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这个年纪哪里可称是老顽童?钟晔心下觉得莫名,陡一瞥目,却见阮靳斜睨着他,笑意似有还无。这古怪的神情叫钟晔顿觉毛骨悚然,想了一想,总算悟出他话里有话,老脸瞬间是羞得无处可藏,努力板了板面容,冷道:“几年不见,钟晔倒忘了,公子最擅长话里阴人,今日又拿老夫寻开心呢?”

“不敢,”阮靳一本正经地指指墙边两名女子,“不过,这两位姑娘确实和钟叔不太相配。义垣还记得,当年钟夫人战死沙场时,钟叔曾发誓再不娶妻。天底下谁人不知钟晔是一诺千金的大丈夫?若钟叔不娶妻,平白耗着人家姑娘的青春,似乎……不太厚道罢?”

他字字铮铮,听得钟晔无处抓狂,几近吐血。

这两个姑娘不是我享受的――-钟晔用心良苦,却无人能体会,只得无语望苍天。

良久,燥热狂涌的气血好不容易压了下去,钟晔对墙边的女子挥挥手:“先去内室等着。”言罢,揪起阮靳的衣襟,面无表情道:“公子是愈发不知尊老!随我去见少主。”他当阮靳还是从前的少年般拎着,却不知阮靳这些年早已长高许多,此刻被他揪住只得缩身行走,毫无形象。

阮靳和沈伊不同,沈伊武艺非凡,钟晔待之莫奈何,终年只以冷面躲避。阮靳丝毫不懂武功,钟晔随手便可牵制,一揪一举间,异常熟练轻巧。

拉拉扯扯到了书房前,钟晔敲门推开,将阮靳扔了进去,复又恭恭敬敬对郗彦道:“我先去命人到浴池蒸药酒,公子一个时辰后可来沐浴。”关上门,撂手走开。

郗彦从满案文书间抬头,看见狼狈趴在地上的阮靳,忍不住微笑。虽然他的肤色此刻苍白如冰雪,但唇边轻扬时,脸上的笑意竟透出了几分温暖。

阮靳整理衣冠,从容起身,咳咳嗓子道:“你看,你从小就装得比我聪慧懂事,长辈们一比,只道我是如何如何地愚钝恶劣,对着我不是叹气就是摇头,再者便是如钟叔这般的不耐烦。岂知若放到寻常人家,我这样也算是难得地乖巧聪明了。”

久违的抱怨重又听在耳中,真切得让郗彦动容。墨玉般的眸间染上湿润的雾气,却仍可见笑意浓浓。

阮靳心中亦是不可自抑的激动,上前在郗彦对面坐下,盯着他上上下下看了他半响,张了张口,本要和以前一样对他诸多挑剔问难,只是话到嘴边却变了样:“长得竟比小时候还要好看……”难怪讨所有人喜欢。阮靳心绪复杂,转而数落道:“就是太瘦!太白!毫无精神!何至于如此操劳呢?早日找到师兄我为你分担,不是更好?就如今日对匈奴一战的双剑合壁,是何等畅快淋漓!”

郗彦垂眸,笑而不语。

他的不语让阮靳咬牙切齿,恨道:“玉狼剑每逢一主,必刻名鞘内,若非我当日在江州军营从七郎携带玉狼剑鞘内摸出你的名字,怕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云憬与你互换身份的事。要不是我先找到了你,你是不是准备永远这么瞒下去?”

郗彦摇摇头,提笔于纸上写道:“玉狼剑本是阮氏家传之宝,若我真要瞒你,何必刻名鞘间?”

阮靳恍然:“莫非你是故意将玉狼剑赠给七郎?”转念一想,笑起来:“其实若无玉狼剑,两月前在邺都,阿公也告诉了我关于你的事。又说少卿请辞了赐婚,夭绍追随在你身边,你与夭绍幼而婚盟,既然活在人世,便仍是谢氏的贤婿。当年之事,郗氏与谢氏牵连最深,唇亡齿寒。今日平反冤屈不仅为郗氏,也自当是为谢氏。阿公让我告诉你,若北疆无事,为免生它变,提早带夭绍回东朝。此番东朝战乱,殷桓目前气焰虽胜,但自古邪不压正,来日必将束手就擒。为郗氏沉冤昭雪,已经指日可待。”

“郗氏的仇人何止殷桓?北朝裴行、姚融,柔然女王、如今的融王沈少孤同样罪不可逃。当年祸事初起北,谢太傅难道认为以区区殷桓的人头便可祭奠郗氏先祖,便能让沈太后承认当年沈太尉父子的罪孽,便能使陛下下定决心让沈氏背起谋害忠良的罪名?”

阮靳叹息:“那你准备怎么做?仍与尚回洛都?去辅佐司马豫?”

郗彦目光沉静,悠长的思虑后,落笔书道:“先去柔然,一救夭绍和华伯父,二探沈少孤。”

“探?”一番试探,到此刻阮靳才松出口气,“这词用得让我放心。阿公也说,此人暂且杀不得。”

“少主!”偃真忽在外敲门。

“进来。”阮靳代答,没好气地喃喃,“怎么今晚我每次和别人谈话都要被打断?”见到跟在偃真身后进门的贺兰柬,更是似笑非笑,道:“贺兰将军,又是你。”

贺兰柬微笑:“我与彦公子有事相商。”

“知道知道,”阮靳应的漫不经心,自案旁起身,“我出门让你便是。”转眸唤偃真,“总管,我亦有事想请教你。”

“不敢。”

偃真随阮靳到书房外,阮靳走至长廊尽头,见远离书房了,方才停身。

偃真道:“公子要问何事?”

月色寒凉,照在阮靳脸上,拂去几分不羁,添上几分清冷。他沉了口气,才缓缓启唇:“方才我观面色,察气息,看阿彦只中寒毒,身体并无其他不妥。那么口不能言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偃真有些犹豫。

“我是他师兄,亦是他未来的姐夫,什么话不能对我说?”

“是,”偃真叹了口气,“当年,谢驸马与沈丞相救了少主出来交给我家主公,避藏在邺都城外慧方寺。少主当时中了雪魂之毒,由主母和竺法大师合力才将其救醒。按计划逃离邺都的前一日,正逢郗氏族人被押赴刑场行刑,少主求主公带他去见族人最后一面,主公为防他被行刑时的惨烈刺激喊叫,事前点了他的哑穴……因行刑前百姓群情激愤,宫中传出圣旨提前行刑,少主赶到刑场的那一刻,已是屠刀长扬,血洒漫天,根本没有见到族人的最后一面。其后百姓又怒而起乱,宫中派禁军镇压,主公带着少主逃离邺都的那一刻,恰遇郗将军的头颅被悬在城门的惨景……少主当时便晕了过去,待他苏醒,主公解了穴道,主母恐少主郁积过久,诱他嘶喊发泄。然而少主张口却无声,从此……便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偃真说得平静,毫无修饰的话语,却听得阮靳的心似被死力攒紧、无法呼吸的疼痛。那日行刑他也在,激愤闹乱的百姓中,他是最疯狂的那一个。他还记得,当日行刑的官员令箭一落地,数千头颅同时离身的惨烈震撼。那场杀戮下,何止血洒漫天?那时的邺都,上至九霄,下黄泉,乃至那皇宫金阙,哪一处不见汩汩血流?

阮靳想,当时连他都是如此的恨,如此的怒,那郗彦哑声之下忍耐,该有多苦、有多疼?他不敢想象。经历了那般的亲人离散,在最该嘶喊的时候沉默无声,那么这一世,又还有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刺激他再度出声?

阮靳阖目,眸间有温热的水泽在流动。

“多谢总管告知缘由,”他沙哑开口,“若我没猜错,当年云阁主断臂呈情,也有阿彦因他失声的原因在里面吧。”

偃真黯然道:“主公亲手致少主成残,悔痛至极,遂断一臂以自赎。”

阮靳睁眼,对着眼前月色,长叹道:“贵上看似文弱,实乃烈性真英雄,阮某佩服。”

送走阮靳,偃真返回书房时,见室中无人,贺兰柬与郗彦俱已不在,仅案上摊着一张地图,图上有字名“燕然山。”

偃真看了片刻,将图卷起,出了书房拐过长廊。竹林旁的内室灯烛明亮,钟晔负手站在庭外,神色悠然地欣赏夜下幽竹。

偃真今晚一直与他话不投机,冷哼一声,在栏杆上坐下。

钟晔也不理他,自隔得远远地坐了,如此相安无事。

夜色静寂,只偶有飞鹰掠过的长啸。钟晔坐得久了,却忽然一阵阵的不安,额头也渐出冷汗。正心神不定胡思乱想间,寒风中骤有浓重的药香扑来,身后有人轻轻拍了拍他的肩。

钟晔忙转身:“少主?”然后他微微一愣。

郗彦站在他面前,此生从没过的狼狈。黑发湿透,衣裳凌乱。那张脸更是通红,平素无波无澜的淡定神色间,总算有了丝慌乱,只是不知他的脸红是被浴池的水烫的,还是……

钟晔正揣摩着,却见那双清寒的眸间闪出了几分怒火,忙低了低头,道:“少主……咳,浴池里的药,还够吧?”

够?郗彦目色更寒。

钟晔抬头看他一眼,头皮发麻,那凛冽的眸光间,竟已有杀机隐现。不由轻叹一声,问道:“少主忘记上次答应钟晔的事了么?”

郗彦一怔,而后摇头。摇过头后觉得不对,又忙摆手。生平第一次手足无措。

“少主是什么意思?”钟晔肃然看着他,毫无退却的郑重。

张口无声,郗彦只得转身折了根竹枝,于地上写道:“不许再安排这样莫名其妙的事。”写罢,狠狠将竹枝掷地,转身离开。

“少主,那我们明日继续去找郡主么?”钟晔于他身后笑问。

郗彦步伐一滞,轻微点了点头。他恰好走到偃真坐的地方。偃真扬目,夜色虽暗,他却从郗彦模糊的容颜间看出那略略上扬的唇线。

呃……难不成经钟晔这老小儿一闹,少主真的想通透了?

偃真如此一想,心中不得不生出佩服。

他此刻自然不知,方才在书房看到的那幅燕然山地图,才是解决一切症结的切口。

作者有话要说:

☆、行礼重重,探路重重

朔方冬寒未褪,冰河雪川,白垣横天。

郗彦一行元月十六出云中,快马加鞭,星夜兼程,二十日傍晚,便望见柔然王城霜絮素裹,寺塔尖耸,于苍茫山野间遗世独立。那一刻日没平沙,漫天绯霞,残阳余晖似鎏金倾泄,红色晶石雕成的巨大赤鸢凌翼于柔然王宫之顶,肃穆庄严,气势夺人。

柔然王城与云中一般,亦是座塞外孤城。不同于云中城的捭阖开阔,以黑石筑墙的王城在落日下显得十分古旧沧桑,城外四野多是奇峰峻岭,险阙窄涧,天然成障。

风卷残云,因在极北之地,日暮之后天暗得迅速,入城时已是华灯满街。这夜皎月清湛,星河迢远,街市上张灯结彩,行人彼连,酒肆胡馆俱是宾客满堂,竟难以一见的热闹。

“莫不是有什么喜事?”钟晔与偃真交递眼色,皆是狐疑。

一至采衣楼,未及休息,钟晔便急急找来云阁于当地的主事,询问此间缘由。

偃真调教下的人俱是循规蹈矩的刻板之辈,此主事先对着郗彦恭恭敬敬行过礼,又向偃真、钟晔颔首致意,这才慢条斯理道:“长靖公主元月生辰,她已年过十九,女帝诏封公主王爵,赐其开府。为与民同乐,王城这一月皆无宵禁。”

柔然自长靖祖辈开始,已是连续两位女帝。如今长靖以公主身份封王,等同于中原颁诏储君之位,自是让百姓轰动振奋的喜事。

“原来如此。”钟晔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瞥眸看郗彦,只见他坐于书案后,正半靠着软褥阖目休息,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唯有眉宇间隐露疲惫。

偃真坐在一旁温酒,随口问主事:“融王可曾回城?”

主事道:“属下接到总管密函后一直盯着融王府。两日前融王回城,不过是只身一人而归,未曾见郡主等人的踪影。且融王因云中战事失利,被女帝罚着闭门思过,确不曾见他出门走动。属下也派人查过城中所有客栈,并没有郡主的消息,估计是还未来王城。”

“不可能!”偃风拎着行李进来,闻言质疑,“我和公子在歧原山问过那些牧民,他们说郡主早就前往王城。她比我们提前走了有七八日,纵使迷路也不该比我们晚。何况郡主身边还有离歌跟随,他可是识途老马。除非当真是――”

偃真一记狠厉的眼色盯过去,偃风舌尖哆嗦,立即闭嘴。钟晔抚着胡须,轻轻叹了口气。

主事依旧笔直跟木柱般站着,双眼低垂,态度恭谨。

室中无人说话,只听酒水在壶中噗噗的声响。不一刻,炉上酒热开。偃真倒酒递给郗彦时,才发现他已离案走去窗边,正静静望向楼下街市,而摆于书案的空白藤纸上却多了行字,墨汁未干,字迹犹新。

偃真抬头,又问主事:“融王回来后,可曾有人上门去找他?”

“有,”主事想了想,“柱国阿那纥,还有长靖公主。”

偃真心中微动,与钟晔对望一眼,皆是沉默。

郗彦身影未动,目光淡远。似对着满街灯火怔思了许久,方转身于案上再写了一行字:“将先前江左送过来的百匹丝帛取出来,稍后拜访柱国府。”

“柱国?”偃真迟疑,“那事怕是与长靖公主有牵连吧?”

郗彦看着他,神色无动于衷。偃真只得垂首道:“我这就让人去取丝帛。”

柱国阿那纥接过家仆递上的名刺时,不由开始怀疑今天究竟是个什么黄道吉日。早知不速之客会一个个接连而来,他原该称病闭门才是。最不该是如此局面,上下不得,进退不得。

本来厅堂中酒席初摆,宾主双方各收敛方才在宫中议事的锋芒,正相谈得恰意。岂料家仆匆匆而来,高声通传,云澜辰三字一出,厅中宾主俱是神色一怔。

阿那纥捏着名刺,只觉烫如炙火。

可恨那“宾客”甚无眼力,勾唇一笑,和颜悦色问阿那纥:“云澜辰?是柱国在云中城外与之盟约的云澜辰罢?丑奴回来倒是多次提到过。我道柱国这次明明可渔翁得利,大功建成,最后却偏偏按兵不动,原来是因为――”语未尽,言却歇。他眸色深深,扫过柱国府家仆呈上来的丝帛,轻轻摇了摇头,不过脸上的笑意倒是愈发意味深长,酒盏落案,叹道,“这些丝帛光泽如此鲜亮,侬丽似霞云,柔滑似秋水,塞北难得一见。比之那柄太阿剑,这些丝帛倒显得更加实在。柱国,你说是不是?”

云中一行无功而返,本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兼之如今云憬又突然的来访,重礼摆足,倒似两人之间真有了无法明语的莫逆交情。此事若传出去,人们议起那份莫名其妙的盟约时自然又会有隐晦莫测的说法。然而偏生如此,阿那纥却不敢将丝帛扫出,大门闭阖――来客可是云澜辰!天下谁人不知云阁的财势,这位云阁少主世人只能交得、攀得、敬得、慕得,但如何也开罪不得。

阿那纥额角青筋突突直跳,沉思半天,才这般说到:“请云公子先去花厅,老夫……”

“是顾忌伦超在此么?”宾客很是惶恐,立即起身作揖,“那伦超还是先告辞吧?”

“你……”阿那纥唇边抽搐,一阵无语。

你一告退,真真是无事变有事了。可怜我阿那纥对柔然一片昭昭诚心,如今却遭受这般冰火煎熬,当真是折磨死这把老骨头了。

见阿那纥一直沉思不语,家仆忍不住小声催促:“柱国?”

“请云公子来前堂,”阿那纥决心下定,瞬间恢复常态,“再添三张席案,”瞥了眼一旁的伦超,又道,“驸马还是留下吧,云澜辰风华无双,确值得天下英雄相交。”

伦超笑道:“为英雄二字,我留下。”

须臾,家奴领着郗彦进来,玉青锦裘,广袖翩然,厅堂里灯烛明照,映着那张冰雪净玉的容颜,竟让人仿佛可见孤山远水其间,清淡俊逸,浑然天成。

伦超心中暗暗喝彩,眼光再瞥过郗彦身旁的两人,视线与钟晔接触时,两人都微微愣了愣。

阿那纥离席迎上:“老夫慢迎,公子恕罪。”

郗彦微笑揖手,目光轻轻一转,看向伦超。

虽已年过三旬,伦超面庞却甚是俊秀,眸眼温润,笑意谦和,一丝不见漠北汉子的粗犷之气。见郗彦望过来,伦超起身,抱拳笑道:“在下与公子已是第二次见面了。”

第二次?郗彦想了想,不得其解。

“两年前在王宫,公子……”

“此乃我柔然大将军,长公主驸马,长孙伦超,”不等伦超话说完,阿那纥迅速打断,如此介绍道,“长孙将军可是熟读汉书的儒将,听闻他早先也曾游历江左,拜过名师,其义理精深,清谈之能,是我柔然第一。”

钟晔闻言,忍不住再将伦超细细打量,微微皱起眉。伦超却依旧笑颜清徐,举止大方,对郗彦浅浅颔首。

几番寒暄过后,再分宾主而坐。

阿那纥笑问:“公子是何日来王城的?”

偃真代答:“今日方至,不想正逢长靖公主封王之喜。”

“确是大喜。”阿那纥笑纹深深,自己的学生如今贵为储君,他当然是老怀宽慰。

“公子此番前来,是专程答谢柱国上次盟约之功。柱国言而有信,不愧柔然铮铮男儿的表率。”

“云公子过奖。中原人说一言九鼎,国之威严,将之威信,皆由此来。”

“柱国所言甚是,”偃真瞥一眼郗彦,又道,“说句大不敬的话,我们中原人世代以男子为帝,只以为唯有阳刚之气方可正乾坤,不想柔然在女帝御制之下,教化愈盛,让人刮目。”

阿那纥与伦超闻言变色。

偃真话里藏真藏假他们不知,然而柔然两代女子为帝,朝中贵族不服生事的大有人在。这次长靖被封为王,更是触发了老贵族们的怒火。柔然女帝在位十五年,家国仍偏安一隅,更有九年前出征鲜卑惨败而回的奇耻大辱,令柔然贵族念念在心。如今长靖以女子身份又立为储君,王城是女帝脚下,自是没有大风浪,然而四周部落却有违抗不尊者,奔波联络,整兵调将,蠢蠢欲动。这次阿那纥从云中如此快便撤回大军,一半以上,也有国内新近动乱的缘由。

此事逐日尖锐,已渐成燎原之火,一旦触及,便有如烈焰焚身,职高位尊者如阿那纥、伦超,亦是避之不及。

伦超只当未闻,垂首慢慢饮酒。阿那纥放下酒盏,脸色凝重。

郗彦眸光轻掠过两人面庞,唇边微弯。

堂上无人说话,偃真一声轻笑打破静寂,又笑道:“其实我家公子这么急来拜访柱国,是有一事相求。”

阿那纥不复之前的爽利,沉着良久,方道:“偃总管请说。”

“云阁有商旅途经色楞格河时发现那里有异石可采,假若经过云阁工序将异石打磨雕琢,可成精美的器具或手饰,而后再将这些异石南下北朝、东朝商市,将有巨利可得。云阁想请柱国代为向女帝请旨,许云阁商旅得色楞格河流域行走自由,以这些异石得到的利润来日将以七分还归给柔然。”

“色楞格河?”阿那纥一愣,“那可是柔然极北之地。”

偃真道:“柱国明见,要知如今世道,非极地难得异宝。”

阿那纥沉思不语,脸色为难。伦超抚摩酒盏边缘,面庞微仰,似是向往:“当真可得七分利润?”

“自然,”这次却是钟晔开口,“云阁以信为本。”

伦超对他笑了笑,转而对阿那纥道:“柱国若不方便讲,此事便由我来说。”又看着钟晔,“若此事得成,云阁得利,柔然得财,在下是不是也该剩点什么?”

求财求疯了么?阿那纥忍不住翻眼。

郗彦也微有诧异,不觉移目向伦超。钟晔霜眉一动,正待开口,伦超将酒盏置案,淡淡道:“在下要的东西目前其实还未想到,等想到了,希望云公子不要拒绝。”

宴后,阿那纥将客人送至府外。伦超单马而来,跨上坐骑,对郗彦抱拳拱手:“三日之内,必给公子消息。”说完微微一笑,极是潇洒地拍马离去。

郗彦望着他的背影一会,方转身与阿那纥辞别。

马车拐出街巷,前面道路幽静。偃真骑马行至车侧,好与赶车的钟晔交谈。

“长孙伦超说三日之内便有消息,你看可能不可能?”

钟晔目视前方夜色,轻叹:“听他的语气,该没有问题。你现下可以着手安排先去色楞格河探路的人了,得尽快找到贺兰柬说的那条秘道,我们才好北上。”

“这是自然,”偃真道,“只是看你方才看伦超时神色不对,倒似是旧识重逢。”

车顶悬落的风灯洒出微弱的光线,钟晔笑意朦胧:“我和他确是旧识。”他背靠向车厢,压低声音道:“公子,二十五年前,谢太傅有学生名孙超,在江左求学五年,后又离开。当年主公等人俱是当今陛下还是太子时的伴读,因此常去谢府问教,与太傅感情深厚。孙超那时正住在谢府,我跟随在主公身边,曾与这孙超有过几面之缘。只是今日再见,他却成了柔然驸马长孙伦超,当真是世事难测。”

车厢里燃起灯光,片刻,一张帛书递出来。

“那沈少孤岂非也与他是旧识?”

“这我倒不甚清楚,”钟晔道,“沈少孤比主公他们要年幼七八岁,当时不过是个孩童,被沈太后养在宫里,甚少有机会去谢府。”

此话一落,车厢里再无动静。

偃真忍不住问道:“公子,郡主的事……”

车厢里传出轻声叹息,帛书再次递出,却是写道:偃叔先回采衣楼,钟叔与我夜行一趟王府。

此王府,自是指长靖的新邸。

长靖从宫中搬住王府已有半月,每日登门恭贺的官员贵戚数不胜数,不过来访之人大都由女官和家臣挡下,身份地位重要到需让长靖亲自招待的人可称寥寥无几。

这日入夜,前府依旧贵胄盈门,内庭里,长靖办完政事,被丑奴纠缠不过,正教她下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