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发髻早就散了,整个人披头散发的,衣裳也被扯得不像样。脸上青一块紫一块,都是刚才擦撞的。

“老爷,您没事吧?”

“快,去请医!”

“别…”二老爷气若游丝,挤出这句话,“我没事,不要请医。”

今日出殡,已经免不了成了笑话。如果还请医,他被鬼捉弄的事,就是笑话中的笑话。

“二伯且先回去换衣裳,脸上的伤也得上药。”明晟道,“这里不必担心,有我和二伯母。”

二老爷点点头,心想,老四那个没用的,儿子倒是生得不错。

然后一转头,正好瞧见灵堂前的明微。

她站在台阶上,天然有种高高在上的味道。

一身孝服麻衣,衬着一张明丽清美的脸庞,素到极致,也艳到极致。

俗语说,要想俏,一身孝,果真有几分道理。

可二老爷现在没有半点欣赏的闲情。

他从这张脸上,看到了明三夫人的影子。

记得一开始,她刚从京城回来,也是这个样子。

美得惊心动魄,又明媚又清冷,好像天边的云。

一开始他没多想,虽然也在心中感叹,这样美的女子,在最好的年华就开始守寡,未免太可惜。

直到有一天,老六闯下大祸。

他赶过去,看到她像一朵被风雨摧残过的花,残破而绝望。

她差点就撞死了。

情急之下,他喊了一句:“你死了小七呢?”

她就停住了,呆呆地看着他,须臾便落下泪来:“不能死,我不能死…”

泣不成声。

二老爷竟回想不起来,自己当时是什么心情。

好像是同情她的,可是后来…

二老爷恍恍惚惚,旁人还以他吓住了,赶紧将他送回去。

闹成这样,出殡显然是不成了。二夫人与明晟不得不向一位位宾客说明情况,客客气气将他们送出门。

直到天光大亮,才算解决。

明晟快步走到灵堂前。

“小七,闹了一晚,你先进去歇一歇吧!”

刚说完就想到,里头还不知道什么情况,怎么能让她进去?便改了口:“还是回余芳园去歇着吧。”

但他马上又想到,余芳园里才挖出一具尸骨…

明晟愣了一下,心里叹了口气。

这明家是怎么了?他这趟回来,一下子变得不认得了…

“没事。”明微道,“我陪着娘。”

“不行!”明晟反对,“刚才的事,你也看到了,你要是出事…”

“我不会出事。”她说,“那是母亲,她不会害我的。”

“不行…”

明微却不再与他多说,转身进灵堂。

阿绾犹豫了一下,小心地跟进去。

明晟没办法,也大着胆子进了屋。

明微直接进了后堂,棺木上的长钉已经震落,她有些费力地把棺盖推开。

明三夫人好好地躺在里面。

阴阳眼的效果已经退去,阿绾看不到那些东西了,但还是不敢靠近,站得远远的。

站那边谁知道有什么鬼东西挨着自己!

明晟进来,看到的便是这样的情形。

棺木上有点乱。

符贴得乱七八糟,血喷得到处都是。

明微一张张地把符揭下,又取了帕子出来,一一将血迹擦去。

“小七!”

“嘘!”明微压低声音,“别吵到我娘。”

明晟只得随她,小声说:“你出去好不好?这里乱成这样…”

“所以我要收拾啊。”明微说,“四哥别担心。你看,我娘不会害我的,她只是不想走。”

明晟沉默。

明三夫人怎么死的,整个东宁都传得沸沸扬扬,他能没听到吗?

可他是小辈,能怎么样呢?既不能说六叔的不是,又不能指责长辈不公,只能沉默。

他也给不了公道。六叔都那样了,他这个侄子还能说什么?

何况,事情到了今天这地步,也有他的错…

“四哥。”

明晟回神:“嗯?”

“你去跟二伯母说,取些冰来吧。既然暂时不能出殡,我娘的尸身总要好好保管。”

明晟答应一声。

临走前看了一圈,实在找不到异常,才没有强行拖她离开,但还是嘱咐了一句:“有事马上出来,知道吗?”

明微一笑,柔声答应:“好。”

071章流言

清晨还没上工,遍地的早点摊子上,百姓们一边吃着早点,一边高谈阔论,说着近来的新鲜事。

“明家闹鬼那事,你们都听说了吧?”一个苦力汉子,一边大口吃着面,一边与同桌闲聊。

坐他旁边的,是个卖杂货的小贩,趁着还没开摊,过来喝碗粥。

“当然啦!”他嗤笑道,“这事谁不知道?听说他家六老爷把寡嫂给逼死了,定好了出殡的日子,结果根本抬不起棺!”

“是啊!明家闹鬼闹得好凶,那姚先生,是咱们东宁最有名的阴阳先生了,听说那天给上了身!啧啧啧,可吓人了。”

另外有人插了一句:“别是那姚先生没本事吧?说不定他那名头是吹的!”

“你别瞎说!”自己的消息被质疑,那汉子很不高兴,“不止姚先生,明家把附近的阴阳先生、神棍神婆都请遍了,闹腾了好几天,那棺就是起不出来。”

“这样吗?”没想到这事还有后续,小贩连忙追问,“那现在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现在尸身还在灵堂摆着呢!”

“哎呦,这么凶啊!”

“我看哪,这是死不瞑目!活生生被逼死,留下个没出嫁的女儿,明家还没事人一样。”

“不是听说那六老爷被打得半死吗?”

“打得半死就完了?”汉子嗤笑,“什么叫打得半死?也就是养好了,仍然活蹦乱跳,换我我死不瞑目。”

想想这话不吉利,又“呸”了一声,合掌念叨:“大吉大利,大吉大利。”

小贩道:“难道要明六老爷偿命?”想了想,自己都觉得不可能。

“哈哈!”临桌也在说这个事,有人绘声绘色地形容,“关庙的甄大嫂,你们都听过吧?平日总说自己比刘娘子强,旁人不识货的,那天明家请她,她高兴得到处宣扬。结果进了明家…哈哈哈哈!”

“你别光是笑啊!到底怎么样?”听的人急了。

那人道:“她进明家不到半个时辰,就给送回来啦!听说回家后,一直喊着,有鬼啊,有鬼啊!哈哈哈,还说自己多厉害呢!我瞧还是刘娘子道行最高,明家去请,一听就说,这个她收不了,连去都没去。”

众人七嘴八舌,十桌里倒有八桌在说这事。

早点摊最角落的一张桌子上,坐着两个与这些小民格格不入的人。

一个玉冠华服,贵家公子打扮,只面朝里坐着,叫人看不清模样。

另一个黑衣劲装,面庞冷峻,似乎是个侍卫,却与公子同桌而坐。

“公子。”黑衣护卫压低声音,“这事闹得这么大,明家现在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想来他们应该不敢对明姑娘下手了。”

杨殊慢悠悠地调着辣酱与醋的比例,说道:“你这是想阿绾了?”

黑衣护卫面色不变:“阿绾不在,您身边没人伺候。”

“啧,你说小彤不是人,回头我告诉她去。”

“…”黑衣护卫道,“您知道属下不是这个意思。”

杨殊哈哈笑了两声,夹起煎饺醮酱吃。

“味道挺好。”他说,“阿玄,你要不要尝尝?”

黑衣护卫阿玄早就尝过了,在外面吃东西,他没尝过哪敢让公子入口?也就是平平常常的味道,不晓得哪里好了。

他将之归于公子的怪脾气。

“行啦,我知道你的意思。”杨殊道,“你就是疑心太重,除了身边这几个,看谁都不可信。”

阿玄道:“这位明姑娘,来历实在太古怪了。这样查都没法查的人,公子怎么敢让信她?”

“那是因为你没见过她。”说着好吃,杨殊吃了两个就放下了。

阿玄将信将疑:“她这么有本事吗?”

“本事嘛,是有的。”杨殊一笑,“但最重要的,还是她太漂亮了。对着那么漂亮的人,不由得人不心软。”

“…”阿玄心道,心软个鬼,上回那个楚国的女细作,不也是美若天仙,结果呢?扭断她脖子的时候可没犹豫过。

“回吧。”杨殊起身,示意他去结账。

阿玄付了饭钱,跟上他:“公子…”

杨殊摆摆手:“不用说了,我意已决。”

阿玄只得闭嘴。

太阳升起,店铺纷纷开张,街上热闹起来。

两人闲逛了一会儿,杨殊道:“我们这样在外面瞎逛,居然没几个眼线,表叔这是洗心革面了?”

阿玄道:“明家的事揭出来,他怕牵连到自己头上吧?”

“呵呵,胆子这样小,做得成什么大事?”杨殊随手从摊子上捡了个猴儿面具,戴到脸上。

阿玄付了钱,追上去:“您这话说的,难道将把柄送到您面前,才叫胆子大吗?”

说着说着,两人到了僻静处。

杨殊道:“你去叫阿绾,安排我和那位明姑娘见一面。”

阿玄一怔:“公子?”

杨殊取下面具,笑了笑:“既然她用实力证明,她很有用,那我也该拿出自己的诚意了。”

明老夫人的屋子里,充斥着浓浓的药味。

知道丧礼上闹出那样的事,明老夫人就病倒了。

二夫人进来问安:“母亲,您今日感觉如何?”

明老夫人睁了睁眼,声音无力:“没事。家里事忙,你不必每天过来。”

又问:“老三媳妇的事,你们打算怎么办?”

二夫人忙道:“正想向您讨个主意。现下没法下葬,灵棚又不好一直搭着…”

家里还有老人,太不吉利了。

可明三夫人的棺木还摆着,下不了葬,现在就拆,好像也不合适啊!

明老夫人叹了口气:“还是起不了棺?”

“…是。”

什么阴阳先生、神棍神婆,全都请遍了,都没用。

二夫人已经信了,这是明三夫人冤屈未伸,不肯入土。

“拆了吧。”

二夫人一愣。

明老夫人道:“既然她不肯走,那只好留着了。小心着些,天慢慢热了,不要叫尸身腐了。再叫老二写封信去京城,请个玄士过来。玄都观的难请,就找个寻常一点的,只要有真本事就行。”

二夫人惊讶。老夫人说得这样头头是道,似乎很清楚玄士?

“外头传得很难听吧?”明老夫人又问。

二夫人默了默:“是。”

“别管那些。再难听的话,我们又不是没听过。当年在京城,你们祖父…”老夫人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自嘲,“又不是什么好事,有什么好提的?行了,你去吧。”

二夫人起身:“您好好休息。”

当年,老夫人想说的是祖父被先帝厌弃的事吧?说起来,明家也曾那样风光过呢…

072章私会

天上一个闷雷,不过须臾,大雨便成倾盆势。

这个春天,终于开始下雨了。

冰心急匆匆跑过来,将怀里的食盒递给檐下的素节,一边擦着脸上的水珠,一边抱怨:“这雨说下就下,晚一丁点我就跑到了。”

素节道:“都淋成这样了,你也别擦了,回去洗个澡吧。”

两人说着,进了屋。

屋里,童嬷嬷靠着床头,神情萎靡。

阿绾正在给她诊脉。

明微坐在另一头,冲她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两人便轻手轻脚地搁下食盒,一个去擦洗换衣,一个将饭食取出来。

过了会儿,阿绾收回手,说道:“嬷嬷没什么事,开个方子静养就好。就是要放开胸怀,别闷着自己,不然没病也闷出病来。”

听她这么说,屋里的姑娘们松了口气。

自从明三夫人去世,童嬷嬷就病倒了。她年纪大了,她们都怕嬷嬷撑不住。

阿绾拟了张方子,多福出去吩咐人抓药。

素节将童嬷嬷扶起来,服侍她用饭。

明微与阿绾出了屋。

不过短短数日,余芳园便清冷不少,匆匆而过的仆妇,都是没精打采的。

不止余芳园,整个明府都是这样。

死了一个,病倒好几个,死气沉沉的。

明微站在屋檐下,伸手去接滴落的雨水。

真是奇怪,明明她与明三夫人的母女缘才一个多月,明明早就习惯了独自一人,可现下却觉得分外孤单。

“公子要见你。”阿绾说。

明微点点头:“什么时候?”

“到时候自有安排。”

“嗯。”

阿绾不再多说,明微也不再多问。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才停。

第二日清晨,多福说:“园子里的紫竹,昨晚让雷劈了。”

明微抬头,透过窗户往外头看去。

多福笑道:“紫竹在那头呢,这样看不到的。”

明微将剩余的羊乳喝了,起身:“走,去看看。”

主仆俩绕到园子那一头,果然看到被雷劈了一半的紫竹。

几个花匠正在砍伐那些劈坏的枝干。

明微看了一会儿,说:“这一节,砍下来给我。”

花匠依言,将她比划出来的那一节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