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轩,牧民们真的很热情呢,而且昨天晚上吃的那些东西也很特别。对了,晚上是不是有几样菜是牛肉来着?我怎么尝着,比一般的牛肉要细嫩很多啊?”一边走着,韩先生就问子轩。

“恩,那牛肉是一个特殊的品种,只能用来吃的。那种牛一般不干活,长得很快,肉质也非常的细嫩鲜美。现在这里已经养了很多了,估计再过两年,就可以形成规模。到那个时候,内地的人就可以吃到这种牛肉了。”这就是他上奏给朝廷,开放杀牛限制的那种牛,以后将会给草原上的牧民带来丰厚的收益。

静涵早就在香海泡的附近买下了大片的草场,并且还弄了一个庄子。所以他们来到这边,就不用借宿到村民家里了,直接住到庄子上就行。当李铭瑞知道这些是静涵买下来的,就称赞她有眼光。

众人在庄子上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则是去这附近游玩。当大家看到那满天飞舞的仙鹤,还有各种各样的鸟类时,又是一番惊叹。

这一次,由于静涵并没有带儿子出来,大家也都行动方便,于是就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找了地方狩猎。到了黄昏时分,众人带着数量众多的猎物回来,一个个虽然有些疲惫,但是精神都非常好。

晚上少不得就是吃这些野味了,庄子上的人,还有附近的村民都来帮忙,大家在一起又是一番热闹。

今年静涵也弄了不少的鸭鹅放到这边来养,如今都长得很好了,村子里的村长就来问静涵,这些东西到时候要怎么处理。这个倒是不用担心的,静涵早就通过孙家兄弟,找好了销路。村民们一听,也都放下心,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

子轩夫妻一直陪着李铭瑞一行人转了七八天,终于算是把这里的好景色看遍了,也把各类好东西吃遍了,大家这才回到了县衙。

“子轩,这里物产如此丰富,你们夫妻又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做事,以后此地定然会成为一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的。不过,你不觉得这里的防卫差太多了么?县城就是一堆破房子,连城墙都那么破。这要是哪天北元国来袭,估计都不用费力气,就能攻下来。咱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可不是给他们预备的啊。”李铭瑞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公子爷,我哪里不想好好的修建一下啊,可是也得衙门里有钱才能办事的。”李铭瑞来到这里的事情属于机密,所以这些人都叫他公子的。“自从我来这,正好两年没收半点税赋,县衙里没钱,啥也办不成的。我们办这些织坊、酒坊的,都是静涵拿出了自己的嫁妆来置办的。好歹如今有了盈利,才算周转开了。这修建城墙,我总不能还让静涵出钱吧?”子轩也是无奈,来到这里,静涵已经出了太多的力。再说有的事情,不是他们夫妻就能办得了的。

李铭瑞沉吟半刻,“这样,往后三年的税赋,不用上交朝廷,全都用来加强边境的防御。另外我会再让户部拨下来一些银两,抓紧时间把县城的城墙修好。另外,各个重要的镇子,也都按照县城的样子,重新修建。有你们夫妻在这经营着,用不了几年,这里怕是就得设立州衙了。这个地方太大,一个县根本就管不过来。”

这次来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在这上面。镇东可是边境了,如果不能好好的经营下去,那么这些年的努力,只能是给北元国预备的而已。李铭瑞可不会允许有这种情况出现的。

子轩点头,“好,既然朝廷能够重视到这一块儿,那下官自然是没什么说的,努力做事罢了。”他当然也不希望静涵费了这么多的心血,建立起来的美丽家园,到时候拱手让人的。

“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回去以后我就会让户部往这边拨款。另外抽调一部分兵力过来,这里兵力太空虚了,根本就不顶用。平日里没事,就让那些兵丁一起帮着干活,越快建起来越好。另外此地人口还是太少了,这个也得想办法。”李铭瑞已经下定决心,要巩固边境,以确保安稳。

君臣又讨论了不少关于这边境的问题,子轩对于很多东西都有自己的看法。这让李铭瑞欣喜不已,觉得当初让子轩出来做县令,简直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子轩,好好的在这当几年官儿,这里我可就交给你了。不仅要让当地富起来,还得把边境守住了,你的担子可是不轻啊。”李铭瑞也是有心考验子轩的能力,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下官定然不负公子所托。”

李铭瑞又在县衙里住了两天,这才带着众人离开了。临走之前,倒是和子轩单独谈了半天,之后带着云飞等人,快马飞奔,直接回京城去了。

送走了这些人,静涵终于松了口气。“哎呀我的天啊,总算把这些个瘟神送走了。我这些日子,成天提心吊胆的,就怕出什么事情。”这几天她担心的,连饭都吃不进去。“好了,我可得好好的弄点吃的,这几天连饭都吃不进去。”

正好也快要中午了,厨房做了不少好吃的,春桃端着些菜往桌子上摆,“夫人,今天中午炖了鱼,你这几天都没好好吃饭,好好吃点吧。”

一股子鱼味儿飘了过来,静涵突然觉得胃里一阵翻滚,捂着嘴就要往外跑。旁边的春桃一看,赶紧找出来痰盂,递给静涵。

等到静涵一阵狂吐之后,接过子轩手里的水,漱漱口。这才仔细的想了一下,自己好像是这个月又过了一阵子了。抬头看向子轩,对上他有些了然的神情,伸手捶了一下子轩的肩膀。“都怨你。”

第237章天气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子轩,你快来啊,看这边的花开的多好。”一望无际的杏花林里,一个穿着紫色衣衫的女子在林间穿梭着,身后跟了一个高大的男人。男人的目光,始终都跟随着前面那灵动的身影。

“静涵,你慢点,当心这杏树上也是有刺的。”子轩在静涵身后,无奈的喊道。

在他们两个的身后不远处,钱氏抱着一个小男孩,大概也就是一周岁左右,旁边的春杏手里牵着一个男孩儿,大概三四岁的年纪,长得十分可爱。钱氏一边走边说道,“都两个孩子的娘了,这个静涵,还是那么爱动。”

春杏笑了,“夫人始终都是这个样子,好像每天都很开心。不管有什么事情,只要看见夫人的笑容,就觉得心情非常的舒畅了。”

“是啊,我来这边已经三四年了,还很少看见静涵不笑的时候呢。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她也始终是那个笑盈盈的样子。”钱氏不禁感叹道。“这几年,也多亏了她这个性子的,要是换了别人,哪里能坚持得下来?”

不知不觉中,静涵和子轩来到这镇东县已经四五年了,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这里的变化是巨大的。百姓的生活有了明显的好转,月亮泡的鱼儿、草原上的牛羊、香海泡的鸭鹅等等,都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随着生活转变的同时,是人们观念上的转变。现在好多的东西,都成了人们农忙之余来创造财富的工具。像是那些芦苇啊,就被编成了精美的席子,卖到各个地方。还有这片天然的杏树林,当地的村民,已经建起了一个加工的作坊。用秋天的杏子,来制作蜜饯。而这杏树的根,也是上好的根雕材料。

静涵当初弄来的那些个经济作物,如今已经大面积的种植了。人们不再只种玉米高粱,而是开始了多样化的种植。镇东出产的绿豆、小米、水稻、芝麻等,在临近的州县都是出名的。

而且静涵还在这边建了制糖的作坊,这样,种出来的甜菜就不用担心没有销路了。虽然甜菜做出来的糖没有蔗糖那么白,但是价钱也远比蔗糖要便宜很多,所以销量也是很不错的。

如今的镇东县,人口也是逐渐多了起来。原本那些被朝廷流放过来的流民,有的是可以返回原籍的。可是他们在原籍已经没有了土地等财产,回去了也是无家可归。于是子轩就说动了这些人,让他们留下来,并且将已经开垦出来的荒地分给他们。这些土地,是按照半价折算的,可以按照几年的期限,用粮食来代替银两,换取土地的所有权。这样一来,只要这些人肯安心的在这耕种个五六年,就可以换回来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不少的流民都留在了这里,反正他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候。再者,这里的土地还是很肥沃的,只要肯用心耕种,不怕没东西吃,总比回去不知道在哪落脚要好得多了。当然,也有那死心眼儿的,一定要回归故里,这样的人,子轩也不挽留。

人口多了,可用的劳动力自然也就增加,随之带动起来的就是经济了。良性循环之下,这里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过了起来。这样,就有很多外地的客商来到这里,纷纷建起一些加工的作坊来。

如今镇东县里,就有好几家的织坊,都是南面的一些客商过来建的。他们看见呢子在外面卖的很好,千方百计的琢磨出来里面的门道,然后也去收羊毛,纺纱织布。可是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离着原料产地太远,成本太过昂贵了。于是有那个脑子灵活的,就也在镇东这里建了织坊。

静涵也不管那些,谁爱建就建,反正你来做买卖,就得交税,而且还得从当地找工人。这样一来,当地人就多了好些活计可以选择,从而增加了百姓的收入。静涵自己的作坊,并没有再扩大规模,而是始终保持着当初的规模。这样就已经很好了,反正能供得上京城那边卖的就行。

如今静涵已经不太操心这些个挣钱的事情了,都交给手底下的一些管事的,他们爱怎么办都行。反正静涵能想到的挣钱点子都拿出来了,以后怎么样,就不是她能做主的了。

正好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静涵非得让子轩陪着她来这里看杏花,于是子轩找了个空闲,就带着静涵还有两个儿子一起来了。

这里是一片天然的野生杏树林,大概能有一千多亩地都是杏树。冬天的时候,整片山上都是光秃秃的树干,由于杏树的树干呈紫色,所以,这里也被成为紫色的山岗。

徜徉在一望无际的杏花林中,看着树上纷纷坠落的花瓣,静涵觉得心情格外的好。在跑了一会儿之后,终于停了下来。

子轩从后面跟上来,揽着静涵的肩膀。“喜欢这里的景色么?要是喜欢,明年还带你来。”子轩在静涵耳边低语。

“喜欢,这里真的挺美的。”静涵笑笑。

身后的小清远不干了,朝着他们喊道,“爹爹,娘亲,我饿了,咱们回家吧。”

夫妻两个相视一笑,手牵着手往回走。等着到了清远的身边,子轩一下子抱起来儿子,“儿子饿了啊,好吧,那咱们就下山,到村子里去。”

“好哎,我要去村子里找二狗子,他说要陪我玩的。”小清远高兴的拍手。

静涵在这个附近弄了个庄子,经常带清远过来玩,所以清远跟村子里的人都很熟悉。二狗子,是一个跟清远玩得不错的小伙伴。静涵从来不管孩子在外面怎么玩的,哪怕是玩得一身泥回来,也从来不管。小孩子嘛,就是要淘气才好。

回到庄子里,清远洗了洗手,然后拿了点心就跑,当然是找二狗子他们了。钱氏不放心,就派了个小丫头远远的跟着,只要清远不去那些太危险的地方就行。

吃过了晚饭,夫妻两个领着清远在外面溜达。村子里的一些老人也都在外面,见到了子轩夫妻,都过来打招呼。

“你听见了没有?今年开春打雷,可是个孤雷呢。”几个岁数大的老人聚在一起聊天儿。有一个人看样子得有八十来岁了,说话的声音挺大的,正在和大家讨论着开春打雷的事情。

“可不是么?这可不好。不都是说么,开春头一个雷,要是打孤雷的话,这一年可就是旱涝不均啊,弄不好就是大旱加上大涝。旱涝四十天呢,这可了不得。”另外一个老头这么说着。

“要说起来啊,咱们这年年都有点旱,这个倒不是大毛病。咱们这地方处处都是河,处处都有泡子,挖个水渠引水啥的也方便。咱们年年不都是这么干的么?就是怕涝啊,要是一涝起来,可就要坏事。”最开始说话的那个老人叹气道。“咱们这可是有三四十年没有涝过了,那些河的堤坝,早就不像个样子。万一真的发大水,那还不一下子就冲垮了?这事啊,真该跟知县大人说一说呢。”

“对,是该说说。知县大人这几年为了咱们县,可是出了不少的力,咱们能过上今天这日子,那全是人家的功劳呢。对了,知县大人好像正好带着夫人和小公子在庄子上吧?要不然咱们就去找找,这可是大事呢。”旁边的几个人听了,也都纷纷赞同。

子轩和静涵就在人群的后面,一听到这个,夫妻二人对视了一下,然后就走到前面去。“老丈,您说的这些可是真的么?”子轩开口问道。

大家回头一看,竟然是知县大人和夫人过来了,连忙起身见礼。

子轩摆摆手,“诸位长辈都快请坐吧,我来这里也是来玩的,诸位无需多礼。这位老丈,你刚才说的,我都听见了,敢问这些可是真的?”

那个岁数很大的老头点头,“这个是老人们传下来的。我记得那时候我才二十来岁吧,有一年啊,也是开春的时候打了个孤雷。我爷爷就说了,打这样的雷啊,弄不好年头要旱涝不均。后来那年果然,开春旱啊,大家伙儿都挖沟引水,好不容易把地里的庄稼个保住了。哪成想啊,等到了夏天,这雨可就下个没完了。咱们县境内的这些个泡子,还有北面的诺尼江、洮儿河等等,好几个河流全都涨了大水,后来有的地方就被水给淹了。那一年,被水冲走的人、牲畜,那是不计其数的。咱们这还好点,地势能高一些,没有多少地方受灾。洪水过后,瘟疫横行,很多人都死了的。”那老人一边说着,一边摇头叹气。“算一算,我今年八十三了,大概差不多就是六十年了。”

“差不多吧,那时候我的岁数小,不过倒是也有些印象的。都说这六十年一轮回,难不成这天气也是这样么?哎呀,那咱们可是得好好的准备准备呢,不怕旱,就怕涝啊。”旁边的一个老人也这么说着。

第238章准备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子轩和那些老人讨论了一阵子,然后才跟静涵抱着清远回了庄子。等到把清远哄睡着了,两个人就在那商量着解决的办法。

“回去以后,咱们还是赶紧的预备起来吧。就像大家说的,旱一点倒是不怕的,就是怕涝啊。这样,发动一下各地的百姓,等着春耕结束之后,咱们就开始先把各地的堤坝先修好。”子轩想了一下说道。

“恩,另外就是从现在开始,县衙仓库里的粮食一律不许动用。万一有情况,这就是救命的粮食了呢。酒坊那边的,我也全部存起来,从现在开始,酒坊不再酿酒,等过一阵子要是没啥事了再说。”静涵不怕别的,就怕万一有什么情况,人或许可以保住,但是地里的庄稼,可就未必了。要是没有半点准备,到时候这些人不也得饿死么?

“连累娘子了。”子轩搂着静涵,歉疚的说道。

“说什么呢,咱们成亲都四年多了,老夫老妻的,再说这些就太没意思了。对了,要是修建这些堤坝的话,县衙里的银钱够用么?”静涵只对挣钱的事情感兴趣,对于子轩县衙里的事情,从来不过问的。

“够用了,这几年收上来的税赋全都没有往上交,再加上荒地卖出的银子,都没有动用。修建县城城墙等工程,都是有户部拨下来的银子,所以县衙里倒是还有不少的银子用,应该够了。”子轩有些困了,“睡觉吧,明天咱们就回县衙去,这么多事情要做呢。”

静涵吹灭了蜡烛,然后趴在子轩的怀里睡着了。

第二天,一家人回到了县里。如今的县城可不是当初的样子了,高大的城墙,都是用巨石砌成,十分的坚固。县城的规模,直接是按照州城来建的。皇帝的意思,这里早晚要升为州城的,不如直接按照州城的规格来建造,省得以后还麻烦。

一回到县衙,子轩就找来县衙里的人,去商量事情了。

文昌和文宣早就不在这了,两个人前年秋天参加了秋闱,文昌中了举人,文宣却没考过。等到第二年春闱的时候,文昌又考中了状元。文宣有些泄气,回家以后就在家里帮着父亲管理家里的产业。

静涵写信劝过文宣,让他过两年再考,即便是不中,也不能灰心丧气,并不是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子可走的。文宣如今也转过弯来了,说是一边帮父亲管理家业,一边读书准备科考。静涵对此倒是不反对,读书不一定非得死啃书本,也要多历练才行。

倒是子文,如今在这边。他和文宣一样,中了秀才之后,秋闱并没有考上。所以就来到了子轩这边,跟着子轩学东西。这下子,子轩倒是多了个帮手。

众人铺开了一张比较详细的地图,将整个镇东县范围内的河流都仔细研究了一遍。“大人请看,虽然咱们县里大小河流有九条,不过最大的也就是洮儿河还有诺尼江。不如咱们明天就沿着这两条河,各处去看看。哪里的堤坝有问题,就把那一段修好。只要咱们提前做好了准备,即便是真的发水,到时候也能减少损失了。”

说话的这个人,自然是县丞了,这个人姓赵,四十来岁,是个办事很稳重的人。赵县丞和子轩相处的非常好,对于子轩能够在短时间内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非常的钦佩。

“嗯,这样也好,咱们光是在这看地图也没什么用,不如到地方好好地看看。正好咱们先把地点都定下来,然后等到春耕结束,就可以征召民夫,一起动手修建堤坝了。这也算是长远造福百姓的好事,咱们一定要干好才行。”子轩也觉得就这么看地图,终究是不如实地看看的好。

于是安排好了在衙门里留守的人员,剩下的就全都出去查看。等分工全都明确之后,大家各自回家休息去了。

“大哥,修建堤坝的事情,用不用上报给朝廷呢?按理来说,同时也应该上报给知府大人的吧?”子文等大家都走了之后,这才问子轩。

子轩沉吟片刻,才说道。“按理来说,是应该这么做的。等着咱们全都查看完毕,弄清楚具体的情形之后,我在写公文上报,这样能好点儿。”

就这样,接下来得日子,大家一起出动。沿着两条河的河岸,查看河堤的情况,然后定下了修建堤坝的一些地点。

另外,静涵也建议,把引水渠一同修起来算了。从河里引水的地方,修建水闸,这样的话,天旱的时候就把水闸打开,引水灌溉。等到万一涨水,就把水闸闭合,这样也不会把田地冲毁了。还有一点,就是这县衙的城墙外,并没有修建护城河。这个对于防御可是一大缺点,也可以借这个机会,把护城河挖出来。

子轩对于静涵的提议,简直兴奋的不得了,“娘子真棒,我就知道,娘子准会有好主意的。”子轩搂过来静涵,在静涵的脸上亲了一口。

静涵笑了,“先别说主意好不好,你可是想明白了,这些工程可是不小。要用多少人,从哪里征调,这些可都有数么?”

“已经算好了,各个河段,就从附近的村子里征召民夫好了。这样离着近便,干活也能方便些。这护城河,也就只能在城里找人了。另外皇帝不是派了五千军士驻扎在咱们这的么?当初皇帝可是有话来着,没事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帮着干活的。这些人全都调来帮着修建堤坝,到时候不是还能多出不少的人手来么?”这些子轩早就盘算好了,心里已经有底。

静涵点头,“既然是这样,那我也就没啥可说的了。这是为百姓造福的好事,但是做之前要跟百姓们讲清楚,别弄得好事不得民心。要让百姓们心甘情愿的出工才好。”这几年,两夫妻在这边闹出的动静有点大,要不是皇帝一力支持,恐怕子轩早就不能在这当知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