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人小声道:“阁老,你太耿直了,当知有些话不可讲,圣上先前因为民间的谣传便开了杀戒,这禁言之法最遭读书人的嫉恨,可圣上明知依然如此,足可见对那袁氏的宠爱之心。皇帝要娶哪个老婆,你我就甭跟着瞎操心了……”

  “如今南北对立,圣上如此不注意自己的清誉,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咳……”

  臣子们的议论声渐渐散去,玉珠听到这里,顿住了脚步,立在墙垛下一动不动。

  她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家事从此以后便是国事,再无里外之分。

  想到这,她慢慢地转身,一路缓缓地朝自己的寝宫走去。

  尧暮野从女官的禀报里,也知道玉珠猜到自己的心思。

  其实他原本也没有想特意地隐瞒着她。只是淑慧夫人若是能通晓事理,愿意主动折返自是更好。

  他倒是不担心天下人对自己非议,可是想到一群腐臭之人暗自淫思自己的女人,当真是叫人忍无可忍!

  若是淑慧夫人肯回去,便能不动声色地将谣言瓦解,自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再说魏帝的那点小心思,他一向是心知肚明,经历了这一番生死别离,若是他再维护不了心爱的女子,当真是愧为男人,引刀自刎便是了。

  至于淑慧夫人以后的生死,那是别人老婆的事情,轮不到他操心。

  尧暮野如今虽然经历了一番蜕变,但是在关系到自己女人清白的事情上,依旧如以前一般向来是自扫门前雪,对别人薄凉得很。

  不过如今玉珠猜到,总是少不了要跟自己置气冷落一番。

  想到这,尧暮野也是隐隐有些头痛的。

  可是没有想到的时,回到寝宫里时,那女子居然神色未变,依旧和煦温婉地替自己解了龙袍,又亲自调水让他净面。

  等洗漱完毕后,又奉了香茶一杯递到了他的面前。

  尧暮野迟疑地接过了那杯茶,觉得那茶似乎泡沫有些甚多……

  他瞟了玉珠一眼道:“有话好好说,莫要随便动些瓶罐药沫……你非郎中,若是受了别人的蛊惑,下错了药是会彻底没了丈夫的,符儿还小,他长大了岂不是要怪你……”

  玉珠先前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听到最后,气得一把端起那茶,一饮而尽!然后道:“既然这般防着我,还是放了我出宫去吧。”

  尧暮野被她将了一军,却脸色未变,只是说道:“你若再端一杯,就算是真的□□我也照饮不误,只是希望你能下些性烈的,便将我彻底毒死,免了睁开眼却找寻不到你的凄凉……”

  玉珠没想到他竟然这般说,顿时有些嗓子发堵,虽然他有千般的不好,可是有一样,她如今心知肚明,那便是他是爱极了她的,远超过一个成就霸业的男人宠爱女人的底线。

☆、第195章

  这小女人可能不知道,当她不说话只默默看着自己时,那双眼水润得似乎能淌出水来,就这样涓涓浸润,让他的心也被浸得软了起来。

  玉珠伸手摸向了他的脸颊,想说些什么,却一时难以开口。

  倒是尧暮野伸手将她搂在怀中,低声劝慰道:“虽然你二姐是因为谣言,可是还有一部分原因你的那位曾经的大哥贪图着战乱时,走私货的便利,来往南北岸间,结果因为走私被南朝的官吏捉去,身陷囹圄,似乎是南帝亲自写信给你二姐,用了你大哥萧山作为要挟,前段时间,你那位久久没有露面的养母也来求见了淑惠夫人……”

  听到这里,玉珠也算是彻底明白,心内对于二姐更是同情。想必养母软硬兼施,要二姐回去换大哥归来吧?

  二姐不同于自己,面对亲母的苦苦哀求,哪里有回拒的可能?

  尧暮野又接着道:“而且你二姐大约心内也要回去……听说南帝在信中说自己生了大病,信里的光景,都快回光返照的光景了。你二姐跟我说要回去看看他,若是能送终,也算是尽了故人情谊。”

  玉珠挑眉诧异:“生病?他正当壮年,会得什么大病?而且二姐为何对南帝这般……”

  尧暮野知道玉珠想问二姐为何会对南帝心存怜悯,只道:“当年你二姐进京的路上便与微服的南帝相识,一路上倒似普通男女般相处了一段时日……”

  听尧暮野这般一说,玉珠心内顿时有些恍然。

  二姐是曾与南帝如初识爱恋的少男少女一般相处过的。想来二姐对那看似温和爱笑的俊朗男子也会心生好感,只是入宫以后,当初的那点子真情,便消弭在心忌猜疑之中,但是毕竟还留有那么一丝痕迹,现在听闻他病重想见自己,向来温善的二姐怎么会拒绝呢?

  二姐看似柔弱,可是一旦定了主意也难以改变。不过玉珠还是恳求尧暮野替二姐向南朝提出了请求,二姐不会入宫,而是会在南地临江那里选买宅院定居下来。

  那里离北朝掌控的码头甚近,若是有了什么不测,北边也好派人接应一下二姐。她这个做妹妹的能想到的,也尽是如此了。

  过江的那天,玉珠亲自为淑惠夫人送行,尧暮野竟然也换了便服陪着一同相送。玉珠自然是觉得不妥,可是尧暮野却说无妨,他也不过是旧地重游,消散一下心情。

  当船行驶到了江心时,在浓雾间,南边有一艘船缓缓驶来,影影绰绰间能看到一位立在船头的男子裹着一件厚重的皮氅,在深色毛峰的映衬下,消瘦的脸颊更平添了几分苍白。

  当船儿驶近,来者也看到立在船头的尧暮野时,脸上明显露出惊讶的神色,不过很快便平静了下来。

  “没想到今生还有再见你敬棠一年的时候……”

  尧暮野从披风里缓缓伸出手抱拳道:“南生别来无恙……”

  甚少有人知,南帝的小字为南生,只因为当年徐太后生他时难产,是以取了这样不讨喜的字,也好养些。

  二人都没有料到对方会亲自前来,又都是胆大之人,仗着别人始料不及的心思,全是便服前来,却不曾想,来了个南北汇合。

  是以南北两帝彻底撕破脸后,过了一年间,终于在江心碰面了。

  不过幸而,二人都是南朝世家贵族之气熏染出来的人,该有的风度总是要维持的,竟然是各自也不声张,既没有怒骂贼子,也没有申斥昏君。只是互相抱拳,算是寒暄客套了一下,暂且搁置了国仇权术的争恨,倒是仿若多年未见的老友在游山玩水时骤然相见一般,各自立在船头,面对迷雾渐渐散开的江面,四目相望,一时想要开口,却不知从何说起。

  南帝看着年少时,曾经与尧暮野一同畅游过的江水,远山依旧,可是心境却已经是时过境迁。那时意气风发的他们应该也没有想到,会有对立江心,敌忾仇视的一日。

  最后到底是尧暮野先开口道:“淑惠夫人已经送到,只是她身体欠奉,不宜去京城人吵喧哗之地……”

  魏帝淡淡开口道:“朕的女人,自会将照顾好他,还请敬棠不必操心,不过朕的龙子呢?”

  尧暮野回答道:“鲤儿还小,新近染病,不宜远行,朕自会命人好好照管他的。”

  在南帝看来,这昔日的太尉大人摆明是要以他的儿子为要挟,当下眉眼更加冷凝道:“朕与淑惠夫人来日方长,自会再有其他的儿女,你大可不必以此胁迫于朕。再说闻名天下的尧二想用稚子要挟做文章,不怕叫天下人耻笑?”

  尧暮野心知此刻,南北对立,昔日的君臣情谊早就混不见踪影,倒也不必多言,可是想了想,少时友谊弥足珍贵,当是提醒旧友一二,于是他又开口道:“南生有心绵延子嗣,甚好……只是五石散吸食过多,是会放纵□□,掏空身体要了人性命的……若是可以,还希望南山兄死得悲壮一些,莫要尚未绵延足够子孙死在女人的肚皮之上……”

  就在这时,淑惠夫人正好从船舱里走出,听了尧暮野的话,眼波微震,不禁抬眼望向久别的南帝。

  魏帝看着淑惠夫人只瞟了自己一眼,便面无表情低下头,心内的痒恨,只恨不得用刀来刮。

  可见尧暮野这混蛋就算加了一身龙袍依然是混蛋!他心内清楚,这尧暮野必定是掐算了淑惠夫人出来的当口,才口出此言的。

  明面是不忘旧情谊的关系,实际上是给自己添堵罢了。

  不过身在这南北交界之处,他却并不想横生枝节。那个立在船上戴着帽兜低眉敛目的女子是他日思夜想甚久的了,如今终于等来将她索回的一日,让那尧暮野一逞口舌又何妨?

  于是当淑惠夫人跨过船头时,魏帝走上前去,一把握住了她的柔荑,将她拉拽入了自己的怀中,可是淑惠夫人的身子却是不自觉的后撤,叫南帝的眉眼更晦暗了些。

  然后两条船边各自缓缓行驶,分离与江面之上。

  这次南北两帝的碰面,自然是水过无痕,也不会载入史书之中。

  在一旁陪王伴驾的尉迟德贤却是两眼阴森冒火,紧握着腰刀不放,大有下一刻蹦到对面的船上,手刃了南帝的架势。

  当年兄长被逼撞死在金銮殿的大仇不报,简直难以平复心中的怨念。

  可是尧暮野却淡淡开口道:“他还死不得,至少不能死在朕的手上……”

  尉迟德贤知道帝王话中之意。现在南地时世家扎根繁华之地。虽然北朝推进北土势如破竹,但是如何想进一步染指南地的话势必遭到抵死反抗,并不是除掉一个南朝皇帝那么简单的。

  而北地在之前的南北对战中损耗甚大,自然也要休养生息,再做图谋。

  至于南地,自然是要等待腐烂得彻底,自然便可以等待瓜熟蒂落,迅猛出击的一天。

  听闻南宫里现在关于立储之争甚是激烈。白家在已经俨然替代了尧家,成为南朝第一望族。若是能扶持白妃的儿子顺利登机成为新帝,当真是坐稳了第一世家的宝座。

  尧暮野以前为此甚是忧思,如今置身事外,倒是乐得见南朝的内斗纷扰。

  玉珠眼望二姐离去的方向,心内忧思不断,只问尧暮野道:“那南帝当真是命不久矣?”

  尧暮野浑不在意道:“当年他防备着朕,难道现在心内不会防备着那白水流?虽然他看着病病歪歪,可是方才瞪朕的那一眼可是精光乍现。大约是装病呢吧?希望他拿捏住了火候,可别被白家人设计真的驾崩了才好。”

  当年害得袁家覆灭的巫术之案,在尧暮野细细询问了岳父袁中越后,大约也闹了明白。除了那小人范青云借机陷害恩师外,似乎他那时便已经勾结了白家的势力,借着尧袁两家相斗之势推翻袁家,好助力白家上位。

  至于当年害淑慧夫人流产的药镯,更是范青云胁迫了袁大师所谓,不光是手镯,前后便是几十样带着药性的玉件,都是白妃妄图垄断后宫的阴谋。

  在接受了他尧暮血淋淋的教训后,想必魏帝也会吃一堑,长一智,绝不会再养壮了白家吧?

  听闻那白妃所生的小女儿,最近感染了天花,能不能熬度得了这一关,也不好说,而其他的孩子则并没有过继到入宫的白清月膝下,反而是送到了袁皇后那里。

  依着他了解的那魏帝的尿性,最后大约是绝不让白妃生养的孩子上位的,所以当初白妃走得也甚是蹊跷。

  他急于要回淑慧夫人生养的孩子,大约也是希望自己心爱女人生养的孩儿将来继承了帝位吧。

☆、第196章

  在船往回走时,

  淑惠夫人的南归,叫先前直上云霄的谣言,终于歇止了。

  不过淑惠夫人临行时,却千叮咛万嘱托六妹不必再见自己的母亲族人。

  原来北地初定后,尧暮野稳坐帝王宝座,而玉珠又从南地回归,自然是让萧家的王夫人暗自欣喜。

  自从被免了皇商之后,虽然有玉珠扶持经营矿场,可是照比萧家鼎盛时的光景,却是大不如从前。

  萧老爷向来是随遇而安的,但是王夫人难免会回忆起萧家鼎盛时的美好时光,由此而生出的幽怨,尽是化作刻薄的话语,每日折磨着自家老爷的耳根。

  萧山也难免听入些母亲的抱怨,更是自责自己当初的冲动让家里的境况每日愈下。

  是以当初南北战事起来时,他听闻北地短缺海盐与一些紧俏的物资,便动了走私的心思,去舅舅王家硬着头皮软磨硬泡借了些本钱,又组建了走私船,便开始铤而走险,却不曾想被人拿住,更是被迫的让二妹来换回自己。

  而淑惠夫人已经被娘家人彻底伤透了心,而那日王夫人终于肯来看自己,还流露出了想再见见袁中越之意,话里的意思大概也是要给袁大师讲一讲当初抚养这么一个孤女的不易。

  虽然淑惠夫人也是尽了血亲该做的事情,终于说动南帝放了萧山归去,但是想到家里人若是再趋炎附势,携恩搅闹玉珠不得安宁,就自觉羞愤不已。

  是以在临行前,淑惠夫人特意给父亲和祖母分别写了一封信去,只在信里言明六妹今时不同往日,万万不可眼看六妹富贵,便一味携恩亲近,就淑惠夫人自己而言,她自觉那信里的意思已经是不留情面了,可是又怕母亲不知分寸,是以临行时跟玉珠讲明,不必搭理母亲,不然便是细碎的麻烦无尽无休了。

  玉珠自然知道二姐的心思,笑着说她知道分寸,让二姐放心。

  另外二姐在临行前,又拜托她请陶神医配了些特殊的药丸,都是能避了身孕之物。玉珠心知这是二姐立意不想再为南帝养育孩儿。

  “那样的宫廷,死了一个白妃,还有黑妃红妃,我又何苦生养出孩子叫他白白受苦?不过是相聚一场,镜花水月转瞬即逝罢了。”二姐的这一番话透着淡淡的伤感,却也是她心内的肺腑之言,一时倒叫玉珠暗自希望那南帝真是回光返照,病入膏肓,这样一来,二姐也算有了解脱,便可不日回来与鲤儿团聚了。

  就在大魏定都一年半之后,梁帝下诏册封袁氏玉珠为章懿皇后,而这封后大典也不是当初皇帝登基时那般精简,倒是极尽能事之铺张。玉珠觉得有些太过奢靡,但是尧暮野却毫不在意,说道当初那算命先生说你要三嫁,倒不如坐实了。这册封大典就当做我们再婚娶一次,成全了那卜卦的,免得以后再生出枝节,便宜了别的浪荡子弟。说完这个,尧暮野又想起了什么,说道:“我已册封岳父大人为放山侯,有食邑封地,可以颐养天年。在封后大典之上,倒是让他亲自见证珠珠嫁我一次,也算成全了岳父的一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