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猫狗的鼻子就是灵。

紫穗做的点心才刚出锅,这猫狗便都精神起来。

长安忍不住把点心都分给了院子里的东西。

此时,暮色已至。

卫珩给长安系上披风:“回去吧。”

长安微微颔首,扭头对紫穗道:“过两天我再来你这儿尝你的手艺。”

紫穗跪送长安:“紫穗就在这儿等着公主。”

虽然天已经黑了,可城内几大坊市依旧灯火通明,许多店还未关门,嫌门口的灯笼不够亮,还又加了几个灯笼在门两旁。街道两边更有许多摊位,有卖点心的,有卖各种手艺小饰品的。

前两日是重阳节,现如今走在夜市上,还能看见一些和茱萸有关的东西。

卫珩见长安逛得兴起,便由着她逛。他则是亦步亦趋地跟在长安左右。

病了多日,能赶上这热闹的夜市,也可让她心情愉悦些。

逛完整整一条街后,长安依旧不尽兴,她扭头看着卫珩,“我说卫四爷,这城内如今是越发热闹了。”

卫珩一脸淡然地说:“也就比前些年好一些,现在还远不够。”他拉着长安的手,指着另一条街,“那边还有许多好吃的。”

逛了这么久,长安觉得是有些饿。

两个人拐过这条路,绕到另一条街,果然,满满的都是菜香味。

这里有雅间酒楼,也有路边小食。

长安看到不远处有个小摊位,像是卖馄饨饺子面条之类,她想也不想,便直奔那儿。

她对卫珩解释道:“母…亲曾同我说过她小时候的事。她说有一次,她跟春桃被管家指派出去做事,俩人一起随着府上的刘婆婆出来替三夫人挑选寿礼,因为挑选得太多,过了用晚饭的时间,刘婆婆便带着她俩人在这街市上买点吃的。当时吃的便是这路边的馄饨摊。母亲说,那是她小时候唱过最好吃的一餐。后来,尽管吃着山珍海味,也再也感受不到那种美味。”

这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端着两碗小馄饨,“二位客官,您要的馄饨到了,桌上辣酱随意取,请慢用。”

透清的馄饨汤,里面有几许葱花,香味刚刚好。

长安浅浅地尝了一口,果然是和宫里精致的点心不同,尝在嘴里别有一番滋味。

“这肉馅里都加了什么,味道如此特别,且尝起来丝毫不会油腻?”长安问。

卫珩道:“应该是加了些许茴香菜和花椒水。”

长安嘀咕一声:“我竟觉得自己没吃过。”

“御厨大都不敢这么烧,怕贵人贪恋而多吃,伤了身子,且这味儿重。”

长安噗嗤笑了声,倒了些辣酱,很快便把一碗茴香肉味的小馄饨吃完了。

因她不常吃辣,这小馄饨里有花椒,自己又加了许多辣酱,吃完辣得脸都红了,不过整个身子也都暖和了。

卫珩拿出帕子,轻轻替她擦了擦嘴,“够吗?要不要再吃些别的?”

长安摇头,“好像是饱了。”

“可真是小胃口。”卫珩对小二道,“再来碗卤牛肉面,加个蛋。”

不一会儿,卤牛肉面端上来了。

味道非常香,香得长安又觉得嘴馋了。

卫珩笑着夹起一块牛肉,送到她嘴边,“尝尝这个肉,是农家亲自卤的,用八角香叶等各种大料配合着酱油一起卤制的。”

“你怎么这么清楚?”长安张开嘴,吃完后啧啧称叹,“果真是好吃。”

卫珩道:“民以食为天,我自然对百姓之食有所关注。”

“要不要再尝几块?”卫珩问她。

长安虽然想吃,却还是连连摆手,“我怕吃多了待会消不了食。”

“再多走走便是。”

在卫珩的诱导下,长安不经意间又吃了半碗面。

发现面里的牛肉皆被自己一人吃了之后,她便再也不吃了。

她笑眯眯地看着卫珩吃完了剩下的面。

“坐一会儿再走。”她对卫珩道,语罢她开始打量这个小小的摊位。

四张桌子,十二条凳子,一个大炉子。一张小一点的桌子上放着面和各种食材,一个老妇人头发整个挽起,围着围裙,坐在桌子旁,动作熟练地抱着馄饨饺子。

而年轻的小伙子则是负责下馄饨饺子面条,外加跑堂之责。

摊位不大,可来的食客并不少。有些还是提着食盒带着吃。有些和长安一样,坐在这儿吃,就这辣酱,吃得十分开心。

她看着这路上的人来人往,心里竟生出了许多羡慕。

在宫里,永远都见不到这样的场面。

坐了好一阵子,长安才依依不舍地起身,不过仍旧是不想回宫,“卫珩,我们再去那边走走。”

“好。”卫珩满眼宠溺地应着,“不过前面人多,我带着你走。”

他牵着长安手,不紧不慢地在路上走着。长安时不时停下来驻足围观,他也不催不赶。

走到一个饰品店,长安忽然觉得有个人看着有些熟悉。

此人虽穿着男装,可模样瞧着就像个姑娘,一只手里拿着两个糖葫芦,另一只手里则拿着烤肉串,嘴里吃满了东西,好不容易咽下去后便不满地对身边跟着的小厮模样的人说道:“路姐姐到底要挑选多少首饰啊,我快没时间去那边吃热腾腾的馄饨啦!”

小厮低声劝道:“公子,您别大嚷大叫了,有人都在看你呢。”

此人却不以为然,咬了一口糖葫芦扭头四处张望着,“别唬我,哪有人看我。”刚说完这句话,她便看到了卫珩和长安。

吓得手里的糖葫芦和肉串都掉地上了,心疼不已。

她赶紧把嘴里的糖葫芦囫囵咽下肚,怯生生地挪着小碎步,走到卫珩旁边,低着头,小声道:“芯莞见过珩哥哥。”她偷偷瞄了一眼卫珩旁边的长安,有些不敢确定,“芯莞给…”

长安这才把脑海里的那个姑娘的模样彻底想起来。

原来这就是卫府最小的一个小姐卫七姑娘卫芯莞。

“不必了。”长安道。

长安记得这姑娘小时候就爱吃,想不到如今还是一样。

脸蛋儿依旧是圆圆的,不过身子并不胖。

卫芯莞旁边的小厮这才惊觉刚才盯着芯莞看的人便是如今的声名赫赫的卫大人,一时间连站都不知道要怎么站了。

长安病了之后,卫珩几乎就没再回过卫府,所以卫府现今好新上来的丫鬟都不认识卫珩。

卫珩上下打量卫芯莞,“你一个快要出嫁的人,大晚上偷溜出来做什么?”

“我…”卫芯莞想起珩哥哥的威名,把一肚子的谎话给憋回去了,老老实实地说,“爹娘把我管得太严了,天天都不许我吃肉,说怕我撑坏了嫁衣。可我哪里胖了,我还没有六姐姐胖,我就是…脸看着圆。”

“谁同你一道儿出来的?”卫珩问,“路姑娘吗?”

长安搜索记忆,觉得卫珩嘴里的这位路姑娘应该就是当年意图嫁给卫珩的女子,据传闻,这路姑娘算会卫珩的半个救命恩人,和卫珩在边关那会儿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

尽管卫珩早给她解释过。

不过长安最近就喜欢选择性健忘。

这时,那位路姑娘总算从饰品店里出来了,她身边的丫鬟手里提着好几个锦盒,想来今晚是挑到了不少她心仪的东西。

长安记得,路姑娘当年受过文阳公主的迫害,脸上曾留有疤痕,不过如今看着倒也不明显。

据说她原先半死不活的,还多亏了晏绒衣的神医妙手,才让她恢复过来。脸上的疤痕想必也是晏绒衣的功劳。

旁人不知,路姑娘自己确实清楚的,若是去了妆粉,脸色的疤痕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只是相较于当初,确实消退了大部分。

不过让长安讶异的是,这路姑娘梳着的竟是妇人髻。

她嫁人了?

这让她有些惊讶,路姑娘据说当年为了能嫁给卫珩,可是连自己的的清誉生命都可不要的。

路展屏走到门口便呆住了。

她都忘了自己到底有多久没在见过卫珩,只知道自己日日夜夜都会梦到当年在边关,她伺候卫珩的那些日子。

“珩大哥…”她嗫嚅着,目光盯着卫珩看了许久,最后才看到卫珩一直牵着一个容貌极为妍丽的姑娘,“珩大哥,她…”

长安笑眯眯地看着卫珩,决定保持沉默。

卫珩并未搭理路展屏的探寻之意,而是礼貌性地问起了路展屏的身体:“路姑娘进来身体还有什么不舒适的吗?”

路展屏道:“托珩大哥的福,晏姑娘已经看好了我的病。展屏谢谢珩大哥。”

“你同我不必如此客气。”卫珩淡淡地扫过她的脸,“你们早些回去。”

路展屏低头应了声是。

同路展屏说完话,卫珩又训诫了一遍卫芯莞,让她这段时间不要到处瞎跑,随后柔声问长安:“要不要我们也去饰品店看看?”

长安摇头,指着前面的路,“我还想去那儿看看。”

“好…”

夜色下,两个人有说有笑地离开。

路展屏都不敢抬头,不敢看见他们二人言笑晏晏的画面。

路展屏知道,那个人便是传说中的平乐公主。

曾经她听人说过,这平乐公主病得极为严重,好几次在生死线徘徊,可最终…最终她竟还是活着。曾经幻想着等平乐公主死了,她便有了机会,如今想来觉得甚是可笑。纵然是平乐公主死了,卫珩大概也不会多看她的了。如今卫珩是名副其实的定安年的外姓皇,她算什么啊…不过是一个固执己见的傻姑娘。

固执到自己单方面嫁给了卫珩。

梳着妇人髻,着妇人妆,从此不再嫁旁人。

哪怕在卫珩心中,她不过是一个路人甲。

“路姐姐,你怎么哭了…”卫芯莞呆呆地看着路展屏。

路展屏抬手擦去眼泪,道:“没什么,我有些想家。芯莞,我们快些回去吧,晚了连我都要被一起骂的。”

卫芯莞恋恋不舍地看着小馄饨摊,“哎,我还没去尝那个…”

伺候她的人忙拉着她的手,“我的七姑娘哎,你这一晚上吃得够多得了。咱们还是赶紧回去的好。”

长安和卫珩两个人走着走着,便到了一处颇为气派的宅院前。

长安定足,“这是…”

卫珩轻咳一声,“这是您的公主府。”

长安偏着头看着卫珩:“今天晚上我可以不用回宫了?”

卫珩道:“是。我陪你在这儿。”

第111章

长安仰头,看着正门上的镶金的大字:平乐公主府。

下面还有一排小字注明是天顺帝敕造。

府内一切皆是按照公主最高标准配置,可谓真正的雕栏画栋。

果然父皇在世的时候,一切都极尽奢华。

她的主院更是和颐心殿无二。

长安逛完父皇赐给她的府邸,颇为遗憾地说:“这么好的房子竟空置至今,实在是暴殄天物。”

虽然平乐公主府她之前一日都未住过,可卫珩依旧命人将公主府打理的干干净净。

卫珩道:“如果你不嫌弃的话,将来我们可以一直住在这里。”

“我倒是想。”长安疲惫地往软塌上一靠,托腮沉思片刻,道,“可是母后和涵儿还在皇宫里,我不放心他们。”

卫珩走到她旁边,弯腰替她按摩起肩膀来。

一开始长安很不自在,可是卫珩的动作恰到好处,她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也就随便他了。

卫珩悉心地替她按摩:“这些日子,我亦在琢磨你之前的意图。长安,你似是忧虑太过。”

长安道:“我只是明白了一个真真实实的道理。”

“嗯?何道理?”

“一山不容二虎啊。”她倚在软塌上,微微闭上眼,“朝廷实权在你们卫氏手中,将来若你真有心还政给涵儿,免不了会收到拥趸卫氏人的强烈反对。再加上,那时候涵儿大了,他坐在皇位上,又怎么可能不想当个真正手握实权的皇上?”

“所以呢?”卫珩蹙额,“你的建议是?”

“所以呢,我觉得还是趁早断了一方为好。我也是为了你卫珩好。省得你到时候顾不过来。”长安认真地分析给卫珩,“卫珩,你见过的世面比我大多了,总不至于连这点可以看见的事情都预估不出来吧?”

卫珩微微叹息,“其实我也知道,你所说的也是对的。”

他一直不愿意这样做,只是觉得委屈了长安。先前他答应长安,要替她好好照顾太后和皇帝,所以他已经开始在部署十年后的事情。

可谁知道,长安病了一场醒来后,便完全改了想法。

这让他很惊讶。

长安这么做,确实是眼下最好的一条路,可对于他们郭氏来说,却是最不好的一条路。

长安问道:“你看这公主府盖得可气派?用了国库不少银子吧。”

卫珩道:“几乎耗尽国库一半财力。”

长安道:“若这些财力能用于百姓身上,大周还可能会是现在这副局面吗?我都替父皇在时的那些百姓叫屈。卫珩,我们还是顺势而为吧。”

卫珩抬手轻点她的眉眼,“说到底,你是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