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宇送进宫一车东西,结果从宫里又拉出来一车的东西,这一车可是比送来的要贵重多了。

第二天,安福起身往回走的时候,竟然是满满的五大车东西,比来的时候还多呢。安福摇摇头,这家伙,也不知道倒腾个什么劲儿。

等到安福一行人回到镇东县的时候,离着过年也就没几天了。子轩一看到安福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忍不住抚额,“天啊,这些人要干什么?这怎么比送过去的还要多啊?这以后还让不让往回送年礼了啊?咋全都这样呢?”

可不是么,长顺和长安回来的时候,家里那边也是这样,给带回来了老多的东西。没想到京城这头更是,弄得子轩这个无语啊。

安福把礼单给了子轩,子轩一看,从京城来的东西,那可是五花八门,啥都有。从绫罗绸缎,到各类补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了。尤其是铭宇和皇帝送的,最是好笑,光是各种米就有十多样。说是给静涵换样做着吃,省的在这边没有米吃。另外还有各类蜜饯,想来是送给静涵开胃用的。“这准是铭宇的主意。”子轩心想。

当然了,最让人惊讶的,还是静婉给送来的那个嬷嬷。子轩一听人家是在宫里给各位娘娘接生的,这下子可算是放心了,他一直就担心这个呢,没想到大家想的这么周到。“钱嬷嬷,您到我们这边来,可就是吃苦了。等我家夫人生产之后,我会派人送您回京城的。”子轩很恭敬地说着。

“大人不必如此,郡主生产,是大事。老婆子别的能耐没有,这接生可是做了一辈子了。只要大人和夫人不嫌弃老婆子,我就是一直在这也行的。”临出京之前,皇帝特意找了她,让她好好地照顾郡主,这钱嬷嬷能不尽心么?

子轩安排好了钱嬷嬷,这才跟安福他们说道,“这些东西让人帮着送到库房去,挨样的清点好了。过年的时候咱们就拿出来该吃的吃了。”子轩摆摆手,长顺和长安就帮着安福等人把东西都运到了库房里。

子轩拿着礼单到后面找静涵,正好静涵刚刚吃了点东西。她这阵子还是吐,不过吐完了,静涵都坚持着再吃些东西。

“那,这是京城里大家伙送给你的东西。你看看,有没有想吃的,我让他们拿来给你做了。”子轩搂住静涵,“又不舒服了?”

“没事,就是吐了,我刚刚吃了些粥,好多了。”静涵笑笑。她曾经看过静雅怀孕,也是吐得很厉害,所以并不担心。翻开礼单,看着看着却忍不住笑了。“铭宇真是好玩,竟然弄了这么些的好东西来。子轩,让他们把那几种米给我拿出来些吧,煮点粥,我最近也就是喝粥还好点。还有那些蜜饯,也找出来吧,今年我不在家,家里也没弄那么些的葡萄糕。”长顺回来的时候,倒是带回来了一些,可是也不禁吃。静涵还舍不得一下子吃光了,正好有别的蜜饯掺着,也能多吃一段日子。

子轩又说了钱嬷嬷的事情,静涵忍不住说道。“你瞧我,怀个孩子,竟然让大家伙都跟着担心。”静涵觉得非常幸福,大家都这么牵挂着自己。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之后,静涵就一直享受着浓浓的温情,这是前世自己享受不到的。

“你是我们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啊,当然要担心你了。”子轩搂着静涵,笑道。这几天他已经不用再去前面处理公事了,要等到年后正月十六,衙门才会开印的。“可惜你现在这个样子,不能带你出去了,要不然我可是有不短的假期呢。”子轩觉得有点遗憾。

“那你就在家陪着我呗,反正我现在一点都不想出门的。”静涵窝在子轩的怀里,懒洋洋的说着。

“好,就陪着你,天天都陪着你。”子轩亲了亲静涵的脸颊。

时间转瞬即逝,年三十就这么来了。

“夫人,饭菜已经预备好了,咱们是不是开始吃饭啊。”如玉进来问道。

“今天让所有的人都一起吃饭,咱们要过个团圆年。”静涵吩咐道。

于是,就在前院的会客厅里,摆上了四桌酒席,府里所有的人都在一起吃年夜饭。子轩举起酒杯,敬了大家一杯酒,“今天是大年三十了,你们跟着我来到这边,也有大半年。这大半年来,得谢谢大家伙儿实心实意的帮衬着我和夫人。要不然,我们两个就是有一千只手,也是忙不过来这些事情的。今天过年,咱们就在一起吃顿饭,大家放开了吃,放开了喝,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来,我先干为敬。”说着,子轩就把酒给喝了。

家里的这些人,赶紧的也都举起酒杯,大家一起喝了杯酒。接下来,酒桌上的气氛就热闹起来了,大家有说有笑的,好不热闹。

静涵不能喝酒,子轩就给她夹了些菜。今天也奇怪了,静涵竟然不吐了。就连酒席上摆着鱼,静涵闻到也没有吐。这可是让子轩开心不已,一个劲儿的弄东西给静涵吃。“来,吃个虾,这还是铭宇给你弄得呢。”铭宇竟然给送来了好些个冰冻的海货来,原以为静涵吃不了的,没想到竟然没事,子轩就可劲儿的让静涵吃。

静涵怀孕,正好三个月多了,过了这个孕吐的时候,就觉得肚子里真的挺空的。所以子轩夹得菜,静涵一点不拉的都吃了。难得的好胃口,静涵也不敢使劲儿猛吃,生怕吃坏了,大不了待会饿了再吃点儿就是。

这顿饭大家吃的都很开心,等着吃过了年夜饭,又要包饺子了。这些活自然是不用静涵管,她只要睡到饺子出锅就好。

子时,一阵鞭炮声中,新的一年来到了。

大正月的,子轩也没什么事情,就在家陪着静涵。初一,衙门里的那些属官都来给子轩拜年,各家的夫人也都来了,静涵只好打起精神来陪着人家说话。这些人也知道静涵的情形,说了没几句话,也就走了。

等到过了初三,月亮泡村的村民,还有草原上的牧民,都派了人来给子轩和静涵拜年。对于他们的到来,子轩和静涵都是真心的高兴。静涵一看到乌雅,赶紧的让她到炕上坐。

陪同乌雅来的,还有部落里的两个年轻的媳妇,几个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的,静涵就说起了今年春天收羊毛的事情。大家二话不说,全都答应了把羊毛卖给静涵。

当然了,静涵也邀请她们来织坊里工作。这样的话,至少以后她们可以在家里纺纱什么的,到时候羊毛直接纺成纱送来,织坊里还能少干点。再者,织毛衣也是可以的,反正不忙的时候织,忙的时候该干啥就干啥。

乌雅她们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夫人竟然愿意教她们这些东西,以后她们闲着的时候,就可以挣钱了。“多谢夫人,这可是个好消息,我们回去,一定跟部落里的姑娘们说,让她们都来学。”

静涵满意的笑了,她只是想帮着这些牧民而已。有些东西,不是你捂着就能够保密的,还不如早早的公开了。大家一起努力,比自己干可要强多了。一个产业想要做大了,就不能太小气了,这些东西并不难,只是自己占了个先机而已。就要趁着别人还不明白的时候,一下子就把规模做起来,等到别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大家早就挣够了钱了。

乌雅这些人,留在县衙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早晨才走的。静涵给他们带了一些布匹,这次没有给太多的绸缎,对于过日子来说,绸缎并不实用。乌雅她们也没客气,直接收下了。已经收静涵那么多东西了,还不如以后好好地帮着静涵做事情,好好地报答静涵就好了。说再多的客气话,也不如实打实的出力。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已经是三月了,静涵如今已经怀孕六个月,肚子都很大了。丁管事他们从松江河镇过来了,随同一起的,竟然还有薛氏,静涵一看见母亲,惊讶的不得了,“娘,你怎么来了啊?”

第216章母亲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薛氏拉着静涵的手,看了看静涵的肚子,这才笑着说,“早就想来了,前阵子太冷,路上不方便。正好丁管事他们要来,我就跟着过来了。你爷和你奶都担心你,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事,就让我过来住一段日子,等你生了孩子我再回去。你婆婆那边忙不开,家里还有一百来亩地呢,再加上酒坊什么的。春天太忙,估计等着种完地也能过来。”?

?“娘,我不过是怀个孩子,何苦把你给折腾来啊,这一路上颠簸的很,娘受累了。赵嫂子,赶紧帮着我娘收拾出间屋子来,晚上好住。”静涵拉着母亲的手,“娘,咱们进屋说话去。”?

“你个急性子,人家丁管事他们回来了,你也不看看,光是跟娘黏糊了。”薛氏回头看向身后的丁管事他们。

?静涵这才想起来,“丁管事,实在是许久没见过母亲了,才会疏忽个各位,还请见谅。织坊的地方我已经让人找到了,呆会儿让长安带你们去看看。那后面也有住的地方,大家可以在那边住下,正好做事也方便。另外我会给配过去几个做法洒扫的婆子,各位只管安心经营织坊就好了,剩下的都不用你们操心。”静涵虽然不能出门去忙活,但是手底下的这几个人都是非常得力的,办事很利落。

?丁管事他们这次回来,带了二十台织机,还有四十台纺纱机。这样的话,基本上今年就够用了。丁管事跟静涵说了一下,静涵也很高兴,就说把这些织机一起送到织坊那边就行了。长安领着众人,直接去了织坊那头。

?那织坊,是以前一个大户人家的房子,后来因为战乱,一家人都没有了,那房子也就空闲下来。静涵说要建织坊,子轩嫌这个时候大地还没化透,根本没法动土,就把这个地方让静涵先用着。反正这织坊也是为了造福百姓的,不光是静涵自己挣钱,以后织坊真的好起来,光是人工就得不少人呢。到时候全都得从本地找人,这些人不就能挣钱了么?

?丁管事他们到了织坊这边一看,都很满意,这栋宅子,怕是比静涵他们住的地方要大两倍呢。光是前院当做织坊已经绰绰有余了,后院可以住人,他们这些人全都有地方安排。

?而静涵这边送走了丁管事他们,就拉着母亲的手,娘两个进屋说话去了。静涵见了母亲,这兴奋劲儿就一直没过去,一个劲儿的问家里怎么样了。

?“你爷和你奶都挺好的,就是你们这一下子都不在跟前,有点闪得慌。这阵子还好些了,过年那几天,老两口啥也提不起精神来,每天就是念叨你们几个。”薛氏说起来这些也是有些感慨。“后来还是把文星和静和接了过来,这才多少好些了。你奶说了,静和要留在身边,不让她回你四叔那边去了,等到静和大了再送回去嫁人。老太太这些年身边上有你们在,她不寂寞的慌,这一下子你们都离开了,她能好受么?”?

?“那我四婶能同意么?”静涵其实明白,四婶的眼里,文星永远比静和重要。静和在奶奶的身边,才是最好的。静和的年纪,正是该学些东西的时候了,有奶奶在一旁教导着,静和将来,定然不会差了。

“那还有啥不同意的,她正好乐得呢,家里还少了一个人吃饭。”薛氏笑笑。这些年,虽然韩氏变了很多,但是对于静和,一直也是并没有多么的放在心上。薛氏就弄不明白了,“你说你四婶这个人啊,她自己也是女人,咋就不知道多疼女儿一点呢。韩家对她可是够好的了,怎么到了静和,就偏成这样啊?”?

?“娘,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谁知道我四婶咋想的啊?我看着静和倒是不错,懂事、勤快,这要是再跟我奶奶跟前呆两年,保证能找个好婆家的。等着我写信给大哥他们,让他们在京城里给静和找一个教规矩的嬷嬷,好好地教教静和。女红这些,差不多就行,不过其他的接人待物等,还真的好好学学。如今咱家这个情形,静和以后定然会嫁的不错,再不学规矩,到时候就晚了。”静涵自从钱嬷嬷来了,倒是跟她学了很多的东西。能在宫里混得开的人,有哪一个是简单的?那都是人精。

?“行,要是能请到最好了。女人这辈子不容易啊,嫁的不好,吃苦受累。嫁的好了,又要担心丈夫的心不在自己这里,还得成天的想着怎么讨好丈夫。上得伺候公婆,中间的伺候丈夫,下面还有一堆的儿女要照顾,这些都是学问。像是咱们农家还好些,每天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忙活就行。这富贵人家,不愁吃穿,可是更费心。要是能有个通透的人教一教也好,我都后悔,当初咱们家也没那个能耐,应该给你们姐妹请这么个人才是。好在你们嫁的都不错,知根知底的,我这心里也算是少操点心了。”薛氏听了静涵的话,不禁感慨道。

?“娘,你放心吧,咱们许家的女孩,有哪个是笨的?这些东西即便是没学过,慢慢地也能摸索明白了。如今大姐和静婉静娴都在京城,静娴身边有一个这样的人,想来大姐她们也能跟着学点儿的。我这边有个钱嬷嬷,对我也是极好,教了我不少的东西,很有用处呢。对了,今天她出去了,过会儿回来,娘可以见见她,很和气的一个人。”说起来这钱嬷嬷,静涵是真的很满意,这人一点宫里出来的傲气都没有,而且在医术上的确很有一套。静涵如今身子也没什么大碍,就让钱嬷嬷帮着附近的人看病什么的,尤其是女子的毛病,这县里就没个能拿得出手的好郎中。

“只要你在这边好就行啊,我们也就能放心了。人家对咱实心实意的,你也得对人家好点儿,人家从京城来到这边,也是不容易呢。”薛氏对人,向来是先为别人着想的。

“恩,这个女儿知道的,娘放心就是了。”静涵挨在母亲的身边,娘两个说说笑笑的,静涵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等到晚上子轩回来,大家自然是又在一起热闹了一回。薛氏也见到了那个钱嬷嬷,两个人很是投契,在一起说个不停。薛氏一打听才知道,钱嬷嬷比薛氏大不了几岁,这下子两个人姐姐妹妹的叫了起来,最后非说要结拜不可。

子轩和静涵看着这两个半大老太太,觉得结拜倒是也好,薛氏没有亲人,要是能有个姐妹互相来往着,倒是也不错的。于是就摆了香案,真的让这两个人结拜了。

等二人磕完头起来,静涵和子轩赶紧上前给钱氏见礼,“外甥女,外甥女婿,见过姨母。”

钱氏赶紧扶起二人来,“没想到我这半世漂泊孤零零的一个人,到老了不但有了个妹子,还有了外甥女和外甥女婿了。好,好啊。”钱氏忍不住掉了眼泪。

“姐姐,你哭个啥?不光是这一个外甥女呢,另外一个在京城里。还有两个外甥,以后都是你的亲人了。咱们姐妹以后就是一家人,等你老了,就让静涵给你养老送终,咋样?”薛氏已经知道这钱氏没有儿女家人,所以就这么说。

“好啊,姨母放心,您以后就跟我的亲娘一样,我和子轩一定给您养老的。”静涵本来就跟钱氏相处的不错,如今这更近一层,可不是皆大欢喜的么?不过是养老送终罢了,这个对于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负担。

钱氏的眼泪就更止不住了,“好,我有这么个好外甥女,我还怕什么?以后我可就在这不走了,等着你们给我养老。”

“姨母,您就放心在这好了,我和静涵都会好好地孝顺您的。”子轩在一旁也是满心的欢喜。虽然自己有母亲,可是终究不能常在身边,若是能有这么个人陪在静涵的身边上,自己也就能放心了。想来父母就是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的。

旁边的如玉、如梅、如雪都赶紧过来贺喜,“奴婢等恭喜老太太,恭喜姨太太,恭喜老爷夫人。”

静涵很开心,一摆手,“起来吧,呆会儿都去领个红包去,就说是我赏的。”如今内院的钱财,是由赵家的媳妇管着的,静涵只管每个月看账目就好。

几个丫头赶紧的谢过了静涵,嘻嘻哈哈的去领红包去了。

天色渐晚,薛氏连日奔波,也有些累了,于是大家各自回房去休息。薛氏不愿意自己一间屋子,于是就跟钱氏住在一起,姐妹两个躺在炕上聊了半夜。

接下来的日子,静涵也是有些忙了。虽然她现在身子不方便,不能四处走,可是这织坊的一些事情,都需要她拿主意。

同时,朝廷给送过来了一批流民,这些人都是犯了一些案子,然后被判了流放的。皇帝惦记着子轩说的,这边人手太少,不够用的,就给派过来了一千名的流民。当然了,也给拨过来了一部分的粮食,至少这几个月得让他们能有饭吃吧,不能饿死了啊。秋天粮食收获了,当然就不用朝廷再操心了。

???

第217章发展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跟着这些流民来的,还有不少南方的各类作物种子,是文翰他们按照静涵的意思给弄来的。有水稻、芝麻、西瓜、棉花、甜菜等等,都是南方才有的东西。静涵记得前世这里有几种很出名的东西来着,但是现在没有,所以想试着培养看看。

子轩虽然有些不太赞同,不过他比较尊重静涵的决定。再说这边土地有的是,不过是浪费点地而已,万一真的种出来了,也是个好事情。

这些流民是要管理的,好在朝廷在隆州给调过来了五百名兵勇,除了帮助管理这些流民之外,也帮着垦荒。这下子多了些人手,开荒的事情也就更好办了。

当然了,子轩也没有忘记当地的百姓,将各个村镇的村长、镇长等人召集到一起,跟他们讲了开荒的政策。现在百姓开荒,除了朝廷免除的两年税赋之外,还可以再免三年。另外开荒的地,如果百姓想要买下来的话,可以三年之后再交钱,这样就不用马上拿钱了。

当然了,地种多了,粮食产的就多,要是产出来的粮食卖不出去,恐怕谁也不想种那么多了。有酒坊在后面撑着,再加上还有孙家兄弟,子轩当场就承诺,产出来的粮食,县衙直接收购。

这下子,人们可就来了劲头,一时间,各地纷纷开荒准备种地。反正种出来的东西有人要了,那还怕什么?

到了四月,许家派人给送来了静涵要的鸭蛋和鹅蛋。其实本地也有鸭蛋的,不过静涵想要用鸭子的羽毛做羽绒服,最好就是白色的鸭子,所以才会从家里往这边弄。其实这种白鸭子,就是产肉的一种,要是指着它产蛋卖钱的话,那可是不行的。许家给送来的鸭蛋,可是攒了不少日子才攒出来的呢。

跟着来送鸭蛋的,当然还有方永贵两口子了,志新怕静涵这边没有个会人工孵化鸭蛋的人,就让他们来了。

这些鸭蛋和鹅蛋,静涵打算是让月亮泡村的人先养着。月亮泡那边有不少的湿地沼泽之类的地方,很适合养这些禽类。要是这里养的不错,以后就可以往别的地方推广了。镇东县的范围内,有好多的湖泊湿地之类的地方,这些要是可以全都利用起来,那可就厉害了。

村里的人一听说这些是送给他们养的,等到养大了,县衙里再买回去,大家自然是愿意的。年前卖鱼,各家都分到了银子,这让他们对于县衙那是非常的信服的。

方家两口子就这样住到了月亮泡村,田村长怕把这些鸭蛋分给大家,要是弄不好就孵不出来了。于是就集中在几家,按照李氏的要求,弄了皮子做成大口袋。然后里面装了水,放到大木头框里,上面摆上鸭蛋鹅蛋,就这么慢慢的孵化起来。

而织坊那边也开始干活了,子轩从县里和草原上找来了不少的大姑娘小媳妇,让她们在织坊里学习纺纱织布。这些人也明白,这要是学到手里,可就是一份手艺了,于是都很尽心的学。有几个学得快的,就可以算工钱了,这下子,其余的人也都卯足了劲头,没用多长时间,这些人就都能够干活了。

这时也正是剪羊毛的好时候了,于是长安他们就各处的去收羊毛,除了静涵他们去过的那个部落,其余的地方也都派人去了。这两年,北元国和朝廷这边的关系还不错,两国开了榷场,进行互市贸易。所以长安等人就拜托巴图部落的人,去跟那些北元国的人交易,从他们的手里换来大量的羊毛。

这样,羊毛一下子收了好多,好在这东西现在还没人觉得它的价值有多高,所以很便宜就能收的到。静涵让人专门弄了一处地方来当做仓库,这下子,整个仓库里都装的满满的。有了这些羊毛静涵的心里好歹算是有点底了,现在是没人知道这羊毛的价值,他们才能这么容易的收来。等到人们都知道了,以后羊毛的价格必定要上涨的。

于是,静涵就跟乌雅等人说了,让部落的人多养一些羊,尤其是产羊毛好的那种。这个倒是也简单,牧民当然是愿意的了。他们自然有办法从北元国那边,弄来最好的品种,然后繁衍生息,成为赚钱的工具。当然了,这个繁衍的过程不会很快,也是需要大家一同努力的。好在经过了这些事情之后,草原上的几个部落对于县衙都十分的拥护,所以不管有什么事情,都很配合。这样,静涵的很多计划才能够进行下去。

这么多的事情,即便是静涵只需要动脑子,也是很累人的。薛氏和钱氏都劝静涵少操心,可是静涵哪里是那种能放得下的人啊。薛氏也没有办法,只好随时的盯着女儿,再多弄些好吃的给她。

“娘,你看我,都胖成什么样子了?你们还弄这么些好东西给我吃,也不怕我吃成个大胖子?”静涵一看见薛氏端来东西,就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