

在闺女房间里,张桂芬只是抿了抿唇表示默认,吃完饭却私下找了林成山叮嘱:“珈珈的话听听就是,你可别当真,她个孩子哪知道找什么对象好?”

当着林思珈的面各种打击她的林成山,面对老妈却认真道:“我觉得珈珈的标准也不错,她长得好看又聪明,不找个大学生,恐怕没办法陪着她玩。”

闺女鬼机灵确实没错,但张桂芬还是皱眉道:“以后珈珈嫁不出,你养她一辈子啊?”

林成山最近白天推车卖吃的,晚上摆摊卖衣服,腰包瞬间鼓起来,确实有养妹妹的底气,不过还是安慰了老妈,“我已经有目标了,过段时间你们就会知道。”

张桂芬终于满意了,语重心长的道:“我跟你爸的工作,一个给你哥,令一个是你的,能为你妹妹做的也就是帮她说个好亲事,都说嫁人是女人的第二次出生,以后她过得好不好,就看这次了。”

林成山笑着保证他会上心,内心其实对母亲的话并不赞同。

他觉得小妹真的是被溺爱过度的父母耽误了,小姑娘初中毕业就被好吃好喝的养在家里,以前还会做家务,随着妈的退休和大嫂的到来,是真正的十指不沾阳春水了。

林成山回城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了,刚回来那会儿,他是真以为小妹像老妈说的这样,就指望嫁个好人家了,直到这半年他为了干个体户的事和家里抗争,所有人都不理解他,只有小妹暗地里支持他,林成山能在沟通中发现她确实明白个体户的定位,并且还得到了很多小妹给的启发——为了支持他,她都把从小攒的小金库给了他当“投资”。

从那时候起,林成山才真正认识了他的亲妹妹。明明是个聪明有远见的孩子,偏偏让父母惯成这样,林成山不由想,如果他当时在家,盯着小妹的学习,她这聪明劲起码能考个中专大专?那样的话,现在也就不用指望靠嫁人改变命运了。

可惜她现在已经是个待嫁的大姑娘,深受父母的思想影响,也没办法逼她上进了。

为妹妹惋惜的林成山并不知道,有些人就喜欢躺赢的快感,当然她现在后悔了,早知道还有进车间的一天,她宁愿回去啃书本,或者干脆就先别支持二哥创业了!

身负“重”伤的林思珈在家躺了两天,年轻的身体代谢快,伤口都要愈合了,实在没理由继续歇下去,被狠心的父母赶回了车间。

轻伤不下火线,林思珈以前在课本上读到这种故事总是很感动,如今换成她自己当主角,才发现劳模不是那么好当的,负伤还要工作、干得还是体力活——她无论穿几辈子,肯定都没这辈子可怜。

惨,真是太惨了。林思珈越想越觉得凄惨,鼻子一酸,眼泪就这么掉下来了。

于是车间里默默关注着女神的小伙子们,就发现女神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努力干活,我见犹怜的小模样让大家心都疼碎了,可惜还没机会安慰女神,组长匆匆跑了进来,“打起精神来,宋厂他们马上过来了……”

天大地大,领导最大。小伙子们瞬间抬头挺胸,斗志昂扬的投入进工作里。

林思珈也努力吸着鼻子,想要营造一个劳动人民的光荣形象,毕竟她还想要抱宋书记大腿,第一印象很重要。

可惜事与愿违,陷入无尽委屈的林思珈想到宋书记就不免迁怒起来——要不是他不安剧情走,她好端端会来这种破地方渡劫吗!可怜她现在还要抱罪魁祸首的大腿,简直是“认贼作父”,林思珈忍不住哭得更厉害了。

于是备受期待的宋厂走进第五车间,看到工人们如此热火朝天的场面,刚露出了微笑,就注意到最角落画风清奇、一边干活一边掉金豆豆的小姑娘。

……

宋厂脸上的笑容顿时变成了抽搐。

第47章 第47章 第二个言情世界

第五车间说是一个组, 其实规模比一般的厂子还大些, 车间里乌压压的全是机器和工人, 按理说最角落里的人应该注意不到,第一次接待宋厂的车间组长李大伟就没把小姑娘的哭哭啼啼当回事——反正她没耽误干活就行了。

但是谁知道宋厂眼神就那么好, 什么不对劲都瞒不过他的法眼呢。

李大伟立刻介绍道:“宋厂,这是第一车间大林的亲妹妹。”

第一车间是厂里最重要的车间,里面都是核心工人,业务繁忙的宋厂平时没功夫视察所有车间,只能有所取舍, 这段时间倒是跟第一车间的工人都混熟了,听到林成国的名字, 他思索片刻有了印象。

宋致远轻轻颔首,示意李大伟继续。

李大伟见状心里也一松,他跟林成国是最好的兄弟, 知道她要来第五车间,林叔他们全家都热情的请他吃了顿饭, 算是托付了。

当然就算没有林叔林婶和好兄弟的嘱托, 李大伟也愿意多关照林思珈这个小姑娘, 别的不说,他亲兄弟表兄弟一大群光棍, 哪个心里不对小姑娘有点想法的?他要是眼睁睁看着小姑娘被领导批评教育, 回家亲弟弟都得跟他急眼。

李大伟开始说着好话, “小姑娘上岗没几天, 不小心受伤了, 这还没痊愈呢,可能难受了吧……”

宋致远状似无意的问:“第一次上岗就进车间?”

李大伟笑道:“这不没什么空岗位吗,就剩车间还缺人了。”

宋致远懂了,又是接班进来的,这也是当前的社会特色了。作为改革派,他不喜欢这样的“传承”,每一个岗位都有它的职责,让合适的人担任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就像现在的车间工作,女性明显就不合适了。

再说现在都改/革开放了,真正有想法的年轻人,自己找不到工作还能下海创业,在家等着接班实在有点没志气。宋致远转身就想走,只是走到一半又忍不住顿了顿,看起来还是个小姑娘,就这样当成没看到转身离开,会不会有点不负责任?

宋致远迈出的去腿又收回来,最后还是走到了林思珈面前,端着一张公事公办的脸、但又颇为和颜悦色的问:“这位女同志,你有什么难处?可以跟我们大家讲一讲吗?”

陪着宋厂视察的还有主抓生产的几位主管人员见状,也纷纷附和着,楼上金阿姨的丈夫还道:“珈珈,这是咱们的宋厂,你刚上岗应该不认识,有什么困难跟宋厂说没问题。”

半年前,宋致远刚过来报道,这些老资历的管理人员们还能倚老卖老,亲切的喊一声小宋,但现在,除了老厂长有资格这么称呼,其他老油条都心悦诚服地把他当宋厂了。

这大概就是魅力。但李大伟关注的不是这个,他有点懵,宋厂还要问什么,他刚才不是都替小林说了吗?

说起来,李大伟当年也是人精一般的人,上能跟领导打好关系,下能和车间兄弟打成一片,所以第一车间那么多“精英骨干”,只有他跳出来,当上了“小”领导。

打上双引号,当然是李组长自我感觉很棒,他管着几百号工人,能有多小?

可惜第五车间是全厂最没存在感的车间,分配进来的全是些“老弱病残”,他想抓生产也无济于事,于是渐渐远离权力中心,消磨了斗志的李组长职场技能都开始掉线了。

正在李组长内心迷惑之际,林思珈也已经抬起了头,哭得很认真的她,现在眼睛鼻子脸颊都红红的,整个一备受欺压的小白菜形象。

别看凄惨小白菜控制不住的抽抽嗒嗒着,说出来的话却很漂亮,毕竟她是要抱宋书记大腿的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很关键。

“我……我没有难处,我们全家都是工人,光荣……”当上了领导的人,都喜欢思想觉悟高的手下吧?林思珈努力吸着鼻子,直视宋厂的双眼,“我就是喜欢哭着玩,不会耽误工作的。”

刚说完话,林思珈红兔子眼眶又蓄起了泪水,她从来没受过这样的委屈,被现实逼到不得不自黑。

神经病才有哭的爱好吗,她又没有受虐倾向。

林思珈悲伤到不能自已,宋致远也是头一次在女同志面前感到手足无措。

就跟林思珈对他“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一样,他也是早听说过厂花的美名,刚刚看到小姑娘抬头,清丽出尘的五官还有一双不谙世事、我见犹怜的眼睛,宋致远几乎可以断定,这大概就是厂里小伙子们心心念念的那位“林妹妹”了。

虽然宋致远也是单身小伙一枚,厂里无数老阿姨都惦记着他的婚姻大事,但他志不在此,讲的高尚一点就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情怀——当然和平社会没有战争,不过宋厂认为自己这份建设美好的祖国和家乡,无心儿女私情的心境,也能用这句诗来完美概况。所以,平常听见职工聊起厂里有哪些好看的大姑娘,宋致远都是一笑而过,今天第一次见,才发现这位“林妹妹”还真是名不虚传。

宋致远大学时拜读过这本名著,书中的林妹妹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个“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的女子,而眼前这位“林妹妹”,一双如水洗过的眼睛,也完美诠释了这句话。

第一反应自然是惊艳的,宋致远的审美又没坏掉,不过惊艳之后还得干正事,他只是人道主义的关怀一下,问候问候就完了。问题是林思珈这话让人没法接,难不成他要说“哦,那你继续,我们就不打扰了”?

那就太不符合他宋厂的作风了。

宋致远不由顿了顿,看着对方已经憋红的眼眶,忍不住开始反省,女同志已经很努力了,再叫人家克制,会不会更显得不近人情?

“那你……克服一下,注意休息,有困难找领导。”

说完,宋厂不再耽搁,带着一行人匆匆离去,毕竟他也是日理万机的人。

李组长热情殷勤的把领导送出去好远,回车间的路上却一脸沉思,心想宋厂规矩严了点,但也挺有人情味的嘛,就是有点不了解车间的状况,小林这情况,让她像其他工人一样干半天歇一会儿,那她就跟白拿工资差不多了。

好在小林自己有觉悟,哭都不忘记干活,她平时从上工起就没停下过手里的活,如果评这种劳模,恐怕全厂谁都比不上小林,但就是吧,她干的活实在一言难尽。

如今宋厂发话让小林多休息,他到底是听还是不听呢?

李组长陷入了领导生涯最大的危机中。

林思珈却是抹把泪继续干活,在车间受苦受累,至少能见到她半年了都没见过的宋厂,这就是好的开端!

嗯,大概离她的两万五千里目标,还有两万四千九百九十里吧。

然而林思珈给自己打完了鸡血,作为她上工动力的宋厂,却再也没有出现在第五车间。

宋致远很忙,“云州客车制造厂”刚正式更名为“云州客车制造总厂”,很多政策,比如职工的待遇问题都还没有落实下来,而且有总厂就有分厂,他们即将接收的那几家机械厂还没了解清楚,这些都要宋致远亲自去跑,工程量堪称浩大,自然没什么时间在厂里转悠。

当然忙得团团转的宋致远,偶尔放松下来,也会想起那个一边干活一边抽鼻子的女同志。

回想起那天的画面,其实是有些逗的,就算把七八岁的小孩扔进来,恐怕也不会像她这样哭着干活。

可这也说明,林思珈确实不适合车间的工作。

厂里的新规矩是宋致远制定的,但他的本意是让职工有一个约束的概念,领导和职工全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彻底改变过去松散随意的风气。偶尔也可以法外容情。

宋致远开始动了帮林思珈调换岗位的念头,主要是他对林思珈的大哥林成国印象很好。目前,他正在联系各大高校的车辆工程教授,顺利的话,很快能和高校成立研发基地,为了避免技术泄漏,新部门工人的选择很重要。

林成国就是宋致远目前观察的人选之一,技术好、忠厚少言,根正苗红的厂子弟,全家老小都对厂子有着深厚的感情,适合重点培养。所以,帮他亲妹妹换个岗位不算什么。

只是那女同志细皮嫩肉的,不在车间,难道要她去后勤部管仓库吗?

深夜,住职工宿舍的宋致远敲了敲下巴,迅速起草了一份计划书。

几天后,厂里贴了招聘告示,办公室需要一名文员,符合条件的厂子弟优先录取。

第48章 第48章 第二个言情世界

招聘告示是下班前贴在工厂大门口的, 保证下班回家、或者过来上晚班的工人都能够看到。

第五车间在厂里没什么存在感,地理位置也不好, 最里面的角落里,于是等林思珈和同车间的小伙伴走出大门,公告栏前面已经是人山人海,站在外围根本看不清红榜上写了什么。

但这也挡不住大家凑热闹的心情,张小玉一脸兴奋的挽着林思珈往里面挤:“难道是给咱们加工资的通知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