瞫氏和颛顼的关系不言而喻,西陵氏的态度很明确,鬼方氏在颛顼的婚礼上也隐约表明了态度,他们出席宴会在意料之内。可在这么微妙紧要的时刻,赤水族长和涂山族长肯出席这个宴席,自然说明了一切。

整个大荒都沸腾了,这是古往今来,四世家第一次联合起来,明确表明支持一个王子争夺储君之位。

有了四世家和瞫氏的表态,十三日,中原六氏,除了樊氏,其余五氏联合做东,宴请颛顼,还有将近二十个中氏、几十个小氏赴宴。

本来已经断然拒绝参加宴席的樊氏,听说了宴席的盛况,族长在家中坐卧不宁,一直焦虑地踱步。就在这个时候,丰隆秘密要求见她,樊氏族长立即把丰隆迎接进去,丰隆并未对他说太多,只是把黄帝在洛川城询问颛顼和苍林的问题告诉了樊氏的族长。

“如果你是轩辕国君,你会如何对待中原的氏族?”

丰隆把颛顼和苍林的回答一字未动地复述给樊氏族长听,樊氏族长听完神情呆滞。丰隆说道:“究竟是你家大郎的私仇重要,还是整个中原氏族的命运重要,还请族长仔细衡量。”

丰隆说完,就要走,樊氏族长急急叫住了丰隆:“您父亲的意思……”

丰隆笑了笑:“如果不是我的父亲,你觉得我有能力知道黄帝和颛顼、苍林的私谈内容吗?”

丰隆走后,樊氏族长发了一会儿呆,下令囚禁长子,带着二儿子急急去赶宴,当樊氏出现后,陆陆续续,又有不少氏族来参加宴席。

那天的宴席一直开到了深夜,黄帝询问的那个问题,和颛顼、苍林各自的回答悄悄的所有的中原氏族间流传开。

神农族依旧没有出面,但现在谁都明白,没有中原首领神农族的暗中推动,中原氏族不可能有如此的举动。

从黄帝打败神农、统一中原到现在,中原氏族一直被黄帝逼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是第一次中原氏族联合起来,以一种委碗却坚定的态度,向黄帝表明她们的选择和诉求。

孟夏之月、几望日,黄帝上紫金顶住进紫金宫为望日的祭祀做准备。

黄帝的年纪大了,早上忙了一阵子,用过饭后,感到疲惫困倦,让颛顼和小夭都下去,他要睡一个时辰。

密室内,颛顼和心腹跪了一地,他们在求颛顼抓住这个实际。

因为黄帝的不信任,原来的紫金宫侍卫已经全被调离,现在守护紫金宫的侍卫是黄帝带来的三百多名侍卫,应该还有一些隐身于暗处保护黄帝的高手。

可不管黄帝身边究竟有多少人,这里是颛顼放弃一切、孤注一掷、全力经营了几十年的神农山,这里的颛顼训练的军队,有对颛顼无比忠诚的心腹,有秘密挖掘的密道,黄帝身边的侍卫再凶悍勇猛,他们只熟悉轩辕山,对神农山的地势地形却很陌生。

虽然山外就是轩辕大军,可只要出其不意、速度够快,赶在大军得到消息前,控制住局势,那么军队并不可虑,毕竟军队效忠的是轩辕国君,轩辕国君却不一定要是黄帝。

颛顼没有立即同意心腹们的恳求,却也没有立即否决,只是让他们准备好应对一切变化。

下午,黄帝醒了,他恢复了一些精神,先召见苍林和几个臣子,听苍林禀奏明日的安排。看苍林一切都安排得很妥当,黄帝心情甚好,夸奖了苍林几句,意有所指地让苍林安心做好自己后,别的一切他自有安排。

因为四世家和中原氏族而忐忑不安的苍林终于松了一口气,很是喜悦,高兴地离开了。

黄帝又召颛顼、小夭来见他,和他们两人没有说正事,只是让他们陪着闲聊,颛顼一如往日,恭敬沉静,没有丝毫异样,小夭却心不在焉。

黄帝打趣小夭:“你不会是在想念赤水氏的那小子吧?明日就能见着了。”

小夭问道:“外爷,您的身体究竟怎么样?”

黄帝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全大荒都想知道,他们都想知道我这个老不死的还能活多久。”

黄帝笑着看着颛顼和小夭:“你们想让我活多久呢?”

颛顼恭敬地说:“孙儿希望爷爷身体康健,能亲眼看到心愿达成。”

黄帝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笑道:“不管明日宣布什么,你都希望我身体康健?”

颛顼平静地应道:“是。”

黄帝不置可否,笑看小夭:“你呢?”

小夭说:“你不信任我,我说什么你都不会信任我,我干吗还要说?”

黄帝叹了口气:“我先走的确不敢让你医治我,你们下去吧!明日要忙一天,都早点歇息。”

小夭边走边琢磨,如果结合传言,外爷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因为想立苍林为储君,所以她不敢让小夭为他医治身体,但是理解为,外爷还没做最后的决定。

小夭低声问颛顼:“明日,外爷真的会宣布立苍林为储君吗?”

“爷爷最近的举动很奇怪,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爷爷究竟想做什么。”

“你想怎么做?”

颛顼问:“你有能让人沉睡的药吗?最好能沉睡十二个时辰。”

“有。”小夭把两颗药丸递给颛顼。

颛顼接过:“去休息吧,我需要你明日精力充沛!”

“好!”小夭走向寝殿。

颛顼看小夭离开了,低声叫:“潇潇。”

潇潇从暗处走出,颛顼把两颗药丸交给潇潇:“下给王姬。”

“是。”潇潇应后,立即又隐入了黑暗。

颛顼默默地想,不管爷爷做的是什么决定,明日晚上一切都会有结果。小夭,哥哥能为你做的事已经很少,我不要你再看到亲人的鲜血!

孟夏之月、几望日和望日交替的那个夜晚,很多人通宵未合眼。

颛顼的几个心腹和统领神农山中军队的禺疆都长跪不起,他们恳求颛顼今夜发动兵变,不要让黄帝明日把那个传言的决定宣布,一旦正式昭告天下苍林为储君,颛顼就危矣。支持颛顼的氏族越多,苍林只会越想除掉颛顼。

颛顼让他们退下,他们不肯走,双方开始僵持,他们一直跪着,颛顼一直沉默地坐着。

他们知道自己在逼迫颛顼,可自从他们决定跟随颛顼起,他们已经把自己的性命全部放在了颛顼身上,他们不能让颛顼错失良机。

直到金鸡啼叫,颛顼才好似惊醒,站了起来,禺疆焦急地叫道:“殿下,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颛顼缓缓说:“我已经决定了,你们都退下。”

“殿下……”

颛顼对潇潇说:“服侍我洗嗽,更换祭祀的礼服。

“是!”

暗卫请几个心腹从密道离开,心腹们不解地看着颛顼,他们都不是一般人,能令他们心悦诚服的颛顼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他们不能理解颛顼为什么要错失眼前的良机。

颛顼盯着他们:“我让你们退下!”

在颛顼的日光逼迫下,他们慢慢低下了头,沮丧困惑地从密道一一离开。

颛顼用冰水洗了个澡,在潇潇和金萱的服侍下,更换上祭祀的礼服。

待一切收拾妥当,颛顼准备去恭请黄帝。临走前,他问潇潇:“王姬可好?”

“苗青给王姬下了药后,王姬一直在昏睡。”

“派人守着王姬,若有变故,立即护送王姬从密道离开。”

潇潇恭敬地应道:“是!”

颛顼到黄帝居住的寝殿时,苍林已到了,正焦灼地在殿外守候。颛顼向他行礼,他却只是冷哼了一声,连掩饰的虚伪都免了。

颛顼默默起身,平静地等着。

几个内侍服侍黄帝更换上庄重威严的礼服,黄帝在神族侍卫的护卫下,走了出来。苍林和颛顼一左一右迎上去,恭敬地给黄帝行礼,苍林迫切不安中带着浓重的讨好,似乎唯恐黄帝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颛顼却平静无波,就好似这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

苍林和颛顼伴随着黄帝去往祭坛。

祭坛下长长地甬道两侧,已经站满了轩辕的官员和各个氏族的首领,高辛的使者,赤水族长、西陵族长,涂山族长、鬼方氏的使者站在最前端。

大宗伯宣布吉时到,悠悠黄钟声中,黄帝率领文武官员,天下氏族,先祭拜天地,再祭拜盘古,最后祭拜了伏羲、女娲,炎帝。

当冗长繁琐的祭拜仪式结束时,已经过了晌午。

黄帝站在祭台上,俯瞰着祭台下的所有人,他虽然垂垂老矣,可依旧是盘踞的猛虎飞龙,祭台下没有一个人敢轻视这位苍老的老人。

黄帝苍老雄浑的声音远远地传了出来,令不管站得多远的人都能听到:“诸位来之前,应该都已听说今日不仅仅是祭祀仪式,我还会宣布一件重要的事,你们听闻的重要事是什么呢?”

没有人敢回答。

黄帝道:“是传闻今日我要宣布储君吗?”

众人的心高高地提起,都精神集中,唯恐听漏了黄帝一个字。

黄帝说:“你们听说的传言错了,今日,我不会宣布谁是储君。”

所有人精神一懈,有些失望,却又隐隐地释然,至少今日不必面对最可怕的结果。

苍林和颛顼站立在黄帝下首的左右两侧,苍林震惊失望地看着黄帝,颛顼却依旧很平静,面无表情地静静站着。

黄帝含着笑,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他说道:“我要宣布的是一一谁会在今日成为轩辕国君。”

听前半句时,众人还都没从今日不会宣布储君的消息中调整回情绪,带着几分心不在焉,后半句,却石破天惊,众人一下子被震骇得蒙了,怀疑自己听错了,迟疑地看向身边的人,看到他们和自己一样的震骇神色,明白自己没有听错。

黄帝似乎很欣赏众人脸上表情的急剧变化,微笑地看着,待到所有人都肯定自己没有听错,惊骇地盯着黄帝时,黄帝才缓缓说道:“今日,我们在此祭拜盘古、伏羲、女娲、炎帝,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现在,有无数帝王,可为什么只有他们四人值得天下人祭拜?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这一生可谓戎马倥偬,给无数人带来了安宁和幸福,也给无数人带来了离乱和痛苦,在朝云殿时,我常常想,等我死后,世人会如何评价我呢?毫不隐瞒地说,我希望有朝一日,后世的人认为我轩辕黄帝,也值得他们祭拜。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做,还有很多心愿想要完成,我想要天下人看到我能给所有我的子民带来安宁和幸福,我想要所有种族都能平等地选择想要的生活,我想要中原的氏族像西北、西南的氏族一样爱戴我,我想要看到贱民的儿子也有机会成为大英雄。可是,我正在日渐衰老,轩辕王国却正在走向繁荣,它需要一个新的国君,这位国君应该有宏伟的志向、敏锐的头脑、博大的心胸、旺盛的精力,只有这样的国君才能带领轩辕国创造新的历史、新的辉煌。这世间,人们只懂得紧抓自己的欲望,很少懂得适时地放手,成全了别人,就是成全了自己。我已为轩辕培养了最好的国君,所以我选择退位,让新的国君去完成我未完成的心愿。”

所有人都看着黄帝,能在这里聆听黄帝说话的人都在权利的顶端,没有人比他们更能体会黄帝话中的意思,很多时候,放弃权势比放弃自己的声明都艰难,可是黄帝选择了放弃。这个男子,从年轻时,就一直在令大荒人吃惊,他总会做出众人认为绝不可能的事。今日,他又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黄帝看向颛顼,温和地说:“颛顼,你过来。”

苍林想大叫:父王,你弄错了!却发现自己被无形的压力捆缚,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绝望悲愤地看着颛顼走到黄帝面前,缓缓跪下。

黄帝摘下了头上的王冠,将王冠稳稳地戴在了颛顼头上,颛顼仰头看着黄帝,眼中有隐隐的泪光。

黄帝扶着颛顼站起,看向众人,宣布:“从今日起,轩辕颛顼就是轩辕国的国君。也许你们觉得我太儿戏,这个仪式不够庄重和盛大,丝毫不像一国之君的登基,可我想你们记住,不管是伏羲、女娲,还是炎帝,都没有什么像样的登基仪式,世人不会因为盛大的店里记住一个君王,世人只会因为这个君王做了什么记住他。”

黄帝向台阶下走去,也许因为辛劳了一个早上,他的脚步略显踉跄,内侍立即上前扶住他。须鬓皆白的黄帝,扶着内侍的手,走下了合阶,从甬道走过。

没有人宣布叩拜,黄帝也已脱去了王冠,可是当黄帝走过时,随着他的脚步,甬道两侧的人却都陆续弯下了胳盖,低下了头颅,自动地为这个衰老的男人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