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没有下去,就站在上面,双手抱胸,等着看他们两个上来时沮丧的模样。

过了一会儿,两人又上来了,但唐泛神色凝重,第一句话就说:“下面藏过人。”

计阳狐疑:“你怎么看出来的?”

唐泛道:“从周围的墙壁来看,那个地窖必然已经建成有一段时日了,不可能完全空置着,但如果用来存放食材,譬如腌菜之类,就一定会残留有味道,也会有存放的痕迹。但是下面现在干净得连一点痕迹都没有,可见根本就不是用来放东西的。”

计阳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他刚刚也觉得这个地窖有古怪,却说不出哪里古怪,原来是自己忘了从味道上去分析。

他问道:“那人会从哪里出去?难道他们在我们到来之前就已经收到风声了?”

唐泛摇头:“从我们抓到那两个南城帮的人问供,到来到这里,中间的时间,以及接触过的人,都不太有走漏风声的可能性,他们应该是看到我们到来之后逃跑的。”

计阳:“但是这里没有别的通道了啊,外头有人把守,他们一出去就会被发现的。”

此时隋州已经在杂物间里查看起来,他用刀柄将堆放在角落的许多食材挑开,又去戳四周的墙壁,计阳自然能够看出他这是在寻找有没有另外的暗道。

可惜似乎没有什么发现。

计阳有点失望,正准备去别的屋子里看看,就听见隋州道:“这里有古怪。”

他转过头,就见到隋州的刀柄正戳着靠在墙角的一个大麻袋,只是不管他怎么戳,那个麻袋就是不挪动分毫,唐泛上前将麻袋口子解开,里头露出一块块乍一估量估计重逾几千斤,也难怪隋州无论怎么戳都戳不动,估计得两三个人上手搬才行。

一个放置食材的杂物间,怎么会出现这种石墩?

这下不需要唐泛说,计阳也能看出其中必有古怪了。

他与隋州二人合力,便将那麻袋挪开少许。

只见麻袋之下,铺着一层薄薄的稻草,将稻草扫开,便看见一块厚厚的地砖盖在上面,虽然尽量做得与周围地面契合,可毕竟还是会留下些许痕迹,隋州和计阳将那块地砖挖起来,就看见下面果然隐藏着一个入口,看着比那地窖还要深,也不知道通往何处。

计阳忽然发现,挖这条地道的人真是狡猾之极,弄了一个容易被发现的地窖在这里,一般人看到地窖里没人,肯定下意识会往别的地方去找,就不会再联想到这屋里还会有其它的暗道机关,而且这麻袋就填在上面,乍一看跟周围存放食材的麻袋一模一样,除非像隋州那样一个个去戳,又不嫌费事地解开察看,否则根本不会有所发现。

到时候那老鸨就更可以大呼冤枉了。

计阳当下就大步出去,将在这里的发现与汪直一说。

汪直望向老鸨:“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老鸨脸色阴晴不定,嘴上依旧硬得很:“这条地道本是建这幢房子初期挖来作沟渠的,后来废弃了,便没有再用,这有何出奇?”

计阳冷笑:“你他娘的沟渠挖得让人也能走进去,可真是费心啊,是哪家工匠做的,回头我也去雇他!”

汪直有了实质证据,反倒淡定下来,他对老鸨说:“你口口声声说这里有万通的背景,可万通到现在都不出现,你也知道为什么了罢?你不过是个青楼老鸨,到时候有什么事,就将你推出去作替死鬼,你说你是万指挥使的人,奈何人家不认,有什么办法?反正咱们有的是时间,就在这里问罢,慢慢问,你不肯说,就问到你说出来为止!卫茂!”

一名僵着脸的中年人领命而出,他是西厂的掌刑千户,对逼供问供最是在行,眼下这番差事交给他,自然是得心应手,专业对口。

卫茂一挥手,左右上前,便将那老鸨紧紧钳制住。

“先上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罢。”他一边道,一边走上前,让手下将老鸨的手指按在地上。

卫茂也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个形状奇怪的镊子,蹲下身,便往老鸨指甲上夹,然后再狠狠一掀!

“啊————!!!!”老鸨的惨叫声冲破云霄。

楼里的客人和姑娘们已经全部被西厂的人赶到了一楼集中,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全都吓得面容失色,他们平日里听多了东西厂的威名,直到如今才算真正见识这种活生生的受刑场面,估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单是听到西厂两个字都会浑身发抖了。

所谓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名字好听得很,实际上就是将人十根手指的指甲全部生生掀掉,十指连心,可以想象那种滋味会有多痛。

所有人脸色发白地看着老鸨惨叫嚎哭,顿时觉得自己的指甲也痛得要命。

唐泛从里屋走出来,便听见汪直对老鸨道:“反正你有十个指甲,慢慢来,手的用完了,还有双脚呢,如果到时候都掀完了,你还能这么硬气,那我就要对你说一声服气了。”

老鸨的手被紧紧按住,想动都动不了,鼻涕眼泪一起流,之前那张骄横的老脸此时甭提有多可怜了。

但唐泛自然不会去同情这种人,说句难听的,这老鸨是心肠黑透的人物,就算跟这次的孩童走失案无关,平日里也没少干缺德事,这种人就是将西厂里所有的酷刑都尝一遍,估计也洗清不了她犯下的罪孽。

卫茂见她还是不肯说话,又用镊子夹住对方的食指指甲,待要动手时,便听见老鸨杀猪似的嚎起来:“别夹!我说,我说!不要夹!放了我!放了我!”

指甲被生生掀起是什么感觉,旁人可能没法体会到,但老鸨此刻真是生不如死,恨不得能把手指剁了,兴许还不会那样痛苦,她使劲地哀嚎着,身体不断抽搐,但是却摆脱不了那种附骨之疽的疼痛。

她已经什么都顾不上了,所有秘密在她脑海里远处,此刻她就只剩下一个想法:停止这种痛苦!

汪直挥挥手,老鸨随即被提起来,押入杂物间。

关上门,在场除了老鸨之外,也不过三四个人。

汪直道:“说。”

老鸨一边抽泣一边道:“那些孩童没有,没有在这里……”

汪直扬起眉毛,以为她又要狡辩耍赖:“卫茂,弄点盐水来,撒在她那根手指上。”

“别别别!我没有说谎!那些人确实不在这里了,他们走了约莫有半个多时辰了!”老鸨尖叫起来,“我这里只是做皮肉生意的,南城帮的人若拐了孩童,有时会暂时藏匿在此处,但很快就会带走的!”

汪直问:“是不是你看到我们来,通风报信让他们走的?对方有几个人?那些孩童又有几个?朝哪里跑的?这条暗道是通往哪里的?”

他一下子抛出好几个问题,老鸨看着近在咫尺的镊子,早就被吓怕了,根本不敢不回答。

“不是不是!我没有通风报信,在你们来之前,那些人就走了,因为之前有人回来说,在城楼附近瞧见你们西厂的人在盘问,觉得事情可能会暴露,就匆匆赶回来,将那些孩童都从地窖里提出来,从暗道里走了!他们一共有三个人,孩童们有七八个左右,大都在十岁以下……那暗道是通往城外的,好教您知道,我这里就是个中转的地点,我也不知道他们究竟要去哪里啊!”

唐泛问:“你在南城帮里是什么地位?那些人又是南城帮的什么人?”

老鸨哭叫:“我一个青楼老鸨,哪里谈得上什么地位哟,在帮里就是无名小卒而已!那些人口买卖都是二当家在负责的,我哪敢过问!平日里他们有时候会送些细皮嫩肉的孩童过来,据说都是从南方带回来的,让我调教,我也就照办了,除此之外这里就是作为中转点,再多的,我确实不知晓啊!”

汪直没有说话,卫茂直接将盐水浇在老鸨那根血手模糊的手指上,后者顿时哭喊哀求,就是再说不出半点有用的信息了。

所有人都能看出,这老鸨没有说谎,她知道的恐怕也有限。

唐泛又问:“那些孩童里,可有一个八九岁年纪的胖丫头?她扎着双髻,头上是红色的丝绦。”

为了不再受苦,老鸨努力地回想:“好像是有……不不,是确实有!有有!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个丫头,当时有个小女孩一直哭,带着他们的人不耐烦,就要揍她,那丫头还护着小女孩,因此被扇了狠狠一耳光呢!”

唐泛面色铁青,阿冬虽然出身奴婢,可她自从来到唐泛身边,唐泛疼她还来不及,怎么会出手打她,现在听说她被人打了,立时就觉得愤怒得很。

汪直又问了几个问题,譬如说南城帮其它堂口在哪里,主事的人在何处,带走那些孩童的人的身份等等,老鸨都是一问三不知,用上刑也没用。

唐泛道:“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看看!”

隋州点点头:“一起罢。”

他喊来薛凌等人,连同唐泛在内,一共五个人,带上烛火等物,便弯腰从那暗道进去。

暗道比较狭窄,仅容一人通过,而且还得半弯着腰前行。

据那老鸨交代,暗道挖得比较粗糙,没有什么阶梯照明,但也没有机关,就是一条路子通往城外,方便那些人随时可以转移一些见不得光的人和东西。

隋州薛凌等人身手好,当仁不让走在前面,唐泛则在后头跟着。

一行人走了一段路,因为暗道崎岖不平,忙着适应环境,也没细心,等唐泛走了一小段路,察觉后面还有人跟着,回头一看,竟然是汪直和几个西厂番子。

“这种地方阴暗难行,实在委屈了汪公,以汪公的地位,何必事事躬亲?”唐泛对他让阿冬去做饵的事情耿耿于怀,忍不住开了一下嘲讽。

汪公公哼笑一声:“对方在城外必然还有接应的人,我怕你们就这么几个人,不小心着了人家的道,那就贻笑大方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写意楼老鸨:汪提督,您老别动气,我给您讲个笑话解解闷哈~

汪直:讲。

老鸨:从前有个太监。

汪直:?

老鸨:没了。

汪直:……关门放狗,给老子上酷刑!

第50章

走在前面的隋州打断他们斗嘴,问道:“我今夜带过来的人手有限,眼下都跟我下来了,敢问汪公,外头写意楼可有西厂的人守着?”

在这条弯着腰才能前行的暗道里,汪直的声音却十分淡定:“还用得着你说,我下来的时候就让人将那间青楼查封了,他们翻不出什么风浪的。”

隋州稍稍放下心,也就不再说话,专心在前面探路,窒闷的暗道里除了呼吸声与脚步声之外,一时竟没有其它的声音了。

一行人脚步匆匆,约莫走了大半个时辰,此处空气稀薄,与地面完全隔离,只有首尾相通,伴随着路程越来越长,呼吸也必然越来越沉闷,连手上的蜡烛也或明或灭,微弱得几乎可以不计。

唐泛不如其他几人有功夫在身,这种感觉肯定也比其他人明显,但他为了不掉队,不成为累赘,硬是咬着牙不吭声,冷不防脚下踢到石块,人跟着往前一个踉跄,后背的衣服却被及时扯住,肩膀跟着被一只手扶住,将身形拉了回来,免于被跌了个狗吃屎的命运。

他不用回头也知道是汪直施以援手,心里老大不情愿,又不想违背教养,只得瓮声瓮气道:“多谢了!”

身后传来一声哂笑,紧接着就是汪公公的风凉话:“不想道谢就不用勉强啦,你们这些文官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早知道在你屁股补上一脚,让你顺便把前面的人也扑倒,那景象得多壮观!”

瞧瞧,汪公公的嘴就是这么贱,别人道谢也不是,不道谢也不是,唐泛被气了个半死,心说不与他一般计较,也不回嘴,直接闷头赶路。

汪直眼见没法乘胜追击,颇觉无趣,只能撇撇嘴,鸣金收兵。

写意楼位于京城东北,距离城门本来不远,但这条暗道实在是长,众人一边走,一边暗暗心惊,想着能够挖这条地道的人也算有心了,这样走下去,等出去的时候,只怕已经身在京郊野外了,贼人若比他们早大半个时辰出发,外面又有人接应的话,如今要再追上去的话,只怕很有难度。

所有人都累得腰酸腿疼,唐泛尤甚,但迎面一股冷嗖嗖的风刮过来,却令所有人都精神一振,知道前方距离出口已经不远,便都加快了脚步。

果不其然,又走了一刻钟左右,就听见薛凌低声说了一句:“到了!”

他将手中拿着的烛火递给隋州,三下两下便往上跳出了洞口。

其他人有样学样,跟他一样陆续攀出洞口。

外面的风呼呼地刮着,跟刀子一样,但所有人在那暗道底下闷久了,被这风一吹,都觉得神清气爽。

今夜的月亮还算明亮,唐泛四下一打量,便见他们现在身处的是一座林子里头,出来的洞口正好就在一处斜坡下面,旁边有石头挡着,边上还有树木,若不是刚刚才从那条既长又闷的暗道里头走出来,只怕很难相信从这个洞口进去,能够直接通往京城里面一个青楼的杂物间。

不止是唐泛,估计所有人都如唐泛一般,瞬间泛起一种匪夷所思的荒谬感。

片刻之后,隋州道:“往回走就是京城,他们应该是出了林子,往前面而去的,他们自以为修了暗道,离开京城就海阔天空,又带了一群孩童,到时候肯定也要歇脚打尖的,我们脚程快些,说不定还能追上他们!”

众人自然都没有异议,便一路出了林子,沿着官道上前行。

麻烦的是,他们没有马匹,单靠双脚赶路,脚程再快,肯定也快不到哪里去,但幸运的是,他们刚刚走了一刻钟左右,就有了发现。

出现在他们前面的,是一条三岔路口,两条是官道,一条是小路。

三条路自然通往不同的方向。

汪直对京城如数家珍,但出了京城,就有点两眼抓瞎了,见状不由皱眉道:“这有三条路,他们走的是哪一条?”

薛凌道:“这两条官道,一条通往顺义、怀柔一带,一条走昌平,到宣化府。另外一条小路,则是绕一大圈,最后前往天津卫,但因为绕路,而且前方不远还要经过一个荒村,那个村子多年前因为瘟疫,人死得差不多了,有活口的也大都迁走了,如今还荒废着,很少有人会去走那条路。”

汪直郁闷道:“他娘的,三条路,这要怎么选?”

薛凌也觉得为难,就算他们现在分成三拨去追赶,但因为没有马,走也走不快,效果杯水车薪。

他对隋州道:“大哥,要不咱们回去找几匹马来,再分头去追?锦衣卫在各地都有卫所,也可以让他们严加留意。”

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但隋州没有说话,他望向蹲在不远处研究车辙的唐泛。

这群人里头,要数唐泛最为着急,因为阿冬也在走失的孩童里边,隋州虽然平日感情有些内敛,但他同样也不愿看着阿冬被人贩拐走,从此流落不知何方。

但汪直心里同样焦躁得很,而且比唐泛和隋州等人都要焦躁数倍。

要知道他从前线赶回来,为的就是皇帝交给他的密令:在万岁山查窥伺的可疑分子,以及将朱永的幼女找回来。

万岁山是永乐年间修皇宫的时候才堆叠起来的,位于皇宫北面,又叫景山,北京城里头,惟有站在万岁山上,可以居高临下,看见皇城的全貌,所以历代天子十分忌讳,山上基本都有人把守。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上不去,像之前那个妖道李子龙,就蛊惑了一帮内官带他上去过,自那之后,皇帝就时时生出疑心,总觉得有人站在万岁山上窥伺他,很没有安全感。

前些天他做梦梦见有人在万岁山上,觉得很不安,就让东厂和锦衣卫去查,都查不出个所以然,皇帝信不过他们的结论,又把汪直从前线找回来,让他查。

汪直十万火急赶回来,让人在万岁山上守了几天,又清查了一遍,发现根本就没什么可疑的,完全是皇帝自己的疑心病发作了,但他没有办法,只得随便找个理由应付过去,结果正好又出了朱永幼女走失的案子。

为免皇帝不满意,觉得西厂办事不力,干啥啥都不行,汪直当然要卯足了劲将这桩案子给破了,把朱永的女儿找回来,一来展示自己的能力,让皇帝觉得西厂还是有用的,二来也是为了安抚身在前线的朱永。

他是微服回来的,知道的人不多,不宜大肆宣扬,过几天肯定还要赶回大同去,否则要是被东厂那边知道了,尚铭说不定会使坏,上奏皇帝将他这个监军换下来,让汪直专心找人,那乐子可就大了。

所以汪公公的时间十分宝贵,最迟两天,就要将案子破了,时间拖得越久,对他就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