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还有一件事,我需要一个助手。”

“公司上百号人,随便你挑。”

“我就要王志军。”

到底是李建国,眼睛毒啊,王志军可是空降兵退伍下来的,成色能差么,不过他现在主持挖沙场工作呢,又和村长的闺女打得火热,往城里调,他能同意么?

但刘子光还是一口答应下来:“行!”

“给我五分钟时间,整理一下东西就跟你走。”李建国说。

“我等你。”

事实上整理东西没用五分钟,刘子光一支烟刚抽完,李建国的行李就整理完成了,铺盖被窝换洗衣服鞋子塞满了一个迷彩大背囊。

“就这点东西?”

“够了。”

李建国一如既往的言语精炼,身上穿着一套普普通通的夹克和休闲裤,脚上换了一双大头高腰皮鞋,刚才穿的解放鞋就塞在背囊一侧的袋子里,一股臭脚味弥漫在空气中,看来毛孩说的是真的,李建国连睡觉都穿着鞋子。

当时毛孩说这件事的时候大家都不信,说毛孩胡扯八道,但刘子光却明白,这很可能是李建国多年戎马生涯养下的职业病,24小时待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也正是因为这些改不掉的生活烙印,以及清贫的生活和毛孩这个拖累,李建国的老婆才弃他而去,想来也是这个退伍军人的悲哀。

两人出了门,李建国对屋顶上端着砖头的毛孩说道:“再过两个小时,下来吃饭。”

刘子光问:“吃什么?就一点剩面条,小孩还在长身体,吃这些可不行。”

李建国说:“就因为小,所以要锻炼,将来到了荒原上,几天几夜没有补给,人撑不住就得死。”

刘子光惊叹道:“你干啥啊建国哥,你这是打算把毛孩练成特种兵么?”

李建国叹口气,转身一边走一边说:“这不是我的想法,是他爸爸的遗愿,可惜这个愿望很难实现了。”

“为什么?”

“现在当兵不比我们那时候了,都要靠关系,递条子,而且毛孩没有文化,很难当兵。”李建国的神色有些黯然。

“对了建国,你在哪个部队当的兵?”

李建国猛回头,锐利的目光看着刘子光:“你在哪个部队服役过?”

“我没法说,我只能告诉你,我在中国的军队里干过。”

“我和你一样。”

两人相视而笑,这一刻刘子光又明白一件事,李建国一定是属于比较特殊的部队成员,而且是那种需要保密的。

李建国正式加盟刘子光的保全公司,公司名字暂定为红星,两个俗不可耐但又极其磅礴大气的名字,昭示着这家公司的班底是由退伍军人组成。

刘子光忙着筹建公司的间隙,还顺便办了件好事,晨光厂子弟中学初三五班的学生袁伟,因为学习太差,家里人托了关系让他去当兵,户口已经改好了岁数,现在就差一个高中文凭了,于是求到了刘老师头上。

刘老师现在也是教育界的人,自己开了幼儿园,兼任着初中的辅导员和机械职高的团委书记,弄个文凭还不跟玩似的,而且是货真价实的真毕业证,连同全套档案一起的,有了这套东西,袁伟参军不是问题。

当王志军接到电话的时候,竟然开心的不得了,说他早就想回来和兄弟们一起干了,挖沙场那里荒僻的要命,干活单调的要死,一点乐趣都没有。

刘子光却说:“挖沙场的活儿你先交给别人,现在先给你个任务,帮我和乡政府联系,租一块荒地用用。”

王志军问:“要多大块地?你想盖楼盖厂房的话可不行,现在土地控制的严格,超过一亩地都得省里批呢。”

刘子光说:“你放心,我就是弄个训练场,啥也不盖。”

“那好,这件事交给我办了。”

最近江北市的政局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动,原来的市委书记调到省委当副书记去了,现任市长兼市委副书记李治安升级成为市委书记,不再担任市长职务,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把手,以前总有个人掣肘,现在终于可以党政一起抓了。

市委李书记是南泰县人,一路从镇委书记干起来的,历经县委书记,县长,市委组织部长,市长,市委副书记,书记,他培养起来的干部在江北市各个领域数不胜数,威信极高,是位人人敬仰的好领导。

以前的书记是外地人,空降干部,施政方针和李书记有些差异,因此江北市的经济有一段时间陷入了停顿状态,现在人调走了,李书记终于可以大展宏图,开始自己轰轰烈烈的事业。

在市委扩大会议上,李书记提出了自己的施政方针,大致为以下内容,大发展,大跨越,大迈进,以房地产和市政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江北市经济建设,带动老工业基地的复兴,实现世纪性的跨越,争取年GDP增长达到45%,向着副省级城市,淮江经济圈龙头城市迈进。

豪言壮语一出,与会人员都以为听错了,李书记太豪迈了吧,GDP增长45%!国家也不过是保8而已,江北市是个老煤炭工业城市,仅有的几个老国企都在破产的边缘,拿什么来实现增长目标啊。

李书记又说了,下一步经济建设分三步走,四个基本点,五个原则,六个支柱,七个务必,这些都是套话,剥茧抽丝来来说,就是三个字,拆!盖!卖!

江北市虽然工业不行,但是人口基数在这里放着,还有大量县区务工人员涌入,对于住房的需要那可是刚性需求,把现有的市区棚户区进行拆迁改造,沿江的老旧小区也可以纳入拆迁范围,滨江大道虽然建设的不错,但是不能和国际接轨,才双向八车道,实在太窄了,需要重新拆了再建,还有市区的几条主干道,以及外环路,都要扩建,还有沿江的那些建筑,已经不能代表江北市的风貌了,必须重建,还有那些半死不活的国营老厂,都可以进行重组嘛,这些都是推动GDP增长的重要项目,真能顺利实行的话,漫说是45%了,就是90%都有可能。

听了李书记的发言,大家都很振奋,尤其是规划局、建设局、交通局、房地产管理局和几个银行的代表,都纷纷表示支持李书记的方针,坚决团结在以李书记的周围,以GDP增长45%为目标努力奋斗。

作为开发商代表,李纨也参加了这次扩大会议,听到这些豪言壮语,她很无奈的笑了,李书记扬着那张朴素的农民面孔,有板有眼的念着稿子,李纨知道,这些稿子肯定都是出自李书记的大秘,赵靖南之手。

主席台后面,赵秘书微微掀开幕布,阴郁的眼神在会场上扫视着,终于捕捉到了李纨靓丽的身影,他紧盯着看了一会儿,嘴角浮上一丝志在必得的微笑。

第23章 高土坡终于要拆迁了

上午十点,高土坡棚户区前,几个出来倒垃圾的居民疑惑的看到几辆黑色的小号奥迪车停在路上,细雨霏霏,几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倒背着手,对着棚户区指点江山,他们都穿着如出一辙的笔挺黑色西裤,白衬衣,黑色夹克外套,身后也都站着个一脸谦恭,手持雨伞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摊开一张平面图,规划局的局长向李书记讲解着:“这块地方俗名高土坡,是解放前为了加固江堤形成的一个地区,以前生活的是一些逃难者,后来晨光机械厂和红旗钢铁厂两个大型国企的职工也安排在这里居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大型的棚户区,属于咱们江北市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一次咱们下了大决心,准备拆迁这里到这里的一块地域。”

李书记一手倒背,另一只手煞有介事的在平面图上指指戳戳:“你们啊,气魄太小,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为什么不拆?要做就要做大嘛,要不然怎么实现江北市的大跨越大发展呢?”

局长赶紧点头称是,说:“李书记高瞻远瞩,说的对,不过这里有一处是晨光子弟中学,恐怕”

“咳咳,李书记已经调研过了,完全可以拆。”李书记的秘书插言道,如今赵秘书已经升级成为江北第一秘,说话很有分量,他伸出手臂来在平面图上划着,手腕上一万四千块的浪琴表闪着银光,“晨光子弟中学校舍年久失修,生源流失严重,可以转移到附近学校就读,如果不拆掉这里,将来的CBD就会面临一个大伤疤,很不美观,经济效益也上不来。”

赵秘书的话如同醍醐灌顶,领导们一起点头称是,李书记当场拍板,全拆,调研结束,领导们上了各自的轿车,警车闪着警灯在前面开路,从容离开,只留下一堆围观群众。

高土坡要拆迁了!这可是一个爆炸性的好消息,从八十年代中期就说要拆迁,一直说了快三十年还没拆,现在终于要动工了。

棚户区的居民们早就盼望着拆迁了,现在的房价是越来越贵,倾其所有也不过付个首付,但是拆迁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原拆原建还是异地安置,老百姓都不吃亏,要知道现在城市发展的厉害,居民小区都建到外环路去了,高土坡可是地地道道的市中心地带,地势高耸,紧临淮江,如果建设住宅小区的话,起码也是和滨江锦官城那种级别的。

老百姓们早就算计了不知道多少编了,按照政策应该分自家多少平米的房子,或者分多少现金,按照高土坡的地价来算,起码每平方六千,少点的话也得五千往上,那些自家建了小楼的,岂不是都发达了。

刘子光回家吃饭的时候也听说了这个消息,老爸老妈眉飞色舞,本来还担心养老没有房子的问题,现在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了,不但儿子单位分了房子,老屋也要拆迁,不管是给钱还是给房子,都行啊,大家欢欣鼓舞,刘子光却暗皱眉头,拆迁这种事情最麻烦,天知道最后能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你们听说是哪家开发商买下的这块地么?”刘子光问。

“我们还想问你呢,能不能让李总把咱们高土坡买下啊,拆迁的时候照顾照顾咱们家。”老妈一脸向往的说。

刘子光苦笑,心说您老人家想问题真是简单,这么大面积的旧城改造项目,缺了政府的支持,就是一个吞不下的苦果,只有在有关部门的强力支持下,才能变成香饽饽。

可是,至诚集团有这么好的关系么?

现在刘子光在至诚集团也算是个高层管理人员了,接触到了一些核心的事情,最近集团业务开展的并不顺利,除了在龙阳市拿的那个项目之外,本市几个地块的竞标都失败了,到底是谁在捣乱,刘子光心里清楚,就是李纨生日那天门口拿着大束玫瑰花的斯文败类。

下午,刘子光到总公司去跟进筹建保全公司的事情,李纨出去开会了,总裁办只有卫子芊在,刘子光顺便问了一下高土坡拆迁的事情。

办公室里没有别人,卫子芊一脸公事公办的架势,说:“这次土地竞买,市里规定了几个主要条件,具备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竞买保证金两亿元,公司开发过单个项目建筑达五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各类房地产综合项目,在国内投资开发各类房地产项目累计建筑面积三百万平方米以上,在土地交付日起三年内完成建设并通过竣工验收。”

刘子光听的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卫子芊冷笑一声说:“这种条件分明就是为某些企业专门设的条件,江北市的开发商全部符合这些要求的只有一家。”

刘子光顿时明白了,说:“是谁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至诚集团。”

卫子芊说:“对,是大开发集团。”

“这个大开发好像挺牛的啊,比至诚的业绩还要强。”

“也不能这么说,大开发是以前的江北市第一建安公司改制的,早年建设过一些大型项目,累计建筑面积当然比至诚要多,只是房屋质量和设计水平,哼哼,对了,前段时间本市有个新闻,大开发某位副总的儿子飙车死了,据说他们家光保时捷就两辆呢,你听说过没有。”

刘子光恍然大悟,原来嚣张的银龙就是大开发副总家的公子啊,疯狂飙车草菅人命,原来是有这么个大后台啊。

“这么说,大开发的关系网一定很强大了?”刘子光问。

“那当然,这个项目就是专门给他们准备的,高土坡地块大约三百亩,项目计容可建面积七十万平方,算得上咱们江北市的地王了,大开发这回可算起死回生了。”卫子芊依旧是一脸的冷笑,显然对大开发很有成见。

红星保全公司筹建的事情出了点小麻烦,工商局不批,说要让公安局审核,公安局又没有人管这个事情,一来二去互相推诿,就暂停下来,刘子光也没办法,只好督促他们快点办。退伍兵们已经返乡了,李建国和王志军他们都招了十几个人回来了,眼看就要开展冬训了,公司执照还没办下来算怎么回事。

“回头我找找熟人,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刘子光说。

江北市官场大变动,李书记担任市委书记之后,不再担任市长一职,原来的周副市长暂代市长,等来年开过人大会之后就能把那个代字去掉,刘子光的老同学周文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了市长秘书,组织关系也调过去了,朝里有人好办事,找他出面应该好使。

下午还有事,刘子光先告辞出来,接着去了火车站,今天是袁伟出发的日子,这小子虽然只有十六岁,但是个头窜的很高,还剃了个大光头,在新兵蛋子中鹤立鸡群一般,穿着草绿色的老式陆军作训服,胸前挂着大红花,脸上全是忐忑和迷茫。

看见刘子光来了,袁伟赶紧上去打招呼:“老师好。”

刘子光上下打量一下他,说:“不错,有点新兵的味道了。”又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到了新兵连,别给老师丢人,再苦再累也得撑下去,记得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抢,宁可当出头鸟,也不能怕事,该出手时就出手,老师的意思你明白的。”

袁伟用力地点点头,说:“蟑螂哥他们都给我讲过了,新兵连里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一定不给老师丢人。”

远处带兵军官开始吹哨子了,刘子光掏出一包中南海塞进袁伟的口袋,照头拍了一下说:“去吧,记住你是我刘子光的学生!”

汽笛长鸣,满载着新兵的列车向西驶去,站台上满是一脸泪痕的家长们,儿子远行万里,当父母的哪能不伤心,渐渐远去的车厢内,依然是一片舞动的手臂。

刘子光目送火车离去,默念道,希望军营这个大熔炉能将袁伟练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每年退伍时,都是老兵们伤心断肠的时候,离开了朝夕相处的战友,回到久别的故乡,多少人不适应地方生活,魂牵梦绕着军营的铁马金戈,等待就业的时间里,往往是他们闹事比较频繁的时候。

但红星保全公司招募的这些退伍老兵就没这些麻烦事,光是李建国和王志军就能把这些刺头给镇住,再呲毛的退伍兵见到王志军也得喊一声老班长,人家也不靠资历压人,别管是徒手搏击还是负重五公里越野,随便你挑,比赢了我听你的,比输了就老老实实服从命令。

这些兵员的素质都很高,是刘子光托了周文从民政局安置办拿到名单挑出来的,都是野战部队的战士,军事素质过硬的很,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体力和精神状态都被部队调养到了最饱满的状态,而且熟悉各种武器操作,组织严密,服从性高,这种人集合到一起来,就是单纯当个保安,真的是大材小用了。

这是刘子光由衷的想法。

第24章 老兵凶猛

红星保全公司筹建处就设在至诚小区里面,新招来的十八个男性员工就在大会议室里等待着总经理的检阅,他们都是江北市以及伏击几个县区的人,不是同年的兵,有人服役两年就退伍,有的转士官又多干了几年,但是基本上都在二十五岁以下。

刘子光回到公司的时候,这些人还在大会议室聊天打屁,抽着烟,吹着牛,当兵的人有个不好的缺点,就是特别喜欢夸大其词的吹牛逼,把听到的看见的事情夸大十倍,把别人的事情安在自己身上,这些人里陆海空武警都有,退伍前的军衔也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那干净利索的短发和蓬勃的精神。

刘子光走到门口的时候,里面烟雾缭绕,老兵们都在眉飞色舞的聊着天,有俩人还在掰腕子,一帮人围着看热闹,没人注意到刘子光的到来,同来的王志军大吼了一声:“立正!”

完全是条件反射,几乎所有人都跳了起来,直挺挺的站着,只有正在掰腕子的两个人还在继续,其中一个已经憋得满脸通红,快要撑不住了,优势一方却一脸的轻松,很随意的往下一压,赢了,随后两人才站了起来。

王志军向大家介绍:“这位就是咱们红星公司的总经理,刘总,大家欢迎!”

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大兵们显然没把这个老总当回事,他们在部队里可都是精英分子,在团里师里都是标兵,哪会把一个地方上的保安公司头头放在眼里。

刘子光无所谓的笑笑,打量着这帮退伍老兵,虽然都是便装打扮,但是骨子里的军人味依然在,只怕让他们融入社会之后,这股精气神就要慢慢流走了。

“大家好,我叫刘子光,喊我刘哥就行了,都坐吧,大家坐。”刘子光笑呵呵的说。

所有人依旧直挺挺的站着,王志军喊了一声坐下,他们才各自坐下。

“放松点,这里不是部队,大家都是朋友,将来还会是同事,兄弟。”刘子光很随和的笑着,走进他们中间,问了几个人的姓名年龄,以前当过什么兵,立过什么功,几句话之后,气氛融洽起来,大家都觉得这个老总挺随和的,便又开始吹起牛来。

“对了,这个大块头,你以前是哪个部队的?”刘子光指着刚才那个掰腕子赢了的家伙问道。

“报告,我以前是海军陆战旅的,我叫石涛。”大块头站起来答道。

“坐下坐下,我看你力气挺大的,咱们来一局怎么样?”刘子光轻描淡写的说着,撸起了袖子。

石涛挠挠头,显得有些为难,说:“刘总,要不然我让你两个手吧。”

周围一阵哄笑,当兵的人都直爽豪气,只崇拜强者,他们不会因为刘子光是经理就会刻意的输给他以获取好感,不过这也正是刘子光所喜欢的性格。

“不用让,玩玩嘛。”刘子光已经伸出了手。

“那好吧,咱们一局定输赢。”石涛也伸出了右手,他的胳膊不但粗壮,而且极其坚硬,手掌粗粝,比常人大了一圈,这种蒲扇大的巴掌要是扇在人脸上,怕是一下子就要打晕的。

反观刘子光的手却有些细嫩,手指修长像是个弹钢琴的,两只手在众目睽睽之下握到了一起,刘子光笑眯眯的看着对方说:“你说开始。”

石涛点点头,很不在意的说了一声:“开”

第二个字还没喊出口,砰地一声,石涛的手背已经接触到了桌面,连带着整个人都被掀翻了,一阵惊呼响起,当兵的们眼珠子掉了一地,没想到这位刘经理还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啊。

“这一局不算,你偷袭,再来!”石涛的脸都红了,嚷嚷着要再来一次,刘子光微笑着点头答应,再次把手放在桌子上,这回石涛不敢大意了,认真的活动了一下胳膊和手指,再次伸出手来和刘子光较劲。

这回刘子光没有发动突袭,甚至连一点力气都没使,石涛的表情却有些奇怪,脸憋得通红,汗都下来了,但是使出吃奶的劲,刘子光的胳膊依然如同钢铁浇铸的一般,岿然不动。

“让你两只手吧。”刘子光说。

石涛豁出去了,真用两只手去扳刘子光的手臂,依然如同蚍蜉撼大树,丝毫不动,周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傻眼了,要知道刚才石涛可是打遍他们所有人的,没想到在人家刘经理面前,就如同一个小孩一般不堪啊。

“差不多了。”刘子光说了一声,慢慢施力,一点一点的将石涛的手扳下去,最终还是压倒了他,石涛擦一擦脸上的汗,说:“刘哥,我服了。”

刘子光依旧和蔼的笑笑,说:“你是个好苗子,以后跟着我好好干吧。”

大家一起鼓掌,刘子光站起来说:“在座的各位是咱们红星公司第一批招募的人员,但是你们这些人不一定全都能成为正式员工,后面还将有一系列的考核,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佩戴上我们的红星标志,正式员工的待遇想必你们都知道了,三险一金都有,还包括宿舍和伙食,工资待遇的高低,就看你们的水平如何了。”

有人喊道:“报告。”

刘子光一看正是石涛,便说:“你发言。”

“我想请问,考核什么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工资待遇最高能达到多少。”

刘子光说:“考核的当然是你们最擅长的,至于工资待遇,我只能告诉你四个字,上不封顶。”

下面十八个人顿时喜不自禁,无非是考一些越野跑,徒手搏击啥的,这些正是他们的拿手项目,简直小菜一碟啊。

刘子光又说:“咱们的基地还在建设中,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建好,这段时间你们抓紧和家人团聚一下,享受一下平民生活,过几天又要过集体生活了。”

大兵们都说好,老话说得好,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骤然离开充满阳刚味道的军营,回到地方上来,多少都有些不适应,尤其这些野战部队的兵,早上没有起床号简直不习惯,现在又能和一帮新认识的战友聚在一起,真是求之不得。

“今天晚上我请客,喝酒洗澡,弟兄们当了几年兵肯定都憋坏了吧,今天让你们开荤!”刘子光说。

一片欢腾。

站在门口的王志军和红蟑螂都是一撇嘴,就知道刘哥要整这一出,这可是杀手锏啊,他们只是担心,今晚华清池里那些技师要辛苦了。

刘子光讲完话就走了,退伍兵们纷纷挤到王志军跟前问:“班长,刘经理以前在哪个部队啊?”

王志军一瞪眼:“刚退伍保密条例就忘了么!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知道的不能知道,明白不?”

“是!”

当晚刘哥掏钱请客,地地道道大摆筵席,这些当兵的是真能喝,哪个拉出来都能干翻贝小帅他们一群人,都是连队里最牛逼的角色,在兄弟部队战友面前哪能丢人,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宁愿喝趴,喝伤,也不能露怯。

现在已经是初冬季节了,大家都喝的白酒,拿大茶缸子干的,这一通猛喝,吓得贝小帅他们这帮黄毛小子都不敢靠近,大赞:退伍兵凶猛啊。

喝完了酒,醉醺醺的一车拉到华清池,卓二哥早就给预备好了服务人员,一人一个,包房里请,全部是包夜,随便折腾去吧,反正包房里隔音设备好得很。

一夜鬼哭狼嚎,据说次日就有好几个技师请假了,说腰酸背疼起码三天不能工作了,二哥一笑置之,每人发了一千块钱当做补偿。

这帮当兵的同样也是腰酸背疼,不过个个神清气爽,尤其是那些深山老林里当了几年兵老母猪都能赛貂蝉的伙计,都握着卓力的手不放,二哥长二哥短的感谢着。

二哥说:“要先感谢国家,再感谢刘哥,然后是感谢咱们无私的技师们,最后再感谢你二哥吧。”

休息了三天,第四天一早,十八个老兵来到公司,已经有两辆草绿色涂装的无牌东风卡车停在那里,车厢上还蒙着篷布,看起来蛮像军车的。后面还有一辆民用牌照的陆地巡洋舰,当兵的看着这车也觉得眼熟,部队里这种车相当常见,虽然是日本货,但是青海甘肃西藏那些地区,就这车最好使。

李建国和王志军身穿八七式迷彩服站在那里看表,这些大兵还算自觉,没有一个迟到的,七点一刻,全员登车出发,向着位于大河乡附近的山野挺进。

车开了一上午,先是走省道,然后是县级公路,最后连公路都没有了,是那种乡间土路,大河乡往西就是茫茫大山,最近几年退耕还林,农田都变成了树林,这里虽然算不上人迹罕至,但确实是相当的荒凉。

已经和乡政府打过招呼,随便送了点礼物就借了一大块地方,反正又不盖屋,又不破坏植被,正是开一个户外开拓训练营而已。

终于到了地方,一帮老兵全都傻眼了,条件还真的很艰苦,哪有什么营地啊,就是一座废弃的砖厂而已,没有水没有电,连手机信号都没有。

另一辆东风卡车上装满了箱子,李建国指挥大家把东西卸下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幸亏还有柴油发电机和帐篷,还有一些奇怪的纸盒子里不知道装的什么东西。

李建国任命红蟑螂为司务长,先给大家发衣服,全套07式林地数码迷彩服,制式军靴,凯夫拉盔,装具、武装带、牛皮手枪套,李建国自己跳到车上,拆开一个牛皮纸盒子,从里面拿出一杆自动步枪来,有点像81杠,但是又不是,火帽和枪托明显不一样,弹匣也是红棕色的工程塑料质地。

有些见多识广的老兵倒吸一口凉气,天啊,这是AK74啊,老毛子货,使用5.45MM子弹的军用自动步枪,这这这,这红星公司,到底是什么来头!

第25章 中国黑水雏形

看到大家惊异的眼神,司务长笑着说:“别大惊小怪的,这是电狗,玩具,刘总为了训练你们,特意托朋友从香港弄过来的。”

大兵们这才松了一口气,退伍回乡,谁也不想和什么犯罪组织搞在一起,是玩具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家只是觉得红星公司蛮有意思的,居然拿玩具来搞训练,对于他们这帮玩惯了真家伙的人来说,不免有些小儿科了。

李建国注意到他们的表情,冷笑着说:“大家都不累吧,那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我一个人到那栋建筑物里去,你们一起来对付我,就用这种玩具气枪咱们咱们模拟一场近距离作战。”

退伍兵们轰然叫好,纷纷穿戴军装,领取器械,电狗种类繁多,什么M4,MP5,AK系列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两挺M249轻机枪,虽然是外军武器式样,但是大同小异,用起来差异不大,众人各自挑选了主武器和副武器,杀气腾腾的检查着弹药和电池,脸上荡漾着即将开始恶作剧般的笑容。

十八个人对一个人,还不跟玩似的,而且这本来就是玩,BB弹打身上又不疼,精神压力没那么大,一些战术动作也会发挥的比平常更好,他们还把以前当兵时候的帽徽和军衔掏了出来,魔术贴的军衔领章贴在领子上,看起来和真的PLA如出一辙。

李建国没换衣服,依然穿着他那一身87迷彩,拿了一把AK47,一把M1911手枪,几个弹匣,就走进了砖厂废墟。

这是一栋两层楼房,门窗破损严重,断壁残垣,屋顶上长着茅草,不远处就是废弃的砖窑,看起来荒僻无比,李建国进去之后,喊了一嗓子:“可以进攻了。”

退伍兵们嘻嘻哈哈的端着枪,摆出鬼子进村的架势往那边走过去,全然没注意到刘子光和王志军幸灾乐祸的冷笑。

游戏规则很简单,击中要害部位即算阵亡,必须退出游戏,击中四肢可以继续战斗,战斗方式除了枪击之外,也可以用拳脚,只要打到对方即可。

十几个人大大咧咧的走进了进去,不多时便响起了爆豆一般的枪声和鬼哭狼嚎,不到一分钟就有三四个人退出了游戏,电狗虽然没有杀伤力,但是打在身上也挺疼的,几个伙计愁眉苦脸吸着冷气走出来,卷起迷彩服下摆,身上都被打出了小红疙瘩。

“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王志军问道。

“别提了,轻敌轻敌,还没看到人呢就被干翻了。”

枪声继续响着,三分钟以后,全部人都退了出来,李建国也举着枪跟在后面,不出所料,十八人全军覆没,连李建国的影子都没摸到。

“不算不算,这一局我们大意了,而且彼此配合也不默契,地形也不熟悉。”退伍兵们七嘴八舌的说着,大有愤愤不平之意。

“对,这也怪不得你们,你们都是野战军出身,不习惯巷战,这样吧,咱们再来一次丛林野战,还是我一个人对你们十八个,怎么样?”

众人纷纷说好,李建国补充了弹药上了山,这帮退伍兵们知耻而后勇,迅速分成三个小队,选出了指挥官,明确了各自责任,再也不敢麻痹轻敌了,排出专业的搜索前进战斗队形,也上山去了。

“刘哥,你看这回胜负如何?”王志军给刘子光递了一支烟,问道。

“你看呢?”刘子光反问。

“我觉得,就是一百八十人,也未必能逮到建国哥。”王志军抽着烟,眯起了眼睛,似乎想起了遥远的过去,“以前老A到我们部队挑人,我见过那帮家伙,身手真的超乎寻常,我看建国哥以前就是老A的人,对不对光哥?”

刘子光笑笑,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一直到天擦黑的时候大家才陆续归来,茫茫大山里搜寻一个人简直如同大海捞针,就是撒进去几个连的兵也不行啊,何况只有十八个人,据他们说,根本就没看见李建国的人影就被KO出局了,一个前野战军侦察连一级士官说,走着走着脚下一滑就栽倒了,然后就觉得脖子上被人抹了一下,再回头看人影都没有,自己也就乖乖下山了。

陆续回来十六个人,大家坐在一起谈着各自被KO的经历,越说越心惊,李建国简直就是丛林战的高手,相比起来,还不如CQB简单呢,说到后来,大家原本爆棚的信心和不可一世的傲气都消失殆尽,谁也不肯说话了,基地里点起篝火,大家默默地坐着,等着最后三个人的到来。

又过了半小时,李建国才背着一个家伙回来,身后还跟着一瘸一拐的石涛,他们两人跟踪李建国到了大山深处,结果不幸摔伤,而且还迷路了,要不是李建国出现,恐怕就要困死在山里了。

晚饭很丰盛,是军用牛肉罐头和野菜、大米炖的粥,大家都没心思吃,一个个都抓着头发在想,今天到底哪里出错了,为啥那么多人就干不过一个李建国。

他们带着郁闷和不解钻进帐篷睡觉了,李建国和刘子光还在外面闲谈,天上的月亮弯弯,如同吴钩一般,山风阵阵,刺骨的寒冷,篝火的余烬依然闪着暗红的光芒,李建国啜着军用水壶里的白酒,感慨道:“很久没有过这样的日子了,今天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那些经我手训练的小兔崽子们,不知道现在哪里啊。”

刘子光说:“你以前做过教官?”

李建国捡起一根树枝挑了挑篝火,点头道:“算是吧,训练过一些特种人员,毛孩的爸爸就是其中之一,可惜他那么年轻就牺牲了,至今还长眠在异国他乡,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相比战友们,我算是幸运的了。”

一阵默然,只有篝火底下发出细碎的炸裂声,李建国说:“对了,你想把这批人训练成什么?杀手还是保镖?”

刘子光说:“一个优秀的保镖,往往也是专业的杀手吗,矛与盾的关系从来都是不离不弃的,这批人先做一个试点,你按照你的路子传授就行,咱们争取打造一支中国的黑水来。”

“黑水?可能么?”李建国露出疑惑的神情。

“现在不可能,将来就不好说了,咱们必须未雨绸缪啊。”刘子光说。

第二天一早,十八个退伍兵便被高亢的起床号惊醒,到底是多年的老兵了,匆忙穿戴整齐出来,按照个头高矮排列整齐,那边李建国也走过来了,一张没有表情的脸上遍布冰霜,王志军和红蟑螂两个人袖子上带着红色袖章,腰间佩戴手枪,如同哼哈二将一般站在李建国身后。

“我招你们来,是因为你们都是各部队的优秀分子,可是昨天的两场测试却让我很失望,相当失望,你们简直就是TMD一群垃圾,废物!怪不得部队不要你们来,你们再呆在部队里也是浪费粮食的料!”

一通臭骂之后,退伍兵们个个面红耳赤,心里那个羞辱啊,偏偏却又没法反驳,事先他们可都是牛皮吹破的,结果十八个人都没干过人家一个中年大叔,还有啥好说的。

“不服?你们好意思么,这里只是地方保安公司的训练营,你们连测试都没通过,还好意思提自己曾经是部队的一份子么?从现在起,你们以往的所有立功受奖的经历都统统作废,你们的军衔也不要再提,你们不配!现在我命令,把军衔领章都取下来!”

十八个人全都默不作声的取下了领章塞在口袋里。

看到士兵们的傲气都被打击殆尽了,李建国才话锋一转说:“我知道你们想拿回面子,现在就有一个机会,那就是听从我的命令,在这里进行集训,什么时候你们能打败我了,你们才可以重新佩戴帽徽和领章,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十八个人齐声吼道。

“没吃饭吗!我听不见。”

“明白了!”

“你们是娘们么,这么小声音!”

“明白了!!”声嘶力竭的呼喊,每个人脖子上青筋乍现,山林中宿鸟惊飞,东边一轮红日跃出了地面。

初冬的山林里,一队赤膊穿迷彩军裤和战斗靴的汉子扛着一根粗大的原木,开始了他们独特的晨练。

训练是枯燥乏味的,在练兵上刘子光并没有什么先进的经验,全盘交给李建国即可,他带着红蟑螂开车回了江北市。

回到高土坡家里,就发现居民们炸了窝,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说事,个个义愤填膺的样子,一打听才知道,出了拆迁通知,高土坡的住户们按照每平方一千五百块给予拆迁补偿,搬迁完毕后一次性付清,两不相欠,至于大家原先猜想的原拆原建,或者高价货币赔偿都成了水月镜花。

每平方一千五,亏他们能说得出口,这简直就是抢劫!这个地段的房价已经超过了七千块,还是普通民居价格,如果建设CBD商圈的话,利润更大,这些丰厚的利润和GDP增长,都是以高土坡老百姓的居无定所为代价得来的。

第26章 动迁欲来风满楼

高土坡地块的承包开发商是大开发,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按理说这么大的标的,起码需要十几个回合才能决出胜负,但是这次为了旧城区改造,为了江北市的市容市貌和GDP增长,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特事特办,只用了三个工作日就完成了竞标,反正符合条件的只有大开发一家,花落谁家不言自明。

巷口头已经贴上了白纸黑字的大布告,落款用的是市规划局的公章,言辞泛泛,无非是动员大家配合拆迁而已,居民们围在动迁公告前忿忿不平,但是却七嘴八舌没个主心骨,有人说要当钉子户,有人说要集体上访,乱哄哄一片义愤填膺,谁也拿不出个建设性的意见。

动迁的不止是高土坡棚户区,连带着附近几座楼房也要拆迁,这几座楼是八十年代晨光厂如日中天之时兴建的筒子楼,专供科级干部居住的宿舍楼,卓力家就在这里,筒子楼的居民们也早就盼着拆迁了,本以为自家是楼房,补偿款可以多一些,哪知道和棚户区一样,也是每平方一千五,多一毛都没有。

这样讨论也没有办法,有人嚷了一句,到居委会要说法去,让韩主任给咱们撑腰,一群三姑六婆顿时涌到了居委会,正好韩主任他们去街道办事处开会去了,等了一会儿才回来,韩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妇女,家也住在这一带,她的脸色有些难看,只是尽力安抚大家激愤的情绪:“大家不要急,要相信组织,相信政府,一定会有妥善解决办法的,大不了我这个主任不当了,也会给大家要个说法。”

众人纷纷鼓掌,议论了一番后渐渐散去,几个和韩主任关系比较好的积极分子留了下来,打听小道消息:“韩主任,街道有什么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