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涵姐妹几个在县里住了五天,没事的时候,静涵就在县城里转悠,她的心存了要买铺子的念头,当然就得多留心了。静涵看见有一家酒楼写着要往外出兑,就去打听了一下,原来是这家的东家要搬家了,所以就想把酒楼盘出去,正好弄些银子当路费。

这酒楼的位置极好,在县城的中心位置,附近也都是各种铺子。静涵是个女孩子,终究不方便出头。于是就让鹏程的小厮,叫岳海的,进去问了一下酒楼的价钱,而静涵则是回了鹏程家里。

“回静涵小姐的话,这家酒楼的主人说是要八百两银子才往外兑,他这个价钱就略微的高了些。这些天,也有几个人来谈价钱,可是都嫌价钱高了,所以就没盘出去。”岳海进去问了,又出来再附近打听了一圈,这才给静涵回话。“旁边的一些邻居也说,这酒楼没啥毛病,就是主人要搬家了而已。静涵小姐,其实这八百两的价钱,也还算可以。他这可是前面酒楼,后面还有两进的院子呢,后面的院子很大,比我家少爷的宅子也差不多。就是不住人,还可以改成客栈啥的,一点也不耽误呢。”这岳海是岳家的人,很有商业头脑。

“大姐,我得赶紧回家跟爷奶商量一下,要是可行的话,就盘下这个酒楼来。三婶对于这些很懂,我得去找她商量商量。”静涵属于那种急性子的人,一旦有了目标,就得赶紧办成。

静雅当然知道静涵的毛病,心知留不住她,赶紧吩咐岳海和岳涛赶紧的去找马车,单独雇个车送静涵姐妹三个回去。并且让岳海跟着一起,等送到了镇上,再跟着马车回来。

岳海办事很快当,不多时就找到了马车,姐妹三个本来也没带上么东西来,这下也不用收拾,直接坐上车就回家去。岳海跟赶车的坐在前面,就这样一路回到了镇上。

家里正好志新他们都在,见到静涵回来,大家还有些纳闷呢,咋这么快就回来了?

静涵直接把自己想盘下酒楼的事情说了,然后看着老爷子,“爷爷,你看这事成么?”

老爷子沉吟了半天,才说道,“按说吧,咱们是农家,主要还是种地。不过,爷爷也看出来了,这光是土里头刨食,真就是不行。这事啊,你跟你爹还有你三婶商量一下,再者我劝你去问问孙掌柜的意见,毕竟他可是干这行好多年了,有不少的经验,他看得比我们可是准成多了。”

静涵倚听,点点头,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呢,这老爷子一下子就说道了点子上。咋地也得找个懂行的人给指点一下子啊,要不然静涵可是没干过酒楼,里面啥门道的确是不懂啊。“爷爷,我明白了。成,那我和我爹就去拜访一下孙掌柜。”

志新也知道这是好事,不过天已经不早了,“静涵啊,你这一路着急往回赶,也没感觉到肚子饿?你也不看看这都啥时候了,咱们先吃了饭,然后明天早晨再去孙掌柜那里。就算是酒楼很挣钱,咱们也得先吃饱了肚子才行啊。”

静涵一听,这才想起来外面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摸了摸肚子,瘪瘪的都咕噜咕噜的叫唤了。静涵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我都给忘了这事了,呵呵呵。”

大家赶紧摆上饭菜,一起吃了晚饭。

第141章盘铺子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第二天志新带着静涵去找到了孙掌柜,这孙掌柜倒是很赞同,于是志新就同意了静涵盘下酒楼。静涵惦记着那酒楼的位置好,怕是会被人抢走了,父女两个直接坐车去了县城。

父女两个直接奔着那酒楼过去,找到了主人后,就商谈起盘铺子的事情。双方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最后定了七百六十两成交。志新看见外面天色不早了,就给留下了一百两的定金,然后双方写了文书,等到明天找了见证人来,直接写文契。

事情有了着落,静涵心里非常高兴,父女俩来到了鹏程家里。

第二天早晨,志新和静涵带了些礼物,先去了陆家。如今两家也算是有亲戚,上次来太匆忙,没能过去拜会,这一次当然得去一趟了。

陆秉浩和他的父亲都在外面做官,家中只有陆秉浩的祖父和两位叔父在家。一听说是许家的人来了,陆秉浩的叔父,也就是志祥的岳父出来见了志新。陆婉婷的父亲,叫陆少谦,不到五十岁的年纪,一看就知道年轻的时候也是仪表堂堂,笑呵呵的样子,让人一看见就很想和他结交。双方见面,婉婷的父亲不停的问着许家的情况。听说老爷子和老太太都还好,就一个劲的点头。

“这农家也没个闲时候,正好这次小女和女婿搬到了县城里来,赶着这个机会,特意过来拜见叔父。”别看婉婷的父亲年纪不算很大,但人家可是志祥的岳父,所以志新非常恭敬的叫着叔父。

“倒是有劳贤侄记挂着,我们这边也是事情太多,繁杂的很。总想着过去看看我那老亲家,却也没个机会。贤侄这次来,不如多住几日,咱们亲戚之间,也好多亲近亲近。”陆少谦捋着胡子说道。

“不瞒叔父,小侄这次来县城里,是为了在县里置分产业。犬子如今在县学里念书,所以小侄就想着盘下一个铺子,一方面做点买卖,另一方面也可以就近照顾一下犬子。若是此事成了,以后小侄可就少不得来叨扰叔父了。”志新来陆家,也是有心找他们帮着做个见证人,所以也不隐瞒,直接把盘铺子的事情说了出来。

陆少谦一听,也来了兴致,就跟志新打听是哪里的铺子,原来是干什么的。“那个酒楼我也知道,位置不错,就是咋说呢?买卖做得一般。他家的饭菜味道一般,而且量也略小,所以这生意也就不温不火的那么干着。你要是盘下来也成,另换两个厨子,重新干起来就行。那地方的确是不错的。这事我看成。对了,什么时候写文契啊?我过去给你当中间人,省得他在糊弄你。”

“小侄来找叔父,也是有这个意思,小侄毕竟是对县城不熟悉,若是叔父肯在中间做个见证,那是再好不过了。”志新赶紧的说道,“定的是今天就写文契,不知道叔父能不能有时间。

“这还有啥?我在家闲着呢,走吧,先去办正事。等事情办完了,你陪我好好和两杯。”陆少谦笑道。

这边陆少谦带了家里的一个管事,然后就跟志新父女去了酒楼那边。几个人刚到那里,就看见酒楼的原主人站在屋子的中间,在那叹气。志新咳嗽了一声,那人抬头看到志新,也没有点兴奋的样子,一脸苦恼的神色。

“李兄,你这是怎么了?”志新有些奇怪的问道。

“唉,别提了。咱们两个已经说好了今天写文契,可是我也没想到,刚刚秦府的人来了,说是他家的大管家看好了我的酒楼。我告诉他已经盘出去了,那边就说让我把定钱退给你,他们要了。许老弟,不是当哥哥的不仗义,这秦家在县城里可是一霸啊,我实在是惹不起他。老弟,你的定钱我退给你,你还是别处在琢磨个地方吧。我要是硬把酒楼盘给你,以后你也是麻烦着呢。”那人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气的。

“秦家也是欺人太甚了,这些年在县城里欺男霸女的,没人跟他一般见识,这下可好,竟然越来越猖狂了。”陆少谦一听,立时火气就上来了。秦家和陆家在县城里都是很有势力的家族,只是陆家一向待人谦和,从来不做这种仗势欺人的事情。而秦家也知道陆家不好惹,所以从来就不敢惹到陆家的头上,两家就这样不来往,也没啥冲突。

其实陆家人对秦家早有不满,只是没有个机会,自然是不好发作的。“贤侄不用担心,别说是秦家的一个管家,就是秦家老爷子,咱们也不用怕。我还就不信了,咱们先定下来的,这做买卖也有个先来后到的吧?他说要就要,美得他。”许家和陆家是姻亲关系,这要是许家没脸,不一样就等于是打了陆家的脸么?

酒楼的主人这时才注意到志新旁边的人,竟然是陆家的三爷,“哎呦,竟然是陆三爷来了。小人刚刚实在是没看到,还望三爷见谅。”

陆少谦摆摆手,笑道,“李大掌柜的,不用客气。你这也是被秦家给吓住了,愁得慌呢。要我说,这事你根本就不用愁。你马上就要搬走了,咱们双方写了文契,把银子交割清楚,你带着银子走就是。他秦家再能,还能跟着你到外乡去?剩下这边的,我还不信了,秦家能拿我怎么着?”

李掌柜一听陆少谦这么说,眼神就不停的往志新身上瞟,心里暗暗合计这陆家和许家的关系。以前从来就没听说过陆家要和秦家杠上,这回是怎么了?“陆三爷既然这么说,那我还有啥可担心的?我原本就是担心许老弟拧不过秦家,到时候的怕他银子也瞎了,酒楼还让人抢了。既然有陆三爷,那就不用担心,想来秦家再怎么,也不敢惹了陆家的。”李掌柜的这时倒是安心了,“说起来,我还真想把酒楼盘给许老弟,那秦家的银子,我怕他根本就不能给我。即便给了,也不过是仨瓜俩枣的就完事了。我还指着这钱,回老家呢。”

“好了,咱们还是废话少说,赶紧把文契写了。交割完毕,你就赶紧带着家里人快走,省的秦家找你的麻烦。”陆少谦知道这秦家的难缠,这事得赶紧办。

于是双方写了文契,然后志新把剩下的银两交给了李掌柜,这酒楼也就算是盘下来了。李掌柜这下终于松了一口气,东西早就收拾好了,这下领着家人雇了马车就赶紧走。

陆少谦这边也带着志新,直接到了县衙,把酒楼过户的手续全都办了下来。“有了这些,我看那秦家还能怎么着?他要是敢来横的,我就让我大哥直接找他那个兄弟说道说道。”

“这次多亏了叔父在,要不然,这事情还真的不好办了呢。”事情办完,大家又回到了陆家,志新就说道。

静涵在一旁,一直都没出声,这会儿倒是开口了,“陆爷爷,静涵有件事向陆爷爷打听一下,这县城里有几个秦家啊?”

陆少谦一笑,“有一个秦家,已经祸害了不少人了,哪里还有别家?他家作恶太多,连个儿子都没有,这就是报应。”

静涵听了这话,就证实了心中所想,回头对父亲说道,“爹爹,你还记得当初三叔的事情么?好像也是秦家吧?”

志新听了,想了一下,“对,是个秦家,当时我记得说是秦老爷没儿子,所以小妾掉了孩子,就说是你三叔开的药有问题。不会是同一家吧?”

陆少谦一听,就问是怎么回事,静涵人小嘴快,就把当年的事情说了出来。陆少谦一听,气的拍了桌子,“欺人太甚,他秦家真是太欺负人了,五百两,他真是狮子大张口啊。当时应该是秉浩和志祥都去京城了吧,要不然秉浩一定会帮忙的。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段过往在里面呢。那件事我们也听说了,后来才听说,好像是他们家妻妾之间斗法,特意加大了药量,所以才会使那小妾没了孩子的。想来是你三叔被人当了替罪羊了,唉。”

事情已经过了很久了,如今即便是知道真相,也是没啥用处。但是静涵心中,确实坚定了让许家的男儿都去考科举的信念。以前还对这些不以为然的,但是如今看来,一个家族要想改变命运,还真的就得走这科举的路子。“陆爷爷,这秦家要是知道了我们家已经盘下来酒楼了,会不会来找麻烦啊?”

“他敢,明天我就放出话去,许家是陆家的亲家,他要是敢得瑟,我还真就收拾他。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只是没找到机会。这新仇旧怨的加在一块儿,要是大哥知道了,保证得收拾他。”如今陆少谦的大哥,也就是陆秉浩的父亲已经回到京城了,在户部做了侍郎,想来一般人是不敢得罪他的。

志新赶紧站起来给陆少谦施了一礼,“为了小侄的事情,劳动叔父,小侄心中实在难安。”

陆少谦挥挥手,“没啥,都是自家亲戚,许家的事情,就是陆家的事情。”

第142章年前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已经是冬月二十,离着过年就不远了。所以志新父女盘下了酒楼之后,就回了镇上。酒楼得年后才能开业呢,年前太赶了。

眼瞅着就要进腊月,这家家户户的,就开始忙着预备过年的东西。志新正好回山上把剩下的那些大鹅也全都杀了,然后送到各个酒楼里。今年山上养了十来头猪,除了静雅成亲用了两头之外,还剩下十一头。留下了母猪、种猪和过年用的之外,剩下的五头就全都卖给了杀猪的。

山上的蘑菇出的很好,静娴就在山上负责这些事情,小丫头比静涵还要能干,这些事情都弄的井井有条的。静涵抽空跟静娴谈过了关于她的事情,告诉静娴让她在山上的目的。静娴是个很灵透的女孩,一听也就明白了,所以很安心的在山上呆着,管理着那两家人。

陈氏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想了半天,也觉得这样做是对的,无可奈何之下,也只能这样了。若是让静娴在镇上,每天关在家里,哪里也不能去的话,还不如在山上自在些。

林家的酒坊正式往外出酒了,静涵特意跟着父亲过去看了一下,酒的品质很好,应该是林家独有的秘方了。于是志新就领着兴家,带了酒的样品,去找了孙掌柜,还去了县里。陆家在县城里有不少的买卖,其中就有几个类似于百货的铺子,正好可以把酒卖给他们。

陆少谦知道志新去县里,特意请志新和兴家吃了顿饭,正好喝的就是林家酒坊出来的酒。结果陆少谦觉得这酒的确是不错,当场拍板,跟兴家定下了三年的供酒文书。这下子,兴家倒是不用愁了,酒坊出的酒,有一大半被陆家给要了。

正好年前是是个好机会,兴家赶紧的就把第一批酒给送了过去,林家的酒,一下子就打开了局面。

“大哥,真的谢谢你,要不是你有这些个门路,我的酒就是再好,也不可能卖的这么快。”兴家感激的不得了。

“你这说的啥话?咱们兄弟这么些年了,子轩眼瞅着就成了我的女婿,我当然得帮着了。更不用说酒坊里还有我三成的份子呢,我不上心,谁上心?”志新笑道,“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住酒的品质。咱们这都是凭着亲戚的门路才有这个销路,可千万别砸了咱自己的招牌。另外,就是这酿酒的粮食,你可得多预备些。农闲的时候,咱们多存些,等到农忙了,山上的活计也得兼顾着。咱们农家,地里才是根本,你家的地可是不少,别到时候赶不开耽误了农时。”志新给兴家提醒。

林兴家连忙点头,他当然知道轻重的。两个人又说了会儿话,兴家就告辞回家去了。

腊月初三,志明和文成回来了,这次两个人出去,带了八百来斤的棒槌,另外还有不少的药材,上次他们带回来的那些银子全都收了药材走的。到了那边,正好那客商没几日也到了,双方钱货两清。志明和文成又在那多住了一阵子,收了不少北面缺少的药材,然后一路上再卖给一些药铺。兜兜转转的,到了腊月才回来。

陈氏看见了儿子和孙子一路风尘的回来,就心疼的不得了,直说让他们别再出去了。

志明就安慰陈氏,“娘,没啥的。我们在外面还好。不出去不知道,这挣钱的道道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这趟出去,光是带的棒槌就挣了两千两呢,别说还有那些药材,然后回来再把从南面收的那些药材卖掉,又翻了个翻。娘,我这还年轻呢,文成更是需要历练。等过两年,就让文成自己出去得了,我就在家弄个铺子,专门卖些药材啥的,也挺好的。”

陈氏也明白志明的话很对,不过她这当长辈的,难免会心疼儿孙们。“文成啊,你这出去觉得咋样?唉,当初就说了,让你读书。你看看你大哥他们,现在都在学堂里念书,哪像你这样,风餐露宿的,让人看了心里这个难受。”

“奶奶,你看你说的,念书也得有那个天分才行呢。大哥他们念书本来就比我好,就连文昌也比我强好多。正好,我出去挣钱,他们念书。倘若他日大哥他们真的能够得个一官半职的,有我在后面,也不至于为了些许的钱财,到时候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你看那些世家大族,不都是这样的么?没有哪一家,儿子都当官的,都得有人打理这些事情。奶,我愿意这样,没有任何的怨言,真的。”文成赶紧的安慰着陈氏。

老爷子听了,很是欣慰,“老婆子,你就不用操这些心了。如今咱们家也算是挺好的了,文翰他们考科举,文成经商,各有各的出路,这样最好。那有的人家,儿孙们全都在跟前,就指着地里出来的那点东西。然后我家干的多了,你家拿的多了,一天天家里乌烟瘴气的,看着就闹腾。这几年先这样,暂时都在一块儿,等这几个孩子都有了着落,咱们就把家分了。亲兄弟之间也得分的清楚了,省得以后事情多。”老爷子早就想了,一直没说而已。他和老太太的愿望一样,就是亲眼看着几个孙子辈的都有个着落,几个孙女都能有个好姻缘也就成了。

“爹,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没事,我和大哥我们各管一样,一点也不耽误的。”志明赶紧说道。

志新也在那边表态,老爷子摇摇头,“家业大了,总会生出麻烦来的。你们两个是亲兄弟倒还罢了,以后呢?咱家的孩子的确不错,可是谁敢说以后的事情?行了,这事暂时还不用想,以后再说去吧。”

志明和志新也就不说什么了,志明把银子全都给了陈氏,一共连本带利的,回来了七千多两。陈氏不禁感叹,难怪人家都要经商,这中间的利润的确是很大。“老三啊,今年的就这样了是吧?”

“嗯,明年等着棒槌下来了再去两趟就得了。按说平日里也能挣些,不过咱们山上忙不开,就不去受那些操劳了。我都跟那个客商约好了时间,到时候还在安国见面就行。咱们一年就跑这两趟,其余的时间,我还是在山上帮大哥。”志明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好,你能这么想就好,我还怕你这出去习惯了,到时候总往外跑。这钱是挣不完的,不能把这辈子都搭到挣钱上头。静婉和静娴也渐渐的大了,我和你娘岁数也都不小了,多留点时间,陪陪我们。”老爷子抽了口烟,然后说出了自己想法。

志新和志明两兄弟全都点头答应。

等到吃完晚饭,兄弟两个就在一起唠嗑,志新把盘了一个酒楼的事情跟志明说了,志明也很赞同。“大哥,这么做就对了,如今咱家也渐渐的有些余钱了,不能把钱全都投了地里头。多置下几个铺面,即便是咱们自己家不干,租出去也好啊。这些东西置下,那就是财产。地也可以买,但是得照量着咱家这些人手,要不然弄多了地,人手不够用的,也是白搭。”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也没啥,实在不行就再买两户人家,人手也就差不多了。我已经让静涵给志祥写信了,看看能不能再从那边买几户人家过来。如今这国安、国平,还有安福三个在酒坊那头,干的不错,我看着那意思,弄不好就要提了管事。剩下国兴四个,还要放到县城的酒楼去两个,你和文成以后出去也得带着两个,家里的人手可就是不够用的了。咱们要用人,当然还是自己家的这些放心,提前买了人回来,好好调教着,将来就是咱的左膀右臂呢。”这些当然不是志新想出来的,是静涵跟志新说的。

“还是大哥想的长远,也是,咱们家如今摊子越来越大,人手的确是不太够用了。”志明这下子对志新可是另眼相看了。志新这个人,没念过书,你要是让他干地里的活,谁也不是他的对手,不过对于经营之道,却是并不精通。

“这也是静涵跟我说的,要不我哪里能想得到这些啊。咱一个人就是再能耐,也干不出来那么些的活不是?”志新笑了笑。“对了,咱爹明年是不是六十整了啊?咱们可得给好好的操办一把。咱爹这辈子受了一辈子的累,到老了,也该享享福了。”

许家老爷子今年五十九岁,明年正好就六十,这个年代的人成亲早,所以岁数不大,就儿孙满堂了。老爷子是正月二十五的生日,那时正好也都闲着,操办一下,正好全家聚聚。

如今已经是腊月了,有的事情提前就得准备,所以哥两个就在那商量着老爷子的六十大寿应该怎么个办法,都请谁。这些定下来,到时候好提前给人家信儿,有的人家少不得要下请帖才行的。哥俩商量了很长时间,还是薛氏和朱氏过来,喊他们睡觉,两个人这才各自回房去了。

第143章衣服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都说这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整个镇子上都弥漫着过年的味道。因为还要预备年后老爷子过寿的事情,所以志新两兄弟就更忙了。

志新回了趟山上,把山上养的一些鸡让李氏她们都给杀了,另外也杀了些大鹅,预备老爷子寿宴用的。正月里不好动刀子杀生,只能年前就预备出来。当然了,也少不得给这两家留下一些,让他们过年好吃。家里还剩下六头猪,给这两家留下一头,志新弄回镇上两头,剩下的则是种猪和母猪了。

志新留给了两家各二十两银子,作为过年的花销。反正大头的山上都有,剩下的零碎东西,让他们自己下山去买回来就是了。

志新这次把静娴也给带回镇上了,即便是想要躲避麻烦,也不用这么草木皆兵的,静娴毕竟还小呢。同时红莲四个也被带回了镇上,家里如今没有丫头伺候着,过年的时候,会有客人来往什么的,总不好让薛氏她们给端茶倒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