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微三人走过去。

和她们做出一样选择的人,倒也不少,大部分都是武将家的千金。

让明微惊讶的是,孙蔚竟然也在其中。

看到她们几个,孙蔚点了点头,冷淡而不失礼貌。

自从明微给了她那只柳哨,两人的关系就进入了一种诡异的平和。

表面上,孙蔚还是那样清高,不怎么跟她们说话。但是课业方面,哪怕明微有几次没少作业,她都帮忙瞒过去了。

总之,那只柳哨给的一点不亏!

裴贵妃含笑看着眼前青春洋溢的姑娘们,笑道:“你们都要下场打猎?”

众人齐声应是。

裴贵妃赞许:“好!谁说女子不如男。他们那边,得了猎物都有奖赏,我们岂能例外?本宫就在这里允诺,只要你们有收获,全都有赏!”

姑娘们喜笑颜开,纷纷道谢。

惠妃也道:“既然贵妃娘娘发了话,本宫也凑个趣吧,每人多加一根簪子。”

众姑娘欣然。

她们的身世,当然不缺那一根簪子,但那是宫里的赏赐,代表的是脸面。

哪怕当不上皇子妃,有娘娘的称赞,再找别的亲事也更容易。

裴贵妃又勉励了几句话,便挥手让她们去准备了。

魏晓安叫住孙蔚:“你怎么不留下?她们肯定要赋诗的,你的才学好,说不准能得到娘娘的赞许。”

孙蔚摇摇头,低声说:“人多事杂。”

三人秒懂。这也是个不想当皇子妃的。

魏晓安看看明微,又看看方锦屏,试探:“要不你和我们一起?你们家是文官,想必没有家将,打猎可不是有弓有马就行了。”

孙蔚迟疑了一下,没有拒绝:“多谢了。”

方锦屏笑着揽住她,玩笑道:“有斋长和我们一起,真是荣幸,回头我要到书院吹去!”

四个姑娘说说笑笑,到旁边牵马去了。

裴贵妃那边,看到了明微的马,眉头微皱,吩咐宫人几句话。

宫人应声而去。

过了会儿,她带着杨殊回来了。

杨殊今日也是一身骑装,手提马鞭。他本就生得出众,身量又高,这一装扮,更是英姿勃勃,有着与文弱公子不一样的英气伟岸,倒叫一旁的小姐们看得红了脸。

身世够高的看着这位杨三公子,心道,可惜是个克妻命,处境又尴尬。

出身低一些的小姐,便心思活动了。她们本来就没什么机会选中皇子妃,过来也是为了在娘娘面前留个印象。杨三公子对她们来说,可就是个极好的对象了。

侯府出身,又得圣宠,便是尴尬些,比自家总强多了。至于那个克妻命,说不准是别人命短呢?能得着这么个夫君,可真是一辈子不枉了。

裴贵妃看着他也是十分骄傲。打量完了,问他:“你要下场的吧?”

杨殊笑道:“自然。我从小书念得差,留下来作诗,还不被那些人笑。”

裴贵妃点了点他,又问:“今日骑的什么马?猎犬呢?可准备好了?”

“是祖母先前寻回来望云骓。”杨殊答得坦荡,“这样的千里马,不让它多跑动,就废了。”

裴贵妃点了点头。望云骓,倒也过得去。只是那照夜玉狮子…

杨殊看她目光投向那边,心中有数,就低声道:“娘娘,我只是借她用用…”

“你的马什么时候借别人用过?”裴贵妃淡淡道,“我先前已经跟你说了,也为你说和过了,结果你也是知道的。既然如此,就好好收了心,认真找个媳妇,别东想西想。”

杨殊露出为难的表情。

裴贵妃就有些恼怒:“姨母的话也不听了吗?”

杨殊叹了口气,说道:“您的话我自然会听,可它的话,我也不能不听啊!”

说着,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裴贵妃怔了下:“你这…”

“姨母,”杨殊趁机道,“她已经松了口了,您就给我些时间吧?”

裴贵妃拧眉:“松口?”

“是啊!不然她怎么会接受我送的马?”

“…”

“姨母!”

裴贵妃沉默片刻,道:“你这样像什么话?这事是陛下亲自吩咐的,这回一定要解决你的婚事。”

278章先生

杨殊的神情变得晦暗起来。

他早该猜到的。

裴贵妃从来都顺着他,如果不是皇帝的旨意,她怎么会态度这么强硬?

先前提到婚事,裴贵妃都是征求意见,甚至可以说是请求,这次却根本没问他,就在博陵侯夫人进宫后,直接定下此事。

皇帝吩咐的,他以前不会多想,甚至还会有一点开心。但是,经过玄都观的事,他已经窥见了一丝隐情,也就想得更多一些。

他到底以什么样的心态,吩咐贵妃这件事?

仅仅只是觉得,他年纪大了不成婚,不像个样子吗?

还是有别的用意?

“臣,知道了。”

裴贵妃露出微笑,带着些微愧疚说道:“姨母会好好帮你挑的。”

杨殊连笑都笑不出来,只点了点头,便告退了。

裴贵妃看着他的背影,久久没有收回目光。

惠妃就笑道:“你别忧心,少年郎难免的。当初老二也是一直闹我,非说要自己挑,后来成了亲,还不是好好的?”

裴贵妃勉强点点头:“孩子脾气。”

“正是。”

三台书院离京城不算远,有车马代步,一天就能打个来回。

但对任职京兆尹的蒋文峰来说,腾出时间就不容易了。

得到通报,三台书院的教授傅今惊讶地问了自家老仆一句:“是文峰?蒋文峰?”

老仆服侍傅今多年,与蒋文峰也熟识,笑道:“是他,年长了些,样貌变化倒是不大。”

傅今搁了笔:“请他到书斋来。”

不多时,蒋文峰踏进了书斋。

他一身青袍,面容白皙而俊秀,除了眉间添了浅浅的纹路,与当年求学的少年相差仿佛。

“先生。”见到傅今,蒋文峰深深下拜。

傅今扶了他一把,脸上露出笑来:“多年没见,你还是一如当年啊!”

蒋文峰笑了笑:“学生这些年,一直在外奔波,好不容易回了京,也没能来拜见先生,实在失礼。”

傅今道:“你当年离京,一直辗转外放,才回了京,便担起重任,没一天得闲,怎能怪你?何况,这些年书信、节礼不断,已经够好了。”

师生俩聊了些别后的事,傅今笑问:“京兆尹位高权重,你如今可是大忙人,怎么有空来我这?”

蒋文峰也笑着回:“先生说笑了。学生一直想来,只是抽不开身。这几日圣上秋猎去了,学生正好忙里偷闲。一则探望先生,二则正好有几个疑惑,请教先生。”

“哦?你倒是好学,都已经是朝廷重臣了,也没有放下学问。”

话是这么说,蒋文峰问的问题,傅今都认真答了。

两人谈得很是畅快,不知不觉,恢复了往日的亲密。

讨论告一段落,蒋文峰饮了口茶,看着外头的墨池:“先生这书斋,和昔日一模一样啊!学生回了这里,就好像回到了少年时。”

傅今含笑点茶:“老了,念旧。”

蒋文峰看向墙边一整排的红木柜子,状似随意地问:“记得先生有收集金石的爱好,却不知现在是不是还在坚持?”

傅今道:“就这么一个爱好,能不坚持吗?”

蒋文峰便笑:“学生这些年,也接触了一些金石学,能否见一见先生的宝贝们?”

傅今惊喜:“哦?想当初你对这个可是不屑一顾啊!如今竟也懂得其中的妙处了?来来来,看看你眼光如何。”

说到自己的爱好,傅今的话便多了起来。

当着蒋文峰的面,开了红木柜子,露出里头珍藏的竹简、甲骨、玉器…

蒋文峰仔仔细细一个个看过去,不时与傅今讨论。

到了玉器这边,他看得更加仔细。

然而,将放置玉器的柜子看了好几遍,都没找到记忆中那块印章。

蒋文峰略一思索,笑问:“学生记得,先生当年有几块上好的印章石,怎的不见了踪影?莫不是先生太吝啬,不想给学生欣赏吧?”

傅今笑道:“你都多久没来了?那几块好东西,早就被人讨走了,只剩一块田黄石,我怕人讨要,就留在书库里了。你若要看,稍等一会儿。”

蒋文峰应是。

傅今就去隔壁取田黄石。

他一走开,蒋文峰目光飞快地一扫,确定周围没人,伸手进柜子,四处按压。

他记得,这里有个暗格,曾经被他撞见过一回…

正想着,手指摸到一块凸起。

找到了!

蒋文峰试了试,很快发现这是个移动的暗扣。他轻轻一扭,便见红木柜子的里层,移开了一块木板,露出一个小木盒子。

他眼睛一亮,打开木盒子。

里头搁着一叠书信,并几件杂物。

他记忆中的那块印章,就在里头。

拿起来观察一番,他又掏出自己的手帕,沾了些印泥,飞快地留了个印,然后将印章放回去。

正要盖上盒子,挪回机关,他忽然瞥到手帕上的字,突然顿住了。

回山转海青云客!

回山转海——

青云客!

他精通典故,记得一项旧事。

昔年思怀太子,曾与清客诗词唱和,所用的正是青云客这个称号。

思怀太子…

蒋文峰按住胸口,握着手帕的手在颤抖。

正当此时,门口传来幽幽的声音:“文峰,竟是为这个来的?”

四个姑娘说说笑笑,带着家将与猎犬出发了。

她们运气不错,没一会儿就遇到了猎物。

“看我的!”魏晓安抢先出手,“嗖”的一声,射中一只山鸡。

方锦屏不甘示弱:“我也来!”

十年空置,猎物数量何其多。刚开始,她们一个也不放过,不管是山鸡还是兔子,全都亡于箭下。

渐渐的,小姑娘们就不满足了,要往里头走,猎几个大东西。

孙蔚挺犹豫的,劝了两句,自己反正被她们说服。想着有这么多家将,出不了事。

明微随她们的便。就算真有什么事,她还保不住他们不成?

她懒洋洋打个呵欠。

打猎也没什么趣味,对她来说,根本不值得出手。倒是多福挺开心的,她平时练武也没有用得上的地方,今天正好大展身手。

嗯,就让她开心开心吧。

279章赐婚

皇帝今天兴致很高。

他颁布了奖赏规则,又叫内侍当场计数。

于是,时不时有人急奔回来,高呼某某得什么猎物一件。

场面热闹极了。

到了下午,差不多分出了先后。

第一毫不意外是杨殊。

皇帝就对博陵侯道:“看看,你们家老三也不是没有长处的。”

博陵侯笑着称是:“这孩子武艺学得好,想来母亲还是思念沙场。”

皇帝感慨:“大姐女中豪杰,姐夫亦是一代英雄。可惜一直没能南征,叫他们英雄无用武之地。”

众臣听得,便又纷纷称赞明成公主和老博陵侯。

皇帝又注意到一个排名挺高的陌生名字。

“纪凌?这是谁家子弟?”

纪大老爷正在推敲诗句,忽然被同僚推了一把,连忙站起来:“圣上,这是小儿。”

皇帝还记得他,诧异道:“原来是纪卿,这是你哪个儿子?”

纪大老爷老老实实回答:“这是长子,他在国子监读书。”

皇帝笑了:“先前有个纪维,现在还有个纪凌,你有几个儿子?”

“回圣上,两个。”

皇帝抚掌,很开心的样子:“两子皆成材,好啊!纪卿这教子之能,朕也该学学。要是朕的儿子也能个个成材,也算对得起太祖皇帝了。”

又说:“回头朕与纪卿探讨一番,这教子的学问。”

纪大老爷哪敢不允,自然连声应是。

待他坐下,国子监的同僚看过来的目光带着明晃晃的嫉妒。

这什么运气啊!一个外甥女,两个儿子,都叫圣上记住了!那纪凌确实出众,在国子监才名远播。这个纪书,自己是个老实人,孩子倒是都不容小觑。

唉,时来运转啊!这会生孩子也是本事,说不准他日后还会高升。

这边刚这样想罢,那边皇帝兴致勃勃,派人去问贵妃,姑娘们的收获如何。

贵妃便也报来一个字数。

皇帝一看,惊奇:“这个小队,猎物不比你们少啊!都是哪几家的姑娘?”

宫人报了姓名。

皇帝听到其中一个熟悉的名字,就道:“这个明微,可就是纪卿的外甥女?”

纪大老爷再一次急忙忙起来回话。

皇帝听他说是,笑得意味深长:“卿家不但教子有方,连外甥女也教得本事出众,一点也不输给男儿。”

纪大老爷是个老实人,回道:“臣这外甥女,倒比臣的儿子还强些。”

“哦?”

他回道:“小儿顽劣,不爱读书,一直胡闹。幸而外甥女来家,倒叫他上进不少。”

皇帝问:“听说你那幼子,与外甥女有婚约?”

纪大老爷答是。

皇帝就道:“如此说来,他们倒是珠联璧合的一对,不如朕占个便宜,给你们当个媒人?”

纪大老爷惊了。当媒人?这是要赐婚的意思吗?

众臣更是羡慕不已。他那同僚更是酸溜溜的:“纪大人,圣上要给你这么大的体面,还不谢恩?”

纪大老爷被他提醒,连忙出列,下拜谢恩。

皇帝摆摆手:“朕想沾沾你家的喜气而已,说不准老天也赐给朕几个佳媳。”

众臣听了会心一笑。

可不是吗?今日秋猎,还有另一项重要的事。

随侍在侧的太子,先是惊讶,随即暗暗一笑。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那小子,没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吧?

皇命难违,金口一开,就没有收回的道理,他要知道自己心愿落空,会怎么想呢?