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明华身后的江嬷嬷听了这话。捏了帕子的手便攥紧了。

人家只邀了傅明华一人,白氏却非要让人将傅家嫡出的娘子都带上,这不是有意为难吗?

更何况刚刚卫国公府的贴子递来时。白氏教训了傅明华半天,怎么到了这儿,傅明霞等人也要去,就一句话揭过了?

傅明华应了一声。白氏才挥了挥手,转而说起其他。

回到院中时。江嬷嬷心里有气,却不愿表现出来,而使傅明华心中更添气,只得转而说起高兴的:“碧蓝如今已经不咳了。瘦是瘦了些,可眼见却渐渐好起来了。”

自上回落水,碧蓝便寒毒入体。江嬷嬷等人都以为她撑不下去,没想到她却愣是熬了过来。

“还说等大好了。要回来侍候娘子的。”

桌上有泡好的茶水,江嬷嬷执壶倒了一杯,递到傅明华面前笑着就道。

她是担忧自己在记白氏的气,有意不提起卫国公府送请贴一事儿。

傅明华心中有数,也顺着江嬷嬷的意思点了点头:“让她多歇一阵,先不着急起床,养好身体才是紧要的。”

江嬷嬷点了点头,又寻了话题绕开了此事。

第二日一群小娘子收拾妥当,是卫国公府的马车来接的。

来到江边时,江上已泊了十来只舟。

那舟有大有小,最小的船身细长,仅容三四人,大的则能坐十来人,傅明华看了一眼,一旁的傅明霞便咬了咬唇,忍不住问:“那是谁?”

她声音有些轻颤,像是受了刺激的样子。

傅明华顺着她目光的方向看过去,就正好见到穿了一身淡紫色锦袍,秀美无比的贺元慎此时正轻声与一位小娘子说着什么。

他的神情温和,嘴角带笑,翩翩佳公子的模样使得不少小娘子都在望着他看。

傅明霞眼泪都要滴落了出来,傅明华几乎不用猜,便看得出来她有意于这位当世玉郎了。

昨日她冒着要被白氏的喝斥开口要跟出来,恐怕就是为了这事儿的。

傅明华抿嘴笑了笑,望着傅明霞就道:“要想知道是谁,过去一问不就知道了?”

贺元慎似是感觉到了傅明霞注视的目光,转过了头来,一眼就看到了傅明华。

她侧着头望着边上的娘子微笑,身上披着银色斗蓬,斗蓬帽子上镶了一条雪白的狐毛领。

江面风大,吹得那狐毛晃动出好看的波浪来。

挽了双髻,露出饱满的额头来。

贺元慎自诩腹有诗书,可此时却吟不出一句诗来形容少女之美。

二月的岸边种的杨柳刚刚抽芽,可她往那儿一站,却比那柳枝更生嫩。

他与眼前的少女说了两句,二人提步往这边走来,身后跟了几个丫环婆子,有些神色不善的望着傅家姐妹。

江嬷嬷目光也懒得看贺元慎,觉得他非良配之后,她只希望贺元慎身边多点儿人缠着,使他不再有时间来跟傅明华相处才好。

“傅妹妹。”贺元慎一来便温柔笑着唤了傅明华一句,江嬷嬷忍了气垂下眼皮。

傅明华却笑着行礼。边上傅明霞等人脸颊通红,也跟着行了礼。

虽说傅明月知道钟氏在为她议亲,也明白她与贺元慎不大可能,但爱美之心,人皆有知,大唐风气开放,小娘子追逐俊美少年也非丢人现眼之事。

“这位是…”

贺元慎身旁的少女约十二三岁,傅明华一眼就将她认了出来,这位正是梦里贺元慎所娶的西都侯嫡女苏氏。

“这是长乐侯府的娘子。”贺元慎一口就将傅明霞等人的身份道了出来,这让傅明霞有些窃喜。

他又指了苏氏道:“这是西都侯府的苏妹妹。”

“苏妹妹前不久刚从西都侯府进洛阳,往后若是得空…”贺元慎正温柔的说话,那头有人唤他:“季昭,快些。”

贺元慎一向就是人群中的焦点,每次遇他,若是他不跟众人一起,便总有人会唤他的。

他应了一声,招呼了众人要走。

傅明霞与傅明月姐妹跟在他身后,江边的舟有大些的,若是跟在他身后,说不定能与他同坐一道,泛舟湖上。

傅明华不想凑这热闹,江嬷嬷等人并不看好贺元慎,她对贺元慎倒是可有可无,哪怕就是要嫁贺元慎,傅明华也不想要与一群娘子争风吃醋的。

第一百零四章 是谁

出乎傅明华意料之外的,是她没跟上去,却没想到刚刚与贺元慎交谈甚欢的苏氏也未跟上去。

一副对贺元慎没什么兴趣的样子。

她离傅明华近了些,与傅明华并肩而行,脸上温柔的笑着,嘴里却狠声道:“季昭是我的!”

这话让傅明华挑了挑眉,转头去看她。

少女眼中带着狠色,似是在警告她似的。

倒是令傅明华有些意外,这位西都侯的嫡女有些意思,可傅家娘子中,她怎么会独看中自己?

苏氏眼神阴冷的望着她看,那头贺元慎在唤:“傅妹妹、苏妹妹快来。”

贺元慎一开口唤人的那一刹,苏氏眼中的狠意顿时化为温柔,应了一声便看着傅明华热情的笑:“傅姐姐,我们快过去吧。”

她亲热的唤傅明华一道过去,只是贺元慎所坐的船上此时已经坐满了人,她哪怕就是带一个嬷嬷一个丫环,也是根本挤不上去了。

贺元慎有些为难的看着两人,苏氏大方一笑:“季昭哥哥先去,我跟傅姐姐另乘一舟便是。”

船上的几人已经忍耐不住,催促着让下人快划船了。

确实船上已经坐不下人了,贺元慎无可耐何的点了点头,叮嘱两人快些跟上之怕,那船被划离了江面。

刚刚脸上还带笑的苏氏顿时笑意便收敛了大半,态度变得生疏:“妹妹先失陪了。”

丫环扶着她朝已经坐了人的小舟走去,舟上坐的人是卫国公府的娘子,也是贺元慎的嫡亲妹妹。

江嬷嬷站在岸上不由就笑:“这西都侯府的娘子可真有意思。”

这位西都侯府的嫡女明显就是看中了贺元慎,并且对他是势在必得。

傅明华微微一笑。拉了拉斗蓬:“走吧。”

江面上不少人都上了船,在这样的时节,那些最小的舟倒是少有人青睐了。

这样的时节里,众人都希望能与大家一道,若是寻不到如意郎君,最不济也得寻一两位好友,对往后也有帮助。

也因此洛水边只得几只最小的舟上无人了。

江嬷嬷扶着傅明华上了一只小舟。碧云、碧青两人跟着上了小舟拿了浆。

二月天虽然还有些冷。不过小舟一划动,坐在上头还是很有诗情画意的。

傅明华没有吩咐要往哪儿走,碧云与碧青便随意划动着浆。不知不觉小舟往西北方向走了。

其余人显然是顺水而下,江面上看不到旁人了。

过了连接上下城的桥下,北面就已经是皇宫建筑,南面则是洛阳下半城。

今日天气不算明媚。皇宫似是笼在了一层青烟中,隐约能看到高高的宫殿楼上。宫女太监们走来走动的身影。

“看这天气,恐怕是要下雨了。”碧云划了半天,手臂也是酸软得很,放了浆在一旁。任由小舟停在了江面上,喘了口气,刚一张嘴。江面夹杂着有些清冽的风便灌入她口中。

春天本来就雨多,舟坐了几人。吃水颇深,手一伸出去便能碰到江面了。

江嬷嬷看傅明华动作,连忙制止她:“娘子,仔细冻手。”

她话一说完,头顶之上便仿佛有什么银色的东西落了下来,‘噗通’一声掉入水中,溅了些水花起来。

几人下意识的顺着掉落东西的方向往头上望,就见不远处高高的宫中城台之上,穿着一身朱红色小袖圆领长袍的人正站在台边。

傅明华眯了眯眼睛,那人又取了东西,朝这边抛来。

“娘子,好像是…”这里是上阳宫,皇宫依水而建,洛水在皇城桥下分为数股,过了桥便是上阳宫的地方了,看着打扮,像是哪位皇子。

碧云拿了浆,两个丫环将船划得更快,傅明华但看着那人影有些眼熟,似燕追了。

“三哥,在看什么?”

一道含着笑意的少年声音在燕追身后响了起来,看风把他燕追袍子吹得鼓动,不由问了一声。

燕追拿了银稞子,将其当成石子儿往江面扔,听到这声音响起时,他抿了抿嘴角,眼中就露出阴狠之色。

前两日他就知道贺元慎等人要在洛水玩耍,今日他向崔贵妃请了安后,便随嘉安帝到了上阳宫。

嘉安帝有事与大臣协商,他从宫里出来,在这里站了两刻钟,便见到有小舟往这边而来。

远远的他就看到了舟上坐的人,可舟上的人却没发现他的存在。

他站了一会儿,拿了银子丢去,看傅明华仰了头,一时疏忽大意,竟没注意到有人也来了。

燕追握紧了手里的银子,下一刻却又将银子往水里扔。

比他小了两岁,今年已经十五的四皇子燕信看他高大的背影,嘴角边露出冷笑,也跟着站了出来。

江面有一辆小舟,舟上似是有人,只是他眯了眼睛也看不大清楚。

四皇子容貌与容妃相似,与云阳公主燕玮满脸的冷傲之色不同,他眼角带媚,气质阴柔。

他披着暗红貂裘,头戴朱红色锦帽,与燕追同穿红色,可两兄弟却又气质各有千秋。

“那是谁?”

燕信勾着嘴角,手中握了一只把件,神态有些轻佻的问了一句。

见燕追没理睬他,他仰身往前去看。

傅明华见到高台之上多了个人,便示意碧云两人再往西面洛水上流划。

虽然看不清站在燕追身旁的人的脸,但是在宫中这打扮,又能自由行走,站在燕追身侧,无疑便是皇子了。

不论是哪位皇子,若是被人发现两个丫环划了浆往三皇子靠去,她都有可能惹上麻烦。

此时调头往回划,容易惹人怀疑,这人出现得不久,她乘坐的小舟没往燕追方向靠多久,唯有继续往西北面,才有可能使人半信半疑。

燕追看到那船仍一路往西,不由弯了弯嘴角。

傅明华如此聪慧,使他眉眼都舒展开来了。

“那小娘子是谁家的?”

燕信看到小舟往西而去,一时摸不准是燕追有意与人私会,还是两人确实是恰巧碰着,只转头望着燕追,想从他脸上摸到几分他心中的想法。

可是燕信失望了,燕追依旧是那般冷冷淡淡的样子,像是根本没听到他问话似的,一副不将他放在眼中的模样。

第一百零五章 陇西

燕信拳头一下子便握紧了。

只是很快的,他脸上又露出笑容来,压低了头又看了一眼:“不知是哪家娘子,可曾婚配了。”

他说这话时,转头看了燕追一眼,却见他很快转身离开,燕信脸色青白交错,眼神阴鸷,半晌之后才垂了嘴角,‘哼’了一声,看远处的船已经不见踪影了,这才离开。

“刚刚…”

江嬷嬷手心都攥了一把汗,问了一句,傅明华想了想,回道:“应该是三皇子和四皇子。”

嘉安帝如今有十子九女,最小的子嗣如今不足一岁。

宫里十岁之上的皇子有五个,可大皇子与二皇子母妃份位太低,在宫中可不如燕追这样能自由行走。

五皇子今年不过十三,那人影虽不如燕追高,但也却比他矮不了多少。

反倒是四皇子燕追,因得嘉安帝宠,与燕追并排而站可能性倒是不小的。

江嬷嬷听到是四皇子与三皇子,不由眉头就皱了皱。

崔贵妃与容妃不和,两位皇子如今又渐年长,嘉安帝态度不明,这两位皇子又得有优势,背地里关系并不和睦。

也难怪之前傅明华在看到四皇子出现时,会让碧云与碧青两人赶紧划船走了。

再回头看去,虽雾气迷蒙,但宫中城台之上已经不见人影了,江嬷嬷也失了要使傅明华尽兴玩耍的心思,两个丫头划了浆使小舟往回走。

才刚过连接两城的高桥,便下起了蒙蒙细雨。

碧青伸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嘴:“好的不灵,坏的灵。”

江嬷嬷揭了斗蓬之上的帽子替傅明华戴上,好在这舟顺风顺水的。很快到了岸边便被两个丫头扶着上了岸,往一旁的亭中躲雨去了。

那雨开始还小,接着又绵密了。

坐船出去玩耍的人三三两两的回来,都是头发微湿的模样。

众人上了亭中,之前还嫌宽敞的亭里一下便人多了。

一身青衣已经湿了大半的顾喻谨摇头晃脑:“天公不作美,竟下起了雨。不过这赏雨也别有一番滋味!”说到这儿,顾喻谨微笑着就念:“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色烟柳满皇都。”

少年们听着这诗,都笑了起来。

雨势越来越大,众人提议玩四字诗词接龙。

亭中众人一听这提议。顿时都叫好。

众人依次坐下,贺元慎朝傅明华走来,那苏氏低垂着头,傅明霞咬了咬唇有些眼红时。容三娘却走到傅明华身侧,一下就坐下去了。

贺元慎看到这样的情景。脸上便露出犹豫之色,最终仍是坐在了容三娘身旁,苏氏则是挨着他坐下了。

容三娘转头看了傅明华一眼,撇了撇嘴角。

她好似已经忘了上回推碧蓝落水了。挺直了背,娇俏的脸上带着几分傲慢之色。

大家依次坐好之后,最上首的靖王府柳世先最先出诗。依次而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坐在傅明华上侧的是同中书省平章事李辅林的嫡子李焕之。他话音一落,傅明华就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傅明华念完,容三娘便眨了眨眼睛,转头看着贺元慎:“季昭,这霜字为首有何诗?”她嘟了嘟嘴唇,露出小女儿家的娇态:“我怎么觉得像是在故意为难我。”

亭中众人都笑了起来,傅明华也微笑着转头,就看到贺元慎身侧的苏氏虽然也在笑,但那笑容却未达眼底,反倒显出几分阴霾来。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

贺元慎出口解围,容三娘才哼了一声,眼神上下打量了傅明华一眼,算是作罢了。

她没看到贺元慎旁的苏氏却险些将手里捏着的帕子都拧成两截了。

出了这个小插曲,几个少年都唯恐这些小娘子们丢了脸,便都转而说起其他的。

柳世先开口道:

“今年常科,季昭可要下场?”

说起这个话题,众人便来了兴致。

贺元慎毫不犹豫的点头:“早已准备妥当,少伯可要入场?”

柳世先犹豫了一下,没有出声。

容三娘娇笑道:“若是少伯哥哥要入场,这是明经之首,不是唾手可得?将来若是连中三元,也并非不可?”

大唐之中,靖王府柳世先的名头,又有谁不知晓?

洛阳城中,他更是年轻一代之中的翘楚,就连嘉安帝都曾赞赏有加,说柳世先年少多才,是国之栋梁。

容三娘有意讨好他,这话一说出口,众人都点头称赞。

被追捧着的柳世先却不见半点儿喜色,反倒摇了摇头,有些犹豫道:“我看未必。”

“这话怎讲?”

柳世先的性格,与他熟识的人都十分清楚,他并非谦卑之人,对自己文才又颇为自信,此时竟反驳了说他必拿明经魁首的话,定国公府的郎君薛英不由问了一句,柳世先就叹道:“今年常科,据说陇西有个人将会参加今年的常科。”他顿了顿,“听说那人姓陆,不过二三十岁,却才华横溢,且品性高洁,极得陇西太守看重。”

傅明华听到这里,眼皮就垂了下来。

出身陇西,又是姓陆,且才华横溢,又得陇西太守姚焕的赏识看重,她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陆长元’三个字来。

陇西以武出名,可不是轻易能出才子的。

她眯了眯眼睛,安静的听柳世先等人议论这位即将要进洛阳的才子。

“哦?陇西并未听闻有姓陆的世家门阀…”贺元慎皱着眉问了一句,柳世先就道:“并非名门子弟,似是出身寒苦之家,只是十数载寒窗苦读有成罢了。”

听到不是名门子弟,又没有后台,年纪又大,众人渐渐就有些失去了兴致。

“今年我不准备入场了。”

柳世先想了想,最终仍是摇了摇头。

他甘为鸡头,也不愿为凤尾。

能得姚释亲自向中书令杜玄臻举荐,可想而知这陇西陆氏有多能耐了。

否则姚释怎么敢冒这样大险?

众人听到这里,都不由一阵唏嘘。

雨渐渐小了,几人又闹着要再去玩。

傅明华却没了兴致,看着这些人相互上了船,她却留了下来。

第一百零六章 劝说

江嬷嬷替傅明华整理了衣襟,才附在她耳边小声道:“容三娘有意针对您。”

傅明华嘴角边笑意发冷。

容三娘确实看她不顺眼。当日碧蓝落水,若勉强说是巧合,今日便能证明她心怀恶意了。

虽然不知何时得罪了她,不过容三娘对自己心怀恶意,这样的人便不能放任不管,以免往后另生事端。

只是傅明华却想起了今日西都侯嫡女苏氏那双与她容貌、气质、年纪都不相符的眼睛。

容三娘在向贺元慎撒娇时,她的目光像是要吃人似的。

两个小娘子都对贺元慎有意,容三娘如狼,苏氏似蛇,到时她倒可以利用此事,推苏氏一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